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1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要素

一、引言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医院内部控制,是指医院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含社会效益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医院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医院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医院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我国内部控制起步较晚,除了一些上市公司或大型的较规范的部门或企业有专门的内部控制体系外,大多数单位的内部控制停留在初级阶段或是形同虚设。而在医院内部,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医患矛盾、信誉危机、腐败、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不断涌现,如何设计和有效执行医院内部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来分析医院内部控制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二、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医院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不明晰,不能有效保障机构的运行。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医院的管理人员都是从专业技术岗位上选拔,有很多都是“双肩挑”,一边从事管理工作,一边从事专业工作,对管理岗位的工作不太专业或是业务繁忙力不从心。

(2)医院医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医院领导缺乏内部控制的意识,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只要负责看病、救人就行,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或是内审部门的事情。

(3)人力资源政策不合理。医院特别公立医院作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政府的有效组成部分,人事政策的制定、招聘录用人才的权限、考核方案的确定是由政府人事部门来决定,医院没有自。而人事部门的方案是针对面上大多数事业单位制定,不适用于医院,过多关注人才的毕业院校、学历,不考虑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而绩效考核办法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2.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风险评估是指医院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环节。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1)财务风险方面。现阶段,一些医院盲目扩张医院规模,大建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等,大量借入银行贷款或其它资金,增加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2)经营风险方面。大量借入银行贷款或其它资金,把资金成本转嫁于病人头上,增加病人医疗成本,造成社会信任危机。一些医院没有可行性研究的情况,盲目投资大型设备,动则上千万,在后期使用中发现并不适用于当地实情,变成一堆废铁。

(3)风险评估机制缺乏。医院内部重医疗,轻管理。更不要说有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与机制。

3.控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控制活动是指医院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它包括授权、业绩评价、对资产和记录采取安全控制及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

医院内部控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1)资产的安全控制不力。大多数医院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单位或主管部门对购入时控制得比较严格,而购入后管理人员对资产的维护和管理就比较松

(2)授权或岗位轮换制度不能有效执行。医院以医疗业务为主,大多数管理岗位没有专人负责,而是由医务人员兼职工作,医院管理层认为能够应付基本工作就可以了,谈不上不相容职务分离或互相监督了。

4.内部信息与沟通存在的问题

信息与沟通是医院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医院内部、医院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医院内部信息与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1)信息质量不高。医院内部的信息来自于各个独立的终端,只负责采集,而没有人对信息的质量进行核对,真实与否,是否存在偏差都无从知晓。而对于医院外部的信息由于信息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也直接导致了信息的溃乏。

(2)信息传递不够。信息的价值必须通过传递和使用才能体现。医院内部对其他部门产生的信息不感兴趣,谈不上使用和对比分析。管理层更加注重的是业务收入信息的收集,而对于其他环节的信息重视不够。

(3)信息系统不健全。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该是医院管理层能够及时准确掌握本单位所有近况和存在问题。目前,部分医院规章制度传达不及时,沟通不充分,导致日常事务处理出现推托现象。

5.医院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内部监督是医院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医院内部控制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1)医院内部审计不健全

虽然等级医院评审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中、小医院根本没有内部审计部门,或是仅仅因为医院评审要求,设立了所谓的内审机构,由财务部门或是年龄较长退出一线岗位的老同志担任,审计部门地位较低,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话语权较少或是监督力度不够。

(2)仅满足事后监督

对控制的监督是一个过程,不仅要采取事后监督,还要在事前和事中进行监督,通过持续的监督活动,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尽可能减少损失。

(3)内部控制范围较窄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只审计财务领域,而对于经营领域和管理领域却很少涉及,更不要说大型基本建设和设备投资的绩效审计了。

三、解决医院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要探索构建法人治理结构体制下的医院组织构架。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体制下的医院组织架构”,改变医院管理的“行政化与官员化”,实现管理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提升医院管理的水平。其次要加强医院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通过转变观念,在加强医技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向管理要效益。再次要积极参与内部控制,把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医院日常工作的始终,全程控制、全员控制。其次,明确各部门的内部职责,严格执行问责制与奖惩机制,真正把内控落到实处。

2.建立适当的医院内控风险评估机制

医院要结合实际的运营目标,敏锐地识别出存在的风险,并进行分析、评估。在了解了相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后,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结合风险承受能力,权衡风险与收益。例如,对于确需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医院管理层要正确评估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不仅要考虑还贷压力,还要考虑流动资金的影响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在经营中,对于开设新的专科、项目或是投入新的医疗仪器,要经过充分的考察论证、可行性研究,切忌盲目投资,规避经营风险。要尽量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技能方面进行适度培训;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降低医疗风险。

3.加强医院内部各项活动的控制

要在医院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各项采购管理的授权审批、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行分析和绩效考评等。限制无关人员接触相关资产、定期盘点实物资产,尤其是价值大的资产,保证实物与账面价值相符。对有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程序报相关部门批准。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相互钳制,减少风险发生的环节等。

4.建立健全内部信息系统

现代化的医院需要引进高效的HIS系统作为医院基本的信息平台。医院要充分运用HIS系统,构筑良好的内控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医院资源,及时提供各方面所需的会计、管理信息,尤其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医院运营状况,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另外,内控是全体医职员工的事情,要鼓励职工参与医院的管理,加强管理部门与职能科室、各职能科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医院团结发展。

信息不仅应包括计算机信息化的自动化的控制,还应包括人工控制,比如建立起应急机制、预警机制等。

5.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拓宽监督范围

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内部审计应独立于其他部门,不得在财务科或是监察室等相关部门兼职,直接向医院院长汇报工作。审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敏感,能够发现问题。拓宽业务范围,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指导审计监督贯彻到医院整个业务过程的始终。同时,要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把所有的医护人员纳入到内部监督的队伍中来,全员参与更利于实现内部控制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张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及优化.财会与金融,2012年第6期

[3]段丽丽.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析.会计之友.2012年第12期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2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152-01

1 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在此环境下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组织机构设置、治理结构、单位文化等。所以要完善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奠定基础。

医院内部组织机构的体系影响到医院的日常经营和医疗卫生的管理。因此我国公立医院应首先改善机构设置,建立和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其治理结构设计的原则为:内部机构设计科学,权责分配合理,医疗事业运行顺畅,医疗资金运转高效安全。

先进廉洁的医院文化是一所医院的价值与灵魂。以德育人、以德行医、以德治院等理念指引着医院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基于内部控制体系下,医院文化不仅是补充制度刚性与柔性的集合体,也是医院发展的力量源泉。通过医院文化,形成制约与控制的氛围,实现医院的规范与约束。

2 医院财务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医院风险评估是指及时辨别、科学分析影响实现医院管理目标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重点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机制等。

医院的内部风险控制目标是财产物资采购、成本费用支出、投资基建方面授权和批准方面的协调,实现全方位跟踪,保证医院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有效使用,防止贪污与腐败。医院作为拥有自力的法人组织,主要存在以下财务风险:财产物资的安全完险、成本费用支出风险、投资基建风险等。因此,医院管理者要谨慎确定所设定的高风险目标。

3 医院内部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中心环节。公立医院的控制活动以医院的资金管理为重点,进行控制活动的研究与设计,确保医院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由于医院资金收入较单一,借鉴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九种内部控制措施,控制活动设计主要以资金的支出与控制管理作为研究的重点,分为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使用过程管理、决算管理等三个部分为一体的控制活动体系。

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医院的内部信息与沟通是指在执行内部控制时,应及时、准确地收集与医院经济活动相关的完整信息,并将这些收集到的信息以恰当的方式在医院内部有关部门之间进行及时传递与沟通。医院应当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经营管理资料、市场调查、网络媒体及外部有关监管部门等资料的收集来获取各种与决策和内部控制有关的内外部信息。同时分析与研究这些获取的资料,并及时调整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医院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5 监督检查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3

关键词:委托理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五要素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与此同时,医院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建设也通过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财政部2011年了修改后的《医院会计制度》,在诸多方面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做法。但是,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却没有明显进步。世界范围内,内部控制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内部牵制、企业内部控制阶段、企业内部控制阶段、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步。21世纪初以来,我国借鉴国际通行的COSO内控框架,陆续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应的《配套指引》等,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国有企业率先实施。

委托是内部控制产生的理论基础。因此,凡是存在委托问题的单位,就存在对内部控制的需求。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果是否适合于医院、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具有哪些启发,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围绕该问题,本文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我国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基本理论与医院内部控制需求的契合性,然而,围绕五要素,挖掘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逐一提出改进建议。

二、我国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基本理论与医院内部控制建设需求的契合性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理论。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在借鉴国际COSO整体框架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展而来的。2008年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了标准框架,因此,该文件的权威性高。根据该文件,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包括五个要素。(1)内部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内部监督。

(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理论与医院内部控制建设需求的

契合性分析。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即两权分离,会导致委托问题。所有者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人,两者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如果缺乏有效的手段制约人,则人可能会侵害委托人利益。随着经济学与公司财务学的不断发展,委托问题不仅体现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也存在于单位内部不同层级结构之间,例如,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的目标也可能不一致。

委托问题在医院同样存在。以公立医院为例,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公立医院自主经营权逐渐形成,政府权力下放,公立医院普遍形成了院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两种典型的治理模式。显然,作为出资者的政府,是医院的所有者,代表全民行使对医院的所有权;院长,作为医院的经营管理者,类似于企业的总经理。出资者的政府与院长之间存在委托关系,院长与下属各层级员工之间的利益也可能不一致,也存在着委托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尽管医院与企业具有诸多差异,例如,医院以公益性为目的,医院也通常没有完整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设置,但是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为了保证医疗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财务报告及会计信息真实,预防、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组织和考核经济活动,提高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医院内部所采取和建立的各种措施和办法构总称,这与企业内部控制定义和目标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分析,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医院。

三、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医院的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机构内部设置及和科学的权责分配、匹配的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但是,医院的控制环境显然有待改进。我国,我国的公立医院普遍是院长负责制或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未建立起与企业类似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框架。由于医院业务专业性特点,医院的院长通常是具有较高医学素养的医生担任,相应的,医院的领导班子也都以医生为主,医院的医院机构设置也都主要围绕医院业务特点,这种组织架构满足了医院作为救死扶伤机构的要求,但是,却可能不能符合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要求。例如,在这种组织架构中,医院的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通常是医院的中层组织,直接受院长或院务会统一领导。我们知道,财务处和审计处的地位影响其独立性,特别是审计处的独立性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经过长时间发展,现代企业基本放弃了财务长和审计长受总经理领导的做法,企业通常在董事会下面设置审计委员会,负责企业的审计工作。这种做法,有利于董事会更好的对经理层进行监督管理。但是,医院现行的组织架构设置则难以达到这种目标。例如,卫生局对医院院长进行考核,会计信息是考核的支撑材料之一,但会计信息的生产部门却是受制于院长或院务会的领导,院长对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具有很强的干预能力。因此,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改革医院的组织架构和人员设置,提高财务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二,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完善的风险评估需要进行科学的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医院的总体目标设定是比较清晰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医疗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财务报告及会计信息真实。但是,为了达成这种主要目标,医院应该针对每项业务活动,找出关键风险点,分析关键风险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策略,做出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或承担风险的决策。然而,目前,大多数医院风险理念不强,只在医疗等个别方面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但在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诊人次的增加、基本建设的投入等重大决策上和资金的管理控制上,缺少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论证,从而使风险投资缺乏严格有效的投资决策审批机制。鉴于医院普遍缺乏风险管控部门,我们建议医院由财务处和审计处牵头,负责寻找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主要风险点,对这些风险点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进而寻求对策,并将取得的成果书面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第三,医院内部控制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控制活动是对风险评估的回应。科学的控制活动,需要科学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控制活动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些方面进行。其一,岗位设置虽然基本满足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但是,员工轮岗缺乏制度化,轮换时间、轮换决策程序等没有严格的书面制度为支撑。其二,医院的预算控制有待改进。医院的预算编制通常是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医院其他部门没有参与到预算编制过程中,导致预算数字的确定具有随意性。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也不能较好的发挥监督控制的职能,偏离预算的惩罚机制不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需要有科学的预算作为支撑,预算控制不健全也将导致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第四,医院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信息的及时准确收集及传递,确保了内部控制有效展开通道的顺畅。因此,医院应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控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医院内部、医院与外部有效地沟通,从而确保医院内部控制的高效率运行。但是,医院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并不顺畅。医院的各个医疗部门通常由享有精湛医术的医生和护士等医务人员组成,医院医疗部门之间在业务方面的合作与沟通通常是比较顺畅的,例如,外科手术医生可以迅速的根据检验科的检验结果提出手术方案,然而,医院的各个医疗部门与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可能并不顺畅。由于医务人员缺乏会计意识,财务工作人员也缺乏医务知识,医院财务人员与医疗部门之间缺乏会计信息沟通的平台。本文建议,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传递和沟通机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各种内部外部信息,确保向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汇报详细程度不同的各类信息。

第五,医院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机制保障,内部监督的有效实施,需要明确内部审计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确保事前、事中合事后内部监督的有效运行。现代医院一般设置有内部审计部门,它对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进建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多数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一,内部审计部门权威和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部门通常是与财务部门平行的机构,对财务部门的工作进行审计时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内部审计通常受院长领导,对院长负责,使得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对医院领导的监督作用。如此,医院的内部审计机构不能真正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缺乏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个别评价和持续监控的能力、缺乏缺陷纠正和改进监督的能力。为此,确定内部监督部门在组织架构中的恰当位置,对提高内部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结论

本文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最新发展成果,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视角分析了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认为,改革医院组织架构体系,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机构,确保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等权利的清晰界定,权利分配与制衡机制的有序运行。为了达到这种目标,医院应该考虑建立类似于企业董事会的决策机构,成员不仅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医院代表、出资者代表,还应该包括社会群众,以体现医院公益性的特征。除此之外,应该加快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培养职业化管理队伍,把医学上有造诣的专家从行政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也确保由管理专家对医院进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4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风险意识 合规性 新医改 公立医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会公共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公共服务中的医疗服务普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新形势下,国务院于2009年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如今通过大量的财政投入,基本上达成当初设定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目标。为了使投入的医疗资金发挥更好的效用,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尤为重要。

一、现阶段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层对内控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内部控制对于很多医院管理层来说仍然是只识其面容不解其内核,导致公立医院虽在面上强调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却未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即使有评价也没有人去认真实施,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对内控的不重视导致对内控的内涵把握不到位,管理层常常把财务制度等同于内控制度,财务人员当做内控执行人员。

2、内控从业人员缺乏,素质不高

内控的设计、维护和运行主要通过人来实现,其最终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职业素养、风险识别能力。当今公立医院内控建设队伍存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对内控投入不足,很少对员工进行后续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导致队伍建设跟不上内控发展的要求,人员安排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医院的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主要由财会部门担任,虽然这些人员应付日常的财会方面的工作绰绰有余,但对于内控制度的全面建设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他们往往注重于会计系统的控制,而对于诸如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的现状无能为力,而且主要由财会人员担任内部控制的实施也削弱了内控的独立性,甚至有个别人员在公立医院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监守自盗。

二、健全医院内部控制措施

针对目前医院内控所存在各方面问题,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对医院合法进行医疗活动合理地控制医疗成本至关重要。我国财政部在COSO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情况于2001年6月颁布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它将内部控制的目标归为五个方面,包含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促进维护资产安全、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具体适用到医院内部控制中来,主要归纳为:使医院资产能够得到高效率并安全的利用;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相关、真实可靠、完整、及时,能够正确反映医院的经济事项和活动;确保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在医院内部从上到下得到执行贯彻;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医院运营过程中由于错误或者舞弊,促进医院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行;通过内部控制来达到实现医院经营目标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

1、改善医院内控环境

控制环境是一切控制环境运行的基础,医院任何经济活动是否能够按照一定规章制度得到执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控环境的好坏,并且好的内控环境有利于实现医院既定的长远规划。控制环境为整个医院的内部控制定下了基调,影响内部所有员工对内控的意识,当然员工对内控的意识也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需要从医院最高管理层到一线员工的参与,其中领导的重视程度能够对底下的员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向员工传达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性。让员工知晓医院所有内控的内容以及遵循和违反内控制度所应受的奖惩;另一方面医院管理层需要身体力行。例如,在行为规章中指出,医生不允许从药品生产企业那里收受医药回扣和任何礼品,如发现或遇到这种情况,应当面退回并及时报告。这种规定的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确定,但是起码医院领导层在制度层面对此进行了明示。第二,改进医院人力资源政策,切除人力招聘中的弊端。内控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执行内控制度的人,如果人员缺乏一些基本的知识和素质的话,何谈内控制度的效率和效果。人力政策最关键的是招聘和考核两个环节。招聘环节要坚持对医疗服务人员录用以他们的学历、经验、道德为主要选拔标准,拒绝任何的走后门、靠关系的员工。考核环节是关系到每个医疗服务人员切身利益和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公平公正的业绩评价对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度起到很大的作用,应该把他们的工薪、晋升与他们的服务质量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从而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第三,搭建合理的的组织结构,明确权利和责任。每个医院应该根据自己的规模和所从事的医疗服务的性质,比如是专科还是全科、是基础医院还是大型公立医院,来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的重点是要达到权责明晰,职责分离。使每个医疗服务人员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各司其职,防止出现医疗事故或者其他问题时相互推诿责任。同时要使医疗活动整个链条中从审批授权、业务记录、财产保管等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2、强化对医院内控的监督

医院应当定期邀请专业机构对其内控的建设情况和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通过专业机构对医院的内控情况所做出的分析和评价找出控制的缺陷及时加以弥补。内部审计能够保证内部控制持续有效地运行,其主要通过监督内部控制其他部分(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的执行并将监督的结果反馈给医院管理层,以帮助内控建立和维护的最初目标。建立有效医院内部控制关键所在是能够使内部监控体系畅通运行,因此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需要配备精良的专业性强的内部控制团队达成这个目标。医院的内部审计主要包括对日常重复的活动进行持续的监督活动和对重大特殊的事项进行的单独评价活动,当然有时把两者相结合可能监督的效果更好。为了使医院内部控制监督更能发挥其作用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独立是内部审计存在的前提和内涵所在,因此在组织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内审部门的人力,财力独立于被审计部门,杜绝内审人员与财会部门人员混编混岗的现象,其直接对医院的最高管理层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审的作用,为开展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除了做好日常重复的监督活动外,更要对一些平时不怎么发生异常重大的事项跟踪审计,比如一些重大项目投资决策、重大干部任免、重大问题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因为这些都是舞弊和错误高发易发的领域。

转变对内审职能的看法对强化内控监督至关重要,内审不应仅局限于纠错查弊的功能。随着医疗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医院比拼的是效率和服务,因此内审部门应适应时势,要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涉及医院管理各方各面严重内控缺陷、薄弱环节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内审人员不仅是一双紧盯各部门规范运营的眼睛,也是一个为医院领导出谋划策的大脑,从而把内审工作提高到了另外一个更高的层次。

具体到内审工作的执行上来看,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好监督的同时能更好地提供服务,与被审计部门的关系也不应看成敌我矛盾的关系,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把被审计单位吸纳进审计工作能够使内审事半功倍,要让他们认识到内审人员是来为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故意来刁难他们的。如何协调好内审部门与其他各科室之间的关系,考验着内审人员的智慧与人际沟通的技巧。虽然审计的要求保持职业怀疑和谨慎性,但是对被审计部门不能采取居高临下、高傲的态度对待,抱着为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思想去开展工作更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而且根据审计实务经验来看事前、事中审计的效果远远好于事后审计,把审计的过程拉长到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事前内控审计重点把握现有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是否真正能够达到防止或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各种错报,通过日常掌握的信息和审计中发现的制度不完备之处,向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建议。

3、增强内控风险意识

任何经济组织在经营活动中都会面临各种风险,医院虽然不属于完全的市场经营主体,但是其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也对其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小的风险可能只会使医院损失点资金,大的风险能够危及到医院的正常运营,特别是当今医患关系不断紧张的情况下,对风险不加以重视更有可能对医疗服务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医院设计内部控制时应该根据医院所处环境确定其可承受的风险水平,识别风险源头,只有在有效的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认清楚医院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因子,才能对症下药,提前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对于医院来讲,风险主要包括:实践经验不足的医生和护士加入;医院规模的快速扩张;采用新的医疗技术、设备、仪器、药品;新的卫生医疗法律法规的实施颁布。由于医院的公益性、使其长期处于非完全竞争的状态,削弱了其风险控制意识。一些基础地方性医院为了评医院等级,项目投资缺乏事前的技术上和财务上的可行性分析,更多的往往是为了面子工程,只着眼于行业内最先进的,盲目引进国外设备,但是相应的所需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却严重滞后,导致设备长期闲置,占用其它急需的基础医疗服务大量资金。总之,设计内控管理风险时,应该注重预防的作用,使风险评估贯穿到整个内部控制过程中。

综上所述,建立有效的医院内部控制及审计方法,对于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纠错查弊,使得医院能够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内控五要素的角度来探讨内控改进之道,即改善医院内控环境、增强内控风险意识、强化对医院内控的监督,以期内部控制能够满足公立医院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 袁新春: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9(5).

[2] 刘孟飞: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1(19).

[3] 吴淑玲:如何健全和落实医院内部控制[J].中山大学学报,2007(5).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5

风险基础审计以风险评估分析为基础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并以此作为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审计证据的依据。风险基础审计以更为全面、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为基础,特别强调对影响内部控制诸多环境因素的考虑。基于内部审计的技术要求,风险基础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多维的、有效的审计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同时也缓解了审计人员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风险,使审计方法更加科学、更加成熟。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是为医院管理服务的部门,内部审计人员应履行帮助管理者降低医院各类风险、实现经营目标的职责。内部审计应针对医院的主要风险领域,确定审计项目。风险基础审计,就是以“风险”为核心进行的审计。

2 医院内部审计领域引入风险基础审计的必要性

2.1 风险管理已成为整个内部审计领域工作的重要内容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亚洲事务特别助理张翌轩博士在其讲学中提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概念已作重新阐述,其内容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认证与咨询顾问服务,内部审计以增加价值与改善营运为目标,内部审计经由系统、规范的手段来评估与改进风险管理控制与组织监控统御过程,以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对“内部审计”的重新阐述,使内部审计人员在确定目标范围、采用方式方法、发挥职能作用等方面更加科学有效,特别是把“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纳入内部审计,且作为必须履行的职责,适应了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

2.2 医院风险管理是适应医疗改革的需要 医疗机构作为卫生改革的焦点之一,由相对稳定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风险多变的市场经济,种种经营风险直接威胁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实行医院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内部审计部门,以医院的风险管理目标为工作目标,在认真分析和把握医院将面临的风险和种类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以积极地控制风险为宗旨,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程序进行医院风险管理,能使医院防患于未然,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3 医院内部审计领域引入风险基础审计的可行性

3.1 风险基础审计中关注的风险与整个医院关注的风险是一致的 内部审计参与医院风险管理是其责无旁贷的职责。在内部审计领域中,内部审计人员更多地将风险基础审计中的“风险”扩大为医院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能实现其目标的各种风险,并将其作为确定审计项目及其审计范围和重点的依据。所以,此时审计人员更多地是注重于医院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人员关注风险也就是关注医院现存的各项风险及医院为降低经营管理风险所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

3.2 风险基础审计是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减少职业风险较为科学的方法 在内部审计领域运用风险基础审计,不仅是用风险标准来确定审计项目,而且是运用风险评估手段来确认单个审计项目中的审计重点。内部审计人员不是在内部控制系统中观察业务过程,而是在风险环境中观察业务过程,从而体现审计的价值。因此,审计报告更容易被接受,医院管理部门也更容易理解内部审计存在的价值,它可以减少医院内部审计职业存在的价值危机。

3.3 风险基础审计可以减少审计项目风险 风险基础审计以对医院环境和经营进行全面风险分析为出发点,在选择被审计者、制定审计计划、调查经营活动、描述和分析、内部控制、形成审计报告和审计建议、进行后续审计等各审计程序过程中,均以对风险的考虑作为出发点,使审计风险的评估和分析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因此,内部审计活动既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医院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审计项目的风险。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6

文章对内部审计在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中,所扮演的职能重新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医院内部审计职能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医院管理;内部审计;职能

一、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组织体系中的内容,其特点与外部审计并不完全相同,它更侧重于对医院的内部管理进行监督、服务和评价。我国大多数医院内部审计职能单一、内部监督审计职能难以得到全面发挥的现状,让医院的现代化管理陷入尴尬境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新环境,准确认识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所发挥的职能,不断提升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成为当前医院开展现代化内部管理建设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一)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的最重要角色,就是努力维持医院、患者和职工三者关系的平衡,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具体而言,就是要监督医院内部财务收支是否平衡,监督医院的重点或基建项目以及重要经济活动的开展是否合规合法,监督医院整个运营过程是否有效、合法,监督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是否顺利落实与执行,并且对医院经营过程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及时进行防控。然后通过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其潜在原因,进而督促医院各职能部门更规范地进行内部管理工作,以达到查漏补缺、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目的,促进我国医院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评价职能

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评价职能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和经济行为评价两方面内容。对医院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其实是对医院现有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是否健全进行评估;主要涉及内部经济环境监控、财务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开展、财会信息共享等内容。同时,还会在促进医院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提升医院辨别与应对各项内外部风险的能力。而对医院的经济行为进行评价,则是指对医院的未来发展计划、预决算、采购行为等多方面行为进行评价,提升医院所制定的未来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服务职能

我们所说的内部审计服务职能,实际上是指在充分贯彻当前医院实际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以医院的中心工作为核心来不断强化内部审计工作,以促进医院发展大局的实现,促使医院的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更安全、有序地开展,最终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推动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职能。通过对自身监督职能的履行,让内部审计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和建设服务;并且对社会经济、医疗市场、国家政策等内外部因素可能引发的医院经营风险进行评估,提升医院对抗各种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数项建议

(一)完善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降低内部审计潜在风险

不断完善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是降低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基础。第一,医院领导层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机构对促进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并加大对专业审计人才引入政策的支持和投入。第二,及时明确和准确划分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所应担负的各项责任和掌握的各项权利。及时纠正医院职工的错误观念,切勿将内部审计机构与纪检部门混为一谈,提升医院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同感和支持度。第三,在医院内部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地位的权威性,促使医院内部审计职能得以更有效、更完善地发挥。

(二)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制度,提升内部审计在医疗机构中的地位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让内部审计在医疗机构中所扮演的地位越来越高,其所发挥的监督、评价与服务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然而,人的主观意志却并不能影响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只有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变化的内在需要,才能真正推动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因此,只有不断建立和完善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并严格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才能真正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还必须要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从事不同性质工作的审计人员或部门同时在场,以达到双方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目的。其次,要建立与内部审计制度配套的内部监督体系,以便严格把控医院的审计工作,促进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规范医院的内部审计具体操作程序,对于内部审计、审计取证、审计复核与反馈的全过程都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和规范来进行。

(三)拓宽医院内部审计范围,加强其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

新医疗体制的改革,不仅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也拓宽了内部审计的范围。目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医院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综合监督;而内部审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就是深入地挖掘出医院内部管理中潜藏的问题极其薄弱环节,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内部审计与医院的质量管理、医务管理、护理管理、感染管理以及后勤管理等部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向效益管理的延伸。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则应该着重于对药品、器械的采购过程,和在建工程、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的全面审计,同时还应该加大对投资收益与预算比的关注。在尽可能排除收入规模增长的迷惑的前提下,利用坏账损失率和审核扣款比率两项指标,对决策层的医保基金管理水平作出客观、公正、严明的评价。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医院内部审计与信息化技术的完美融合,提升对医院ERP系统和HIS系统评估的有效性,让内部审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应该加强信息化网络环境下,基于医院会计系统的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要及时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措施,并在实际的内审工作中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让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审计制度的建设更全面、更科学,为医院内审制度的执行提供可靠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四、结论

新医改方案的提出,再次强调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要意义。而内部审计工作是医院能依法开展日常经营业务,逐步规范内部管理操作,获得健康、持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加快社会主义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因此,准确、科学地定位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职能,积极强化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医院良性、循环发展。

作者:徐红梅 单位: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