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1
摘 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课逐渐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中一种新型的“教”与“学”途径,其相较于传统的教学而言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如果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加以合理的应用,将会大幅提高教学的成效。鉴于此,本文就从微课的设计流程和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两个方面入手,针对微课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借此为中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微课 体育教学 中职学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体育教学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者是课外教学中,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某一个教学环节而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为主要内容的微课,逐渐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中一种新型的“教”与“学”途径。微课与传统的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课例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时间短、内容精、传播便利、交互简便等等,更好的凸显了“短而精,精而广”特点,如果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加以合理的应用,将会大幅提高教学的成效。鉴于此,本文就从微课的设计流程和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两个方面入手,针对微课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借此为中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微课的设计流程
一是,确定微课的选题。确定微课的选题是微课设计的首要环节,只有确定了微课的选题,才能够明确微课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并据此做出有针对性的后续工作。在确定微课的选题时要注意,为了更好的导入知识点,选题一方面要尽量的具体一些,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够准确、简明的突出主题内容。具体到中职体育教学而言,由于中职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因此,在进行微课制作时,选取某一个运动技能或者是某一技能的技术环节作为微课的主题是较为常用,也较为适宜的一种方式。
二是,选择微课的开发途径。由于微课的制作方法非常灵活,与此相对应的,可以选择的开发途径也非常多样。例如:手机视频拍摄、专业设备拍摄、利用屏幕录制工具录制以及利用视频编辑软件编辑等等,均可用于微课开发。在将微课应用于中职体育教学时,任课教师在选择微课的开发途径时,应尽可能根据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选择合适,并且经济的开发途径。
三是,微课的教学设计。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是确保微课设计和制作质量的基础条件。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8分钟之间,最长的也不宜超过10分钟,所以,相较于传统的教学视频或者是教学课件而言,微课的时长是非常短的。然而,虽然微课的时长比较短,但是,同样也是具备导入、授课以及互动和小结等教学环节,而且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更强、目标更加单一,所以在进行微课设计和微课制作时,同样也需要结合微课的特点和教学的需求,针对上述的这些环节以及各环节的常见因素进行考虑。例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以及根据分析的情况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等等,均需要在微课的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具体进行。
四是,素材的收集与制作。在完成了上述三个环节之后,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利用所选定的微课开发途径,进行素材收集和具体的微课制作工作。例如: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收集图片素材,利用手机和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微课的录制和编辑等。
五是,撰写微课脚本。微课脚本,简单来说,实际上就是微课制作的蓝图和指导说明书。在设计和制作中职体育教学微课时,由于通常需要利用图片、视频或者是动画等对相关的技术动作进行说明和演示,所以为了能够让使用者更好的理解所演示的内容,在编写微课脚本时一定要注意用词恰当、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始终遵循适宜性的基本原则。虽然说,微课具有很多传统中职体育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可重复学习、更为生动精炼等等。但是却并不是所有的中职体育教学内容都适合引入微课,让学生利用微课在课前或者是课余时间进行自学的。以跨栏跑教学为例,部分体育院校在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组织开展跨栏跑教学时,微课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成效。但是,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普通学生,不但运动能力要明显低于体育院校和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而且对运动技术的理解能力也有限。所以,如果不顾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在体育院校或者是高校体育专业跨栏跑教学中的微课直接应用于中职学生的跨栏跑教学,不但学生很难吃透其中的技g要点,而且还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由此可知,中职体育教学中,技术含量比较高或者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和中职学生的特点,按照适宜性的基本原则,进行合理的安排。
其次,要注意趣味性的基本原则。微课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便利。因此,能否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利用微课开展自学活动是衡量微课应用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学生积极主动的自学行为无法被激发,那么微课的应用成效也就很难顺利达成。所以,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用微课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具有趣味性的微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精美生动的画面、亲切幽默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设计和营造贴近中职学生心理的教学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共鸣等等,均是体现微课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2
摘要:为适应体育与健康基础课程改革,培养新形势下的合格中学体育教师,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照实验等方法,从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评价制度等方面着手,对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进行了微格教学的教改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中运用微格教学,对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成效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微格教学;中学体育教学法;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73-03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在我国,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国家教育部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人才质量培养工作的核心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为了培养新形势下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改变高师体育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专业基础知识、技术、技能掌握较好而教学能力相对较差的局面,笔者在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中进行了微格教学的改革实验,目的是寻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路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井冈山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114人,其中2001级专科生59人为常规教学对照班,2002级专科生55人为微格教学实验班。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照实验法等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整培养目标 从我国师范院校体育毕业生的社会调查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技术、技能掌握较好,而教学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的现象。究其原因,无不与现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即重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而疏视对师范生进行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培养)有关系。为培养适应基础课程改革新形势需求下的合格中学体育教师,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调整培养目标势在必行。中教法作为基础课程应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学能力作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2.2 更新教育理念 中教法教学的对象是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手段,可以说是培养未来中学教师的基础课。在课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品德,还要解决各项基本教学技能,如教态、语言技能、组织技能等模拟教学,解决学生五课(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能力,让学生从中教法课迈出走向教师最坚实的第一步。它要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造新法”。在教学中通过组织教法,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寓知识能力、创造精神于一体,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
笔者在中教法课程中一直尝试教学改革,融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念于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在世界各国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效果又如何,是高、低,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中教法教学中,笔者这样实施了有效教学理念的:
2.2.1 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由于受传统“兵操式”体育课影响,体育课中命令式口吻的调队与组织,给体育课中的师生关系造成“一上一下”距离隔膜。学生的学习与参与,因为“师道尊严”而显得拘谨而被动。而在教学中,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当他们被鼓舞与信任时,他们会学得更好。中教法教学中要让学生模拟教学,由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本身就有一个适应过程,由以前的会听、会配合,进入目前的教学。而此时教师强有力的亲和力和悉心引导,对学生适应教师角色甚至今后从容走向教师工作岗位,都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在教师悉心营造的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不会对他们在教学中暂时所犯的错误有包袱。教师不断地肯定他们的优点,哪怕微不足道,都要适当适时地表扬。“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不无道理,只有他们走上台来首先拥有了自信,他们就离“教师”这一称号更近了一步,他们才会更有信心地学好各种教学技能。
2.2.2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在中教法教学中,始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端正“教”与“学”的位置,若离开了学生的“学”,就无所谓“教”。由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把教学定位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
2.2.3 有效教学既关注教学的效益,同时又是一种策略 中教法教学中,教学的效益并不是简单的“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而所谓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即在实施教学过程时,需要学生课前写好教案,课中实施授课,课后及时自评、互评、点评,课后小结。学生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只是主导,在一旁指正,改进不足及传授必要的相关理论知识。
’
2.3 改革教学内容 以往的中教法课程为纯理论课,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在室内传授,许多内容与《学校体育学》、《体育理论》等理论学科相重复,造成“炒剩饭”局面。为此,中教法的教学内容,由以往教师一人唱主角,改为学生大家唱主角,即72个学时中,纯理论与学生能力实践比例为1:5。纯理论由教师授课,其内容为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原则、方法,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艺术、课时计划(教案)、说课等,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学教学基本理论,其余均为室外学生教法实践。具体上课内容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
2.4 改革教学手段 在学生教法实践中,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微格教学法。实践证明,学生各方面的教学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2.4.1 微格教学概述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产生于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一种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方法。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广为运用,它根据培根的自然科学哲学的思想,将宏观层次上复杂的教学活动进行分解,并对各种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集
中训练某项特殊的教学行为,在训练中它按照技能形成的规律,采用系统的方法和现代视听技术,使教学技能的训练达到可操作的水平。
微格教学中的主要学习者是教师角色的扮演者,而不是模拟的听课学生,其目的是为训练教学技能,在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把教学技能分为教态、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示范技能、组织技能等。微格教学法具体流程如图1:
2.4.2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具体做法(表1中的1、2为第一阶段,3、4为第二阶段,1、2、3、4、5、6为第三阶段) 首先是全班集中授课,授课内容为基础理论学习与研究,确定与阐明教学目标及训1练目标,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析学生特征,展开微格教学技能训练。
第一阶段:根据学生人数大致每人5 min进行微格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重点抓学生教态、着装、仪表,并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其中包括讲普通话、发音正确、语言清晰、速度和节奏恰当、表达生动、形象简练等,及口令、口哨的运用。进行微格教学时,先由学生扮演教师授课,其余学生配合。结束后,授课那位学生自评上课情况,接着学生互评,要求每人尽量讲不同的缺点,最后由教师点评。以教态变化技能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表1。
min,重点抓学生导入技能、变化技能、组织能力等,如导人是否能自然引入课题,是否有启发性,确实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等,变化技能如自然运用身体语言,如动作、手势等引起学生注意,语言、语调、语速、目光的变化给所有的学生期望和关注等。
第三阶段,大致每位同学进行微格教学时间为45min,旨在完整模拟一堂中学体育课教学。重点抓学生的讲课技能,组织技能,全面运用及巩固各种教学技能,(如教学语言技能、变化技能、提问技能、导人技能、结束技能、示范技能等)让学生在充当教师的角色中发现问题,体验过程,最终解决问题,为最快适应教师角色奠定基础。
2.5 改进评价制度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无不倡导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方式多样的发展评价体系。为使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得到提高,避免高分低能现象,有效保证教学改革成果得到切实保证。中教法成绩评定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终生”的做法,建立档案式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1)平时出勤率;2)作业上交次数及质量;3)课中参与积极程度;4)开学时综合素质评述;5)学期末综合素质评述(一学期进步幅度);6)写说课稿的质量及查阅资料的能力;7)同伴的观察和评价;8)理论考试的成绩。
通过井冈山师范学院体育系2001级(专)常规教学班与2002级(专)微格教学实验班两个班的教学效果对比,证明运用微格教学法进行中教法课程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一学期的微格教学法实践,无论从教态、语言表达、组织教学、调动队伍,还是写教案、写说课稿等方面的技能,都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提高,突出表现在学生通过在微格教学课中不断演绎教师角色,能十分迅速地适应教育实习,在就业面试时也从容不迫。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教学技能综合评估数据如表3。
3 结论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教学技能有显著差异(P《0.01),事实证明在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来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袁建国.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的设计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14-116.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微课堂教学;中学;德育教学;效率;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不断普及,我们逐渐进入的信息化时代,这一时代的发展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动了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的发展,即微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教学资源向微型化、碎片化的方向发展,师生可以随时在移动设备上进行观看,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学德育教学为例,阐述微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提升中学德育教学的效率提供一下参考和建议,提高中学德育教学的水平。
一、微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综述
(一)微课堂的概念
所谓的微课堂,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一类题型开展的专项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随时观看教学视频,获得相应的指导,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利用微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微课堂的特点
和一般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堂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高度浓缩的特点,利用较短的授课时间,可以讲授更多的内容,重点、难点比较明确,从而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
2.微课堂额实用性非常强,重点着眼于解决学生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充分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3.微课堂的资源容量非常少,并且播放的格式通用性较强,师生都可以随意的观看有关的内容,大大减少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限制问题,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微课堂教学方式提升中学德育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认真对微课堂进行设计
认真对微课堂进行设计是提高德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而要做好微课堂设计工作,就需要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主要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三个:
1.创新原则。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一定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对微课堂进行设计时,要善于利于多媒体技术以及一些其他的互联网软件将教学的内容有创意的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主题原则。
对微课堂进行设计坚持主题原则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学生的重点内容,提高学习的质量。
3.趣味原则。
沉闷、死板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不可能让学生兴致高昂的投入到学习中的,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以线构面,突出重点和难点
微课堂的重要特点就是时间短,内容精,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对教学的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要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就要围绕着某一条主线,在主线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知识面,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掌握住学习的重点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德育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建设微课资源的力度,提高微课堂教学的水平
教师要想利用微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中学德育教学的效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好微课资源的建设工作,微课资源包含的方面非常多,有微视频、微课件、微练习、微点评等,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微视频,如何将所有的微资源和微视频进行有机的结合,将书本知识变成可移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随时穿查看,是微课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另外,微课堂强调的是知识点的深度,并非知识点的广度,因此,在微课建设中要重视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透彻的分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一定要按照完整的教学活动来对待微课堂,设置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案、练习题等方面都要一应俱全,绝不能因为时间短而导致教学活动有所缺失。
2.为了保证微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一定要提前进行备课,对重要知识点以及难点进行划分,并对微课堂教学活动的步骤和环节进行合理的布置。
3.微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德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德育教学活动中,应用微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可以更好的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用更少的时间,学习更多的内容,让师生都可以随时观看教学课例,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中学德育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微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加强研究,提高微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并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鹏.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4,(29):110,181.
[2]曹永新.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教学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6):291.
[3]温彦果.关于加强中学德育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5):118.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微课;
中D分类号:R329.2-4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可以为学习其他课程搭建良好的知识平台,还可为临床实践做好扎实的铺垫。但其内容抽象复杂,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且不失去对课程的热情与兴趣;又如何让学生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成果应用。“微课”的适时出现,可以大大改善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 微课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
在国外,微课程最早是由美国LeRoy A.McGrew 教授提出的60s课程和英国的纳皮尔大学T.P.Kee 提出的1min演讲。如今,备受议论的“微课”概念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设计师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提出的,认为微课是把在线学习作为目的,把某个关键的知识概念或明确的主题内容作为教学内容而录制的短视频或音频,并提出了如何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即列出核心概念―写出简短的介绍和总结―给出核心概念的前后背景―录制1-3min的短视频―为学生设计课后任务―将视频与课后任务一并传至课程管理系统。目前微课多被理解为“用5至10min微视频作为主要载体来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在我国,最早的微课概念是由广东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于2010年针对目前教育信息资源低利用率的状况而提出。随着微课技术在国内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大家对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深刻。尤其是2013年以后,微课迅速升温,众多专家学者、各种部门纷纷解读微课,一时百家争鸣。总体来说,微课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人们的认识也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逐渐完善。
2、 微课在医学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当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我们已经悄然进入“微”时代,新的教学模式―“微课”也应运而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内容抽象,重难点多且不易理解,学生仅靠满堂灌或一次的学习,很难全部掌握所接触的知识。另外我院多属文理合班上课,大家的生物学基础参差不齐,课堂上很难顾及到全部同学。目前,大学教育除了多媒体的使用,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无法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所以,必须尽快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微课的推出,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还是答疑解惑、知识拓展,都方便了许多;学习的空间与时间也更宽阔了,实现了学习无时不能,无处不能,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及时与老师沟通,重难点更容易理解掌握,这一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3、 微课与传统课程的比较
与传统课程相比较,微课属于微小课程,讲授的是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问题,一般由简短的微视频构成,可反复观看,学生可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而传统课程时间较长,一般在45-50min,学生的注意力仅能保持10min左右的高度集中,被当作观众的学生在课堂上很难自始至终跟随老师的思路,容易遗漏重要的知识点,即使认真听讲,也会出现因没有听懂而错过某个知识点或者下课后再请教老师的现象。虽然微课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不足,微课所使用的教学视频多是提前录制的,缺少面对面教学所带来的交流互动氛围;虽然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不排除有的学生缺乏自控力,打着学习的幌子,利用网络终端进行娱乐。因此,课堂教学依然是大学教育的主场,可以把微课作为辅助手段,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其方便灵活、时间短、知识点明确等优点与传统课堂形成互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4、 应用微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在应用微课视频教学过程中,亲身感受方便的同时也有几点体会。第一,可以把所有课程中的重难点都制作成微课视频,有助于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巩固重难点知识。第二,学生提前观看微课视频,课堂上讨论并解疑答惑,老师的角色由知识灌输者变为学习引导者,引导学生如何思考解决问题,如何运用知识,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第三,医学属于一个庞大的体系,专业多,课程多,学科体系严谨,但是各专业各课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很多知识彼此关联,可以把不同课程的微课结合起来,即方便学生学习,又帮助老师扩大知识储备量。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在这个“微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方便快捷,微课正是在“微时代”的潮流下产生的。作为医学院高校教师,更应紧随时代潮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将现代技术手段完美的融入专业课教学,与传统教学互补,促进现代医学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欣,常娜.优化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几点建议[J].基础医学教育,2015,7,17(7):565-567.
[2]李育娴,张介平,秦颖,谢冬萍,汪海宏,蔡巧玲.微课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和体会[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10,35(10):1443-1446.
作者简介:
1、尚丛珊 女 1988年2月 河南灵宝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 方向:基础医学,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5
1前言
多媒体是指计算机在呈现信息时,除了文本信息外,还能呈现图形、动画、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的信息。多媒体技术,简单地说就是计算机实时综合地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媒体信息的系统技术。它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图像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等集成在一起,并通过对音频、视频信号的模数转换和数据压缩、解读等过程,实现计算机对不同媒体信息的存贮、传递、加工、变换和检索【1]。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逐渐成为有效的教学媒体。尤其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在教学中得到迅速开发和应用,代表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形成了现代化的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它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等都产生了影响。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是大学生锻炼身体。学习体育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主要途径,课程的开设具有普遍性,通用性,观赏性、娱乐性、强身性等特点。但是,由于排球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项目,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入门难”、“掌握难”、“运用难”。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尽快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试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湖南科技大学英语教育专业2006级1班,2班。3班,4班。共16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文参阅大量有关信息技术、中国电化教育及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了解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现状,以便深入研究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理论与方法。
2.2.2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发放:实验后就实验组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后感受进行问卷调查。所发问卷全部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o0%。
f2)问卷的效度:通过走访部分专家,根据他们的意见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了本次教学实验调查所用的问卷。
(3)问卷的信度:对问卷调查进行再测法,在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束后的两周用同样的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次回答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o.865,高度相关(p<0.01),说明两次问卷调查是可信的。
22.3实验法
(1)实验目的:通过教学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比较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方法在学生掌握排球基本技术中实际效果,论证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大学公共体育课技术教学中的可行性。
(2)实验设计:实验分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延时测定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又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实验设计,准备实验教案;第二阶段是教学实验的实施阶段,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为15周30学时,其中包括技术评定与达标测试2学时;第三阶段是实验后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阶段。第二部分则是在排球课结束四个月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再一次的测试,测试的人员、内容、场地、标准相同。
(3)实验数据的采集:技术评定是在考试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由四名排球教师(讲师2人、副教授2人)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进行统一打分,技评为教学统一标准,三名教师采用百分制对各项基本技术独立评分,然后取三名教师的平均分;达标测试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以百分制对各项基本技术进行测试。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一般原理和excel2003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
经过15次共30学时的教学对比实验,在第14次课对两组学生共4o人的学习效果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的传球、垫球、发球,比赛规则,扣球进行了严格的考试,并对考试结果用excel2003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如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各单项的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学生技评成绩与达标成绩都呈现显著性差异。两组学生实验后学习效果的显著性差异,主要是由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组的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在排球的各单项技术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多媒体来辅助学生的学习,每节课的准备部分让学生观看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技术内容;课中把技术讲解、示范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同时发挥多媒体在个别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时的作用;再次组织学生观看本节课所学的技术动作。这样,通过多次的视听强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建立起技术动的概念,促进对排球各单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从实验结果来看,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可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排球单项技术教学中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优于常规教法,这也符合运动技术形成的基本规律,通过视听的反复刺激,在大脑中不断强化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从而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比传统教学中的讲解、示范、练习更容易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
3.2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影响问卷调查分析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学生20人进行学习感受的问卷调查,为保证问卷的最大可信度,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问卷统计结果如下(见表_2)。
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学生都认为利用多媒体进行排球辅助教学对提高他们学习排球的积极性、能使他们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排球各项技术动作,应该将教学软件上传到校园网,从而作到堂演示与课后利用软件自学结合起来。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排球辅助教学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非常符合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精神,为体育教育改革与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打下基础。
当代教学改革观念的发展趋向强调教学应该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到重视能力培养。所以。人们越来越强调,教学的任务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探索新知识【3]。教学实验中,80%以上的学生认为利用多媒体进行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比较有效,能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与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知识再现水平比较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的牢固程度,在技术课结束以后4个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知识再现测试,测试人员、内容、场地、标准相同。测试结果如下(见表3)。
从再测结果来看,实验组学生知识再现水平、记忆保持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仍然具有显著水平。然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两次测试知识平均消退水平进行比较如下(见表4)。
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两次测试技能平均消退水平来看,对照组消退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牢固性方面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致,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学生每次课都经过视觉、听觉的反复强化,大脑中对技术动作的概念形成了牢固的记忆。虽然在教学的初期,学生学习起来可能较慢,这主要是由肌肉感觉建立较慢引起,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特别是有一定的肌肉感觉后,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学生更快的理解和掌握各项技术[4】。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组学生能更快、更牢固的掌握各项基本技术,而通过这种学习获得的学习效果也不容易在短时期内消退
4结论
41运用多媒体进行排球辅助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把理论讲解与动作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方法、步骤看得见、记得牢、理解快、有助于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信息量。
4.2运用多媒体进行排球辅助教学,能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自我参与,而自我参与的程度对学得技能的保持产生很大影响,既能多动脑筋,又能多动手。视觉与听觉分析有效地同时并用,调动大脑潜能,使记忆不断得到加深,从而使学生对动作形成深刻表象,有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
4.3运用多媒体进行排球辅助教学,遵循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换规律,它是由短期记忆经多次重复强化而得来的记忆形式。属于长期记忆。因此,为了加深记忆痕迹,要通过多看、多想,尤其要注意有批评地进行观察学习,在深化、清晰视觉印象的同时,反复对动作集中思想进行练习。以实现快速建立正确的视觉、运动表象。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小学体育;微课;实效
微课资源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但可以帮助教师轻松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更好地掌握体育动作,领悟体育要领。所以,当微课教学资源一出现,就受到师生的欢迎,并且也逐渐成为新型教育方向的“铺路者”。
一、将零散的微课整合成专题,为助力小学体育教学显实效奠定基础
目前,小学体育微课资源的管理还未形成一套体系。面对日益庞大的微课资源,如果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的支持,就很容易出现资源杂乱无章的状态,导致微课资源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以,就出现一个知识点多个微课的现象。因此,在小学体育微课资源的建设中,可以按照每一个微课的内容知识先后顺序,将原本单一的微课转变成为系统性的体育训练专题,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体育训练知识脉络。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各个体育动作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入领悟体育动作的要领,从而助力小学体育教学发展。
二、借助微课资源辅助教学,有效减少教师的重复性讲解示范
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常进行重复的讲解和示范。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也不可能长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示范。微课的出现有利于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中,在微课的辅助下,教师无需一遍遍的重复示范也能让学生看清动作的每个细节。
例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教师便可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利用Flash软件制作前滚翻的微课,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标注出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示范标准的前滚翻动作,然后让学生进行尝试。通过借助微课辅助教学,让学生的动作越来越符合标准的要求。这样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学习的快乐,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实效性。
三、巧妙运用微课资源,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趣味性
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知识讲解时,可以通过微课的运用增强理论知识的趣味性。特别是在制作微课课件时,教师可以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并在关键处做上特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的比赛规则时,教师便可⒈热的规则做成微课,并附上一段精彩的比赛视频介绍裁判的方法。如遇特殊天气需要在室内进行授课时,学生便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微课内容,填补了室内体育课无内容的空白,充实了室内体育课堂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微课掌握各种球赛的比赛规则,从根本上提升室内体育教学的效率。
四、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本文就以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内容为例,谈谈体育教学中的微课设计及应用设计思路与流程:
1.微课展示,引发学生思考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蹲踞式起跑的微课视频,并且在学生观看过程中提出几个问题,如,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是什么?可具体分解为几个步骤?让学生在反复观看微课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2.分解技术动作,解答学生疑惑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首先让几位同学谈谈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说说从中的收获以及掌握了哪些技术要领等。然后,教师借助微课视频,统一为学生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术要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在微课视频中穿插部分错误的起跑姿势,让学生借助视频反思自己在观看视频时未能察觉的动作细节,进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3.互相合作,学以致用
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并采用两人一组的方式互相督促练习。其中,在队友练习时,另一人则仔细观察,看看队友是否掌握了技术要领,若存在问题便帮助其进行调整,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打破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模式,更能够强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巩固教学成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加入错误的动作示范视频,让学生找出视频中存在的错误。如,运动员在起跑准备阶段,其身体的重点是否前移;起跑时的后蹬动作是否有力等等。学生通过将观看视频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师的课后评价不再片面、单一。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微课,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促使学生的体能与技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微课运用到体育课堂中,充分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