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产养殖业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产养殖业规划范文1
一、充分认识发展生态养殖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规模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在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大量畜禽粪便、养殖污水的排放,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是克服土地等生产要素制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是提高畜禽产品、水产品品质,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有效保护资源环境,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生态养殖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加快推进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学确定畜牧、水产生态养殖业的发展目标
发展畜牧、水产生态养殖业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优化畜牧、水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转变畜牧、水产业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科学管理,发展适度规模畜牧、水产生态养殖,着力构建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养殖健康、节约高效的现代生态畜牧、水产业生产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禽、水产品的供给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保,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生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工作目标是:在2008年完成存栏1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扩大畜禽治理种类和范围,把水禽、蛋禽、肉鸡和湖羊规模养殖场列入治理计划。2010年前完成存栏50头以上生猪、4000羽以上水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抓好规模化温室龟鳖养殖场污水达标排放的试点工作。2012年前完成存栏1万羽以上蛋禽、2万羽以上肉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对存栏500头以上规模养羊场开展雨污分流及污水集中发酵处理工作。完成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搬迁,创建25个省级现代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和畜牧生态养殖示范小区,95%以上规模养殖场实现农牧结合、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散养户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利用;完成罗氏沼虾育苗场和集中连片5万平方米以上温室龟鳖养殖小区污水处理重复使用设施建设,水产养殖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畜产品、水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生态养殖业产值(包括蚕桑)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以上。
三、优化畜牧、水产养殖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一)不断优化畜牧、水产业布局。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市建设的目标要求,对“十一五”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规划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按照生态环保的理念,进一步细化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的区域划分和界限,并以此为依据,对畜禽、水产业进行合理布局。生猪生产要“发展规模养殖、控制养殖规模”,东部平原养殖区要控制养殖总量,重点向西部山区半山区养殖区发展,保持生猪产业稳步发展。要加快发展湖羊、獭兔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特种家禽等,优化畜牧业结构,限制重污染畜种的发展;水产养殖业,要控制温室龟鳖、罗氏沼虾育苗、开放性水域网箱及珍珠养殖等重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特种水产生态化养殖。着力培育20个畜牧、水产业强乡(镇)和一批畜牧、水产业强村,建成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
(二)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用地。要统筹规划,优先安排生态畜牧业用地,在适宜发展畜牧产业的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规划并预留畜牧业发展用地。根据农牧结合、节约用地的原则,应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将规模生态养殖场(小区)用地列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列入禁养区内限期搬迁的养殖场,各级政府要落实新的场址。
(三)积极发展生态规模养殖。要加快转变养殖方式,规范养殖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和推广各种生态养殖模式。要大力支持规模生态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对小规模养殖密集区,要加快向生态养殖小区发展。生态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要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完善设施,生态高效,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严格实行人畜分离,村庄与畜牧场分开。要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对畜禽粪便超过周边承载量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尽量在异地配套相应承载利用能力的种植业基地,推动畜禽排泄物异地资源化利用。要大力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加快老鱼塘改造、建设标准鱼塘的步伐,大力发展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等种养模式,着力改善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要大力推广水质综合控制技术、多种轮养模式和多品种、多食性、多层次的立体混养模式,不断拓展养殖空间,提高资源利用率、污染消纳力和经济效益。
四、加强对畜牧、水产养殖业的科学管理
(一)加快推进养殖业排泄物治理。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要求,制定规模畜禽养殖场和水产温室养殖场治理计划,大力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生物净化和循环利用等多种治污形式,落实治理措施,分期分批推进治理。对在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要制定搬迁或关闭的计划,限期完成搬迁或关闭,努力实现规模养殖场零排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实行养殖准入制度。坚持总量控制,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原则,对新建、扩建、改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和水产苗种场、龟鳖温室养殖场等,应按照动物防疫、水产种苗管理、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养殖准入制度。由建场者提出办场申请,当地乡镇政府同意,县区农业部门进行养殖环境条件审核,报县区经济主管部门备案,凭备案通知书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环保部门审批,经环保部门许可后,方可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向农业、环保部门申领《动物防疫合格证》、《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方可投入生产。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申请人凭《动物防疫合格证》、《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和项目环评文件批复,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新建罗氏沼虾育苗场和温室龟鳖养殖场;禁止在开放性水域新发展珍珠养殖,对已经养殖的要严格控制施肥投饵数量,并逐步退出养殖。
(三)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对2008年底以后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实行污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新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和水产温室养殖场在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方可排放污物,排放的污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污物排放标准。对2008年底前建造的规模养殖场,根据治理计划和要求,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四)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场,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无公害畜产品与水产品养殖技术规程、标准和要求进行科学饲养,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督指导,实施畜禽、水产养殖档案和畜禽免疫标识制度,逐步建立畜禽、水产品从产地环境、投入品、饲养管理过程到市场销售的全程监控体系和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畜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加强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工作。依法开展畜禽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畜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理顺检疫检验体系,明确检疫检验责任,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检疫检验程序规范操作。
(六)加强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加快病死畜禽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建立病死畜禽收集网络,对病死畜禽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坚决防止乱丢乱弃现象,切实保护周边环境。到2010年基本实现市本级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2012年实现全市主要畜禽养殖场和畜禽产品交易市场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目标。要建立业主为主、政府补助、社会支持的资金筹措机制,保障病死畜禽收集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落实畜牧、水产生态养殖业保障措施
(一)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县、区人民政府要将畜禽、水产业发展及资源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相应的计划和整治方案,促进畜牧、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乡(镇)人民政府要做好本辖区内的组织、协调、落实、督促和检查工作。农业部门要抓好畜牧、水产业发展规划的修订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指导,做好畜牧、水产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的考核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畜牧、水产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负责规模养殖场《工商企业营业执照》的发放。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生态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二)加强社会氛围的营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发展生态畜牧、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各地发展生态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新模式、新做法、新经验和先进典型,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对发展生态养殖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业,着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水产养殖业规划范文2
1我国水产生态养殖存在的问题
1.1生产较为分散
在当下的水产生态养殖行业中,仍主要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这主要是因为整个市场的竞争不是很激烈,并且机械化程度较低,所以我国对于水产生态养殖行业没有进行有效的集中管理,这就严重阻碍了水产生态养殖行业的发展,对于生产者来说也是一种变相的利益受损。
1.2水资源环境恶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的水资源正在受到不断的污染,所以在水产生态养殖方面合适的环境越来越少,对于水产生态养殖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在水产生态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观念落后,大多数养殖者仍采用粗放的方式进行生产,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并且导致水资源质量下降,需要大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注意。
1.3养殖人员素质不高
在水产生态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人员对于行业的认识不深,自身的水产养殖专业素质不高。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无法进行综合的考量和科学的养殖,这就导致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水产养殖效率也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水产生态养殖行业的发展。
1.4基础设施和资金不足
在目前我国的水产生态养殖行业中,相关的设施比较陈旧和落后,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生产效率比较低下。并且大多数养殖者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生产,对于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引进没有足够的能力,限制了水产生态养殖行业的发展。
2水产生态养殖与新养殖模式发展战略
2.1加强管理,进行集中生产
相关部门应本着水产生态养殖的原则,完善养殖许可证制度和用水制度,实行统一管理。对养殖水域的养殖能力进行评估,以便能将评估结论与相应的养殖类型、方法、密度等关键信息结合起来,避免养殖户随心所欲地增加养殖密度,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水产生态养殖机械化发展,提升水产生态养殖的生产效率,并且将水产生态养殖行业进行集中管理,避免浪费水资源和生产力,让水产生态养殖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2.2保护水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水资源环境恶化现象,水产生态养殖行业需要实施有机水产养殖,制定合理的规划,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减少生产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要着眼于市场需求及生态养殖目的,结合水体的生物承载力,在不同养殖区域进行合理开发,制定长远发展规划[1]。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进行规模化养殖,构建一个完善的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以实现水产生态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
2.3提升养殖人员的素质
在水产生态养殖过程中,对于养殖人员应提高要求,养殖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关的证件,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水产生态养殖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并且要进行相关的考核,剔除那些专业素养不够的养殖人员,实现水产生态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
2.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水产生态养殖行业应积极采用新养殖模式,学习新的养殖方法,实现观念和技术的更新,提高水产生态养殖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水产养殖基础设施进行检查,建立健全水产生态养殖规划,获取科学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建议,推进水产养殖自动化、机械化发展,为提高整体生产水平和保证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2.5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
就水产生态养殖而言,离不开科技和资金的支撑。所以,我国必须建立完善的、长期的科技和资金投入机制,促进水产养殖业科学发展。水产养殖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加剧水产养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要利用科学的设备和技术对环境进行保护,推动水产生态养殖科学发展。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水产生态养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从而积极引进先进的水产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水产养殖水平[2]。
水产养殖业规划范文3
1水产养殖基本情况
1?1养殖方式柳江县水产养殖面积1822hm2,其中水库大水面养殖占69?48%,主要施有机肥养殖,普遍存在水体富营养化情况,易造成污染;池塘养殖占28?16%,主要以施肥兼投饵养殖,普遍存在设施简陋、池塘老化、养殖技术薄弱等情况,不利于节能减排;另外,网箱养殖约4×104m2,分布全县各中小河流中,以投饵养殖为主,存在问题:一是养殖区域网箱较为集中、密集,不利于水体自净;二是部分网箱养殖区域受生活、工业污水影响,生产效率低下。
1?2水产品产量近年来,柳江县水产品产量年均以7%以上速度增长,2007年产量突破万吨,达11102,t其中水库、池塘、网箱产量分别占33?47%、40?95%、21?62%,但产品仍以鲢、鳙、鲮等低效益品种占较大部分,结构不尽合理。另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产品产量比例小,仅为7%,有待进一步提高。
1?3生产管理柳江县水产生产经营以户为主,规模小、经营分散,生产者多以传统渔业经验和思维组织生产,从业观念陈旧,加之养殖技术水平不高,过分追求产量效益,生产管理模式粗放。
2水产养殖业节能减排问题特点
2?1浪费现象普遍首先,生产以户经营为主,其自主计划,自营生产,普遍存在节约意识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生产资源浪费现象普遍。主要表现在:一、用水:即求产量,增密度,盲目用水;二、饲料:即饲料在运输、存放、投喂过程中,因意识、管理及投饲方法等问题造成损失浪费;三、用药:如未能对症下药,或盲目、滥用,或加大用药剂量,结果不光造成药物浪费,还会带来其它负面影响;四、设施、设备等跑、冒、滴、漏现象造成水、电、油等生产资料的浪费。其次,不法商贩受利益驱动,出售假冒伪劣饲料、渔药、种苗等生产资料,直接或间接造成水产生产资料的浪费损失,如渔药、饲料、种质质量低劣,鱼类极易得病或生长缓慢,结果既增加用药量又提高饲料系数。
2?2排放日益增加主要是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大投入导致大排放。如:柳江县养殖产量2007年比2006年增长820,t若粪肥系数为15,则2007年比2006年需多施12300t粪肥;若饲料系数为1?5,得多投1230t饲料。可想而知,包括药品等其它投入品在内,大量的投入加大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其他层次原因有:一、减排意识淡薄:譬如,忽视环保,施未经发酵、腐熟粪肥,加大用药剂量或使用高毒药物等;二、受技术水平限制:如投饲技术不合理或用药技术缺乏,导致大量饲料或大剂量、高毒性药物投入水体造成污染等;三、养殖条件恶化:如生活、工业污水污染,池塘老化,设施简陋等问题恶化养殖条件,导致恶性循环,加大污染物排放量。
2?3节能减排意识淡薄主要是水产生产经营以户为主,规模小、经营分散。生产者自主计划,自营生产,往往观念落后,传统的养殖模式根深蒂固;其次,生产者文化水平不高,信息不灵,对新鲜事物感知不强,节能减排意识有待提高。
3节能减排应对措施
针对柳江县水产养殖业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3?1加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工作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区域、发展规模、生产布局和养殖容量,引导养殖业健康发展。
3?2搞好水产养殖污染源普查充分了解各养殖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为制定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3?3加强各养殖单位相关证件管理重点要抓好《水产养殖使用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等证件核发工作,使之与节能减排工作挂钩。要求养殖场所必须符合区域布局规划;投入品,即投饵、施肥、用药必须合理;养殖设施如增氧、排水、供热、供电设施必须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等等。对于不符合节能减排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相关证件。
3?4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工作一是加强推广资源循环、生态综合养殖先进技术。如近年来柳江县实施的“草-牛-沼-鱼-蔗”、“猪-沼-果-鱼-灯”的生态养殖模式,均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二是加强项目实施,搞好科技示范;三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养殖者素质;四是搞好鱼病测报等工作。
3?5加强执法力度首先要加强渔业污染整治力度,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其次,加强水产饲料、渔药、种苗市场整治力度,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坑渔害农现象发生。3?6加强宣传、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一要提高养殖者的长效节能意识,使之将生产节约与生活节约相结合,倡导节约风尚。二要提高养殖者的节能减排知识,使之自查自检,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和整改。
水产养殖业规划范文4
一、东营市水产养殖的基本情况
据东营渔业部门统计,2012年,东营市渔业增养殖面积达到187万亩,实现水产品养殖总量50万吨,养殖总产值115亿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40%、25%和237%。2012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367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1个百分点,比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高出5个百分点。目前,东营依托沿海滩涂资源,打造了100万亩沿海渔业产业带,包括东营区、广饶县10万亩,河口区50万亩,垦利县30万亩和利津县10万亩。10万亩淡水板块已成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核心基地,20万亩海水板块已建成海参池塘10万亩,建成了多家水产品加工项目,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单片滩涂养殖区。2012年大闸蟹养殖面积达100万亩,年产量达到1.7万吨,产值20亿元,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的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海参养殖面积达23.3万亩,年产1万吨,产值18亿元,成为全省重要的海参养殖繁育基地。政府积极支持水产养殖发展,组建了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在东营设立了黄河三角洲海洋渔业科研推广中心。
二、农发行支持水产养殖现状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步伐加快,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农发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职能作用,在信贷方面积极介入,保障水产养殖业资金的有效供给,争取支持这一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全市市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达到27家,省级渔业龙头企业4家,渔业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达到7.1亿元,年加工能力4万多吨,年销售收入9.7亿元;全市水产育苗企业达到43家,育苗水体40多万方,其中,海参苗种繁育实现突破,育苗水体达到28万方,年繁育优质参苗30万公斤。规模较大的主要有山东海星集团有限公司、东营市通和水产有限公司、东营市景明水产有限公司、东营市鑫港渔业有限公司。截至2012年末,农发行累计发放水产养殖类贷款24笔,累计金额1.85亿元。在贷款担保方式上,首次推行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2007年9月,率先在东营市办理了第一笔海域使用权贷款,为东营市海星集团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支持其以文蛤为主的贝类养殖,2008年企业发展海参育苗和养殖,海参收入已达818万元。截至2012年末,企业资产达23454万元,净资产17506万元,文蛤等贝类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由于该企业为沿海渔村型养殖企业,村民入股加财政补贴,资金宽裕,企业贷款总计2050万元,我行贷款占比49%。东营市通和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以浅海贝类养殖,捕捞,加工,外贸出口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于水产养殖业缺乏必要的抵押品,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普遍难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我农发行得知企业的融资困境后,通过调查研究创新担保方式,推出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累计为东营市通和水产有限公司办理贷款6笔,金额3000万元,及时解决了其融资难题,帮助其建设了3000立方米的贝类育苗场,实现了贝苗的自身繁育,大大减少了其养殖成本,达到了贝类的育苗、养殖、加工及销售的一体化,我行有贷款500万元,占其全部贷款的15%。我行支持的水产养殖企业较大的还有东营市鑫港渔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总资产6189万元,主要产品为虾皮、对虾、竹节蛏等,公司年加工、储运水产品1.6万余吨,实现产值1.1亿元。
在我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东营水产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我行资金得到了有效利用,一是拓宽了支持农村建设新路子,有效破解养殖户融资难题,解决了生产中资金不足的困难,增加农民就业;二是有效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增加地方经济收入,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户增收、农村各项经济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勤劳养殖,大部分水产养殖户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增收愿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企业经营效益。
在支持水产养殖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水产养殖行业存在许多风险隐患,如环境污染、无序竞争、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等问题,要求我们加强贷款监管,确保资金稳健安全运转。
三、当前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风险
(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污染是损害我国海洋环境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陆源污染物。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60亿吨。在生活污水中,以东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最小。在工业污水中,也以东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次之,黄海沿岸最少。二是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我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我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三是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东营是我国第二大油田所在地,沿岸分布着大小油井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和石化企业污染入海。四是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张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据统计,渤海、黄海各种类型的污染源有100多处,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重要污染物,有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物污染物。河流携带,是污染物入海的主要途径。五是水产养殖污染。传统养殖模式从资源、产品再到污染排放,使水质严重恶化、鱼病频繁发生,影响了水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区域性环境污染,威胁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产养殖贷款营销竞争激烈,存有信贷风险隐患
近年来,我行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目标,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实施有效投放,优化信用环境,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应看到,支持“三农”还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我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目前水产养殖户的分散经营方式,不仅从客观上给金融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也为贷款投入主体即贷款对象的选择带来了难题。东营地区水产养殖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小企业担保难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抵押难。这部分企业规模小,经营场所多为租赁,无资产抵押。二是保证担保难。一方面目前担保权力义务的失衡令大企业不愿为小企业提供担保;另一方面如果由担保机构担保会产生很大的额外费用,作为小企业很难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另外,企业自身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贷款风险相对较高。
(三)缺乏有序监管和品牌意识
水产养殖业规划不够科学,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滞后。政府对行业监管不到位,表现在:一是未能科学规划水域滩涂的功能分布,部分地区水产养殖业无序、过度开发,破坏了水域滩涂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环境保护不够;二是部分养殖场地未有完善的供水、供电、道路等配套设施;三是未成立水产品养殖行业协会,水产养殖户各自为政,缺乏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和技术咨询等服务机构;四是缺乏长效的技术指导和快速反应及防疫机制。
水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弱,行业竞争以价格拼高低,优势不明显。目前,环渤海地区水产品养殖业都是单打独斗,未能形成区域性的品牌,整体上水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弱,行业竞争纯粹以价格拼高低,社会效应和宣传效应并不突出,优势不明显。
四、农发行防范水产养殖贷款风险的对策
(一)加大对存量风险贷款的监测力度,建立预警机制,增强信贷抗风险能力。
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农发行既要支持水产养殖业发展,为本地经济区域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帮助农民开拓增收致富门路,又要从金融经营安全角度着想,着力提高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的管控能力。当前水产养殖业存在的一些风险苗头问题,无疑给我行信贷业务的风险防范发出了一个预警信号,抓住苗头性问题,揭示风险隐患,进行合规性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是十分必要的。一是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未雨绸缪,把信贷资产质量当成银行的生命线,认真把控贷款,强化信贷管理,建立预警机制,想方设法从各方面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精神,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根据贷款新规的内容要求,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对每一户新增水产养殖贷款,应加强对借款人的主体资格和个人信用报告审查,必须确保贷款准入判断准确,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三是实施贷后跟踪检查制度,加大对资金使用的监控,既要严防信贷资金被挪用或改变用途,又要协助养殖户做好种苗防疫、治病工作,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四是加大对存量风险贷款的监测力度,加强全流程的风险防控管理。通过贷后检查、配比还贷、风险透析、风险计量和现金流充盈预测等监控手段,及时掌握借款人的资金使用、经营状况、风险程度等,对正常贷款向下迁徙或存在风险隐患的,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五是信贷从业人员应加强对风险识别、风险计量等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对借款客户的经营、财务指标以及贷款信息等情况的分析,着力提高风险预警的灵敏度、对风险的全方位识别和应急管控处置能力。
(二)完善贷款抵、质押手续,确保第二还款来源的可靠性,保障金融债权,切实防范信贷风险。
在发放水产养殖业贷款中,应严格执行抵、质押物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在完善抵、质押物登记手续的前提下办理贷款发放。在审查时,一是查实抵、质押物权属是否清晰、是否存在争议和瑕疵。二是查实抵、质押物是否已出租租赁,租赁合同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贷款出现风险时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债权实现的不利因素。三是在办理抵押物他项登记手续前,必须要求出押人出具承诺书,承诺在抵押期间若需出租抵押物的,必须以书面提出申请,经得抵押权人同意后方可办理抵押物的出租。四是抵、质押物存在共有人的,必须提供共有人同意抵押的书面证明和当面签字等。只有第二还款来源有了充分保障,信贷风险才能大大降低。
(三)加强水产品认证,提升地区品牌优势
水产养殖业规划范文5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
1、地理特征
区位于东经118°10′—118°33′之间,北和东与宿豫区接壤,南与泗阳、泗洪县毗邻,西于睢宁县相连,南依洪泽湖,北靠骆马湖,大运河、废黄河穿境而过,境内沟渠纵横,水源充足。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地区,年均气温14.1℃,年平均降水量892.3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有利于动植物生长和渔业养殖生产。
2、生物资源状况
我区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丰富,水域浮游植物有绿藻、硅藻、甲藻、蓝藻、裸藻、黄藻、金藻等种类,易为鱼类消化的硅藻和甲藻占多。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分布广泛。底栖动物常见的有螺蛳、蚬子、水蚯蚓、水丝虫、蜻蜓幼虫、摇蚊幼虫等。鱼类资源也比较丰富,常见的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鳊、河蟹、虾、黄颡鱼、乌鱼、中华鳖、泥鳅、黄鳝等。
3、水域滩涂资源
我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水域主要为湖泊、池塘、渠道、河流等四大类型,水域总面积23万亩,可养面积12万亩,已开发利用9.36万亩。
二、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我区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水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2011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9.36万亩,池塘4.68万亩,围网养殖2.48万亩,稻田养殖2.21万亩。水产品产量2.82万吨,渔业总产值9.67亿元。
1、取得的成绩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水产业发展,始终把水产业当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和富村富民的重要产业来抓,形成了上下整体联动发展水产生产的局面。
二是始终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将调整发展水产业与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相结合,通过兴建水产基地,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增强了水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
三是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养殖业的技术水平、水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渔业基础设施老化,生产条件亟需改善。渔业投入不足,导致全区部分精养鱼池和塘堰无法及时得到改造,养鱼附属设施的涵闸、泵站、道路、沟渠、水电设施等无法及时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二是渔业养殖结构不甚合理。尽管经过多年调整,渔业养殖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名特优品种养殖仍然缺乏规模、批量与档次,养殖区域特色不强。
三、水域滩涂养殖规划
1、指导思想:以贯彻执行新《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鼓励发展水产养殖的方针政策为契机,以加强对养殖业的有效管理和保障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根据我区实际,对养殖水域、滩涂进行科学规划,为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提高养殖水域利用率,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加快完善和推进养殖管理制度,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2、基本原则:在编制养殖规划过程中,要与我区中心城市建设主体目标相一致,成子湖区水域滩涂按照省海洋与渔业局编制的《省洪泽湖渔业养殖规划(2011——2020)》执行。
具体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对已经养殖的水域滩涂纳入规划,实行“大稳定、小调整”的战略。二是一次规划、分步到位的原则。将适于养殖的水域滩涂确定为养殖使用功能,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粗后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养殖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养殖布局规划。三是开发与保护结合的原则。根据资源分布状况将水资源丰富的滩涂确定为养殖发展重点水域,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妥善处理水产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使养殖水域发挥最佳效益。四是规划与调整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对水域功能的定位作用。同时,将规划与调整结合起来,通过规划的实施,对不符合区域规划及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调整。五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原则。根据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条件和特点及外部条件的影响,因地制宜地进行养殖布局,体现区域特点。
3、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区水产养殖水面发展到10万亩(包括洋河新城)。养殖水域滩涂的类型有池塘、稻田和围网养殖等水域。规划池塘养殖区面积5.32万亩(原有土地改建为养殖鱼塘的可作为临时养殖用地),稻田养殖面积2.21万亩为临时用地。围网养殖不在编制内。
4、区域布局规划:本着推动优势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向优势产业区集中,努力构建渔业优势区和优势产业带的思路,重点做好成子湖、大运河及古黄河沿线三块文章。
(1)、成子湖区:集中在中扬镇,面积为48580亩。
区现代渔业产业园:位于中扬镇林柴场,规划面积5000亩园区核心区面积3600亩,主要养殖螃蟹、小龙虾等。园区建成后,将集苗种繁育、饲料供给、特色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加工、湖区休闲垂钓、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
中扬镇现代渔业精品园:位于中扬镇中圩一圩区,规划面积2200亩,以推进渔业现代化为目标,以现代经营形式组织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渔业示范区。
现代渔业示范基地:
①西圩现代渔业示范基地位于中扬镇西圩养殖区,规划面积2200亩,生产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含量先进。体现区域特色,以发展草鱼、河蟹的大宗优势水产品为主。
②中扬镇245省道现代渔业示范基地位于中扬镇245省道唐莫与南张圩接壤处,规划面积1000亩,建成以特种水产品苗种繁育、养殖和产品展示为一体的高标准的设施渔业基地。
(2)、大运河沿线带:包括洋北、郑楼等乡镇。其中规划面积分别为:洋北3250亩、郑楼2120亩。
现代渔业示范基地:
①洋北鑫灏生态农业园,位于洋北镇蔡和村大运河沿线南侧,规划面积300亩,生态养殖以优质河蟹为主。
②洋北泥鳅生态养殖基地,位于洋北镇罗庄村大运河沿线南侧,规划面积350亩,以泥鳅主养和莲藕生态套养的养殖模式。
③郑楼镇水产养殖场,位于郑楼镇郑楼和古城居委会大运河沿线南侧的浏湖底,规划面积330亩,以抗病毒草鱼及河蟹养殖为主的生态养殖特色。
(3)古黄河沿线带:包括南蔡乡、双庄、洋河新城及仓集镇,其中规划面积分别为:南蔡3320亩、双庄2850亩、洋河新城3000亩、仓集1430亩。养殖品种为常规水产品和泥鳅、甲鱼等特种水产品。
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区逸园养殖场,位于南蔡乡苏圩村,规划面积300亩,以黄颡鱼、黄金鲫养殖为主,垂钓休闲为特色示范基地。
(四)、其它地区:包括耿车、埠子、龙河、罗圩、陈集、屠园等乡镇,其中规划面积分别为:耿车980亩、埠子2380亩、龙河1210亩、罗圩1950亩、陈集820亩、屠园2480亩。鱼塘多为村边取土坑改建,部分为低洼地改造而成,养殖品种主要为常规水产品和泥鳅等。
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区龙盛水产养殖场位于埠子镇陈集村,规划面积300亩,突出泥鳅生态养殖特色。
四、实施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水产服务体系。进一步重视和关注水产业,把它当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增加一定的经费投入,完善相关的设施设备,为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实行建立健全公益机构和扶持发展民间协会相结合、人才引进和培育本土人才相结合,使机构和人员尽快适应水产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2、建立基地、强化水产行业管理。创建一批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建立水质环境监测、病害防控、水产苗种管理及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使水产行业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
3、搞好渔业基础建设。鼓励、支持利用低洼田、非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稻、莲田等开挖鱼池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与此同时,对现有精养鱼池进行“三改”:即浅水改深水、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利用冬春农闲季节,每年对鱼池进行清淤,增加养殖水体空间;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池埂护坡;改造、完善排灌设施,逐步达到排灌自如,增强水产养殖的发展后劲。
水产养殖业规划范文6
一、养殖现状
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6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70万亩(包括滩贝养殖),淡水养殖面积36万亩。水产养殖总产量29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1万吨(包括滩贝产量),淡水养殖产量18万吨。在海水养殖中,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和南美白对虾为主养品种,其中中国对虾养殖面积8.5万亩,日本对虾养殖面积12.5万亩,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4.9万亩,对虾总产量19982吨。工厂化养殖面积达到40多万平方米,养殖品种包括:牙鲆、大菱鲆、河豚等。在淡水养殖中,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草鱼为主要养殖品种。全市水产养殖业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大好局面。从以上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市的水产养殖规模不可谓不大,水产品产量不可谓不高,在农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谓不突出。然而,面对这些成绩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去研究制约行业发展的矛盾所在。
二、存在问题
第一、养殖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纵观全市水产养殖结构状况,仍以传统的养殖品种占主导地位。海水以“三虾、三鱼、三蛤”为主,即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河豚鱼、牙鲆、大菱鲆、青蛤、文蛤、杂色蛤等。淡水主要是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草鱼等。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虽然是很好的传统养殖品种,但由于受病害的影响,单产较低,经济效益不稳定。淡水传统养殖品种单产高,总产量大,但由于集中上市,又没有稳定的出口渠道,只靠内部市场消化,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经济效益差。区域优势品种效应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工厂化养殖在我市发展很快,也丰富了海水养殖品种,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水质环境问题、苗种问题、病害问题又成了工厂化养殖发展的三大发展“瓶颈”,制约了工厂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缺乏产品质量意识,难以形成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目前,我市水产养殖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而池塘养殖大部分采取精养方式,尤其是淡水池塘养殖,放苗密度大,产量高,这样的养殖模式曾给养殖户带来过很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受到池塘老化、水源短缺、污染加剧及苗种品质退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频频发生,在整个养殖周期内需要不断用药,如消毒剂、抗生素、杀虫剂等。有些养殖户为了治疗鱼病,甚至使用一些剧毒农药,如溴氰菊酯、甲胺磷等,而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造成病原体的抗药性增强,进而用药浓度就需不断加大,毒性也越来越大,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水产品流入市场对人类健康将造成危害,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和我们所倡导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相违背,并且在国际市场中药物残留也成了水产品出口受限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中的潜在风险。
第三、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受利益驱使和不当的宣传导向,有些地区为了追逐短期利益将大片的粮田改造成池塘,进行水产养殖,使当地植被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后果。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几乎有水的地方就养上了鱼,造成水源严重短缺,养殖环境急剧恶化。养殖环境的污染除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与生活污染等因素外,养殖本身也会造成水环境污染。成吨、成百吨、成万吨大量的饲料投入养殖水体中,而这些饲料只有20%左右被鱼虾转化利用,其余80%将以不同方式流入水环境中,造成养殖水域富营养化,随着池塘换水的进行,这些被污染的养殖用水排入河流或海域,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影响着人类赖于生存的大环境。水产养殖业本身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第四、优良品种匮乏,种质状况退化
良种的选择和培育是增产、增效的关键。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优良品种可显著增加产量。而目前我市的状况是缺乏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养殖亲体或苗种依赖于捕捞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衰退或破坏。我市的人工选育和遗传育种的研究研究基本上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市水产养殖品种除极少数进行过系统选育和改良外,绝大多数水产养殖动物都是未经选育的野生种,累代养殖出现了种质退化、杂合度降低、遗传力减弱、生长速度减缓、性成熟提前、品质降低、抗病力下降等问题。实践证明,品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水产养殖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尽快培育出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水产养殖动植物新品种,对于实现我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发展趋势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养殖结构将不断优化
一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当地传统品种,使之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如我市已经形成养殖规模的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河豚、河蟹等,要把我们的传统优势品种做大、做强,在产品质量上、品牌宣传上加大力度。按照开发一个品种,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搞好区域规划和品种结构调整。沿海地区除了发展一般的浅海滩涂养殖外,还要适度发展工厂化养殖和深海养殖,拓展海水养殖的空间,山区水库要大力发展增殖渔业和观光渔业。倡导多种养殖模式并存,以往的高密度、高产量养殖模式,将向低密度、高品质、高效益的自然生态养殖方向发展。
二是要根据市场多变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变到以市场为中心上来,紧紧围绕市场转。在引进和开发名特优新品种的过程中,一定要考察新品种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优势品种,使之能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并有自己的市场。比如我市引进的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就非常成功。已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并且具有很好的市场。只要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考察、论证,在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上下大功夫,就能够不断为水产养殖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情调,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时尚。每个家庭在旅游度假上的消费支出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我市旅游渔业资源丰富,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逐步发展独具特色休闲渔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如交通、旅馆、餐饮等)的发展。观赏渔业作为休闲渔业的宠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家庭买个小鱼缸,养点金鱼、热带鱼,宾馆安置个鱼缸放点水草、珊瑚已越来越时兴,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观赏鱼养殖及其系列产品将大有可为。稳步发展,逐步壮大,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后,将形成新的出口创汇品种。
第二、养殖品种不断优化,优质良种逐步增多
一是提高我市水产养殖育种手段的科技水平
在育种的技术手段上,充分发挥经典的选择育种技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大力发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推动细胞工程育种育苗技术的成果转化,同时,注重其他育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形成多种技术并举、各有侧重的发展局面。
二是改变优良品种缺乏的不利局面
在选育的种类上,目前应特别注意抓好对虾、扇贝、大黄鱼、牙鲆等海水主养种类的新品种培育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其它重要种类的选种育种研究。对国外已经引进的名特优种类,如大菱鲆、欧洲鳎等,要强调对其遗传多样性的跟踪检测。对新开发和待开发种类,如石斑鱼、半滑舌鳎等,首先应完成人工条件下的亲体培育和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摆脱养殖生产对野生资源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开展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
三是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基地建设
建议由政府投入和企业配套为主,建设区域性的养殖优良品种培育基地,重点做好主要养殖类的新品种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与大中型水产养殖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广泛地群众参与的优良品种选育体系。建议由权威领导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一个面向整个产业的水产养殖良种选育计划,按产业发展的急需程度,分期分批分层次实施。合理地调配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资源优势,把育种变为行业内专家和群众共同参与的行为。
第三、传统渔业将向现代渔业,数量渔业将向质量渔业不断转变
首先要大力推广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要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渔业主管部门要对龙头企业、渔业产业化示范区加强指导、协调和管理,促进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入世以后,水产品市场将更加开放,渔业面临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对水产品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以往那种只注重产量,忽视质量的生产理念将被淘汰。从当今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看,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贸易壁垒。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经常以卫生质量标准为由对我们的水产品出口进行限制。如*年欧盟对我国冷冻虾检出氯霉素超标,从而全面封杀了我国养殖冷冻对虾对欧盟的出口,给我国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产品食用卫生安全管理。首先要全面推行水产养殖标准化,建立一整套符合本地区,又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养殖标准体系。二是要加快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为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保证。三是依法实施水产养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强制性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引导并提高广大养殖户质量意识,使之能自觉地按照渔业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渔业执法部门要积极行动,切实抓好从“鱼苗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无公害”水产品。
第四、养殖标准化体系将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