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1
标志设计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设计艺术,在于将大量信息以恰当的表现形式集中浓缩展现于方寸之间。标志设计虽然凝缩了诸多信息元素,却必须让人能一眼读懂,在读懂之后还要能细细咀嚼细细品味,然后牢牢记住,这才是标志设计最难得的地方。
标志设计要找灵感就必须有充分的前期设计思考,而往往这个设计思考的阶段是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但其实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拓展阶段,关系到标志设计的最后成果。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有一些比较清晰准确的设计方法作为指导,会使标志设计轻松有效的多。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
一、标志设计的创意思维
首先,要探讨标志的前期设计思考问题,就离不开对于标志设计创意思维的研究。好的标志设计离不开好的创意,好的创意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标志设计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实现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而由发散思维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创造力。“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个流动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多元思维。因此,发散性思维也是多元的思维,是从一个中心点引到无数中心点,再由无数中心点引到更多无数中心的过程,而且具有不确定性和游离性,没有固定方向,如同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走却期待着不同的奇遇,当这奇遇发生时,就是灵感出现、思维闪光的时候。但是也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和无方向感,不断地在思维的边界四散游走,使得思维的结果往往和当初的出发点相去甚远,甚至迷路了走不回来。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因此我们还需要“收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 )来替我们将之前发散性思维撒开的网收起来。“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相互区别而又紧密地相互联系,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在我们进行创造性设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人们就是通过这样张弛有度的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相互补充、转化和融合,来达到一种思维的创新、设计的创新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就是我们创造性思维活动创新的过程的运行模式。当然这样的思维方法对于激发我们的设计想象与灵感有很大的帮助。
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mapping)是最近比较多运用到设计领域来的一种思维方法(见图一)。它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六十年明的一种创新性笔记方法,它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人的神经网络一样,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进行无限扩散,就像四通八达的道路。他的本意是用来做笔记,使人们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讲师的每句话和一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现在也被许多企业用来做计划、制定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组织会议。
通过这种方法,发散性思维就以文字、草图的方式,清晰地被记录到一张白纸上,整个思维导图过程脉络清晰,发散广阔,完全避免了思维紊乱的问题,是一种不错的创意思维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当然也适用于标志设计。但是标志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思维导图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更加理性。
三、标志设计创意思维过程解析与研究
那么如何将思维导图融入到标志设计的创意思维过程中,以便更好地引导人们有效的进行标志设计创意呢?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尝试着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重新对标志设计创意的整个思维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整理和绘制了“标志设计创意思维导图示意图”。
如图2所示,这是针对设计对象的相关信息做的第一层次剥离,即以设计对象(主题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发散开来的,这也是思维导图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中心点出发衍生出无数分支。
第一层次剥离,是对设计对象的初步了解和分析,即设计对象的名称、名称含义、企业文化理念、经营内容与产品外观以及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特征。通过第一次主题细分,将设计对象(主题点)首先分解成几个“子主题”。一般来说,标志的设计对象都会具有如图2所示的五个基本信息点。但是因为我们所面对的设计对象群体是复杂多变的的,所以也可能我们的设计对象只具有其中的一两项或者两三项基本信息。那不要紧,不管能剥离出几项基本信息,在做设计之前尽可能多了解设计对象并对它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后面设计活动的展开都是非常必要的。
在对设计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之后,就要根据设计对象自身的特点,有时候还要根据客户的需要,有选择的对“子主题”进行第二层次剥离,再次细分。如图3所示,每个子主题又可以细分出N个“次级子主题”,这些次级子主题其实相当于我们从主题中通过第二次剥离所分离出来的比子主题更加丰富而具体的创意切入点。当然不是这所有分离出来的创意切入点都很适合设计对象,因此要根据设计对象本身的特性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或多个创意切入点进行深入设计,也就是对找到的创意切入点的进一步升华。
通过“子主题”与“次级子主题”的两次剥离,设计对象的基本信息元素就基本上都分离出来了。围绕着这些信息元素,可以开始进行进一步的联想与想象,充分调动起发散思维的创造性,将创意思维无限扩展铺开,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创意思维导图网络,如图4所示,在前两次剥离的基础上,将创意思路进一步打开,无限延伸出更多的思维点(图中小红点表示的是创意思维网络中的闪光点)。这些思维点离中心红圈中的“设计对象(主题)”越近,就越紧扣主题,属于中规中矩的创意点;反之,离中心红圈越远,则越偏离主题,越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越远越偏离主题的思维点往往更具有思维张力,更能产生天马行空的独特创意效果。这就像是一把打开设计者创意思维大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我们就不用再为打破思维定势、思维框架而烦恼了,因为通过思维导图的展开,自然而然的就将思路打开了,完全不用刻意去打破。
当我们用文字将创意思维网络记录下来以后,便形成了文字导图,接下来就将文字导图绘制成图形导图。值得提出的是,在将文字导图转化为图形导图的过程中,一边画一边就会自然而然的闪现各种与设计对象相关的标志创意构想,并记录下初步的标志原型。所以基本上在思维导图绘制完成的同时,,标志设计的雏形方案也就出现了。
四、结语
通过对思维导图在标志设计创意思维过程中的解析与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思维导图对于标志设计创意来说是一种不错的创意思维拓展方法,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易于掌握和运用。它既可以全面记录下了设计者的整个思维发散过程,又可以有效的减少在标志设计中为了漫无目的地寻找灵感而导致的时间浪费,而且将创意思维牢牢锁定在设计主题之上,不至于偏题、跑题,使得整个设计更加有效、快捷。既避免了因思维发散太开而使得标志设计偏离主题,又避免了思维局限,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能够更快速更有效的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标志设计。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2
【关键词】点、线、面 情态构形 创意思维
一、点、线、面的创意思维训练及其教学策略
1.点、线、面的内涵理解
“依赖于对艺术单个的精神考察,这种元素分析是通向作品内在律动的桥梁。”——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任何一门艺术都含有它自身的语言,对平面构成而言,探讨的则是二维空间的视觉语言。点、线、面作为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其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需要放在构成的框架下进行透彻的理解。比如对线的理解,在认识线的同时也要关注线的形态(直线和曲线)、线的性格或情感、线的特征(运动和方向性)、线的构成(有序和无序),以及线与构图等。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还应参看相关的理论,拓展自己的认知,比如威廉·贺加斯在《美的分析》中提出了“美的线条”“优雅的线条”。画家克利在包豪斯授课期间,也曾经将线形象地分成三种基本类型——积极的线、消极的线和中性的线。从有关线的各种理论探讨中,也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线有了更深的认知和理解,这样才能将其作为一种形式语言更好地进行画面的构成。
2.挖掘新的图形元素
艺术创作是有目的的创造活动,首先要有针对性地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并深入探究主题思想,找到契合点,之后则要从中发掘新的形式语言,这也是造型活动的重要一步。所谓新的图形元素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旧有的,新的即是之前不曾有过或出现的,而旧的则是指在司空见惯的物品上,由于改变了观察的角度,而从中发现新的足以吸引人眼球的元素,从而在观者面前呈现出新的姿态。挖掘新的图形元素是让学生走出简单模仿的怪圈,不断寻求新的创意表现,使作品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3.从具象到抽象的语言转化
任何一种艺术的表现都来源于现实生活,都是以具象形为出发点,同时,加之以创作者的主观意念,最后,运用不同的媒介进行表现。这其中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环节,具象形的转化。艺术的表现不是简单的摹写、再现,而是把生活中的具象形态进行整理、取舍、夸张或者变形,得到有艺术性的语言形式。而在平面构成——点、线、面的情态构成中,正是指从具象到抽象的语言转化,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挖掘美的形态,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具象形的分析,之后根据需要尝试将现有的具体的物象彻底打破,然后将其中的几种基本的视觉元素根据构成的基本规律进行重构,以求最终设计制作出独特、创新的构成形式。
4.主题性设计教学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针对创意思维训练,点、线、面作为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当它们独立存在时,似乎并不构成什么“语言”,但是如果将其贯穿于课程实践中,并通过创意思维表现将其构成某一主题,则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将传统的单一的点、线、面的构成与主题性创意思维训练相结合,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主题性的创作训练是一种提高学生创意思维的实践模式,面对同一事物,由于主观认知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态度,由于主观的阅历、经历、情感的不同,则会表现出不同的理念。
二、从点、线、面情态训练中引发的教学思考
1.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正确理解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比如,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不足,但也应看到没有成年人固有的偏见和思维定势的束缚,联想丰富,无拘无束。所以要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缺点,因势利导,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如果在教学中展开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创意思维练习,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2.观察意识的建构
设计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大多数形象和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创作者通过观察取得了对物象的认知,所以在训练过程中,要使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客观世界,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发现新的创意点。敏锐的观察力是成为一个成功设计者的关键,要善于把观察与创意联系起来,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3.引导学生建立灵活的思维方式
创意思维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有的思维形式,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种确实可行的训练模式,而它的实现则需要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实现,也可以说,创意思维是创意过程中按照一定思维模式进行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就是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对问题寻求各种不同的、独特的解决方法,以适当的思维方式来寻求意想不到的视觉表现。而在众多的思维方式中,如何进行恰当的选择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因为大部分学生在之前的教育模式中只接触过传统的素描、色彩的训练,很容易用定势思维惯性去想一个事物,训练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让学生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应更多地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思维开阔,不断标新立异,寻找有别于常规的观察角度,设计有意趣的作品。
4.正确认识创意思维与技法技术
在早期的教学中大多存在着重技术、轻创意,重手段、轻构思的教学模式。而随着创新意识在构成中的重要性凸显,又呈现出创新思维高于一切的教学理念。这两种模式的跨越都没有很好地把握创意思维与技法技术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创意思维固然需要强调,但多练也是至关重要的,仅有多看多想是不够的,想得出不一定做得出,手上的功夫技巧是在不断实践总结中提高的。因此正确处理好创意思维与技法技术的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伍立峰,设计思维实践[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3
展示设计既是综合性设计,也是立体三维的空间设计,注重三维空间全方位的统一与和谐。展示设计更强调展示空间的创意性,以达到吸引观众眼球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设计创意是设计艺术的重要一环,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来表达设计构想及传递设计信息,是一种异常复杂的空间思维活动。展示设计行业需要具有创意思维的设计师。但是,目前市场上真正具备创意设计思维的设计师并不多。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很多展示公司由于频繁的展览会或者过多的展示设计需求,在市场专业人才匮乏的基础上,要求设计师高效产出,这导致了设计师一直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设计缺失创意;第二,专业课程教育模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能够了解相关展示行业设计原则,做到符合设计规则,但是与市场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抄袭和模仿,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意思维,工作后感觉力不从心。曾有一名成都的展示设计师这样写到:“中国展示行业不需要设计师,只要到国外的展会溜一圈,就够设计师用好多年了。”看到这些无疑让人心痛。但这是现实,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笔者更多地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和开发。
二、创造性思维对于展示设计的重要性
(一)三大构成与展示设计专业的关系
三大构成是1911年包豪斯学院提出来并加以归纳总结出的关于艺术美学的设计基础原理,也是展示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一位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都会在进入大学的初期学习三大构成,但是这个课程结束后也就从学生的思维里面淡出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三大构成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二)构成课程的实施应用策略
在展示设计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趋势下,有必要对展示设计基础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特点,参考当前我国乃至国际设计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等,从“立体构成”的角度入手,在教学阶段循序渐进,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设计能力。立体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构成原理遵循的是抽象的思维方式,用抽象的视觉语言表达理性和数理逻辑,并赋予其美学价值,是一种严谨性、规律性和秩序性的美。在构成教学体系中,“立体构成”是物体形态设计的基础,包含了从纷繁复杂的自然形态到简练生动的人为形态。立体构成主要是围绕空间的立体造型活动,展开对造型中各种要素及所出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习,旨在提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并从立体构成的材料运用上结合专业课程设计,强化对材料的认知、利用与立体空间感受。因此,要通过对立体造型、色彩与空间的分析构成手法的大量实践,用最新、最优秀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资料,以最直接的方式证明立体构成在现代设计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研习中产生对立体形态空间构成的兴趣。为了形象直观地表达立体构成的实用价值,并通过对基本造型材料的了解及在运用中施以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获得立体造型的真实体验,如何提高展示设计专业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创造能力就成为展示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立体构成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空间形象思维,大多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做了很多关于立体空间形态和材料的探索,但是没有真正触及到和专业的关联。笔者认为,在立体构成中应该加强对基础型的变化,激发对空间形态的探索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完成艺术设计的基础。当年包豪斯所采用的“思维体操”,也就是创意思维和头脑风暴的练习,是值得我们沿袭的。对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到设计不是抽象、遥远的,从这些基础的变化中寻找创意思维的开发。很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和展示设计都是源自与基础形的变化,如“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设计等。逐渐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设计思维的概念及能力,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活跃性。在立体形态构成的课程中不但要训练他们的设计思想,更要重视训练他们对实际材料的操作和对形态的理解和组织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油画;创意思维;传统材料;现代材料;创新
一、简析油画创意思维方法
笔者认为创意实际上是人的智慧,关系到人的想象力,是人想出好方法解决问题的行为体现,常常表现为对事物具有超前性、新颖性、创造性,所以称之为创意。论说油画的创意,这绝对是每张油画的特殊之处,创意有大小,一张平庸的画,笔者认为也是有创意的,只是创意的贡献小,相比之下,创意有没有还是看作画人是如何想的,这就是艺术的创意思维。笔者觉得油画是最能体现画者的感情的,一幅优秀的作品是有创意的、有感情的、是活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亚麻布上的一堆乱七八糟的颜料。
(一)油画创意思维训练
即使是先天想象力丰富,也需要后天的不断练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在艺术上的独特性,让自己的作品因为独特思维呈现出独特的画面,有着独特的味道。使之区别于其他人,并与之形成自己的风格,达到很高的艺术造诣。常见的思维训练有几种:
1.想象与联想训练
想象和联想思维在油画艺术思维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是决定油画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油画艺术思维的训练首先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因此,针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类型、手法、思想内涵、形式美感和色彩表现等方面,发挥艺术创作的想象力,不拘束于个别的经验和现实的时空,而让自己的思维遨游于无限的未知世界之中。比如看到一个物体你怎么处理,是具体还是抽象,需不需要变形,怎么使自己的画独特显眼,怎么使作品更加艺术化,这都是需要想象和联想的。看到这个东西你想到什么,继而画出来,这就是训练的目的。
2.独特性训练
油画艺术重视作品的独特性,观看一幅幅著名的画,你可以马上就知道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凭的是作品的与众不同,这点体现了创意的本质。艺术家总是需要不断创新,不同的艺术品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艺术气息,全靠独创性。而要标新立异,就要思维向外扩展,超出常规。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寻找属于自己疯狂的创作技法,赋予作品新内涵、新活力,表现画者独特的艺术见地。
3.广深度训练
广度就是全面地看到的事物。在油画艺术上则表现为取材、创意、造型、组合等各个方面的广泛性上。比如画一幅人体油画,不仅需要掌握绘画知识、历史知识、数学比例知识等,还需要你广度的练习,发挥自己的创意。而深度则指抓住事物的核心,比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那是变形的,很有创意,它绝不是胡编乱造的,他看到的事物不是简单的表面,而是看到事物的内部结构,那是最单纯的结构,立方体、圆柱体等,很简单也很复杂,这就是创意。
(二)创意过程
产生创意的基本方针有两点:1.创意是旧元素新组合。众所周知,现代艺术是反古典,反传统,也就是反旧的,而后现代又是反现代的,把古典的和现代的相组合,即旧元素―新组合。2.创意是具有这种组合的能力。比如陈逸飞先生的油画,旧的服装,旧的家具,旧的乐器,加上现代人物的面孔。这种全新的组合也正是运用了上述原则,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有如此高价。另外还要遵循创意的五个步骤:收集原始资料;阅读研究资料;放开题目,放松自我;创意出现;对创意进行修改、补充、提高。
除了要遵从上面的步骤外,还要把握五个要点:一是努力挣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二是紧紧抓住思维对象的特点;三是尽量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四是防止两个思考角度完全重合;五是努力克服思维惰性的影响。
二、油画材料技法与创意
伦勃朗说过:“材料决定技法,谈材料接近其绘画本质。”可见材料语言是第一性的。油画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手法笔法等技法的创造过程。
(一)传统材料与创意
油画的传统材料有很多,包括松节油、调色油、上光油、画笔画框、画布刮刀、肌理油等。运用这些材料足以完成一件优美的独特性作品。
油画颜料,用得好则创意十足。说到颜料不得不提到颜料的调色,这也算得上材料的搭配,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是黑白灰搭配,或者只用某几种颜色或一种颜色,这些方式都有一定的独特性。有的人甚至用纯色直接入画,这也算很有创意。有的以单色游走于画面之间,或块或线,绝不同一般画面,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颜料上出新还能有许多方式,比如加油稀释,甚至让颜料随着油流淌,形成自然的表现感。还可以颜料配合刮刀使用,或平抹或堆积,平的时候会形成不一样的纹理,堆积时则形成三堆立体感,有点像雕塑中的轻浮雕,别有创意。
油画中的油,主要有松节油、调色油、上光油以及肌理油等,这类材料在创新上主要起辅助作用,配合颜料、画笔等材料使用,有人不用油也可以作画,也是很有意思。松节油起稀释作用,加多的话会从画布上往下流,形成水流一样的纹理,这样的画也别具一格。调色油是用来稀释颜料的,加多的话会有油腻的感觉,看上去有些光感;加少的话颜料会开裂,形成龟裂的效果。上光油是保持画面光感用的,往上涂颜料时会容易些,出新的作用相对较难处理。肌理油出新上很简单,做出不同的肌理则有不同的效果。
最后说说画笔、刮刀、画布、画框。画笔是一种工具,大小不一,有的人作画基本上用大笔,整幅画下来都是,所以他的画会有很大气的样子,这也是一种创新。有的人喜欢用小号的画笔,所以他的画面会显得细腻,这也算是一种出新。而大多数人则是大小并用,这就没什么新意了。刮刀也是工具,刮刀出新则需要配合颜料,平刮或侧刮、或铲都会有不同的效果。画布出新上则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肌理,粗布或细腻的布则会有不同效果,对于创新来考虑,有纹理的粗布则更有新颖性,画框则可以从形状上出新。
(二)现代材料与创新
相比传统材料,现代的材料则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生活中的任何物体几乎都可以用来入画。有些画家则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传统油画中不曾出现的现成材料。如钉子、铁丝、纸板、线头等物品则走进了油画之中,别具一格。
现代材料不但丰富了绘画艺术的语言,更将表现空间大大扩宽,创新性有很大的提高。在现代材料的运用上,画者绝不是为了表现反传统的激进姿态,而是表达画者的独特艺术体验。材料无处不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包括任何物体,对于材料的经营,画者要认真思考,运用想象,运用独特的材料语言有意识地组织创作,表达画者内心,形成与众不同的作品。在选择材料上,材料可以是你想到的任何东西,凡是对于画面效果有帮助的都可以。材料选好后就是组织运用了,如何搭配,这也能体现材料的创意性,具体就有材料的布局、材料的黏贴方式、材料与背景的融合度等,这些也是很重要。
三、结语
评论油画作品的好坏,不但要看你技法好坏,基本功扎实与否,关键还要看作品有没有新意,有没有风格,有没有形成艺术气息,有没有艺术价值,这点是很重要的,也是需要反思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孙韬.古典大师油画技法[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5
摘 要:在动画教学过程中,角色的造型能力训练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创意思维的培养更是设计的核心。该文章研究如何让动画学生培养创意性思维,让学生在动画创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思维中找到灵感,从而设计出大众喜欢的具有明确特征、特点突出的动画影片。
关键词:动画教学;创意思维
在动画教学中,《角色造型设计》课程是动画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课,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角色造型在设计上的不同手法及多元化方案,了解角色造型的不同风格特色,使学生有能力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出适合的角色造型,能够设计制作出与影片相对应的角色形象,创造出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角色形象。
在传统的动画教学中,基本上注重知识、概念的讲解,以及手绘能力的训练。学生们经历了长期的角色练习,在造型能力上有很大提高,但是在实际项目面前还是放不开手脚,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尽人意。整体的方案策划拿不出来,设计没有整体感,形式松散。在这种情况下,分析了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淡化了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创意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靠简单的刻苦努力就有效果的,关键在于怎样利用现代的创意性思维使学生设计出有效的、符合客观的角色形象,使学生在动画造型设计激发创意,捕捉灵感,从而获得最好的设计方案。培养创意思维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1观察记录法
创意思维的训练过程必须要有连续性,平时要主动强化思维训练,要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从大量的素材中产生灵感。大部分学生在刚刚入校时其实对专业一无所知,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逐步了解专业的特性和常态化规律。通过接触动画专业课程,使学生知道美术基础教育和专业相比相差甚远,甚至是不同的两个专业。要想把动画专业做好,就要转变基础绘画向创新设计发展。设计能力的训练首先要学会搜集和整理能力,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动画进行整理归纳,熟悉不同动画的艺术风格及特色,研究大量影片中角色造型的不同表现方法:如拟人类动画造型《冰河世纪》,传统戏曲风格类动画造型《大闹天宫》,写意类动画造型《三个和尚》等。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造型设计同样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观赏、解析大量动画影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认真体会不同的动画影片后,再去观察世界、体味生活,用动画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人物形象、性格,通过外在形象去表现不同年龄、身份等角色特征。最后将大量的素材进行归纳整理,把感受和体验及时记录下来,长此以往的这样练习使今后拥有大量的优质的设计素材。同时,可以训练用绘画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体验生活,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绘画的方式或卡通漫画的方式记录下来,适当进行文字的描述。即别人写日记,我们是画日记。实际中通过这种方法训练,不仅使学生提高了绘画兴趣,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养成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为专业设计做好必要的准备。
2简化法和结构法
动画形象一般来说都是简单化或抽象化,它不同于真人形象,需要高度概括和提炼。在角色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角色造型的夸张、概括与提炼,最终展现出浓厚的动画角色艺术魅力,使动画影片更具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
简化法,就是运用最简单的几何元素来表示,将搜集的原始素材进行简化,提炼出基本形体特征。例如:世界著名的动画形象米老鼠,用三个圆来表达,生动可爱,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结构法则是将简化的几何元素进行重新归纳组合,从外形轮廓上加以区分,形成各具特色的形体特征。如变形金刚中的形象,看上去复杂,但是分解开就是简单的几何造型。
在实际的教学训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几何元素的不同组合方法,摸索出一定的组合规律,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道路会有巨大的帮助,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3联想法
对想象中的事物进行有秩序的关联,就是一种递进式的创意思维过程,也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心理活动。它是由一种事物联想起另一种事物的心里活动。比如看到一个瘦小枯干的人就会联想到猴子,看到身体高大健硕的人会联想到老虎、狮子等。将联想法时刻融入创意思维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想象力和主观创造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更好的进行创意思维。
运用联想法进行角色造型设计中,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素材资源,有宽泛的专业的知识,还要对其他设计行业有所了解,对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所涉猎,是真正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4顿悟法
创意思维也有偶发性,有时是朋友或同事在吃饭、闲谈中产生。创意有时往往是不经意的,也是转瞬即逝的,这就是“顿悟”。突然的灵光闪现,可遇而不可求。这些转瞬即逝的想法或者创意必须要随手记录下来,以后再重新整理形成完善的设计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头脑风暴的大量搜集过程,学生会把最初的想法画在纸上,就是所谓的草稿,但是在这些杂乱无章的草稿纸上有时能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造型元素。这些初期的设计灵感,往往是最原滋原味的、最具价值的灵感体现。通过绘制的大量草稿中,提炼中心主题的元素,训练学生通过“加法”和“减法”的方式最终完成心目中的动画造型。
在踊造型教学中,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动画人才。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6
中国广告市场的发展速度居于世界前列,很多急需高素质广告设计人才的单位又招聘不到符合岗位要求的毕业生,专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商品”与广告人才市场的需求落差很大。广告业界认为国内广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专业能力平庸,实践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没有形成核心技能,不能胜任分工极细的岗位工作等。纵观各广告设计教学院校,招收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术科出身,他们具有若干年艺术绘画的基础,但文化底子相对薄弱。在专业教学中,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广告学理论、广告设计的方法技巧、平面广告的创意制作、影视广告的创作等。绝大部分开设广告设计专业的院校都继承了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创立的基础课加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入校的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比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视觉构成、设计美学、图形设计等。
这种课程设置和教学节奏基本涵盖了广告设计的一般知识,但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其一,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美术出身,学生入校前缺乏严格的专业设计选拔,以致入校后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只会临摹写生,甚至完全欠缺设计美感;其二,低年级学生还未褪去因素描色彩等造型训练养成的视知觉思维习惯,就要进入多门理性严谨的美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其结果是不明其意死记硬背,既思维僵化也难以进入专业状态;其三,高年级学生学习了大量的专业技巧和方法,但忽视文化素养和美学理论修养的积淀,缺乏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其四,毕业班学生急于求成,忽视毕业创作的价值,毕业创作的选题、内容、形式都相对单一,欠缺融会贯通和创新意识。二在就业难、招人难等各种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广告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综合前人的经验和观点,从市场化向度来关照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从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的角度着手:第一,加强对生源的创意能力和设计美感的考核。市场需要好商品,好商品的打造离不开好的原料。广告设计院校的教学任务是培养能承担广告创意设计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毕业生的主要工作部门是创作部或设计部,工作内容或性质主要是对广告项目的策略分析思考、创意构思发想、设计制作等,所以广告设计是一门理性加感性的学科。而学生在考前进行的传统的素描、色彩等绘画技能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对视知觉再现的准确度和表现力,画得像的考生不见得设计审美感觉好,更不见得创意能力强,比如很多绘画专业的学生转行从事广告设计工作后,较难摆脱图形视觉思考的习惯,当面临策略分析和创意思考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相反,创意思考能力和设计美感好的人从事广告创意或设计工作时,即便欠缺好的手绘技能也未必不能成功,例如世界著名的平面设计家陈幼坚,虽然在高中学的是数学和化学专业,但他因敏锐的设计感受力和文化底蕴而取得成功;统领广告公司创作部的创意总监们,虽然肩负着对策略定位、创意构思和设计表现的综合把控,但很多人并不是学绘画出身,很多人的大学专业与艺术设计也毫不沾边。可见,广告设计专业院校要为广告市场输送具策略头脑、创意思维和设计技能的“人才商品”,就要十分重视考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设计美感的考核,要在入校考试中安排与广告创意及设计相关的考核内容,以此来避免招收那些只懂绘画技能但欠缺创意思维和设计美感的“手高眼低”者。第二,低年级拓广度高年级拓深度。在一二年级阶段,让学生可以了解到广告行业中需要的所有设计类工作,并开设相应课程实行“专业通识”教育,这样学生能全面了解专业范畴,入校以后就能很快进入专业状态。到了高年级阶段,再进行各主干课程的深度教学,但所有课程设置成选修课。由于经过低年级对各课程的了解,学生已经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个阶段选修哪一门深入课程是学生基于其特长兴趣的主动选择,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高,那么课程的内容除了系统讲授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主要方法外,还要与社会实践项目相结合安排较深入的练习,令学生能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该项专业技能完成实践课题,达到广告行业对广告设计工作者的要求。第三,先修技能再修理论。
传统课程设置都把专业理论课程安排在低年级完成,学生在蒙昧的状态下对那些高深枯燥的理论一知半解。如果能让学生在低年级集中精力解决所有基础技能问题,包括电脑图形软件技术、视觉构成基础训练、创意思考的方法技巧、图形设计的方法技巧等,那么进入高年级以后,学生已经从专业入门阶段进入了专业成熟阶段,对专业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都大大加强,对专业深度的追求也具备了自觉意识。这时再开设那些能提升美学素养和专业深度的理论课程,例如设计美学、设计史论等,学生更能领会文化素养和美学积淀的价值,更能积蓄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也更能从理性自觉的高度理解和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第四,毕业设计要鼓励创新。广告本身是个创意产业,广告设计涵盖的内容、表现材料、表现媒介、技巧手段等也是日新月异,手机广告、网络广告、互动广告、装置广告、人体广告,甚至声、光、电结合的高科技表现手段也逐渐被人们熟悉接受。作为培养广告设计接班人的高校,既要重视学生与市场接轨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前瞻眼光和创新意识。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选题、内容、手段等设置太多限制,要鼓励学科结合,支持跨专业的选题与跨专业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在广告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大胆创新和尝试。广告行业是一门重要的创意产业,中国目前的广告设计作品的创意概念和表现形式都有明显的进步,反映了广告人才的创意思维能力和设计审美感受力的提高。这和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市场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专业院校要进一步抓住市场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大胆创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优秀广告设计人才。
作者:谭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