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1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属于高等教育的高职院校也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们有必要大力推进高职院校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上就要彰显中华文化的优秀特色,那么如何让中华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模式下得以传承与创新,就成为我们进行研究的新课题。
一、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高专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涵盖校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风、校风、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等内容。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客观需要,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心素质,对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是当代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我国当代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创新,这是由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个社会能不能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以振兴中华民族为使命,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之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文化底蕴;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必须具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因此,我们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既要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更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正为我国高等教育继往开来、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创新文化也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灵魂
高等学校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新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精神基础和动力之源。文化的实质是“以文化人”,文化“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思想背景和支撑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创新提供了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1]
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容主要是优秀文化和思想文化
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主要讲的是文化传承,“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主要讲的是思想创新。很显然,这里的文化传承创新不是泛指一切知识领域及其成果,而是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换句话说,主要讲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思想文化”,是以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包含着如何对于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创新。
三、构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平台
(一)优化专业建设,加强工学结合,制定相关制度。
研究制定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有效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方法及相关制度,调整专业设置,建设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推动品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推进职业教育与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双向互动,改变单一的传承方式,学校要与企业共建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一是课程目标设置上,要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地位“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要协调好文化课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关系,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二是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在继承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达到传统文化继承和现代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机统一,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教学方式融会贯通;三是确立以德为本的教育目标,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重视做人的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的教育”
(三)充分利用团组织、学生会和班主任工作的服务、管理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采取专题讲座,形势政策辅导报告会、故事会、文体活动、知识竞赛、书画展、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感受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学生会的带头作用和班主任的主力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创新传统文化。打造具有职业特色又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育人环境,让学生随处都能感受到职业氛围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树立他们的职业理想,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文化在互动中形成合力,能更加正确地引导学生处理好奉献与索取、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等关系,加深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认识与理解,纠正他们认知上的偏差,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企业员工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净化他们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从课内外、校内外指导和实践、环境和服务、教育和管理等不同方面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断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17-05
收稿日期:2014-06-06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探新研究”(ZJA2012022)。
作者简介:刘信波(1969-),女,湖南汉寿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国家的魂,它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精神实质。特别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很重视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传播,重视对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以此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和本民族的国际影响力,维护本国文化安全,使本国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学作为知识的集散地,作为文化传承、创造、交流的中心,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其四大职能之一(其他三项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而大学四大职能的履行要依靠各门学科的教学。大学英语作为我国大学一门重要的公共语言学科,其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语言本身的学习,更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修订)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对于语言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只是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最终使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借鉴、吸收英语国家的文化,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一、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本使命
我们知道,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什么要培养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呢?培养这种能力又是为了什么呢?显然,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归属,最终归属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也就是说,要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跨国际的创新型人才,以人才的培养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传播和借鉴英语文化的职责
语言不单单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凝聚着特定的民族、特定的国家在特定的时期下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同时,语言也受到文化、社会发展的影响,即语言与文化是一体两面。要学好一门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知识的过程。文化既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学习一种语言就决不应该是超验层面上的知识体系,也不应该是单纯操作层面上的技能操练,而是通过语言获得语言本身及其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1]。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与以其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知识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在传播英语国家文化上有着突出的优势。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进行英语词汇、英语语言规则的基本教学,而且还承担着传播、借鉴英语文化的任务。应通过大学英语教学,让学生了解英美等国家社会与文化概貌,如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历史、语言、文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对英语文化学习、借鉴中,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要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和鉴别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学习、借鉴英语文化。
2.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既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英国学者汤因在《展望21世纪》书中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是医治现代文明病的良药”。古老而深厚的中华文化向来为外国人所看重,秦始皇兵马俑、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都江堰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奇迹,举世闻名。我国的京剧、中医、绘画、武术以及各种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人民喜爱和羡慕。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理应为世界人民所了解。璀璨的中华文化必须面向世界,带给世界一个更全面更富有文化底蕴的中国[2]。每个中国人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责任有义务利用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优势向外国人推介中国文化,让外国人真正相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然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介绍中华文化的交际能力的任务,承担着继承、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这种意识和担当。
3.大学英语教学在借鉴和传播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对本民族来讲,需要传承、创新,对于他民族来讲,需要学习、借鉴。当它被他民族所吸收后,又被他民族传承、创新。比如,圣经是由亚洲传到欧洲非洲再到美洲澳洲,后在英语国家中得以传承、创新,对英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在建白宫和联合国大厦时,在其根基处,埋下了一本圣经,以示他们对圣经的尊重和对上帝的敬畏。美国的总统就职时要亲吻圣经,欧洲、美洲多数国家在举行婚礼时,需有牧师的见证和祝福。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是本民族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最终都是在传承与创新中得到发展和繁荣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对英语文化学习借鉴,或是对中华文化进行英语表达训练,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文化的传播、学习和借鉴是有选择性的,不是所有的英语文化都可以搬到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必须是英语文化的精华,并且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安排,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对英语文化进行取舍;同时,以本土文化能否认同为前提,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加入中国的元素,实现从“舶来品”到“中国化”的转变,做到“洋为中用”。进行以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训练,既要考虑中华文化的特点,又要注意英语与汉语语言的区别,还要考虑外国人的思维特点和用语方式,对中华文化进行再加工,让外国人听得懂、看得明白,把优秀中华文化及美丽中国展示给外国人。
二、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荒漠化
文化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功能,而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使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荒漠化,使大学英语教学偏离了其根本使命。
1.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观念的错误
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可见,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错误的实践。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观念的错误是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偏离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首因。一是“工具”观念。虽然人们对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上依然受到理论语言学的限制,把语言本身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忽视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二是“功利”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国人对英语过分重视,使学生赋予大学英语学习太多文化之外的功利目的,英语学习行为具有突出符号化意味,分数与证书取代了语言文化本身的意义。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就具有浓厚的功利取向。大学生疲于应付这类考试,大学英语课堂自然变成了语言技能机械化操练的场地。三是“厚此薄彼”观念。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该是学习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是对外汉语和孔子学院的任务。由于我们只是重视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传授中华文化,致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毕业通过了四、六级甚至英语专业毕业之后,都不知道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英语中该怎样翻译[3]。
2.大学英语课程文化知识的缺乏
课程内容的合适与否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要素。因此,只有将大学英语课程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紧密相连,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教育部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文化”和“跨文化”字样先后出现仅7次,其中有6次属于典型的形而上学宽泛指导意见,缺乏明显的操作性,与各种语言技能技巧要求的精准表达相比,显得苍白无力。与大学英语课程对应的教材在文化材料的选择与安排上也存在问题。目前高等院校所采用的一些大学英语课程教材虽然也重视文化因素,但是在教学内容中一般都围绕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来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所涉及的文化知识仅仅是为语言习得而安排的,往往是支离破碎的,远不是社会文化,而对于中华文化知识的融入内容更是少得可怜。教材中涉及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不成体系,以至于学生很少见到有关本国文化的英语表达,造成英语表述中本国文化的失语[4]。李娅琳老师(2011年)对现行较为通用的三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了统计,如下表:
教材名称 全书文章
总数 涉及中国文化
篇数 所占比重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1-4册 80 1 1.2
新世纪大学英语读写1-4册 64 1 1.5
浙江版大学英语精读1-4册 172 5 2.9
统计数据显示,各种大学英语教材对中国文化仅有零星的涉及。正是这种以英语文化为中心而忽视本土文化的做法使得即使是四、六级高分的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孔子”、“纸上谈兵”之类的词语却不知道怎么用英语来表达。
3.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氛围的缺失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语言学界就掀起了一股“文化语言学热”,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氛围的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被作为评估各个高校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准,因此学校领导在乎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大学英语教师迎合领导意图重视四、六级教学,大学生为取得学位花大量时间准备四、六级考试,使高校不自觉地形成了以牺牲文化教学来换取四、六级考试通过率的教学氛围。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缺乏文化教学的意识,只注重英语语言的输入,重视学生微观层面上的语言能力培养,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翻译教学法,忽视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文化教学营养不良症”。家长关心的是自己的子女是否顺利毕业,学生关心的是自己是否“挂科”,至于是否重视文化教学,他们并不关心;加上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在校园缺乏相应的宣传和举办相应的活动,从而导致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氛围的缺失。
4.大学英语教师文化素养令人堪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文化传承与创新应是每一位大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而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前提。就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来看,之所以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低下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主要来自于师范或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他们虽然英语语言功底扎实,也可以说,他们不仅有着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还有着显著的英语教学能力,然而,他们在学校里过度重视英语的习得却忽视对英语文化和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关注,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也只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规则的传授。如此而来,导致恶性循环,致使大学英语教学缺失文化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进修也只是注重英语语言规则、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教育心理、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教师文化素养的熏陶。如此一来,不管是岗前还是岗后,大学英语教师都缺少了对文化的吸收,从而直接影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偏离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三、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使命复归的策略
1.重塑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理念
为使大学英语教学回归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重塑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理念。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指引下才能让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使命的复归成为可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跨文化交际,因此要求英语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规则和大量词汇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是只要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就可以进行成功的交际。实际上,具备扎实的英语和汉语语言功底以及良好的文化修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我们应该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交流。换句话说,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为双向交流服务的,交流是要向对方传递信息,而了解对方的文化是传达交际意图的前提。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白,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并且是一种双向行为,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介绍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除此以外,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学好英语并不仅仅是为了交流与吸收外国的先进科学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他国文化时与自身的本土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并推广到国际上去,以便更好地吸收、借鉴他国的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互融共生。尤其作为英语教师,他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使本国的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2.增强大学英语课程文化内容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缺乏文化内容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改革课程内容主要从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着手。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上,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重视英语交流的教育,但是在文化素养的培养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应该制定一个符合使命要求的英语教学大纲,扭转当前偏重英语语言教学的课程设计,改变学生陷入“填鸭式”课堂的现状,使得学生在习得英语语言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英语和汉语文化素养。同时,应树立双重文化对比的大纲制定观念,使得本土文化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文化学习。在编订大学英语教材上,应着力增添反映外国优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当前很多教材编订者对此在观念上尚存在较大的偏差,认为开设文化课程,学习英语国家的文明文化才能明正言顺,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务正业[5];传承中国文化只是汉语教材的任务,而英语教材只是向中国人引进和传播外国文化的一个工具。这种观念的错误使得课程的设计以交际工具为标准,厚英语文化薄中国文化。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在英语教材中增加一些具有特色的英美文化和汉语文化,从整体上增强大学英语课程文化内容,为大学英语教学完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创造良好的条件。
3.营造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氛围
语言本来就是属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说,大学英语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但是,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深受西方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影响,过分强调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忽视了它的文化性[6];文化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一方面需要高校及大学英语教师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动手术”,切除不利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做法;另一方面需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氛围。首先,要改革大学四、六级考试。由于种种原因,四、六级考试已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考试,社会权重日益加大,负担的非教学功能越来越重[7]。进行这项改革,具体来说,要明确四、六级考试性质,不能以此作为高校评比条件;考试内容增加文化考核比重。其次,高校要制订注重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制度。再次,大学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丰富的文化教学策略进行文化体验。除此之外,要广泛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报刊、杂志进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面的宣传。
4.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重大责任,因此,教师自身良好的文化修养是顺利履行使命的关键。大学教师的文化修养的培养不但要从职前开始,而且要重视和加强他们的在职培训。首先,在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培养中应以母语文化作为教学基础。我们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其实也有汉语在参与其中,只有在深刻和熟练地掌握汉语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在交际中发现汉语和英语的异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可见,良好的汉语文化修养是每一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的必备条件。因此,有必要在将来的大学英语师资培养和培训中强化中国文化的融入,使教学内容客观地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体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8]。其次,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他们同时承担着英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因此具备较高的英语文化修养也是必需的。在培养大学英语师资的过程中,重视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要更加注意汉语文化的渗透。在大学英语师资的在职培训中,要增强文化的培训意识,增加文化培训课程,加大文化培训力度,使他们不断积累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便在教学实际中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总之,在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上,英语教师首先应树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观念,平时注重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提升,在向学生传播文化时,注重选择优良的文化知识,摈弃不好的文化,真正达到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来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盛雪梅.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审思[J].英语研究,2008(11):77-80.
[2] 李娅琳,陈晓靖.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之必要性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141-144.
[3] 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86-89.
[4] 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34-40.
[5] 任海燕,曹波.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实践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3):115-118.
[6] 马维娜.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0):22-25.
[7] 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83-91.
[8] 谢玲玲.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以美国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7-40.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T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LIU Xin-bo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非遗实践基地;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72(2016)02-0127-05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与传统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比较,更加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宏观政策制定与实施,引导地方创新活动发展方向;同时,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市场进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利用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嗅觉及时调整创新活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这一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社会创新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提升地区发展竞争力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各地纷纷建立非遗传承和实践基地,基地在发挥促进非遗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遭遇了创新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利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这一模式推动非遗实践基地的建设,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涵
(一)政产学研用内涵界定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政产学研用分别代表着政府部门、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目标用户五个方面,或者说,从构成要素而言,包含政、产、学、研、用五个部分。[1]“政”———政府部门。企业进行创新需要政府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一方面,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的重点开发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创新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与实施一系列人才政策、激励政策、监管政策等,对各类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创新模式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产”———企业行业。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于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反应灵敏,是各类创新活动的主体。它能及时有效地聚合各方资源力量,并将创造出的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推动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因此,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关键。“学”与“研”———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主要进行原始创新,即创新人才的培养,科研机构更偏向于科学技术创新。在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结合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发挥科研创新优势,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先进技术的研发,联合企业将科研成果付诸生产实践,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用”———目标用户。如何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活动要以目标用户市场需求为导向,各创新主体发挥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各尽其能。“用”又具有“应用”的含义,即科技成果的转化,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创新只有通过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
(二)协同创新内涵界定
吕静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协同创新(SynergyInnovation)是指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企业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2]从各类创新模式发展现状来看,协同创新大多表现为各创新主体间紧密结合形成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资源互通共享体系,各主体拥有一致的发展目标和内在动力,依靠协同创新体系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是一种聚合各方资源力量而进行的创新活动。
(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内涵界定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指通过集聚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目标用户等各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与目标用户的市场导向作用,通过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活动持续发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过整合政府部门、企业行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目标用户等各方所具有的资源和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各主体间紧密结合、互动合作、各尽所能、协同创新,促进各行为主体向有效协作的方向发展,力取“1+1>2”的合作效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目标用户为导向、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对非遗实践基地的作用
(一)非遗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工作中的重要领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也纷纷建立非遗基地以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系统化发展。就全国范围而言,非遗实践基地建设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或传承基地建设,为众多非遗项目提供保护传承的平台,为传承人提供传道授业的舞台。二是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旨在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例如北京市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布鞋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三是非遗保护研究基地或教学基地建设,目的是提升我国非遗保护研究的理论深度,推动非遗教学实践的开展。四是非遗宣传展示基地建设,集中保存和展示当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弘扬一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公众在参观学习中认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有利于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唤起民众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代表性的有“天津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基地。这些基地在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基地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国家扶持力度不足虽然在我国非遗实践基地建设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者的重要角色,积极推动基地发展,但仍存在法规建设不完善,扶持政策、资金投入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制约着基地创新发展。2.参与主体过于单一一直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主要由政府推动完成,由政府投入资金、人力、物力等进行保护,缺乏民间力量的投入,这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缺少各方力量的支持。作为政府业绩的衡量指标之一,部分基地建设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缺乏企业、高校科研、行业协会等创新主体的参与,缺乏民间力量的投入,更缺乏全民性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观念。3.外部可利用资源匮乏目前,大多数非遗实践基地缺少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加之其自身活动范围狭小、管理水平低下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了其文化传承与保护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出现诸如过度开发、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
(二)“政产学研用”在非遗实践基地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协同创新模式的提出,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企业行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目标用户各创新主体的作用,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政府是协同创新模式的引导者。这体现在:通过成立相关部门,对非遗实践基地发展进行整体规划,聚合创新主体,整合优势资源,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协同平台;通过激励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引导科技创新人才与资金流动;通过知识产权等政策法规的制定,一方面为协同创新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也为化解各主体间内在利益冲突提供依据。企业是协同创新模式的主体。在非遗实践基地建设的协同创新模式中,“产”则是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企业及文化事业单位,例如工艺美术厂、博物馆、展览馆等。企业是市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社会需求了解清楚,能及时地察觉到市场反应的变化,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明确市场变化,满足目标用户需求,把握协同创新发展的方向,才能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学”“研”是协同创新模式的智力支撑,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拥有众多的科研人才、良好的科研环境与最新的科研成果等优势资源,“学”与“研”发挥着培养创新人才、研发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大学与研究机构承担着培养非遗传承与保护专业人才、推进非遗保护研究、为政府政策提供信息咨询等职能,“学”“研”等创新主体的参与为非遗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资源保障。用户需求是协同创新模式的目标与导向,满足用户需求是协同创新的最终目的,明确市场需求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非遗实践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应以目标用户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利用研究机构进行科技创新,通过企业实现研究成果快速向实用技术转化。
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非遗实践基地建设举措
(一)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创新
在协同创新体系中,非遗实践基地建设除了需要政府部门在资金、项目计划上的支持外,更多的是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由此可见,政府在行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科研创新与传承、人员激励、信贷融资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对基地建设有着积极影响。因此,非遗实践基地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政府部门也需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非遗实践基地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加强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力量,鼓励更多的创新资源汇集。文化传承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由政府发挥“领头羊”作用,牵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平台,由政府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事业单位等组成,旨在突破各创新主体间的壁垒,使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充分释放,推进各主体间深度合作,营造有利于创新活动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同时,通过完善政策、培育市场、规范中介等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政府作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主导者,应不断完善关于非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建立非遗保护长效机制,维护与改善非遗生存环境。同时对非遗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政策倾斜,加大财政投入,严格管理国家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减少审批层级,简化审批手续,避免因审批时间过长、资金不到位等情况造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延滞保护。积极扩充资金渠道,吸引社会力量注入,对非遗传承人的非遗调查研究与保护工作给予实质性的物质资助和政策激励。另外,对于非遗实践基地建设,政府要做到扶持与管理并重,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实施动态监管,积极组织、调动、引导各方力量参与,保证基地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与文化企业的协同创新
文化企业主要包括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的企业与其产业链中的供应商及同类竞争对手企业,还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事业单位。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有利于企业大幅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企业对于市场需求变化有着灵敏的嗅觉,非遗实践基地与企业间的合作,有利于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发现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直接从事非遗生产的企业可为基地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和市场反馈,进而改进技术方法,促进非遗创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传承,创造出的新产品反过来又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而选择与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合作,更是企业提升自我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间接地为非遗的丰富与创新注入活力。由此,文化企业间的协同不仅能分享到同行业内部的技术、知识和信息,还能进一步衡量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并更好地做到与其差异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以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为例,北京市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北京市荣宝斋、江西省景德镇古窑瓷厂、山东省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绵竹年画社、自治区藏药厂等均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示名单。这些企业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一方面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而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间的协同创新,一方面文化事业单位和企业可作为高校各类非遗参观学习活动的实践基地,同时,为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利用学术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促使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品牌。
(三)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源泉,能极大地促进基地开展创新活动。一般而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能够为实践基地输送各类专业人才,高校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开设民俗学、文化资源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课程,也可设置通识选修课程供感兴趣的学生选修以增进对非遗的认识;同时,积极组织编写、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材,将相关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还可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市场需求与就业前景,有针对性地开设具有发展前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毕业生。高校应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宣传活动,使更多高校学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识、知识甚至是技能。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浙江海洋学院为例,基地近年来在海洋民俗、海洋文学、海上丝绸之路、海疆海防、海洋文献等方面展开了系列教学与研究。开设海洋民俗、海洋美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非遗教学效果显著。开展非遗进校园,多次组织舟山市非遗传承人、各地非遗研究专家前往学校开展表演与讲座。2007年,邀请舟山市“侯家班”木偶戏团前往学校进行表演。“侯家班”木偶戏团是一个家族式木偶戏表演团,班主是“侯家班”第三代传人侯雅飞,当时,“侯家班”为同学们表演了武戏《少年英雄杨文广》与文戏《周文宾卖子救母》,激发了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大兴趣。2012年,又邀请“翁州走书”进校园,再一次增强了同学们对非遗的感性认识。另外多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知识、政策的宣传。带领学生参加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辩论大赛,表现出色,喜获亚军,团队成员荣获“最佳辩手”称号。每年多名学生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论文选题,充分发挥了高校对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人才与知识资源整合作用。高校以人力资源为纽带,能为非遗保护研发工作提供场地、设备等资源,使其间接参与到创新活动中,还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直接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高校优秀研发团队进驻基地开展创新活动,或与高校联合设立非遗研究室用于新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实践基地的创新能力。例如2013年落户于武汉纺织大学的武汉汉绣产学研发展中心,现有数名研究生致力于推动汉绣研究保护、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因此,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可为基地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为实践基地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四)与目标用户的协同创新
满足目标用户需求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与目标用户的协同创新更多体现在与用户的信息沟通及用户的反馈作用上,对于非遗实践基地而言,可将社会大众视为其目标用户。作为实践基地的体验者,社会大众对基地创新成果拥有最直接的发言权,并能对其创新发展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因此,重视用户的反馈信息、加强基地与用户的协同,不仅能帮助实践基地有效识别市场需求,促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也有利于传播非遗知识,增强社会大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意识,为非遗实践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与教育部门合作实施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计划,在中小学设立非遗教学传承基地,通过课堂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将民间文化传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大力开展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民众近距离接触非遗,增进对非遗的了解,代表性的有南锣鼓巷非遗体验基地,该基地由南锣鼓巷商会与北京丝路新图文化创意公司联袂打造,1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集体入驻,开办以刘海戏金蟾为主题的“北京财神”专卖店,设立免费的“非遗公益大讲堂”,旨在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弘扬传统文化。非遗体验活动的兴起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契机。另外,可充分利用协同创新这一模式,吸纳社会资金,利用非遗实践基地所掌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建立非遗学院和民间技艺学习班,非遗学院主要针对日后从事非遗研究的专业人才设立,民间技艺学习班则多设在农村,吸引更多对非遗感兴趣的社会人员学习非遗技艺。可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利用传统手工技艺致富,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为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促进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的结合,2015年5月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以传统工艺为中心,借助高校、设计企业等开展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目前该计划已顺利进行了研修与普及培训工作,共有23所试点院校举办了33期研修班和普及培训班,培训学员1700人,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之,在非遗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各主体应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政府部门作为引导者,制定配套的政策制度,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以企业为主体,为非遗实践基地发展注入活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积极配合,为实践基地提供人才供给和技术研发支持,帮助其提升创新能力;坚持以目标用户为导向,增强社会大众非遗保护意识与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娜.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合作策略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97-98.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文化传承 大学生 思想引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91-02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直以来都受世人敬仰与学习。优秀的文化需要大量的人来继承与发扬,这样才能使我国文化发扬光大。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时候,要加强对爱国主义的教导,使其紧跟党的步伐、谨遵党的教诲。加大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
一、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视、网络的日益盛行,大学生对新技术的迷恋程度越来越深,学生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新思想、新观念的进一步产生,使得信息潮流逐渐占领了学生的成长空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退出了教育舞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倾向于照本宣科,往往会忽视人文知识的输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强调书本知识而忽略人文教育,淡化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对学生的教育起不到丝毫的帮助。成功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对思想知识的讲解,更主要的是要将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这样的教育才会更有效。
二、通过思想教育来引导学生做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者
大学生是我国的后备力量,是祖国的希望。要想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首先要提高人才竞争力,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就有了保障。当今世界的格局在不断变化,表现形式更加多极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担负起传承文化的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使命感,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与传承,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地方,学校教育对一个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有很大帮助。学校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对学生的教育起引领作用,将更多的先进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来做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者。大学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学校的育人对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来应用文化,如何将我国文化发扬光大,使我国文化得到充分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经过不断的努力与积累而得来的,对学生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只有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使我国文化得到真正的发展,才能充分展示大学生传承文化者的形象。
三、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模式
“文化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人,而大学是为国家输送有用人才的主要机构。
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否成为合格的建设型人才,在学校的学习是关键。学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将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使我国文化更大众化、未来化。
文化传承的创新需要不断的融会才能利用文化来感化人。实现这一点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不断地将文化传承的内容与载体进行融合,将相关文化渗透到载体中去,使文化得到更进一步的传承,让文化更具有可亲性,这样文化的有效传承就达到了以文化人的最初目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校文化的改善,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里学习。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文明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精神文明的培养,将学校建设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多元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一步结合,将我国已有的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进一步融合,使我国文化更具有现代感和吸引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的交流水平,让学生多参加交流性会议,为我国储备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四、以文化为其基本导向,引领学生思想潮流
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都有着自己相对独特的校园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大都体现在其自身的办学理念、实施的教育方式、具体的组织形式和实际管理制度、既定的办学目标等诸多方面。总的来看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由于这些高校自身的办学历史、所传承的文化传统以及看重的学科专业等都有所不同,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大学生们自身思想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其思想上的变化,学校中的相关组织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应依据实际现状,切实做好引领和指导学生的思想工作。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应从当前高校文化的几种常见表现方式出发,在考虑其自身精神文化以及相应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基础之上,构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建设目标。尤其是需要重点建设包含其自身文化精神、实际目标理念、最终核心价值、校园环境建设、真实大学形象等诸多建设要素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
(一)整理大学精神,优化办学理念
应该说,在现阶段的高校日常管理中,构建其自身文化的首要目标就是在及时树立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促进和创新高校文化理念,在进一步加深和巩固科学发展的主体之上,有效总结以及归纳当前教学过程中符合现阶段发展潮流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和治学文化等,并据此来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文化建设规划,争取构建一个相对合理、开放的交流平台和管理体系。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合理引领大学生们的思想潮流,同时可以从某个方面不断促进当前的高校管理工作。
(二)加强师生交流
大学生相比于高中以及初中阶段,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正在日趋减少。这一方面同当前的教学模式有关,另一方面也同教师自身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关。在当前的一些大学校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授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别说互动了。虽然这个阶段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但由于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很难考虑周全,这时就需要教师中帮忙去指导和分析,并通过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社会阅历,来帮助学生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和引领学生的思想潮流,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学生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在生活中多关心学生。
(三)构建一个稳定、高效、合理的文化建设体制
应该说,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科学的文化体制不仅对提升学校文化底蕴、营造和谐文化校园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引领大学生正确思想潮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重对文化的积累,依据自身的实际现状,在结合学校特点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相对稳定、高效以及合理的文化建设体制,进而调动教师以及学生构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努力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引领学生思想潮流的作用。
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办到的,它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各高校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培养人才与思想教育联合起来,让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树国.构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引领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2] 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3] 蔡劲松.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文化建设体系构建[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
[4] 孙作顶.从文化传承创新视角审视大学生思想引领[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
[5] 周巧艺,朱斌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政工研究动态,2009,(12).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5
关键词:文化传承;职业训练;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115-02
在高等教育中,过早的专业化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是对任何专业学生的长远考虑,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目前,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的形式化、边缘化较为明显。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缺少文化积淀的空间与范围,社会环境的浮躁与功利性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如何处理好文化传承和职业训练的关系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文化的传承与职业技能的训练存在交叉而又矛盾的关系。高校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具有可发展空间,建立更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传承与创新的大学精神”。目前,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也在向应用型发展,注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本科教育目标培养,应该具有更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基础。同时,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根本属性,强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以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为主导,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体的道德情怀、人文素养与专职技能一样有着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有合适途径正确解决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之间的矛盾。
一、以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为基本方向
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老产业更替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仅具有某一专业特长,而是具有多重融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要求。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应该是切合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大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既要考虑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体现文化传承的内涵。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之上,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应该是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同时,文科学生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高等学校课程既要为大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条件,也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
目前,在有些国家的高校里,专业已经不再是一个预设的固定单位,而是通过学生选修一系列的课程或是课程组从而形成的适合这个学生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开设适应所有个体学生发展的课程。在我国的高校,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这样的课程设置未必合理,但是,其中蕴含的合理因素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即:专业培养方案要有一定的空间,要有可变化的柔韧性。其实,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专业模式有固定性、预设性,学生个体有多样性、发展性,同一个专业培养目标肯定不适应于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的专业培养应该具有目标的预设性以及方案的可变性空间。以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基本方向。有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采用模块选修的方式,即在专业选修平台设置模块课程组,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这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有益探索。
二、以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为落脚点
社会需要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体系目标的建立来实现,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和育人功能所做的设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更体现了其社会需求本位的一面,专业教育及其相关的职业训练成为高校主导性目标。高校的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对课程体系发展的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所做的设计,主体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需要的必要性,二是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三是知识现状的总体性。这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来源问题,亦即知识、个人和社会等三个基本来源。课程体系的设定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
从专业发展规律、专业教育规律的角度来划分;高等学校的课程可以划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样的划分体现了高等学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和层次关系;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容量的不断增加,“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发生着变化。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课程又体现出各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逻辑关系,这主要表现了高校课程的横向结构。从实际操作来看,高等学校的课程关系主要表现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中最经典的内容,其中的核心课程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设置。通识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较全面和系统的知识结构。目前,高校的通识课程有教育和心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社会科学、体育科学、艺术欣赏、自然科学等。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作为高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打好专业知识建构的基础,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既不属于专业性过强的某一门学科,也不应该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它的意义应该在于激发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点,在于使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在于使专业知识的学习走向更高深的境界。它应该贯穿于大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拓展必定拥有可供发展的空间,专业素养的延伸也有更深厚的基础。
在高校的课程建设中,要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通过科学的课程学习,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养成。需要建构合理的人才培养通识教育平台,在大学低年级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人文知识基础,以利后续的提高与发展。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着力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注意切实提高学生对人文理性的关注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符合新时展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和品质,积极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与目标。通过科学的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加强未来发展规划意识,逐渐明确学业或职业发展方向。
在大学的课程学习积累过程中,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需要有自然、科学、人文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能使专业学习的视野狭隘化。高校必须以科学的课程设置为扎实的落脚点,处理好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关系。
三、以建设传承创新的大学精神为依托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的根本生命力。在中国名校中,大学精神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如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精神,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等。这样的大学精神是在文化传统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下积淀成的价值理念,是学子的精神家园,这样的精神将一直影响学生的成长与未来。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美术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78-02
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造就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她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推进我国文化发展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传统美术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景仰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具有鉴别和创造先进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课程标准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主要阵地,学生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佳主体,教师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主力军,而教学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佳渠道和方式。因此中小学的美术课程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对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美术教学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视觉化与直观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人类对外界所获得的信息80%以上来自于视觉,而美术活动、美术作品都是视觉化的艺术,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绝大部分文化要传承和发展通常先进行视觉化,然后再进行传播。而在进行视觉化的转换过程中,美术活动的介入可以极大地丰富文化视觉,并使得较抽象的文化内涵变得更加具体和易懂。如《三字经》在传承时,用文字进行记载,而早期传承用书法的形式进行记录,现代化的传承进行图书化,加入插图的创作,使之图文并茂,这都需用美术的表现形式,才能使其更易于传播和传承。
美术介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喜闻乐见,更易于引入专业课堂。比如在上《看花灯》一课时,除了讲述元宵节看花灯习俗的起源和历史传说,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外,还可以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分析各地区花灯的造型及色彩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花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这样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形式各异的花灯代表着人们在新年里不同的愿望,学生除了设计传统的兔子灯、荷花灯等,有的还设计了喜洋洋、小熊维尼等可爱的新造型,在材料的选用上,除了运用纸、竹、绸缎等是很常见的传统素材,还融入了塑胶、玻璃纸、皱纹低、铁丝、压克力废弃纸盒、铝罐等各式现代材料,表现出花灯的透光性,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传统花灯有更进一步理解,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打下烙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还可以将绘制的花灯布置起来,开展师生共赏花灯猜灯迷系列活动。
二、美术教育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传统文化中,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与书法、国画等艺术相结合,使得其文化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相得益彰,把先人的文化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二者的结合,更加相互提升文化品位,而美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的源泉来自于传统文化,并使其升华和物化为视觉形象,创造为有中华文化意境的艺术品,文化艺术品的广泛传播和雅俗共赏的特点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如在上《水墨画变体画》一课时,首先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知识,然后再带着学生欣赏中国传统的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以及国内外名作,从中了解名画的创作背景、内涵及绘画方式等,并利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工具和水墨技法,在艺术家的原有作品中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学习了传统国画方面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将名作进行二次创作,既巩固了传统水墨知识,又进行了绘画方法、理念上的创新。
三、美术教学开辟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