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历史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艺美术运动的历史背景范文1
关键词:现代主义;景观;起源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78-03
Analysis of Western Landscape Design of Modernism Origin
NIU Jin(Academy of fine Arts for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of Modernism originated from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ffected people’s body and spirit a lot. Landscape design of Modernism, as a media bal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with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passing through a long time and influenced by every aspect, is a modern social culture product rooted on early landscape design foundation. To know the formation of western landscape design of modernism is beneficial for the trace to the source of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which is obviously, regarded to have academic value.
Key words :modernism; landscape; origin
Internet :.cn
一、景观的历史
景观是在人类活动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与周围其它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人们的行为或态度不同,景观需要人们在不同的自然和文化历史背景下解读。对个人而言,景观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遥不可及的,又或是熟悉的、舒适的,也可能是没有意思价值的。景观往往跟随时间的演变而变化,通过物质方式或精神方式与我们相互影响,景观是构成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背景之一。
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景观”得以成为专业术语被世人所熟知,此时的欧洲园林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凭借工商业首先成为富商的一批人,十分支持文化和哲学方面出现的新思潮,不被传统所束缚,艺术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因此,一大批园林爱好者出现,他们热爱自然,追求田园风光,使大规模的庄园园林在意大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7世纪法国出现了一位名叫勒.诺特尔杰出的造园师,他开创了勒.诺特尔式独特的造园风格,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与意大利台地式园林不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用轴线表达出对称美与秩序美。在英国,17世纪开始,绘画和文学艺术作品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大量的艺术作品涌现出来,受艺术的影响,英国出现了自然式的风景园林。英国风景园林抛弃了意大利、法国古典园林中的规则化、人工化的秩序,倡导还原自然原本的样貌,辽阔的草地、茂密的树林等,是英国风景园林的目的。
二、艺术运动的推动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方式在英国得以实现。英国为了展示甚至是炫耀工业革命的成果――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展会上展出的工业品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反,约瑟夫.佩斯顿用玻璃板和铁架设计的“水晶宫”,以其新颖的建筑形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种大规模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并没有给设计带来好的影响,反而导致大量的粗制滥造的工艺品在社会中广为流传。一些在思想上较为超前的艺术家们开始思考,工业革命的大生产化与艺术所追求的高品质之间的矛盾,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是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直接诱因。以“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们,开始提倡手工艺的重要性,以简洁的装饰效果,良好的实用功能为设计目的,反对机械化生产,反对华而不实的设计,发起了工艺美术运动。
艺术评论家罗斯金认为,过多的使用机械化的产物会让人变得的冷漠,他提出了关于设计美学方面的思想,这也为工艺美术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撑。威廉.莫里斯受到了罗斯金设计美学的思想,在庭院设计方面,莫里斯认为要从整体出发,以单纯的庭院形式展示自然中的元素。这一时期出现了威廉.罗宾逊、格特鲁德.杰基尔、路特恩斯等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所争论的中心,还是围绕在规则式与自然式的问题上。
(二)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1895年到1910年,一场新的艺术革命――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大陆兴起。强调利用自然元素的纹样取代传统规则化的图案,倡导简洁、流畅的造型,将有机的象征与动感的形式相结合,以体现在造型和装饰在工艺思想上的创新性。
在19世纪时期的景观设计领域中,设计内容已经有了很大的颠覆。设计形式上一方面继承传统园林,另一方面规则的几何形式逐渐被景观设计师们所应用,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一直徘徊在自然式与规则式之间。新艺术运动的兴起,让景观设计师们认识到了创新的必要性,于是开始尝试探索新的设计模式。
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景观设计大多是在其萌芽阶段的艺术实践活动,对自然曲线和几何形直线的运用,是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景观设计特征。景观设计师们从自然中归纳出流畅的线条,并将这些线条通过变形、延伸、扭曲等形式赋予线条节奏感。借助直线、方格的抽象化与简洁化的形式,创造出一种有韵律的、理性的和谐风格。安东尼.高迪在巴萨罗那北部设计的古尔公园,是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景观设计代表作品。整个公园高迪通过大胆的想象力,用流动的、有韵律的线条,与鲜艳的色彩相结合;用马赛克作为装饰材料;用摩尔式与哥特式文化创造意境,将公园打造成与自然既能相互融合,又能有着丰富变化的空间环境。
新艺术运动中的景观设计,不管是哪种风格,都对后来的景观设计产生了影响。新艺术运动努力脱离古典主义的束缚,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新艺术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但对西方现代主义景观的发展起到了鼓励与推动的作用。
三、城市公园的兴起
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关于19世纪的欧洲城市问题有着这样的描述:“一个街区挨着一个街区,排列得一模一样,单调而沉闷;胡同里阴沉沉的,到处是垃圾;没有供孩子游戏的场地和公园;当地居住区也没有各自特色和内聚力。窗户通常是很窄的,光照明显不足……比这更严重的是城市的卫生状况极为糟糕,缺乏阳光,缺乏清洁的水,缺乏没有污染的空气,缺乏多样的事物。”①19世纪下半叶,大量的移民导致美国人口剧增,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奥姆斯特德,作为城市公园设计的先行者,设计了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中央公园作为城市的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交流场所。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他强调首先要保护自然风景,拒绝呆板的设计;其次,应在公园的重要位置设置开阔的草坪;第三,还应该在面积较大的公园中,设置合理的回游路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纽约,能有如此大面积的一块用地作为城市的“绿肺”,无疑是让人惊喜的。中央公园建造的初衷就是想为公众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呼吸新鲜空气,让人身心放松的室外娱乐交流场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中央公园建成后的15年中,附近的地价涨了9倍之高,反而成为富人们的居住地,这应该是奥姆斯特德没有想到的。城市公园的兴起为城市的建设,人类的身心健康、人与自然间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直到现在,城市公园在每个地区对人的生活产生着影响,并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四、战后艺术的复苏
(一)社会文化艺术背景
到20世纪60年代为止,这一时期西方国家一直处于战后恢复的阶段。一些战前未能得到发展的艺术如遇春风,现代主义设计就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油然而生。1917年,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在荷兰组成了风格派。风格派运用抽象的概念,以及几何形体与色彩之间的组合,形成了一种理智化的创作特征。同时在俄国,结构主义也初现端倪。结构主义艺术家们将金属、玻璃等现代材料,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创作出了大批立体构成式的雕塑。结构主义艺术作品展示了材料的丰富性,这让现代主义景观在材料的运用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创立了包豪斯学院,它的创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结构与观念。包豪斯学院提出的一些设计观念,对整个设计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设计应以人为本;技术与艺术应和谐统一;工艺应与机器生产结合;反对因循守旧,倡导自由创作等。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尽管没过多久,包豪斯学院就被德国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但其理论和思想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对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德国展览馆,将建筑与景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建筑设计师对空间的感受是十分敏感的,建筑上的空间概念,延续到了现代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连续性和流动性,为现代景观设计在空间的处理上提供了借鉴。其次,建筑的形式在景观的布局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建筑与景观是构成环境的主体,任何时候二者都是不可分割的。西方的传统建筑师对称化的、规则化的,因此西方的古典园林也随着建筑的形式,以严谨的秩序和对称的几何形式为特点。《造园史纲》一书中写道:“园林与建筑在艺术创作上是息息相关的,园林风格不能落后于建筑形式,否则环境难以协调。”②可见,景观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是跟随着建筑形式的发展而演变。
五、古典的变革
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上,古埃瑞克安以一种现代几何构图形式,并结合新技术,设计了“光与水的花园”,颠覆了以往的造园传统,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此后,法国的景观设计逐渐产生变革,一些古典形式和要素被景观设计师赋予了现代形式的符号。从原来的严谨、刻板,转变成了重视现代感构图的新形式,景观不在没有表情,而是慢慢有了表情,有了动态,甚至让人觉得景观是可爱的。
现代主义景观创新变革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材料上,景观的设计材料是土地、植物、水体等,这些是无法进行变革的,但景观设计师们还是在传统规则中,找到了对称、轴线、装饰物等元素的变革方向。在古典园林中,轴线往往是控制空间的主宰,但现代主义景观追求的是一种非对称性、流动性的状态。所以,在现代主义景观中轴线慢慢被弱化,甚至是瓦解。不同时期,人的意识形态是不一样的,现代主义景观中,空间是自由的、流动的、没有边界的,而在古典主义园林中,空间往往是被界定的。路易斯?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主张,现代主义景观脱离了古典主义和自然风景园,将景观的职责转变为解决现代生活中的问题为出发点。现代主义景观强调的是景观在社会中的功能主义,剔除了古典规则式园林中的理想主义与感性主义。
总结
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潮,是一场文化运动,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景观在一系列因素广泛的影响下,其变革速度大大加快,景观的变化也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过程。现代主义景观的产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响,首先,现代艺术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艺术运动的兴起,这无疑是现代主义景观产生所具备的首要条件。其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矛盾,让人开始反思。第三,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促使景观必须摆脱古典主义束缚,从传统中走出来。总的来说,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直接为现代主义景观提供了必要的产生营养,让现代主义景观以一种自由的、发自内心的创造形式被大众认可。对现代主义景观起源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代主义景观,也为今后的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借鉴。
注释:
①董翠.景观设计原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②沈守云.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 董翠.景观设计原理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 沈守云.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工艺美术运动的历史背景范文2
关键词:国际慢城;快慢辩证;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64-03
一、“国际慢城”介绍
农耕时代,生产方式按年为时间轴心周转,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缓慢悠闲的生活;大工业时代,生产方式按小时为轴心周转。市民们遵循机械时间的秩序,按照机器运转的速度快节奏的生活;信息时间的到来使得生产方式按秒为轴心周转,人们的生活逐秒运行。不断加速的生产方式变革带来了极度丰裕的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梅多斯笔下工业增长的极限和时间的极度压缩,还带来了生态的极度破坏和精神的紧张和焦虑。为此,时代呼唤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呼唤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的城镇化模式。因此探讨和实践“慢城”运动,对以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国际慢城的源起
蒸汽机的发明以来,世界的发展一直在加速,我们一直在追赶中。在欧洲后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开始反思这一系列的问题,慢下来并不是缓慢的本身,而是可持续发展,更有效率的工作,以及更诗意的生活。
提出在现代城市中,寻求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不仅可以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更会给大家带来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这是“慢市”模式的由来。在欧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的10年里,运动蔓延到全球20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和社区。
从那个时候开始。慢城的定义是: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指在城镇人口500万人,村庄或社区,反污染、反噪音,支持城市绿化,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
(二)国际慢城的宗旨
首先,慢城是一个宜居城市。慢城倡导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和谐相处,要求减少噪音和交通流量,增加绿地和步行区,对当地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的技术和热情好客的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实践运用,强调慢城的宗旨是在悠闲生活中对美好生活和生命的体验,而不是像大城市过分追求效率和速度,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奢侈浪费,高能耗、高污染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其次,慢城是一个有着自己特色的城市。”尊重传统,保持传统社区的生活和节奏,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慢城建设的宗旨。慢城没有和其他城市一样。相反,他们保留了当地独特的个性、特点和自然状态。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当地传统文化,品尝当地的美食和小吃,欣赏当地工艺美术品等。
第三,慢城是一个尊重现代化的城市。在奥维托慢城,电瓶车安静地行驶在中世纪的街道,在社区和家庭互联网是非常受欢迎。作为管理人员说:“成为慢城并不意味着回到以前的生活或意味着停止,我们所做的只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
二、我国第一“国际慢城”出现
(一)南京高淳桠溪“国际慢城”出现背景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社会经济水平也取得了迅速发展。然而,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负效应也在持续增强,人类对于地球现有资源的消耗量以及对自然界的干预强度始终居高不下,给地球生态造成了巨大压力。尤其是我国的工业化,在改革开放的近30多年时间完成了西方300多年(将近半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在这种时间上高度浓缩,必然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造成了城市中的生态困境,如环境污染,雾霾的产生,生态的破坏等等,如何转向城市的生态化,这些问题都伴随着我们的实际生活。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空间的变迁,使得人文关怀的缺失,历史感的丧失,传统的丧失,新城市人找不到城市的归属感。就像你站在一个高大辉煌的建筑物面前,感觉自己的渺小,昨天散步的湖泊一夜之间成为别人的私家园林,当大家都在改善居住条件,私人空间变的越来越宽敞,越来越舒服时,我们共同的生存空间――城市却让我们变的越来越压抑,更谈不上舒适和亲切。
当城市化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时候,国际慢城来到了中国。提到我国第一慢城的由来,就不得不提就不得不提安杰罗瓦萨罗,他是意大利波利卡的市长,同时也是世界慢城联盟副主席、国际部主席。他当时浏览了高淳的桠溪之后,特别惊讶:“慢城的理念这里完全符合。”在2010年的11月南京高淳区桠溪慢城成为中国第一个慢城。我国慢城的出现,即是国际慢城运动智慧的选择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当代中国应对快城建设的困境的一种空间形态的智慧选择。源自这次偶然邂逅,但是偶然中又存在必然性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城市的机遇也是这样,南京高淳荣获“国际第一慢城”是当之无愧的。
(二)城市精神契合慢城标准
1.慢城标准与最美乡村偶合
“维持和保护纯净的自然环境”是国际慢城公约之一,高淳在长江沿岸的中国最美丽的村庄,具有五分田、两分水、三分山的美景,城市森林景观融为一个整体,让这个城市具有江南的独特魅力。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高淳县桠溪镇,这里有其独特的环境优势,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这个地区人口约200万人,沿路鸟语花香,郁郁葱葱,时而穿林越山,时而依山傍水,充满田园风光,不仅能让游客体验赏竹观松,登山揽胜的乐趣,也能让游客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把酒话桑麻农家情调。桠溪慢城有着德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那里的人们注重保护生态。
2.慢城标准与绿色经济吻合
慢城市并不意味着不在发展,而是提倡人们保持传统社区生活和节奏,在国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高淳追求“绿色崛起”、“宜居城市”的计划是相吻合的。在投资过程中,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坚决规定限制,对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行业,为这些行业提供经济保障,然后加快发展。在产业布局中,加大庇护村落生态风采,杜绝处处乱开辟。
3.慢城标准与文化保护融合
高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有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国内的薛城文物就具有6000多年历史了,伍子胥在高淳挖掘出世界第一个人工运河――胥河,周瑜在高淳操练水兵。吴风楚韵的历史文化遗产,高淳创造了一个古朴完整的民风。“大马灯”、“跳五猖”“送春”等这些古老的文化活动在高淳的传承,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是迎合慢城倡导原生态文化保护的理念。
三、“国际慢城”建设的生态底蕴
(一)慢城建设是人类生态意识重新觉醒的标志
建设“慢城”绝对不是放慢了快乐的生活方式,也不是说落后的农村生活,而是提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通过建立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摒弃城市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炫耀性消费,高污染、能耗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慢城所倡导的“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理念为中国慢城建设定下了生态意识重新觉醒的基调。来慢城旅游的人,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生态保护的意识也在加强。只有具备了这种生态意识,我们的世界才会绿起来。
(二)慢城是符合生态学规律的一种生活方式
生态学规律是指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事物和现象的本质联系,包括各类型的生态系统、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规律。
提倡慢城的生活的理念实质是对生态学规律的一种正确认识。在慢城的空间里,任何事物是适应环境规律的,尊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尊重大自然的气候变化,以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前提,不破坏这些大自然给与我们东西,和大自然共享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按大自然规律出发,顺应自然,人们生活的更加舒服和惬意。
四、“快”节奏推广“慢”城建设
(一)快与慢的辨证关系
当人们越来越忽视身边的风景,没有时间去顾暇一年四季的变化,没有时间去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当停下脚步,疲倦、苦闷席卷而来,突然发现没有地方可以让心灵去休息,整个城市充满着忙碌的味道,心灵的港湾得不到释放。这时候“慢城”的出现让让人们看到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快和慢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快与慢的关系体现了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的关系,快慢往往是一个矛盾体,“快”往往会和急躁、盲目结合在一起,如果一心只是图快,就会造成负面后果。“慢”确是感觉懒散、不求上进。他们是相互矛盾的,也是有机的整体。当快到一定程度造成不好的影响,只有慢下来,才能对此进行反思、反省,杜绝这种后果的出现。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城市模式,其强调生活的品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在悠闲的生活节奏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与体会生命的意义。
(二)慢城精神与发展模式
不必说的是国际慢城扩大了高淳的知名度和声誉,也不必说人们因为那里的环境,确切的说桠溪有一个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桠溪之所以在生态文化保护方面做得很好,是因为高淳人高度重视生态,注重保护文化。这也是非常契合慢城市精神。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结果。大都地方政府把GDP当作最大乃至独一寻求的目标,高淳人把青山绿水看作是本身最大的宝物。从每个高淳人的心目中就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拒绝高污染企业成为一种行为准则,决定在快与慢的抉择中,高淳人选择了快与慢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慢城精神与发展模式。
(三)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和意义
慢城的模式,是一种利用地方资源、传统的文化和独特的历史背景产生的城镇风格。慢城并不是慢效力,它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慢城更不是放弃现代科技,它钟情的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协调。
慢城是可以复制的,但又是不可复制的。慢城给新城镇建设的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他平衡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中小城镇都可以以这种新的模式为开始发展,都可以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但是慢城又是不可复制的,每个慢城都有每个慢城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不可千村一面,做出自己的个性,做出自己的特色。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1)发扬和挖掘地方乡镇个性。乡镇的文化内涵是具有吸引力的,可以让人乐不思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为基础,根据慢城的原则,支持和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与工艺,环境生态的保护。
(2)保留城镇的原始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的农产品特色,打造互联网社区,让更多人了解慢城。他并不是摒弃现代科技,而是利用科技手段使得生态、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保护地方特色,提倡纯粹的生活,对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体验自然生活在生活的悠闲生活中的意义。
(3)建立绿色交通系统。实施公交优先,优先发展公交专用线;鼓励步行和骑自行车,限制汽车的数量和使用,促进小汽车的紧凑型和混合型的使用;对车辆噪声的限制;实行绿色节能灯和尽可能削减霓虹灯的污染。
(4)发展绿色经济。引进最美乡村提供经济保障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生态农业。在产业布局中,加大保护乡村生态风貌,杜绝到处乱开发。
(5)发展休闲消费,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原始风貌,适度的发展旅游业,既打响了乡镇的名声,又可以吸引一些环保企业的投资,使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用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五、总结
到现在还有人说,高淳成为国际慢城是一次美丽的意外,也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但是有句老古话说的好,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国际慢城之所以选择高淳桠溪这是西方慢城运动的丰富和发展的智慧选择,也是对当代中国应对快城建设困境的一种智慧选择。慢城模式,是一种利用地方资源、传统的文化和独特的历史背景产生的城镇风格,对我们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在“慢”中感触感染天然与人类的协调共生、追求经济与民生均衡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
〔2〕克劳斯・昆兹曼著,邢晓春译.慢行城市[J].国际城市规划,2010,(3).
〔3〕朱晓清,甄峰,蒋跃庭.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