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神经病学研究热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神经病学研究热点范文1
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目前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也是学生们普遍反映难以学懂、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在神经病学教学中,我们针对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
1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通过对神经解剖学、病理生理、免疫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加深学生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和掌握。也经常发现,解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与神经病学课程的学习在时间上间隔过久,很多学生在学习神经免疫性疾病时,基础课程的知识有所淡忘,感到授课内容非常生涩,难以掌握。这就要求临床教师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通过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免疫及免疫病理知识的联想和综合复习,自然地过渡到相关疾病,进而讲授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原则,加强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从而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以满足多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1]。
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往往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单一学科教学目标与整体医学教育的统一性[2]。临床教师如果没有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对一些与临床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的重要进展知之甚少,必然会造成基础与临床教学相脱离的状况。而且,理解是掌握和记忆的保证,在学习一种临床疾病的时候,只有理解了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解剖学基础以及发病机制,才能掌握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因此,在临床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将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较好的整合,是搞好临床教学的关键。这样才能达到新世纪医学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既有丰富的基础医学知识又有精深的专业水平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2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
“跨学科”是指跨出学科界限,在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由于其是应用2门及以上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故亦称“交叉学科”[3]。国家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研究型人才要具有独立获取国际前沿知识、分析专业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培养一般分2个阶段,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验研究阶段。实验教学是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单一科目的实验学习无法体现跨学科、交叉渗透、观念创新及技术创新等综合实验内容,往往缺乏实验整体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目前综合性实验项目常常将各个部分的实验优化组合,是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补充的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用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技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方面可以改善单一科目实验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综合实验技能,为之后的跨学科创新实验打下实验技能基础。加强交叉学科的培养方法包括: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的申报;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跨学科创新学术交流平台;定期开展跨学科创新学术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根据学科中的前沿热点问题提出研讨专题及方向,促进各学科专家之间及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还可以构建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鼓励并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
3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循证医学模式的普及和深入,对临床医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医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疾病诊疗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培养临床科研创新、分析、处理、应用、实践能力。现如今,如何在学习期间,依托学校强大的理论及实验支撑、临床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导师的学术及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其培养成具备一流科研能力的临床医师,值得探讨。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培养发现在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应加强对以下方面的重视:(1)重视加强研究生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2)重视拓宽知识渠道,完善知识结构:只有在宽厚知识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在专业上有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学生还要充分了解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知道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等等。(3)重视动手训练,提高临床/科研业务水平: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研究生通过临床和实验的培训。使其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其科研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重视文献综述能力培养:提高文献综述能力,首先需使其学会如何实时准确获取高质量的科研信息,围绕本专业广泛查阅文献,追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是提高临床医师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思维的重要途径。(5)重视培养多种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质:这些能力不仅包括临床能力、实验能力,还包括观察、选题、设计、讨论、数据分析及论文写作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信息获取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科研素质得以提高[4]。
此外,研究生阶段正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是从事医学科学领域创造性研究的最佳时期。因此,导师要善于适时鼓励研究生对科学问题大胆设问,深入探索;帮助研究生与成功研究者接触,培养科研精神,分享成功经验,为学生创造条件,多途径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5]。
4 结语
在21世纪医学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医学院校都已建立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国家针对五年制本科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优秀的临床工作者,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神经病学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临床工作者,除了在教学中注重与临床的结合外,我们加大了对专业外语的要求,重视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培养专业型医学人才;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定位是研究型医学人才,在神经病学的教学中无疑将加大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现在,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也在逐步试行[6],更重视基本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意在为国家提供高层拔尖创新人才。因此,神经病学教学如何适应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是神经科临床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探索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欢,周文斌,肖波,杨晓苏,胡波.神经免疫疾病教学中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83-84.
神经病学研究热点范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多专业综合一体化治疗组和卒中单元模式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年龄(67.93±11.93)岁,男性16例,女性14例;对照组年龄(72.60±9.94)岁,男性13例,女性17例。两组年龄经t检验,性别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
1.2.2 中医诊断、疾病分期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3]。主症:偏瘫,偏身感觉异常,意识不清,言语謇涩或者失语,口舌偏斜。次症:头痛,头晕,瞳神改变,目偏不瞬,饮水呛咳,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在病发前多存在诱发因素,常出现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也可确诊。
疾病分期标准,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风痰瘀阻证,主症: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偏斜,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疾病分期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中风病患者;年龄≥30岁且≤85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5分且≤22分。
1.3.2 排除标准 接受溶栓治疗者;存在意识障碍者;经检查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卒中患者;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及骨关节病;精神障碍或严重痴呆;有卒中病史且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观察测评者;入院时伴重症感染或上消化道出血者。
1.4 治疗方案
1.4.1 卒中单元对照组 一般处理[2]:吸氧与呼吸支持,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体温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营养支持。特异性治疗[2]:改善脑血循环(溶栓、抗血小板、降纤、扩容),神经保护。康复治疗:早期床边康复,病情稳定后的康复治疗室训练。心理治疗:常规心理咨询,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在住院期间、出院后门诊及社区多次进行饮食、情志、生活起居等健康教育。
1.4.2 中医多专业综合一体化治疗组 对照组卒中单元基础上,配合中药、针灸、推拿。
中风通络合剂:天麻10 g,胆星6 g,干地龙15 g,橘红6 g,僵蚕10 g,石菖蒲8 g,钩藤(后入)10 g,郁金10 g,法半夏10 g,赤芍10 g。头痛目胀加石决明(先煎)30 g,杭菊10 g;口角歪斜明显,流涎,加炙全蝎5 g;便秘,加生大黄(后入)10 g,炒蒌仁15 g。每日一剂,机煎取汁400 mL,分装2袋,早晚各1袋,口服。
益脑通络针刺法:主穴百会,四神聪,风池;辅穴手三里,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外金津玉液;随症加减。针灸由同一医师进行,确保操作的统一性。
推拿:根据肢体功能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中医按摩循经治疗,使用不同手法以增加全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抑制痉挛和被动运动等。避免对痉挛组肌肉群的强刺激。按摩手法常用揉法、捏法,亦可配合其他手法如弹拨法、叩击法、擦法等。
情志疗法:依据五行学说,采用情志疗法,改善患者心情,促进病情恢复。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
1.5 疗效评价标准
1.5.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进行评估。
1.5.2 日常生活能力评价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14天采用独立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5]指数进行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因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在进行统计时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来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 治疗前治疗组NIHSS评分为(7.33±3.06)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6.33±1.71)分,经
Wilcoxon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第7天治疗组为(5.73±3.16)分,对照组为(5.70±2.10)分,经Wilcoxon检验,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恢复较前好转。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第14天时,治疗组NIHSS评分为(3.53±2.43)分,对照组(4.39±2.60)分。和治疗第7天相比,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恢复较前好转。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2.2 治疗前后BI指数 治疗前治疗组BI指数为(31.50±13.00),对照组为(35.17±15.23)。经Wilcoxon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第7天时,治疗组BI指数为(46.17±16.49),对照组为(43.33±18.5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第14天时,治疗组BI指数为(68.67±21.29),对照组为(57.14±24.47)。与治疗第7天相比,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能力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2008年卫生部公布了中国新的死因顺位,卒中(136.64/10万)首次超过恶性肿瘤,成为中国第一死因[6]。幸存者中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占40%[1]。因此,人们努力寻找治疗中风病的最佳方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由临床医师、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心理医师、语言康复师和社会工作者等组成[7],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的个体化综合处理,可获得最佳疗效。
祖国医学在中风病认识 和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理念和技术,其中传统的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及情志疗法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在中风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大量的文献报道也支持这样的观念[8]。
本课题分别以中医多专业综合一体化模式及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这3个时段的NIHSS卒中评分、BI指数变化,结果显示运用中医多专业综合一体化模式治疗中风患者,在急性期时可以取得较卒中单元模式更好的疗效;与卒中单元模式相比,中医多专业综合一体化模式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提高患者的BI指数,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随着时间的延长,中医多专业综合一体化模式能取得更明显的疗效。
建立中医多专业综合一体化平台治疗中风病,优势明显。未来希望通过多中心、大样本、多种证型的研究,进一步论证多专业综合一体化平台的疗效,为中风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作汉,陈光辉,王岚.脑血管病热点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7;521.
神经病学研究热点范文3
摘要: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原因未明、以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为深入开展ad防治的研究,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合ad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就中医药防治ad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强调在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中应注重科学地选择和应用权威的ad临床诊断标准;选择多因素复合动物模型;注意ad的肾虚本质特征和病因病机特点;注意观察指标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的综合考虑,强调功能整合水平观察指标的评价;充分认识中药复方的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优势,开展严格的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主要包括65岁或以前老年前期起病的早发型(early-onset)和65岁以后老年期起病的晚发型(late-onset)。近年的研究证实这两个类型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病理学特征均无本质区别,所以现在广大研究者已逐渐接受统一称为老年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随着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包括ad在内的痴呆已经同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美国波士顿东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指出,痴呆病人占该地区85岁以上人群近50%[1]。由于ad等认知功能障碍类疾病患者常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由此带来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和经济负担。1989年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每年中风的医疗费用为250亿,但痴呆的费用却高达800亿[2],可见痴呆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之重。我国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远非人们所想象的低,上海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5岁、65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2.57%(ad为1.5%,血管性痴呆为0.74%)和4.61%(ad为2.9%,血管性痴呆为1.26%)[3]。我们在对广州市城区7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的调查中,发现7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8.9%,其中ad为7.49%,血管性痴呆为1.16%(待发表)。预计我国现阶段老年期痴呆的患者大约为300~400万。
ad是一种原因未明以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德国医生aloisalzheimer于1906年首先报告。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脑内出现大量老年斑(senileplaque,sp)、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淀粉样蛋白沉积以及神经元空泡变性和大量丧失。由于ad病理变化的复杂性,尽管世界各国在寻找ad有效治疗药物的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成果却十分有限。相比之下,中医药在延缓衰老以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广阔的开发前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未雨绸缪,加大力度,深入开展对ad防治的研究,挖掘中医药的优势,寻找确切有效的防治方法,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以最大程度减少痴呆类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此仅就中医药防治ad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结合ad现代研究进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神经病学研究热点范文4
神经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推动神经生物学发展的经典实验进行系统讲解,详细回顾当年的知识背景和技术水平,科学家在当时的条件下如何发现科学问题,采用哪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这些科学问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初步形成科研思维。神经生物学是一门与实验密切相关的学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培养基础医学专业科研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实验教学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院针对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实验神经科学课程,另外安排12学时让学生充分参与我院各课题组科学实验,自由选择小课题,每人完成一个小实验。通过上述方法,加强了学生对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
2精选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按照先行教学计划和规定时间,由一名教师对众多学生面对面讲授某学科知识,而这不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性,影响了教学效果。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医学教学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指导教师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进行讨论研究。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先将PBL教学法引入医学教育领域。PBL教学法逐渐受到各国关注,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在基础医学专业神经生物学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如在讲授帕金森病时,概念以常规方法进行教授,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以PBL教学法进行教授。首先指导学生针对这一疾病进行相关资料查询,安排学生汇总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治疗等资料,然后分组讨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提炼。分析近年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笔者发现PBL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考试成绩。
3注重双语教学
在基础医学专业神经生物学教学中采用规范的双语教学,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及教师认为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其专业英语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整体外语水平。由于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查阅文献和参加国际交流需要良好的外语能力,双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神经生物学涉及大量学科知识,内容繁杂。因此,神经生物学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而且还要发音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准确性。双语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在教学中,中英文教学比例要适当,开始授课时,可先学习关键名词的专业英语,再学普通名词,让学生慢慢适应双语教学。对于重点内容,采取英文讲解、中文总结的方式,强化学生记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提高课件制作质量
多媒体课件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抽象难懂的医学知识直观而形象。针对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课件中新的概念和名词后要加注英文,通过中英文对照,增加学生专业英语词汇量。课件文字尽量做到言简意赅,避免教学内容枯燥空洞。在图片的选择上,遵循直观易懂和动漫通俗的原则,努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整体问题分解化和静止知识动态化。在课件中插入相关视频,展示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在讲解突触传递时,可利用动画演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从而引起突触后电位的过程,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讲解帕金森病时,通过视频播放帕金森病人和帕金森动物模型大鼠发病时的行为表现,使学生对该疾病有直观认识;在讲解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脑室分布图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脑不同断面图片以及三维立体脑旋转图,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5结语
神经病学研究热点范文5
1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理论分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靶点
1.1围绕神经血管单元开发多靶点
抗脑卒中药物符合网络药理学理论特点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死率的特点,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2种类型,脑卒中神经病变(CIN)是其共同病理特征之一[1-2]。国际上多年来主要针对神经元保护进行抗脑卒中创新药物研制,效果不理想,10多年来美国FDA仅仅批准了一个相对有效的药物上市,其原因可能是单细胞、单靶点思路阻碍了药物的成功率,近年来的神经血管单元理论为创新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unit,NVU)是美国国立神经病学与卒中研究所(NINDS)提出的一个中风治疗的概念模型,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神经元、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小胶质细胞(microglia)以及维持脑组织完整性的细胞外基质构成,BBB的组分包括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pericyte)和基底膜[3-5]。脑缺血损伤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和微血管[6-8]关系密切,符合网络药理学理论。因此,对NVU相关的“靶点网络”进行药物开发可能会为脑卒中神经病变的防治带来新的机遇[9-10],我国一些医药研究机构利用该技术研究创新药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8,11-12]。
1.2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和离子通道是抗CIN潜在靶点
在缺血脑再灌注损伤中至少有3种基本机制:兴奋性毒性和离子失衡、氧化/硝基化应激、细胞凋亡[13-14]。脑缺血导致能量丢失而促发离子稳态失衡和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的释放及再摄取抑制。过量谷氨酸结合到离子型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受体上加速了钙内流,进而导致了线粒体上的磷脂酶(主要是磷脂酶C和磷脂酶A2)、钙依赖蛋白酶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等活化,改变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并诱导生成大量氧自由基引起膜脂质过氧化等一系列自由基连锁反应等进而导致细胞死亡或凋亡[12]。近年来AMPA受体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一种含有PDZ和BAZ结构域的功能蛋白PICK1(proteinthatinteractswithCkinase1)在AMPA受体的上膜、转运和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的膜定位分布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PICK1可能成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新靶点[15]。另外,胞内Ca2+的其他通道,如L,P/Q和N型钙通道都是抗脑卒中的潜在靶点。
1.3抗脑神经细胞凋亡的潜在靶点
在脑卒中病例中,凋亡主要出现在缺血半暗带。凋亡程序的触发器包括过量的氧自由基生成、Bid分裂、DNA损伤、死亡受体连接及溶酶体蛋白酶激活等。研究发现多种调节基因产物参与细胞凋亡过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家族、Bcl-2家族、c-Myc及p53等。其中Caspases家族在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Caspases的酶原经蛋白水解酶而激活,激活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又可作用于其自身和其他半胱氨酸蛋白酶原,依次激活其他半胱氨酸蛋白酶,形成信号传导机制的酶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其中多个环节蛋白可能成为未来的药物靶点[5,16-17]。在主要已知的细胞凋亡途径中,线粒体目前是最重要的机制之一。线粒体包含了一系列促凋亡因子,包括细胞色素C、继发性线粒体源性Caspase激活因子(secondarymitochon-drialactivatorofcaspase,Smac/Diablo)、核酸内切酶G、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factor,AIF)等[18-19]。
1.4跨膜信号转导通路中的潜在靶点
脑卒中参与神经病变信号转导的主要有以下几条通路[20-22]: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MAPK)信号转导通路,其中又以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roteinkinase,ERK)通路、c-jun-N端激酶(c-junnterminalkinase,JNK)通路和p38MAPK通路研究的最为广泛;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kinase,Akt)(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kinase-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转录因子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等。虽然多数信号转导通路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被激活,但它们的表达呈现出不同的时程变化,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并且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可相互影响[23]。
2神经血管单元三种细胞的潜在药物靶点分析
2.1神经元保护的潜在药物靶点
缺血后再灌注可快速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IL-1),IL-6,IL-8,IL-10等,继发的反应包括其他的细胞因子的释放,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上调以及免疫反应成分的变化等,引起继发的神经元损伤[19,24]。神经元兴奋时多巴胺的毒性作用主要包括:多巴胺自身的神经毒性、多巴胺代谢产物的神经毒性、增强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诱导神经元凋亡等。近年研究发现,脑缺血晚期给予L-型钙通道激动剂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抑制大电导钙依赖的钾通道(BKCA)通道功能活动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神经调节素-1(NRG-1)可通过突触前ERBB4受体促进GABA的释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因此激活L-型钙通道、抑制BKCA通道及激活ERBB4受体可能成为潜在的神经保护新靶点[25]。
2.2胶质细胞保护的潜在药物靶点
脑缺血后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第一类受损的细胞,出现肥大、增殖,并合成表达多种炎症介质,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共同调控细胞功能。胶质细胞还可以通过释放谷氨酸调节突触信号使神经元兴奋。目前胶质细胞保护靶点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四方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胞间信号传导及调控、胶质细胞功能和结构上的偶联、胶质细胞本身内在功能及调控机制。如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trans-porters,GluTs)表达及谷氨酸摄取功能,揭示AQP4是星形胶质细胞功能调节的重要靶点[26]。
2.3血管内皮细胞保护的潜在药物靶点
脑微血管保护靶点应该在脑缺血再灌注病理生理机制的背景环境下来评价,可以分急性(数小时)、亚急性(数小时至数天)以及慢性阶段(数天至数月)。在脑卒中急性期,血管保护措施的主要损伤因素包括:氧自由基、内皮素1(ET1)等。而保护因素包括: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等。在脑卒中亚急性期,血管内皮细胞产生IL-1β,TNF-α,以及激活转录因子如缺氧诱导因子1(HIF-1),NF-κB,IFN-1等因子。同时一些对血管具有损伤和保护作用的蛋白因子及其相关受体也被激活,如可降解基底膜及破坏内皮完整性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MMP-9)表达上调[27];VEGF,an-giopoietin-2和bEGF及其相应受体也被激活[28]。利用药物调节以上环节,可以发挥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3脑卒中CIN潜在靶点网络总结
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脑卒中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特点,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血管单元细胞死亡和凋亡的通路有:炎性因子-MMPs通路-Caspases通路;Ca2+-线粒体通路-Caspases通路;Ca2+-磷脂酶-PI-3K/AK通路;Ca2+-自由基-MAPK通路;Ca2+-NO-蛋白酶通路。其中前2个通路的重要节点是Caspases,后4个通路的重要节点是Ca2+和NO。同样,相关治疗药物,绘制了成图1.
4讨论
神经病学研究热点范文6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依达拉奉;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067-02
缺血性脑卒中是造成神经功能缺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48%~9.06%[1-3],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不但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生活质量,甚至患者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这给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4-5]。如何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广大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缺血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6], 自由基是参与脑组织缺血性损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7]。依达拉奉是一种低分子脂溶性的自由基清除剂,它可以清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内的活性氧分子及脑内具有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同时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阻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内脑内皮细胞损害,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明显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水肿,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内神经损害症状。本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6年5月~2010年5月在本院1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5月~2010年5月吉林省舒兰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1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8],均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其中,男性80例,女性58例;年龄41~89岁, 平均(55.39 ± 11.25)岁。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每组各6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甘露醇降颅压,呋塞米脱水,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丹红改善微循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依达拉奉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稀释后静脉点滴,依达拉奉在30 min内静脉点滴完,2次/d,14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本研究所有患者进行FMA及ADL测评。
1.3 疗效评定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次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死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录入EXCEL,再将数据导入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 = 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患者FMA评分及ADL评分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及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 < 0.01),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显效率为63.8%,常规治疗组显效率为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在临床上较常见,且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其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 h内逐渐进展,呈阶梯式加重,目前公认在药物治疗方面溶栓和扩血管疗法最有效,但是由于发病时间的原因,很多患者错过了早期溶栓治疗,而且进展性脑缺血6 h后症状还在逐渐加重,甚至有的患者72 h病情还未稳定,因此,在不能进行早期溶栓的情况下,如何纠正与神经功能恶化有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阻止其生化的改变成为治疗进展性脑缺血患者的关键[9]。这一点就是神经细胞的保护治疗,其中神经保护剂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步,而自由基清除剂是近年来神经保护剂研究的热点。依达拉奉是一种具有强效自由基清除功能的神经保护剂。研究证实依达拉奉通过多个途径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脑水肿、组织损伤以及延迟神经元死亡,从而减轻神经功能障碍。使用磁共振光谱技术检查发现,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其缺血大脑可以保存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一种神经元特异的氨基酸),由于依达拉奉的化学特性,还能够抑制由水溶性以及脂溶性基团触发的磷脂酰胆碱脂质体膜的过氧化,使得该药可以与已知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相媲美。与另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超过氧化物歧化酶(该药很难穿越血-脑脊液屏障)不同,依达拉奉是一种分子量小,亲脂性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其血-脑脊液屏障穿透率据估算约为60%,静脉给药后,可以在脑内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强有力地清除大脑内的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实际上,依达拉奉静脉输注后可以阻止羟自由基水平(主要是由缺血病灶周围的半暗带产生)的升高,同时可以通过抗细胞凋亡的作用来减少缺血缺氧时脑神经细胞的损伤,从而减轻脑损伤。
依达拉奉并不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出血时间,不影响肝肾功能,所以不会增加出血危险和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及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 < 0.01)。这提示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兆青,郑黎强,张大义,等. 辽宁省农村人群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调查[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6):768-772.
[2] 董媛媛,刘双双,孙兆青,等. 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非青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率调查[J]. 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404-406.
[3] 喻文雅,闫玉英,姜彩肖. 石家庄市脑卒中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J]. 河北医药,2010,32(17):2433-2434.
[4] 蔡乐,舒占坤,何丽明,等. 昆明市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负担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2):168-169.
[5] 李亢,余正. 脑卒中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 上海医药,2011,32(3):130-132.
[6] 王维治. 神经病学[M]. 4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
[7] 胡维铭,王维治. 神经内科主治医生700问[M]. 2 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420.
[8]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编写委员会.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