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物理教学丨心理健康教育

一、师生互动式物理教学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1.师生关系改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师生互动式物理教学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物理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互动式教学方法最为重要的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调动需要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分为课上互动与课下互动,通过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信其人而听其道,学生打心眼里喜欢老师,尊敬老师,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自然会发生积极的转变。在尊敬老师喜欢老师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学生就会有一个更加积极的姿态来投人到物理教学中。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是以严师的形象出现,这会给师生之间的深人交流带来一定的阻碍,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通过严师到慈师的转变,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之中[1]。

2.互动式物理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互动式教学既包含了师生间的互动,也包含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两种互动方式,都可以对学生自信的建立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因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多地对学生进行鼓励,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更加深人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与学生开展互动,让学生更好地融人课堂,通过分组讨论和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相应的互动,在互动中交换自己对知识点的看法,从而对知识有更加深人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光的衍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大家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当光遇到了障碍物后,它的传播方向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提出这—思考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组,让学生对光的这一现象进行积极地思考和讨论,然后各组派出代表,交流自己的讨论结果。在讨论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人实验的正题中,完成光的衍射实验,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观察实验结果,看看与自己的讨论结果有何不同,从而获得最好的学习体验。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听取学生的思路分享,带领学生动手做实验,都属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学生之间的分组讨论,则属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双重互动,可以大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让互动式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可以增强对自己判断力、理解力和动手能力的信心,在之后的物理学习中,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参与问题讨论,并积极回答问题,这就是互动式物理教学的意义所在[2]。

二、物理教学与积极心理学融合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积极心理学与物理教学进行结合,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结合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角色扮演和树立榜样,角色扮演可以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而树立榜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竞争心理。

1.角色扮演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

学生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个群体,角色扮演会让学生感到新奇,从而产生积极探索的心理。物理是用来解释生活中各种现象的一门学科,因此它也适合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中,当需要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就可以用到角色扮演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参与的学生会有很深刻的记忆,在扮演的过程中也会对相关的知识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而其他学生也会对角色扮演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物理知识点。在挑选学生时,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同时参与到同一个角色扮演中。例如,一个学生学习中等,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另一个是学习稍差,且性格偏内向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习中等学生的兴趣,帮助他的物理学习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可以给学习稍差的学生以鼓励,让他建立起学好物理的积极心理,成为物理学习的有心人[3]。

2.树立榜样强化学生的竞争心理

通过树立榜样,学生的竞争心理会得到强化,积极心理学也就可以发挥出自己相应的作用。竞争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竞争,可以树立一个集体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会让学生之间更具竞争性和合作性,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教师在竞争环境的营造中,需要起到调节和指导作用。例如在课堂上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限定一个时间,并让做出题目最快的学生上讲台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说明,当学生回答问题又快又好时,教师就可以对这个学生进行表扬,树立一个榜样,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勇于上台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起来的,同学之间会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在竞争中又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择其善者而从,学习身边同学的优点,并转化为自身的优势,不断向榜样学习,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也要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应用到学习中。通过树立榜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竞争心理,营造物理学习的良好氛围,为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w。

三、合理运用物理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要想更好地促进物理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就要合理运用物理教学资源,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物理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例如,在学习“失重和超重”这一章节时,大多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不太了解,认为它比较抽象,与生活联系不大。这时就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失重和超重现象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宇航员在太空工作的图片视频都可以用来展示失重现象,而失重现象则可以利用物理实验的视频进行解释说明。物理教学资源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再比如,在讲解离心力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有关地球、太阳和火箭的动画,先将动画连贯地播放一遍,让学生对火箭发射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对火箭发射过程进行逐一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每到一步就让动画暂停一下,保证每个步骤都解释到位,动画播放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一基础上,对火箭脱离地球引力进人到太空的离心原理进行说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的例子说明,物理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于物理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困生,因材施教,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420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出现的各种问题。本年度很有幸地接受了积极心理学的洗礼,通过几次的积极心理学讲座和认真拜读了学校为每一位老师配发的《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感觉如沐春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也能更好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处理各种问题。

现在我所任教的四年级的三个班是从他们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开始接手的。在这群孩子中有一个孩子小唐(花名),9岁,腼腆,不调皮捣蛋,平时少言,但是与同学相处玩闹的时候也相当活跃,但是当长辈跟他说话的时候就显得很悲观,无论说什么很容易就泪影婆娑的。三年级进入笔头班后成绩尚算是过得去,进入四年级,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每天的作业基本上不能完成,成绩直线下降,本学期单元检测出现了第一次的不及格现象,这让我很是惊讶,虽然该生的悟性不高基础较差但也不至于不及格呀。

其实学生不管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不是天生就具有的,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考虑到这个学生的实际,根据实际情况来展开一连串的教育教学活动:

1、提升本学科的趣味性。首先对于我所任教的英语科目要让他产生兴趣,因此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开展愉快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英语,要学英语。教师高兴,学生也高兴,教师沮丧,学生也没劲。可见学生的精神状态取决于教师的情绪。所以我上课时,时刻提醒自己必须精神饱满,身心投入,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肢体语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气氛,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保持学生的情绪。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学生,使之保持长时间的兴奋状态,也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2、个别谈心,家校沟通。在这样的整体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再对他进行个别谈心,我经常与他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他的身心发展状况、问题行为的产生,学习的困难之处等等。通过各方面的了解,知道了他学习困难,精神状况不佳的原由。原来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和父母沟通交流的时间几乎为零,他的妈妈在老家刚生完一小弟弟,更加没有时间精力管他,他是由爷爷奶奶照看,两位老人已经年迈、目不识丁,孩子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或完成得怎么样根本无法去管,每天只是负责他的吃、住、穿等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对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完全没有意识。

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也才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的源远流长。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校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孩子的很多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但是跟他的家长沟通可是让我碰壁不少,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鼻子扁平的原因就来自于此了。一开始我试着跟他的爷爷奶奶沟通,但是只要我一开口说孩子的问题,老人家就眼睛湿润地说:“老师,我不会,我不知道,你跟他爸爸妈妈说吧。”这样的情况下我哪里还能忍心跟老人家说下去。于是就试着用电话跟他的父母沟通,但是电话打过去不是关机就是无人接听,对于热诚的我还怪受打击的。还好经过我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跟孩子的母亲通上话了。

针对孩子的情况真心地跟家长沟通分析,让家长知道自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该如何做,然后和家长制定了一些方案:如1).让家长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哪怕只是电话上的沟通,让家长用关怀的语气与孩子聊天,谈谈有关学校或生活中的小事,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度,让孩子感受到爱。2)对于孩子每天的学习问题,由于家长不在身边,老人家不识字,老师就尽量让孩子在学校完成作业,并且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榜样作用,因为孩子都是处于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同龄人之间互相影响的巨大力量,充分利用好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而且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长期在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的学生影响下,他也能从中学到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安排了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学生成为他的同桌,每天督促他学习,而英语方面更是要求每天朗读、听写。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3

 

0 引言

 

通信技术在20世纪得到飞速发展,21世纪的通信技术将向着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的方向发展。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通信人才,而通信人才的培养需要先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该体系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通信人才,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时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信原理教学实验课程是通信类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过程。通信原理教学实验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通信人才培养计划的完成,因此如何提高学生通信原理实验动手能力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通信原理的教授全过程中,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技能及实现创新目标的手段,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无线通信人才的需求。

 

目前,学生理论基础通常能够满足工作需求,然而,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对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并不满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使得所学的知识及技能无法展现出来。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信原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该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课堂讲授、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实践,并提出了教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一种解决用人单位与学校脱钩问题的有效手段,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利用教学实验课程等手段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能力。

 

1 教学内容改革

 

1.1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通信原理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学内容需要与后续学习的专业课程相符合,以掌握概念为基本,减少数理论证知识的讲解,突出应用技能为教学重点。比如在电子通信专业的学生时,教师要提前与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师沟通教学需求和衔接的教学内容,及时进行交流。此外,在教学时还要充分结合电子通信专业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2 删除不实用的陈旧内容。

 

通信原理教学课时较少,对于非通信类专业的学生,教学过程应该本着够用、能用的原则,着重介绍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分析方法,对于一些繁琐的数学公式推导能避免则避免,防止学生对通信原理产生畏惧心理。

 

1.3 增加新兴的科学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原理涌现了新的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增加通信原理的一些前沿知识和新兴技术,对于原有的、脱离实际的理论知识要及时剔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入这些先进的内容,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互动式教学法

 

在通信原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进行设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找出问题的答案,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者,由此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

 

2.2 观摩式教学法

 

就现在的学习模式来说,学生的理论知识是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通信原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基础课程,为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可以安排学生参观相关的工程实验室,比如说在应用电子通信装配等实践基地,教师积极创造相应的条件让理论能力较强且具有动手能力的学生在实验室中进一步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教学手段改革

 

3.1 运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较多,内容非常枯燥,缺乏趣味性,加上教学课时少,对于一些抽象问题教师很难讲解,所以大多数学生对于通信原理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于产生厌恶的感觉。鉴于此,Simulink等众多的仿真软件和虚拟仪器在课堂上实例演示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将理论知识上升到新的感性高度。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集成、动静配合、交流互动的表现形式,一扫传统单一、呆板的板书教学表达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它的适用范围.盲目的使用、过度的依赖只会适得其反,不会给课堂增色,反而使授课质量下降。在“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中,也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授课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2 实行网络教学

 

每所院校基本上均拥有校园网系统,因而借助于校园网的功能,可以建立通信原理学习网站,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设置网络学习区域,这样师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取课程的相关信息,通过下载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或者通过资源共享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地记忆通信原理的基本内容。

 

4 实践教学改革

 

4.1 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

 

当前,通信原理实验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固定,缺乏专业知识的侧重点,这就违背了实验教学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一些精简验证性的实验,要适当的提高一下实验的复杂性,与理论知识相联系,从而综合性地展现通信原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4.2 改革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着同等的教学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严格遵守实验的要求,按照实验的规则来完成实验,使得学生不断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建设良好的实验学习风气。此外,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是实验室教学的重中之重,通信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开放,当学生有设计实验的需求时,可以通过申请及时安排学生的实验学习。

 

4.3 加强实验室建设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以及实验的内容都不断地得到了更新,学校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也需要及时更新换代。学校应当加大对实验室的改造投入,实行全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满足学生学习和实习要求,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有机会接触到与未来就业岗位相近的工作环境,一旦走入社会,能够实现对接。

 

5 结论

 

在高校的课程改革中,提出新的教学改革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牢牢掌握住通信原理这门课程在将来工作中的应用。我们将持续给予“通信原理”课程足够的重视,不仅在师资上加强力量,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加强研究,也要扩宽视野,跟上国内外该课程的发展,加强中英文教材的研究和双语教学的尝试,使它在通信工程专业中真正发挥核心课程的作用。

 

作者:陈英 欧阳玉梅 来源:科技视界 2016年12期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4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在高校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进行中,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就当前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解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体育教学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大学生;心理调解;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快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上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件越来越多。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 25%,近年来已达到3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解,是关系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警官院校的学生处于大学生向警察过渡的时期,较一般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需要更强的心理素质,本文就警体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解进行研究。

1研究对象

以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阅读中国知网上近年来相关的论文与资料,总结当前研究的进展与存在问题,为本文的写作提供参考。

2.2专家访谈法

就全国警体教学的专家进行访谈,咨询专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解的意见。

2.3问卷调查法

就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学生300名,其中男生200名,女生100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98.3%,有效问卷293份,有效率99.3%。

2.4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自我评价分析

对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现状自我评价调查,从表1的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仅有11.6%的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非常了解,有16.4%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有高达46.1%的学生一般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有25.9%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现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心理健康也成为人们关注的方面,如何引导大学生关注、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是今后高校教育要考虑的问题。

3.2警察院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解的作用分析

警察学校的学生较比一般高校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异,警察院校的学生专业课较多,学习压力大,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求严格,学生训练非常艰苦,有很多学生常常处于焦虑当中。而体育教学可以很好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解,塑造健康的心理。由于体育课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通过体育课教学,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自身情绪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缓解紧张的心理,化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情绪,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通过体育课中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团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缓解因学习产生的焦虑。可以说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解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3.3警察院校体育教学中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解当前体育教学中心理辅导存在的不足,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有48.8%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内容较少,有21.5%的学生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心理辅导能力不足,有19.1%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中心理辅导内容落后,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前体育教学中心理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由于警察院校与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区别,警察院校是为培养警察做人才储备,体育教学内容多是以格斗、散打这些实用性较强的项目为主,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而对学生心理辅导相对较少,这样的体育教学不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

4结论与建议

4.1当前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了解较少,缺少心理方面的健康辅导。

4.2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4.3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4.4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体育课教学应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调解方法,使学生可以及时的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解,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5对现行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体育教学要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体育教育要包含健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提高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

4.6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体育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健全的心理素质,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学习,更新教师的教学理解,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师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衔华,全宏艳,蒋湘祁,蒋艳华,罗军,刘芳.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效用的实证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2]陈东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探析及应对措施[J].文教资料,2010(24).

[3]周勇.浅谈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大众科技,2009(12).

[4]金勇,严红玲.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5]饶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活动[J].文学教育(中),2010(09).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5

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新理念一、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

所谓健康,不仅是一个人没有症状或疾病表现的状态,而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状态。之所以要强调健康第一的观念,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身心健康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二是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人们从事社会主义事业和保卫祖国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健康的体魄是强国强民,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三是世界卫生组织重视人类健康教育,已把健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础教育阶段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要求学校体育的一切工作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如选用的教材必须有益于增进学生的健康,凡是有害于学生的健康的运动或动作,均不能选作教材,如“斗鸡”活动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游戏活动。男孩子比较喜欢,尤其是小学生喜欢玩,但它不适合于低年级的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关节的发育不够完善“斗鸡”动作会使学生激烈碰撞,很容易造成学生膝关节损伤,因此,不能选作低年级学生的体育教材。当然,我们强调健康第一,并不是只要健康,因为健康只具有基础价值与手段价值,它的意义在于为人的精神活动改善和提供可能的强大的力量源泉。

二、培养学生联想意识的体育观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意识,学会联想方法,养成联想习惯,能使学生激发灵感,发现问题,大胆求异,开拓思路,举一反三,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一节体育课,我带来了一只青蛙,同学们一看都高兴起来,同学们围成一圈,观看青蛙的跳跃,大家边看边联想,这时,我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跳的?”第一个同学兴奋地喊道:“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另一位学生回答道:“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又有一位同学回答说:“是前脚掌用力”。学生们通过联想发现,原来青蛙起跳和立定跳远的起跳是同一个道理,由于它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边练边笑,气氛十分活跃,越跳越有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思维空间,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特点,引导学生带问题联想。利用学生爱游戏的特点采用故事联想;利用学生爱动手制作器材的特点,通过生活中的废弃物进行联想,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无限制的联想与幻想常被视为“无稽之谈”“荒诞之举”,我们要更新这些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当然联想要和正在学习的知识、技术和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无论学生的联想是多么的荒诞和不可理喻,如果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或产生绝妙的创意,那么我们就是成功的。总之,良好的联想意识,是创新的开端。

三、树立全员参与的体育观

成功的学校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体育。当前,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走入狭窄的、甚至是错误的学校体育评价误区,认为学校体育就是要培养体育健将,培养几个体育尖子生。甚至连学校运动会上每班也只规定几名优秀运动员参加,把其他同学冷落一边,没有参加活动的机会。有些学校把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两名体育特长生,把学校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中获奖成绩等作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成果。这显然是不科学全面的,学校体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不管学生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身体素质好的还是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关心。因此,学校体育活动应该开展得丰富多彩,让每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有自由选择体育项目的余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树立全面发展的体育观

相对学生个体而言,全面发展体育观是指学校体育应该注意学生身体的全面锻炼和发展,应选择和安排全面的多样的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以及各种基本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协调的发展。重视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学生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所以,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体育观。学校体育不仅包含营养、卫生、身体技能技巧与身心健康发展等因素,而且还包含着德育、智育和美育等因素,还包含着学校体育管理和评价,学校体育体制与结构等部分,全面体育观就是要从学校体育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去研究与实施学校体育。

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研究表明,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态度,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我国传统体育教学历来把学生有形无形地分为好、中、差三类,对三类学生寄予不同的期望,给予不同的关注,施以不同的教育。实践证明,由于皮格马列翁效应,在三类学生身上,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为此,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观点,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相信他们都可以培养成为有用之材,体育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在教学方法上,又要区别对待,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

六、树立学生主体性的体育观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6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多,结构复杂。本专业选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左明雪主编《人体解剖生理学》。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门学科的内容,分人体基本结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能量代谢与体温、人体的生殖和发育等十三章。内容的编排非常有规律,每一章都按照基本结构、生理现象、生理功能、生理调节编排,一环扣一环,密不可分。概念多,内容多,结构复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2)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人体解剖生理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在教学中需大量挂图、模型、标本等多种直观教具辅助教学。但挂图受规格影响,图片显得小而不清,标本、模型直观性好但受体积限制,大部分学生看不清,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3)教学课时少,授课学时数与课程内容比例明显失调。为满足三年制师范专科“2+1”教学模式,《人体解剖生理学》课时压缩幅度大,由生物专业的150个课时压缩为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60课时,其中的讲授课时为48课时。由于课程内容多,授课学时数与课程内容比例明显失调。

(4)学生主要为文科学生,学习基础差。经问卷调查知道本专业招收学生90%以上为文科学生。对高中教学现状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到现阶段我国高中阶段仍进行文理分科,文科学生对理科课程学习不够的重视,因此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少。

2针对教学问题提出的对策

(1)结合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由于教育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学生,其毕业后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因此《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内容以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基本功能和活动规律为主,突出人体各生长发育期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机能特点,同时介绍影响青少年身体和生理发育的一些内、外界因素。与后续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营养与卫生学等内容联系密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详讲,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不讲或少讲。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其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真正含义在于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苦学”变为“乐学”。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3)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加课时有效时间。多媒体课件教学可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学容量大。与利用板书绘画加挂图、模型甚至投影胶片的传统教学相比较,可节省大量的板书、绘画时间,省去大量的课堂讲授和课后准备,较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多而授课时数少的突出矛盾。

(4)多媒体展示人体结构、生理过程,降低知识难度。利用计算机处理图像的优势,可以把《人体解剖生理学》中的插图放大,不易理解的内容以动画、人机对话等方式表达出来,学生理解容易,学习轻松。

3具体实施

(1)课前提示教学目标,做到有目的学习。教师授课前首先熟悉教学大纲,通读、精读、吃透教材的基本内容,根据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科特点及本专业的专业特点,确定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好重点难点的教学模式。课件开始提示学生授课章节重难点,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前了解本门课程哪些章节是重点章节必须掌握的,哪些章节与本专业联系较少,主要通过自学完成教学,使之能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记忆,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本章节教学内容。

(2)结合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由于教育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学生,其毕业后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因此《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内容以师范生物教育专业所用人体解剖生理学为基础,适当作以精简和补充,以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基本功能和活动规律为主,突出人体各生长发育期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机能特点,同时介绍影响青少年身体和生理发育的一些内、外界因素。与后续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营养与卫生学等内容联系密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详讲,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不讲或少讲。教学中注重解剖生理基础知识的传授,并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幼儿、小学生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的身体结构特征、生理特征等作以重点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把教学内容与每个不同发育期的教育对象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防范人体在日常生活常遇的损伤、疾病等基本知识,以便在从事教育工作时,能更好的完成幼儿、小学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3)增加课时有效时间,弥补课时不足。本门课压缩为60课时,教学课时仅48课时,教学时数太少,完成教和学的任务除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减外,无疑需采用高效的教学手段。采用课件教学比利用挂图、模型加上投影胶片的传统方式要节省1/3时间,比使用板书绘画的传统方式节省2/3的时间,从而增加了课堂有效时间。课件教学可展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省去大量的课堂讲授和课后准备,较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多而授课时数少的突出矛盾。

(4)增强教学直观感觉,弥补教具缺陷。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图像的优势,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把《人体解剖生理学》中的插图放大,不易理解的内容以动画、人机对话等方式表达出来,学生理解容易,学习轻松。如在一段描述心脏结构的三维立体电脑动画中,随着虚拟摄像镜头的推拉摇移,学生视线可以跟随镜头进入心脏内部,直观地看到房室瓣的结构及开闭情况,立体感强、图像逼真。

(5)降低知识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人体解剖生理学》中形态结构部分内容多,概念多、名词多,难于记忆,学习枯燥乏味,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课件教学集语言、文字、图形、动画于一体,能很好地展示器官的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构成人体头颅的各种骨骼采用不同色彩标示,对比展示,并配以文字、声音,可大大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习记忆。《人体解剖生理学》中生理部分的内容动态、抽象,如食物的消化,气体的运输、血液的流动、尿的形成等,均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不容易掌握.如应用多媒体课件将尿液形成的过程制作成动画,配以文字说明,加深学生的印象,可解决挂图后排学生看不清、实物标本上看不见,模型缺乏动态感的缺陷,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重点、难点的理解掌握。

(6)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及时调整教学。对教学效果及时评价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后反思、阶段测验、相互交流等形式进行。课堂提问能反映学生课余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课后作业、阶段测验能反映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掌握理解程度;课后反思可总结教师授课优缺点,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与学生交流则促进了学生参与、可得到较全面的反馈,使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学,无论是讲授、演示、讨论,都要注意与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