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学品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化学品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化学品前景

电子化学品前景范文1

提高精细化工的产业集中度,产业关联的企业可通过整合、参股、并购等实行“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国际化大型石化化工企业集团。化工新材料与新型专用化学品行业也面临有实力的生产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及跨国经营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规模,促进产品开发,形成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高科企业。“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以氟硅材料、功能性膜材料为代表的非金属功能材料,注重发展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环保型塑料添加剂等性价比高且对环境无污染的新型专用化学品,加快高性能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节奏,提高子午线轮胎、离子膜烧碱、绿色工艺染料和环境友好型涂料的比重,降低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成分比例,大大提高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功能高分子材料及新型专用化学品等高端产品的国内保障能力。技术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力支撑。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十二五”规划期间的技术创新任务要突破一批核心、共性和关键技术,如废弃农药包装瓶回收再利用技术、化工新材料与新型专用化学品的新型复合材料生产技术以及开发环境友好型涂料、胶黏剂、水处理剂等新技术等。技术创新可以实现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东部地区将为产业转型升级身先士卒,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推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力争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先行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及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作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区,其目标是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资源精加工、新材料和绿色食品基地及区域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是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宁夏沿黄经济区及天山北坡等地区。东北地区是东北亚地区及对俄罗斯开放的重要门户,其目标是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新型原材料及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十二五”规划期间,具有雄厚石化产业基础和优势的辽宁省将采取提高精细化工率、突出区域特点、坚持绿色生态、巩固传统精细化工、大力发展新领域精细化工、高度重视和发展化工新材料、努力建设布局合理和各具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等重要措施着力改变“炼油大、化工小、精细化工产品少”的现状,希望凭借精细化工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促进辽宁工业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更新换代

目前我国精细化工企业总数已达一万一千多家,传统领域精细化工企业七千多家,其中染料、颜料企业1525家,农药及其制剂加工企业1243家,涂料生产企业4544家,新领域精细化工企业3900家。目前国内精细化率仅为40%左右,“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十二五”末期,我国精细化率要达到45%以上,同时要求到2015年国内精细化工自给率达80%以上。染料工业重点发展纺织印染需求量大的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及涂料、油墨和塑料加工用的高档有机颜料等,近期以外引内联嫁接的办法发展后加工技术为主。农药工业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经济的新产品,近期以新制剂和新剂型的加工为主,尽量满足农业对各种剂型产品的需求;远期有限选择开发新的原药。涂料工业重点发展满足建筑、汽车、电器、交通、家具需要的高档涂料,以解决恶劣条件下的防腐难题,着重抓好低污染、节能型新品种的研制。化学试剂重点加强分离提纯技术研究,狠抓试剂门类品种的开发,实现超净高纯试剂、生物工程用试剂、临床诊断试剂、有机合成试剂的产品系列化。

电子化学品前景范文2

关键词: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淡水资源越来越紧张,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各个地区了建成了多套苦咸水与海水淡化装置。海水与海水化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海洋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海水化学资源也成为了各个国家探讨的重要问题。

1 海水制盐技术的研究进展

盐不仅是人们的生活必须品,也是基础的化工原料,目前常用的海水制盐技术包括盐田法与电渗析法两种类型。盐田法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国内的应用非常普遍,其步骤包括纳潮、制卤、结晶、采盐等步骤。但是,盐田法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在近年来滨海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下,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盐田法的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电渗析法是一种新型制盐方式,主要利用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来达到蒸发制盐的目的,与传统的盐田法相比而言,这种技术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海水提溴技术的研究进展

溴在制药业、电子化学品、制冷业、阻燃剂等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20%的溴来源于地下井卤与盐湖水,目前,在海水中提取溴素的技术包括空气吹出法、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等等。海水中溴的浓度并不高,如果直接使用空气吹出法会耗费大量的电能,在这一背景下,新型气态膜法、液膜法、沸石吸附法、聚乙烯管式膜法、表面活性剂泡沫解吸法诞生。其中,气态膜法在我国已经开始得到了应用,这一技术以其节能、设备利用率高的优势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3 海水提钾技术的研究进展

钾是植物生长的必备元素,我国的陆地钾矿较为贫乏,因此,政府也一直注重海水提钾技术的研发。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沸石离子筛法提钾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传统提钾技术相比,这一技术的效益更加的理想,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化肥、海洋、制盐行业技术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标准,目前,这一技术成果已经在河北、山东等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实施。

4 海水提锂技术的研究进展

锂是一种轻金属,锂在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与人们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在锌合金材料、化学电源、核聚变发电技术等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前进,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锂的消耗量一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陆地上锂资源是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研究海水提锂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海水提锂技术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吸附剂法与溶剂萃取法,常用的锂吸附剂有层状吸附剂、无定型氢氧化物吸附剂、离子筛型氧化物吸附剂,这几种吸附剂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的海水提锂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下一阶段下需要注重离子筛的研究和应用,以便提升海水提锂的技术海量,为促进海水提锂技术的工业化发展奠定好基础。

5 海水提铀技术的研究进展

铀是核工业原料,随着世界核能事业的发展,对铀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美等国开始从海水中提取铀研究,而后日本在1973年也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分别提出了几种海水提铀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了应用试验。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铀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共沉淀法、泡沫浮选法、生物法、离子交换法和液膜萃取法等,其中,吸附法是目前研究最热门的方法。吸附法海水提取铀是由吸附、脱附、浓缩、分离等工序组成,其最重要的是要研制高性能的吸附剂。对铀吸附剂的要求是吸附量大、吸附效率高,价廉而耐用,在海水的条件下易回收,并且容易洗脱。吸附剂一般可分2类,即以肟胺基化合物螯合吸附剂为代表的有机类和以水合氧化钛络合吸附剂为代表的无机类。

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国家。据近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陆续提供的一批铀矿田的储量推算,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之后,不能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因此,为了保证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开发海水提铀技术势在必行。我国曾于20世纪70~80年代开展过大量的吸附法海水提铀研究工作,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还需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

[参考文献]

[1]李春秀,唐娜,沙作良,王学魁,杨立斌.海水淡化浓盐水太阳能加热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09).

[2]聂利红,刘宪斌,田胜艳,于鹏.海水淡化高盐度尾液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J].盐业与化工.2008(05).

[3]纪志永,袁俊生,李鑫钢.锂离子筛的制备及其交换性能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6(04).

电子化学品前景范文3

1月,价格变化最大的是硅片领域,囤货比较严重,惜售现象普遍,导致单晶市场上游涨下游跌,硅料和硅片价格也有所上涨。多晶硅片需求量加大,下游电池和组件的价格也有小幅度的上涨,多晶230组件和多晶156电池交易相对活跃,但利润空间还在受到挤压。单晶125硅片目前有价无市,但2.3-2.5瓦的单晶125低效电池比较热销。由于西方圣诞节假期结束,终端市场有略微的起色,主要市场仍然在意大利。

2月初,上下游价格普遍上涨,多晶硅和硅片的价格一路看涨,多晶硅由春节前的人民币630元直涨到春节后的680元每公斤。单晶硅片125由年前的人民币17.5元/片直跳到18.5元/片,单晶硅片156也有提升。多晶硅片156比较紧缺,需求拉动价格上涨。在上游价格的驱动下,下游电池片价格也被带动上涨。但到月中,上游价格继续攀升,但下游电池和组件价格基本没有变化。多晶硅价格涨到90美金/公斤左右,国内和国外硅料价格同步上涨。硅片持续涨价,多晶硅片156市场价在人民币29元/片,但仍有上涨空间。单晶硅片156的市场价也达到了人民币32元/片。月底此种情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上游价格继续疯长,下游组件需求疲软。硅料大厂基本现货报价人民币每公斤750-780元,但组件价格却有松动,小厂报价1.62-1.66美金每瓦,大厂均在1.72-1.76美金/瓦之间,国外组件现货价格在1.76-1.80美元/瓦左右,但单晶组件采购价控制在1.63-1.69美元/瓦左右。

3月由于意大利调整补贴政策,上下游价格全面下跌,包括之前被认为支持力最强的原生多晶硅料也在大幅度降价。意大利作为今年行情最好的终端市场,其补贴的削减也立刻引起了全行业的震荡。欧洲买家对中国组件积极压价,而中国组件大厂也传出库存超量的负面新闻,多家厂商迫于压力开始抛售电池,一向坚挺的硅片和硅料价格也开始松动,单晶硅片125出现了人民币17元/片的低价,电池每瓦下降了人民币2毛以上。组件销售停滞,欧洲客商观望心态异常强烈。但月中的日本地震使原本清晰的下降趋势骤然减缓,由于日本是传统的化学品大厂,地震对半导体前段以及多晶硅原料供应方面的影响程度需要一段时间的评估,所以多晶硅价格依然运行平稳。而多晶硅价格的转挺也导致了价格稳中有降的硅片毛利进一步被摊薄。电池环节由于产能规模较大,价格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而组件的销售却未见起色,国内组件大厂的报价也跌破1.2欧元/瓦,使下游厂商压力巨大。到月底,上游多晶硅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下降意愿也不强烈,电池片和硅片企业利润有限,而终端市场需求也明显不足。

4月,清明节后上游多晶硅底部略有抬高,低价位资源成交较为活跃。硅料价格的支撑使硅片价格前期相对稳定,成本和库存的压力不大也使大厂不愿过多低价走货,下游采购量较小。但随后关于意大利政策的最新草案传言纷纷,使部分硅片电池片的价格混乱下滑,部分厂家采取电池片限产的措施,加之江浙地区梅雨时节来临,会对电池片的质量有所影响,对于电池片库存压力较大的厂家而言唯有维持低价出货方可减轻库存压力。而组件依然在低价区徘徊。月底,虽然欧洲方面已有部分需求释放,但价格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硅料价格明显下滑,硅片电池片价格因此出现混乱下滑的趋势,组件方面也因为没有有效需求的支持价格一跌再跌。直到意大利的补贴计划出台,同意将现有的补贴延长3个月至8月31日,才使一直持观望态度的投资商在短期内释放了现有项目的需求,但此消息不会引发太阳能产业任何新的投资。

5月光伏各产品价格持续下调,而且碍于今年产能扩张较大,市场仍在处于窄幅度震荡。上游硅料价格明显下挫,硅料的主流报价为530~580元人民币/公斤。硅片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电池在上下游的双重压力下价格继续低迷,组件价格持续走低,商家都在期待国际需求陆续释放以减缓目前市场压力。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而且很多企业的投资规模都不大,一条光伏组件生产线仅100多万元人民币。五金、服装、电子化工、印染、化纤和织造的各行各业。那时的组件是卖方市场,且毛利可达30%左右,着实让许多企业尝到了“一夜暴富”的。但如今由于各国光伏补贴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光伏市场疲软,光伏产品常常面临有价无市的尴尬境地。下游产业链压力加大,组件的毛利只有10%-15%,让部分小企业面临无单可接的困境,很多寻求短期效益的光伏企业捉襟见肘。

现在,光伏市场暂时进入买方市场的阶段,买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挑剔。

由于光伏产品不可能短期内就可以发现质量问题,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寿命一般在25年,通常需要6至8年的观察时间。也就是说,这样一个漫长的“潜伏期”使一些不良企业有机可乘。从6月1日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又将启动全国范围的太阳能电子组件质量大检查,清理并淘汰产品质量不过关的厂商。据说此次大检查可能会延续一个季度甚至半年的时间,可知2012年太阳能光伏产业格局的重大变革势不可挡。光伏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安全和功率保证两方面,但国内尚未形成质量控制体系。据了解,光伏组件的质量问题已非个案,国外系统商已有过多次成批量的退货。可见,在市场法则面前,质量第一的观念永远不会过时。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说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可能首先就在竞争当中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