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程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程定义

体育课程定义范文1

关键词:工程造价;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

《工程建设定额与预算》课程,也称《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在我校原课程名称为《工程建设定额》,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也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及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原有的教学目标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将能力培养列为课程主要目标之一。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根据我院“办学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学生”为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重新构建,改变过去以传授定额计价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加强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能力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提高显著。

一、按照行业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构建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1.改传统式教学体系为模块式教学体系

《工程建设定额与预算》课程定位于培养“知识理论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对应的专业技能岗位是造价员。通过行业专业调研造价员的岗位职责是:能够熟悉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工程造价的管理规定,熟悉工程图纸,掌握工程预算定额及有关政策规定;能够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量清单和进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及标底等计价文件。根据造价员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造价员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素质,我们从新修正了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前按章节划分课程内容,按完整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学的传统做法,设计出该课程的四个模块体系,模块1:工程造价基础认知;模块2: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模块3:定额计价的编制;模块4:预算软件的应用。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及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新定额、新规范、新软件,围绕工程造价的计算能力这个核心能力设置课程内容,调整和删除了部分与实际岗位链接不是很紧密的内容。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工学相结合性,充分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为造价员岗位证书的应用技能认证做好充分的准备。

2.依据行业技术标准组织教学,使教学与行业标准接轨

在教学内容中,以现行的工程造价行业规范(2008天津市预算基价)为基础,突出职业技能,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充实和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使教学设计、教学安排和教学实施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实现了教学体系与行业职业标准无间隙对接。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尝试

1.按项目驱动模式构建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四大模块的课程培养体系内,以项目驱动教学为主,把大的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利用现有的校内外实训资源,按项目驱动模式构建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要点贯穿于各个子项目中,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如在模块2中,将教学内容设定为2个项目,6个教学任务(见下表1),其中任务1按照计价文件要求又分解为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装饰装修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2项子任务。每个任务都设定了具体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逐一完成任务,学会并掌握了造价员岗位职责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水平。

表1

教学模块 教学项目 教学任务

模块2:

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任务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任务2:措施项目清单的编制

任务3:其他项目清单的编制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 任务4: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

任务5:装饰装修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

任务6: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及其他项目清单计价的编制

2.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我们用编制2个真实的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与报价作为两道平行主线,按照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围绕着土方开挖、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工程等施工内容,科学的设立各项工作任务,把专业理论知识点融入到各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围绕着完成各项任务为目的展开教学,项目一是教师讲解、示范;项目二由学生独立操作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操作并行,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分阶段“做”完不同的任务,充分体现了在“教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一体化教学体系设计,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由原来该门课程学生普遍存在的“一听就会,发工程图一做就不会”现象,转变为 “听了会做,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的局面, 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及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实现无见习期上岗奠定了基础。

3。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结合现场进行实训教学、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以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改革以往的传统的期末一次性理论考核评价方法和手段,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工作任务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出勤、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将造价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获取,纳入课程考核中,实施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课程考核办法。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岗位标准和技能要求作为考核学生专业能力的指标,实施以证代考,即:考取的造价员证等同于课内考试成绩,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四、结束语

体育课程定义范文2

一 基于“订单式”的新闻人才培养

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力高校的教育功能定位。在教学与就业的对接过程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青睐,即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力求人才培养和用人需求“无缝对接”,实现学生的学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在实践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多见于工科类专业,其与企业的生产直接关联,该类企业的岗位吸纳能力强,学生经过学习和实训,形成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文、史类专业定向单位因岗位流动性不强、数量少,高校与其开展“订单式”培养的成功案例还不多,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有待提高。

2014年百色学院中文系与广西工人报社达成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建“数字新媒体班”,进行“订单式”的培养人才,办学模式确立为“工学交替、融合管理”,培养面向行业一线的新媒体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构建上,摒弃以往“大而全”的模式,改为针对性强、精细化的课程设置,在充分调研岗位需求和媒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并以其为导向,在教学改革中有所体现,在专业实训中巩固和提高,辅以正确的评价体系,完成专业课程的改革,流程如图1所示。本文以下阐述以课程改革为切人点,在文科类专业开展“订单式”的合作办学。

二 定向的课程设置

(一)确定三大培养模块

传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新闻全才”,但对于“订单培养”的数字新媒体班来说则过于冗余,某些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这些学生而言难度过大,学起来吃力且容易导致学习情绪上的疲劳,而他们的成才目标并不是成为研究型的高端人才,而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确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时,摒弃“求大求全”的思路,与合作单位的岗位和业务需求、未来发展规划高度融合,力求实现毕业生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广西工人报社除了《广西工人报》,旗下媒体还有桂工网和“职工在线”客户端,除了履行宣传和提供信息的媒介职能,还拓展了报社的媒介经营范畴,是接纳毕业生实习实训和将来就业的重要平台。“数字新媒体班”的培养目标就是适应该新媒体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再结合当前我国的媒介发展趋势,确立了三大培养模块,即网络新闻采编和策划能力、摄影摄像(微电影)能力、广告策划和执行能力,对应网站和App的文字采编、视频采编、广告策划三类岗位。 (二)理论与实践融通的课程群构建 除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发展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广播电视学等课程,而专业发展课程群则对应三大培养模块,具体划分如表1。课程的设置和分配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侧重于实践的原则,在课时分配上,除了诸如网络传播学等少数强调理论的课程,实践与理论课时比例均大于3:1,有些课程甚至全部设置为实践课时,让学生每次上课在实际操作经验方面都能有所提升。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岗位技能对应的课程方向,学生只需修满学分即可。

(三)课程内容体现“媒介融合”和“技术应用性” 目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加速更新换代,众多媒介机构纷纷开拓新媒体的新闻生产领域,如微博、微信、App等,都成为媒介产品的重要组成,这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介融合”的课程构建成为新闻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是技能和知识要与岗位要求、新媒体的发展契合,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将内容集中在如何写好网络新闻和短评,以及开展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淡化或取消传统新闻写作课中的通讯和深度评论写作;又如网络新闻编辑课程,除了传统的网络新闻编辑外,加入如何编辑适应微博、App用户群阅读习惯的新闻;而新闻摄影摄像和专题片策划与拍摄,则重在训练学生拍摄主题鲜明的微视频的能力,以及后期的视频处理技术。

三 教学方式改革 (一)教学“微课”化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如果按照传统的系统化教学方式,信息量大且容易形成知识链的割裂(如一个章节的内容跨两周以上的时间),对于数字新媒体班的学生能力而言是较难接受的;因此,将课程内容“微课”化,每一次课均设置一个问题,上课的初始阶段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后续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预设的问题,当课堂结束、问题解决后,技能也就习得了。在“微课堂”中,理论讲授大概只占用15分钟,其余时间学生则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例如,网络新闻编辑课程中的“标题”一节,让学生在多媒体实训室为缺失标题的新闻添加标题,之后与原标题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规律,教师讲解后学生再进行相同性质的实训,两节课内就能获得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初步经验。

(二)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整个项目,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对于某些课程,一个项目可以囊括绝大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刚上课时就向学生讲明课程要求,今后的学习就是不断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让他们明晰课程的主线和思路,形成体系化的知识脉络。例如,专题片策划与拍摄和广告策划与文案课程,就可以以一个项目支撑整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拍一部主题鲜明的微电影,针对某类客户设计一个广告(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文案),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学习理论知识点和技能,并随时能够付诸实践。这些技能习得针对广西工人报社的视频采编和广告方案岗位,实用性强,学生在实训和就业时可以直接应用。

四 评价体系的改革

首先,改变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即注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以往的评价方式是重视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评价,平时成绩只凭教师对学生上课的印象、作业、到课率等情况模糊地给出一个分数,且期考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造成学生平时懒于锻炼技能,将精力花在期末的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上。改革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考成绩只占40%,因为课程大多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完成,项目完成的阶段性成果就是平时成绩评判的主要依据,其他的考量因素还包括参与的态度、对项目完成的贡献率、体现的进步空间等。而在期考的试题设置方面,减少客观题的分数,增加主观题和开放题的比例,有些题目甚至可以不设标准答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进行打分,考量学生获得技能的水平、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加订单合作单位的评价比重。以往的评价方式是全部由教师大包大揽,从平时成绩到期考成绩,都由教师决定,这一方面给教师过大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容易出现“感情分”,评价的主观因素过强。对此,除了期考成绩是教师评定外,平时成绩的分数组成由订单合作单位和学生共同给出,比例依次是桂工网记者、编辑占50%,项目小组长占40%,个人占10%。桂工网记者、编辑面向的评价对象是学生的最终作品,以作品与桂工网岗位要求的契合度作为主要评价依据;项目小组长根据组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度给出分数;组员个人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但占比较低,避免部分学生人为拔高自己的分数。专任教师尽管不直接给出分数,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偏,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总之,文科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工科类专业相比,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尚未有较成熟的模式。以课程改革为切人点,大幅度增加订单合作单位参与教学和管理的程度,创新教学和实训的方式,能较快让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定向岗位相契合,减少就业后的适应期,为订单合作单位培养适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定义范文3

摘 要 体育课程资源是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的前提,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而言。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不同种类和具有不同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提供资源保障。文章在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阐述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谈到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 体育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原则 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体育课程资源是活的教材,合理利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隐藏在课程中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来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守哪些原则,开发的重要途径有哪些,现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要想给“课程资源”下个准定义,我们首先要把“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弄清楚。徐继存等课程专家对课程资源的定义是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一切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即使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我国学者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虽然每个专家对课程资源的描述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资源是课程的来源,课程实施的支撑条件。2.它体现了为实现课程资源目标,课程资源需要经过不断地筛选、评价、加工才能进入课堂。

(二)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由于我国体育课程资源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有关文献中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并不多见。依据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结合体育课程的特征,学者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形成体育课程的因素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体育的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是无论多少丰富的资源,都必须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开发、筛选、加工和利用,才有可能成为学校体育课程。因此,明确体育课程资源的原则和了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尤为重要。

(一)健身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

“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如果不能有利于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根本目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开发利用的资源包括丰富的体育文化含量,突出其文化价值,如参与、协作、竞争、拼搏、创新等等。

(二)科学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不仅遵循学科的发展规律,反映本学科的新进步和新成果,还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同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的情况,如教师的专业结构和素质能力、学生的体育基础和体育需求、以及学校的场馆设施、财力等具体的情况。

(三)优先性和兴趣性相结合的原则

开发时应认真研究,优先开发已经具备条件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内容,同时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对内容、方法、环境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三、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并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若干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这就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留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说明,不管选择什么样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多种多样,一般而言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一)开展当代社会途径

不断的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者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体育基本知识,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深入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为实现自己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目标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包括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体育活动经验与体育课程教学经验。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三)鉴别和利用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个单位有体育特长的人员或体育场地器材等体育课程资源,不但要大力开发,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财富

(四)验证体育课程资源

任何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都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验证,才能检验出体育目标是否实现。因此,应提倡和鼓励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来证实所选择课程资源的有效性,从中选择最佳的资源加以利用。

四、结语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的开发程度决定体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对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以上三个原则、四条途径,根据各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挖掘课内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体育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在体育教学中的作业。

参考文献:

[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2] 徐继存等.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学.

[3] 耿培新,李志刚.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与利用的研究[J].体育教学.2005(3).

体育课程定义范文4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体育课;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0-013.9]

1.前言

纵观人的整个学习生涯,小学阶段的学习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行为等为以后的学习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而在小学学习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其重要的课程——体育课,就是一例。在当前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树立“以人为本,健康教育第一”的教育观念,逐渐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目标、任务、过程和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提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过程就成了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对人学习生涯影响最大的小学教育的体育教育课程也就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那么更好的对小学体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被提上日程。

2.分层教学法的含义

目前,对分层教学法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解释。曲宗湖在1999年提出了“分层递进教学”的概念,即分层递进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分组教学,其特点就是把技术水平接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层次组成小组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办法帮助下层学生向上层学生靠拢,上层学生更加优化,使各层面学生共同进步[1]。这是对分层教学法的比较早的定义。又有学者将分层教学法定义为,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层次把学生分出不同的组别,并加以区别对待,是“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2]。

也有学者将分层教学法定义为,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要求分组教学,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在这其中强调以学生为主,注重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关联[3]。

而本论文认为分层教学法,是根据课程的需要所要达到的整体的教学目标,将同一个教学班中有较大差异的教学对象,根据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并对每个教学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在小的教学周期内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每个教学层次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终使全部的教学层次都能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中运用的分层原则

根据传统的教学法的教学程序,提出了分层教学法的教学程序的六个步骤,即教师讲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讲解学习内容、教师示范学习内容、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总结,从而制定出分层教学的分层原则。

3.1 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原则

体育活动本身是一个体力与脑力综合活动的过程,它需要多种练习的整合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而在体育课中,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差异,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强,在体育课上表现得较为自信,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差,在完成体育项目时总是表现得很吃力,在体育课上很容易失去对体育的兴趣。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对其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把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评作为体育教学的分层原则。

3.2 学生兴趣差异原则

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做事成功的先前条件之一,一个人的兴趣表现在外部事物上可以称之为个体心理倾向,要使体育课能较好的进行,让学生学有所获,在体育课上教师教学时就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即学生的个体表现于外在的心理倾向,而且还要针对某些学生对体育兴趣淡薄的和没有兴趣的,教师要培养其兴趣,这也是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运用时重要原则的体现之一。

3.3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原则

教师根据学期设计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把这些教学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小目标,如基本目标、中等目标和发展目标等,并将这些目标根据情况运用到体育课中,以此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4.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中运用的优点

4.1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这是分层教学法运用到小学体育课程中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之一,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运用分层教学法将小学生按照年龄、身体状况、身高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的形成,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基础和为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作铺垫。

4.2 符合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

在运用分层教学法时,教师面临的对象相对较特殊,因为小学生比较容易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小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认识、体育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都相比其他年龄阶段的较差,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时,必须结合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是学生学有所得,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4.3 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生对事物的注意力和兴趣有很大差异,在体育课上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直是小学教师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之一,将分层教学法运用到小学体育课中,把注意力和兴趣爱好相似的同学被分到一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小结

在运用分层教学法时要始终以健康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体育技能的形成为目标,让小学生从小喜欢体育,培养对体育的爱好,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体魄的形成,切不可为了目标而无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和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体育课中要求教师细致入微的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实际,课上教师要多用激励的语言,以鼓励为主,课后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和自身的教学进行总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让师生之间教学相长,优化教育过程,做到“各得其所”,从而达到师生喜悦,生生喜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俊平.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体育科研;2002;01

[2]任莲香.高校新生体育课分层教学探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

[3]刘朝建.体育课分层法教学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0;02

[4]叶东惠.高校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J]中国学校体育;1999;03

[5]孔宜玲.新课标下“分层教学”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

体育课程定义范文5

关键词:体育课程目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2--0105-05

作者简介:鲍军超(1976- ),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体育课部,湖北 武汉 43008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已近10年,通过这些年的实践,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怎样,体育课程目标设计是否准确、合理,实现与否等等,都到了应该有个初步定论的时候。本研究以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为研究问题,探讨在实践工作中对《纲要》中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解,从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以及基层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困难等方面评析高校体育课程目标问题,以此同广大体育工作者探讨,为修订《纲要》提供参考建议。

1 对《纲要》中课程目标的理解

1.1 体育课程目标分类问题探究

关于体育课程目标定义的研究,周登嵩认为,体育课程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目标的总要求,确定的指导各级、各类、各地区学校进行体育课程编制的准则[1]。张学忠对体育课程目标定义为:在特定的教育学段,学校体育课程试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以及在体育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指标等方面,在其主动发展过程中试图达到国家所期待的水准[2]。本研究认为:体育课程目标是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体现,是培养目标在体育课程中的具体化、操作化表述。

《纲要》中体育课程目标包含基本目标、发展目标两部分,分为5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等。影响课程目标的因素来自于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以及学科的功能。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首先,要回应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又不完全依赖现存社会的要求,还要具有前瞻性,需要对未来社会需求作出预测。其次,体育课程目标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需要,还要关注学生潜在的发展需要。第三,最为重要的是体育课程的学科功能能不能满足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纲要》中5个领域目标看,作为一门学科的体育课程显然不能满足“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的需求,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发展要求,但能满足“运动技能”的发展需求。《纲要》中5个领域目标是否存在着夸大体育课程功能之嫌?

就课程目标的分类体系而言,有“目标的表达形式分类、垂直分类、水平分类”[3]等三种课程目标分类框架。《纲要》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目标、发展目标显然是按照垂直向度而进行的分类,5个领域目标则按水平向度进行的分类。从目标的表达形式上看(不是目标的实质内容),有三种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展开性(生成性、形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4]。还有学者增加了“普遍性目标取向”[5]。行为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它关注的是结果;展开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而不是一种外部预设的目标,它关注的是过程;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化而不是同质性,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的首创性的反应形式,是一种活动后得到的结果,但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改变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过分注重技术技能目标的单一表述,发展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呈现,强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实质上是一种适应时展多样化需求的目标价值取向的体现,也是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价值与功能的综合体现。

在《纲要》的5个领域目标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应属行为目标取向范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属展开性目标取向范畴,“社会适应”属表现性目标取向范畴。那么体育课程结束后学生产生“运动参与”的结果显然是不确切的。“运动参与”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与环境的影响,仅仅通过体育课程显然是达不到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在体育课程教育情境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具有非预先规定性。所以,体育课程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目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体或社会需求。“社会适应”也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是学生活动过程中自身体验的自然流露,具有个性与首创性。所以,“社会适应”应是多样的。我们在期待得到“社会适应”果实的同时,还要能承担起对“社会不适应”的准备。

因此,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力图展现出体育课程功能的多样性与个体和社会需求多样性的统一,但由于对体育课程功能的夸大和摆脱不了“行为目标取向”的传统思维影响,使呈现出来的体育课程目标难以理解。看似一个非常完整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从参与体育运动到运动技能习得,然后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效果,而实质上没有起到对体育课程实施应有的指导作用。

1.2 五个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分析

1.2.1 运动参与目标

一般认为,首先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才能实现体育对人的生理性、社会性改造。因此,运动参与目标作为体育课程目标是理所当然的。从心理学上看,体育活动参与行为是在体育参与内在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与外部条件时机成熟而产生强烈的参与动机后,才促使其参与体育运动。在人的不同发展时期引起体育参与的主要动力不同,一般来说,中小学阶段体育兴趣作用突出,大学阶段体育态度使其更理性参与体育,而成年以及中老年则主要源于对体育活动价值的理解[6]。积极体育态度的培养主要受相关体育知识信息、体育参与需要、群体期望与规范的影响,体育知识信息对体育参与需要也起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显示,大学生健商指数排在前3位的专业分别是医学、体育和教育专业[7]。究其原因,这3个专业的课程与体育及健康比较相关,获得了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更多的体育健康知识,形成了更为积极的体育态度。因此,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体育课程教学体现出学生运动参与目标的内容表现应是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体育课程是通过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而影响运动参与的。忽略了其中的内在关系而将“运动参与”直接定义为体育课程目标可能会导致体育课程目标因缺乏有效的内容载体而带来贯彻执行上的困难。

从运动参与的时间纵向上看,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是学校教育时期内的,还是离开学校教育以后的,使课程实施者难以领悟。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课内的运动参与形式;而课外的参与属学生个体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价或进行有效评估的成本巨大;学校教育后的运动参与是走向社会后的个体行为或社会行为,更是无法知晓。“运动参与”目标缺乏必要的可操作评价方式,就无法得知该目标能否实现。美国一项近20年的跟踪研究显示,学校体育对个体走向社会后运动参与行为的影响一般为2~3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消退,最多到第5年基本消失[8]。因此,体育课程对个体能够持续产生的作用最终还是体现在体育文化素养以及运动技能。而且,运动参与目标的培养,明显缺乏有效的内容与理论支撑,在其他学科的课程目标设计中,还没有将“参与”作为其课程目标的先例。因此,“运动参与”目标作为体育课程目标显然有失妥当。

从目标的内容标准上看,“运动参与”目标中的基本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后半句表述“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以及“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9]也应不属于运动参与目标的描述内容,而属于体育文化素养与技能范畴。

1.2.2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目标

“身体健康”目标是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延续。众所周知,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这是由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决定的。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运动技术为主要练习内容”。以劳动技术为内容就成为了劳动课程,忽视了运动技术练习内容的体育课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程。为改变我国传统体育课程过分重视运动技术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局面,《纲要》中课程性质对体育课程定义的表述去掉了“以运动技术为主要练习内容”,大有矫枉过正之势,是值得严重警惕的。体育课程中所达到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目标是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忽视了这种带来健康的载体——技能学习过程,就不可能产生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从身体健康目标的内容标准上看,身体健康目标中“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和“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9]也不属于身体健康内容,而是“具备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能力”。体育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活动的经常性,练就健康的体魄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体育课程教学中虽然学生练习也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但体育课程学习的“量”显然还达不到“练就健康体魄水平所需要的量”,因此,体育课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健康,却一直无法实质上达到社会期望的健康水平。所以,学生体质下降归责于体育课程是一种对体育课程认识上的错误和偏见。

狭义而言,心理健康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目标的内容标准也多为体育文化素养范畴。心理健康与家庭、社会、教育等成长环境息息相关。体育课程促进健康(身体、心理)发展的程度同“过程与方法”紧密相联,所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注重学习过程,改进教学手段、方法。但即便是最完美的“过程与方法”也只能是在现有程度上更进一步地促进健康发展,而无法通过“过程与方法”的优化实现对个体、社会期待的“身心健康状态”的满足。所以,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而能达到“身心健康”的说法也是片面的。

1.2.3 社会适应目标

“社会适应”是学生在学习活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应形式,即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流露。影响学生社交、处事、人际关系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反应应仅限于在体育活动中,是不是能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还有待研究。而且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反应形式对于社会期待来说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因此,给这种反应形式戴上“社会适应”这顶大帽子不但夸大了体育课程功能,而且在思想意识上就先入为主渗入了社会预期性结果。另外,在体育与对人的关系研究中,除了体育对人体生理上改造比较认同外,还存在着许多未证实空间:到底是体育在改造人,还是体育在选择人,值得深入探究。

2 从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看体育课程目标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检查学习效果,检验体育课程目标实现性的重要手段。《纲要》中对学习评价强调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内容为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以及学生的进步幅度;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多种方式;评价原则是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整个表述构筑了一个理想、完善的评价体系。理想的评价体系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不可实现性。从评价内容上看,体能与运动技能评价属于传统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在我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评价经验,而其余内容——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都属于感觉得到而实际上又难以把握的内容,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与形式,更为困难的是对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除了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进步幅度通过教学研究能研制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外,其余内容的进步幅度连基准点都无法测量,如何谈进步幅度,更无法进行评价。可实现的是评价原则上的淡化甄别、选拔功能,确实做到了学生成绩的高、低分之间不能甄别,而能否强化激励与发展的功能则无从知晓。还有评价的比例问题,评价的各内容占什么样的比例,评价的各方式占多大比例才能达到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优化等,都缺乏实证支持,《纲要》中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指导。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产生的这种“不想强调的虚了,想强调的没有实起来”的局面[10],不仅无法判断学习效果,无法检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更使广大教师迷失了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向,导致“体育老师不会上体育课了”[11]。

3 从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看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与体育的学科功能联系密切。学科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本身的特殊功能;二是学科所能起到的一般教育功能[12]。体育功能的多元化发展改变了传统体育课程目标过分重视技术技能,忽视情感态度,忽视学习过程的局面。在构建体育课程目标时,要抓住学科的特殊功能对培养人的作用。体育的特殊功能在于知识技能的习得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体育的一般教育功能要与其他学科和教育途径的协同方能实现。体育课程一般教育功能的泛化趋向导致体育课程目标泛化的严重问题,使体育课程不堪重负,对课程实施带来了诸多困惑,使课程地位受到动摇。从世界范围来看,体育作为学科的地位正在下降,其存在的价值甚至收到了怀疑。我国的体育课程地位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其对学校教育的突出作用,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加强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就要牢牢抓住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通过实践练习获得知识技能。体育课程体现在学校体育中的突出特点是培养学生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其他功能都是在本质功能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对体育课程功能的面面俱到只能削弱其本质功能而又达不到派生功能,严重动摇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地位。

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知识技能习得的过程派生出了一定程度上身心发展的自然结果。学校体育中课外活动则是进一步达到“身心健康”、进一步展现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一般教育功能的必要手段。所以,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应是知识技能的习得。为使派生出来的身心健康效果更为突出就要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向发展。因此,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淡化技能之说有放弃体育课程本质功能之嫌,应在重视技能学习的同时要更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情感体验。

4 从《纲要》对课程实践所起作用看体育课程目标

作为普通高校制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实施的10年中,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尤其是课程目标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13]。说明《纲要》指导高校体育课程实践的作用有限。当然,《纲要》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近10年的熏陶,基层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更加多样化,较以往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体验,只是这种过程与体验没有在评价中体现出来。《纲要》对体育课程实践指导最为明显、影响最大的作用体现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纲要》实施10年来,体育课程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得支撑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更多样化,有效缓解了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许多新兴项目被开发出来,使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但由于《纲要》体育课程目标难于理解、缺乏实施的必要手段与方法、以及评价的不可操作性,使体育课程目标并未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从一线体育课程实施现状看,各高校基本都以基于自身理解的方式进行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课程目标对实践的影响体现在教师在课程教学理念上较传统更重视过程与方法,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习体验。

5 对修订《纲要》的思考

从提升体育课程学科地位,体现体育课程本质功能,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内容与分类理解上的准确与评价上的可操作等角度出发,认为《纲要》中体育课程目标应作如下修订:1)删除“运动参与”目标,增加“体育文化素养目标”。2)将“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合并为“促进身心健康目标”。3)将“社会适应目标”改为“运动表现(体验)目标”。

并对各领域目标的内容标准进行实质性的、具体化、可操作化的准确描述,使各领域目标的内容标准真正能够“实”起来。使课程目标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真正能起到指导和依据作用,便于基层体育工作者的理解与执行,从而体现出体育课程对实现教育理想与教育目的支撑。修订后体育课程目标为4个领域目标:体育文化素养目标、运动技能目标、促进身心健康目标、运动表现(体验)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2]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

[3]朱伟强.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框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苏静,,等.从高校学生健商测试看体育课程目标实施与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94-96.

[8]中美高层体育论坛讲义[Z].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9]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号文件.

[10]毛振明,赖天德,等.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下)——教学内容的规定性、评价、文本内容与形式[J].体育学刊,2007,14(4):1-5.

[11]段健芝,梁晔,等.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路向思考——卢元镇教授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14(8):1-4.

[12]刘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29-1530.

[13]苏娟.对华东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4,11(6):82-84.

[14]张建华,高嵘,等.当代美国体育课程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4,24(1):50-52.

体育课程定义范文6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意义

1.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体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其他潜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主动学习是学生能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中,自主汲取知识;被动学习是学生需要在外界作用下才去学习知识,主要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机械性地学习。前者的效果要比后者好很多,所以说,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能够增强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3.能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兴趣可以唤起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能够让学生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习惯。如果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既能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又能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1.让体育课堂丰富多彩。

传统的体育课堂内容比较单一,而且呈现两极化趋势,要么是“自由活动”,没有明确教学内容,要么是技术性特别强,并不适于所有体质的学生进行训练。所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基本学情,可选择同一节课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让课堂丰富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教学模式多元化。

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是教师一边讲授一边演示,演示完毕,学生开始训练。学生的体育基础不尽相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学生很难完全看清老师的演示。所以,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体育学习和其他科目一样,也是需要预习的,所以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要布置下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进行课下了解。待下节课上课时,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并且很多学生课下学习了相关知识,课堂教学效果会很好。学生学会了相关技能,自信心增强了,学习体育的兴趣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观念也就建立起来了。

4.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先导。

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总体学情特点,制订适当难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让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学生会以此为动力,更加热爱体育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课程难度,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加深教学内容,提高课程难度,达成最优教学目标。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其他课程一般有课堂小测验、单元测验、阶段性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等,体育课也可以借鉴这些评价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过程。另外,像学习心得这类作业,体育教师也可以布置下去,并对其作业进行客观评价,这样的好处是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

6.增加体育课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