地方文化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方文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方文化研究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1

针对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失能”现状,提出了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讨了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实施方案、自主学习的着力点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以期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导入研究与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

0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10)强调英语教学应注重学习者综合文化素养的培育,这“不仅表现在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上,而且表现在培养其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上”[1]。然而,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过分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学习者中国文化输出的“缺失”现象非常严重,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很弱,尤其不能用英语流利表达那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且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特色文化的失能,不利于国际交流中文化自信心的树立,不利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不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研究形成了以下观点: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之中,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2];明确教学大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相关细则,实施教学、评估一体化[3];增开中国文化英语选修课,完善中国文化英语教材建设[4,5];将中国文化内容纳入考试体系[6]等。国外没有对中国文化英语教学进行研究的文献,但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专家学者针对外语学习者中的文化边缘化现象(marginalization)提出外语教学中应适时、适当、适度地导入本国文化[7],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间的对比分析[8]等策略,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对地方文化融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成功案例总结较少,对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本文尝试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旨在通过口语教学、文化体验、自主练习等多种形式,完善大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英语认知建构,增强大学生用英语弘扬中国文明与地方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中国优秀地方文化的对外传播。

1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原则

将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亲历、感受和实践地方文化的情境中,实现“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和“本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此,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1教学实施的综合性原则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类课程,内容涉及文学、美术、音乐、建筑、戏剧等多个领域。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应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语言学、翻译学、社会文化学等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但同时教学实施中又不能脱离“口语”这个主线,不能把课程上成文化课、翻译课,或者说是其他的课程,而把口语能力提高置之于不顾,或者是仅有形式仅有热闹,而达不到口语教学目标。

1.2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原则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是指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要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观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形成与习惯养成;注重开展以体验、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口语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对地方文化进行开放式英语表达,引导学生主动发起文化交流的话题,并积极参与话题讨论;着重培养学生在围绕地方文化的练、说、唱、演、录、玩等多模态开放式的小组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下提高地方文化的英语口头表达水平。

1.3教学活动的学生主体性原则

围绕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应当以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与文化素养的形成为旨归,学生的发展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知识发展及学习活动本身的基本规律组织教学,应始终强调学生是言语实践与文化体验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2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2.1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教学资源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完善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及合理应用,将极大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9]。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资源的建设,首先要多渠道网罗收集地方文化的英语资料,这些渠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外事办、旅游局、文化馆等部门的门户网站,以及国内外专注于中国地方文化介绍与宣传的权威网站、报刊、书籍与杂志等;然后根据英语口语的教学规律及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上述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有效的归类。以独立的文化专题为主要内容,将其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句法操练、回答问题、朗读、口头翻译、角色扮演、游戏、采访、讨论、文化体验等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文化音视频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需要口语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才能完成。如,待口语教师视听并确定好音视频资料的有效性及难易度后,然后由技术人员按照需求裁减成时间长度不等的若干片段,利用编辑和转化工具将其转化为“.flv”格式的教学用音视频。

2.2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

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以专题活动的形式进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口语练习和文化体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力求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对地方文化的独特判断,提高审美能力。

1)口语技能训练。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中,可通过下列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培养语感:播放地方文化的英语音视频材料供学生欣赏,并要求仿读、背诵,使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针对材料中的常用表达方式进行诵读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声并茂的材料输入,熟记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句型;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句式以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活用所学句型进行地方文化的英语复述,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点评和指导,并记录成绩。

2)专题讨论。提高地方文化英语口头表达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地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通过专题讨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方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有助于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正确得体的英语口头交际。比如,进行“南通历史(TalkingabouttheHistoryofNantong)”专题教学时,在学生学习完相关视听材料后,可安排“我眼中的南通”、“南通与‘中国近代第一城’”等讨论话题,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并做好记录。

3)文化体验。地方文化是某一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其内容、典故和风格意境与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显著相关。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准确得体地用英语将本地文化介绍给他人,亲历亲为的文化体验或考察活动便成为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比如,在进行“南通工艺(TalkingabouttheCraftsofNantong)”这一专题教学时,可安排学生参观南通风筝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南通沈绣博物馆,或开展学做风筝或者是染蓝印花布活动。唯有亲自参与,才能将地方文化讲好、讲活、讲深。

3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

学生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的自主学习,需要找准着力点、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进行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与文化素养。

3.1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语音语调练习

基于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学习,最终目的是对外交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介出去,倘若发音错误或不够标准,则很可能会引发交流的不畅,从而影响到推介效果。因此,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一个着力点应放在语音学习和语调完善上,力求将体现地方文化内涵的每一个英语单词都能熟练而准确地读出来,并要细心观察和认真模仿英语本族语者的纯正发音。

3.2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词汇量积累

词汇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所说,“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二个着力点应放在地方文化英语名称、概念、术语等专有词汇的积累上。地方文化的英语介绍中,专属于某一文化项目的特色词汇不在少数,对于那些已被中外读者广为接受的词汇,如“蓝印花布”(bluecalico)、“盆景”(bonsai)等,应通过学习与体验将其作为积极词汇纳入到心理词库中去。对于那些由于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而产生多个英语名称的文化项目,如“城隍庙”的英语表达就有“CityTemple”、“ChenghuangTemple”、“TownGod’sTemple”三个不同版本,学习者应多方查证,找到最权威、最恰当和最为英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法。

3.3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句型句式操练

强化句型句式操练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有助于提高语速,而且有助于增强口头表达的流利性与准确性。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三个着力点应放在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句型句式的记忆和操练上。这样,对于那些英语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大学生而言,在用英语表达地方文化时更加胸有成竹,心理压力小,一串串贴切、简单而实用的蕴涵地方文化信息的英语精句便可自然而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有利于树立对外交流中的文化自信。

3.4地方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

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最终目的是将文化项目的浓郁地方特色及深厚的内涵积淀用英语忠实地推介给读者或听众,因此,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除尽可能多地掌握语言知识、补充大量的专业词汇和句型句式外,还应将着力点放在加强文化和审美方面的修养上,努力提高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与理解深度,这样才能通过准确的英文将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及独特魅力表现出来,才不会使受众接受错误的信息,误解中国优秀的地方文化。

4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评价

4.1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原则

地方文化与英语口语教学的融合需要地方政府的外事、文化及教育部门等多个主体的参与,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需要上述各方积极参与进来,评价的维度应该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全面地认识了家乡、深入地了解了家乡,是否养成了热爱家乡、推介家乡的思想感情,关注学生在家乡文化的对外交流中是否更加自信、是否能够积极作为,还要看教学实施产生了多大的社会效益,教学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是否对改善地方文化的外宣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4.2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方法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教学专题、不同的活动方式应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举例而言,地方文化的英语视听活动可以采用选编、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考核学生的鉴赏与领悟能力;地方文化的体验与考察活动可以采用汇报、表演等形式考核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综合能力可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句法及文化意象的传递等方面进行评价。词汇和句法能力的测量运用Wolfe-Quintero等人提出的三个参数,即流利性(指和本族语者说话一样快)、复杂性(指能够运用多种且难度指数高的结构或词汇)和准确性(指所用语言中无错误)。文化意象传递能力的测量通过观察学习者对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策略的选择以及解析听众的理解和反应两个方面进行。

5结束语

本文对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自主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但尚不完美,还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地方文化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成功融合及其最大效益的产生还有待于更多的专家学者在今后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深入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实际落实好这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用准确而流利的英语弘扬中国优秀地方文化的人才。

作者:张成国 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31.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肖龙福,肖笛,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6.

[4]杜凤秋,李静.论英语专业地方文化教材的编写原则[J].学术论坛,2011,(8):202-205.

[5]张艳玲.跨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许昌学院学报,2012,(1):149-152.

[6]曾洪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5-107.

[7]Kramsc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75-80.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2

安徽文化特质表现为张扬自如,通变创新,经世致用,好学尚贤,现性求真,这五个方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架构了安徽文化的精髓和灵魂[2]。数据库的建立,进一步丰富了人们了解、接触、利用安徽地方文化资源的途径,可以让更多的人知晓安徽特色文化,领略安徽文化精髓,感受安徽文化精神的熏陶,有利于启迪与教育公众,弘扬和传承安徽优秀的文化,倡导形成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理念和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安徽“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目标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于2012年2月登录了安徽省30所本科院校图书馆和省图书馆网站,通过“特色馆藏”、“特色数据库”等链接对各图书馆所建有关安徽地方文化的数据库进行了调研。

1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现状

(1)安徽省图书馆建库情况安徽省图书馆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安徽分中心,完成了“安徽美术”、“”、“徽派建筑”、“安徽路桥”、“安徽旅游”、“安徽家谱”、“安徽戏曲”、“安徽先贤”、“名人手札”、“安徽刻书”、“徽派朴学”、“桐城文派”、“谱牒文献”、“安徽杂技”等与地方文化相关的数据库建设,制作了安徽花鼓灯、徽州建筑、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红色记忆、安徽传统工艺等电视专题片,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安徽的文化名人、传统工艺美术、建筑、地方戏曲、历史事件等进行介绍。(2)高校图书馆建库情况

2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安徽省图书馆及部分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建设了部分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安徽文化的保存与宣传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数据库建设需要总体规划调研结果显示,安徽省图书馆借助于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已建成了一批安徽文化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众开放,在主页上设立的“特色馆藏”下可以查看各个数据库资源,但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类组织,不能让人全面了解安徽特色文化的特点。30个高校图书馆中只有10个馆建立了19个与安徽文化相关的数据库,仅占1/3。另外,由于多以特色馆藏为基础,所建数据库中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如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建工学院图书馆都建有徽派建筑数据库,合肥学院和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都建有李鸿章特色数据库。数据库的建设需要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协调建设,需要制定各项有利于建设和使用的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否则不仅无法保证数据库的建设质量,也会造成人、财、物等方面的浪费。(2)大量的文化资源亟待数字化加工安徽省各图书馆保存着大量的文化遗产,如黄山学院图书馆收藏的徽州古籍、徽州文书、徽州谱牒等,池州学院收藏的有关傩文化、佛文化、地方史志类图书,安徽省图书馆的安徽刻书、谱牒文献等特色馆藏。据统计,见诸著录的徽人经史子集类著作总数在6000种以上,目前存世者尚有近3000种,绝大多数庋藏于安徽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安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文博单位三大系统公藏单位收藏古籍总计为114万余册[3],但已建成的数据库远未能全面呈现安徽文化的精彩,比如省图书馆的文物、手札数据库里,目前只制作了部分精品以飨读者,还有大量的曲目、影像、拓片、谱牒等都还没有在数据库中收录,很多珍贵的文化资源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3)数据库社会效益有待提升调研中发现,目前各单位建设的数据库,基本上都未对所有公众开放,如省图网站上的各个数据库,一般用户只能看到某个曲目、文物、谱牒等的文字性介绍和图片,视频资料只有合肥地区可以利用。各高校图书馆所建的19个数据库,只有5个校外读者可以浏览部分资源。本就有限的资源因缺少广泛的社会宣传,也只能为少数人所知所用,数据库在宣传与普及安徽文化方面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发掘。(4)建库标准规范必须统一由于所用的建库软件不一样,数据格式标准不统一,造成已建成数据库不同的结构、用户界面和检索方法、检索结果形式也存在差异,为这些数据库未来的整合和统一检索设置了障碍。面对一个个数据库,不仅要重复检索,而且还要对检索结果进行人为筛选去重,花费用户更多的时间和精力。(5)数据库质量差距期待缩小由于各馆建库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到数据库的质量,如有的馆只建有文本型数据库,没有检索功能;而有的馆却建有集文字介绍、音频、视频、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资源,且提供多个检索途径。在新技术不断出现的网络时代,数据库的建设要考虑如何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吸引用户,方便用户利用。因此,建库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方案的设想

1统筹规划领导

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涉及图书馆、档案馆、方志办、文化馆、博物馆、党史办等单位的协作以及各级各类地方资源的收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上加以指导和控制,应由安徽省政府以文件的形式成立专门机构,由安徽省文化厅主管,负责听取建设情况的汇报,协调各方工作,负责或协助解决版权问题,统筹决策方方面面的事务。安徽省图书馆负责建设的具体领导工作,制定数据库建设方案。高校图书馆和各级公共图书馆负责建库,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主要负责收集。安徽大学有徽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有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黄山学院有徽州文化资料中心,上述单位对安徽文化有多年的深入研究,因此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应该认真听取这些院校专家的意见,制定详细的、科学的、可操作的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保证建库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立保障机制

因为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工作制度、分工职责、工作细则等;为了激发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同时保证数据库的质量,要确立考核机制、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省图书馆负责指导和监督。为了保障数据库的长期建库工作和使用维护,安徽省政府应该立专项,拨专项资金进行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同时制定资金长效投入机制,规定每年一定的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比例,从而保证建库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以及后续的有效维护,保证数据库建得好,用得好。

3确定收录原则

安徽拥有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可以建库的特色文化资源是极其丰富的,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要确定以下几点收录原则:(1)收录范围要“全”。建库的资源应该涉及与安徽有关的文化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经济、文化活动、人口、矿产、人文环境、地理地质、社会生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及其活动、历史遗迹、民风民俗、宗教、制作工艺、文学、美术等各个方面。如安徽特色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区时代背景和地区特有条件等[4]。(2)收录类型要“广”。既要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艺术、手工技艺、风俗等,也要有存在于竹简、木牍、帛、陶瓷、纸张、磁介质等载体上的各种文献,还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古建筑、古寺庙、古战场、古墓、摩崖石刻、碑刻、字画等。有实体的,有虚拟的;有动态的,有静态的。(3)收录标准要“专”。安徽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有关地方文化的文献资料的需求[5],只有这样,这个数据库才有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数据库建设必须把握地域性这条主线,一定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安徽特色的文化资源予以收藏、整理、加工、入库。(4)收录时间要循“宽”。从时间上来说,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等各个时期的资源都要收集,既应包括各类历史遗存,如谱牒文书、宗谱、族谱、古战场等,也应包括近当代的各种文化资源,如近年出版的《千年徽州梦》、《徽州访古》、《运漕史话》、《徽州往事》等图书及地方志、年鉴、资料汇编、演出录像、媒体报道等。

4统一建库软件和标准

建立安徽文化特色数据库,是多个单位分工协作的过程,必须确定各个子库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承担单位,选择适合的应用软件,制定和遵循数据库建设标准,对数据库的著录格式、分类体系、通信标准、元数据标准、检索语言标准、安全标准、评价标准等加以规范,以求得数据库的标准化。鉴于安徽省图书馆的安徽文化数据库已初具规模,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丰富数据库内容,并给各共建馆一个机构帐号,用于各馆进行数据加工、制作和录入;二是遵循CALIS《特色库子项目本地系统基本技术规范》、《特色库子项目元数据规范相关规则》等数据建设规范和标引细则建库,不仅保证了数据库的可靠性、系统性、完整性、兼容性,而且便于今后与全国各高校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6]。

5科学设计数据库结构

一个好的数据库,结构框架设计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分类和利用效果。根据安徽文化资源的类型,笔者提出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的主体框架组成如下,具体栏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和修改。其中音乐舞蹈包括安徽各地的民歌、小调、佛教音乐、道教音乐、花鼓灯、傩舞等的曲谱和视频;戏曲杂技包括剧种介绍、演员小传、珍贵唱段的视频资料等;徽派建筑包括徽派建筑的介绍、图片和视频;工艺美术包括介绍安徽工艺美术的概况,各种工艺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艺术作品图片等;地方文献包括地方文化法规,以及地方志、家谱、谱牒、史籍文献、地方年鉴等;宗教民俗包括安徽境内的道教、佛教、各地习俗、庙会等地方性活动;安徽刻书包括可查看刻书家名录、藏书印鉴,可欣赏部分皖籍名家或皖人写版镌刻的墨宝手迹;历史资源包括著名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及其活动、手札、手稿、文学作品、字画真迹图片等;历史遗迹包括安徽的历史遗迹、遗址、石刻、碑文等。

6坚持共建共享宗旨

安徽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要坚持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各单位要明确分工职责以及在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特点,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本单位的优势。省图书馆不仅要进一步加快本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进程,而且要指导各个子库的建设单位开展工作。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重点做好资源收集,并协助图书馆做好建库工作。图书馆应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和具体分工,尽可能完备地收藏某一领域的文化资源,做好资源的数字化加工,通过目录、摘要及全文分级浏览方式,对不同的图书馆读者设置不同的阅读权限,资源拥有建设馆读者可以看全文,其它读者可以看摘要。同时,还可开展馆际互借和代查代检服务,满足更多读者的特定需求。

7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不同的资源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建库方法,如对于一些纸质资源,直接使用建库软件比较简单;对于一些戏曲唱腔等,需要进行摄录、照相、记谱、文字撰写、音像资料制作;对于古民居需要进行摄录、照相、撰写文字、绘制图册。因此,加工人员除了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摄影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等。省馆不仅要组织开展专题技能和应用培训,同时要建立QQ群或论坛等交流平台,方便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共同提高数据库质量。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3

(蚌埠学院 艺术设计系,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数字媒体艺术对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区位性出发,紧跟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积极培育学科建设的新方向,形成学科、专业与地方文化资源艺术产业对接.

关键词 :数字媒体;工程化教学;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50-02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新型的专业,已不再是计算机对图形设计的一种辅助艺术设计的技术和手段,而是一种“独立”完成艺术设计的主题.凡是数字化的艺术应用都可以称为“数字艺术”,例如:数字绘画、数字动画、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等.以此看来传统艺术设计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这一新兴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1].因此,在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中,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前沿、需要借助教材之外的资源才能实施的课程,同时作为需要创造性地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如何将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课程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程化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内涵是在培养高级工程人才的全过程中,从培养目标、业务规格设计到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从教育决策到教育实施再到教育模式,充分考虑工程的本质、工程工作的要求,体现工程教育的工程特色.其核心是开放办学、校企合作、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工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大学生工程素质,提高毕业生步入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

2006年6月,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第三次研讨会在徐州召开.此次会议纪要提出:工程教育课程设置也应该从原有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的传授逐渐转变为以“大工程观”、“大系统观”为指引、“人文社科哲学”类课程为辅助、“工程专业课程”以及“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架构体系.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应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其实质就是要对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工程化改革,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面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及我国数字媒体艺术高速发展的新趋势,现代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必须将工程化教学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线和重要手段,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体现工程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实工程化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工程化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有不少,如王培崇的《〈软件工程〉工程化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焦炳连、浦江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田金云、刘忠超的《PLC程序设计工程化教学方法探讨》等,但这些研究也仅从工程化教育内涵的部分方面探讨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并没有涉及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程化教学与地方文化产业对接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是新建本科高校中较为羸弱的学科专业,但其对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其摆脱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区位性出发,紧跟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趋势和需求,积极培育学科建设的新方向,形成学科、专业与地方文化资源艺术产业对接[2].

因此本文尝试在工程化教育背景下,对数字媒体专业工程化教学与地方文化对接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该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

1 地方文化资源有利于形成工程化教学特色

地域文化资源是指本校所在地的行政区域范围内历史和现当代的人文教育资源,包括历史和现当代的名人及其生平事迹,历史和现当代的名胜、文化古迹、文化遗址、纪念馆、陈列室等.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主要要素来源,同时也是实施课程建设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第八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重要概念列入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之中.因此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地方文化资源,在已有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组织系部教师,进一步整理、挖掘、开发出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工程化教学方法,结合工程化课程对学生进行实践培养,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重点的教学模式.通过将地方文化资源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并与学生产生互动,形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工程化教学体系.

2 地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弊端分析

长期惯性的技能教学,使得数字艺术课程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上存在着不少弊端和误区,导致数字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对落后,这也成为观念前卫的数字艺术资源开发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2.1 课程资源形式单一

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资源被理解成教材和教师的技能技法,而实质上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资源在呈现方式上有文本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而地方文化资源,有更为亲近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特点,是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最常用的课程资源.但这方面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明显存在不足.

2.2 课程资源实施空间狭隘

目前课程资源的实施空间仅限于书本、课件、网络,其实校外课程资源更适合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尤其地方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既能让学生通过实践学到真知,又为地方文化资源的发展做出了可行性方案.

2.3 课程资源内容挖掘欠缺

由于长期传统模式教学,使得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范围仅限于三尺讲台,没有通过地方文化资源将艺术与技术进行结合.鉴于数字艺术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和研究当今国内外科学技发展的新趋势,结合艺术传新思维,开创新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当前的数字艺术设计教育.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数字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寻找地方性资源,充分发挥数字艺术设计这门动手能力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3 蚌埠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与数字媒体艺术工程化教学对接的价值

蚌埠历史悠久,蚌埠文化具有品位高、独特性强的特点.双墩1号墓、固镇垓下文化城址入选2008、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个城市连续两年获此殊荣,这在全国开了先河.大禹文化、花鼓灯艺术、双墩古人类文化等国家级、世界级文化资源集中在一个城市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我市申报禹墟遗址、汤和墓、双墩遗址、双墩春秋墓、教会建筑旧址、垓下遗址、化明堂严氏墓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蚌埠既有领一代的帝王文化,又有享誉世界的民间文化,还有代表人类古代文明成就的远古文化,这些都极其珍贵,是一笔巨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资产[4].但目前蚌埠地方文化展品的数字展示都是以文物为主体,图片配上文字或对一些精品用动画或虚拟现实方式呈现,总体模式相对单一,并不能反映出当时的民俗风貌、工艺水平以及相应的生产消费能力、社会关系等具有艺术、实用价值的信息.而当前数字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浏览者猎奇心理的提高必然驱使着数字化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的不断加深,因此将地方文化产业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实施研究的对象,对具有代表性地方文化产品进行实践设计和理论研究,将地方文化展品以二维展示、三维展示,利用设计软件对地方文化展品虚拟性、互动性以及时空延展性进行研究,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有效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综述,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数字媒体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和研究当今国内外科学技发展的新趋势,结合艺术传新思维,开创新的学科和专业,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进行数字媒体专业工程化教学研究,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认识蚌埠地方文化艺术,了解传统文化,体会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引导、启发学生学会珍惜,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字技术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为地方特色资源创造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和艺术需求的新的数字艺术形式,是进行一种新的继承文化遗产有效形式的尝试,从而达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程化教学与地方文化产业对接研究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华.数字艺术设计—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主流[J].装饰,2006(1):21-22.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4

关键词:图书馆 社区文化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256-01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社区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发展也相当迅速。而地方院校图书馆如何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也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方向。

1 社区文化的重要性

社区文化是特定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其主体对象是其居民,群众基础的广泛是社区文化繁荣的保证。优质的社区文化,有助于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对城市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有着积极作用。首先,优质的社区文化在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这有利于社区群众之间的感情互动,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优质的社区文化利于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利于消除社会中的消极思想,陶冶美好人们的心灵,在优化育人环境、稳定社会秩序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再次,优质的社区文化利于居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予以解决和导向,在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地方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公共图书馆建设投入的不足。从国际标准来看,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规定,每5万人拥有一所图书馆,一座图书馆服务辐射半径通常半径为4公里(约50平方千米)。而实际上大部分地区都达不到这个标准,这就给高校图书馆介入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空间。以江苏省泰州市市区海陵区为例,海陵区常住人口40万左右,土地面积237平方千米,目前拥有公共图书馆2所,这样的配置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更谈不上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而泰州目前拥用含高职高专在内的各类高校计有5所,每个高校都有自身的图书馆,他们的馆藏各有特色,且有足够的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一份力量,而且泰州社区文化建设也需要这份力量。

其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由于受众面的知识结构的不同,自身馆藏建设的重点也不同,这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刚好可以形成一个互补。而公共图书馆主要能够满足群众的一般文化需求,对于有较高层次文化需求的供给则略显不足,而这方面是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点,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可以较好的弥补公共图书馆的不足。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也可以节省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这也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再次,地方院校在地方办学理应服务地方的各项建设。地方高校在地方办学离不开地方政府、人民的大力支持,所以地方高校必须服务于地方的各项建设。故而地方高校除了培养地方需要的各类人才服务地方建设外,还可以通过高校图书馆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为地方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出一份力。

最后,地方院校图书馆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地方院校在群众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利于扩大地方院校的影响力,对于地方院校的的招生和向社会募集办学资金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3.1 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首先必须有一支能够具有相关素养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必须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开放意识,高校图书馆要有计划的培养能够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图书馆员,要化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图书馆员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将开放的意识贯穿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这条征途上,发挥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3.2 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目前,泰州市高校图书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图书馆馆藏资源有了较大的丰富,其中除了丰富的纸型资源外,还包含大量学术视频在内的电子资源。泰州目前城区基本实现了网络的全覆盖,城市居民完全可以在家中通过网络利用各高校的电子资源。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使得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再受到高校局域网的限制。当然,社区居民更可在家通过查询各高校的书目数据库,查找自身所需的纸型资源,节省借阅的时间成本。

3.3 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素养培训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往往受制于读者是否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而社区居民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极大的限制了社区居民利用图书馆,特别是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办讲座或者深入社区等形式为社区居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当然在开展信息素养培训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技能培训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如为有考导游证、会计证等方面需求的读者提供专业文献保障。

3.4 为社区提供定制服务

高校图书馆可以为社区居民中的特殊人群提供专项服务。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于老年人我们可以为其开办健康知识以及钓鱼、旅游、养花等知识讲座,还可不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学术报告会等等,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再比如泰州地区是梅兰芳大师的故乡,有很多的京剧爱好者,高校图书馆可以为这些人群提供专项服务,如果本馆有相关方面的资源更新时,及时的将这些信息通过邮箱等方式通知到个人。

4 结语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社区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春天。服务社区文化建设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故而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转变办馆观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5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地方性元素;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67-01

当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能够能创造优越的教书育人环境,促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护、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元素,反哺社会,促进地方文化生活的全面开展。本文拟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地方性元素的传承策略和途径略作探讨。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地方性元素概念解析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谓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观、办学实践、信仰、假说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指导高校学生个体或团体行为以及为认识理解校园内外一些事件、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

(二)地方性元素。地方性元素是特定的人群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长期发展形成的,它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感、思维方式、等于一身,从结构上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性元素传承的关系

(一)地方性文化元素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源泉。目前,如何建设有内涵并且新鲜的、符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各个高校思考的问题之一。一般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建立在高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办学理念基础之上的,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及国内外各种文化信息的涌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功利性和娱乐性意识明显,越来越趋于同质化或流于形式、缺少特色,原因之一就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一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而地方性文化资源正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底蕴和内涵的不竭动力和来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地方性元素的运用是以当地的生活习惯、历史和宗教等为背景来宣传和营造文化氛围的,这样的校园文化一定也会更具亲和力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而真正的丰富和活跃高校校园文化。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之后的第四项重要职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所开展的文化传承创新活动,不仅体现了大学的职能,而且对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具有重要的理念规范和启示意义。

(三)以鲜活的校园文化载体反哺社会文化的大繁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肩负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历史使命。然而,更重要的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极强的辐射影响能力,是高校服务社会智能的又一有力助手。因此,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特色,提升层次,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地方性元素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分析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度发掘有价值的地方性文化元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可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掘、利用有价值的地方性文化元素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应以指导思想作为地方性文化元素传承、创新的理论基础;构建高校校园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氛围。

(二)以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为主线,创建地方文化元素传承平台。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完善提供的辅助保障。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地方宝贵的优秀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能有效地对优秀地方文化进行传承、创新,赋予地方文化新的生命。

(三)以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着眼点,丰富文化育人的内涵效应。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其以潜移默化的暗示和耳濡目染的渗透等非强迫灌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绝大多数校园人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被感染和熏陶的非对抗性教育方式。因此,高校文化育人就是文化传承的动态过程,以及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彰显出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特色。

地方性元素是地方文化历史建设的精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地方元素的传承提供了较为开放的平台,既能很好地利用、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元素,为其注入新鲜的时代气息;也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后备资源。

参考文献:

[1]黄彦军.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文化育人刍议[M].教育探索,2013(17).

作者简介: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6

关键词:地域文化 滨水绿带 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滨水绿带的概念及构成

1、滨水绿带的概念及发展

绿带(Greenbelt)的概念于1950年,由William Whyte在他的著作中首先提出,其规划则在19世纪末的美国兴起,以老奥姆斯特德的波士顿公园设计为代表。二十世纪上半叶,查尔斯・埃利奥特和小奥姆斯特德为代表的一些景观建筑师,继续了绿带规划的实践。二战后,菲利昔・路易斯发现了河流作为生态和景观廊道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滨水绿带的设计思想,成为第一位以环境廊道保护带为核心进行景观规划的设计师。今天,滨水绿带景观涵盖了如保护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走廊、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游憩资源、保护历史文化景观等多方面设计,随着对大尺度景观的认识,绿带景观廊道设计逐步成为开放空间规划和文化景观保护的重要方法。

2、绿带的类型

绿带从理论上划分,主要有三种类型:(1)有生态作用的廊道和自然系统;(2)娱乐性绿带,通常在水域、游览路和风景旁边;(3)富有历史文化景观的绿带。[注27] 在实际情况中,这三种类型在滨水绿带景观中往往同时具备,相互叠压,交叉存在。其中,富有历史文化的绿带――文化景观廊道作为“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来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的旅游发展、浓厚的文化空间体验,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3、滨水绿带规划的构成及特点

第一、滨水绿带内的文化景观由历史文脉穿成一线,形成统一连续的文化廊道;

第二、生物群落呈多样性分布,植被结构立体化、多层次配植;

第三、绿带水陆界面常搭建亲水平台,或内置戏水空间来满足人们亲水、戏水的娱乐需求;

第四、绿带文化景观设计有体验互动性,更符合现代人的文化审美;

第五、滨水绿带空间尺度大、范围广,旅游资源丰富,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游览需要。

二、地域文化在滨水绿带景观中的设计原则

地域文化反映了地域本身的自然环境,还同时表达着当地的历史积淀,社会风俗,经济科技,价值信仰,艺术造诣,人文风情等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它从人的视觉折射到人们的心灵中,并深深印刻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态里。所以在设计滨水绿带的文化景观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尊重滨水空间的自然肌理

自然地理环境是滨水绿带的物质基础。设计绿带景观时,首先对基地现状的自然条件及资源情况进行分析,对大地的肌理、自然水文,气候植被等加以分析、利用与改造,设计出具有地方自然特色的滨水绿带景观。

2、尊重滨水绿带的人文风貌

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深刻的记忆和内涵,其独特魅力的所在。它随时空变迁,见证着人类思想和文化的演变。合理利用土地的自然地貌,深入了解朝阳的地域文化,发扬风土民情、延续历史文脉,设计富有记忆的滨水绿带是现代城市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

3、尊重当地生物群落、善用本土景观材料

善于运用当地的物质材料进行地域文化设计是尊重地域性的最直接表现。采用本土材料可以显著减少资源耗费,降低运输费用,节省成本预算,符合节能环保、绿色设计的理念。且地域材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形态具有相关联性,可以很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所以地域材料的应用是景观设计中很重要的方面。

4、设计以人地关系和谐为宗旨,尊重土地、因地制宜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尊重土地的自然风貌,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当地条件,与人文同脉的绿带景观。从人地关系和谐相通的整体思路出发,规划设计,以朝阳历史文化为主题线索,进行滨水绿带整体概念设计,力争做到地脉相通,情境交融,使得城市的滨水绿带既能带给人们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又能促进城市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旅游等资源的同步发展。

三、地域文化在滨水绿带景观中的设计应用

1、项目背景及概况

为保证城市防洪安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朝阳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整治大凌河朝阳城区段的重大决策,对滨水区进行重点设计规划,然而由于外聘设计单位对朝阳文化缺乏深入理解,以至文化景观设计了了,景观雕塑孤单生硬,不能带给人文化的亲和力,所以本文选取朝阳大凌河滨水空间进行设计,应用以上分析原则和方法,进行地域文化表达的构思设计,力图打造城市绿带景观, 为居民提供公共休闲空间, 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 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再生计划的一部分。

滨河绿带设计选址辽宁省朝阳市大凌河第四人工湖区,西起1号坝,东至大凌河4号橡胶坝东侧。全长约2.5公里,河道宽度约478米-580米,滨河绿地最窄处约478米,最宽处约为580米。左岸绿带约10余公顷。属大凌河朝阳城区段。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白狼水,辽代以后改称凌河(灵河)、大凌河。全长398公里,大小支系纵横交错,主脉贯穿辽西,东南汇入渤海。其沿流经过,山川壮丽,物产丰饶,舟辑之利,滋养之功,载在史籍。是东北最为古老和最负盛誉的水系之一,大凌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和辽文化,清代朝阳诗人沈芝先生曾把它比作东北的“黄河”。

2、地域文化在滨水绿带中的方法研究

地域文化伴随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所以,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滨水绿带中的表达方式也该随着现代文化景观设计发展变化,不加思考的复制和仿古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应该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充分吸收其文化底蕴,并将其转换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表达方式,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传达地域精神和文化内涵。

第一、抽象符号设计 概括朝阳地域特色文化物质载体的形态轮廓,经过提炼与整合,抽象成简练的符号元素。这种设计手法直接简单,效果明显。符号设计保留了文化形象原有的基本形态及精神气质,与相比较,讲究符号抽象性,破坏力小。地域文化的提取方向可以从色彩、形式、材质、故事、寓言等方面考虑。通过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挖掘,寻找地域符号元素。如从文化提取对象的图形、服饰、建筑、色彩等进行抽象提炼,再运用现代形式美则设计,形成新颖独特的文化美。

第二、象征符号设计 将提取出的地域文化元素,结合设计主题,对地域文化内涵表现的提升与挖掘,转换为新的象征符号,比喻表达,引起共鸣。

第三、解构与再设计 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及新的设计手法,以传承本土地域文化为出发点,采用恢复重建或复原的方式, 意图再现历史场景和文化景观的昔日风采。在滨水绿带设计时,以现代审美再设计传统风格的文化景观,解构传统空间文化元素,再创造新文化景观元素,让地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合适的体现,同时给人们者带来文化的回味和体验。

综上所述,大凌河滨水绿带以朝阳的历史文化为线索,以时空顺序展现了朝阳的四大文化: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佛教文化和三燕文化,概念设计了集生态景观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滨水绿带文化廊道。

设计构思时充分挖掘朝阳地方文化特点,并结合现代设计风格, 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新景观。滨水绿带以历史文化为轴, 时空发展为线 ,沿河流水域,设计文化滨水绿带。设置 5个主题游园和 8个景观节点。五个文化主题园如: 史前生命寻迹;东方文明曙光;悠远佛国胜景;龙翔三燕古城;朝阳厚土民风。八个景观节点分别位于主题园中,由朝阳地域文脉珠连,情境交融,浑然一体。

五、回顾与展望

朝阳的地域文化深厚悠久,大凌河是朝阳地区的母亲河,哺育了朝阳儿女。在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凌河两岸的文化随时空斗转、积累、沉淀、发展。地域文化有机的将城市的历史与现代文明相融合,而滨水绿带作为城市生命起源的文化廊道,体现着城市的自然和人文风貌。如今,面对城市高速建设过程中正在逐渐消失的城市文化,我们要去追寻地域文化的历史痕迹,探索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规律,将朝阳的历史文化融入到朝阳人的现代生活中去。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结合了朝阳的地域文化分析滨水绿带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理论,对朝阳地域文化在大凌河滨水绿中的具体应用将在以后的设计中详细展开。

地域文化在滨水绿带景观中的设计应用,对打造城市文化廊道,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戴菲,刘婕,胡剑双 公园绿地网络化中的滨水型绿带研究[A]. 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10 。

[2] (美)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3] 贡 宇 城市滨水景观塑造中的文化再生―――德阳市旌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构思[J]. 中国园林, 2003,( 7) : 30- 31。

[4]段俊虎, 崔景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大凌河朝阳城区段整治工程中的实践[J].农业与技术, 2005, 25( 5) :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