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范文1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新生儿护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1]。所谓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指的是将患者作为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基础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制定有针对性护理方案,将护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在护理工作中,从而实现整体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的一种护理模式[2]。由于新生儿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力较低,临床护理难度较大,而新生儿护理作为产科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产科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每组各40例。在对照组的40例新生儿中,17例患儿为女性,23例患儿为男性,年龄0.2-4岁,平均年龄为(0.9±3.2)岁,病程0.3-10d,平均病程为(0.5±6.7)d;而观察组的40例新生儿中,18例患儿为女性,22例患儿为男性,年龄0.5-4.2岁,平均年龄为(1.1±3.7)岁,病程0.4-9.8d,平均病程为(0.4±7.1)d。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40例新生患儿,临床上主要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其中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日常护理等多个方面内容。而对于观察组的40例新生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管理,一般来说,护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协助母亲转换角色。通常情况下,产妇分娩后,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对新生儿的护理无从下手。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加强与产妇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耐心给产妇讲解新生儿护理知识,缓解产妇紧张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护理;(2)监测胆红素。医护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时,要定期监测胆红素,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将新生儿的双眼遮住,尽量避免红外线刺激,采样部位应该选择在新生儿的前胸部和额头,完成采样后,要及时送到生化室检验,并认真做好数据记录工作。一旦发现新生儿胆红素出现异常,应该立刻上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尽量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几率;(3)合理喂养。母乳喂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出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几率。由于新生儿处于发育期,需要摄取的营养量较大,所以,医护人员还应该给新生儿补充相应的维生素、热能、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等,尤其是当新生儿具备一定的吮吸能力时,应该调制相应的早产奶粉,调制比例为1:3,每次对新生儿进行喂养时,吮吸量应该保持在5-9mL左右。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饥饿程度、间隔时间以及大便性状等情况,并根据新生儿的实际身体变化合理安排饮食。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观察组25例显效,14例有效,护理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18例显效,12例有效,护理总有效率为75.1%,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40

18

12

10

75.1

观察组

40

25

14

1

97.5 讨论

在产科的日常工作中,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是对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护理水平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3]。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由于新生儿无法表达自身需求、比较脆弱,所以临床护理难度较大。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模式,没有认识到产妇的重要性,将新生儿与产妇分开护理,这往往不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适应性。运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的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实现新生儿生存质量的提高[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1%,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较低,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由此可见,临床上运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一定加强与产妇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耐心给他们讲解新生儿护理的各方面知识和重点内容,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的认知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确保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汤新辉.刘翔宇.詹永义.现场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1,3(21):12.

[2]苟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妇产科的实施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0(11):81-102.

[3]郅雪梅.康锡秀.“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2(5):45-50.

[4]杨世梅.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及护理管理改进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2,3(15):67-69.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范文2

目的观察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筛查宣教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宣教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道护理,护理后,对2组新生儿进行初筛和复筛的检测,并对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的通过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复筛通过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耳道护理可极大地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有利于新生儿听力诊断工作的展开,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耳道护理;听力筛查;新生儿

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一直受到了医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新生儿的听力问题也成为了医院研究的重点内容,听力筛查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听力障碍的手段,可有效地保证新生儿治疗的最佳时机[1]。本文将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筛查宣教护理,观察组给予耳道护理,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所有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均处于正常状态,自然分娩124例,剖宫产76例。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胎龄35~42(38.20±2.17)周;其中自然分娩72例,剖宫产28例;产妇年龄23~35(27.50±1.09)岁。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胎龄36~43(38.50±2.09)周;自然分娩52例,剖宫产48例;产妇年龄23~37(27.90±1.02)岁。2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筛查宣教护理方式[2],观察组在对照组宣教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道护理,对新生儿进行日常的身体清理活动中,避免耳道进水,以及一些杂物的进入,发生意外时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1.3筛查方法

对2组新生儿进行筛查时,新生儿取平卧位,严格按照听力的筛选流程进行操作,为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使用同一种仪器进行筛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筛查的时间通常为出生后的3~6d,筛查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相当高,噪声必须控制在40db之下,检测工作适合选择在新生儿换完尿布或进食1h后,筛查更为科学合理[3],结果也会更加准确,筛查分初筛和复筛,在筛查的过程中将结果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1.4观察指标

[4]在使用耳声发射仪的过程中,“PASS”表示通过,“REFOR”表示未通过,在初筛完成之后,对未通过的新生儿进行分析,找到未通过的原因,不断的进行护理干预,再进行二次检测,再对未通过检测的新生儿进行诊断性的检查治疗。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生儿初筛的情况

观察组新生儿筛查通过率为96.0%(96/100)高于对照组的81.0%(8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复筛情况

观察组复筛新生儿4例,复筛通过4例,通过率达100.0%;对照组复筛19例,复筛通过8例,11例未通过,通过率达到了42.1%,2组复筛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童在3岁之前听说能力是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日常生活中,一般的观察和常规的检查很难及时发现孩子的听力障碍,即使发现了也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儿童出生后进行定期的听力检测及耳道的护理,极大地提高了听力障碍诊断的准确度[5]。研究发现[6],正常的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达0.1%~0.4%,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6岁以下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将近80万,每年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听力障碍的儿童无合适的生长环境,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去学习语言,严重的情况之下也可能导致孩子的语言障碍,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压严重的影响[7],只有尽早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才能避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本文结果显示,在初筛中给予耳道护理的观察组新生儿的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筛中观察组新生儿的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耳道护理可显著提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胎儿在母体中的生活环境主要为羊水,在胎儿的呼吸中羊水很容易进入耳道,对胎儿的听力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耳道护理可将外耳道中一系列的分泌物引出[8],在对新生儿进行日常沐浴过程中,也有可能进入一些杂物,对新生儿的听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需用棉签对耳道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地保持耳道的干爽和清洁,使得初筛的通过率明显提高,通过复筛可对新生儿的听力诊断更加彻底,在二次筛选中,可让耳道保持清洁的时间更长,以便顺利地通过复筛[9]。

综上所述,在常规的筛查宣教护理的基础上,对新生儿进行耳道护理可极大提高听力筛查的通过率,及时发现新生儿的听力障碍,不仅可提高对听力障碍的治疗效果,而且有利于新生儿其他方面的健康,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10]。

作者:高燕 周金花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1]乐玮琼,郭汉萍,杨亚玲.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9,8(11):61-62.

[2]罗明香,李玉琼,钟菊晴.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3(9):31-32.

[3]周玉嫦,刘惠英,周玉宜.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护理配合对结果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6(12):118-119.

[4]王惠凤.新生儿耳道及鼻腔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影响的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1(7):103-104.

[5]姚俊荣.在新生儿监护病房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8(10):206-207.

[6]周国琴,毛佳慧.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5,20(10):146-149.

[7]杜洁.新生儿耳道及鼻腔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影响的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4061-4062.

[8]黄妙霞,钟伟琼,姚瑞娴.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耳道护理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6,1(11):221-222.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范文3

[摘要]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这就要求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注意新生儿保暖、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眼、耳、口、鼻的护理,科学的喂养等护理技能,给新生儿一个精心的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日常护理;保暖

胎儿从脱离母体的28d内叫新生儿,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后是否具有一个健康身体的关键时期,如果护理不当,便会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护理新生儿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

1保暖[1]

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散热功能差,新生儿的体温极易受外界影响,若过分保暖,体温过高,超过40℃左右,甚至会引起抽风,如果保暖不好,体温下降,全身冰凉,因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再一,新生儿的保暖根据天气冷暖情况,给予加盖小棉被、童毯等,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其衣物等应以纯棉织物为首选,给新生儿穿衣要先穿上衣,穿好上衣后再裹尿布,注意尿布不宜裹太紧,以尿布不滑脱为宜,随后,整理好婴儿上衣,使其平整舒适,再放婴儿尿垫,最后,再用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子将婴儿包裹好,包裹婴儿时应注意,将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垫在婴儿身下,把两臂轻轻拉直贴身裹好,不要扎带子,使婴儿有依靠感,又不妨碍呼吸。

2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肢娇嫩,应注意保护,新生儿尿量少,但次数多,因此,要做到勤换尿布,定时更换尿布。每次哺乳前、喂水前,两次喂奶之前或喂水之间,更要更换尿布,以免食后因翻腾引起呕吐。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揩干,涂鞣酸软膏(女孩要从前向后洗,避免粪便污染外,而引起尿道感染),再换干净尿布,尿布宜用质柔软吸水强的浅色棉布,每次换下尿布应洗涤干净,用开水烫或煮沸消毒,最好能在阳光下曝晒,保持干燥,整好备好。不宜垫橡皮布或塑料布,以免发生红臀。如已发生,除及时更换尿布,保护局部清洁,干燥外,可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次20min~30min,每日1次,15次~20次为一疗程,治疗时应注意保暖及烫伤。此外,为保护皮肤,新生儿的清洁卫生不缺少,沐浴显得尤为重要,每天给新生儿沐浴,不仅可以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卫生,促进血液循环,使新生儿舒适,同时,还可检查新生儿身体有无异常情况,正常新生儿出生后8h~12h可沐浴,调好室温、水温,准备好洗澡用品,浴巾、干净衣物、小棉被等,先用小毛巾洗净脸部,然后冲湿头发及全身,洗澡时可适当用婴儿浴液或婴儿皂,冲净浴液或肥皂泡,洗完后迅速将新生儿抱出,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浴巾上,从头到脚迅速擦干净,更换脐部敷料,在颈部、耳后、腋下、肘窝、腹股沟、腋窝等皮肤皱褶处敷些爽身粉,注意不要敷太多,周围涂些5%鞣酸软膏,然后,迅速穿衣、包好,但动作一定要轻,洗澡时要注意观察婴儿全身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终止洗澡,此外,在新生儿刚吃完奶或空腹时,不宜洗澡,异常情况,如腹泻、呕吐、退热不足2d等生病期间不宜洗澡。

3脐部的护理[2]

新生儿时期,脐部的护理很重要,因脐带血管与新生儿的血液系统相连,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脐带断端脱落的时间,因断脐不同而异,一般新生儿脐带1周内可逐渐干枯脱落,局部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沐浴后,用清毒棉签蘸75%酒精或碘伏涂擦脐带根部,另外,包扎脐带的绷带要消毒,包扎后不可移位或松散,应保持清洁、干燥,若被大、小便污染要及时更换,清毒绷带,并对脐部重新清毒,若发现脐带根部有红肿或白色脓性分泌物,提示脐部有感染,除局部清洁、消毒处理外,可用抗生素预防败血症。

4眼、耳、口、鼻的护理

新生儿眼、耳、口、鼻的护理也是护理新生儿每天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每天在给新生儿沐浴前,应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或3%硼酸棉球以内到外清洁新生儿双眼,若分泌物多,可滴少量0.25%氯霉素眼药水或红霉素眼膏每月2次,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不易擦洗,可在每次喂奶之后喂少量白开水,喂哺时要注意卫生,母乳者,其母先消毒双手,再用干净纱布擦拭。人工喂养者,所用奶具可先煮沸,再清洁。新生儿耳部应保持清洁、干燥,为防止耳部受压而致循环不良应经常变换卧位,如耳部有污物,可用棉签蘸温开水轻轻揩去。新生儿鼻腔狭窄,稍一着凉就会流涕结痂,堵塞鼻孔,影响新生儿吃奶、睡觉,可用一根棉签蘸上少许香油或红霉素软膏抹入新生儿鼻孔,经香油或红霉素软膏浸透,鼻痂便会松动,随新生儿深呼气而脱出,切忌用硬物或手挖出,以免损伤新生儿鼻道。

5喂养

正常新生儿一般在出生2h~4h左右可喂5%糖水,若无呕吐,产后6h左右让新生儿吸吮母乳,3h左右吸吮1次,以促进母乳早期分泌。两次哺乳之间可喂少量5%糖水或白开水,婴儿喂饱之后,将新生儿紧抱,伏在肩上,一手轻拍婴儿背部,让婴儿轻轻打个嗝,驱除胃内气体,以防溢奶或吐奶,若人工喂养,可喂牛奶或奶粉,最好用半脱酯牛奶,重新配制后,才适宜喂新生儿,喂奶量多少,视新生儿食欲及大便情况而宜。进食母乳的新生儿,大便金黄色,糊状,每天4次左右。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为淡黄色,轻干。有白色小凝块,每天仅1次~2次,若小儿大便呈绿色泡沫,酸味重,婴儿腹胀,多是由于奶或水中糖的比值加多了,应减少糖分;若小儿大便呈绿色黏液状,量少,次数多,婴儿爱哭闹,可能是进食量不足,应增加奶量;若小儿大便干燥,有白色硬块,且大便有臭味,多是由于奶中蛋白质过多,没有完全消化,应加米汤帮助消化或减少奶量;若小儿大便中粪水不分开,色黄或有不消化的奶瓣,大便次数多,为消化不良,要调整吃奶时间,做到定时,坚持3h左右喂一次奶,多饮水,如果大便次数多,水分多,蛋花汤样或黏液脓便,有腥臭味,伴腹胀、呕吐、烦躁、哭闹等情况,说明有肠道感染,应及时就诊治疗。

由此,可以看出,新生儿期科学、正确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我们给新生儿一个精心的护理。

参考文献: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范文4

中图分类号:R2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188-02

分析新生儿监护室临床带教中面临的问题,采取合理制订实习计划,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给学生动手机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新生儿监护室在服务对象上存在特殊性,决定了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科室。需要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强的高素质护理队伍,因此,对老师和护生在新生儿监护室的工作要求更高,与普通病房相比要求护生要动作快,反应快,还要更加细心与耐心的特点。

1 带教中面临的问题

1.1 病种复杂,病人病情变化快,不易观察

我科收治新生儿危急重症病人,如各种呼吸衰竭、颅内出血、先天畸形等。除了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吸吮、哭声及肌张力的变化也很重要。这些变化给我们提供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决定其治疗方案。然而由于新生儿是哑科,有一些患儿病情变化过程却不易观察,对于实习生来说这一块非常薄弱。

1.2 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工作重

每天要定时改变、口腔护理、鼻饲流质饮食、吸痰

1.3 危重病人专科护理复杂

危重新生儿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复杂,观察治疗内容多,使用仪器多。如有创血压监测、呼吸机使用、各种注射泵及输液泵的使用。

1.4 护生成就感差

新生儿静脉穿刺成功大大提高护生的成就感,但在新生儿监护室由于PICC置管、脐静脉置管应用,减少了穿刺机会,又加上新生儿静脉穿刺本身很困难,带教老师一般不愿意放手,使护生的成就感大大降低。

2 对策

2.1 入室前的培训

培训内容:(1)熟悉环境,入科安全教育和制度教育。(2)正确戴口罩、帽子。(3)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日常的常规护理(4)认识常用仪器及操作方法,如新生儿保暖箱、红外线抢救台的简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强化无菌观念及洗手依从性

2.2 合理制订实习计划

根据护生实纲,制订实习计划。护理实习生在新生儿临护室共实习四周;第1周完成入室前培训。第2周由带教老师一对一进行带教,能完成新生儿常规护理。了解带教老师近几天所管病人的病种、治疗和护理方面的信息。第3周 与带教老师一起完成所管病人的治疗护理。第四周在带教老师的协助下完成新生儿留置针穿刺、动静脉采血及各种管道的维护。使整个实习计划的过程体现出循序渐进[ 1]。

2.3 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除了传统的床旁带教,我们增加了教学模具的使用,多媒体也大量应用于带教中。新生儿病情变化快,表现复杂。我们把新生儿各种抽动的表现汇总及各种哭声如何观察等,都做成多媒体由总带教进行讲解。只有结合模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种疾病的发病基础及各种症状。而多媒体的使用把那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2.4 多给学生动手机会

新生儿监护室患儿涉及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内容都很多,很多操作是在其他科室不易遇到的,如脐静脉护理,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和护理,新生儿心肺复苏和护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机会也很多。由于家属不在病房,一些纠纷可以避免。带教老师可以在充分示教的基础上,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使之以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2.5 加强与学生交流,构筑和谐师生关系

带教老师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掌握沟通技巧,经常与护生交谈,了解护生的心理问题,指导其自我调试[2]。带教教师应正确引导,使实习生既具有真诚心、爱护心、关怀心、同情心、忍耐心,善于运用语言交往,又要充分运用非语言往,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学习[3],以提高医学沟通能力,建立和谐关系。带教老师可以把自己工作的历程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每个护士都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倾听学生们的感受,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觉得他们是小孩,想法比较幼稚,而是尊重他们,使之能畅所欲言。

临床带教工作责任大,内容覆盖面广,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一代护士的成长。带教老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任务,不怕困难,不断调整自己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完成带教工作。

参考文献

[1] 贺爱兰. 浅谈护士长在为护理实习生创造临床学习环境中的作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1): 76.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范文5

【关键词】健康教育 产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02-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学科。我们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孕产妇及家属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使患者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并积极配合,以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了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性,切实地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在我们科室多年来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及体会介绍如下:

1 实施方法

1.1 产前健康教育

孕妇入院后,向孕妇自我介绍,然后介绍病区的环境、制度,病区护士长,主管医生和科室主任。让她们感觉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护士以口头健康教育为主,书面的相关资料为辅,每天对孕妇进行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临产的分娩知识,胎儿自我监护方法,营养卫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并针对病情实施个体化教育。如妊高征的病人需要安静休息,避免声光等一切不良刺激,饮食以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讲解左侧卧位,间歇吸氧,自数胎动的意义和方法。

1.2 分娩过程的教育

产妇进入代产室后,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免会产生忧虑,孤独与担心,因此,我们尽量做到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关心、体贴她们,告诉她们分娩知识,使她们知道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恐惧心理。同时鼓励产妇的丈夫陪伴分娩,他知道产妇的爱好,可以在产妇疼痛不安时给予和安慰,给予感情上的支持。以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了产妇的孤独感。助产士应该严密观察产程,进行系统监护,并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满足其需要。同时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的知识。或者利用电视多媒体播放有关的知识,最大限度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产妇在分娩时正确应用腹压,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渡过这另人难忘的关键时刻。

1.3 产后护理与指导

产妇送回母婴同室,护士立即对其进行身心评估,简单的讲解母乳喂养和产后保健指导。内容包括:①产后食物应富有高热量,高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汤,以利于乳汁分泌。剖宫产后的产妇禁食6~8小时后进食汤类再逐步过渡到半流饮食,普食。②注意产褥期卫生,产后6小时内应及时尽早自解小便,交待病人注意会伤口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勤换纸。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③做好产后的心理护理,以防发生产后抑郁。

1.4 母乳喂养指导

①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技巧,喂奶姿势,挤奶手法,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等。护士手把手的把这些知识教会产妇及家属。②每天播放产后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让所有“新妈妈”们及家属尽快掌握其相关知识。出院前再向她们进行示范性教育,对于新生儿护理的操作技术,如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观察情况等。当面示教,让她们掌握其知识,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出现常见的操作错误。

1.5 出院指导

①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按需哺乳,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告诉“新妈妈”们出院后的第一个月,有我们的专业人员去家里访试,以及时了解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②出院后如何保持足够的乳汁分泌,如何办理婴儿出生证明。注意休养,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做好避孕。③告诉产妇及家属及时办理婴儿预防接种手续。

2 体会

2.1 护士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并每月进行护理业务查房,因为,只有不段的学习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为不同层次的产妇进行沟通,帮助她们科学坐月子,科学母乳喂养等正确的生活方式。

2.2 密切了护患关系

病人对护士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当病人遇到困难时也想到找护士为其排忧解难,从而也重新树立了并且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的满意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了100%。 2.3 从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护士的责任心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大大的提高,同时观察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4 降低产妇的住院费用

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率达到了100%,降低了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产妇及家属都能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增进产妇及婴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范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800例患儿进行研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调查表与护理质量考察表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未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如下。

(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认识。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对于新来的护理人员而言还感觉到相当的陌生,在护理过程中难以充分的做到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于工作未满两年或者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加强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认识。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着想的服务理念,积极主动的发现患者的问题并帮助其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对患者进行关怀、关心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人性化护理服务就是尽可能的为患者多做一些事情,帮助患者多解决一些困难。护理人员根据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情感和特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切身的需求。确定护理服务的内容以及沟通的对象,在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时要时刻关注新生儿童的需求帮助新生儿童解除痛苦。

(2)把握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尺度。由于新生儿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患者,在开展护理服务时要特别的注意把握好护理的尺度,给新生儿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新生儿身体较为虚弱、病情发展变化较快,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测。对患儿进行人性化服务的行为,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帮助患者及家属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对抗病症的信心。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保持着装的整齐、干净,面对患者要礼貌、文明,时刻保持一名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给患者家属耐心讲解病症的相关知识,鼓励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照料。对患儿的用药要对患儿家属进行专门的指导,告诉患儿家属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儿家属合理用药的意识。

(3)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轻松的住院环境。住院环境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能够给患者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有助于病情的好转。因此在儿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时要加强对新生儿住院环境的控制,为新生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愉快的住院环境。根据新生儿的性格特点为其提供一个专门的轻松、愉快的环境,可以在病房周围贴加卡通图片或者图文识字小图片]。也可以在病房的墙壁上粘贴彩色的丝带或者是气球,这样可以给新生儿带来更多的愉悦感和兴奋感。在病床周围缠绕较为松软的布条或者丝带,防止新生儿撞上、跌伤。在新生儿病房墙壁上张贴新生儿健康知识海报或者疾病预防宣传单,时刻的提醒患儿家长如何更好地去照顾孩子。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服务时,要语言轻缓亲和面带微笑,使得新生儿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避免恐惧、紧张心理的发生。

(4)强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流程。在对新生儿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时需要严格规范护理的流程,科学正规的护理流程能够减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麻烦。新生儿体质较为虚弱、免疫能力较低,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可以强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流程。免费为患儿家属提供隔离衣、隔离帽以及室内鞋子等物品,在家属接触新生儿时严格按照流程标准进行,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这样既可以保证患儿家属能够时常的陪伴在患儿身边,又可以有效地防止患儿发生感染。这样的护理流程,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使得新生儿能够更好地接受父母关爱。

(5)做好患儿出入院的各项服务。新生儿在住院以及出院时家属存在着许多的困惑之处,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特点进行周到的护理服务。安排专门的讲解人员对患儿家属讲解住院的注意事项、需要办理的各项手续、住院期间的疾病防护措施等,通过这种连续的护理服务解决患儿住院期间的困扰。患儿在出院时,要耐心细致的告知患儿家属在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合理搭配饮食、注重锻炼以及合理用药等内容。并协助患者家属办理好各项出院手续,办理完毕后送患者出院。做好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预防有着重要的帮助,需要切实的落实好这项工作。

1.3调查内容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调查了解。分别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护理质量考评表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其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含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病区的环境、健康宣教、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评分的高低将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情况。满意度=(满意度+一般满意)/总例数×100%。本次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护理质量考评表分别800份,收回800份,收回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记录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6.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7%。实行人性化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明显比观察组要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