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形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程形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程形式

体育课程形式范文1

【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研究

要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高职体育课程开发和设置需要进行积极地创新、改革。而开发和建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措施,这种课程设置符合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要与职业实用性的要求相适应

在高职院校开设的有不同的专业,包括教育专业、机电专业、化工专业、信息专业等等,不同的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不同,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以及职业实用性等都有区别,这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就有区别。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区别对待,比如,财经专业毕业的学生是以从事财务部门、金融部门和银行等企业单位为主的,工作对学生身体的静力性、耐力,手指的灵活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在工作中需要长期静坐,身体的上肢和腰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在进行课体育程建设中,要多多选择一些球类、体操和健美操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锻炼中减轻疲劳,加强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再比如,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的是文秘工作,在工作中需要做大量的脑力劳动,同时,这种工作对学生的气质和形象要求也较高。因此,对此专业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选择时,就要综合考虑这方面的内容,通过体育项目选择学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就需要开设一些形体和健美操等课程教学。再比如,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进行体育课程的创设中就要考虑这部分学生未来工种的特点,这个专业的学生未来工种的性质主要以混合劳动为主,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机械的操作过程,掌握机械的运转和维修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毕业生也需要在车间熟练地操作机车等,这样,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就要能够设置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基本身体耐力的项目,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在课程开设中,要以器械体操为主,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同时,还要增添一些技巧性的体育项目,以促进学生身体灵敏度的提升。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在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中一定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特点,要与学生未来职业的实用性的要求相适应。

二、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基本框架模型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成功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基本框架模型,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不同专业与工种、工作性质的相关性,研究学生所学专业与未来参加工作之间的联系,找出联系点,在体育实用性课程设置中,要把相关内容体现出了。第二,研究者要对与学生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进行对比选择,在学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未来工作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在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中,要对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进行对比选择,把相关度最高的体育项目选择出来,并在课程设置中有所体现。第三、在教材、教学教案的编写时,要根据所选取的体育教学项目,进行设置,这样,才能使课程设置更具有针对性。第四、在教学中要更好地实施教学项目,在教学组织形式,方式和方法上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和选择,尽可能是之能够与未来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第五,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转变,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习体育,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另外,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目标能够顺利实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还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评价,并根据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体育教学活动,使之能够更为科学和完善发展。第六、通过体育职业实用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建立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确保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三、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教学,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对学生未来成功就业,就业后有效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积极研究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并使之能够不断得到完善发展。

高职院校要能够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实施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教学。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在开展一学年的体育基础课和选项课的基础上,以同一个教学系或者是同类专业为基础进行分项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必选课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基础体育素养和专业体育素养都能得到发展。第二种教学模式是在学校开设同一专业或者是相近专业为基础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喜爱,对于学生的专业体育素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不能搞一刀切,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体育技能和能力,需要不同的身体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研究学生未来的职业和工作性质,课程设置要与之有效结合起来,以发展学生职业素养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另外,在课程教学中,也要综合考虑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体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形式范文2

关键词:转变观念 ;课堂气氛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59-01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激活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真正落实全新的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下对自我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并实现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一、实现教师转换角色与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使运动技术教学成为体育课程关注的中心。忽视了除运动以外的其他学习内容,使体育课程目标和任务难以全部实现。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的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首先要意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全局性,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牢固树立《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新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其次要领会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要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的体育经验去建设体育课程。教师要成为独立设计、施工的工程师。三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的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教学的情意性。

二、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学习,体育教师要创设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体育教师应注重自我形象,从上课开始,就必须保持积极的情绪,以真诚的态度、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如体育教师的衣着打扮、精神面貌、姿态表情等都能令学生增添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向往体育活动;其次,在教学中,多用描述性语言,以生动、形象、简洁、有趣、幽默的讲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重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在愉悦兴奋的良好状态下接受学习。三是教师要讲求民主,充分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多些热情,积极发展平等的、友善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创设体验情景。好奇心是学生的特点之一。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使学生感到陌生,新鲜好奇。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情绪场景,它能给学生以情绪感染的体验,进而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因此,体育老师要特别注意创设合理的、和谐的、温暖的、富有挑战性的,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景。如根据课的内容在课前精心设计布局场地,合理安置各种锻炼活动的器材,让学生产生新、奇、异的心理活动,积极诱导学生萌发参与活动的强烈欲望。

体育课程形式范文3

一、快乐体育教学的意义和基本特征

快乐体育教学的核心是将快乐与健康融为一体,将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它对激发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突出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主体地位

快乐体育教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快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为增强教学效果的手段,强调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体验体育的成功与快乐,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

2.凸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快乐体育教学把追求“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与核心,将学生的发展置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变学生“厌学”为“乐学”,以更有效地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体育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萌发。

3.确保“健康第一”体育目标的实现

快乐体育教学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确保了“健康第一”体育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现阶段初中快乐体育教学的误区

客观审视目前的初中快乐体育课堂教学,不少体育教师只是把“快乐体育”简单理解为追求乐趣的轻松教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的科学发展;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单一化和形式化,盲目追求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运动技能技巧的训练;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无序的场地器材的布置,也使得体育教学缺少了严谨性。这样的教学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不仅影响到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而且也制约着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重新建立一个能更好发展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三、初中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重构

1.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兴趣、情感、信心、意志、运动能力及心理状态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运动技能,充分体验生命健康发展的乐趣与价值。

体育课中的教学环境主要指各种教学手段、场地器材的布置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教学时,教师将体育器材布置得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能给人愉快、轻松的感觉,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发学生的训练欲望。此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民主的气氛,也能给学生以陶冶、感化和激励,促进学生参与体育学习。

2.因材游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游戏是学生的乐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将体育教材的内容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锻炼因素贯穿于游戏活动中,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各种有趣的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也使课变得生动多姿起来。

在初中低年级,可以安排“跳山羊”游戏,用人代替山羊。到了中高年级,可以安排障碍跑、障碍跳绳游戏,分男女组进行,男生组设置10~15个障碍,女生组则设置8~12个障碍。这样,突出游戏的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活动中掌握了运动的方法技巧,发展了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快乐体育教学目标在丰富的教学元素中达成。

3.引领竞争,在合作竞争中展现自己

一般情况下,在一项体育运动的学习初期,学生的爱好浓、投入大,当很快把握技术动作后,他们便厌倦了。因此,合理选用适合他们的、有挑战性的、有竞赛目的的运动内容,让他们在激烈竞争中展现自己、挑战自我,在挑战性的运动中体验乐趣。

在发展跳跃能力和下肢力量练习中,不仅比谁跳得远,谁助跑节奏好,助跑与起跳衔接好,起跳又准又稳,起跳后的腾空好,更要比比谁牢记老师所教的动作要领。对学生按能力分组,安排障碍接力赛,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样,提供竞争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他们去拼搏,做最好的自己。

4.创新教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学校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跳出常规的思维圈子,大胆将传统的项目训练进行趣味化改造,简化技术结构,降低技术要求。

体育课程形式范文4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中职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及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在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在课程结构和组织形式两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与建议,希望对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中职体育 课程结构 组织形式

一、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的中职教育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职学校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出现在学校体育教学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些年关于我国中职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我国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发现中职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和改进,因此,中职体育教学现状研究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笔者在针对这方面的资料进行检索收集和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却发现,很多人在开展我国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研究时,都选择从中职体育教学的教学师资现状或者是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现状等方面入手,而从中职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现状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现状进行分析的则相对较少。因此,为了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中职体育教学的情况,本文就从中职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现状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现状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对我国中职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中职体育教学的教学现状及教学对策。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还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了全国16个省市的60所中职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以及龙源期刊网和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收集并分析整理了近十年来发表在各类期刊上与中职体育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阅读了数本教育学、中职体育与健康以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从而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了全国16个省市60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除了全面的了解了这60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及组织形式的实际情况之外,还利用电子邮件的方法,对这6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任课教师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292份,回收率97.33%,其中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96.67%,符合本研究的开展要求。

3.数理统计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社会统计学然间SPSS17.0进行了分析、统计与处理。

4.逻辑分析法

针对研究中的要点和所遇到的问题,采用概况、综合、类比以及归纳等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解析与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职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现状及对策

1.中职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现状

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全国16个省市的60所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了解。具体的课程结构调查统计表见下表1和下表2所示(表1与表2分别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中职学校体育课程类型所进行的统计)。

由表1可知,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主要以普修课为主,在大多数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结构都是在一、二年级开展普修基础课的学习,在三年级开展普修选项课的学习。这样的课程结构使得学生必须在学校规定的固定的时间内开展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灵活性大大降低,且已经逐渐无法适应中职学校灵活的办学体制和办学需求。 由表2可知,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类型仍然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性课程在部分中职学校中也有所设置,少数学校形成了以学科性课程为主、活动性课程为辅的基本结构。然而,观察表2可知,设置了职业体育拓展课程的学校却非常少,在本研究的调查中,通过了解发现仅仅有2所学校设置了职业体育拓展课程,仅占所有调查学校的3.33%。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体育的课程结构设置存在明显的活动课程比例过低,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和拓展性课程比例过低缺乏职业特征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终身体育和职业实用体育的需求和发展。

2.中职体育教学课程结构的发展对策

要改变上述目前我国中职体育教学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要注意确立多元化体育课程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三维立体的课程结构的方式来打破传统中职体育课程结构中单一、呆板的课程设置方式。例如:在中职三年的体育课程设置中,每个学年都按照常规课程、活动课程、拓展课程1:1:1来进行安排。二要注意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拓展学生的职业体育素质,建立三段式的职业特色课程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一个进口,多个出口”的特点建立适应职业岗位体育能力需要的基础课、选项课以及职业体能课的三段式的特色体育课程结构体系。

(二)中职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现状及对策

中职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实现中职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和中职生的特点,对体育教学的过程所进行的全面的组织和管理。中职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是影响中职体育教学工作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我国中职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具体的调查结果见表3所示。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所采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四种,即复式教学、自然班教学、小组教学以及个别教学。

通过表3可知,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多数采用的仍然是自然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接受调查的290名中职体育任课教师中,多达212人认为自己在开展目前的体育教学时,采用的仍然是自然班教学的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虽然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带领大批的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但是却存在忽略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能力、体育运动能力以及现有的体育运动基础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的进行,而且相对于小组学生来说,由于无法充分满足学生之间交往的需要,所以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和调动,而且由于其所采用的是同步教学的方式,所以,还常常会由于过分强调统一、强调集体而忽略学生对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近些年得到众多重视与关注的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目前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比例还较少,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仅有15.86%和6.90%的任课教师表示自己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用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

但是,对于多数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15-20岁之间,在具有所有青春发育期学生所共有的身心特点的同时,他们在身心各个方面也已经逐渐显现出了明显的个体差异。如果任课教师不顾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盲目的一味的采用自然班教学的组织形式无疑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由此可知,针对目前中职学校较为单一的组织形式开展创新实践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而要改变上述问题,让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加的科学合理,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中职体育任课教师应注意主动了解和学习与新的体育教学组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积极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二是,在自然班教学的基础上,将全班训练、小组学习以及学生的个体指导有效结合起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还可以与班际教学结合起来,以此来实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之间的优势互补,这是目前最为有效,也最具可行性的一种措施,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

四、结论

(一)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体育课程结构上,采用的仍然是以普修课和学科课程为主的形式,选修课和职业体育拓展课程的设置比例非常低,已经无法适应中职学校灵活的办学机制,也无法满足学生职业实用体育的发展。

(二)要优化我国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一是要构建三维立体的课程结构,二是要构建三段式职业特色课程结构。

(三)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上,仍然以自然班教学为主,而符合现代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的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仍然较为少见,存在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单板的问题。

(四)要优化我国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一是,要积极地开展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研究和实践;二是要在自然班教学的基础上,将全班训练、小组学习以及学生的个体指导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不同组织形式之间的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何运祥,蔡克全.就业导向下的中职体育教学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

体育课程形式范文5

摘 要 我国新教改实施以来,强调了民族体育运动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重要性。空竹运动具有民族性、娱乐性、健身性、灵活性特征,是一项适合于新教改要求的民族体育运动。本文通过对临汾市中小学开展空竹运动进行总体的理论研究和可行性分析,为空竹运动引入临汾市中小学生体育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对于丰富中小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空竹运动 中小学 可行性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视,尤其是提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等,一些城市中小学以及个别高校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开展空竹运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山西省内已有很多的空竹运动协会,和广泛的空竹爱好者,学生和老师可以与其进行学习和交流。空竹运动是集健身性、娱乐性、灵活性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满足学生的活动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适用于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本文通过对空竹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空竹运动开展要求的调查分析,说明空竹运动引入临汾市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不断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形式,为空竹运动引入临汾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一、空竹运动概述

空竹运动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抖空竹的过程中讲究注重形、神、意、气四者兼备。空竹运动技巧繁多,主要包括有绕、摆、旋、抛、抄、绷六种,还包括 “对扔”、“串绕”、“抢高”、“仙人跳”等其他诸多特色技巧。空竹运动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乐趣性,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空竹运动能有效地调动腿脚,锻炼腰椎、颈椎这些易发疾病的部位,活动全身。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提高肌肉、关节、韧带的弹性,提升肺活量,从而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二、空竹运动对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影响

(一)空竹运动对中小学学生的生理影响

首先,学生长时间进行空竹运动对身体形态的塑造有良好的效果,增强学生体质,对增进健康。学生学习和掌握空竹运动的基本技术、技法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韧带的弹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性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保护学生眼睛,缓解眼部疲劳。空竹运动过程中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眼睛随空竹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眼部肌肉得到全方位训练,加强和锻炼了眼、脑神经,起到提高视力和缓解疲劳的作用。最后,空竹运动需要四肢的精细配合,通过全身协调动作实现,从而提高身体感知觉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二)空竹运动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影响

空竹运动的趣味性强,吸引学生并集中注意力,舒缓紧张失落等不良情绪,有效放松精神,舒缓压力,从而获得美与愉快的心理感受。学生在空竹运动过程中的交流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协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其民族认同感,最终实现空竹课程的多功能教育价值。

三、空中运动在中小学的认知情况以及引进条件分析

(一)中小学学生对空竹运动的认知分析以及对学习空竹运动难易程度认知

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对于空竹运动都有一定的了解,对空竹运动具有最基本的认识和兴趣。中小学生可以接受抖空竹运动作为其课程学习的一个体育项目。空竹运动花式繁多,有一定的运动技巧,但是通过实践练习,中小学学生能够掌握。

(二)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空竹运动的认知分析以及在的师资力量

在中小学体育教师中,体育教师对空竹运动都有了解。空竹运动在中小学开展适合程度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适合开展,只有个别教师认为是不适合开展,这说明,大部分的体育教师还是赞同在中小学中开展空竹运动。

临汾市中小学教师几乎是非专业的空竹运动教师,十分缺乏专业的空竹运动教师。虽然能够进行空竹教学的专业教师缺乏,但其他专业的体育教师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强硬的身体素质,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其他专业的教师就可具备教学能力。为增加空竹运动进入中小学课程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选择灵活性、协调性好的教师去社会中进行学习与探究。

四、小结

据调查可知,临汾市市区中小学学生都十分喜爱这项运动,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对抖空竹运动引入学校持肯定态度。其体育场地设施完备,可以满足抖空竹运动场地需求,有利于学校开展抖空竹运动。

通过加强抖空竹运动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了解该运动的特点、功能和作用。在培养学生抖空竹运动兴趣的同时,并进行关于该运动的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创新的具体实践,促使教师充分认识在中小学中开展抖空竹运动的意义。加大抖空竹运动的师资培训和培养,不断吸收专业的抖空竹运动师资力量、进行教师学习、进修,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力量方面的区别,采用不同重量尺寸的空竹进行教学,以利于抖空竹运动的开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形式范文6

[关键词]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课程教学安排 身心体验 师生定位 终身体育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用每节体育课安排的教材来达到发展学生体质的目的,辅助教材所起到的作用是上、下肢运动的搭配,身体素质练习所起的作用是强化主教材所必要的素质基础,而技评与考核则又是效果检验的依据。传统体育教学的基本教学程序是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巩固,特点是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基本采用老师授课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体育老师按照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实施方法按部就班的授课,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示范、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模仿技术动作练习,从而掌握动作规范。通过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优点是整体教学,方便教学过程的实施。缺点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不充分,体育教学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虽然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师资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学生的体质水平,体育能力等并未因此而得到较大的改观。近年来推行“快乐体育教学”非常流行,快乐体育是以运动和情感作为实施教学目标的手段,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习的愿望,体验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基本教学程序是:初步体验运动的乐趣---理解运动的乐趣---再学习---得到赞许和运动的成就感。快乐体育的优点是首先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入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识、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其次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学习的教学方法,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的教法与发现式的学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得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的学习。

一、授课语言要生动

教师教学语言不能生硬呆板,要努力做到风趣有内涵,幽默不庸俗。从理论上讲,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最本质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而教师的语言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能否使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紧紧抓住体育的“神韵”是尤为重要的。因此,这种快乐学习气氛不仅浮于表面,而且是发自学生内心成功的快乐。言之有乐、有物、有趣才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学生对有感染力的语言是乐于接受的,因为便于记忆,这就为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的方便。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它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美妙的遐想境界,而这种快乐的境界将对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例如跳马练习中腾空的“身轻如燕”,落地的“稳如泰山”;足球过人及穿插跑动的“形如狡兔”等,都充分展示了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美感与趣味,诱导学生积极投入,以一种蓬勃向上蔑视困难的勇气完成技术动作。

二、教学环境要爽心

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除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安排有序,人文环境也要温馨爽朗,有吸引力。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是建立在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条件有限的场地、器材,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场地、器材安排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主要条件,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上课铃响了,学生对场地、器材布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面对环境良好或者杂乱不堪的场地,学生们的心理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环境优美,上课伊始,学生就可能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想象课的内容,迫切想尝试练习了。因此,备好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

三、教材内容选用要灵活

在确保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在教材选用、教材安排等方面要灵活主动。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学生产生了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一点一点的消失。体育教材应多样化,富有趣味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他们不愿意每天的跑步练习,每节课的篮球运球,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显得教材的新颖。在量化指标和教材的难易程度上应符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每节课的教材安排要注意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尽量做好难易搭配,新旧搭配,上下肢搭配,运动负荷大小适宜,枯燥教材和趣味教材,游戏合理穿插。

四、教学方式方法要多样化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上体育课,最初往往是从兴趣出发,他们喜欢有兴趣的游戏,喜欢比赛,特别关心自己的成绩,希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练习结果的鼓励和表扬。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努力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思想教育与学生的身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活动中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的情节、动作、规则和组织方法都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认识能力和心理态度相适应。如果是太简单的游戏,高年级学生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太难的游戏,低年级学生就不易理解或者难以完成,他们同样也没有兴趣。只有学生感到有兴趣的游戏,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游戏活动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坚持趣味性原则。设计的活动游戏应有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在游戏中,将“障碍接力”改变为“小宾历险记”这一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

五、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体育课中要考虑不同 能力的学生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既要考虑优生吃不饱,又要考虑差生吃不了。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则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分层次分组,尝试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实践中,我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有效的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六、教师角色要转换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无论老师哈市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其中以教师的变化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饰演具有两面性。教师愉快的心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除饰演好真实的角色外,还必须饰演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游戏,与学生一起开怀大笑,做优美的动作,学生视教师为朋友、同学,与教师交流,将他们最喜爱的活动告诉老师,这样对学生积极参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同时学生会视教师为导师,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衷心请教师帮助解决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两面性是完成一节快乐体育课的重要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之,影响快乐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觉得体育课不再是负担。

参考文献:

[1]何芳雄.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成功体育教学的探讨.教育探索,2009(9).

[2]黎玉浓.体育与健康教程 中国电子出版社 2010(9).

[3]姚军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教育探索,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