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体育游戏 小学教育 心理影响

少年儿童处于身体心理发育的初级阶段,身体发育快,心理承受能力低,但家长和学校对儿童心理发育重视程度低,一旦有异常刺激发生,对儿童今后的心理甚至是身体成长都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的概念诠释为:“健康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而且还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体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强身健体,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儿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心理也得到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体育游戏的功能及其在体育教学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一、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可以在选择和设计上采用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产生共同期待的体育学习效果。正是因为体育游戏的灵活多变,使得儿童受到强烈地吸引,并产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行为。在体验体育游戏的全过程中,儿童自发自愿地参与其中,提高了注意力,学习兴趣倍增,使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达到了其他体育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独特效果。

二、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愉悦感

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体育学习中,肢体的动作与儿童的各种感官在受到有趣好玩的游戏的刺激下,使儿童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紧张有序、略有难度的游戏环节,儿童精神高度集中,有助于缓解和消除儿童不良情绪;游戏成功的乐趣让儿童心情愉快,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三、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一)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游戏的竞争性是有一定的竞争规则存在的,其本身渗透着当前时代的主流文化,体现的是与时俱进的最新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等。儿童在游戏中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要求的制约,必然会产生一种规则意识,从而能提高控制能力。只要涉及体育就离不开竞争,就要分出高低、胜负。但体育游戏里的胜负有别于竞技比赛,可以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体验游戏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满足情绪和成功的体验。只要游戏参与者克服外界物质障碍、个人生理心理障碍,每一位参与者都有获胜的可能性,从而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竞争中,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培养儿童勇于竞争的精神,增强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儿童在游戏中胜利时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失败时可以总结不足,这些无疑都能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健康、顺利成长与发展。

(二)有助于儿童智力的提高与发展

体育游戏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强健体魄为主,但是潜移默化中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要求参与者要有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游戏规则范围内设计出最优秀的方案进行参赛,以此来决定输赢。此外,体育游戏内容复杂,游戏的动作、条件、环境经常变化,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兴奋性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参加体育游戏可以改善人的神经系统,活跃大脑思维,并能使反应速度得以改善和提高。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组织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胆识、表现欲、个性特点等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能力。

(三)有助于儿童团队意识的培养

体育游戏一般都是集体进行的。在游戏中,参加者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游戏,取得胜利。儿童集体练习时,在游戏中扮演一定角色,承担游戏群体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儿童之间相互之间进行交往,相互协作、配合完成,共同为同一目标努力,可以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这种带有社会群体特征的游戏可促使儿童摆脱孤独,扩大与人的交往合作。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激励机制,对不同儿童取得的不同程度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儿童的自信。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倡导协调配合、团队合作,不计个人一时功过,为儿童自我教育、接受教育、发展人际关系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儿童通过体育游戏能结识更多的同学、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令人心情舒畅,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体育游戏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要想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到体验与游戏中,体育教师应利用各种方法完善体育游戏的内容、形式,选择不同种类的体育游戏来努力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等全面素质得到高质量的飞跃式前进,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饶利. 体育游戏理论与教学实用性研究[J]. 考试周刊,2011(38) .

[2]张智文. 试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信息, 2010(26) .

[3]柯万立. 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10(12) .

[4]徐吉祥. 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7) .

[5]俞云燕,杨莉敏.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注意点[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

[6]徐显锋. 小议体育游戏的作用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民营科技,2007(5) .

[7]许德顺,刘永光. 论体育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J].体育师友, 2005(2) .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2

儿童参与体育运动和娱乐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就是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影响着儿童的智力,社会性,情绪情感以及运动兴趣等身心发展因素。体育游戏作为体育锻炼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仅促进了身体活动、提高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倡导通过体育游戏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游戏;儿童;心理健康

1.前言

体育游戏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悦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游戏方法[1]。儿童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活动中还可以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协调等社会交往的技巧,对儿童的人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都有积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既要使得孩子的身体健康,又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已是现在社会的焦点问题,让孩子在快乐的体育锻炼中也能使其在心理方面得到积极影响,为孩子今后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2.1体育游戏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

何为“心智”?心智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心理和智力,是其两者的表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内心需求与智力实现。心理学认为心智有三种功能:认知,思维,情感。那么体育游戏对儿童来说,获得了内心需要的乐趣、运动知识和成功的喜悦,通过他们的聪明才智对新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这就是对儿童心智的培养。在体育游戏中,指导者要正确的引导儿童发现新事物,新规律,积极探索,每一个游戏都有不同的取胜办法,使儿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儿童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和经验不断扩大,通过已有知识的储备,发展创造性思维,通过活动有效地扩大和丰富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如基础的物理知识、安全知识、颜色的辨别、空间方位的知觉、数字概念和词汇等发展,认知能力不断的得到提

高[2]。心智的第二个功能就是思维,体育游戏形式活泼,类型多种多样,指导者要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指导者可以在原有的体育游戏规则上稍作改动,或者让儿童自己编创一些小游戏,这样儿童必须开拓思维和想象力,去掌握游戏中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合理利用体有游戏也是对儿童思维的较量。心智的第三个功能则是情感,体育游戏不仅仅是使身体得到锻炼,它可以陶冶思想感情,给儿童一种美的熏陶。体育游戏都会设定在一个情境中,或者有着故事情节,客观上可能会有场地的布置和各式各样的教具。主观上,儿童会情不自禁的融入到情境中去,或有一些活泼可爱的动作亦或有一些甜美的语言等等,这些都给儿童带来了美的享受,使儿童情绪愉悦,心胸开阔。

2.2体育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从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角度看,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在于社会生活环境(如家庭,学校等)相互作用,掌握一定社会规范,形成一定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的环境,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性[3]。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有指导者和儿童,或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还要考虑同伴的态度,其中有商讨,分享,妥协,谦让等一些社会交往的礼貌。在规则的制约下,儿童会自觉地与同伴合作,并且自己协调其中的关系,在体育游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以及意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这就逐步的让孩子形成以为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要转变成社会性自我意识。对于儿童进行的体育游戏来说,大多具有情节性,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中,需要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其角色。比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鹰的角色要求孩子要执着,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品质,只有靠自己才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鸡妈妈的角色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后面的小鸡仔们就要听从指挥,团结一致,保护同伴。通过这样的小游戏就能让孩子明白,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责任,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勇敢坚强的精神。在体育游戏中都需要协作配合,这时,儿童就会选择他们的合作者,他们也是为了保证游戏顺利进行并且能够取得成功。这样就能使儿童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或者发展更为亲密的伙伴关系。由此看来,体育游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3体育游戏有利于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

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使其有一个端正乐观的心态面向未来的发展。儿童对于室外的活动显然比室内的要感兴趣,并且也显得更积极更兴奋。游戏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参与者感受到快乐,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参与游戏。体育游戏的游戏特性即假象情景给予儿童一个安全、温暖和接受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儿童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包括失败的令人沮丧的体验,当然也包括对于自己成功带来的愉快和愉快重复的体验,这实际上是培养了儿童主动积极的社会行为及自信心,消除了孤僻、畏缩的行为[4]。在游戏中,很容易激发出孩子的潜力,当他们得到肯定时,自信心会大幅增加。也有一些儿童性格上比较内向,他们在参与游戏时,如果一旦失败,可能就会造成一种心理阴影,在做其他动作时总担心失败,这就会产生自卑感、消极、紧张、不安全感等等一些负面情绪。在指导者的正确引导下,如果儿童可以顺利的完成游戏的任务,并且得到大家的鼓励和肯定,这时他们那些消极的情绪慢慢就会被消除,使儿童更乐观,更开朗。由于体育游戏多种多样,这给儿童带来了不断的新鲜感和刺激,使儿童一直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去探索新知,心理便会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要让他们体会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另外,在参与过程中,指导者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参与的欲望会增强,保持每个孩子情感的稳定。所以,体育游戏使得儿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消除不良的心理现象,激发孩子的探索求知精神,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2.4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儿童体育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

动力[5]。培养儿童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欲望。儿童在体育游戏中,是处于轻松快乐的条件下接受运动技能的学习,通过体育游戏的不同形式使儿童掌握跑、跳、投基本的运动技能,这样孩子不会感到乏味,而且会保持他们的参与欲望。他们喜欢过程中的刺激,欢快的气氛和所设定的故事情境,会因上次的愉快练习来激起对下次练习的欲望,并且抱有期待。男孩子喜欢冒险性的游戏,而女孩喜欢柔美,轻松的游戏,这需要指导者运用不同类型的游戏使每个孩子在练习中取得愉快的精神感受和身体感受。不仅如此,指导者要融入孩子中,做表率作用,成为他们的一员,这样在教授体育知识时,孩子更容易汲取,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在体育游戏中,指导者要有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此外,儿童的好奇心比较重,所以对好奇的事物都会感兴趣,这就要求体育游戏情景多变,儿童时时刻刻得到不同的外界刺激,让其身体锻炼和愉悦身心同时进行,这样孩子真正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3.结论与建议

在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儿童成长成才问题越来越被家长及教育者所重视,不仅要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心理发展也尤为重要。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体育游戏来有效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儿童在身体参与运动的同时,开发智力,促进心智发展,使其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和意志品质,以及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在学前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体育游戏在儿童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科学的运用体育游戏来对儿童进行素质教育。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推陈出新,针对儿童编创更多的体育游戏。希望每位体育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爱心与真诚,用您了解的和编创的体育游戏来为孩子营造健康体育,健康社会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孩子能快乐的成长,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颜世刚. 浅谈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贵州体育科技,2003.03.15。

[2]刘晓年. 幼儿体育游戏与心理发展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0.02。

[3]杨保健. 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 中国体育科技,2002.06。

[4]杨月敏. 试论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健康人格的影响[J]. 浙江体育科学,2005.08.25。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儿童;体育锻炼;智力发展;心理健康

俗话说:“脑子灵是练出来的”。人的智力虽然受遗传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发展。智力的构成一般认为应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体育锻炼能发展观察和感知能力、能培养注意力、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脑的生理机能,而且对发展儿童智能具有直接的影响。健康的身体还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锻炼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1、体育锻炼促进儿童感知和记忆能力的发展。感知能力是智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感知能力是通过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来表现的。时间知觉是大脑对客体运动的一瞬间或持续性与顺序性的反映。在体育锻炼中需要发展时间知觉,借以判断动作速度。任何复杂的技术动作的操作都是以感受性的精确控制为基础的,感受各种知觉的敏锐、准确是掌握各种技术动作的重要心理基础。例如:乒乓球运动中的扣球,要求不早不迟,准确地抓住那瞬间的时刻。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大小、形状、方位、深度和远近等空间特性的反映。

2、体育锻炼促进儿童观察注意能力的发展。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首先要对体育项目的动作进行全面的观察,特别是对动作姿势、运动方法、节奏变化等,要由表及里,由特征到局部,再到全貌潜心观察,进而才能予以领会,模仿和演练。敏锐的观察力给技术的掌握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经过长期体育锻炼,观察能力能够得以提高。

3、体育锻炼促进儿童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创造学认为,一切创造都与想象有关,想象是对表象重新分析与综合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构成的形象,具有不同程度的奇特性,体育锻炼也能使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只有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体育活动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思维,因为一切动作技能的形成与运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与调节下进行的,运动员掌握动作的过程是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同作用的结果。没有思维的行动只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被动的,技战术行动将失去针对性、目的性、预见性,也就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可以说思维能力是伴随着体育锻炼整个过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思维能力也就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体育锻炼要求动作迅速、准确,要求整体有机协调,这就对参加者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思维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使得这些心理能力得到综合锻炼。而这些能力的组合正是智力的展现,体育锻炼对智力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

4、体育锻炼促进儿童运动能力。体育的特点是身体的位移,在身体与物体的位移运行中处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这不单纯是体力活动,而是体脑结合。在身体活动中充分地发展学生的感觉、注意、思维和判断能力。由于体育锻炼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通过锻炼可使肌肉发达,供血量大,大脑可以得到充足的血液,有助于智力发展。关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方面包括运动能力,运动能力的提高当然有助于智力整体的提高。

二、体育锻炼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三、体育锻炼能推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儿童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并在活动中得以发展的,因此,他的发展既有赖于心理的因素也有赖于身体的因素。最重要的事,儿童能够回忆起他所得到的印象,并能使他们保持清晰和明确,因为人的智慧是通过他做得到的感官印象的力量而形成的。正是通过这种神秘的内在劳动,儿童的自我意识才得以发展。归根到底自我意识是人与生物相区别的标志。人是可以作理性判断的,由此通过自我意识决定他自己的行动进程。

四、体育锻炼能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教育;儿童学画;智力;优势;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302-01

一、引言

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包括两个半球;左半球、右半球。它们的分工有所不同,简单的讲,左半球重于抽象思维,右半球重于形象思维,一般人在平常左半球用得多一些,右半球用得少一些,根据“用进废退”的规律,两个半球发展不平衡会影响脑力的充分发挥。对低幼儿童来说,右半球比成人占较大优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优势会逐步减弱。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段时机,巩固和发展这个优势。

二、儿童学画的好处

儿童学画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是开发右半脑、发展智力,发掘和引导孩子所固有的天分,使孩子变得聪明起来。

1、培养绘画思维 调查资料表明,在中小学生中爱好绘画同学的智力要比不爱绘画的智力相对地高一些。在绘画中孩子要观察,要记忆,要想象。孩子一出生,父母亲便是他的启蒙教师。作为父母,我们能不能在孩子来到这色彩斑斓世界的最初几年,就给他以最好的启蒙知识,人生经验和幸福的童年呢?观赏大自然便是最好的契机。当我们带着孩子出门散步或者去山上野炊时,我们应摒弃成年人的心态和成见,与他们一起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观察和记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植物中花、枝、叶的不同;动物中小猫和小狗,蝴蝶和蜜蜂的区分;晴、阴、雨时天空和云彩的变化;和他们一起看空中的飞鸟、水中的鱼虾等等,使他们在学前绘画活动中获得兴趣,快乐受到保护。年龄幼小的儿童与成人比较,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极大差异。一个基本的不同点就是幼儿不能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把太阳、石头、树......都当成有生命的东西。他们绘画中的太阳都有愉快的面孔“我朝太阳笑,太阳朝我笑”。这种绘画思维,孕育旺盛的生命力。

2、培养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美术活动能以形象、直观、活泼、自由、美好等独特的形式满足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心。注意培养儿童对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并启发他们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情操。然而色彩感觉的训练又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色彩感觉即是对色彩及色彩的微妙关系的感知。培养儿童的色彩色觉对儿童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其智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益处。儿童对画笔和色彩并不生疏。他们喜欢拿着笔任意地画,用小手去接触、尝试、感觉。这些使之感兴趣的东西,这种探索举动,有时是那么认真、忘我和持续。如动物形态、植物的气味【花、果、实】景物的色彩等。产生一种亲切、美好的气氛,更能调动儿童想象的积极性。又如在绘画活动中,用最简单的方法画圆形及色块涂圆;用螺旋圈成圆——蜗牛;色块涂成圆——刺猬;用线画圆形、画圆点——瓢虫。螺旋状圆和色块涂圆,易于修改,规范性小。这样的绘画方法,培养了色彩的识别能力,使画洋溢着活泼清新的色彩。

3、搭建儿童用绘画表达想像的平台 儿童的想像是非常丰富而且奇特的。他们想去月界旅行、太空嬉游、海底开战、蚁穴作客......想像力能超越时空。丰富的想像是科学家、文艺家最基本的品质也是童心的保持和升华。通过儿童绘画这一过程,搭建起儿童用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认知的想像力,使想像力得到扩展、深化,这是人才的基础工程。

4、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调查资料表明,在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中有50----65%心理上是不健康的。不少孩子主观反映与观察,刺激极不一致。他们执拗、任性、无理取闹、自理能力极差,这种心理上的不健康是长期不良教育形成的,不良教育起初造成孩子心理上消极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反复出现,就慢慢地固定下来,变成不健康心理。儿童学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儿童消极的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要保障儿童心理上的健康,首先要提高父母的教育能力,同时,让孩子自由画画,也是使孩子心理获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孩子内心的抑郁、心理上的负担,不会象大人那样通过和几位知心朋友谈谈心求得散发,他们没有这个能力,而绘画,特别是自由画,是孩子心理的自诉,孩子平时无法表露的内心矛盾可以从中得到发泄,使心理负担减轻,也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有一次,我上二年级的课,题目是: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画张像,有位同学给他爸爸的脸上画成“五筒”、妈妈的脸画成“五条”,还写上字,我问这位同学为什么这样画?这位同学望望我,眼圈发红了,“我爸爸、妈妈每天就知道打麻将,从不过问我,放学回家,经常拿十几块钱叫我到馆子去吃,我真恨他们。”这件事引起他内心不平衡。他想着他爸爸、妈妈的所作所为,于是就把他父母亲的脸画成麻将,孩子内心的抑郁得到了发泄。后来,这位同学另用纸画,画得特别认真、专心,画画是孩子内心的表白,心中的苦恼说不出,就通过画画来发泄,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好处。中小学阶段正是孩子的智力,道德情操及审美能力不断发展的阶段。实践证明,美术教育将对其它课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关爱 心理健康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小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一块板,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

据研究留守儿童的相关专家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社会来共同承担,而不是独靠农民自己来扛。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前途未来。切实关注和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既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力行路小学2年级3班对留守学生教育的方法、途径,

2、通过研究实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培养留守学生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研究实践,切实减轻2年级3班家长的负担,构建和谐的班级教育环境。

4、通过实验,抚平留守学生残缺的家庭感、亲情感,完善我校的德育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如下问题:

①.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②.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③.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2、个案研究

(1)对品学都存在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2)对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通过对比以上两种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对策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指出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总结,为学校其他班级的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

五、研究的对象:力行路小学2年级3班留守学生

六、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个别谈话法经念总结法

七、研究周期与阶段划分:

周期为一年(2009.9-2010.9),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因调查分析阶段。(2009.9-2009.10)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班上的留守学生人数和留守原因。根据个别谈话法分析他们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9.11-2010.6)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7-2010.9)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形成案例,论文等。

八、研究成果:

形成了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师对留守学生个别谈话法,心理辅导法对别的班级的留守学生也比较适用。

九、课题研究成效:

1.促进了教师的研究走向专业化,构建了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挽救一些心灵受到伤害、扭曲的留守学生,促进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性格孤僻的变得开朗了;成绩平平的变得优秀了;脾气浮躁的变得稳重了。

3.拯救了几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6

癔病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患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而缺乏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其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以往成人患病报道较多,儿童癔病的报道相对少。近年来,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且群体癔病时有发生,儿童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以一市级心理医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总结儿童癔病的临床表现类型及治疗体会,分析总结儿童癔病的特征。

资料与方法

对象及纳入标准:2000~2005年在长春市心理医院住院并诊断为儿童癔病患者48例,男18例,女30例;年龄8 岁4个月~14 岁3个月,平均11岁2个月;其中独生子女38例;病程0.5天~4年;发作次数1~24次,平均12.5次。

纳入标准:符合CCMD-3癔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特别以躯体症状为主,以精神障碍分离症状为主要表现者要排除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以及脑器质等精神疾病。

方法:分析48例癔病患儿的首诊临床资料,包括起病年龄、临床类型、病因、辅助检查结果(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检查,脑电图、脑CT、心电图、肌电图检查,头颅、颈腰椎及关节X线片,甚至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同时对治疗方法、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随访观察。

主要观察指标:儿童癔病的不同临床表现类型、病因、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预后情况。

结 果

转换型30例。感觉障碍5例:表现为全身麻木伴无力、头部麻木、双手麻木各5例;四肢麻木8例,其中2例伴心悸。运动障碍5例:痉挛发作5例,发作时表现为单肢或四肢抽动,双目紧闭,无口周发绀,无舌咬伤及尿便失禁,其中9例伴有头晕,7例伴四肢麻木,经医生暗示后可制止,家长暗示后再次发作。瘫痪4例:双下肢瘫1例,双上肢瘫1例(其中1例伴双眼睑无力),四肢瘫2例。发作性过度换气10例,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呼吸深大,注意力分散或让其运动时症状突然减轻或消失,重复出现。癔病性器官及内脏功能障碍9例:表现为静卧不立,尿潴留。痉挛伴瘫痪7 例。分离型3例:主要表现为情感爆发,发作时倒地号啕大哭,大声喊叫或哭笑无常,变化迅速,医务人员暗示后可突然终止,家长不满足其需求时或暗示后可立即发作。

48例患儿中,发病前大多有精神诱因、特定环境及突然的心理刺激,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存在病因学关系。其中改变学习环境(小学升中学)10例,平时家长过分溺爱6例,感冒发热3例,6例突然改变居住环境,6例父母离异,7例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及家长批评,2例因同学之间打架而发病,1例阑尾炎切除术后,2例车祸引起,余5例无明确病因。

本组病例经详尽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体征,各项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脑电图、肌电图、头颅等)无阳性证据。

48例均采取以心理暗示为主的治疗方式,首先耐心倾听患儿叙述,以亲切态度与患儿交谈,同时了解其性格特征,解除其恐惧及不安情绪。除8例短期应用过镇静剂安定或鲁米那外,多数患儿给予安慰剂,同时配合语言暗示治疗。其中应用10%的葡萄糖酸钙50ml静脉注射10例,生理盐水20ml静注9例,4例生理盐水肌注。20例获较好结果,20例治愈出院,8例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9例,1例失访,半年均无发作。

讨 论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有人称其为“疾病模仿家”。是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没有器质性基础。

对于癔症的确认应十分慎重,要注意四个要点:①该病是由于精神刺激突然引起的疾病;②该病的症状具有特异性,如躯体障碍表现出的体征,意识障碍表现出过多的表情和夸张性;③症状可因暗示而消失;④它不属于器质性躯体疾病。

癔病常在特殊性格(歇斯底里性格)的基础上,由于急剧或持久的精神紧张作用以及其他因素的参与而发生。儿童癔症表现复杂,必须详细体检,全面检查,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及暗示治疗有效后,才能做出诊断。儿童瘾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多由性格缺陷和精神创伤引起。多发于5~14岁的女孩。患儿以独生子女为多,由于父母过分溺爱,加之教育方法不当或家庭的特殊原因,使其形成了任性、自私、疑心重、暗示性强,爱感情用事、富于幻想、好表现自己的性格等。当受到惊恐、委屈、愤怒等精神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即发病。临床表现因年龄不同而各异,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可出现流行。大多突然发病,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而这些症状常因暗示而产生,也可以因暗示而消失为特点。

治愈癔症和保持长期的疗效,关键是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教育。首先是素质因素,多数患儿父母有癔症或性格不良,有些患儿有癔症素质或性格偏离,如自我中心、好表现、不成熟、情绪不稳定、依赖、易于受暗示。儿童时期心理就有天真幼稚、情绪不稳、反复无常、易受环境影响、易受暗示等。一旦家庭抚养教育不当或父母对子女过分娇纵、溺爱,或过分关心保护,易使患儿以自我为中心,受不了挫折和委屈等。所以改革教育方式、减少离异、进行儿童心理卫生的宣传与教育, 对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降低癔症发生率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