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范文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具有一定的公益职能,还拥有部分政府的管理权利。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机构,主要财政资金来源是靠政府拨款[1-2],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审核与核算流程,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流程,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对所行使的权力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很容易造成财务资金使用不当或者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我国国有资产损失[3-4]。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明确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生物重要性[7],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基层的预算部门由于内部缺少控制意识,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保障,使很多实际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所以出现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和管理工作中的失误[5-6]。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的建设主要以财务管理部门为主,有效的联合其他部门进行辅助。同时,要促进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与内控体系建设的共同开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内控体系还有待健全,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有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工作人员缺乏内控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整个单位工作体系中的重点环节,同时涉及众多部门和很多其他领域。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控应该结合单位自身发展的现状,对全体员工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全员的内控意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整个工作氛围趋于稳定和安逸,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了思想觉悟问题,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同时严重缺乏内控意识。

(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且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会计逐渐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重财务的时效性,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缺乏风险预判和风险控制能力,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三)缺乏健全的内控体系

通过对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分析和了解,发现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相关控制制度也有待完善。同时,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由外聘的专业机构编制,外部机构编制在工作过程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体制欠缺了解,业务往来与法律法规制度了解也不够全面,导致内控制度与实际的工作开展出现了背离的情况,导致内部控制部门的存在徒有其表,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控制效果很难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要求。虽然很多事业单位也建立了内部的内控体系,但是由于制度落实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很难发挥内控机制的效果和作用,对一些财务风险无法进行有效的管控,最终导致风险扩散,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财务管理形式过于落后,资金利用率低下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具体的财政拨款和资金利用过程中,很多资金利用率不足;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利用,普遍存在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和财务漏洞。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没有有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财务管理的改革和优化。很多其他领域的单位在财务管理系统上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同时有效地进行了信息化手段的创新和应用。在具体的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没有跟进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不足。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在财务管理工作领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的风险来源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财务风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及改革计划具有一定的阻碍和限制作用。同时,也会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隐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注重内部和外部风险的防范,在不同的管理工作环节,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交流和联系。其原因是财务风险容易发生在不同的工作环节,覆盖范围很广,涉及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往来的全过程,有效防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外,财务风险由于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会随着政策的变动以及市场的经济体制变化造成风险管理工作存在困难。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风险的识别和判断,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风险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个别工作人员存在及对一些公用款项进行私自挪用的问题。在资金审计环节,由于缺乏健全的审计体系,使很多资金利用决策出现了失误和漏洞。在具体的资金使用和运营过程中方法不当,也容易导致内部财务出现很大的风险。财务外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改变,同时还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具体的表现为经济风险、舆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对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有效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的影响范围,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有效的防范壁垒,通过内部风险防范与外部风险防范的融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得到快速和稳定的发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积极的引导和提高工作人员的财务内控与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大部分员工整体内控意识不足,因此,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情况着重培养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从最基本的工作原则着手,对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工作人员形成财务管理理念。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结合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状况分析,我们发现,内控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法律意识淡薄方面,很多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还存在错误的认知阶段,普遍认为相关的法律责任都是由管理者承担,这种错误的意识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和顺利开展。因此,要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为出发点,积极的引导全体工作人员逐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意识。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向工作人员普及法律法规和与财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具体的财务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享,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并在具体的工作中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其次,要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有高尚的爱岗敬业职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是有效落实财务管理政策的内在源泉。部门领导应该带领全体工作人员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注重关键控制点,并在具体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强大的责任心。最后,应该注重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想要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需要借助有效的文化氛围进行渲染,通过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为行政事业单位营造有效的内控氛围。例如,相关部门通过开展闲置物品的再次利用主题活动,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加明确闲置资产具有一定的再次利用价值,通过树立成本意识,对闲置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为日后的资产管理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理论知识,通过培训活动的开展,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财务管理案例进行学习和分析,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有效的识别财务管理风险。另外,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注重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在具体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以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据,积极的引导财务工作人员加强实际业务的了解,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防控,避免风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财务工作人员应该对一些预警信号加强了解,做到有效的风险识别,为后续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可以派业务骨干人员到先进事业单位进行学习和交流,感受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不断积累知识,提升综合素养,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在具体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上有所提升。另外,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相关防范工作开展研讨活动,目的是注重工作人员的精神素养提升,注重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有效化解财务风险,规避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具体的组织架构建立过程中,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情况,单位的负责人作为组长,设置副组长和部门负责人,带领内部工作人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工作人员应该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的汇报,在一些重要的决策和问题上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一致。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经济活动过程中。有效的融入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理念,使整个财务管理的监督常态化。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内部审查机构,促进财务管理部门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内部审查机构与财务管理工作的交流和互动。明确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进行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其次,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在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法律标准前提下,不断优化内部结构,建立完善的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使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有所提升,在不同的工作环节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开展财务管理,比如档案管理、财务印章的使用、财务收支等。最后,应该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执行。以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为标准,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氛围,整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实现内部外部的双重防控。内部防控需要在监督检查机构的监督和引导下进行,规范的收入和支出,并对相关票据进行审计和整理。在外部风险监督和防控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风险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在处理一些大额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时,应该做好资产的风险评估,有效避免财务风险蔓延,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在内部审查管理工作中,一旦出现财务管理风险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内部监督检查机构的引导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人员的廉洁意识,遵纪守法,避免和公款挪用的现象发生。同时,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对一些财务风险进行规避。

(四)推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不断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通过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行为管控效果,对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完善的互联网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相关部门的财务交流,有利于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使业务融合更加顺畅,能够规避财务风险发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财务核算工作,可以避免人为核算工作存在的错误和误差,有利于提高核算工作的精准度。

四、结语

通过以上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介绍,我们进一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该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当下的财政政策,对内部体制和工作流程进行完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最大效用和价值,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婷婷.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J].大众投资指南,2021(9):83-84.

[2]吴秀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范措施探索[J].中国外资,2021(4):114-115.

[3]赵燕.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J].财富生活,2021(2):61-62.

[4]刘鑫.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0):185-186.

[5]林泓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及风险防范分析[J].财会学习,2019(24):240-241.

[6]钟艳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知识经济,2019(19):40-41.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范文2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内控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11-0063-02

党的十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通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做出了明确规范,该规范在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015年12月21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17年1月25日,财政部又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实际情况,明确相关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及岗位的职责权限,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要求,有序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审核、报送、分析使用等工作。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内控制度建设问题。

一、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概述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财务管理涉及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以及资金管理,为事业单位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提供资金保证,因此,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整个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根据COSO报告,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以及监督等构成要素。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而言,控制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各级领导班子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单位文化、对员工特别是财务管理领域员工胜任能力的重视、事业单位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职责划分以及人力资源政策等;风险评估要素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对由于内外部环境以及自身业务活动所造成的各种风险的态度及应对措施(包括经营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各种风险);信息系统与沟通要素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与财务管理以及业务活动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以及单位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沟通情况,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风险;控制活动要素主要包括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交易授权、业绩评价、职责分离、信息处理以及实物控制等;监督要素包括管理控制以及内部审计等。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事业单位需要重点监控的经济活动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领导、健全内部控制组织、完善决策程序、明确岗位职责和人员分工、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核算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控制等。事业单位通过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各类风险,实现事业单位良好的内部治理以及发展目标。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内控意识淡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单位整体氛围上缺乏内控理念的情况,相关人员也缺乏对内控制度的现实意义、重要性的认识,错误地认为内控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这种思想也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之中,致使领导干部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对财务部门进行简单的监督,忽视了对所有工作的内容、流程的内控,同时一部分领导干部误认为内部控制可以被部门预算所替代,会计人员仅仅只是要求对具体的执行情况进行负责,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够真正达到其期望的工作效果,严重时还会给单位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内部审计人员是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和检查执行的首要责任人,发挥着制约、监督、治理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但他们往往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本单位的财务部门以及各相关业务部门,再加之我国一些事业单位未能有效地形成一套符合本单位财务管理实际需要的内控制度。另一方面,由于内控的相关制度、规章还未及时建立与完善,导致了财务工作人员与内控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明确。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范文3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因而也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财务的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关系着其事业单位的各方面效益的重要内容,因而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扩大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覆盖面,以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必要性

财务的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科学良好的内控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需要和要求事业单位建立相关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和制度。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财务进行内部控制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建立和实行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降低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本,从而使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推动事业单位不断可持续发展。二是对财务进行内部控制管理能够使事业单位的经营水平得到提高。内部控制主要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的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工作,实现各个部门工作的有效分配。通过建立科学高效、协调互动以及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能够将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和管理积极性跳动起来,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整体效能,从而促进整个事业单位经营水平的提高。三是能够为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提供保障。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的本身就是为事业单位的财务提供安全保障,规避在实际财务管理中的资金运行风险,保证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总之,对事业单位财务进行内部控制是促进事业单位发展,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因而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工作。

二、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部门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影响了内部控制管理的深入推进:

1.单位管理层缺少内控意识

目前有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时,由于对财务管理的了解不深入,因而缺少内部控制意识,在实际进行财务管理时,只是简单地将事业单位中的财务部门作为保管钱财和记录账目的部门存在,并没有意识到对单位的财务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而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使得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漏洞百出,且与新实行的相关财务法规和制度脱节,使得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出现无章可循的局面。而财务管理部门本身由于内部控制意识的缺乏,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过于落后,造成事业单位财务中出现浪费与经费不足等相互矛盾的问题出现,且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也缺少刚性,为事业单位的预算带来潜在风险,提高了事业单位资金运行的危险性。

2.财务管理缺少完善机制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机制并不完善,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职能受限,缺少对财务的内部控制。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着严重脱节的问题,会计核算中心只是单纯地进行核算的工作而无法对在进行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建议,这就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方面的决策时无法从核算部门得到相应的建议和帮助,而本身管理人员在财务方面知识的缺乏使得其很难做出有效的财务决策,从而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低下。另外,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配置有限,而事业单位的核算工作量又很大,使得核算工作人员在进行核算工作时已经十分吃力,无法拿出更多的精力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方面进行更多的工作,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的内部管理机制得不到完善。

3.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缺少内外部有效监督

虽然很多事业单位中都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但这一部门往往成为摆设,在监督和审计中的作用十分小,无法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监督。且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由财务部门的领导负责的,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在实施监督工作时必然会受到来自单位领导的约束,无法实施真正的监督工作。有的事业单位雇佣外部监督机构进行监督,但是外部机构的力量过于弱小,不能够对内部控制中的失效者进行真正的处理,从而使得财务管理的监督失效。而财政部门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监督时只负责检查单位预算的使用情况,不能对整个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管理处于无人监督的情况,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风险,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措施

对于上面分析的各种内部控制问题,事业单位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以不断加强完善其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有效化解和提前防范各种运行风险,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单位内部树立起内部控制意识,并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全单位中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以使内控意识在事业单位中从上到下得到贯彻,让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并认识到自身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有哪些,从而将内部控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再者,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将财务管理人员的门槛提高,让真正具有专业财务管理能力和知识的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和知识方面的培训,促进管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另外,财务管理人员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使财务管理人员形成一定法律意识,这样在实际进行财务管理时就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减少因人情而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

2.强化核算部门的管理职能,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强化核算部门所具有的管理职能,让核算人员在进行核算之外能够对事业单位财务进行一定的管理,并根据相关的核算数据结果提出相应的财务管理建议,以提高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决策科学性和正确性。而核算部门主要负责的财务管理方面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尤其是预算资金在支付的前、中、后的管理,以提高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管理效率,保证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安全,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同时,事业单位应适当增加核算部门的人员配置,以使核算部门能够有足够的人员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3.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系统,保证内控制度的顺利实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应该是符合制约性、适时性、全面性、有效性以及合法性等原则的,而相应的内控制度则应是综合性和操作性的结合体,只有这样的制度和体系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才能成为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建立相关内控制度时,设计人员应该同步对具体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设计,并对财务各个环节进行梳理,以设计和制定出符合自身事业单位需要的控制管理措施,有效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规避。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时,还可借助财务系统的帮忙,找出在实际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所存在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并针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和建立相应反馈,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全面性。另外,事业单位的各财务部门还应加强协作配合,实现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发挥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来。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事业单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就有必要加强自身的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而这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就是财务管理。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的内控制度,是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对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研究,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实践工作,促进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和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晓欢 陈钱强:浅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

[2]谭金锻 李晓娟: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探索[J].财经界(学术版),2012(04).

[3]胡亦农:浅议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基本框架的构建[J].中国总会计师,2012(06).

[4]张文英 刘文进:分析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2(12).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所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以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为主线,通过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控制和监督的机制。具体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该以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内部控制规范为依据。一般地来说,《会计法》作为根本大法,对所有单位的控制制度作了根本性规定,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依据和前提。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建设滞后,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随着内部控制管理的日趋复杂和多样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严重滞后,内部控制的意识十分薄弱。事业单位基本上是财政全额拨款或者差额拨款的单位,对其支出具有十分严格的控制,但是现今大多数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修订的不及时,与新的会计法和财务管理制度衔接的不够好,不够完善,从而造成了财务支出缺乏有效的制度来进行规范。同时,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支出方法简单落后,经费经常出现不足和浪费的现象,财务预算缺乏有效的控制,导致了财务预算的失控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内部控制的意识薄弱,单凭领导签字报销,忽略了支出的合法性,使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流于形式,失去了应发挥的作用。

(二)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

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较频繁,财务核算和资金管理也较复杂。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基础工作并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现有的基层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出现了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的现象。主要表现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没有形成或者不够健全。二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资金管理不到位。三是账目较混乱,存在两本账的现象,数据不真实。四是存在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的问题。五是一些事业单位对理财的观念十分单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不严格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事,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给国有资产和事业单位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三)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以前的财务管理人员基本上是政策性安置人员,没有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存在着素质不高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财务人员不具备基本财务管理职业资格,比如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却从事着会计工作。除此之外,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年龄呈现老年化的趋势,会计知识更新也较慢,在财务管理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一)建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狠抓制度落实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一定要遵循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原则,即合法性、有效性、全面性、适时性等原则。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出台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建立起按制度办事,按制度支付的机制。同时事业单位还要适时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正,及时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评价和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做到及时修补漏洞和隐患,特别是对会计核算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还需要与日常的考核结合起来,落实奖惩制度,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康发展。

(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做好,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基础性的会计工作。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明确责任人,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分工负责,做好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工作,坚持做到互相监督。二是要实行严格的业务流程控制,建立起严格的财务报销程序,对每一笔报销票据进行严格的把关。三是加强资金和财产安全控制,制定一个严格的规定适时进行资金和财产的盘查工作并做好记录,确保资金的安全。

(三)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事业单位要想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必须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邀请一些从事多年会计工作的专家、学者举办一些会计知识讲座,定期更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知识,充分使其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基础,在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则关系到事业单位管理的有效性。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能够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何寒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

[2]赵丽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术,2009(2)

[3]杨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0)

[4]章桂玲.浅析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决策探索,2009(10)

[5]杨承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西部科技,2009(24)

[6]李济民.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网络财富,2008(9)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范文5

某一单位或者某一企业通过实行内部控制,保障资产保存完整,保障内部会计资料真实可靠,保证会计信息记录准确,并最终完成经营目的。内部管理可以很好地约束事业单位相关财务活动,还可以合理调节财务管理的实施,有利于科学地、有序地运行财务管理事务。随着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和相关工作的开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事业单位才能取得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单位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是事业单位在此项管理中的重要的一环,能够有力保证财务事务的有效合理的展开。

1.内部控制能够保证单位资金的完整和安全

事业单位以内部控制作为着力点,进行财务事务的管理,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以部门领导为中心的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约束的机制,严防出现资金浪费、挪用公款、贪污公款的状况。科学收集、整理内部资金,可以避免盲目的、毫无计划的对外资金的投入,规避单位的各项资金风险,保证资产的可靠性、安全性。

2.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事业财务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事业单位采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部门管理,合理分配财务工作人员,明确各个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保障财务管理的职权分散、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实行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防范财务工作出现错误,而且可以使事业单位工作精细化。从而使得事业单位可以取得更加完整的会计资料以及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而准确地完成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

3.内部控制能够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保障事业工作的平稳运行

内部控制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系统,使得部门管理出现的问题、弊端得以有效的控制和规避。与此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监察制度,实行强有力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的约束,确保单位的财务相关工作的合法性,从而促进单位持续地健康地发展。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1.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当前,多数事业单位内部与财务相关的规定制度已经有所成熟,但是依然不容乐观,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有下面几种表现:一是意识不足,二是制度不健全,三是执行不够有力。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有很大积极作用,然而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层对此并没有很明确的认知,因而不能形成以管理层为中心的约束财务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事务中,财务管理制度僵化、陈旧,已经不能适应事务的开展工作,甚至会有一些工作,根本就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制度的执行相当随意,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事时有发生,使得单位所指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仅仅是一纸空文,最终无法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管理中。

2.财务管理预算控制工作不够到位

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最最要的手段是财政预算,企事业单位当年实行的财政预算基本等同于本单位制定的财政政策中的预算。但是就目前而言,事业单位实行的财政预算还存在各种问题,例如预算覆盖方面不全,预算设计的项目相对简略,经费审核人自由随意,没有具体的责任约束,部门所涉及的预算和支出不能一一得到确切的核查。与此同时,事业单位没有制定相对科学、有序的预算编制,管理运行期间盲目、频繁地调整或追加预算,致使整体预算没有强有力的约束。

3.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缺乏监督审查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事业单位真正执行内部财务相关管理事务的人员,是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受单位领导或其他方面的事件的影响,财务人员的财务工作是随意的、甚至是违规的,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财政制度以及本年度制定的财政预算。另一方面,单位内部的监察组织是不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无法有效地监察单位的财务人员、管理层以及单位所在其他工作人员,单位财务工作也无法得到与之相应的审核和检查。导致单位的财务相关管理活动问题复杂,错误百出。

四、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单位内部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建立一个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既可以很好的规范、约束全体工作人员,还能够极大地加快单位资金的回收速度。从实际情况出发,事业单位要想加强自身管理,首先必须完善各项工作的管理规范、制度。比如,之前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过于笼统,发挥不到实质的作用,事业单位应当把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进行细化,比如资金制度可以细化出使用制度、费用支出制度等多项制度,促进各个项目工作制度的展开。健全财会工作者的工作制度,明确单位从事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后勤部门管理制度的建立,如人员招待制度、车辆进出管理等制度。企业完善相关内部制度,更有利于完整、科学的管理系统的形成。

2.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当前,财务从事人才匮乏,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人员素质偏低,财务团队的整体能力不高。首先是,从事多年财务工作的人员,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基础理论知识相对缺乏,与此同时,国家相关政策制度、财政策略、组织活动方式都处于变动和更新当中,导致财务人员素质不能迅速适应目前财务事务的发展要求。其次是,年轻财务人员虽然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工作经历少,工作经验十分缺乏。不能很好的完成单位的财务事务。所以,一方面,提高培训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的财务知识和技能,定时更新员工财务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年轻力量的培养和吸收,为会计团队吸收新的人才,使现有的财务队伍更具活力、竞争力,全面提高财务团队的素质。

3.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做好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只有依靠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事业单位才能很好控制、管理内部财务事务。相应管理机构实施其相应权利和义务,进行单位的内部控制。在内部控制之外,影响整个财务顺利开展的是财务监察和财务审计。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事业单位更需要配合审计部门的审查。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外部审计工作可以很好地弥补本单位内部的不合理,财务事务才能更加科学、有序开展。事业单位要想科学地进行财务管理,不仅要完善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系统,还需要建立有效、切实可行的监督检查制度,以便做到事前和事后双重管理。此外,在单位内部,事业部门还应建立与之相应审核和检查的机构。另外,财务工作要尽可能的公开、透明、详细,使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到财务事务中来,共同对财务事务进行监督。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范文6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策略探析

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以及管理理论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方面有所欠缺,许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薄弱。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尽管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探讨怎样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创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策略,为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建立相互约束的财务管理机制

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存在着偏见,认为财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因此忽略了对财务管理的监管与监督工作。事业单位领导对于财务管理的忽视又进一步在整个事业单位蔓延,导致个别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思想意识薄弱,财务管理工作马马虎虎。针对这种忽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问题,事业单位除了要改变领导以及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观念外,还应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事业单位领导以及财务部门对于财务的掌控力度。同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权责制,增强财务部门以及人员财务管理责任。

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控制是受到多种风险的影响的,为此,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该增强自身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保护事业单位财产安全,对于事业单位各种固定非固定、有形无形资产进行有效保护。为此,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对本单位的物资资产进行清单管理,实现好事业单位物资资产有效利用和合理控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次,对于事业单位有形无形资产进行专项管理,同时对于关键的财务信息进行备份,防止由于意外问题而导致财务信息丢失,甚至要防止内外部人员的蓄意破坏。

三、增强预算管理的控制能力

事业单位要想增强预算管理的控制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为此,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进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方法是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这样既可以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的客观性,又能避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浪费,进而充分的做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控制工作。(2)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层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对于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对于事业单位财务支出进行层层把关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控制能力。

四、加强经费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要想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还要注意对经费管理这一环节的控制,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综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强化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人员岗位责任,增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人员财务内控意识。其次,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单项管理。例如,逐步完善对于办公费用、电话费用以及邮资费用等费用的支出与管理制度。最后,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对于事业单位车辆的管理与使用费用支出,接待费用支出等等,都必须有严格的规定。总之,加强经费管理,完善内控体系,是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五、加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力度

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补充,为此,事业单位应该做好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1)提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代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进行有效提升,逐步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精细化。(2)落实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制度,对于财务公开时间、公开形式、公开内容以及公开范围都必须有一定的规定。(3)事业单位必须建立有效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成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监督小组,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同日常的事业单位工作相结合,着实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水平。

六、结语

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能力,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和预算管控能力,实现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更高的服务质量,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台阶。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财务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因此,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该深入研究自身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策略,为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廷春: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改进建议[J].现代商业,2012,(2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