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1
1.1编制目的
为科学有效应对我市物业管理区域可能出现的安全突发事件,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切实消除我市物业管理区域安全隐患,保障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青岛市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1.3编制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物业管理区域内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编制工作原则
1.4.1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安全事件发生后,在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实行区(市)管理制,建立灵活快速、功能全面的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
1.4.2以人为本,依法规范。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应急预案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要与相关政策相衔接,要依法行政,依法实施应急预案。
1.4.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落实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经常性地做好应对安全事件发生的思想、预案、机制和工作等方面的准备。建立安全应急处置专业小组,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方面工作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小区居民进行安全应急演练。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指挥机构
按照安全应急工作的需要,成立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物业办主任担任组长,组员由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
2.2工作机构
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物业办,主任张宣文,常务副主任王西涛。办公室职责:统一协调全市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督查工作,对重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组织召开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部署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相关文件的传达;及时向上级机关报送相关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情况;其它内部工作事项的通知、协调等工作。
2.3成员单位及职责
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立专门办事机构、专职工作人员,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明确职责分工,认真组织督促、落实安全工作,及时处理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2.4督察长效机制
由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抽调精通业务、责任心强的1-2名工作人员,组成2个督导组,定期对各区(市)的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督察,并提出指导意见。各区(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成立相应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督察,并将检查情况整理汇总及时上报。
2.5信息报送和处理
2.5.1各区(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安全事件信息快速报送制度。制定应急值守制度、应急报告制度和应急举报制度,及时准确的向有关部门报送信息。
2.5.2各区(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有关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或完成情况。
2.5.3在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中,相关单位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通报情况,及时、准确反馈信息。
2.5.4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各类安全信息,经过分析研究后,及时通报相关单位。
2.6指挥和协调
2.6.1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政令畅通。属于跨区域的协调工作,由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
2.6.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协调本区域内的物业服务企业,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落实相关安全工作。
3.重点区域和部位的安全工作
3.1物业管理区域的高层建筑、商场、写字楼的各种设备设施,如配电室、泵房、中央空调机房、发电机房、电梯机房等存在的设施缺损和因不能使用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3.2物业管理区域内违章建筑、违章搭盖占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安全隐患,物业管理区域内出租房屋、沿街店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建筑周围空中和地面设置影响应急车辆通行的安全隐患。
3.3物业管理区域内应急设施的整治,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或因被偷盗等原因缺损造成的安全隐患。
3.4物业管理区域内停车场因车辆集中停放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停车场内因缺损或不能使用的应急设施造成的安全隐患。
3.5物业管理区域内存在集生产、销售、储存、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和小商场、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小学校(幼儿园)、小医院(诊所)、小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九小场所”,以及擅自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的仓库、劳动密集生产车间、员工集体宿舍集生产、销售、居住为一体的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3.6物业管理区域内存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经营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4.安全工作完善事项
4.1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标识,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的部位或场所要设置统一规范、文明礼貌且醒目的警示标识,告示注意事项,明确禁止行为。
4.2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业主的自我检查防范予以告示,提醒业主对雨蓬、花架、晒衣架、空调室外机架和阳台扶手等部位摆放花盆、吊挂杂物等行为,强化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4.3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对公共区域安全防范重点部位的日常巡查,加强对管理区域内的消防设施及公共设施设备定期巡查并做好巡查纪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隐患。涉及到房屋安全、筑漏修缮的,必须进行回访,增强安全系数。
4.4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公共区域安全防范预案,要对安全防范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完善,明确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程序。
4.5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对已制定的恶劣天气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加强执行力度,强化值班制度,凡遇恶劣天气,要立即行动,按照责任分工和要求全面做好安全工作。
4.6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物业管理区域出入口实行定时值班和巡查,推行24小时安全防范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小区要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客人、车辆出入登记制度,并确保小区内车辆停放有序。
4.7物业服务企业应加大对小区安全防范的投入,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对已实施楼宇对讲、电控防盗、家庭防盗报警、小区重点部位监控等技防工程的应加强维护。
5.紧急处置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安全工作,把做好安全工作提高到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来认识。加强检查、监督、落实小区的安全工作。物业企业负责人作为管理小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安全工作提到当前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如有安全问题发生,应在第一时间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赶到现场解决处理。
6.后果评估
6.1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完毕后,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要查明导致引发安全事件的原因。属责任事故的,要查明责任人及各自责任的大小,并拟写调查报告及时报送相关部门。
6.2通过总结,找出预警和处置环节中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应急机构,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管理水平,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监督管理
7.1预案演练
各物业服务企业每年应组织一至两次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演练前要明确演练的内容和目标,制定周密的演练计划。对参与演练的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并落实安全措施。演练范围内要设置明显的标识并事先通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演练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作好总结。
7.2宣传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和社区刊物等宣传途径在小区内积极开展安全知识专题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7.3奖励和责任
7.3.1对在安全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并给予表彰。
7.3.2对不服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遣,,失职、渎职的、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4监督检查
7.4.1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应每月指派专人对辖区内物业管理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责令整改。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将定期组织全市范围的安全隐患巡查工作,对于整改不利,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物业服务企业将予以严肃处理,并将其违规行为记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
7.4.2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同有关行政部门对本预案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8.预案更新
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修改情况,对本预案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2
一、工作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一旦发生突发安全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件危害降到最低,维护民政系统安全稳定和谐发展。
二、适用范围
民政系统公(民)办养老机构、殡仪馆、公墓、救助管理站、婚姻登记处、福彩销售大厅等民政行业重点监管单位,凡发生下列突发安全事件,即启动本预案。
(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事故。重点是防范养老机构的锅炉、液化气、天然气等危险物品发生泄漏、爆炸而引发的事故。
(二)用火用电事故,主要是各单位室内外用火用电不慎
发生的意外事故。重点防护对象是养老机构的用火用电安全。
(三)食物中毒事故,主要是民政服务机构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重点防护对象是养老机构的食物、饮用水质量和食堂环境卫生,防止出现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突发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五)其他重大突发应急事件。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为有效组织领导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县民政局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协调指挥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现场救援组、信息工作组、善后处理组四个工作小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处置和善后各项工作。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监测和预警
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分析、汇总突发安全事件的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常规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突发安全事件征兆动态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实行实时监测,及时上报县安委会和相关部门。
(一)预警信息报送
(1)全县居民都有向上级机关举报突发安全事件隐患和报告突发事件发生的信息的权利和义务。县民政部门收到突发事件信息后应紧急核实并向县政府及安委会报送。县安委会值班室电话:5223115;县民政局值班室电话:5224703;火警:119。
(2)发生突发安全事件后,现场发现者或事故单位应当迅速向县民政局或有关部门报告安全事件发生征兆、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各种隐患和现场情况。
(3)监(预)测和信息报送要点:基本情况和可能涉及的因素(如事件类型、时间、地点、气候条件,周边建筑、交通和人口密度情况,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件等);危害程度和可能达到的级别(如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等);已采取的措施、下步应对措施和相关请求等。
(二)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突发安全事件的名称、类型、预警级别、预警区域或场所、预警期起止时间、影响估计、警示事项、应对措施、动员及机构等。根据各类突发安全事件的监测预测部门的报告,按照突发安全事件可能发生、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经政府核实、批准后,局办公室可以预警信息。
五、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处置
(一)先期处置
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安全事件的信息得到核实后,县民政局有关负责同志应立即赶赴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指挥当地应急队伍和相关部门进行先期处置;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或预测事件类型、危害程度和可能达到的级别向政府及安委会报送信息,要求增派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现场救援。
主要任务是:以生命救助为首要目标,实施救援行动和紧急疏散;划定警戒区域,控制事态发展,避免事件扩大;排除明显险情,确保处置工作的后勤保障。
1.救援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先救伤员,后救物资,避免人员等多伤亡。
2.量力而行:在现场应急资源不足或高危险状态下,应同时注意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等待专业救援队伍现场增援。
3.重点救援对象:将老、幼、病、残列为救援重点;
4.疏散转移现场人员:及时组织疏散转移现场人员至安全地带;
5.控制现场事态发展:防止次生、衍生二次事故;
(二)事中处置
在县安委会或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设立现场指挥部的情况下,县民政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主要任务如下
1.综合协调。对现场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传递和上报,协助现场指挥部指挥长现场协调。
2.抢险求援。营救、搜救、疏散人员;封闭、消除危害源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做好群众的社会稳定工作等。
3.后勤保障。组织、调集、运输、借用应急物资、设备食品、药品、房屋、场地等;保障落实应急经费,为应急人员提供食、宿等生活保障。
4.善后工作。清理、监测现场;调拨、发放应急物资。
(三)后期处置
1.解除预警
突发安全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后,由预警信息的机构解除预警信息,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县民政局应急领导小组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实施下阶段工作;视现场情况,命令紧急救援队伍转为休整或收队。
2.善后工作
应急工作结束后,县民政局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善后工作,开展善后处置。
(1)对现场进行清理、监测,继续排查隐患。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对事件中致病、
致残、死亡的人员和家属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3)协助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事件事故调查工作。依法申请对征用的应急物资(场所)给予补偿。
(4)其它善后事项。
3.社会救助
突发安全事件预警或发生后,县民政局应立即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同时,对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并逐户核实等级,积极组织实施救助工作,广泛动员和开展慈善捐赠活动。
4.调查总结
县民政局在政府及安委会指导下,配合做好对突发安全事件调查工作。及时确定事件性质、原因和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县民政局根据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全面调查、评估和处置结果,总结经验教训、积累经验,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备案。
六、工作措施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地、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个必须落实”》40条刚性要求,健全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所有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
(二)加强隐患排查。各地、各单位要重点对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内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逐条逐项对标对表检查,全面整治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要实施“清单式”管理,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要逐一建立台账,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预案、时限“五落实”。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3
(一)做到防范于未然
档案工作是企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从某个角度来讲,档案工作是对资源信息的一种整合,在档案工作长期进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的话,带来的损失不堪设想。因此,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也倍受关注,应急预案的编制主要遵循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并且将档案突发事件预防工作作为整个编制工作的重点,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做好档案工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另外,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应不断地完善管理机制、规范防范的手段、强化预案管理的流程,并不断地建立健全的档案工作安全预防机制,从而做到防范于未然,进而有效地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对自然灾害、重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确保档案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
(二)重视对档案资源的保管
众所周知,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主要是为了保障档案资源的可靠性、安全性,从最根本的角度分析,档案资源应属于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档案资源出现损失的话,很难甚至无法对其进行修复。因此,在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过程中,应以档案资源的保管作为编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从企事业发展的角度上来分析,档案资源的损失是与财产损失并存的。因此,对档案工作编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管理,也成为当前企事业单位重点工作之一,必须要做好重大事故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重点预防工作,尽最大限度保护档案资源的安全,将档案资源损失控制到最低。
二、档案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要点
(一)科学合理布局,构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档案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信息的汇总,如,业务信息、人员信息等,一旦档案工作出现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部分档案的损失,甚至会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必须做好档案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合理的布局,以此来构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具体要点如下。
1.合理完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体系。
通过对大量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尤其是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情况不同,应对其进行分类、分级。也就是说,在编制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完善应急预案。另外,在完善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应详细阐明应急预案体系的框架结构以及应急的基本流程。同时,要完善一些专项预案,主要指的就是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例如,针对自然灾害引发的火灾、地震灾害、水灾等,根据不同的灾害特点来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体系,一旦灾害发生应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从而提高对灾害事故处理的有效性。
2.完善应急预案的管理体系。
通过上一部分分析了解到,在制定应急预案的过程中,会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最终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然而,由于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多元化特征,因此,必须做好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其管理体系。如,开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外延到点的管理方式,将对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管理落实到各个部门,确保应急预案的完善性、适用性、科学性,这样才能避免或降低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统筹规划,完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构
首先,相关企事业单位应成立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机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项极为繁琐的工作,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编制的有效性,应成立专门的应急预案编制机构来执行这项任务,并且,对小组成员进行各自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应急预案进行风险评估、规划等。同时,对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审核,确保应急预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其次,应加强对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人员的配备,应急预案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关乎到档案工作的应急预案编制,必须重视起来,为了提升应急预案编制的有效性,需要将各个岗位人员落实到位,将工作人员的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应急预案实施的有效性,而且,人员作为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应将自身的正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的有效性。最后,应建立合理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主要是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要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应急预案的预定期限等方面因素进行考核,绩效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有效性。
三、总结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4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高校突发事件策
1 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就是其危机管理机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目地就是控制突发的紧急情况发展并尽快地减弱或是消除危机,并将危机所对的人或财产的损害度减至最小的程度。而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预案就可以把突发事件的危害与损失降低至没有应急预案时的百分之六左右。我们要在突发事件有可能波及的范围和其有可能造成的损害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等事项处置程序,从最大的限度之上减少突发事件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2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陷
2.1 预案的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高校的应急预案从总体上而言是属于“纲领性”和“宣言性”文件。通过对我国的各高校的应急预案内容的分析,就能很清楚的看到,高校应急预案内容都是包括以下的几个部分:①总则;②组织指挥体系以及职责;③预警与预防机制;④应急的响应办法;⑤后期的处置;⑥保障措施;⑦附则等。
2.2 缺乏合作协调 我国各高校所作的各类应急预案当中的内容,可以发现出严重缺乏部门间的相互合作协调。以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讯的保障为例,在事件突然发生以后就需要各方面联络,所以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通讯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一般情况之下如发生地震或是气象灾害等,通讯设备也会同时的遭受破坏。关于突发事件后的通信保障问题我国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当中就写道:电信运营企业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
2.3 预案的制定有待完善 ①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有待完善。我国各高校要建立健全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体系,但是对于预案的制定程序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践当中,应急预案制定要遵循的是一种自上到下的途径。而一般的情况之下,各高校制定了应急预案之后,各级的院办相应部门制定出院一级的部门预案,之后就是专业一级的相应部门以及基层的相应部门所制定的预案。下级机关在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时,多数的情况下都要照搬上级机关所制定的预案,并没有体现出其本级别应急预案的特殊性。对于各高校单位的预案制定程序,其相关的部门所与编制的规范或是指南一类的文件当中倒是有些涉及,但总体而言也是较为简单的也都是一些原则性的内容。②缺乏联合制定预案。我国高校已有的各级、各类的应急预案当中,几乎都是某一个高校或是某个相关部门、学生组织自行去制定的,很少有几个相关联的部门联合制定其预案的情况。而高校各级部门和学生组织相互联合地制定各级别、各种类的应急预案,就有可能对应急活动的开展得到更有效率、有秩序的效果。
2.4 预案的修订程序欠缺 我国各高校的各级各类的相关的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由高校各级部门以及学生组织根据实际的需要与情势的变化,适时去修订这些应急预案。但是有关应急预案的修订条件与程序,各高校却至今也没有专门的规定过,其实我国安全监管总局就曾对此做过指示。我们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变动的情况,应急预案的演练情况以及各高校人员、技术和外部环境等不断的变化当中的实际情况,来及时地评估与补充修订完善其预案。许多的应急预案当中由于其修订的程序欠缺,加之各高校的相关部门领导对于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并未重视,实践当中对已经制定的预案进行修订的情况也是较为少见。
3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的完善对策
3.1 制定前期预防 ①结合校园的实际。当前我国高校的分布市区化与郊区化,在学生生活的社区当中宿舍楼的结构、疏散通道等方面也同样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来制定适应于本校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不仅要调研和学习兄弟院校当中良好的经验,而且也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的结合学校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校区特色的应急预案。②检查和排摸校区相关硬件部位。要在预案制定之前,检查排摸校区内诸如消防栓、灭火器、应急通道等等,硬件设备的所在部位,并且要将其标注到所指定的书面预案当中去,让校区的员工和学生都相互的熟知,防止事故发生之时因为紧张而找不到应急设备的所在,从而对事件束手待毙并且贻误战机。明确不同的应急事件疏通的渠道差异如对于自然灾害,要明确报火警、报学校保卫处等相关部门,要明确这些部门的电话,并对火警、匪警和医疗救护等电话要写入到预案中,让大家熟知。但当遇到学生自杀等情况时要及时和辅导员、学生处等部门联系报告,让相关专家进行处理。
3.2 制定后期培训 积极的组织宣传和培训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制定后,要对预案当中所涉及到的工作人员进行普及和培训的工作。要让大家明确校园突发事件的基本类型、处理的方式与应对的措施。明确的知晓突发事件“预防”与“避险”的方式,掌握其“自救”的方法与注意的事项,了解“他救”渠道以及联系的途径等,使大家在能在思想上高度的重视各类的预案,行动上也要合理的操作各类突发事件预案。
4 结论
高校是我国突发事件重点的防范单位,其管理者要正视突发得到危机事件,国际之上常常把突发事件得到管理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事件前的预防、事件发生前的准备工作、事件爆发时的工作、事件结束后的恢复。而依据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建立其突发事件日常的管理机制,以确保校园园区内安全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就是我们制定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龚维斌.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5
【关键词】电力应急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需求急剧增加的同时对电力可靠性供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医院、地铁、机场等涉及民生要害的重要部门、公共场所,一旦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将会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近年来,因频发的自然灾害引起停电事件接连不断,如2005年9月26日达维超强台风引起的海南长时间停电,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引起的大面积停电,2008年1月份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当地电网遭到严重破坏,诸如此类种种灾难性突发事件引发的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件,严重威胁了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电网建设、规范人员行为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1.电力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
1.1 电力突发事件
1.1.1 电力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内、外部人员伤亡、电力供应中断、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
1.1.2 电力突发事件按照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诱发电力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灾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地震、雷电、覆冰等;内部因素包括电力自身设备原件故障、内部人员误操作等;外部因素包括外部人为破坏、外部施工破坏和用户设备故障等原因。
1.2 电力应急管理
电力应急管理可定义为电力行业为应对电力突发事件而采取的,涵盖突发事件应对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全过程的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性的行为。具体过程是首先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进行专业的分析,然后结合社会各界的电力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危害预警,同时对突发事件采取最优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包括了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整个过程。
1.3 电力应急机制
电力应急机制主要是指电力行业的各个内部组织、各个组织之间和外部组织之间为应对电力突发事件进行的相互配合、合作的工作机制。
2.电力应急管理现状
鉴于对目前电力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些研究,电力应急管理现状主要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预案不科学、预警和救援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2.1 应急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由于电网结构、设备状况、地理位置、人员结构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安于现状,认为不可能或未认识到可能发生某些突发事件,对电力安全应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应急管理工作尚未规范化、常态化,如建立了组织架构但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不够;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应急演练流于形式,为演而演;各层级人员应急知识缺乏和处置能力不足,对停电的影响分析不到位,无法有效应对电力突发事件,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严重的财产损失。
2.2 应急预案科学性不足
应急预案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和援救计划,一般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国家曾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其他有关文件,但是很多地区仍然未严格执行,没有针对本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编制应急预案;或者没有进行应急预案的评审,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未有效衔接和协作,处置工作混乱无序。没有对电力突发事件进行系统的、完善的、具有针对性的演练,不能验证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不足造成电力突发事件发生后,无法根据预案措施进行及时救援。
2.3 应急预警机制不完善
电力突发事件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广泛的影响性,并且破坏力较大,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预警来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缺少相应的电力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无法对突发事件进行提前预警防范,尤其是几十年难遇的自然灾害,只能等待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被动的救援。
2.4 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应急救援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来临时,不清楚该做什么,如何做;二是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组织能力;三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缺乏交通、运输等条件无法及时评估出损失和所需人力和物力,影响了应急救援的及时性;四是救援人员救援技能不娴熟和指挥系统的专业性不强,造成救援效率和质量不高。
2.5 应急抗灾基础薄弱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电力企业的电网和设备面临严峻的考验,而电网结构和设备质量又是决定企业应急抗灾能力的重要基础,能直接影响突发事件所带来灾害损坏程度。目前国内电力企业的大部分网架结构和设备的抗灾能力设计都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台风或冰灾过后,电网瓦解、设备设施严重损坏轻易可见。因此,基础薄弱是电力企业做好应急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
3.电力应急管理现状解决对策
3.1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应急管理的认识
为了避免电力突发事件造成严重的后果,电力部门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电力应急管理的理论培训,增强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应急管理的认识,并加强电力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同时,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应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并进一步明确各组织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能,落实应急管理的责任。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
3.2 加强指挥中心及救援系统建设,落实应急预案
加强指挥中心及救援系统的建设,重视电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落实,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能够对电力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对,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加强指挥中心及救援系统建设,能够为电力应急管理提供全面的技术、设施和救援人员,并通过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合作实现对电力突发事件的处理。电力应急预案具有信息采集、管理、应急预警、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电子预案、资源管理和信息等应急管理功能,因此只有将电力应急预案有效的落实,才能真正及时开展电力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
3.3 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信息传输
预测和预警是预防和减少电力突发事件的第一步,安装先进的预警设备和监控设备,能够有效地进行电力突发事件的预警和信息传输。电力应急管理的预警主要是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和人员损伤等状况进行预测,同时还能够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并采集各项数据,实现对电力突发事件的专业性预测。
保证应急信息传输的通畅,才能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视频和图像信息等进行的采集和传输,信息及时传输至应急指挥中心,从而实现应急措施迅速制定,并安排应急人员和物资等。
3.4 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提高电网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
结合实际情况,加快电网发展,强化安全管理,完善预防措施,不断夯实电网安全生产的基础。一是要加快电网建设和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在电网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涉及电网安全的重大问题,不断夯实电网安全运行的物质基础,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加强电网抵御重大故障的能力。二是要坚持“严、细、实”的安全生产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及有关部门的要求,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隐患排查标准,推进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和安全现状评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和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实现隐患排查、有效治理和持续改进的全过程管理。要查找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的问题,制定细致全面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3.5 创新损失摸排方式,提升应急救援效率
台风、地震、冰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时,因灾损失摸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能否及时开展应急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灾害过后,因洪水、覆冰等原因造成桥梁、公路交通中断,按照传统的巡视方式作业人员无法对受损线路开展故障查线,不能评估出应急救援所需要的人力和物资。根据以往交通疏通的情况来看,最少需要3天的时间才能修复交通,此时再进行故障查线,严重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效率。企业应充分利用无人机巡视等科技手段或根据设备的防风、防冰以及防震的设计值建立受损分析模型,创新损失摸排方式,提高损失摸排能力,及时评估和调遣所需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提升应急救援效率。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6
1.1编制目的
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保障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我市的发生,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省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保障工作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高密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启动条件
高密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
1.5工作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依法处理的原则。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有关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监管队负责人为成员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指挥、协调和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置应急事件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包括收集、分析和综合有关安全检测信息,提出预警建议。
2.2应急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各镇街、区要成立相应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负责领导、指挥本辖区内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突发事件的报告
3.1报告主体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及时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各监管站获悉有关疫情信息时,应立即向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3.2报告内容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应急报告分为初次报告、动态报告和总结报告。
初次报告内容: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涉及人数、潜在、影响、发展趋势分析、拟采取的措施等。
动态报告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及时报告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采取的应对或处理措施。
总结报告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因果分析和应对处置结果,对今后类似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建议等。
3.3报告程序
各镇街、区食品药品监管站在获悉有关疫情突发信息时,应立即向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不得隐瞒、缓报或谎报。
各镇街、区食品药品监管站在接到辖区内疫情突发信息或报告,应立即报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生重大疫情可越级上报。
4、应急预案的启动
4.1应急反应原则
接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械安全突发时间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4.2应急反应和处置工作流程
当疫情发生后,局立即组织讨论分析,提出解决意见,指导办公室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后,将处置情况形成文字资料,于当日报市政府和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3应急反应预案
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核实,确认后下达指令,同时报告市政府和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各监管队要立即开展对防控用药械的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械及其证据材料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对质量可疑的药械进行抽样检验。
局实行领导在岗、车辆备勤、通讯畅通,有关人员都要服从所在单位的统一调度。
局及有关科室、队,加强应急值班制度,设专门值班室,安排双人24小时值班电话,做好记录。局值班人员中须有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一名,工作日外须由一名局领导带班。加强后勤保障工作,要保障交通工具及其它所需物品的及时提供。
4.4应急反应指令的下达
启动预案由局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指令,同时报告高密市人民政府。
4.5应急反应的终止
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安全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