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考研热 “成本-收益”分析 决策一、现状背景
(一)大学生就业难
自2003 年首届高校扩招学生毕业以来,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日趋突显出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据调查,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2%,待就业人数在62万左右。再加上2012年680万毕业生的待就业人数,据专业人士透露,目前我国的待就业人数在150万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二)本科生对高学历的向往
目前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专业人才,不提高水平,没有真才实学,就会落伍,甚至可能被淘汰面临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挑战,许多大学生深感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学历,难以成为复合型人才,故而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不继续深造,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专门人才,就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就会时刻有危机感和落伍感。
表1 历年大学生考研人数及录取比例(单位:万)
二、“考研热”的理论分析
(一)“成本-收益”分析
基本假设:①经济学基本假设:a.理性人假设。人总是理性的,人是趋利避害的,人们总是想用最小的代价去得到最大的利益,体现在考研方面就是在考研时会朝最利于自己的方向选择,包括学校、专业等,不存在选择的不适宜以导致的损失。b.完全信息假设。假设本科毕业生在考研与工作的信息搜集方面是完全的。②其他假设。假设考研需要准备时间为一年,学制3年。且不考虑公费读研,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情况。
(二)研究生成本分析
(1)显性成本。显性成本主要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主要有两项:一是直接用于考研的费用,包括信息查询费、报名费、资料费、上辅导班的费用等;二是在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所有的学费和书本费以及生活费。
(2)隐性成本。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当我的投资可以在别处获得更大收益时,我就会认为我的投资不仅存在正常耗费的成本,而且还存在失去这更大收益的所谓“机会成本”。这里我们研究的机会成本就是所谓的隐性成本,包括投资收益和就业成本、时间成本、风险成本、心理成本。①投资收益。如果学生所投入的考研显性成本用于其他投资,所得的收益构成机会成本的一部分。若根据以上计算,以一名应届毕业生三年的学费36000作为主要资本进行投资,其投资收益的计算要靠行业而定,并且存在一定风险,这里我们只考虑储蓄的情况。我们可以简单计算将36000元学费存入银行扣除利息税后所获得的利益收入(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25%,个人所得税率为5%):P=【36000(1+4.25%)^3-36000】*(1-5%)=4548.4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投资于教育资本相对较小,在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较大收益;②就业收益。根据中央党校研究室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每月为1700元。我们如果把这些读研者的应届生月收入定为2000元也不为过。除去三年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约25200元,那么应届生在这三年里的收益为 46800 元左右。这项收益构成了应届生读研时的主要隐性成本。以上可以计算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之和,也即个人经济上的总机会成本在8万-10万元之间;③时间成本。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并且大部分考生都是在23―26岁这个年龄段读研,可谓是人生最关键的黄金时期。选择考研,可能会丧失很多在社会上的好的机遇,这些都属于研究生时间成本的增加。研究生三年,其实是一种既定方针的实施和延续――利用教育背景的提升来升级自己的理想。所以,如果研究生结束后,目标没有达到或者与原预期有缩水,就成为了一种“沉淀成本”,也就是之前付出,而今后必须继续付出才能达到收益效果的相关成本,这种也应该列在研究生的时间成本范畴内;④风险成本。考研的风险成本最主要的是良好准备及投入后没有成功的风险。资金时间投入后却没有成功,一方面是投入的损失,另一方面是有效的机会损失,因为一般考研在每年1月初统考,成绩下发后若没有成功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已经损失了很多非考研的机会,例如考公务员或找工作。
(三)研究生收益分析
利用调查数据来计算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的劳动者所创造的收益,并将其终生收益折现到毕业年份,其假设条件为:①本科毕业生年龄为23岁,硕士毕业生年龄为26岁,每位劳动者均工作至60岁退休;②近些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及缴纳无重大调整,即采用从2008年3月份开始实施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③折现率以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准。
(1)直接劳动力价值收益。
表2 本科生和研究生创造收益的差异
(2)间接价值收益。部分考研者只是为了追求个人知识的增长选择考研,因此针对这一部分人来说,知识的增长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学历的提高,改变出身。本科生通过考取研究生,通过学校专业的选择,可能考取到比本科学校更好的学校和专业,增加了自己将来就业的筹码。达成家长的期望。不少考研者是因为父母的期望而考研的,因此考研成功一部分的完成了父母的心愿。
(四)结论分析
根据以上所提出的的大学生考研“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可以看到: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工作能力较弱的同学来说,由于其显性成本较低,风险成本、心理成本等隐性成本也较低,他们的工作能力较弱,就业对于他们来说不能取得满意的薪酬,也不能在就业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而他们考上研究生的机率很大,成功毕业后所取得的预期收益也很大,因此大部分这类同学都会选择考研。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工作能力也较强的同学来说,其考研的显性成本很低,其风险成本、心理成本等隐性成本相对于学习能力强,工作能力弱的同学来说稍高,但也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这部分学生是否做出考研的决策取决于未来收益的大小,综合考虑考上研究生并成功毕业后的收益是否会大于大学毕业后就就业而多的三年工作经验而带来的收益,由上文的数据表明,读研后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不读研获得的收益。因此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大部分也会选择考研,但选择考研的比例小于学习能力强但工作能力弱的大学生。
对于学习能力弱,工作能力强的同学来说,考研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很高,考上研究生的机率很小,而他们的工作能力很强,毕业后就选择就业会取得更大的收益和自我成就感。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考研不是最优的选择,他们都会选择就业。
对于学习能力弱,工作能力也很弱的同学来说,他们考研的成本很高,若考研,在考研费用和时间上将花费比普通学生更多,而在心理成本、风险成本方面也大大高于其他同学。但是他们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弱,在社会上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更不能取得满意的薪酬。因此,这部分学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虽然考研成功的机率很小,但仍会有一小部分学生产生考研的念头,并投入到准备考研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郭清.“考研热”的经济学分析[J]. 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
[2]赵静.“考研热”的特点及社会心理原因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1.
[3]庞强强,刘迎辉.关于当代大学生“考研热”若干问题的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
[4]李文武.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
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2
关键词:计量经济类课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074-03
一、引言
计量经济类分析方法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促进经济类本科生对该类方法的熟练掌握和应用有助于经济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的计量经济类课程是培养学生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重要工具。高校开设的计量经济类课程主要有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理金融学、数据模型与决策等。由于计量分析类课程对相关数学和经济学知识基础要求较高,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难教”和“厌学”,但该类课程在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时被广泛使用,起到重要的研究性作用。
以往文献极少以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对计量经济类方法的使用现状作为计量经济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反映,而这正是本文分析的切入点。本文基于对经济类本科生计量经济类能力的现状分析,发现该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二、经济类本科生计量经济类分析能力的现状
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位论文,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计量经济类分析能力,也是该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效果的体现。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2016—2018届金融类专业(包括金融工程和金融学)毕业生共377份学位论文为样本(其中,2016、2017和2018届毕业生论文数量分别为78、108和191份),详细统计了这三届毕业生学位论文采用研究方法的结构分布(见表1所示)。
(一)本科生计量经济类方法使用的特征
由表1呈现的数据结构特征,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类本科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比例逐年提升。定量分析方法比例由2016届的67.07%逐渐上升至2018届的86.54%,即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论文fZu5CHyufTN5Yy/ie48E1w==中加入了经济数据的分析,使分析结论更加科学。相对来说,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比例大幅下降。
2.定量分析中,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比例大幅提高,但计量经济分析仍以简单回归为主。在2016届毕业生中,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学生仅有7.32%,到2018届,该比例上升至51.92%,即超过一半的学生采用计量经济建模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在采用建模分析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仍以简单的回归分析(包括协整分析、滞后变量模型)为主,对VAR模型、面板分析等较复杂方法的使用较少。
3.统计学分析方法的比例逐渐下降,该方法中以描述统计分析为主。该类论文中大多通过绘制线性图表现数据的时间序列过程,通过绘制饼图或柱状图对比数据的结构,通过绘制表格对比数据的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描述统计方法是最简单的定量分析,严格来说不属于计量经济类课程的内容,只是初级的统计学内容。2016届有57.32%的学生采用统计学方法撰写论文,在随后的两年,这一比例逐渐降低。值得说明的是,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掌握该方法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另外,个别同学通过自己设置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调查、获取、审核和清洗,以此为基础做描述统计分析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二)计量经济类分析在本科阶段广泛应用的原因
经济类本科生对计量经济类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快速提升,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系统在毕业论文审核中的广泛应用。随着高校对学位论文要求的提升,众多高校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考核中采取了先再答辩的管理模式。例如江苏师范大学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率不得超过25%,申请校级和省级优秀论文的重复率分别不超过15%和10%,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如果仅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理论层面阐述经济问题,并且要保证較低的率,这对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难度极大,因为经济理论是很难创新的。而通过自己查找经济数据,结合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每个人的思路、查找数据的途径和范围、选择模型的指标,以及构建模型的框架都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具有独立性,因此极大降低了与以往论文的重复率。
2.教学水平提高与教学内容拓展。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与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计量经济类研究方法也在陆续更新,为了让课程与时俱进,计量经济学类课程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拘泥于讲授简单计量模型,以往研究生阶段掌握的计量模型也陆续向本科生进行讲解,甚至DID等更加复杂的计量经济模型也可以对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有所启发。当然,研究生阶段必须掌握更高深和前沿的计量经济模型,这是计量经济类知识不断外溢的结果,也是经济类科研环境的发展趋势。
3.经济软件教学的有力支撑。随着计量经济模型的不断更新,对应的分析软件也在快速发展,以往众多高校在本科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Eviews软件和SPSS软件,而近年来,为了让学生接触更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辅助考研的学生更好地衔接研究生阶段学习,很多高校在本科生教学中加入了State软件或R软件的教学,有效地提升了本科生对计量经济分析软件的掌握程度。
(三)计量经济类课程研究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计量经济类课程是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该类课程的所有模型都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但教学中应更多地强调对原理的理解而非推导,重视构建适合的模型,再借助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并解释。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把计量经济类课程学习等同于数学公式推导,弱化其应用性,内心产生抵触,很难学好该类课程。
2.数据收集过程粗糙,数据质量不高。可靠的经济数据是计量经济建模的重要原料,一个有研究价值且有趣的主题需要科学且高质量的数据,收集工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而且为保证经济模型的质量,数据审查、清洗、筛选等整理过程也很费时。很多本科生论文中的数据收集过程本着省时省力不问质量的态度,更多地通过百度而非源于官方和权威的网站及数据库,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且样本量较小,分析价值有限。
3.建模过程缺乏推敲,大多选择简单模型。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是一门艺术,模型不深究对错,只关注哪个模型更好,这就注定建模需要多番比较和权衡,经过一次次对变量的筛选、剔除和添加才能确定最终变量和模型的结构。但多数学生没有细致思考,仅通过最易获得的变量建立最简单的模型,完全没有筛选和比较过程,因此估计结果的解释力度十分有限,模型质量不高。
三、计量经济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方向
1.从问题导向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培养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的兴趣,老师可以在计量经济学类课程的第一节课,就建议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选题,选题未必紧扣专业,只要能与建模相关即可。老师可以对每个选题进行建议和讨论,梳理变量选择。例如,爱美的女生可以关注“容貌是否有助于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甚至变通为“整容是否有助于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学生通过课程的深入学习,自行查找对应的指标和确定模型的选择,每一节课学生都可能考虑新模型是否有助于解决自己的选题。经过一个学期的深入学习,学生学会了将计量经济类方法用于解决这类有意义且有趣的问题。此外,对有价值的论文选题,老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本科生科研项目资助,最终在学术期刊上进行发表,这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也起到了极好的示范效果。
2.教师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为案例,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教师研究成果中的模型必定经过多番筛选和细节处理,学生通过了解这些模型,能够深刻体会从论文选题,到变量选择,再到模型确定的整个流程与细节处理,不仅能学到建模的技术,还能深刻体会设计思路,这比学习教材中缺乏前因后果与细节介绍的短小案例更有效。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在研的课题,让学生体验具体的研究过程。
3.重视通过板书讲解模型原理。现阶段高校讲课均以PPT讲解为主,教师很少在黑板上写字。但讲解计量经济学模型原理时,通过板书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路,因此教师应重视板书的使用。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可以更多地利用电子板书,即使用数位板进行书写,使板书随时放大和多彩呈现,也能在PPT或PDF上随时标注,并在课后将板书保存后发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整理电子笔记。
4.计量经济类软件教学多元化。部分高校在本科生阶段只开设一门经济软件课程,在这一门课上不可能介绍多种软件,经济类本科生仅掌握一种计量分析软件也是不够的。因此可以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的课时中拿出6—9课时讲解对应的软件,有助于学生理解对应的原理。可以在统计学课程中讲SPSS软件,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讲解Eviews软件,在单独开设的经济软件应用课程中讲解Stata软件或R软件,并配合介绍相关的经济模型。
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3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压力;农村教育需求;影响;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我国经济新常态与就业新常态“叠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就业岗位减少、竞争加剧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新常态。这种就业形势对既缺乏实际经验、又缺乏社会资本的农村大学生尤为不利,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农村的教育投资能力和教育需求。因此,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积极思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重新培养农村的教育需求和信心。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2年之前,我国经济一直以年均约10%的速度增长。在长期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劳动者要素等生产要素约束,经济增速势必放缓。[1]2012年之后,我国经济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发展,进入了改革30多年来的低速增长阶段。根据奥肯定律(Okun’s Law),在3%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基础上, GDP增长率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不仅是对上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间长期内在关系的一种表述,后来也为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张车伟(2015)按照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估算,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考虑到服务业快速发展拉升了就业弹性,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150万人就业。这意味着经济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使就业需求和岗位损失130万-150万个。[2]那么,在以“低速增长、结构优化、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常态下,劳动市场的就业压力也将成为一种“就业新常态”。
从劳动需求看,新常态下的劳动需求明显下降。从劳动供给看,却有增无减。表现在:(1)返乡农民工和新入职的大学生需要重新就业。在经济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没有多少技能的农民工和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仅2008年上半年,因经济不景气而致使约6.5%的农民工返乡。如果按照1.3亿农民工计算,返乡人数大约有845万人。目前,经济调整时期,新入职的大学生和农民工又面临着被裁员的困境,他们终将再次投入劳动力市场,重新就业。(2)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每年都有大量城镇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3)即将进入劳动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自199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0万以来,这个数字一直在持续增加,2015年高达749万。在劳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占优势。其自身原因主要是缺乏经验和必要的工作技能。除此之外,相比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本,在求职过程中没有外力相助,屡屡碰壁,可谓“就业难”中“难上加难”的难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仅有33.7%。在就业大学生中包含很多就业于劳动保障较差的小型私营企业的农村大学生。如此严峻的供求矛盾,无疑将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下农村教育需求的变化
劳动力市场“就业难”现象的普遍存在,会直接引起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减少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如果这一困境长期得不到解除,就必然会引起低收入人群教育需求的下降和分化。
1、大学生就业难对农村教育需求的影响
农村家庭的收入普遍较低,对即将工作的子女的预期收入和实际收入都很敏感。当子女的就业状况和收入状况都长期低于预期时,有些人就逐渐改变了对教育的预期和偏好,进而影响对教育的需求。
首先,大学生收入下降。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除了少数人通过考研、出国等方式避开就业低谷期外,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别无选择,还是涌入了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的供求规律告诉我们,在劳动力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必然下降。据社会各方对大学生实际就业工资调查,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大致在1800―2500元,基本相当于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其次,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能力下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近50%以上来自于工资性收入,打工收入已经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的主要货币收入来源。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挤出的失业者首先是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工。失去工作之后的农民,自然也就失去了这部分工资收入。这样,随着家庭主要货币收入来源的中断,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支付能力也急剧下降,子女的学费尤其是高等教育费用立刻成为低收入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
最后,农村家庭的教育需求下降。本来在长期的儒家文化熏陶下,我国老百姓有着“崇尚教育”的传统美德,每个家长都希望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成才。即使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有些家长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子女完成学业。但是,当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这种热情长期遭遇劳动力市场的冷遇时,当大学生从事较低技能的简单劳动时,知识的形象受到损害,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在降低,对高昂的高等教育费用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产生了怀疑,“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辍学、弃考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甚至在初中阶段就过早地加入了劳动力队伍,有些学生自愿放弃高考去打工。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应届高中生有834万,而应届生高考报名人数为750万,说明2009年我国有近百万应届高中生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3]
2、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农村教育需求的变化
(1)高等教育的分化。如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讲求“名牌效应”。“211”、“985”等名牌高校及其更高学历是求职者选取理想职业的通行证,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很看重学生就读学校的声誉和排名位次。但是,名牌高校往往与受教育者基础教育甚至学前教育的投入和享受的教育资源质量有关(当然,不排除个别学生凭借自身天赋拥有以上条件),农村的教育劣势最终会在高考时显现出来;高学历意味着家庭的教育投资年限更长,投资总量更大。
可是在农村,较低的教育质量和家庭经济压力常常使农村学生在义务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分流,有的高中毕业去打工,有的初中毕业甚至没毕业就外出打工,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如此,家庭经济条件往往限制了农村学生的专业选择和院校选择,农村学生往往选择“冷门”专业或者知名度不高的地方院校,以尽可能降低学费和交通费等支出。近年来相关媒体报道的许多数据都说明了农村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分化现象,同时也说明了城乡学生高等教育的差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重点大学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降趋势。1999年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2000年清华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同时,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和初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农村学生所占比重明显增加。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的高校在校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占到63.3%,高于2001年7.9个百分点。[4] 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户籍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2%,父母为农民、工人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80%。
(2)初中等职业教育的分流。尽管我国有“崇尚教育”的传统美德,每个农村家长都有着强烈的教育投资愿望,希望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进入城市,过上美好生活。但是,在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尤其是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形下,不少农村家庭改变了教育投资方向,他们希望子女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即使打工,也要做一名技术工人,而不能像自己那样一无所长。更何况,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还有一定的生活补贴(每人每年5000元)。这种政府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因此,在考大学和上技校之间,农村有些家章和孩子更愿意接受职业技术培训。
三、改变教育预期、刺激农村教育需求的措施
虽然农村教育需求变化的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就业困境,经济新常态下这种困难有可能在短期内加剧。但是从长期看,经过时间的发酵,大学生的知识必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知识的价值终将显现出来。而且,辩证的看,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的要求,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相对于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他们拥有的知识终将改变他们的就业环境。因此,改变农村教育需求的主要渠道应该尽快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入手,重塑人们对教育和知识的信心,刺激农村教育需求健康发展。
1、加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由于农村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足,大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技巧。因此,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助。首先,学校应该对毕业生进行较系统地就业指导,一方面帮助他们调整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务实就业观;另一方面,传授学生必要的面试技巧,最好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用人单位特点进行实际训练,增加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其次,政府应该建立高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2、强化劳动市场的流动机制
在西方,教育被认为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动力机制。[6]也许年轻人的初次就业存在困难,收入低,待遇差;但是只要他能努力学习(通过正规学校教育和“干中学”),他就有可能通过多次的职业转换,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自己收入和社会阶层的提升。这就是通常讲的“爬梯子”原理。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毕业生初始就业不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没有机会改变这种现状。所谓“先就业再择业”的潜在条件,就是要给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打破一切人才录用的人为限制,建立灵活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才能随着自己的努力和经济状况的好转而改变,人们才能重新恢复对教育的信心和期望。
3、加大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众所周知,创业,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资金、项目和经营经验。然而这些条件对于初出校门的农村大学生,基本不具备。尽管国家和学校已经在注册手续、创业基金等方面予以了很大支持,但是,实际经营经验、风险这些创业难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可否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在农村大学生创业指导方面予以技术指导、对其创业风险予以分担。比如,在毕业实习期间,加强校企联合,实行企业导师制,形成具有职业体验、技能训练和就业指导功能的综合性校外平台,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鼓励学校后勤部门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可能的设施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预演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元春.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新内涵[OL/].人民论坛网,2015.01.15.
[2] 张车伟.新常态下就业面临的挑战[J].社会观察,2015.1.
[3] 李琼.“高考弃考现象”有待深入研究[N].长江日报,2009.06.04.
[4] 邱瑞贤.农村娃上大学比重下降隐情何在[N].广州日报,2009.01.23.
[5] 方烨. 蔡P:如何防止没有就业的增长[N].经济参考报,2009.04.29.
[6] Deng and Treiman. The Impact of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7(2)391-428.
【作者简介】
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4
(一)教学内容不科学在我国,公共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在各高校普遍设立。其由于设立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该专业开设的很多课程和教学内容都是直接从西方引进的。然而,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公共管理环境。此外,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并且各有特色,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定位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各种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应该强调地方特色。并且,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就需要公共管理教学内容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部门改革的需要,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然而,纵览我国各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部分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非常陈旧并缺乏科学性。过多地引用借鉴西方理论和知识,缺乏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因而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运用于解决地方公共管理中的各种复杂的实践问题。如果从学科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一门学科或专业在设立之初强调通过引入和借鉴建立专业的基本框架是非常必要的,但当一个学科或专业已经建立和发展起来之后,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开设课程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公共管理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和专业,它应该以培养公共部门的管理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管理人才最重要的能力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各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表面上都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但大都存在学分偏低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各高校普遍未能有效地开设出相关课程。在实践中,更是存在将各种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虚化的情况。以专业实习为例,几乎全部高校将专业实习放在第7和第8学期,大多数学生都将这个时间用于考研和求职,学校也对这种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实际上这个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从整个培养环节来看,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理论空泛而不精湛,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思维缺乏。
二、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体系、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在这些要素的组合中,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基础、依据和指南,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过程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实施和展开。对地方高校而言,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多方努力,首要的就是科学合理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只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正确,其他的教学要素才能得到合理展开。
(一)扬长避短,形成特色地方高校不同于部属院校等研究型大学,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因此,地方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也应该不同。既不能单纯培养学术型科研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又不能培养只具备单纯技能而不懂理论的技能型人才,而是要培养既有较深厚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熟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办学优势,形成自身的建设重点与办学特色。广西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学科门类虽然比较齐全,办学层次也基本上涵盖专科、本科及研究生,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所获支持有限,师资力量和办学能力较其他重点大学相去甚远。因此,要以“地方性”为主线,扬长避短,形成特色。
(二)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培养人才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西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主要立足于地方,人才培养以服务广西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因此,需要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对人才培养进行规划定位。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的前沿和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并将日渐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中国西南与中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以及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国际大通道,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意义尤其重大。广西师范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熟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外语尤其是东盟国家语言的读写和听说交流能力,了解世界尤其是东南亚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作为基本的要求。只有达到这样要求的公共管理人才,才能胜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有能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并重如前所述,由于特殊的专业特色,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并重的培养思路。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等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要具备政策分析与研究、社会调查等实践技能,还要掌握政府等公共机构的日常运作等方面知识,能独挡一面,处理各种公共事务。此外,在现代社会,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公共管理的对象和方法等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如何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中国—东盟自贸区,培养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兼具、特色与优势齐备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是项目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课题组一直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地方高校,我们没有一味照搬重点高校的做法,而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人才培养定位,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校培养人才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西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为广西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员,结合国家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广西师范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以实际应用为重点,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从广西师范学院培养学生的实际来看,其目的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出路大体有两类,一是通过考研继续深造,二是直接就业,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或者是去企业工作。从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考研比例非常低,很多人认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最对口的应该是公务员。事实上,公务员招考直接对应公共管理专业的岗位并不多,直接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的比重最大,这部分人对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非常明显。因此,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向,让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各种实践技能非常重要。在项目实施前,广西师范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普遍侧重知识灌输,理论讲授的内容占了很高比例,实操培训较少,创新思维培养相当缺乏。因此,在保证学生理论素养不降低的同时,要不断强调增加实操性和创新思维培养课程的内容。构建了“1.5+2.5”和“3+0.5+0.5”的教学模式。所谓“1.5+2.5”模式,即学生前3个学期(1.5)主要修基础课,构建学生的厚实基础,强化理论素养,后5个学期(2.5)则通过设置几个方向,由学生根据兴起爱好自主选择方向修课,课程模块相当灵活。“3+0.5+0.5”模式则依托广特的地理位置,通过与东盟各国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学生前面3年在国内学习,1个学期(0.5年)去东盟国家学习,掌握东盟国家的相关知识,1个学期(0.5年)进行毕业实习,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通过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在基础课模块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后,在选修课模块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不同的模块课程。其一,限选课模块,设置公共政策分析、管理文秘、地方政府管理、公务员制度、西方公共管理思想史、电子政务、非营利组织管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社会保障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其二,城市管理模块,设置城市管理学、城市物业管理、社区管理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土地管理、城市旅游规划等课程。其三,劳动与社会保障模块,设置税收理论与实践、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经济学、经济法、社会学课程。其四,专业技能模块,设置越南语、泰语、商务英语、公共关系学、政务礼仪、公文写作等课程。
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实习;困境;原因;建议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研究背景
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下热点话题,各种“就业难”新闻层出不穷,许多高校大学生面临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31.5万,其中蚌埠各高校毕业人数也有数万之多,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形势严峻。数据显示蚌埠各高校考研人数占10%左右,除了极少部分出国群体,其余群体均加入到就业大军之中,再加以当前企业对求职人员的素质要求颇高,如实习经历、在校成绩、相关证书等硬性条件,广大高校毕业生为了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就业之前纷纷投入实习之中。
在当前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之中,市场对求职人员的素质要求等各方面都制约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多数就业岗位看重大学生的素质和工作能力,这也正是当前毕业生所欠缺和有待提升的,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所以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除了加强在校学习和校外个人培训之外,实习就是解决毕业生自身能力的不足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很多大学生对自身定位模糊,对未来工作方向考虑不足,在实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实习工作。再加上很多公司在对于大学生实习并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很多实习生在公司里做的都是零碎的杂活,大学生实习花费了高昂的时间成本后并没有获得相对应的实习经验。这些问题都形成了目前巨大就业压力之下实习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2)选题意义
本文以“大学生实习对其就业的效用分析――以蚌埠各高校为例”入题,首先通过文献,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了解大学生实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并进行总结;其次通过各渠道深入了解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以蚌埠各高校为例,采取调查问卷、实地采访等方式搜集并整理蚌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及实习对其效用等内容;最后针对提出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可行性分析。这对于解决大学生实习和就业之间的阻碍问题有着重要理论和参考意义,便于广大高校毕业生能够认清实习对本人就业的影响,积极推动实习良性循环。
(二)相关理论综述
从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生就业即指劳动者就业,在本文中的大学生主要指的是蚌埠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本文中所述的大学生成功就业指的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就业目标,经过三年或四年的就业准备,在获得毕业证书前后的一段时间内解决本人的就业愿望。初次就业率指的是截至9月1日,教育部根据各高校每年上报的统计数据获得的已就业大学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即毕业生离校时的就业率。其中,“已就业人数”包括已经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继续升学或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国家相关单位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台了不少文件,如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此外国家号召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到边疆地区、到农村,到中小企业中去,加强就业意识,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但是由于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大学生实习现状分析
(一)就业形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使得大多数毕业生遭遇了“毕业即失业”的困窘境地,年年规模庞大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局面难以打破,就业被戏称为“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再加上之前没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大学生就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追赶经济发展的步伐,过度追捧热门专业,使得企业所需人才数量与高校的供给数量相矛盾,大学生数量供过于求,加剧了就业难的境况。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为了能提早的适应高压的社会生活,在毕业之前都会通过实习来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一方面,实习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具体实践运用,通过实习可以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付诸于实践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在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实习,可以预先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提前适应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此外,通过实习可以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确定方向。实习作为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提前预演,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沟通大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企业为了能让毕业生能更好的融合到职场中,对于毕业生的实习经历也有相应的要求。所以实习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校期间有实习经历的人比没有实习经历的人更有机会获得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工作。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采访了解到,去除一部分考研,考公务员的人员外,多数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有银行,证券业公司,基金公司和中小型企业,就业范围覆盖广。在直接就业的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人在校期间都有过实习经历,他们表示,就业前的实习对于寻找工作和工作的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实习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大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多数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大多数学生表示,实习机会是通过家人、朋友的关系获得,稀缺的就业机会使得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满意的实习单位。从大学生方面来看,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心理问题,存在着错误的择业心理,不愿意去一般的小企业实习,吃不了苦,希望找到环境舒适的工作;此外,多数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缺乏工作能力;从实习单位来看,由于大学生实习属于暂时性就业,大多数企业没有合适的岗位提供,此外,招收实习生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复杂化,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实习生的培训费用和工资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所以多数企业都不愿意招收实习生,是因为企业觉得实习生既无法创造收益反而浪费了企业资源,得不偿失,导致实习单位的供给数量较少。
(二)实习生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大学生为了获得实习机会累积工作经验,往往不在意工资报酬,企业利用大学生这样的心理,让其充当廉价劳动力,多数大学生表明,实习期间工资少,甚至没有工资;大学生作为尚无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对相关的法律制度缺乏了解,没有与企业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使得自身的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三)实习工作对自身的能力培养作用甚小
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能力和技巧,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委以重任,在实习期间只是做一些打杂或者助理的琐事,不会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对于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作用不大。
(四)学校和学生自身对实习工作缺乏重视
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方面投入不足,实习培训的师资配备也不合理,由于高校对学生的实习没有高度的重视,学生不能通过学校这个高效的媒介寻求到合适的实习岗位,使实习缺乏有效的保障;此外,学生自身尚未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认为实习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或者因为实习工作难找或者不满意而放弃实习机会。
四、对策建议及可行性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引起广泛关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实习态度,还需要国家、社会和企业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建立相关的就业实习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合适公平的实习工作。对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实习意识,正确定位就业方向
大学毕业生在实习之前应树立正确的实习态度,有着自己的实习计划和安排,在选择实习单位之前应该考虑好自己的就业方向,避免盲目实习。实习一方面是检验自己学习的水平,另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契机。大学生在找到实习单位之后,要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不能做出有损企业利益和学校形象的事。在单位实习时,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学会职场上与人交流的技巧。每位大学生都要不断明确个人的职业定位和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高校加强实习服务和管理
学校应采取相关措施,确保大学生实习质量,加强实习服务和管理。学校一方面应建立与实习相关的实习服务中心,统筹学生实习工作,协调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实习渠道,提高成功率,并且严格对大学生实习进行必要的考核。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实习的相关知识培训和实习单位的介绍,根据大学生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合理规范的毕业实习内容,并且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争议时给及必要的援助,维护本校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加强实习生工作的人力资源安排
企业应该积极对待大学生实习工作,这是互利互惠的工作,这同样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招聘实习生可以为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积累丰富经验,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而言,企业应该积极与学校进行必要的沟通,可以通过诸如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提出意见或提出实习计划等方式来有意识地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同时大学生实习也是宣传企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大学生实习生对于收入的期望不高,这对于企业来说,并无坏处,企业可以在不涉及公司机密的其他方面给及实习生力所能及的工作安排,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其实,在当前很多企业缺乏和亟需专业性人才,而有效的人力资源安排则可以通过接纳实习生来实现低成本、计划性、大范围的选择人才。
(四)完善立法,以法规切实保护实习生权益
政府在对待大学生实习上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建立相关的政策服务体系,如人身权,基本薪酬保障等,切实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法律援助。对于当前中国的就业环境下,实习生就是一类“弱势群体”,他们在遇到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多数情况下只能不了了之,无法得到必要的援助,所以在这个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的就业环境中,政府理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大学生实习单位,制定出相应的实习政策,促进学生更好的实习以及学校和实习单位更好的发展。政府在对待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的问题上,应该对于那些实习单位给予一定政策上的优惠,为大学生实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大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
总之,大学生实习制度的建立需要各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要理性看待就业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要认识到就业实习的重要性,政府也要把就业实习提高到事关就业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身工作素养,提高与人交流技巧与能力。(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宏梅.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学生实习效度[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2] 李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分析就业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3] 张金英.经验歧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浅析[J],经济师,2008
[4] 戴欢,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研究―企业视角[D],中国计量学院,2012.
劳动经济学考研方向范文6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7-4;G647.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前言
在1998年,我国各高校就已经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培养大学的德智体美劳、进而进行全面发展。虽然专业的成立时间较晚,但是由于国家的重视,发展的速度却是飞快,并且现如今我国上百所大学都已经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培养出很多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生源范围不断扩大以及快速的发展,此专I的毕业生也在逐年的增加,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一)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就业环境
对于激烈、残酷的就业环境,由于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认识,致使自己的就业目标与实际的就业结果严重不符。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就业是只考虑“我想干什么”,完全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能干什么”,很多大学生往往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还欠缺实践动手能力,却又不愿放低眼光,深入基层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只想得到大企业、大城市、大机关中的高工资,但却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屡次碰壁[1]。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悬殊,并且城市的二元结构也在不断扩大,导致基层单位、农村都得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又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也不会在基层或不发达的农村工作。
(二)父母的大学生的期望过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的家庭都增加了教育的投资,这都源于父母对大学生的期望过高[2]。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在毕业后完全可以到基层单位或者农村进行发展,并且还能加强基层社会与农村的保障制度,但是由于父母的期望过高以及大量的教育投资,父母们都希望大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得到一份体面一点的工作。与此同时,现阶段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都比较富裕,父母舍不得孩子到基层单位或农村受苦,并不断给孩子输入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的思想[3]。父母的宠溺也导致大学生丧失了紧迫的工作渴望,宁愿待在家里等待机遇垂青,也不愿通过不断努力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非自愿性失业
(一)劳动力总供需量矛盾
1.有效的总需求供应不足
在我国的发展中,社会保障一直是一个比较缓慢的发展历程,虽然社会保障支出一直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只占我国财政总支出的12%,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因此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管理都是一些兼职人员,而在国外的发展中,不但在政府机构中有大量的劳动社会保障人员,在企业中也有完善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管理体系[4]。但是在我国的企业发展中确实这样的现象,人力资源管理是兼职人员、分企业工管理混乱、以及为了自身利益瞒报、少报社会保险。
2.不断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首先,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具有丰富的劳动资源,因此,我国的市场竞争力也在逐年增加。其次,我国正不断的加速城市化,大多数的劳动力都投身于其他行业,致使人们的就业率不断增加,虽然农村的劳动力没有过高的文化水平,但是与大学生相比也有自身的优势,如农村的劳动力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可以接受恶劣的环境进行长期的工作,还可以忍受低福利、低工资的工作,这些都是大学生比不了的。与此同时,我国延长了劳动力的退休年龄,致使劳动力的劳动周期延长,劳动力替换缓慢,进而加剧了就业的难题[5]。
(二)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
1.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无法有效流通
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主要的求职资源仍是学校的招聘会与人力资源市场,虽然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也可以获得一些招聘信息,但是鱼龙混杂,无法辨认真伪。大学生能得不到全面的招聘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的难题,与此同时,学校招聘会的信息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信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致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加剧。
2.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歧视与分割现象
对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而言,理科生的就业率明显高于文科生的就业率,并且理科的科研项目所使用的的经费高于文科的科研项目经费,致使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受到局限。与此同时,大多数的机关单位与私人企业在人才的选择生更偏向于男性,而当下的二胎政策更加影响到女性的就业,但是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几乎都是女大学生,进而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率[6]。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1.专业研究内容过多,课程目标不明确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有很多的研究内容,包括很多门课程如统计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保险学、会计学、以及管理学等,并且在各门课程中,大多数的教学内容又具有重复性与交叉性,致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与此同时,有些课程的开设又没有针对性与专业性,虽然学的内容多但实际掌握的内容却非常少,致使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连专科生都比不上,而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学历能力又远不及研究生。
2.大学生理论知识不牢固,综合素质不高
据相关的调查了解到,我国大学生在上课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玩手机上,而真正在学习的大学生却没有几个,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内,宽松的管理体制无法对学生实现有效的约束力度,而大学生又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其中60%的大学生从来都不会主动学习,30%的大学生只是偶尔学习,只有10%的大学生会专心与学习中,并且80%的大学生表示不想考研,只有5%的大学生有考研的意愿[7]。因此,毕业的大学生在参加面试时,无法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回答出面试官所提出的问题,致使面试失败,进而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供给侧改革”方法
(一)培养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
若想在本质上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各高校必须培养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各高校可以参考国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经验,并深入分析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开设更多的相关课程与实践活动。与此同时,也可以不定期开展一些相关的讲座或者课外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并完善教学团队,以此制定更科学的培养目标[8]。
(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若想在本质上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各高校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必须要不断的调整自我,与时俱进,成为改革发展的有用之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积累有效的资源、适当的进行自我投资、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会审时度势、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而言,不但是公共管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还是现代社会文明中最重要的标志,更是政府机构为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政策之一。希望可以改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国相关的教育者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提出“供给侧改革”方法,培养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以及提高大学和生能的就业水平,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蔚姝,博昭,王玉君.医疗保险人才就业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J].理论与现代化,2014,06(03):74-78.
[2]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02(07):72-75.
[3]陈迎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2003-2013――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04(08):35-44.
[4]李佳,张媛,陈林元.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学生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04(09):24-28.
[5]赵继颖,王尧.SWOT分析法在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4(04):30-33.
[6]高岳涵.西北少得褡宕笱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化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06):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