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范文1

关键词:单亲家庭;观念;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01-02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死亡、遗弃、分居和其他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由于单亲家庭其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其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也呈现出畸形的状态。从教育的角度看,良好的教育会给这些生活在特殊环境的孩子以良好的引导,否则,容易产生性格方面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这是越来越多教师发出的感叹,所以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

单亲家庭无论贫富贵贱,归根结底是一种残缺式的家庭。这种家庭结构的坍塌、家庭职能的削弱,往往对其子女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伤害。单亲家庭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亲或者母亲角色的缺失,使他们较之来自双亲家庭的学生来说在成绩、行为、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差异。通常,单亲家庭的学生自卑感强、自信心弱,很敏感。他们的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没有朝气和活力,对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愿意老师和同学问及家事,不愿意家长去学校见老师。他们对于老师的批评通常不会直接出言顶撞,也不会主动的诉说自己的苦闷与烦恼,他们既不满现状,又无力改变现状。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不过度依赖他人,但从感情上极度的渴望亲情和温暖。由于单亲家庭是一种残缺式的家庭,单亲家庭的教育也不可避免的产生许多不利因素和消极影响。由于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忙于工作,对孩子缺乏管教,使许多单亲家庭的学生逐渐对道德规范的正确认识产生了偏离,或者是明知是错误也要将错就错,一错到底。他们时常浪迹在网吧、游戏厅、歌厅,甚至深夜不归。他们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自我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容易受到社会消极的评价和影响,为家长和老师的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1.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抚养和教育子女,是每个父母都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然而,单亲家庭的教育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家庭环境的复杂性,使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很难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其子女进行教育,因而,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较差的教育环境之中。单亲家庭的父母,由于家庭的破裂,相当一部分人在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切肤之痛使他们无法自拔,便将自己的痛苦转嫁给了孩子,要么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么对孩子缺乏应有的管理,没有尽到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对其放任自流。相反,也有一部分父母由于失去配偶后将全部的情感都倾注于孩子,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望子成龙”心切,在教育方法上走向了极端,其结果必然导致孩子的个性的完善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偏差。

2.社会带来的舆论压力。在当今社会,单亲家庭的学生仍然被视为另类,在同学之中仍然被认为是特殊分子。社会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存在偏见,直接影响单亲家庭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社会轻视,常常有一些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他们评头论足,说三道四,甚至刻意地歪曲事实。他们普遍认为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说他们很孤独、很自卑、很忧郁、很难相处。这些不良的社会舆论很自然的给单亲家庭的学生内心投下了阴影,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更加自卑、更加忧郁、更加孤独、更难与人相处,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不良的社会舆论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使他们无法正常的接受良好的教育。

三、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单亲家庭的父母应注重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强烈。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单亲家庭的父母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正确的教育方式,粗暴的或者过于溺爱的教育方式都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沉重的负担。然而,单亲家庭的家长因为不能给予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对于其子女往往会感到非常的担心和内疚,所以很多家长会比较极端的在其他方面过多的补偿孩子。也有很多单亲家庭的父母由于婚姻的失败便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对其子女要求过高,希望其出人头地。这势必会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不利于其健康发展。由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普遍比较孤僻,单亲家庭的父母更要帮助他们充实自己的生活,注意与他们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增进双方的感情。同时,单亲家庭的父母应尽力地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既重视硬件设施,也要重视软件建设。

2.教师应给予的更多关注。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内心往往比较孤僻并且比较脆弱。这就需要教师的更多的关注和呵护。这种关心和呵护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发自教师内心的一种热情,并且这种热情也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去。如果教师的热情并不是出自真心,而是表面功夫,敷衍了事,往往会产生恶劣的影响,使结果事与愿违。教师应该对班级的情况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的学生多数内心比较敏感和脆弱,教师不要轻易的打击他们,要用心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同时不能失去耐性。单亲家庭的学生,本来拥有的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家庭的爱,家庭的不幸更易导致他们的自卑,为了掩饰这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在行为表现上采取极端的方式。他们更多疑易怒,更容易和老师和同学发生冲突,他们厌恶学习,自暴自弃,常遭孤立。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往往是教师最头疼的。然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单亲家庭的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反复的过程,需要教师以宽容的心接受和对待他们,更多的从生活中、学习中去关心和鼓励他们。

3.社会的歧视观念应得到转变。在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中,认为夫妻应该白头偕老,离婚对于家庭来说是件极不光彩的事情。也有很多人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的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这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价值观念会受到影响和扭曲,甚至素质低下。单亲家庭的子女在这种带有有色眼镜的背景下生活,会因为家庭的不完整感到羞耻和自卑,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所以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会对老师、同学隐瞒父母离婚的事实,极力地隐瞒家里的状况。单亲家庭的子女并不仅仅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份子,更是社会的一份子,全社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健康成长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社会要营造一种积极的舆论氛围,使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再受到舆论的压力和困扰。社会应该积极地宣传和引导,鼓励大家给予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包容,使单亲家庭的学生也能在相对宽松、平等的社会环境中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只有单亲家庭的学生在相对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来看待自己、并且适应了单亲家庭生活的时候,他们才能够真正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万来和.离异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3]林曼峰.论中学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4]谢朝艳.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及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员丽萍.论单亲家庭子女人格的培养[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范文2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子女 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变得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人的离婚率正在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由此衍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家庭的变故和不完整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阴影,虽然在生理的成长上并没有影响,但他们的心理早已出现障碍。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关注、研究与探讨。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预防心理疾病,已成为越来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1]

一、单亲家庭子女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对单亲家庭的子女来说,家庭变故使他们极易产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失常。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

(一)自闭自卑心理

一个完整的家庭突然面对破碎,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遭受比父母更大的打击,且他们不具有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难以接受家庭破裂的残酷事实。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这些孩子由于在家庭得不到父母温暖的关爱,在学校里又常常受到同学的轻视,甚至讥讽和嘲笑,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二)学习成绩相对落后

大多数单亲家庭子女的情绪是不稳定的,这就难免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有些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比较差,除了因为家庭的不完整而影响学习动机、态度外,他们的不良情绪也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的低下又阻碍他们自信心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三)儿童性别角色的移位

幼儿对成人的模仿对其性格行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的离异,既剥夺了子女学习的楷模对象,又使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家庭环境之间失去了平衡。单亲家庭的子女无法从父母身上潜移默化地学会与异性的相处之道。如果男孩与母亲在一起,他们耳濡目染基本上都是女性的行为方式,生活里缺少父亲的具有阳刚之气作为榜样,性格中也缺少男,使其在内心更是具备女性的特性。反之亦然。这种性别角色的移位,一方面使得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不健康,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人口素质的下降,难于适应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必然为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2]

二、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单亲家庭子女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在三者紧密结合的成长环境中,它们对单亲家庭子女是否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对其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形成牢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子女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

(一)重视单亲家庭教育

1.创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数具有孤独、自卑、自闭、缺乏安全感等不良心理特征,这些不良的心理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出现偏差,甚至会产生对别人的妒忌和仇恨等不良心态。因此,单亲家庭要特别注意尽量为孩子创造温暖轻松的家庭环境,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2.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要注意性别角色教育,性别角色的学习非常重要。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因此,单亲家长应该注意性别资源的利用,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1.了解单亲家庭情况,因材施教。

要对单亲家庭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可以通过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学生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从中找到单亲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侧面了解主要就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和任课老师的介绍,进行家庭访问。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学生,了解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像正常家庭孩子一样健康成长。[3]

2.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减少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单亲家庭子女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教师可以经常找单亲家庭的孩子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烦恼。学校也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室,让学生用写信、电话、访谈等方式来倾吐自己心中的烦恼,发泄心中积压的郁闷情绪。

(三)健全社会保障

1.制定有效的法规制度和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婚姻观念的变化,单亲家庭将会越来越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有效的法规和制度来保护单亲家庭子女,并关心他们的成长。除此之外,各级政府,特别是与人民直接接触的区、乡政府、社区和村委会,应成立专门负责关心这些单亲家庭及其子女的组织机构,并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该项工作。也可以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建立爱心俱乐部,召集社会中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共同为那些需要关爱的学生提供帮助,从而实现单亲家庭学生的生活、教育有人管、有人帮助,从曾经的专人关爱,发展到今后的人人关爱,以充分体现社会的和谐氛围。[4]

2.重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设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咨询机构,设立家长学校和咨询电话,使单亲家庭的子女遇到问题时,能及时与社会联系,尽量做到在第一时刻就得到解决。对于离异后的父母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进行子女教育培训,提高教育水平。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压抑,不但来自于家庭,而且来自于学校和社会。因此,依靠单方面的引导是不够的,必须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以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单亲家庭的孩子并不总是与自卑、自闭、缺乏安全感等不良心理特征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我们对这些孩子多一些关注和关心,则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子女一样可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只要多给这些家庭的孩子以温暖和帮助,单亲家庭就会和双亲家庭一样温暖,单翼天使一样可以在空中健康快乐地翱翔。

参考文献:

[1]周筱芬.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39.

[2]顾琼,桑青松.单亲家庭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8,(1):29.

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范文3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 教育问题 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校园中单亲家庭子女数量逐年上升。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但是如果引导不正确,那留给大家的只有遗憾。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呢?作为教育者唯有更多地去关心呵护这些学生,帮助他们治疗心理创伤,让他们也能幸福成长、快乐成才。

一、单亲家庭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单亲家庭的学生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以及其它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下面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征:

1.自卑。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及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不敢面对现实,多数言行实属隐瞒。特别是看到其他小朋友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就会想到以前自己也这么快乐过,现在的生活很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性格会像父亲,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性格会像母亲,这对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孤独。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拘泥,不合群,不善于甚至不想与人沟通和交流,觉得自己在家庭或群体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没有多少人与他活动。久而久之,与学生、老师和双亲的距离疏远了,学习成绩上不去,对公益活动不热心,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难跟上。

3.渺茫。有的单亲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甚至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没有及时培育这朵花,导致没有结出甜美的果。他们对自己应该追求什么,选择什么,很多会感到非常渺茫,或者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目标。

4.独尊。单亲学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或管教得少,或不接受管教,或因管得太严,方法不当,从小就养成了不认输,不服气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这类学生行为上表现出自私自利,事不关己,不关心集体,不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纪,是思想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

5.逆反。单亲学生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觉得不光彩。有的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生活条件不如别人觉得低人三分,有时受到同学的歧视,慢慢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有的因为家里突然增加了第三者,言行受到约束,如果继父母对自己存在偏心时,则会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有时不愿跟父母说话,不能接受父母的忠言相劝,有时一味要对着干,以此来报复。有时候“破罐子破摔”,甚至表现得很残忍,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

二、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策略研究

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作为教育者应要怀着一颗慈母之心关爱他们,要努力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做些什么?

1.营造爱的氛围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单亲家庭学生最缺少的就是亲情,他们需求家庭的温暖,需求别人的理解和关爱,需求成功的赏识,教师要适时抓住这些需求,在班级中创设亲情氛围,教育学生主动关心、帮助单亲家庭学生,不允许其它同学嘲笑他们的家庭状况。帮助他们复习功课,一起开展活动,用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和温暖,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

2.培养责任意识

我们不能因为单亲家庭学生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娇惯他,要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与家长沟通,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种情况,必要时可请年龄稍大的孩子对家庭的重大事情一起参与决策等。老师和家长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从成功中觉得“我”能行,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对家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使他们长大成人后能自觉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3.树立自信心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多数单亲家庭学生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能行。因此教师要用心启迪学生的进步,首先,注意寻找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表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格外的表扬,多鼓励,少指责批评,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多温情,切忌冷漠,使他们与老师的距离更贴近。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动力,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挖掘和培养,就会失去教育转化使其发挥特长的机会。因此,教师可多与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逐步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以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4.提升耐挫力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不可能没有挫折。对挫折如果处理得好就能成为孩子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动力。单亲家庭学生遇到的挫折相对较多,教师要教育孩子正视逆境,敢于同命运挑战,用一些名人成长的事迹激励他们,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5.扩大交往空间

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范文4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方法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身亡,其主要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抚养照顾。目前在校就读的学生中,这个特殊的群体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他们当中有不少还是比较优秀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很多单亲家庭学生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造成心理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卑

自卑是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缺陷之一。它是由自我评价过低而引起的一种消极的、不适当的自我否定的态度。在活动中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父母离异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习、认知、社会性等方面。若再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会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

2.怯懦

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离异家庭子女易产生形成怯懦性格。它的核心就是害怕,害怕一切。它的基本特征是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等。破裂家庭的夫妻由于感情纠葛,不仅无力顾及孩子,还给孩子带来不能摆脱的情感负担,使孩子心理上的积极因素被抑制。因此,离异家庭子女多表现为抑郁和退缩。

3.粗暴

易冲动而又意志薄弱的孩子易形成暴躁的性格,其核心是冷酷无情。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成员经常争吵、打闹,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戚的心情,并由此导致惊慌、恐惧、心绪不定的情绪,长此下去,就会形成粗暴的性格,离异家庭子女更是如此。

4.孤僻

离异家庭的子女很容易产生性格孤僻,他们自我评价较低,消极的自我情绪体验会使他们形成扭曲的自我形象,既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以至不能接受自己。他们不能自如地与他人交往,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

5.逆反

单亲家庭的孩子主观上感到非常痛苦,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社会适应能力差,依赖性较强,对集体冷漠,与师友感情疏远,容易出现对抗情绪,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以及“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多数时候会出现父离异前家庭条件不错,也很有文化传统,从父母离异后,沾染了不少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与家长的教育背道而弛,厌学,纪律散漫等情况。

那么,怎样才能使单亲家庭的孩子形成积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人格呢?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应当着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跟踪,并详加记载。对他们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上的关照,行为上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孩子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家庭的教育方法如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就必须先当好孩子、家长的“知音”,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如此。

在教育工作中,我力求做到细心地观察、仔细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了解这些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注意掌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点、疏忽点,以便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沟通的桥梁,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目的。

我班有一名叫魏鑫的同学,她的母亲早就去世了,父亲又成立了新的家庭,她与继母不和,经常闹别扭,有时把不好的情绪带到学校,影响了她的正常学习。我了解了情况后,及时和她进行沟通,父亲总不能单身一辈子,你总是要离开父亲的,要想父亲好好的生活,那必须得有人陪、又人照顾。在我多次的教育下,她能正确处理与继母的关系,我感到很欣慰。

2.使单亲家庭孩子融入班集体生活,消除忧郁心情。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其一,要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尽量淡化他们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别,避免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其二,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心态要豁达,尊重单亲家庭孩子的人格和生活方式,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单亲孩子的做法。其三,要善于发现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学们接受他们并乐意亲近他们。其四,要及时从家长那儿获取信息。教师除细心观察外,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3.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深入了解,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蛮做,便会大碍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要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使他们朝气蓬勃地融入到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并克服困难。比如,在班级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 “手拉手,一帮一”、 “同在一片蓝天下”、 “我们都是一家人”等主题班会,让双亲家庭孩子与单亲家庭孩子团结互助、平等相处,一起欢笑,没有讽刺,没有歧视,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

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范文5

>>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单亲家庭子女的品德教育问题探究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转化的对策 浅析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教育问题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浅析 学校关注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对于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探析 中学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分析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 浅谈单亲家庭初中生教育 对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 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何更好发现及应对单亲家庭子女出现的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子女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外来工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 浅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谈初中生单亲家庭子女出现的教育问题 浅谈初中生单亲家庭子女出现的教育问题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周书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以婚姻为纽带联接起来的家庭关系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离婚率逐年上升,由此而引发的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就初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从心理、行为、社会问题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心理;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05-02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在一个现实家庭生活之中,父亲和母亲当中的一方缺失的家庭。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中国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但是,伴随着离婚率不断上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单亲子女的数量急骤上升。毋容置疑,单亲子女其思想、学习、性格甚至健康都有别于正常家庭子女,带有极大的特殊性。这个事实,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面临一个新课题――如何教育单亲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本文选择初中单亲家庭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群体在教育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初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心理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个体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随着初中生身心的发展,心理更加敏感,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然而,作为微观环境中对人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家庭环境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对初中生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实际工作中的调查了解情况看,学生在心理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心理情感的自我封闭。家庭的变故,使这些子女产生被遗弃的感觉,及对环境的不满怨愤。这些情绪容易导致他们心理意识上的自我封闭,他们不愿与人交往,有什么问题都放在心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与同学难以建立较好友谊关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帮助,这种不良情感会逐渐积累,导致心理上的交往障碍。通过了解发现大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他(她)们基本上都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情感的交流,他们觉得自己处在孤独的世界当中。这样的心理必然导致无法与人有效地沟通。严重的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轻生。

2、单亲家庭的子女比其他正常家庭环境的子女更加叛逆。首先是对教育的抵触心理。在家庭的教育上,他们大多数会认为父母的行为对他们不公平,因而他们对父亲或母亲的许多方面的言行都存在抵制或反叛的心理,对父亲或母亲的教导不愿接受。有时还可能表现得很激烈,甚至于为一些小的争端而离家出走等。对学校里的许多教育也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其次,这种叛逆还表现在不守规则或无规则意识。在集体中不愿遵守既定的规章制度,我行我素,或故意在集体中制造一些混乱,心理上就感觉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而对于别人的劝阻不加理会甚至对抗,进而引起更大程度上上的反叛行为。

3、发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强烈的自卑感也是这一群体问题的之一。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家庭发生改变,在孩子们看来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事实。于是他们的心理的那种自卑感就会让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往消极方向思考,在学业上表现为缺乏上进心。从所了解学生的来看,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学部分都处于中下的水平,而学习比较好的单亲家庭的学生却较少,并且他们的成绩的取得明显伴随着压抑感和艰难的努力。自卑感还让他们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不敢提问,长期积累将会造成沟通障碍。

二、由于心理上的刺激,或缺乏良性引导,导致行为上也出现许多不良反应

1、单亲家庭子女相比其他同龄人来说更易于染上不良习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根据直接和间接的调查,大部分的单亲家庭子女都有许多通宵达旦上网的经历,比健全家庭子女比例高得多。除此之外,抽烟、喝酒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2、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长期的有效的家庭管理,更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结交。“‘群体动力学”代表人物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或结果”、“人的行为是个人心理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①这些单亲家庭的子女本身就存在着比较强的叛逆思想,又处在初中这样一个思想不成熟的阶段,对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的种种行为,认为与众不同,很容易被诱惑,从而去与这些不良社会分子结交,甚至与这些不良社会分子称兄道弟,与这些不良社会分子拉帮结派,并有意无意之中把这些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带入校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的学习气氛带来消极影响。

3、单亲家庭子女的组织纪律性更为松散。在课堂学习上,存在着有意无意的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比如经常控制不住自己,与其他同学讲话聊天。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不关心讲课的内容。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之中,不愿遵守集体纪律,组织纪律性十分淡薄,他们喜欢我行我素,散漫自由。对于他们的教育,他们有的不愿接受,不以为然;有的虽愿意接受,但是长期散漫自由的习惯已经养成,又缺乏毅力,难以改变。在生活之中,亦由于经常触犯一些既定的规则,发生许多冲突。

三、单亲家庭子女许多问题的形成、积累还会造成某些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许多方面:首先,不利于社会对个人提出的社会化要求,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单亲家庭情况影响到这些青少年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也影响到国家对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目标。而任何社会都向其全体成员提出需要遵从的行为准则和方式,单亲家庭产生的问题也影响到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单亲家庭子女的社会问题还表现在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不足。中国人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家庭来进行的,某些成员角色的缺失,以及角色教育的不足,会导致性别角色的混乱。

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范文6

类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类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像单亲家庭一样,主要是在心理方面,只不过某些方面程度较轻而隐蔽。

(一)性别角色社会化障碍。家庭教育是孩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如果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没有得到合适的性别教育,就会出现假小伙、娘娘腔等性别错位现象。首先,缺少父母任何一方的经常性影响,孩子的自我角色认同就会出现巨大的障碍。这在城市男孩比较多见。农村社会生活环境比较开放、邻里交往没有障碍,因此农村类单亲家庭男孩不难从频繁交往的伙伴或者其他男性长者哪里找到可以模仿的榜样。城市社区非常封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孤单地呆在家里,如果长期和母亲呆在一起,女性化倾向可能会越来越明显,即便不出现大的心理障碍,但是男性应有的阳刚气概却难以养成。

(二)对类单亲过份依恋。某些职业的性质,注定使其家人包括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接受离多聚少的生活,比如驻外记者、营销人员、驻外地办事处人员、演员……尽管血浓于水,但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依然需要培养。如果缺少足够的交流频次和相处时间,亲子之间难以形成应有的亲密感,孩子对缺失一方的陌生感、排斥感会越来越严重,如果依赖方教育不得当孩子的问题可能就会积习难改了。

(三)没有安全感。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由母亲来担当的家庭,母亲如果有自己的工作必然会因不堪重负,在教养方式上出现情绪化,即对待孩子的耐心会伴随自身心情发生变化,会经常性因为自身情绪恶劣粗暴对待孩子或者置之不理。孩子从小不得不察言观色、小心翼翼,久而久之会变得封闭、烦躁、易冲动,极缺乏安全感。

(四)婚恋观扭曲。类单亲家庭会削弱孩子的幸福感,孩子长期享受不到完整家庭应有的温暖,会形成家庭、婚姻的刻板印象,将来的家庭观念可能会很淡薄,甚至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排斥婚恋,或者排斥异性的现象(母亲抚育的女儿或者父亲抚育的儿子在父母亲感情有隙时最易出现)。

(五)学习成绩不理想。除了全职妈妈以外,大多数类单亲都难以对孩子付出足够的时间,家事公事都会一定程度上牵扯其精力,难以更多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农村家庭,还表现在部分母亲因学历低下无力辅导孩子。农村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男孩受教育较多,母亲整体受教育程度较父亲低一些。当然,在义务教育逐步普及情况下,七十年代后期以后出生的母亲文盲的情况不多见了,基本能辅导孩子小学低年级的作业。但是由于监护不力,农村部分类单亲家庭的孩子难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者辍学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帮忙。

(六)心态脆弱。在单亲家庭里,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学生往往背负着超重的父爱或母爱,破坏了学生成长教育生态环境。类单亲家庭也存在这种情况,在家一方出于责任意识会对孩子关怀备至甚至溺爱,不放心孩子的一举一动,或者走另一个极端,因为自己较忙用放纵孩子行为、用满足一切吃喝玩乐的方式“弥补”孩子。两种极端倾向都会导致孩子任性、自我中心,受不了老师批评,经不住挫折。简而言之,一切在单亲家庭出现的问题在类单亲家庭同样会出现。但是,非常可怕的是,由于完整家庭结构的存在,导致这种家庭的教育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从较少的相关学术研究也可见一斑。普通类单亲家庭这种主动应对意识更差。所以,类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可能因为其隐性发展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我们很有必要采取相关举措遏制问题的恶化。

类单亲家庭的教育教育对策

(一)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但是并不知道让孩子如何成“龙”或者“龙”是什么,因而在家里可能会误导孩子,常见的如单纯智育化、盲目报特长班、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等。家长学校不失一种很好的模式。其形式可以多元化。从主办者来讲,可以是由社区主办或者学校主办。限于家长工作原因,家长学校可以有假日讲座、现场培训、板报宣传、发放资料、网上课堂等不同形式,即便类单亲家庭没有很强教育意识的家长在浓厚的家教氛围中也会自然受到感染,自我提高意识会逐渐加强。这反过来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会有较大推动作用,对于整个社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家长教育工作应该纳入社区工作和学校工作的计划当中,全年系统展开。这其中应该有一部分针对类单亲家庭的内容在内,尤其学校管理当中,应该特别关注这一部分特殊家庭的孩子,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共同营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二)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媒体倡导爱家的责任观念。消除感情破裂或者淡漠型类单亲家庭,以防这些家庭演变为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更多的伤害。夫妻离婚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众所周知,主流媒体应该从多个侧面反映这些问题,让更多的为人父母者不要单纯放纵自己的性情,以较强的责任意识面对自己的家人,让最初的美丽爱情继续演绎,让家庭的温情时刻包围着孩子。河北卫视“快乐家家家”栏目从宣扬亲情出发,精心选择宣传语、各个时段节目内容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时下也出现个别的单位也开始把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状况作为人员升迁、任用标准。这些都是很好的开端。

(三)家庭自身的努力是直接而有效的。许多人在外打拼是非常无奈的。首先,在家一方应该对孩子做好“解释”工作,讲讲在外工作的父亲或者母亲多么不容易,让孩子明白父母都爱他,父亲或者母亲不能经常陪他是因为工作忙,是为了大家过的更好,或者从大一点讲各种工作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让孩子对空缺一方产生敬意、自豪感。另外,在外一方可以抽空给孩子发个短信,家人共同看信,想象对方对家人的挂念等。

(四)经常带孩子去亲戚家走动或者邀请祖父母等来家里住,营造亲情氛围。经常性地家人相聚,孩子就不会因为家里冷清倍感失落,有了更多人的关心、监督,孩子的自我约束意识也会越来越强,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就自然减少了。在与多人交流的过程中,开朗的性情自然而然也就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