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1

近年来,如何引导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以便应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管理风险,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运用规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系研究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经营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更多的关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内容。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国内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建立在解读、评价美国COSO报告的基础上,随着诸多学者开始从风险管理的视角研究内部控制,并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对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丁友刚、胡兴国(2007)认为,随着经济与组织环境的变迁,内部控制的思想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从简单经济环境下的实物风险控制,发展到报告风险控制、经营风险控制以及合规性风险控制。最后,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融入到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

李国忠(2009)以中国神华为例对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水平:(1)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础框架;(2)建立风险动态重估机制;(3)建立经营指标风险动态监控预警机制;(4)实施风险导向审计;(5)开展风险管理考核;(6)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陈关亭、黄小琳、章甜(2013)认为我国尚未形成公认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关键问题在于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指标权数和评价模型的非标准化。他们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称ERM框架)(COSO 2004)并结合我国相关规范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研究指标权重,联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简称FCE)构建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实现了内部控制评价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转变,合理解决了在模糊环境下综合评判多因素、多层级内控系统的不易定量、不宜精确判断问题以及单独使用层次分析法所致的主观因素影响,有效提升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李维安、戴文涛(2013)分析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三者产生的根源,从战略管理角度构建了三者的关系框架,既理清了理论方面存在的误区,又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制定和实施有关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措施提供了指导。

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应用现状

3.1 把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相互独立起来

建设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者在内涵上也有一定重合,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业务特点、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条件、外部环境要求等,确定选择合适的管理体系和建设重点。比如,在监管严格的金融业或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制药与医疗行业,风险管理的迫切性更强,企业以风险管理主导内部控制可能更方便。而在另一些企业,为了符合信息披露中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企业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主导、兼顾风险管理可能更适合。在相关管理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有时候先做起来比争论更有意义。

3.2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在企业实践落地难

由于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进,与国内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和观点存在较多的差异和差距,目前这些理念和方法还更多的处于导入阶段,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还不能在这些框架和概念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和语言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这就造成了企业在这方面的理解有差异或者关注度不够,除非出现强制性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其实这些理念、概念的出现并不是说企业就缺乏这些,事实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这些理论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将散布于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相关元素按照框架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补充、修正和组合。

3.3 国内尚未形成公认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尚末形成公认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其中尚末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指标权数和评价模型。虽然国内外理论界对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指数、指标和权数有所研究,但无论观点还是结果都不尽一致,甚至存在较大差异。如2012年的厦大内控指数和迪博内控指数(陈汉文,2012;胡为民,2012)即对我国内部控制百强企业的内控水平给予了迥然不同的回答―在百分制下内控指数均值分别为65.67和87.55(差异值21.88),排序差异率100%,指数值差异率100%,入围差异率77 %(其中,排序差异率指两家根据内控指数统计出的百强企业顺序排名差异率,指数值差异率指相同的入围企业内部控制指数的差异比例,入围差异率则表示进入内部控制百强企业的不同企业差异比例)。与此同时,我国99%以上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自评报告和外部审计师的内控审计报告却认为其内部控制体系是有效的。

3.4 把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理解为建章立制

在企业实践中,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把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理解为建章立制。认为按照相关部门或主管单位的要求,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就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其实从COSO框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被明确为是一个“过程”,不能当作某种静态的东西,如制度文件、技术模型等,也不是单独或额外的活动,如检查评估等,最好是内置于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作为一种常规运行的机制来建设。

4.结论

健全的内部控制框架会促进企业全方位的发展,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运行、企业财产的安全和战略方针的贯彻和实现。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类拔尖,在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否完善。因此,我国企业还需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进取。

参考文献:

[1]黄丽霞.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初探[J].管理纵横,2010(15)

[2]周冀.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6)

[3]周莜琪.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2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学术界主要从金融业和非金融行业两个不同主体分别进行分析。

(一)非金融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学者结合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1、未能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如杨有红、汪薇(2006);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主动性,如杨有红、汪薇(2006),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2003);3、形式化较为严重,缺乏实质性内容,如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2003);4、披露和评价内容、标准不统一,如孟昭贤(2012)。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要包括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孟昭贤,2012;李明辉,2003;杨有红、汪薇,2008)、明确上市公司责任报告主体(孟昭贤,2012)、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孟昭贤,2012)、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杨有红、汪薇,2008)。

(二)金融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学术界主要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当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方面,主要包括披露随意性大,缺乏统一性(黄秋敏,2008;李明辉、王学军,2004);风险管理控制的披露不足(李明辉、王学军,2004);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范围狭窄,仅限于会计控制(唐红娟,2010;黄秋敏,2008;李惠英,2013;李明辉、王学军,2004);监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披露不足(李明辉、王学军,2004)。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

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研究主要表现在市场反应、对理财活动以及对审计活动的影响这三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主要表现在对股价的影响上,学者主要针对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不同类型出发研究对股价变动的影响。邱冬阳、陈林和孟卫东(2010)发现IPO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对于明确的内控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反应;楼海淼(2012)证实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与股价变动呈正相关;然而杨清香、俞麟、宋丽(2012)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股价变动呈正相关,内部控制披露程度与股价变动呈正相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同类型的交互影响对股价影响更为显著;冯建、蔡丛光(2008)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详细,股价越高;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会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影响效果不明显。方红星,孙G(2009)研究得出了公司披露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整改报告会对公司累计非正常报酬率产生负面影响。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理财活动的影响

杨玉凤,王火欣,曹琼(2010)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抑制综合成本,但是对显性成本作用不明显,对隐性成本抑制作用较为显著。夏芸, 徐欣(2011)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改善企业融资能力与融资环境,具体表现在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资本成本,促进债务期限结构的改善,获得新增贷款的难度降低。刘怡芳,黄政,吴国萍(2013)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对于连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作用更为明显。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的影响

陈丽蓉、李海莲(2011)发现内部控制总体信息披露越全面的上市公司,越偏向于选择前十大事务所;披露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检查部门的上市公司,偏好选择前十大事务所;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十大事务所。但从全样本来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孙文娟(2011)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盈余质量改善作用不明显,盈余质量受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不明显。陈洁(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审计费用呈负相关,而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审计费用呈正相关。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比较研究

梁宁(2005)从美国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出发,结合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了对于完善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几点启示,主要包括增强内部控制的立法、增加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的鉴证、明确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石金昌、曹成平(2009)得出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断完善,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勤业、王啸(2005)从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性质、披露内容、审计验证、评价依据及责任主体等, 并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环境、制度背景, 提出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系统建议。

四、文献评述

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内容和角度越来越深入,从财务角度研究向非财务角度扩展;研究对象从全样本到具体行业、具体地区的上市公司。但是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现状研究有待于深入,仅仅是发现了当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对于背后原因的剖析还不足。此外,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对象较为广泛,缺乏针对性、具体案例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方红星,孙G.交叉上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05~111

[2]周勤业,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5,(2):24~31

[3]张晓岚,沈豪杰.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J].当代经济科学,2011,(11):109~115.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3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文献综述

一、国外内部控制与审计关系的文献综述

(1)国外内部控制与审计关系的历史演进和现状

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渊源始于20世纪初期,但主要局限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1929年,美国AICPA在《财务报表的验证》文章中指出: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检查范围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在一些情况下,审计可能发现需要对账簿上记录的大部或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审核,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只要内部牵制健全,抽查就可以了”。这是审计职业界第一次将审计和内部控制联系起来,但此时的内部控制还称之为内部牵制。美国在此方面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美国COSO委员会1994年修订后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细分为三大目标和五大要素,这标志着对内部控制的共识已扩大到所有会计、财务和审计组织。由于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财务舞弊事件的出现,为稳固公众投资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法案》,不仅要求管理层报告公司的内部控制,而且要求外部审计师提供鉴证。

(2)国外内部控制与审计关系的文献综述

道格拉斯・R・卡迈克尔、约翰・J・威林翰、卡罗・A・沙勒在《审计概念与方法――现实理论与实务指南》中指出: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结构以规划审计工作,它是决策审计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依据。这表明内部控制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当内部控制严重缺陷或者失效时,公司就可能求助外部审计。

Abbott等(2000)在分析了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后,认为成本较高的公司更有可能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也就是说,当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无法有效降低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成本时,公司会寻求高质量外部审计,以降低成本。

很多的学者还给出经验数据来对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Hogan,C.(2006),Doyleetal.(2007),Ashbaugh―Skaifeetal.(2007)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其业绩后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业绩比较差的公司出现重大缺陷的情况较多,即表明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的不好,公司业绩则较差。

二、国内内部控制与审计关系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内部控制与审计关系的发展演进和现状

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的也较缓慢,其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研究也在缓慢进行着,但是研究对象主要还是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颁布的一系列审计执业规范中才提到了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联。1992年南京审计学院李风鸣教授出版国内第一部内部控制专著《内部控制学》,国内的学者才开始从管理学和审计学角度研究我国的内部控制。我国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包含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两大部分,将内部控制和审计结合考虑在一起。2005年的《国务院批转证监会的通知》使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又向前迈进一步,通知中提出“要通过外部审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核实评价,并披露相关信息”。2006年1月1日,中国内审协会颁布实施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已参考了COSO中关于内部控制与审计联系的准则规定,但由于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受关注程度不高,影响也不及外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广泛,所以应加大速度修改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以适应内部控制和审计发展的需要。

(2)国内内部控制与审计关系的文献综述

审计界学者对此也开始了相关研究,但是权威性的理论相对还是较少。马珩,刘益平(2004)、陈晖(2005)分析了内部控制与现代审计的关系,认为内部控制评审是现代审计的基础,内部控制系统良好,审计人员就可以缩小审计抽样范围,减少工作量,而审计工作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有助于建立有效、可行的内部控制系统;万亮(2004)从审计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内部控制对于审计的重要性,认为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审计模式变革的各个阶段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审计过程中如果能先行确定一个实体的内部控制良好,便可相应的缩小审计的范围。由于经济实体的业务量的无限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限性,内部控制制度在审计方式变革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审计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两类,在确定研究方向时,部分学者选择了研究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康坤(2004)认为内部控制的建设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又具有特殊的作用,因为内部审计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可以灵活采取相应的审计方式,具有监督和服务的作用,还能防患于未然。何玉(2009)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文章采用的是法国兴业银行职务舞弊案,该银行集团有着200多年的骄人业绩,却因为内部控制严重缺失在2008年爆出巨额损失。

除了从理论上对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进行研讨外,有学者用实证的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杨德明,林斌,王彦超(2009)研究了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在发挥降低成本作用时,是否存在替代效应或互补效用。文章以沪市、深市的1497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回归结果认为,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即在审计质量较低的环境下,内部控制所发挥作用更为明显。张川,沈红波,高新梓(2009)也以136家房地产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外部审计评价相比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既有替代作用,也有互补作用,同时作者还得出外部审计能够准确地识别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程度的结论。

三、小结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4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解决对策

一、引言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重点审查的内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体现资本市场“三公”原则的表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不有效将直接损害到“三公”原则,影响投资者的信心,阻碍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的发挥。2006年,上交所与深交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与2010年,财政部、审计署以及银证保三会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表明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的不断完善。然而近年来,因上市公司未有效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面临倒闭和财务风险的事例举不胜举,从先前的美国安然到国内的德隆系等等,一次次拷问着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相对较晚,上市公司在近年来IPO开闸的背景下表现出质量参差不齐的特征。其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与缺陷,主要反映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动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不够规范以及外部监督力度不够强大等三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动力。目前,国内证券市场还表现出较不成熟的市场特征,一些上市公司是由于是从国有企业转变过来,公司管理者的专业理论知识较为陈旧,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涉及到公司的商业机密,而不愿意将其披露给市场投资者。尽管近年来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一再地要求,社会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宣传与监督,但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停留于为了应付监管层,缺乏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

第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不够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着规范的格式与行为,但国内上市公司却对这些规范视而不见,常常“自主创新”,使得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这些内部控制信息时无从下手,也无法理解。尽管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了新的规范,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仍不完善。

第三,外部监督力度不够强大。在我国的证券市场者,外部监督力度不足却是造成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一大原因。首先,监管力度不足。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仅仅只有20多年时间,市场监管体系与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是很不完善的,这也直接影响了监管机构职能的发挥,造成了监管力度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又一监督力量。从目前来看,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鉴证意见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格式上都不统一,很大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在当时进行鉴证业务时还没有统一的执业标准,导致了鉴证意见从内容到格式的不统一,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注册会计师的风险。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节过程中所存在的这三方面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与建议:

第一,持续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完善与健全首先要从自身入手,从前面的分析结论可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完善要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以健全。首先,明晰产权,进一步完善国有法人治理结构。目前,国内一些企业是从国有企业转制过来,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将政企分开,让企业集中精力发展经营业务,而政府作为引导与调控角色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政企不分的企业往往会面临政府干预过于强烈的问题,这使得企业管理层的制衡机制被弱化。所以政企分开有助于改变企业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更为优化。同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从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关系来看,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着促进的作用。当然,在这里并不单单是指独立董事人数的多少,还包括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素质高低等等。

第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是关乎投资者、债权人了解企业本质状况的关键信息,只有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才能促使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针对当前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要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加强上市公司对自身内部控制实质信息的披露,避免类似于目前形式为主的披露信息。同时,强制要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并作为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披露。

第三,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内部控制信息是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的重要一部分,监管部门必须提高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及时性的监督,对检查发现问题加大惩处力度。另一方面,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来推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约束。出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提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作者单位: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ZK(#〗宣杰,盛锁岩,常荣.河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与建议[J].企业经济,2012(10).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5

一、美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框架

美国内部控制的结构框架是在规则性导向下建立的,对内部控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并且对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制定了详细的规定。随着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美国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在综合考虑了注册会计师、管理者、监管者等各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与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一)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2年,COSO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实施的一个过程,旨在为下列各类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基于这三个目标,COSO整合了各方面内部控制的要求,使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并与管理流程整合在一起。(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基础,它构成了一个组织的氛围,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基调。控制环境因素包括企业文化、道德价值观、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等。(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发现和分析对达到目标有影响的风险的过程,是确定如何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基础。每个公司都面临着内部和外部风险,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管理层识别和分析对经营效率、财务报告、符合性目标有影响的风险因素,并迅速采取行动。(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控制活动存在于整个组织的所有职能部门中。(4)信息和沟通。信息必须以某种形式、在某个时段被相关人员识别、获得和沟通。沟通使组织内成员了解自己的职责,明白自己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当承担的责任。(5)监督。要使整个控制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并在必要时进行修改。

(二)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年9月,COSO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按照COSO的观点,内部控制已经包含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当中,而且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1)扩展了内部控制的范围,更有力、更广泛地关注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2)将构成要素由五个扩展为八个: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3)增加了一个控制目标: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在风险管理目标体系中处于最高层,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法合规目标应当与战略目标协调一致,并为其服务。

二、英国内部控制结构框架

英国内部控制结构框架建立在其特定的内部控制法律框架基础上,以原则导向为基础的,给出了一个很宽泛的内部控制范围,并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非常具有原则性,并未就如何实施内部控制给出具体的规定。英国内部控制的法律框架主要包括:《公司法和普通法》、《公司治理的联合规则》、《上市股票登记规则》、《Turnbull指南》。

(一)在《公司法和普通法》下,董事对公司负有受托责任,在作出决策时,会代表公司的最大利益,并考虑到股东的相关利益,把授予他们的权利用于适当的目的。

(二)在内部控制方面,《联合规则》中的一条原则是:董事会应当维持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保护股东的投资和公司的资产。另有一条规定:董事应当至少每年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一次审查,并向股东报告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这项审查应当涵盖所有重要的控制,包括财务、经营和遵从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系统。

(三)《Turnbull指南》是针对《联合规则》有关内部控制的规定制定的。《Turnbull指南》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促进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有助于确保可靠的内部和外部报告、有助于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基于这样的目标,内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和监督。

三、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美英两国内部控制结构框架的比较,可以看出两国的内部控制结构框架存在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特别是所采取的原则上。那么对于我国来说,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框架来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框架呢?本文先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再来回答这一问题。转贴于

(一)我国内部控制尚未形成统一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2001年6月,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指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001年1月,证监会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指出,公司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两个方面。2002年12月,证监会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指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由内部控制大纲、基金管理制度、部门业务规章部分组成,各部分又包括了具体的要素。2004年10月,中注协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征求意见稿)指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等要素。从这些有关内部控制的政策制度可以看出:(1)我国的内部控制尚未形成统一的控制结构框架。有的直接针对内部控制的实务操作进行规范;有的采用内部控制要素的形式构建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体系,类似于COSO;有的把这两种形式相结合,既描述内部控制框架结构,又描述内部控制实务操作。(2)现行法律法规从不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规范,有关内部控制的定义、范围、内容和目标等表述不一致。(3)现有制度规范的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不强,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忽略了操作执行。

(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目前,由于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缺陷,董事会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没有按国际惯例分设专门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的内外部审计、薪酬激励机制、投融资决策没有专门董事监督,内部人或控股股东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自觉不自觉地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控制度更多地维系在经理层的觉悟上,而不是建立在制度安排基础上,妨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三)缺乏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多种风险,包括不恰当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规划导致的战略风险,不适宜的经营手段导致的经营风险,不合理的债务导致的财务风险,不相关、不真实信息报告导致的信息风险,环境骤变和政策不明朗导致的环境与法律风险,自然灾害等人为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灾害风险。形成风险的因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原因。由于企业长期以来受到国家保护,风险意识不强,缺乏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

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思路

(一)应以原则导向为基础、以规则导向为指导构建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美国是以规则导向建立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法律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公司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和费用,许多公司都认为成本超出了收益。在英国内部控制结构框架下,法律法规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都是原则性的,《Turnbull指南》是对如何实施这些原则性要求作出的指导。从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更接近于美国的内部控制结构框架。但如果完全采用美国这种以规则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结构框架,会给企业增加成本,可能导致成本超过收益;如果采用英国的以原则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结构框架,只制定准则,不制定具体制度,会使操作人员无所适从。所以,我国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原则为基础,以规则为指导,发挥二者的优点,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二)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我国的内部控制法规基本上是行业性的,主要适用于行业内的企业和组织;有的直接针对内部控制的实务操作进行规范;有的采用内部控制要素的形式构建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体系;有的就是把这两种形式向结合,既描述框架结构又描述实务操作。这会导致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一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不利于我国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国需要针对企业的管理层、投资者、注册会计师、监督部门等各方的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各方需要的通用的内部控制;提供一个内部控制标准,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性质,都可以参照该标准评估他们的内部控制系统,并确定如何改进。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信息质量 公司业绩

国外大型上市公司安然、世通、默克、施乐的财务造假,到国内知名企业郑百文、银广夏、中航油、三鹿的相继,公司内部控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而内部控制信息作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状况,评估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媒介,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同时,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实现盈利这一运行目标。因此,对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业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与国外文献相比,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学者大致从内部控制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状况、公司价值和融资成本的影响三个方面来研究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信息质量评价方法

目前对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评价尚未有统一、权威的标准,科学、有效地衡量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质量一直是这一领域开展研究的主要障碍之一。

(一)信息质量评分法

目前研究中评价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方法主要借鉴标准普尔公司2011年推出的透明度与信息披露评价方法及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质量评级。Meek G.Ketal(1995)及Botosan(1997)研究融资成本与披露程度的关系时曾采用披露指数(Disclosure Index)来衡量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水平。这一方法得到了我国许多研究者的沿用,例如宋绍清和张瑶(2008)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时,依据“未披露及披露简单”、“制度描述”、“缺陷与不足披露”、“改进措施披露”、“管理当局有效性评价”、“董事会出具评价报告”、“监事会出具评价报告”和“CPA出具评价报告”等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并进行量化打分。余学斌和张龙(2012)研究ST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时采用了同样的评价方法。与之类似,万文军和芳(2008)在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标准为,如果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载体既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同时又包括注册会计师对评估报告发表的意见时,赋值7分;如果二者仅有其一,则赋值5分。

(二)层次分析法和熵模型的运用

然而,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按不同标准进行评分的方法,在评价标准的变量选取和权重赋值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研究者开始引入层次分析法和熵模型法。例如,陈国辉和王文杰(2011)利用沪市截面数据研究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以及王文杰和梁强(2012)基于沪市截面数据研究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影响时,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构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质量指数。层次分析法是对难以完全定量的复杂系统作出决策的模型和方法,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好坏与否无法完全量化,所以需要对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型并且计算出各解释变量的权重。

张晓岚、沈豪杰和杨默(2012)为避免以哑变量及合成指标法计量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缺陷,借鉴物理学中“熵”的概念,提出了基于熵模型的计量方法,使得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更加客观和科学,且由于各个指标权重由其自身数据计算决定,既避免了以人为主观方式赋权的不确定性,又消除了各样本之间由于业务结构不同及行业差异而导致的不可比性,并在研究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经营业绩时具体应用了这种方法。

层次分析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具有实用性,且计算简便,结果明确,具有简洁性。但是层次分析法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熵模型可解决信息量化度量问题,而内部控制信息质量本来就是一个需要解释信息质量的问题,因此熵模型比层次分析法更为客观,但是其计算比层次分析法更为复杂。

二、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业绩

由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实行较晚,目前国内对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以来,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逐渐兴起,同时对内部控制信息的衡量方法也渐渐丰富起来,例如基于熵模型的衡量体系构建,而不再局限于以是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及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等简单的条件为衡量标准。同时,对公司业绩的衡量也从单一指标进化为多个指标进行比较,甚至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多个指标进行融合等。

(一)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业绩存在相关性的研究

张宗新(2007)以信息披露质量的评级作为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以总资产报酬率、Jensen指数、总资产周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作为企业业绩的替代指标对2002年至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公司业绩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的业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随后,罗雪琴和李连华(2009)以浙江省2006年在沪深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的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信息质量越高或披露行为越主动,则其财务绩效就越好。

在当前的研究中,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很多研究者都尽量对这一行业的研究加以回避。然而,张川等(2009)以136家房地产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质量及其业绩后果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判断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情况越好,公司的业绩也就越好。这进一步支撑了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业绩正相关的结论。

为了更鲜明地对比披露高质量内部控制信息公司与一般公司之间的业绩差别,王爱娟(2011)以陈汉文2010年评出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前100强公司为研究样本,按相关行业及公司规模寻找配对样本,以代表公司业绩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为依据选取六个评价指标,用因子分析法合成一个用以衡量公司业绩的因子。实证结果表明,100强的业绩显著高于配对样本的业绩。

张晓岚、沈豪杰和杨默(2012)通过构建基于熵模型的内部控制信息评价指数,以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及经营业绩指数为公司经营业绩的变量,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除了托宾Q值外,其他结果均显示内部控制信息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越好。

(二)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业绩不存在相关性的研究

虽然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质量与公司业绩存在相关性。但也有研究者得到了不一致的结论。例如,Ge,Mc Vay(2005)调查研究了《萨班斯法案》颁布后的样本公司,结果认为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实质性缺陷与上司公司经营的复杂性相关,但是和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关系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业绩与内部控制信息无关。

三、结束语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阐述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内部控制信息作为一种考察和评价公司内部治理状况及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非财务信息,对提高公司治理质量、提升公司价值、降低融资资本成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受到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现状的制约,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还不成熟,例如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还不完善等,实证研究也相对比较欠缺。因此,需要研究者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从新的视角,通过新的方法不断对此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以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健康、稳定向前推进发展。X

参考文献:

1.方红星,金韵韵.公司特征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报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09,(10).

2.李享.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9,(1).

3.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J].会计研究,2009,(2).

4.刘亚莉,马晓燕,胡志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基于治理特征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

5.孙贺捷,张利娴.内部控制鉴证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政监督,2012,(20).

6.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