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存放量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品存放量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品存放量要求

化学品存放量要求范文1

关键词:PDCA循环;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危险化学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PDCA循环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首先开发,后经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大力倡导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又称为"戴明环"[1]。此模式以其高效性、科学性、时效性而在全球得到大力推广[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PDCA循环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其特点是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在PDCA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有腐蚀等危险特性,从它的生产到使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发生事故。我国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天津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等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医疗服务单位还没有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可循。我院2012年顺利通过了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的认证,设施管理与安全(Facility Management and Safety,FMS)是JCI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3]。2012年卫生部参考JCI评审标准出台了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该标准对医院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提出了重点要求。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6.8.7.3加强危险品管理描述如下:【C】①有危险品安全管理部门、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②作业人员熟悉岗位职责和管理要求,经过相应培训,取得相应资质;③有完整的危险品采购、使用、消耗等登记资料,账务相符;④有相应的危险品安全事件处理预案,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及处置程序。【B】①加强危险品监管,重点为易燃、易爆和有毒害物品和放射源等危险品和危险设施;②定期进行巡查,专人负责,有相关记录。【A】主管部门有根据监管情况进行整改的措施并得到落实。我们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对评审标准进行解读,并逐步实施,成就显著。现介绍如下:

第一阶段 Plan(计划)阶段,包括四个步骤:我们针对【C】条款进行分析,全院医务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几乎为零;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重视不够及缺乏相关知识的培训;为此,我们准备筹建宁河县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体系包括建立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小组,制定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及活动方案;制定化学危险品采购、储存、使用、处理流程及安全事件处理预案;规定危险化学品使用部门和监管部门职责;对全院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包括岗前教育和日常培训。初步确立目标全院医务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管理遵从率达90%。

第二阶段 Do(实施)阶段,即实施计划与措施阶段。按照【C】条款要求所建立的体系进行实施:

本院成立以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小组,成员包括药剂、检验、护理、总务、设备、院感及保卫等部门主管。管理小组制定了本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及管理小组活动方案,要求管理小组每月对全院各科室危险品进行查核,并作记录;每月召开宁河县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小组会议,反馈查核结果,研究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督导整改情况。

管理小组制定化学危险品采购、储存、使用及处理流程。根据流程要求,检验科负责制定每种化学危险品的物质安全资料表。物质安全资料表包括物质名称、化学属性或组份、危险性类别、理化性质、燃爆特性、毒害特性、储存地点、储运及使用之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方法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等内容。检验科、保卫科负责整理化学物质种类,编写《宁河县医院危险物质清单》。根据《宁河县医院危险物质清单》进行分类,由药剂科、总务科、设备科进行出、入库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对危险化学品的供方进行环保和职业安全评价,符合要求者列为可供应对象。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以《危险性化学物质采购申请》提出化学品采购申请,经使用部门及采购部门主管批准、主管领导审批后进行采购。各部门在采购所需化学品时,尽量选用环保型化学品,并通过查询资料或向供方索取化学品安全使用数据说明书,保障操作人员掌握所用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危险化学品入库时,经采购员、仓库保管员检验确认标识、批号、效期等合格才能入库。化学品应专库存放并按《危险化学品混存性能互抵表》分类、分区存放,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严格控制仓库的温、湿度。领用时必须填写《危险性化学物质领用申请》,写明领用用途由使用部门和发放部门领导批准后方可领取,并按临床科室需求限制领用量。各科室危险化学品要限量储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标识。危险化学品应在可密封的容器中存放,开盖取用后必须把盖盖好。使用时应防止泄漏,在工作完毕或工作人员暂时离开时,要将使用的化学品放入本科的危险品柜中。化学品使用部门应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采取节约措施,合理使用化学品资源。定期分析化学品的消耗情况,如发现异常时应会同相关部门查明原因。当危险化学品过期或废弃时,按化学品安全使用数据说明书进行处理。各部门应建立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工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为了保证各部门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预案的演练,提高员工的防灾、消灾意识。

管理小组规定危险化学品使用部门和监管部门职责。使用部门负责任人必须列出本部门目前拥有的化学危险品的详细清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增减,并将此清单汇总到检验科、保卫科。我院截至2013年1月统计共有危险化学品共计43种,分布于45个部门。检验科是使用危险化学品种类最多的科室,使用20种。其次为病理科,使用11种.使用量最大的为总务科,锅炉使用的天然气(甲烷)777901立方,液氧70吨,水消毒的次氯酸钠12吨。使用最广泛,分布科室最多的前三种为三氯异腈尿酸,压缩氧,75%酒精。把本部门常用的化学危险品安全使用资料提供给员工,并督促员工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遵守正确的使用、储藏和院内运送程序。科室员工必须遵守化学危险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和使用指南,明确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并在每次使用之后做好登记工作;正确使用合理的个人防护设施;完成必要的在职培训,熟知危险物品的安全使用和有害废物的处理。 危险化学品供给部门采购时必须确认供给单位的资质,尽量用低毒或无毒材料代替有毒材料;为全院各部门采购的化学危险物品提供安全材料数据表;发生化学危险物品重大泄漏、造成大面积污染时,立即联系专业技术部门对环境进行清洗清理,再由环境监测部门对环境进行监测,以确保环境与人员的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每月的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培训,以利于持续改进。

管理小组对全院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包括岗前教育和日常培训。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新入职的员工的培训,每年组织一次,主要是安全防护措施培训。

安全技术措施培训: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作业场所的危害,防止使用者在正常作业时受到危险化学品的侵害。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卫生。①替代:控制、预防危险化学品危害的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原料的选择上,采取替代的做法,即:用无毒、低毒化学品替代有毒、高毒的化学品,用可燃物替代易燃物等,从而可有效地减少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或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②隔离: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隔离措施,将操作人员与危险化学品分开,这是控制其危害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最常用的做法,是将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设备完全封闭起来,或者设置屏障,拉开使用人员与危险源之间的距离。③通风:通风措施可以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使其浓度低于安全浓度,是保证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可以采取机械和自然通风进行空气置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④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阻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屏障。为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要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⑤卫生:保持作业场所的清洁。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

组织管理措施培训:建立危险化学品的组织管理措施是预防作业场所中化学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一般的安全管理措施外,危险化学品的组织管理措施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危害识别: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危害识别。加强危险化学品的标识管理。②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危险化学品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许多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知识,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等造成的。因此,消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从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培训做起。③健康监护:健全的健康监护措施是确保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安全健康的关键。对接触危险化学品的操作人员,要进行上岗前体检及定期体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对作业人员安排医务监督。对作业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的情况要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备案。日常培训由主管查核部门组织,针对每月查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第三阶段 Check(检查)阶段。评审标准的【B】条款即为监管和巡查,即实施结果与目标对比。根据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要求,危险化学品管理小组制定危险化学品查核表,并指派检验科和保卫科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查核。查核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申购、领用、储存、使用、销毁等流程。重点关注危险化学品的存放量、使用量、标识及危险化学品相容性存放问题;同时关注是否每种危险化学品均制定化学品安全信息卡及对危险化学品溢散、泄露后的处理应急知识的掌握。最后,根据查核结果进行汇总、比对,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经过查核,全院医务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管理遵从率达92%,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阶段 Action(措施),包括两个步骤。即【A】条款所示内容:主管部门有根据监管情况进行整改的措施并得到落实。我们对查核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宁河县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切实、有效,为此,我院公布《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化学危险品采购、储存、使用及处理流程》并依次执行,同时制订了年度危险化学品培训、考试方案;通过分析发现,全院职工对危险化学品的标识还存在问题,需要加强培训、督导。在此基础上我院制定了《提高危害物质标识认知率》的质量改善课题,持续改进。

总之,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我国目前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不仅适用于整个医院,也适应于医院内的科室、班组以至个人。各级部门根据医院的方针目标,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层层循环。各级部门的小环都围绕着医院的总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通过循环把医院上下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保障医院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马丽娟,孙菊梅.医学的本质:人文关怀[J].医院管理论坛,2004,6(9):14~16.

化学品存放量要求范文2

关鍵词:化学试剂安全管理废弃物处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化学试剂的申购

每年初依据实验室内的实验计划和库存情况,由试剂保管员统计好本年度的化学试剂所需购买量做好购买计划,并报主管领导审批。

申购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要到正规进货渠道的正规试剂商店购买按国家标准和化工部行业标准和其他相关行业标准生产的试剂,试剂标签上面应该注有名称(包括俗名)、类别、产品标准、含量、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批号(或是生产日期),有的试剂还应该表明保质期,对于一些专业性的试剂,则需要经过相关机构进行购买。对于有经验的试剂保管员来说,观察试剂标签是判断试剂真伪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避免买到伪劣试剂而影响实验工作的开展。

2 化学试剂的入库管理

化学试剂的验收入库工作是一份细致、认真的工作,由于化学试剂的种类繁多,同一种化学试剂还有优级纯、分析纯、光谱纯、化学纯等不同的规格,使得它们的含量、价格、用途都不尽相同,因而要注意做好验收、核对、登记和入库的工作。化学试剂入库时应严格对试剂的品名、品质、包装、规格进行核对,并及时登记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试剂的保管要求,瓶口是否松动、破损、渗透,检查标签是否清晰,是否粘贴牢固,试剂有无变质现象。验收先后,将试剂按要求归类妥善存放,有问题的试剂应及时进行处置。

化学试剂的管理是试剂保管员日常的工作之一,需要管理者有较高的化学试剂知识。对于一些不常用的试剂,保管员要定时检查,以确保试剂包装完好、标签完整、字迹清楚。固体试剂应无吸湿、潮解的现象;液体试剂应无沉淀,否则就应检查试剂的密封情况。化学试剂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到实验质量的因素之一,保管员应有一定的试剂质量判断知识,一般开封后的剩余试剂比较容易变质,如:

⑴试剂的形状、状态的改变,如氢氧化钠由晶体变成粉末;

⑵试剂体积的改变,包含挥发与升华,如装有碘的瓶子试剂变少,并且瓶子变色不透明;

⑶颜色的改变,如长期存放的试剂变色等。

试剂变质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试剂有不同的变质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试剂的密封、光照、受潮、升温等都可能使得试剂变质。有些试剂的标签上标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试剂保管员要定期对试剂做检查。化学试剂中所用到的指示剂种类繁多,一般的固体指示剂(除试纸外)长期存放也不容易变质。另外,有的配合物指示剂所配成的溶液长期存放会发生聚合反应或是氧化反应,一般现象是产生浑浊或是絮状沉淀,难以敏锐地指示滴定终点。指示剂使用次数多,但是每次的用量都不多,所以总的用量也很少的,应尽量少购买,少贮存,少配置,以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化学试剂的贮存

对于化学试剂的贮存管理工资,首先需要熟悉掌握各种试剂的基本性质,包括贮存的条件、熔沸点、有毒有害、腐蚀性、可燃性、化学反应性等性质。化学试剂的种类繁多,需根据化学试剂的基本性质来对其分门别类进行存放管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化学试剂的存放条件和存放环境。

3.1化学试剂的分类

化学试剂按纯度分为四级:

⑴一级试剂,又称保证试剂,代号GR(Guarantee Reagent),也称优级纯。基准试剂也属于一级试剂。瓶签以绿色为标记。

⑵二级试剂,又称分析纯,代号AR(Analytical Reagent),瓶签颜色为红色标记。

⑶三级试剂,又称化学纯,代号CP(Chemical Pure),瓶签颜色为蓝色标记。

⑷四级试剂,又称实验试剂,代号LR(Laboratory Reagent),也称工业试剂,标签颜色以棕色为标记。

此外,还有色谱纯试剂(色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生化试剂BR、生物染色剂BS、国家标准物质GBw等规格标记。这些试剂在纯度上虽然不同,但化学性质上确是相同的,在安全使用与保管上有一致的要求。

3.2化学试剂的贮存环境

⑴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应单独贮藏于专用的化学试剂贮存室里,该贮存室应阴凉避光,防止由于阳光照射及室温偏高造成试剂变质、失效。

⑵化学试剂贮存室应设在安全位置,远离实验室、办公室。室内严禁明火,消防灭火设施器材完备,以防一旦事故发生造成伤害和损失。

⑶化学试剂贮藏室应有良好的耐腐蚀、防爆性能,通风良好,室温一般在5-25℃。 ⑷盛放化学试剂的贮存柜需用防尘、放腐蚀、避光的材料制成,取用方便。

⑸化学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得放在同一个柜子或是同一个贮存室里。

⑹危险品应贮藏于专室或是专柜中,除符合以上要求外,还应门窗坚固且朝外开。

3.3存放原则

化学试剂的存放原则是:确保安全,方便使用

⑴试剂存放在试剂柜中;

⑵分类存放,如酸类、盐类、有机溶剂、贵重试剂等;

⑶标签完好。标签受腐蚀或是脱落时要补贴,至少须标明试剂名称、分子式(特别是结晶水要准确标明)、纯度等级、生产日期。易变质的试剂要注明购置或是配置日期。

⑷低沸点的试剂保存在低温(零度左右)、通风条件好的地方。

⑸危险品必须分库、分柜专人保管,并要接受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配备的消防器材,安全过道以及库房建筑要符合消防要求。存放地有醒目告示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方法。

⑹易燃液体的总存放量不得超过20L。

⑺剧毒试剂及使用余量的存放柜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制度,使用时由两人共同进行。使用及贮存都有专卡登记备查。剧毒试剂的申请、购买、领用的审批手续按公安部门制订的制度执行。

4化学试剂的领用

任何人取用试剂(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时必须严格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使用人姓名、时间、试剂名称、数量、保管人签名、备注等项。危险化学品的领用应限制数量,并严禁私自带出贮藏室。化学试剂库应定期接受公安部门的监督检查,以便发现安全隐患并能及时进行改进。

5主要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原则

5.1废弃物的分类和一般处理原则

实验室废弃物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废渣、废液、废气三大类,大多数三废物质都是有毒的,甚至是剧毒或是致癌物质,因为不能不经处理而直接排入周围环境中,从而造成二次污染。

对于废弃物一般处理的原则为:⑴分类收集、存放好;⑵防止污染物的二次污染与扩散;⑶尽量采用废物回收、固化及焚烧等无害化办法集中处理;⑷在实验操作中选用适合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检测,减少产生废物的量,从而减少污染发生的机率。

5.2针对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主要废液的处理方法

5.2.1含砷废液的处理

废液中加入氧化钙,调节PH值到8,使其生产砷酸钙或是亚砷酸钙沉淀,加入铁(Ⅲ)可起共沉淀作用,也可在PH>10条件下加入硫化钠,与砷离子反应生产难溶、低毒的硫化物沉淀。

5.2.2含氰废液的处理

含氰废液经收集后,加入氢氧化钠使其呈强碱性(PH>12)后,加入相同质量的硫酸亚铁溶液,生产无毒的亚铁氰化钠后排入下水道。有人认为加入高锰酸钾液可以氧化CN,其实效果不好,因为高锰酸钾只能氧化CN为CNO,而CNO仍有毒性,在碱性的介质下,加入次氯酸钠也可使CN氧化分解,需注意的是,含氰废液不可以与酸混合,以免产生剧毒氰化氢气体而致人中毒。

5.2.3含铬废液的处理

铬酸洗液失效变绿,可以浓缩冷却后用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直至溶液呈深褐色或微紫色后用砂芯漏斗去滤二氧化锰沉淀后再使用。变黑的废洗液可以用废铁屑还原残留的六价铬成三价铬,再用废碱液或石灰使其生产低毒的氢氧化铬沉淀。

5.2.4含汞废废液处理

含汞废液,可以先调节PH8~9后加入过来的硫化钠,使其生产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清液可以排放。

5.2.5含铅、镉废液的处理

用石灰调节废液PH8~10,使铅、镉离子生成氢氧化铅或氢氧化镉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使完全沉淀。

5.2.6无机盐、酸类废液处理

将石灰石或碳酸钠加入废酸液中或是废碱互相中和,使溶液的PH为7,然后排放。

5.2.7有机废液的处理

实验室常用到的一些有机废液,如四氯化碳、氯仿等,这些有机废液应用相应的原试剂瓶分类装好,并在其上面盖一层水,以减少挥发,并暂存于实验室阴凉处,定期交环保部门统一处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回收处理,使废液得以利用。

5.3废弃物处理后应建立处理台账

化学品存放量要求范文3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行业、公司开始应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推进信息化发展、做概率预测。

那么,大数据将如何应用于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量子魔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葛欣。

理论原理

大数据,从原理上来说,并不存在很强的数据统计分析理论,而是一种推理关系,更主要的是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影射可能发生或者目标性数据出现的概率,可以算作一种概率统计。

对于大数据来说,其并不一定是海量的数据,尤其是在危化品监管领域的应用上,葛欣表示“更需要类别复杂的数据”。

葛欣告诉记者,现在大数据的统计分析,都是依靠本行业中和涉及这个行业中的相关数据组,形成一组一组的推理,通过人、事、物之间形成逻辑的关系,来推理出所需目标。

以危化品安全生产事故预警来说,就需要涉及人口、密集程度、运输时间、危化品种类、危险等级、历史上出现过哪些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地点、当时的危化品存量和种类等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分析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况,就形成了推理。

模型建设

对于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大数据更多地能应用于计算事故概率、预警风险、排查隐患等,也可用来制定安全标准。

大数据模型的建立,专业的人员必不可少。对此,葛欣表示,公众认为大数据的建设是大数据技术公司的事,但其实并不尽然。对于危化品监管等专业性强的模型,还需要有非常熟悉危化品监管的专业工作人员。

这些专业人员可以提供业务的指标系数来配合技术人员,将散乱的数据做成关系型数据库,让数据能在数据库内有序地存储,便于检索。葛欣告诉记者:“实际的框架建设需求也是由专业人员提出的,因为他们的理论和工作目标要求是大数据模型的核心需要,让一个计算机技术人员替你去想,就相当于找了一个外行来做大数据模型最核心的业务逻辑,这样做出来的大数据模型是不能进入实际应用的。”

当框架建立完成后,技术人员在模型建设过程中还会提出,专业人员还需要哪些数据辅助,这就又到了专业层面。另外,专业人员还要考虑用什么方式呈现。“比如需要呈现动态表,是否突出显示颜色、是否增加预警模式;或者是需要弹窗形式、哪几种条件融合时弹出窗口提示操作等。所以说,专业人员也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葛欣举例说道。

数据搜集

建立大数据模型时,最重要的是要确定数据内容,可以根据应用目标进行倒推。葛欣举例说道:“如果想要预警危化品仓储企业的火灾或者爆炸事故,避免天津港‘8・12’事故的惨剧,就要先找到有哪些类似的危化品仓储企业,这是类别对比。有哪些地方出现过火灾或者爆炸,这是风险对比。在风险对比中,还要分析地域情况、距离城市远近、规模大小、存放危化品的种类、存放量、存放标准、监管模式等是否一致、有没有相关备案的手续或者危化品仓储企业的经营许可证。之后在全国同类的机构中,筛查出相关机构,就可以知道还有哪些类似于天津港‘8・12’事故的危化品存储企业。机构数据排查出来后,再查企业建设及人员的火灾防范和安全生产意识等情况。”

数据内容确定后,就要开始准备搜集数据。数据搜集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从政府层面直接调出,可以去大型的网络公司购买,也可以请专业的调查机构调查,或要求企业自行上报等。

葛欣告诉记者:“比如需要搜集危化品隐患的数据,类似腾讯、百度等大型网络公司提供的数据一定比自己调查的要准得多。因为网民有搜索、的习惯,网络上也有一定的新闻数量,这些都是网络公司统计好了的,比我们费再大的劲去搜索都准确。”

对于危化品监管来说,安监系统内部就可以搜集到很多数据。但是,葛欣指出,有些基层的办公系统与国家的系统还不连通,数据上传后无法共享到安监系统后台。还有的地方,数据还是纸质化的,没有形成统一管理,在数据搜集时仍处于F翻现找的状态,这些都是安监系统内搜集数据的大问题,需要政府投入足够的资金解决基础建设。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征集方式主动获取信息,即前期建立一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大数据系统,让大家提意见,发动社会力量降低搜索成本。

葛欣认为,一定会有很多为了切身安全考虑的群众是愿意举报的。甚至还可能出现,某些机构之间由于利益不均等原因,互相揭发检举。

通过这种方式拿到的数据,可以跟官方的数据对比,一定会出现某些数据关联,就可以直接产生很多风险预警的指标。比如危险化学品的仓储,官方拿到的企业数据和通过群众举报的数据,是否有偏差值、这个偏差的量是不是很大、这个区域是否有集中性,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对比得出的监管指标。

当然,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人为更改数据、做假账等情况,这时,大数据就无能为力了。葛欣表示,大数据讲究的是客观真实的数据能够带来的概率判断,如果数据本身就是假的,那么做出来的模型也没有任何价值。

模型应用

近年来,危化品运输事故多发,个体运输车辆通过车辆异地登记和挂靠具有营运资格的企业等方式获得营运资格,运输安全得不到保障。如果能够通过大数据监管危化品运输,分析路段信息、事故概率,可提升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性。

危化品运输车辆在交通部门过港过关时都会有备案,这些备案的点能连成线,线就能连成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运输网。葛欣告诉记者,可以根据线路使用频率不同,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比如红色线路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么就要找出这类线路都集中在哪些地方,增加沿途相关的宣传、危化品运输安全的警告,严格岗哨检查。当出现天气原因,如大雨、暴雪等,被覆盖的线路就要及时预警。

从大数据中还可以分析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有些道路是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但是使用频率却比较低。那么,监管人员就可以思考,这些车为什么不走这些道路,是不是为了躲避检查而选择乡镇小路,如何去杜绝这样的事。

大数据还可以计算是否存在非法运输。根据车辆来往多少趟、每辆车的容量得到的统计数据,对比仓储地数据。葛欣举例说道:“比如说,仓储地数据记录的是存有1万t,但是从道路运输数据来看只有5 000 t,那么剩下的5 000 t是从哪运输过来的,这就值得检查了。哪些企业进行了运输,是否有未通过审查的企业以普通货品的名义运输危化品,监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去检查。”

当出现天气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去检查,比如大雪封山时,企业的存储数值还存在变化,这就说明企业有非法运输的嫌疑。

化学品存放量要求范文4

关键词:实验室;废弃物;环境污染;治理

1实验室环境污染种类及危害[1]

1.1按污染性质分

1.1.1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并不直接参与发生反应,仅仅起溶剂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于试剂的消耗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观。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中有蓄积性。

1.1.2生物性污染

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生物废弃物有检验实验室的标本,如血液、尿、粪便、痰液和呕吐物等;检验用品,如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和细菌阳性标本等。开展生物性实验的实验室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养液、培养基,如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会造成严重后果。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设计不完善或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漏洞,会使生物细菌毒素扩散传播,带来污染,甚至带来严重不良后果。2003年非典流行肆虐后,许多生物实验室加强对SAS病毒的研究,之后报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研究时被感染的。

1.1.3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物质废弃物有放射性标记物、放射性标准溶液等。

1.3按污染物形态分

1.3.1废水

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几乎所有的常规分析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氰化物、细菌毒素、各种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

1.3.2废气

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这固然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但也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实验室废气包括酸雾、甲醛、苯系物、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气等较少遇到的污染物。

1.3.3固体废物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2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办法

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

2.1化学类废物

一般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1.1含汞废液的处理

排放标准3: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①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再加入FeS0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2]

②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2.1.2含镉废液的处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7,然后排放。

②离子交换法: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

2.1.3含铅废液的处理

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2.1.4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2.1.5含酚废液的处理

酚属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

2.1.6综合废液处理

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2.2生物类废物

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

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

2.2.1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

2.2.2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废弃。

2.2.3盛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2.2.4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压力灭菌30min,趁热将琼脂倒弃处理。

2.2.5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粪池或厕所。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2.3放射性废弃物

一般实验室的放射性废弃物为中低水平放射性废弃物,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收集在专门的污物桶内,桶的外部标明醒目的标志,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分别采用贮存一定时间使其衰变和化学沉淀浓缩或焚烧后掩埋处理。

2.3.1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如:碘131、磷32等)的废弃物,用专门的容器密闭后,放置于专门的贮存室,放置十个半衰期后排放或者焚烧处理。

2.3.2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较长(如:铁59、钻60等)的废弃物,液体可用蒸发、离子交换、混凝剂共沉淀等方法浓缩,装入容器集中埋于放射性废物坑内。

3解决实验室污染的措施

3.1提高认识,制定技术规范

各级实验室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不能回避,听之任之,而是应该根据本实验室工作的特点、重点,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减少实验室污染。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认真研究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提出操作性强、简便实用的技术规范,并出台相应的考核要求及办法。最好是融入实验室的建设和验收中去,使之成为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从而有利于贯彻落实各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2建立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3]

实验室在能力建设、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备的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全面考察实验分析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规范实验室环境行为,充分贯彻ISO14001一贯强调的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力争减小每一个过程的环境影响,从而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3.3全面推行绿色化学、清洁实验

3.3.1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

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尽量用无毒、低毒试剂替代高毒试剂。在一些特定实验要用到高毒性药品时,一定要用封闭的收集桶收集废液。

学校在进行教育实验中,还要特别注意发挥教学多媒体的作用。教学多媒体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它是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在实验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化学实验(仿真实验)是一种化学试剂和仪器装置“零投入”和“废弃物零排放”的特殊实验方式,它非常适合于演示实验。因为演示实验主要是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于模仿而不是训练动手操作能力的。某些毒害较大的化学实验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从而可防止为了学习一点儿知识而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的作法。[4]

3.3.2改进实验条件,开展推广微型实验[5]

在实验中改善实验装置,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逸散、有毒液体外溢的重要举措。一些商品化实验装置的产生可以大大减少实验中化学试剂的用量。

微型实验是指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实验,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因此,开设微型实验,是节约药品,减少开支,降低实验污染的简便方法。

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少试剂使用量。在农残检测中利用固相萃取取代传统的液液萃取,可以大大减少乙腈等有毒试剂的使用,减少污染。

3.3.3成立试剂调度网络

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的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实验室可以合作成立区域性的试剂调度网,选择一部分危害大,用量少,易失效的试剂进入网络,实行实验室间资源共享,尽量避免大批化学试剂失效,也可节约实验成本。

3.3.4加强地区中心实验室的功能

现行的管理体制使各级行政部门都拥有各自小而全的实验室,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不利于环境保护。应发挥地区中心实验室的作用,集中部分项目,对社会开发。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相对降低实验室污染物的排放,对污染相对大的实验室有利于集中治理。

3.3.5一些行之有效的清洁实验行为的实例

在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采样量;

不要购买暂时用不上的试剂;

尽量利用可回收的试剂;

应使用可降解的无磷洗涤剂;

使用酒精温度计从而避免水银温度计可能带来的汞污染。

4国内外实验室污染治理的现状

在国外,有专门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站来集中收集处理。实验室废弃物集中处理站的管理规范、严格,安全环境保护意识极强。专门地点集中、专门房间、专门容器存放,专门人员管理,严格分区、分类,集中送特殊废品处理场处理。各种废弃物由各实验室分类上交后,处理站要对交来废弃物称重后将信息存进计算机,再分类放到规定地方集中。例如,报废放射源、废机油、报废化学试剂、化学合成“三废物”、化学品废弃容器等都分类存放。[6]

废弃物集中处理站设计内容周密,设施完备先进,安全可靠。为防止集中后的地下渗漏二次污染,设计时将处理站地下全部用水泥整体浇注。危险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在专门房间,还有安全监控、排风系统。

废弃物集中处理站的费用由政府每年的经费预算中列支。另一方面,可回收废品被收购后所得资金则用于废弃物集中处理站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对实验室的污染排放并没有专门的规定,一般参照企业的污染排放标准。实验室在建设或认可验收时会对实验室的废弃物排放提出要求。如气体实验在通风处做,废弃物由专门的环保公司回收等。由于实验室污染种类齐全,情况复杂,多数项目产生的污染量较小,缺乏相应资金,操作起来存在着相当难度,给污染治理带来一定困难。目前除少数一些环保意识强的实验室,没有直接排放废弃物外,多数实验室仅仅把环保放在口头上,废弃物回收协议签在纸上,大量的废弃物仍然直接排放。

由于实验室大多数项目只是零星开展,各项目之间的工作频次不均匀,废弃物排放物规律,污染分散,这些也给环保部门监控带来困难。一些环保措施的后处理没有完善,如残液缸满后如何处理,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化学品存放量要求范文5

摘 要:核电厂流出物离线监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计划排放的废气和废液取样、测量、分析、数据记录处理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本文将介绍流出物离线监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关键词:核电厂;流出物监测;质量控制;

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必须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标准、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要求,并遵循ALARA 原则,尽可能减少流出物的排放量。核电厂气载流出物最终一般通过烟囱排放,液态流出物则采用槽式排放。根据监测方式的不同,流出物监测可以分为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取样分析)两种,但在各核电厂中均以离线监测分析结果作为是否排放的决策输入。因此离线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阻碍电厂的质保体系和核安全文化建设。

一、流出物取样的质量控制

对月度、季度或年度内的取样活动需要从样品取样时间、地点、路线、取样频率以及取样方式等多方面考虑制定最优的取样计划,以取得最具代表性的样品并可以趋势分析。取样应准确测量样品的质量、体积等参数,其误差一般应控制在10%以内。为了确定取样的不确定度,应采集一定数量的平行样品,且平行样品数量一般不小于常规样品总数的5%。

取样操作的整个活动过程需要对采集、包装、运输和贮存这四个方面做出详细的操作规范和准则,包括具体的步骤、记录内容、标签设置等。对采集可能具有放射性的样品的与非放射性样品要做到绝对物理隔离以保证不存在偶然交叉污染导致原始样品失效。

样品接收、核查和发放各环节应受控,样品标签及其包装应完整。若发现样品有异常或处于损坏状态,应如实记录,并尽快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必要时重新取样。样品应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志,以免混淆。样品保存条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二、测量与分析的质量控制

分析测量在整个流出物离线监测的质量控制体系中作为最重要的环节,可以从行政管理和技术优化两个方面确保分析测量活动的有效性。

1)实验室的管理

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是取得可靠分析数据的保障。需要建立和保持安全、整洁和有序的实验室环境。各种仪器、试剂、用品及记录文件等应在规定的位置存放。实验室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核电厂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2)分析仪器、标准物资与载体的管理

实验室应建立流出物分析仪器的管理台帐,内容至少包括: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购买日期、检定和校准周期。对所有分析测量仪器都应该配备详细的仪器使用操作说明书或使用规程。

分析仪器的应该定期检定、校准。未经校准或检定日期失效的仪器禁止用于测定分析。在发现仪器稳定性变差时需要及时对仪器维修并重新检定和校准。对于α、γ能谱测量装置,一般是在测量每批样品时进行能量刻度检验和测量检验源特征峰的计数率,且每月检验一次能量分辨率。对于分析仪器的最小探测限应每年核实一次。对于实验室新旧两种仪器应进行比对测量,并使用足够的有代表性的重叠测量数据分析新仪器探测限,以使得使用新仪器所测量的数据与历史数据有连续可比性。

在实验室应该使用准确配置的载体和标准溶液,并根据核电厂化学试剂管理规定和载体及标准溶液稳定性确定出使用期限或重新标定的期限,在采购时,要注意检查质量,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使用。一般核电厂分析实验室选择与样品基体类似并处于有效期内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以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或检查实验室(或操作人员)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如果对标准物质的分析结果与其证书上的保证值基本一致,则表明分析过程不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实验室应安排每半年至少分析一次标准物质,结果与证书相对偏差应小于10%。

3)流出物样品预处理与分析测量使用标准方法

核电厂流出物样品预处理和分析测量方法必须有完备的程序规定。样品预处理及分析测量方法应尽量采用国家标准中确定的方法或采用等效的国际标准方法。如果暂时没有标准的测量技术而需要采用非标准的测量方法时,必须得到监督部门的许可。

4)可靠的质量控制样品测定与数据的分析

质量控制样品,通常是指双平行样品、掺标样品和空白样品。通过分析测量质量控制样品可以确定分析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平行样品是指同时在同一地点采集、制备的具有相同组成和物理、化学特性的一组样品,是用来评价结果变异性来源的主要方法,平行样品尽可能用均匀的样品来制备。掺标样品是指在空白样品中加入了已经量的待测放射性物质的样品,在某些情况下可代替标准物质,用来估计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也可测定核素的放射化学回收率。若掺标样品的回收率超过了控制限,应分析原因,并考虑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分析。空白样品是指除了不包含被测定的成分以外,其他都与待测样品完全相同的样品,通过与空白样品的分析测量用来检查分析测量全过程中样品放射叉污染的情况,同时也提供了扣除本底的资料。空白样品测定结果一般应低于方法检出限。分析测量的每N质量控制样品数占分析测量总样品数的比例应不低于5%,并均匀地分布在每批样品中。

对样品试验得出的原始数据处理应尽量使用上文提到的标准方法中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对原始数据、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分析各个环节需要独立审核以保证结果的合理性、一致性和准确性。一般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应该使用质量控制图的方法甄别数据,保证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同时,应同步进行质量控制样品的分析,将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标于质量控制图中,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如本底的涨落是否符合预计的计数统计误差,本底水平是否存在漂移,计数效率是否有再现性等。

三、数据记录处理与文件存档要求

流出物监测与分析数据记录包括每个样品从取样、测量、结果分析每一环节中的需要记录的内容,一般已经设计好相应表格,内容一般包括取样日期、分析日期、样品名称、参数值、参数指标、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备注等。所需记录内容应如实地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中,不得任意涂改、伪造数据,如需修改错误数据时,应保留原数据清晰的字迹,并将正确的数据写在划改数据的上方,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必要时应注明修改原因。流出物样品的分析报告必须经编、校、审、批的流程签字批准后,才能被视为有效的分析报告。流出物监测与分析数据记录以纸质或电子文件形式储存的文件一般需要保存电厂退役后十年以上,环境监测的结果则应永久保存。仪器使用和维护的原始记录、试剂/标准配制记录、仪器/试剂标定是实验室监测分析原始记录的延伸,应参考上述要求执行。

四、持续提升流出物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通过参加国内外组织的流出物实验室比对活动或举行评估活动,可以发现实验室管理上的不足和技术上出现的瓶颈,通过纠正行动和改进措施可以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加强对流出物监测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GB 11216-1989.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S].

[2] GB 11217-1989.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S].

[3] GB 14587-2011.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技术要求[S].

[4] HAD401/01.核电厂放射性排出流和废物管理.第3、4章.

[5]机组流出物临时实验室管理规定.海阳:山东核电有限公司.2016.

化学品存放量要求范文6

绿色印刷认证申请程序

绿色印刷认证申请程序大致如图1所示。以笔者这几年参与准备绿色印刷认证工作的经验来看,笔者认为,在这个流程中最为核心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应是抽样检验环节。原因是抽样检测的结果具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没有整改的机会和可能。若该环节的检查数据不达标,则将直接导致审核失败。在与审核老师和一些同行的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印刷企业其他方面都做得不错,但却不能通过抽样检验环节,最终导致认证失败。而且这个比例相当高,往往占到申请总数的20%~30%。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设备维护保养缺失、设备清洁程度不够、环境控制不达标或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过于紧密等。

此外,与ISO9000体系相同,绿色印刷认证的年审和初次审核程序基本类似,只不过其年审将重点针对前次审核中出现的不符合项和观察项,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有效地进行整改。所以,绿色印刷认证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次审核的结束,也就意味着下一次审核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印刷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到未雨绸缪,厚积薄发。

辅助部门的准备

1.管理部门的决心是关键

众说周知,绿色印刷认证准备成本较高,这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认证费用高,前期培训辅导、各项检测费用和外部审核费用需要3万元以上;二是印刷企业的基建及设备改造资金的投入很可观,例如,仅一套中央供墨系统就需要数十万元,一套具有二次燃烧装置的烘箱需要数十万欧元;三是标准中要求的环保原辅材料与同类型、同功能的材料也会存在一定的价格差,例如,无醇润版液比普通润版液贵143.5%。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的决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其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前期成本问题,顺应绿色变革,坚信环保能创造价值;清楚地认识到绿色印刷已经是大势所趋,其不仅符合时展要求,符合产业发展要求,还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说谁先获得绿色印刷认证,谁就会尽早占领市场,谁主动调整,谁就会发展得更好。

2.采购部门对物料的把控是重中之重

绿色环保物料的选择和控制是重中之重。采购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名录,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原辅材料供应商,确保所使用的材料(如纸张、油墨、胶黏剂、润版液等)符合要求,从根源上避免非绿色材料流入生产。具体来说,几项主要耗材的准备要求如下。

(1)油墨

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或者具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且检测结果符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油墨HJ/T370)。

(2)纸张

每个纸张生产商应提供FSC森林认证证书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纸张亮白度检测报告,检测结果符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3)胶黏剂

应提供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或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检测结果符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黏剂HJ/T220)。

(4)润湿液

需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报告,不含醇类(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等)。

(5)洗车水、清洁剂

需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报告,应符合相关环保标准,不得含有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各生产环节的准备

1.印前环节

在印前环节,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制版过程所使用的显影液和定影液。其中包含了大量高浓度、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质与土壤的污染。针对这一问题,我公司引进了免冲洗CTP技术、数码打样技术和软打样技术,从而改进了制版工艺与打样工艺,减少了胶片的使用和废液排放,节约了资源与能源。

同时,在印前设计中,我们往往会推荐客户优先考虑符合绿色环保印刷要求的材料以及工艺,突出绿色包装简朴的环保风格,避免产品工艺过多、设计过于奢华的情况,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印刷环节

印刷与印后环节是传统印刷中污染的主要来源,印刷环节中的油墨、纸张、润版液、喷粉的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油墨是印刷工业中的最大污染源,每年由油墨引起的VOC排放量已经达到几十万吨,同时油墨中还含有醇类、苯类、酯类等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公司主要通过在采购过程中严格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如公司目前使用的油墨是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植物基油墨,其含有的VOC较少,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VOC的排放量,改善作业环境。

绿色印刷认证还要考核公司的能源节约情况。我公司通过采用集中供墨方式对轮转印刷机进行油墨供应,减少了加墨环节的浪费和油墨使用残余造成的浪费,每年节约油墨用量1.5%左右,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节约资源。

同时,我公司还建立了一整套生产管理的相关制度,以保证把节能降耗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如在印刷环节,我公司就制订了以下11项制度:①长版印刷活件烤版制度(在印量大于10万对开时,采用烤版方式提高印版耐印率,减少版材使用量,减少因换版带来的停机开机时间和相当的材料损耗);②装、卸印版和校正套准规矩的时间控制制度(装卸印版时间和套准时间控制规程);③纸张加放量的控制程序(单张纸印刷机纸张加放量表单及加放的原因);④印版、橡皮布消耗定额控制程序(包括橡皮布消耗定额控制、印版消耗定额控制);⑤橡皮布的保养程序(包括橡皮布存放、安装和保养);⑥印刷油墨控制程序、集中配墨、定量发放制度(包括领取、调色、加墨、剩墨、使用顺序、调墨的操作规程);⑦印刷机能耗考核制度(包括节能降耗操作规范、考核方法、单位产量耗能,每月环比、奖罚标准);⑧减少印刷机空转制度(合理安排工单、工时,正确使用油墨预置和自动套准功能,合理安排印刷色序和产品印刷顺序等);⑨折页机组以及装纸卷和穿纸等准备时间控制制度(装、穿纸和折页转换时间分配);⑩烘干温度控制程序(不同速度和类型纸张的烘箱温度范围);关键工序的生产操作规程(如喷粉等)。

3.印后环节

目前我公司除骑马订、胶订外,尚未涉及其他印后加工工序。在骑马订车间,我们使用LED灯代替了碘钨灯;在尺寸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双联本装订,减少了一半的生产时间。在胶订车间,建立了胶锅回收制度,以定期清理胶锅;请有危险化学品回收资质的企业回收印后工艺废弃物。

如有其他印后加工工艺需求,则采用发外加工方式。我们对发外厂家的审核筛选过程也非常严格。只选用采取水性上光、水性涂膜以及预涂膜工艺的厂家,同时还会对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对其相关资质进行审核,选取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厂家。

4.废弃物回收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