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层出不穷。对现代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学数学教学当中,运用新兴的教育技术来完成初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已经成为了现代中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有着极其显著的效果。探究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发展其他学科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发展中学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必然的结果。
一、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当中的教学需要考量教学的内容再开展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某些课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选择中学数学课程当中的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时,一般都是中学数学教师在黑板上绘图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的处理方式更加直观和多样化地将其中的位置关系一一罗列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针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统一和全面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也要注意融合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要学会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中学数学的一元二次方程时,现代教育技术虽然能够直观地展示教学的内容,但学生在其中领会的知识却因为个人素质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在这时不能单纯地依靠现代教育技术,而是要学会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教学内容,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发挥其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中学数学抽象化和形式化的特点决定了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容,需要经过自己的思维模式消化和再创造。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用形象化的比喻来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和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身来参与到教学演示当中。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证实了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自然也就达到了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提升了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2
中职学生尚处于青春期,身体、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具有好奇心强、心理情绪波动大等特点,理解能力与成人也存在一定差距,且面对国家招生制度的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中职教学课程较多,增加了学生学习压力,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并掌握社会发展趋势,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循序渐进教学,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前提和首要目标,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勤思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硬件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调整并优化教学内容,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目前,我国计算机硬件教学数量及种类较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基于此,教师要结合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为计算机硬件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由于计算机硬件革新速度较快,为了能够让学生接受更加先进的知识,要确保课程实效性,教师需要很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取代旧知识。例如:FDISK硬盘分区和格式化仍然占较多教学内容,在实际应用中,这部分知识很少涉及,而信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防火墙、打印设备等内容,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知识的教学。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并适当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具有时效性的知识,并为学生日后参与社会工作提供支持,有效缩短适应工作的时间。
3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要是将教学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且与新课改要求相违背。因此,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能够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而言,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思考、探讨,学生主动利用自身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合作等学习,共同寻找答案,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组装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进行演示,提出教学任务“如何组装计算机?”,并强调一些重难点,鼓励学生进行自作,以此来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计算机内部构造。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启发学生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完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作为整个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针对计算机硬件教学这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够采用传统评价方式、内容,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考核,并将学生平时表现等具体内容也融入其中,为教师提供全面、系统的学生情况,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5结论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3
“大数据”是2012年以来信息技术领域中最为炙手可热的词汇。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对大数据处理的抢夺战中。MOOC教育在大数据的影响下,突破了传统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各类阻碍,不仅变革了传统的教学体系,还催生了全新的教与学文化。现代大学教学体系一方面需要变革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例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僵化、教学成果评价单一、教学文化缺乏活力;另一方面需要面对科技快速发展提出的挑战。大数据环境下,MOOC不断实现突破和创新,一个处于科技前沿的全新大学教学体系正在其影响下悄然形成。
一、大数据的内涵与特点
目前,对大数据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基于大数据的特点,行业内普遍从大数据的规模性、多样性以及高速性、价值性四个方面阐述其内涵。首先,大数据能够帮助对现有事物有感知作用。“面向领域或主题的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的融合,是对潜在线索与模式的挖掘、对事件群体与社会发展状态的感知。”[1]其次,大数据能够对未来发展有预测作用。通过数据,整理、提炼出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为工作提供一定的可靠材料。最后,大数据发挥出服务作用。利用大数据,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是其所要实现的目标。
二、MOOC与大数据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大规模”“开放”“在线”突出表达了MOOC的特点。MOOC的兴起与互联网技术、传统教育模式、高等教育成本有直接的关系。互联网技术将人们带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世界中。互联网技术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形式。互联网技术为MOOC的兴起提供了最直接的技术支持。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新三中心”,即“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他的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力反击。对于滞后的传统教育模式,MOOC教育同样对出相应的变革;高等教育成本是每一所高校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成本的大幅攀升使得低成本的教育解决方案在广泛的人群中拥有庞大的需求,美国大学生一年大学学习的平均花费为27,435美元,这意味着一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需要花费超过10万美元。”[3]MOOC教育的免费政策正是该项高教难题解决的办法之一。
MOOC与大数据之间关系紧密。首先,MOOC本身依赖于互联网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体重体现。其次,MOOC产生大量待分析的数据。在MOOC教育平台上,从参加课程的学生名单到教师授课内容的统计等,产生了庞大的待分析数据。最后,MOOC在教学体系中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良好的数据分析将会大大提高MOOC对实际数据的利用能力。通过对数据的挖掘,MOOC能够获取第一手有价值的教学信息,结合数据反馈的信息,在教学体系构建中利用起来。
大数据背景下,MOOC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在于,它借助于大数据分析手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成果评价和教学文化四个方面为学生、教师、学校重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
三、大数据有助于MOOC重构大学教学体系
“技术向来都是教育的附属品。技术通过促进一个人人平等的知识狂潮而发挥着核心作用,在这个知识狂潮中,学习即是开放的,也是不受班级与课表的限制。”[3]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成果评价以及教学文化共同构成了教学体系。大数据分析手段帮助MOOC教育重新塑造大学教学体系。
1.大数据中的MOOC教学内容
MOOC教育在大数据分析手段的影响下,教学内容将有重大的变革。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2.12亿。青少年互联网渗透率较高,60.1%的青少年都是网民,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5.8个百分点。”[4]现代大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土著”。“数字土著”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著名学习软件设计家Marc Prensky提出了‘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和‘数字移民’(Digital Immigrants)的概念,用以表征父辈与子辈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巨大差异。”[5]
在传统大学教育体系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有一定的滞后性、呆板性。教材知识内容更新缓慢,不顾知识发展的规律,重复使用,对于学生来说弊端较多。同时,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呆板的教学内容调动不起来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高端的大数据分析技术,MOOC将大量的、丰富的教学内容提供给学习者。“MOOC在当今社会之所以形成强大浪潮,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它为人类的知识创造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6]MOOC优质的课程资源搬到网络上,变革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例如,Coursera是免费的大型的公开在线课程项目,该平台上的课程总数已达124门。MOOC平台上,学生可以任意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感受名校教授讲课的魅力,体验不同教授对知识的多样见解。数据显示,“来自世界各地的160000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Sebastian Thrun与Peter Norvig联合开出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7]在此基础上,MOOC教育提供者能够获取学生选择课程的具体信息。从这些信息中,研究人员将受到学生欢迎的课程罗列出来,供教育研究人员、教师参考。大数据分析成功的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方便教师及时调整课程的上线数量。无形中,大数据分析改变了传统教学内容。全新的教学内容将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
2.大数据背景下的MOOC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MOOC教育中,数字化的教学方式逐步渗透到高等教育当中。由于MOOC教育中知识的学习通过视频与网络传播,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MOOC数字化的教学方式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电脑化的教学方式也将被学生、教师逐渐适应。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执行副教务长菲尔?莱杰尔认为“我想大部分的教师会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转变。另外,3年后80%的教师都会熟悉数字化的教学方法了。”[8]除去数字化的教学方式,MOOC平台上的课程教师还将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通过一段时间的检验,一些课程通过数据分析,教师还根据数据反映出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MOOC促进了师生之间围绕知识进行更多的互动。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时间空出来,利用课堂时间将关键的问题罗列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大数据分析催生了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3.大数据分析中的MOOC教学成果评价
MOOC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变革了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一般来讲,教学成果评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评价改进自身课程,提高课程质量。二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往的教学成果评价的弊端在于只有等到考试的时候,教师才第一次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然而,MOOC平台上,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教师可以迅速的改进课程。“由于MOOC课程参与人数极多,机器学习机制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一个人看过多少次视频,到一个题目有多少人答对。”[9]教师通过平台后的数据库,能够分析数以千计的学生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原因,找到课程需要相应作出调整的地方。更值得注意的是,MOOC的实时性。MOOC可以使教师在任意时间内都能够获取到这样的数据加并以分析和利用。教师获取这些数据后,既可以改进课程,又可以给学生更好的建议,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来说,MOOC平台上,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在“具体评价方式与课程认证两个方面对传统模式进行了革新。”[10]大数据为MOOC平台的学生提供更新颖的评价内容。首先,MOOC教育中采取了软件机器评分与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MOOC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学习成果多采用软件或机器的评分方式。利用软件或机器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够更为精确的批复出学生作业或测试中的错误。
4.大数据影响下的MOOC教学文化
从现有教学文化内涵研究来看,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阐述内容。一般认为,教学文化“基本结构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学习的主动性。”[11]大数据分析方式对教学文化的影响是出乎意料的。首先,大数据分析手段帮助MOOC教育增强了其教学的有效性。以往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上没有下功夫,知识更新速度慢。MOOC平台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是高质量的教学内容。MOOC上的课程都是经过精心筛选,出自世界名校教师之手。这些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多样化,适应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频繁的互动,将有助于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MOOC课程不仅能够实现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有助于在课堂上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大数据分析手段帮助MOOC教育提升了其学生的参与性。通过MOOC数据统计显示,在以往在线教育过程中“每学期只有5%-10%的学生能做到经常在教室里或课堂上参与深入讨论,其余学生的态度则是相当消极的。”[12]因此,高等教育教学必须将学生的参与性调动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MOOC教育实现了提升学生学习精力投入的目标。
MOOC教育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同样做出巨大贡献。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国际性和融合性。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MOOC教育正是践行知识世界融合的目标。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MOOC不仅将课程提供者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快速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同时,MOOC还使学习者更加直接的面对不同理念、价值、文化潜在的影响。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数学教学;形式;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这是教学辩证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使初中数学的教学形式服从于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继承的关系
数学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变化”,更注重的是“新教育理念的推进”。改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与扬弃,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开放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把学生的学习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比如对于教材的使用,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蓝本”,而不是唯一的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做到教材、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教师、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材的利用率,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处理好课堂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确定课堂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标新立异、求活求趣,而应从每一节特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出发来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式。如在教授“分式通分”这一内容时,就应设计“自学自悟—类比发现—启发讲解—强化训练”的教学程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教学“三角形中位线”的内容时,恰当的教学流程应该是:动手实践(画图度量一感知新知,剪图重组—发现新知)—自主探究(证明结论)—交流评价(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变式运用(巩固新知)—自主小结(积累经验,升华思维),这样设定的教学方式就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亲自探索和发现,就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施积极有效的体验。比如,在学习截一个几何体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让学生利用马铃薯做成的立方体自己来切一切,看一看,这样在真实的体验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初中数学形式服从内容很重要,我们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其中的几个关系,唯有如此,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学习方法论》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采用关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从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入手。分析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指导的基础上,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水平。
一、在教学内容上拓展教学生活化特点
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元素,相比于其他科目而言,数学知识的特点是更抽象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教师通过更具象、更生活化的方式引导。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具象化设计,将数学知识内容与生活中贴近学生的元素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强化学生对知识中包含的内容的全面认识。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中,一年级小学生需要学习认识各种图形,虽然对图形的认识已经在小学生脑海中形成了一定的概念,但是这种系统化的对图形的认识和了解没有成型。这一点需要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通过生活化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帮助学生记住不同图形的特点,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举例生活中不同图形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制作七巧板学具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不同图形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图形特点的概念的理解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利用七巧板这种生活化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程度,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生活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补充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更清晰。
二、建立开放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生活化教学思想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教学生活化思想的培养,更重视给学生提供更生活化的角度,培养他们对知识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生活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都将是小学数学教学思想的主流,对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非常好的引导效果。在教学方式方面,不同学科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种知识、内容都需要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方式,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吸引学生更好地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学目标和效果实现对小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比较差,数学知识相对抽象枯燥的特点很容易让小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针对性地做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过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很多时候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讲解课本知识,利用讲解例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知识,学会数学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但是数学教学中,特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不能发挥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这种学习效果的达到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未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进更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有重要帮助。生活化教学方式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在讲授应用题知识的时候,让学生将生活中涉及的场景与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并且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教学讨论小组,以小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实现对学习过程的全面把控。小组学习是教学方式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的实现面临一定的压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融入学习环境中,实现学习的全面参与。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参与度,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会相应增加。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提供给他们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数学知识学习不再是刻板的说教教学,而是一种生活化、趣味性十足的教学过程。学生把学习和兴趣融合在一起,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中实现对知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在课堂上生活化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放松,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会有所提升,对学生来讲,有助于他们长远发展和学习积极性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培养方式有很多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学习中更多地体验生活化,将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教与学结合起来。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打通,更全面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全面性
在全县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有关精神,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想改、要改、愿改而不敢改、不会改、无从改的尴尬局面;从活动到活动,从经验到经验,从形式到形式的情况还相当普遍。为此,我谈一下课改中我们教师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供大家参考。
一、处理好教学模式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课改不仅是教师教学技术方面的改变,更应是教学理念方面的改变。为此,教师应该从学校及教学的具体情景中形成自己的理论。课堂教学改革没有现实、固定的模式,它将给教师提供一个张扬个性、表现才智的大舞台和教学实践的大课堂。把握住这个机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养成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形成自己的理论,才会获得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处理好教学策略的运用与实用性的关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有的教师努力在教学策略上体现新课程理念,一节课45分钟学生总处在不同的活动之中,有观察、演示、看光盘、个人自学、集体讨论等等,搞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上,而是忙于应付,没有细致思考的余地,更谈不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所以,使用教学策略切忌过多过滥,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要有选择,要适量,要进行优化组合,以防止出现那种形式上花哨热闹,收效甚微的局面。课堂上热热闹闹,教学方法多样,其实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匆忙而过,流于形式。一堂课下来学生会感到很累,这样做往往是忽略了教学策略、方法的实用性。其实,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应用,应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点、难点而定。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策略的多样化与一节课要突出一种主要的策略和方法之间的关系。
三、处理好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倡导探究式教学应该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学生的观察、讨论、交流、研究等活动都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与兴趣。但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探究式,既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又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否应用探究,似乎一提教学就是探究,其他的教学方式都不存在了,也不适用了,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一谈到讲授知识都不能理直气壮了。这种为探究而探究的做法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所致。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等以及现代的教学方式如自主式、合作式等,在教学中都有它们的存在价值。探究式绝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四、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与重点、难点的关系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大教学容量,尤其是在观摩课、公开课中充分显示自己博学,常常大量增添课外知识,尽量多补充书外事例,从而超出教材、超出课标,学生似懂非懂,整堂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教学理念完全背道而驰,教学效果往往也是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还有的教师为考试所累,他们唯恐授课中某一知识点未能顾及而影响考分,因此讲课时面面俱到,觉得处处都是重点,把一堂课塞得满满的,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结果也是学生学得似是而非,模模糊糊。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杜绝这种贪多求全的做法。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认真组织教学各个环节,精选课外知识,精讲课本内容,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五、处理好趣味性与学科性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兴奋度确实是很有帮助的。但有的教师为追求课堂趣味性,一堂课以故事趣闻开头,时不时还来段顺口溜,有的课中还做几个小游戏或演一段小品剧等。课堂气氛倒是很浓,师生感情也很融洽,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学科性,忽视了其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课堂气氛虽然很轻松,但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学生不知所云。因此,教师在注重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知识的感悟和把握上,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上,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