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行业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行业的现状

农业行业的现状范文1

1 商业银行支农小额信贷的现状

首先,从金华市支农小额信贷余额情况来看,2013年全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抵押类贷款等五类贷款余额(详细见表1)占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82%,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现阶段大部分支农小额信贷的发放主体为农村信用社,贷款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部分工商服务业,而用于消费的则没有明显的特征。

表1 金华市支农小额信贷余额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第二,从金华市支农小额信贷余额占比结构来看。根据调查不难看出,2010~2013年在上述的五类贷款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农户联保贷款占比先降后升,而抵押类贷款比例却上升较快,主要原因就是近些年房产价格的攀升使得抵押类贷款记录创新,而其他类贷款比例相对稳定。

第三,从金华市支农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特征,不难看出,资产质量整体稳步提高。随着信贷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支农小额信贷的不良率呈现下滑趋势,如表2所示。

2 商业银行开展支农小额信贷的意向调查及成因

现阶段金华市商业银行开展支农小额信贷业务的意愿较弱。原因有支农小额信贷经营模式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自我覆盖风险的能力较弱(如一般采取信用贷款方式)等等。但是,商业银行在同业竞争激烈、原有业务饱和的基础上,支农小额信贷业务将成为其新的利润点。同时,商业银行通过开展支农业务也将体现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具体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支农小额信贷经营模式与实际情况不匹配 目前金华市农村小额贷款其目标主要是服务于“三农”,所发放的贷款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以此鼓励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但在商业化的经营目标的大背景下,追逐利益成为其发展动力,但是农村范围内实际资金需求不能全面达到信贷机构的商业目标,所以商业性小额贷款项目就会将对象投向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风险较低的小企业,而不是数额小、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的农户。事实上绝大部分商业性小额贷款农村部门,主要是小额贷款企业并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法定文件的规定,面对中小企业的大额贷款仍是贷款投放的重点。

2.2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首先,金华市支农小额信贷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因此在制定时候就会良莠不齐。而金华市小额贷款农村部门普遍存在重视业务扩张,而轻视内部管理的现象。在制度管理上除了简单的贷款操作流程、信贷人员规程之外,并没有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及处理违章制度等系统,就导致小额贷款运转流程不流畅或者缺乏内部保障。其次,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相对较低。金华市绝大部分的小额贷款农村部门的数据目前还没有自己的数据库,还不能进行自主查询信息这一条件。同时,由于缺乏对借款人信息评价的规范程序和技术,只凭借传统经验和地缘、人缘关系了解、判断借款人的风险状况,靠抵押担保控制风险,一旦判断出现偏差,容易形成坏账损失。

2.3 自我覆盖风险的能力较弱 第一,风险拨备制度不完善。小额贷款农村业务利润空间较小,并且多数金华市贷款机构未建立明确的风险拨备制度。据调查测算,绝大部分金华市农村小额贷款企业处在对风险损失补偿较弱的状态,而其他机构如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并没有根据农村小额贷款的自身特点制定专门的风险拨备金,以偏概全的风险拨备制度使得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第二,金华市小额贷款农村部门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弱。首先就小额贷款企业而言,其经营的业务本身较单一,规模较小,风险对冲能力较差,经营的地域性较强,而地域内产业分布比较集中,一旦该地区的该行业市场发生巨大波动,或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必将严重影响对小额贷款企业的贷款清偿。第三,评审过程往往过于随意,我们应当借鉴现代风险管理中的评级制度和风险测算来提高审核的标准和风险控制能力。

3 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策略

3.1 控制小额信贷风险,完善保障保险制度 我国应当对农村小额信贷的内控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并与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状况进行结合,以此不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业务监督和风险预测等各项内控制度,尤其是对小额信用贷款质量的考评进行强化。

再则,央行要需在“村镇银行”的利率浮动、金融统计做好监督核实。并对其在利率浮动、金融统计、支付结算、存款准备金、反洗钱监测、现金管理、异常情况应急预案的等方面做出确切的规定,支持村镇银行稳健发展。

此外,还可以借鉴国际小额信贷的通用做法,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设立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并建立健全小额贷款政策的保障制度,以此增强村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还要减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上的风险。

3.2 确保资金来源,保证充足的后续资金 根据不同地区实施目标的不同,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地方小额信贷的发放体系。我们还应该调整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来指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和农业。并且,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去完善解决信用社存在的各种亏损问题,进一步增强支农的能力。

农业行业的现状范文2

1 农业气象的发展现状

1.1 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不相符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以多样化的趋势进行发展,由此而导致的问题为:农业气象的单一化服务形式与我国当前农业发展需求不符,不能有效的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若要提升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要构建一个系统化综合化的农业气象服务制度,在农业的所有环节中渗入气象服务,由此促使我国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1.2 气象设备落后,缺乏专业人员

农业气象服务进步与发展的前提即为基础设施。但当前我国农业气象基础设施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为落后,同时缺乏专业的农业气象人员,导致我国农业气象服务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

1.3 农业气象信息数据传输渠道堵塞

当前,12121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手机短信是农村获知气象数据信息的几大渠道。但经调查发现,我国农民主动借助以上渠道获取农业气象信息的人数较少,同时农业气象知识的普及程度校对较低。一些农民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不会选择定制农业气象短信及拨通12121电话。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互联网尚未在农村地区普及,农村大多都是只利用电视这一种媒体。

1.4 气象内容不丰富,缺乏信息化

经实际调研发现,我国农业气象服务亟需调整。虽然当前遥感技术在诸多领域都有所应用,但是在遥感技术拓展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问题,并且不能较好的解决,影响了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效率及水平。

1.5 缺乏防雷防灾意识

当前我国农民缺乏基础防雷防灾意识,举例来说,农民在土地耕种的时候突遇雷雨天气,其避雨地点通常都会选择在一些没有防雷装置的地区,由此就会导致人员伤亡。同时我国大多数农村都尚未在房屋上安置防雷设备,由此就会发生雷电击伤事故,对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产生威胁

2 农业气象的主要发展趋势

经上所述发现,我国农业气象团队大多存在专业素质偏低、人员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与当前农业气象工作的要求不相符,由此也就对提升我国农业气象工作水平产生一定的阻碍,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农业气象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是相当关键的,其不仅可以对我国农业气象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的长足发展。

下面主要分析农业气象的发展趋势:

2.1 将农业气象业务与科研相结合

在成立科研项目初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村实际状况及气象状况,科学规划设计科研项目。

2.2 农业气象服务方式多样化

农业气象部门要加强农业的特色服务体系,结合当地的有关部门做好信息传送工作,增加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和覆盖面,全面使用互联网以及广播等各种设施进行信息推送,使农业气象部门在加强服务的同时,促进当地通讯技术的发展。

2.3 农业气象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农业气象工作也在不断进步中,由此也将促使我国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加以调整与完善,并促进我国观测站点的扩大。除此之外,我国农业气象监测仪器也在逐渐更新当中,促使数据信息实现自动化传输。

2.4 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

农业气象工作人员要结合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及需求状况对农作物灾害影响情况进行判断,同时进行精确的分析与评析,制定合理的灾害防护方案,同时强化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定量影响评估服务,及时将气象数据信息向需要者传递。

农业行业的现状范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作业设计 设计要求 作业形式

一、当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现状分析

在对我任教的两个班103份关于数学作业的有效问卷中,完成作业质量较高的学生仅占31.4%,时常出现小错误的占36.8%;错误情况较严重的占16.6%;完成情况较差的(不会做或只对一道题)占15.2%。结果表明,除了部分由于对所学知识不理解,而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外,许多成绩不错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不积极。主要表现为:1.他们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对作业的认识只停留在作业是学生应完成的一项任务这一层次,毫不关心做对或做错、作业书写规范与否。2.如果老师要求严格或家长及时督促,就按时完成作业,否则能不做就不做。3.对作业中的题目,简单的不愿做,认为自己会做,何必浪费时间;而稍难的就缺乏信心和毅力、懒得动脑,等待老师去讲或抄袭其他同学的,等等。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大多是在临近下课时布置课堂作业,多为课后习题。这样所有同学都一样,基础差一些的同学不会做,很多时候是抄来抄去;基础好的同学感到太容易,马虎了事,起不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老师还要为批改这些作业花去大量时间,很多同学对老师批改的作业连看也不看。多年来,我为此伤透了脑筋,也想过一些方法,从简单的布置改为精心地设计作业。几年的实践中,为不同层次的同学设计作业,的确效果比原来好,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突出的矛盾是:每堂课前,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设计作业,而这些作业让学生去抄,使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浪费在抄题上。每节课都油印出来,对农村中学来说,没有那么多的经费;对老师来说,实在没那么多时间,因为在农村,初中老师的课业负担都非常重。

二、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与形式探究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和不足,本文通过探讨数学作业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合多年在农村小学任教数学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老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设计要注重目标性、代表性。

首先,无论从目标的导向功能、反馈功能,还是从目标的激励功能和鉴定功能来说,作业设计都应该受教学目标的制约;其次,作业设计要关注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有代表性。新授课的练习是理解巩固新知识,由懂到会,再到思维建构的重要教学活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根据新授课内容,安排单项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次,要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安排集中练习,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关键,同时要针对易错易混知识,有意出易错、混题,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使他们全面地理解掌握知识;最后,作业设计要做到重质减量、择优筛选。尽可能将练习安排在课内完成。在课内无法完成当天练习的情况下,可将练习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课外完成,而将适中的练习留给学生回家做,做到学有所得,练有收益。

2.作业设计要注重灵活性,启发思维性。

设计的练习,不能超出课标,但又是不落俗套,要新颖灵活,具有启发性、思维性。可以设计一些“一看就懂,一做就错”的“上当”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趣味题,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获取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切忌猎奇生僻,特别是在布置课外作业中,如果不断加码、无限拔高,就势必造成劳而不获的不良后果。如果布置的作业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和需要,过难、过深,学生花了时间,却得不到结果,兴趣、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影响作业质量。另外,教师批改费时费力,检查作业和讲评作业费时太长,使新课教学的时间相对减少,导致教学高耗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设计练习时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多做文章,使学生通过练习,学会一种方法,掌握一种思路,发现一种规律,或对解答其他问题有所启示,把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智力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活而不偏、新而不怪。

3.作业设计要注重层次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作业要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呈坡度、出层次,使学生从感知认识到熟练掌握,再到创造性地运用,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一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设计的作业浅显易懂,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巩固新知识,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二是基本题有较大变化(变式题)或带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这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的过程,这类题目概念反映深刻,解题方法灵活,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三是反映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优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多样性。

4.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农业行业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型政府;现状;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08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44

[本刊网址]http://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扩大的脚步加快,我省的农业和农村已经呈现出诸如农村务农人员老龄化,农民兼业化,农民转业化,农业副业化,土地荒废、污染等现代性问题,原先以单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联产承包制度已经不能应对当前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趋势,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在面临外界环境的复杂变化性上有着天然的劣势,不能够有力面对经济生态以及人员构成形势的急剧变化,而以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可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力量,通过更多可能的渠道来进行扩大化生产及再生产。

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他们把分散的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样既增加了应对市场和灾害的抵抗力,又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发展,而另一方面新的组织结构的形成必将带来更多社会、法律法规等等方面的逐步磨合,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不仅仅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为我国和谐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我们应该在培育、培养、创新发展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积极应对并且牢牢把握每一次难得的机遇与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现阶段我国应该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农业化和城镇化的高度融合,并保持相互之间的协调同步发展。河南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也必须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数量上,河南省在过去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期间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13年7月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多达63474家,名列全国第四,还有包括入社农户,也有多达348万户,占全省农户的20.8%。在质量上,河南省也做到了合作形式多样化,开创了信用互助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非传统农业领域合作方式。总体来说,做到了质量与数量皆优。

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也在不断壮大,各地各级农业龙头企业截止2013年6月,已共有6400多家,其中省级的多达63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0家,更有15家涉农企业在国内外上市,43家企业被列入上市后备企业,31家企业的产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与此同时,河南的种植大户也在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3月底,种植大户多达11513户,经营耕地面积432万亩。这些种植大户大部分由种田能手组成,对农业新科技接受程度高,并且还可以影响其他的农业生产主体,成为了提高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贡献力量与河南农业生产的支柱型力量。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和所要面临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家庭责任联产承包制的单个生产主体,这些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具有明显优势,他们可以获取更多销售、经营以及市场信息的资源和渠道,具体表现在市场导向、资金来源、销售渠道、盈利能力、经营规模、产品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不单单是为解决温饱而劳作,而是认识到了产业化、品牌化的市场价值,逐步扩展进入现代农业行列,走农业商业化、农业集群化、农业金融化之路。

通过实际调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在实际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他们在融资、服务体系、后继人才和土地获得等方面仍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意想不到的挑战。

农村土地流转加快,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农业生产者的土地经营规模结构,土地经营规模已经不是新型农业生产大户的衡量标杆,他们在组织结构和利益机制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通过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引导逐步实现了小规模基础上的经营规模化。以市场、科技、人才等带动产量,将是中国乃至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解决了土地经营规模问题,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资金来源的渠道相比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主体也更加的多元化,其盈利能力较强。资产的增长不仅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的收入水平提升,而且更加增加了其对于农业的投入能力,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经调查,大部分的农业生产大户和农民合作社,都是依靠自有资金对其农业进行投资,相对而言,对于农业企业来说,由于其涉及的农产品产后加工、销售渠道等环节较多,则只有小部分依靠自身资金来进行投入。

由于大部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都是依靠自身资金,带动了整个新型农业生产的市场导向明显,并且其经营主体也更加自动的寻求多元化的渠道进行销售。例如,近些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农业产品开始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通过物流渠道,基本实现了市场全国化,更有甚者,部分实现了市场全球化。

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不同的是,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始越来越多的注重其品牌的建设,他们开始认识到了品牌效应,由于品牌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专业的农业大户往往通过加入大的农业合作社或者参与订单的方式来分享品牌效应,以期实现品牌的最大效益,做到投入与产出之间最佳的比值。

虽然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具有种种优势,但是在现阶段,其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发展瓶颈和各种难题。

目前来看,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植政策还不够完善,有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然有贷款难,担保难,融资渠道狭窄,缺乏高科技指导等情况发生,在税收方面,针对经营主体所得税、营业税并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在土地的获取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业企业也面临着用地难的问题。

其次,涉及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还需要完善。农村的保险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保险公司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的社会服务化不到位,致使农业的发展受到非常大的阻碍。

目前有关政府部门、党委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没有引起重视,在思想上还存在有某些偏差,没有进行相应的指导、宣传以及服务,在组织体系中,没有形成相关部门的配合机制,从而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使其在规模上无法更进一步的发展、壮大,造成了超大型、名牌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的情况。而且由于缺乏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使大部分的农业农民合作社运行不够规范,经营主体的产权也不够明确,没有形成完整的利益分配,生产机制,从根本上制约了其向大规模方向发展。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中,人才的匮乏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其经营人员高龄化比较严重,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新市场的接受程度较低,造成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服务型政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几点建议

保持农业稳步健康发展,是我国的头等大事,政府在现阶段更应重视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充分作用,解决其实际的问题,并且在组织结构和制度构架上给予其保护,全力培育和扶植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首先,对于服务型政府来说,首要的工作是改变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方式,尤其是需要加快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使其更加的转向市场导向的配置模式,适应市场需求,掌握供需比例,按照市场的实际调查来进行调整。政府还应转变对河南省农业以及农业产业的扶植方式,在体质和制度上给予农业主体创业和就业的良好条件,并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退出与进入机制上更加的给予保障,使其能够放心大胆的发展。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初期,以及过程中,能够满足其发展需求,加快其产出效率,加大扶植力度,在发展机制上寻求突破。

农业行业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节水潜力;节水指标;现状水平;辽宁营口

中图分类号TU99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258-02

1节水潜力计算原则方法

在现状各项用水水平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各部门、各行业(或作物)用水水平及实物量指标,结合各行业(或作物)不同发展时期的节水指标,计算各行业(或作物)用水指标与节水指标之差,计算节水潜力。

2各行业节水潜力计算

2.1城镇生活节水潜力

城镇生活节水潜力应分析现状水平条件与节水指标条件下,用水定额之差、城市管网输水损失率之差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定额呈增加趋势,生活用水定额的变化是生活用水正常的需求增加与采取节水措施减少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从生活用水定额的变化不能全面反映节水的作用,还应根据管网损失率的变化分析城镇生活用水的节水潜力[1-2]。分析计算成果见表1。

2.2工业节水潜力

工业节水潜力分析是通过分析各行业的用水设备、用水工艺、用水流程及建设项目可研报告中提出的节水措施,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水价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参考省内外以及国外先进用水水平的指标与参数,以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节水标准与用水标准,分析各行业的节水潜力[3]。营口地区工业用水潜力分析仍以规模以上、规模以下统计现状用水水平与节水指标实现条件下用水定额的差距,估算工业节水量,成果见表2。

2.3建筑业和商饮业、服务业节水潜力

建筑业、商饮业、服务业节水潜力分析是分析现状与节水指标实现条件下用水定额的差距,估算建筑、商饮、服务业节水量,成果见表3。

2.4农业节水潜力

分析种植业的不同农作物、林牧渔业(包括林果地、草场、牲畜、鱼塘)现状用水与节水指标实现条件下灌溉定额或用水定额的差距,分析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的限度,估计农业节水量,成果见表4、5。

3节水措施与目标

3.1农业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技术、经济和管理等非工程措施。

采取工程措施可降低输水损失,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主要措施有:工程配套、渠系配套与渠系防渗、管道化输水、喷灌、微滴灌等[4-5]。

技术措施的作用是提高农田水分生产效率,提高作物根系层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减少无效蒸腾蒸发量。主要措施有:土地平整、良种化和平衡施肥、水稻“浅湿”、秸秆覆盖、膜上灌溉等先进灌水技术和耕作保墒技术等。

经济措施包括研究和制定合理的适宜不同发展阶段水价政策,利用经济杠杆改变种植业结构,加大节水投入等。

管理措施包括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定节水灌溉政策法规、加强组织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

3.2工业节水措施

工业节水的措施有:①减少无效消耗,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单方水效益;②加强计划用水,提倡一水多用,优水优价,节水有奖;③进行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高用水工艺和落后的设备;④加大节水和高效的新技术研发投入,如高效人工制冷及低温冷却技术、高效洗涤工艺以及工艺流程中的水耗等;⑤根据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⑥制定合理的水价,实行优水优价和累进制水价收费制度;⑦对废污水排放征收污水处理费,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⑧加强节水技术开发和节水设备、器具的研制等。

3.3城镇生活及服务业节水措施

城镇生活及服务业主要节水措施有: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加强节水宣传与教育,调整水价及改革水费收缴制度,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改造城市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流失率、中水利用,以及其他水资源利用等[6]。

4节水目标

结合营口市水资源特性和行业布局以及用水水平的实际情况,从供水、节水、排水、治污等各方面深入研究,提出营口市2005、2010、2020年节水目标,具体见表6、7、8;营口地区2005―2010年、2010―2020年节水目标见表9、10、11。

5参考文献

[1] 刘建刚,裴源生,赵勇.不同尺度农业节水潜力的概念界定与耦合关系[J].中国水利,2011(13):1-3.

[2] 石军孝,刘廷玺,包玉凤.呼和浩特市节水潜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74-9176.

[3] 路艳红,孔玲玉.五家渠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与评价[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2):80-83.

[4] 王伟,刘小燕,宋庆玉,等.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节水潜力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1(1):74-76.

农业行业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农业机械;修理网点;规范管理;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S220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来看,农机的使用数量逐渐增多,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了辅助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农业机械的应用。但是从目前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来看,在农机修理中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农机修理网点分散、管理不规范、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都普遍存在。为了保证农机修理能够有效为农业生产服务,并实现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有必要加强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工作。

2 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面积运用,农机修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无论是农机修理网点和农机修理技术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受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制约,农机修理行业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目前农机修理行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为:

2.1 农机修理市场增速较快

从目前农机修理市场的增长来看,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10%以上,这主要是受到农业机械大面积采用的影响,在农业生产持续大发展的局面下,农机修理市场在规模上有了大幅的增加,目前我国农机修理市场总额相当可观。

2.2 农机修理网点数量众多

随着农机修理市场的做大,农机修理网点也在迅速增加。目前农机修理网点多以乡镇一级居多,总体数量已经突破了20万家,并且随着农机数量的进一步增多,农机修理网点的数量还处于进一步的扩张之中,增长速度迅速。

2.3 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相对突出

虽然目前农机修理市场发展较快,修理网点数量也比较多,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还不够规范,修理质量和网点的技术手段还比较欠缺,服务质量也成为制约农机修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必须对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从农机修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可知,目前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问题成为了影响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必须要明确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必要性,认真做好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工作。

3.1 从保证农机修理网点服务质量的角度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保证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质量能够达到用户需求,我们不但要提高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手段和服务职能,还要加强对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保证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规范化统一化。

3.2 从提高农机修理网点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考虑到目前农机修理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农机修理网点应该积极转变发展观念,通过实现规范管理来达到提高农机修理网点发展水平的目的,全面提高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品质。

3.3 从促进农机修理网点发展质量的角度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受到目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制约,农机修理网点的发展质量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考虑到农机修理行业的现实发展要求,要想实现农机修理网点发展质量的提高,就要实现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

4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重要意义

正是为了满足农机修理市场发展的需要,以及提高农机修理服务质量的现实需求,我们要努力构建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实现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从目前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对建立统一的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农机修理网点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成为了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实现了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才能推动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的建立。因此,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2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对提高农机修理的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从目前农机修理网点的发展实际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只有农机修理网点实现了规范管理,农机修理服务质量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因此,从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3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对满足农机修理市场的发展需要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农机修理市场的整体发展来看,未来的农机修理网点只有实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其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得到持续的提高。因此,从满足农机修理市场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随着农机修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问题成为了困扰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必须认清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提高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农机修理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岩,韩玉福.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工作的措施及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03).

[2]袁守斌,徐莉.依法推进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健康和谐发展[J].山东农机化,2007(12).

[3]李光辉,张敬,张杰.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教育期刊学会,2009(07).

[4]彭进.农机维修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四川农机,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