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隧道工程的优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隧道工程的优点范文1
BIM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下的产物,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兴起,BIM在房建领域的运用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市政建设方面的应用还有很多不足,范围也较小。隧道工程对设计和施工更是高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隧道按时按质的完工必须借助新型的技术,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能有效的帮助提升隧道工程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一种数据化的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和信息化,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解。BIM主要是通过电脑建立虚拟的三维模型,再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建筑工程信息呈现出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库。在这个数据库中,对建筑项目有着功能性的数字表达,贯穿整个建筑施工的周期,在整个过程中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相关的知识资源。BIM有五个特点,分别是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这些优点都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程度。BIM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协同设计团队、施工单位和其他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建筑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BIM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BIM技术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建筑行业里也在不断走向成熟,但是在市政隧道工程里的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市政隧道工程中传统的手工绘制图纸的模式逐渐被计算机辅助绘图给取代,但是效率仍然不高,设计水平也有所欠缺,整体还处于一个资源管理较松散的状态。隧道工程的长度很长,呈带状分布,和一般的建筑施工有所不同。隧道工程都处于地下施工,对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良好的地址勘测技术,监测出实际的地质条件才能保证隧道的设计质量。因为隧道工程和一般建筑的差异性较大,所以并不能直接复制BIM在一般建筑行业里的应用经验,导致隧道工程设计阶段没有较好的利用BIM技术,阻碍了隧道工程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兴起,我国越来越重视BIM技术在市政隧道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总体在呈一个上升的趋势,但应用并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和尝试。
3BIM技术在市政隧道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3.1隧道工程设计阶段BIM应用概述。在运用BIM技术之前要构建人员组织架构,梳理出各项负责人,从技术到项目管理,每一项都应该清晰的标注出来。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设计人员和BIM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该具备全面的BIM技术知识以及管理技能,需要对整个项目负责;另外设计人员要进行更细的区分,将结构、道路、桥梁、建筑和机电工程师明确划分出来。市政隧道工程设计阶段首先要对各个方面进行模型设计,给出符合实际条件的骨架、隧道主体、路基面等模型架构,以此指导后期工程的具体实施;另外再根据模型完善建筑、机电和桥梁等方面的设计内容。BIM技术在隧道工程设计阶段还应该顾及到工程的完整性,对与隧道相关联的其他专业之间要进行相互测试和检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BIM技术实现隧道全面的技术应用和检查测试,因此优化设计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误差。工程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创建隧道的三维立体模型,将单环和多环的建模方式都设计出来,对每一个中心坐标进行勘测和定位,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开展最适合的隧道设计。市政隧道工程比一般的建筑工程要复杂,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设计和考量的方面较多,如使用传统的一些软件平台并不能清晰有效的展示出来,但是BIM技术能帮助解决很多问题,通过先进的技术建立清晰的各类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设计,呈现出最合适的方案,有效提高隧道工程的完成质量和科学合理性。3.2隧道工程设计阶段BIM技术具体的应用。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可以采用ProjectWise协同管理平台,此平台能够规范的整理整个项目的文件,通过清晰的目录结构展示出来,为运维人员管理相关图纸和文档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能更加安全高效的保管数据,所有的信息数据都能确保安全、完整和准确,在需要的还是也能及时的根据目录找到文件,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隧道一般为地下施工,勘测阶段的地质条件会比较差,可利用无人机去开展测量作业,根据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数据创建出高精度的工程实景模型,便能清楚明了的对设计的每一个点、实际的地形地貌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的方案。BIM技术还可以提供行车模拟测试,通过模拟软件展示出行车的画面,准确分析设计的出入口等隧道各方面,判断其准确性和可行性,为工程的实际开展提供更多有效的科学依据。可视化方案设计能够帮助确定隧道的灯光外观对整个地区的影响,通过BIM呈现出隧道贯通的不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可以优化出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景观设计,在不影响市民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景观的舒适度。同时可视化方案设计还能提供隧道方案的对比,根据BIM技术呈现,选择合适的长度和宽度,选择出最优化的工程造价和合理的道路设置。
隧道工程的优点范文2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溶洞;塌方
中图分类号:TD262.1+4 文献标识码:A
第一,隧道溶洞塌方的简述
在隧道工程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塌方事故是一类发生概率很高的事故,其给隧道的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了很多不便,比如说导致了严重的机械损失以及延长了施工工期,有的甚至危及到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我国很多已经竣工的或是正在施工的隧道工程都出现过塌方事故,因此防止隧道工程塌方事故的出现以及发生塌方事故后的整治工作也已经成为了隧道工程施工的关键工作之一了。导致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塌方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方法等人为因素的原因。所以,要想有效的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做好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考虑,采取最为合适的方法对待塌方事故。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的黄土的成分是很复杂的,而且不同地点的黄土的成分也是有差异的,不同成分的黄土受到水的影响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隧道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应先对黄土进行土力学试验,从而指导施工时的含水量的控制工作。施工之前还要查清楚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表情况,应尽可能的减小地表水对隧道上覆土层的影响,当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时,应及时的采取回填夯实以及注浆加固等辅助方法。当隧道工程的走向在很大的范围内是与黄土塬边的平行走向或是沿着黄土冲沟的走向时,其偏压就会很大,并且黄土覆盖层就会相对薄弱些,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滑坡现象或是塌方事故。在对大断面的黄土隧道工程施工时,必须详细的分析隧道断面的埋深和大小,同时还要考虑围岩的稳定性,其常用的施工方法为CRD法、弧形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以及CD法。当黄土隧道出现塌方事故后,其稳定性已经不满足要求了,所以应先对隧道的塌方体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塌方体仍然具有足够的自稳能力后,再进行大管棚过渡的处理措施。由于施工现象的地质条件是多变的,黄土的组成成分也是很复杂的,同时施工人员的地质勘探工作也并不全面,因此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的很多的突发的不确定的因素的,这就要求了必须做好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切工作应以安全性为前提,谨慎的、一丝不苟的进行施工的过程。
第二,隧道施工时溶洞塌方的原因分析
(一) 施工方法不当及施工操作不正确。导致施工人员选择了错误的施工方法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掌握的不全面。当没有对现场进行准确的地质勘测时,参与施工的人员又没有足够的施工经验,施工人员的不认真的态度等因素都会导致塌方事故的发生。没有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相邻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衬砌以及支护操作进行的不及时,围岩暴露在外面的时间太长就会导致风化现象的出现,也会导致塌方事故的出现。使用钢质的材料进行支撑的操作时,发现支护松动时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加固处理或是支撑架本身的质量不过关也可能会引起塌方事故,由于塌方段一般都是大跨度和大断面的结构,所以在开挖施工时,围岩就会受到扰动,那么错落体内的围岩的稳定性就会变差。当有雨水天气时,上覆土层的粘聚力就会大大的下降,大部分溶洞顶部的土体自重都会施力在隧道工程开始的支护结构上,而一般初期支护结构的强度是不满足要求的,所以洞顶部地表土体就会垮塌,因垮塌而形成的冲击荷载就会导致局部坍塌现象的出现,还会造成突发性塌方事故的发生。
(二) 施工人员对黄土不够了解,对一些突发性情况缺乏预见性。塌方事故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征兆:喷射的混凝土产生了纵向和横向的裂纹;支撑梁和支撑柱折断或是变形了,扒钉受力变形,或是填塞木弯曲折断了;坑道内的滴水和渗水有明显的变浑浊或是加剧的趋势;围岩的变形速度以及变形的数量明显的超过了最大值;岩层的节理缝、裂缝以及层理有明显的张开和加大的趋势。若是施工人员对这些征兆不够了解,不能及时的预见塌方事故并采取措施,就很容易导致塌方事故的出现。
第三,隧道施工时溶洞塌方的处理方案
(一) 小导洞法。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利用注浆大管棚以及注浆小导管,对已经塌方了的塌方体进行预支护。开挖的方式为分阶段和短进尺的方式,在开挖的过程中对塌方体必须是要随时支护的。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充分的考虑到了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条件以及施工现场的技术条件,注浆法以及管棚法的优点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施工采用这种方法时要想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就必须形成一个能对上面的松散的岩石起支撑作用的壳体。
(二) 注浆锚固法。注浆锚固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塌方处理方法,其技术基础是中高压注浆技术以及非套管成孔技术。而这种方法的最核心的技术就是非套管成孔技术,因为这种技术能够充分的保持钻孔相对稳定,而利用中高压注浆技术注浆时,不但能够增大注浆的半径,将压力注浆加固体和超前长锚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充分发挥超前锚杆的支护作用。但是这种方法是有一个显著的缺点的,即必须在塌方体的上面部位打入长度大于30m的锚杆,这是十分有难度的,否则这种方法就无法发挥作用。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隧道溶洞的简述、隧道施工时溶洞塌方的原因分析以及隧道施工时溶洞塌方的处理方案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隧道工程的塌方事故严重的威胁着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采取各类防治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塌方事故。要想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做好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勘测工作,对于不良的地质条件必须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要想治理好塌方事故,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同时还有做好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工作,这样才能真正的处理好塌方事故,促进隧道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志学.浅谈隧道溶洞及塌方处理方案[J].科技创业月刊,2009.
[2].祝存芳. 隧道施工中塌方的预防和处理[J].青海交通科技,2008.
隧道工程的优点范文3
随着铁路、公路工程建筑业的发展,隧道工程也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隧道工程中,隧道防水成为了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方面隧道的防水设计在不断地进步,防水施工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但另一方面,仍有许多隧道在建成后仍然存在渗水、漏水的状况,增加了隧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增加了隧道的维修负担。本文从我国隧道工程防水与施工的现状问出发,具体论述了隧道工程的防水设计和施工要点,以期能为提高和改善隧道防水工程的质量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隧道工程:防水设计:防水施工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隧道工程的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与道路建设的发展。当前,由于很多大型隧道工程的建设都位于江底、湖底、山体、海底施工难度较大的地区,因此对隧道的防水性能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中渗水漏水、空气湿度增加,引起轨道、照明以及通讯设备的受损,特别是如果地下水有很强的腐蚀性时,隧道结构的使用寿命会严重缩短。当前施工中,尽管在隧道工程的很多方面都加强了改进措施,包括防水材料、防水问题、渗漏问题等方面,但仍然成效不明显,渗漏问题在很多隧道工程中都依然存在。
一、我国隧道工程的防水现状
1、隧道工程防水设计技术现状
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的隧道防水设计遵循了“防、排、截、堵,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及坚持了“多道设防、多种材料复合使用”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前提和基础上总结和创新了各种类型工程中采用防水排水相结合、材料防水与构造防水相结合、柔性防水材料和接缝密封材料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总之,防水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
2、隧道工程的防水规定存在的一些问题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隧道防水划分的等级不够明确;隧道防水不具备充分的设计依据;防水设计没有结合结构设计,未能进行综合考虑。隧道工程设计在制定围护结构的主体防水方案时,不能全面掌握工程的各个区间的水文地质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渗漏状况和程度。设计部门缺少专业的防水材料、防水设计的研究人员,很难在大量防水材料和及其各不相同的性能基础上,科学地运用好每一种材料,并发挥其优点。
3、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当前施工技术和装备都得到不断地完善,对各类新型防水材料的适应能力也不断提高。很多施工单位在对大量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基础上,设计出一些拥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很好解决渗漏水问题的方式方法,为防水工程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因为施工过程出现渗漏有很强的随机性,经常出现一边施工以边治漏的现象,大量隧道工程都需要在在施工后期和运行之后进行维修。这也对负责隧道工程的单位的施工资质和防水技术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隧道工程的防水设计
1、增加中心排水盲管的设计。为了保证底部富水盲区的富水降低到一定的高度,可以在底部增设环向和纵向排水盲管。这种设计可以杜绝的隧道底部的基岩长时间泡在水中,强负荷下引起基岩软化、翻浆冒泥甚至底板断裂的现象,可以把隧道底部的积水排出隧道外面,降低隧道出现翻浆冒泥的可能性以及断板的危险性。
2、在隧道的边墙以及防水板的里侧增加机械保护装置。这种保护材料必须具备很强的耐穿刺能力和耐高温能力,以防止在钢筋操作过程中对防水板的破坏和损害,减轻防水板的检修负担,减轻检修引起的防水薄弱点。
3、加强对防水板老化的探究。因为材料老化是客观现象,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加强对材料性能持续时间的延长,让防水材料的老化时间跟衬砌混凝土持续时间相接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
4、加强对防水板老化之后的维护和修理。针对不存在冰冻、不存在地下水腐蚀混凝土的地区,可以通过对防水板位置的调整,把防水板设计在二衬内壁,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在对防水层维护和修理时更加便利。需要强调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务必要加强外观、空气动力以及环境方面的考虑。
5、针对隧道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难以发挥排水盲管充分排水功能的问题,可以在环向排水管中间,将纵向盲管改装成斜向管,让环向盲管与斜向呈现主干和分支的构造。当基岩中的渗透水聚集时,就会通过斜向管进入环向管中,最后经过隧道的墙底纵向排水管排出。这种方案能够扩大环向盲管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将渗水快速得聚集到环向盲管中,充分发挥排水盲管的功效。当前生产的排水管通常分为圆形与矩形两种,相比较,矩形管比圆形管有更大的吸水面积,因此可以使用矩形盲管作为排水材料。
6、加强系统防水和分区防水的组合。通常情况下,分区防水是把固定地点的水集中在规定的区域中,如果一个区域的防水系统发生故障,不但会影响本区域,还会影响其他的防水区域,致使出水点的具置难以找出,加深了水害治理的困难程度。解决方案是在防水系统设置的前提下,在端头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环向防水板,其中一端连接在系统防水板上面,另一端深入到混凝土内部,与此同时,可以在混凝土的两端设置一种遇水膨胀式止水条,促进端头防水能力的加强。
三、隧道工程的防水施工要点
1、强化整体性防水理念
我们必须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深刻道理。隧道工程的防水功能作为一项系统,是整体防水,如果一个地方出现薄弱环节,极有可能引发整个隧道的渗水漏水。因此,建立完善好整体防水观念,保持认真态度,加强防水系统的每一个步骤,对于防水系统的质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加强施工资质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建筑专业的防水施工队伍都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相当等级的资质,而在铁路、公路等隧道工程中,非常缺乏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很难达到高资质的要求。据笔者了解,许多企业雇佣的防水队伍,一般都是一些业余散工,不具备专业的技能。所以,对交通系统的防水施工人员进行规范和管理,完善专业化的隧道防水施工队伍的建设,对于隧道防水施工质量的保证是非常关键的。
3、加强施工过程的注浆止水工作的完善
很多施工单位都很容易忽视施工过程中的注浆止水步骤。在山体或者地表的开挖过程中,通过注浆止水与喷射混凝土后在进行注浆止水,可以有效地减少围岩的渗水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一旦注浆计量方式出现失误,就会对后续工序施工有严重的后果。实际情况中,地下水的大量排出,不但对地下水的平衡有严重的影响,而且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为施工与防水质量造成很大的隐患。
4、重加强基面的处理
虽然对于防水系统铺设之前的基面处理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但是最终落实到实际中的施工单位数量极少。如果基面比较平整和洁净,就能轻易掌握缓冲层以及防水板铺设的松紧度,让防水系统和基面紧密粘合,防止空洞的出现,也可以防止防水板受到钉头等尖物的刺破。
5、加强衬砌混凝土的自我防水能力
增强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自防能力,可以有效增强隧道的防水作用。只有对防水层的功能和衬砌混凝土的自防能力加以重视,才能高效地提高隧道的防水效果。
6、加强结构缝、施工缝的防水处理
作为隧道防水的最后一道防线,通常情况下,结构缝、施工缝在隧道发生渗漏水时,都会成为出水点最多的区域。因此可以使用橡胶止水带、钢边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等材料加强对结构缝、施工缝的防护。
7、加强防水系统的技术控制与质量检查
虽然防水系统的施工技术都比较成熟,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要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强化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和验收,保证施工的质量。
隧道工程的优点范文4
【关键词】隧道工程;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山岭地区新建铁(公)路越来越多,隧道工程所占比例逐步加大,隧道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山岭隧道施工中遇到不良地层时,往往要借助超前支护。超前支护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超前大管棚、超前预注浆(全面预注浆)、超前锚杆和超前小导管。超前大管棚适用于岩体很破碎,开挖尺寸较大的洞室以及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及隧道施工中;超前预注浆主要用于大面积特别松散岩体及地下水丰富的岩体中;超前锚杆适用于岩体破碎程度较小,不需要采用注浆就可以进行施工的围岩;超前小导管特别适用于小洞室(跨度在6m以下)的超前支护和在处理塌方施工中应用。采用大管棚支护技术必须有专用钻机,施工空间要求高,一次花费较大;采用全面预注浆方法,涉及的施工范围大,施工程序繁杂,并且可靠性难以确定;而采用小导管比超前大管棚和注浆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得多,支护技术在很小的空间内利用简单的手持风钻即可进行钻眼及布管工作,遇到地层变化时可随时调整施工方案,经济效益显著[1-5]。
1.隧道工程中应用小导管注浆加固机理
所谓“小导管注浆”就是对风化破碎岩石及构造裂隙发育难以支护的破碎顶板,在开挖前预先向其裂隙通道内注入固化材料(通常是水泥浆、水玻璃或聚氨酚等)充填裂隙,封堵涌水,胶结岩石,改善围岩力学性能,提高岩体自身整体强度,改变围岩支护状态。
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机理主要为渗入性注浆,对具有一定孔隙或裂隙受扰动和破坏的围岩,在注浆压力作用下,水泥浆液渗入到围岩的孔隙和裂隙中,以水泥浆液作为胶结体,将破碎的围岩进行胶合,形成整体,使之组成地层“自承拱”和“承重环”,将破碎围岩转化为有效的稳定带,防止隧道开挖时围岩内岩块的松动、剥离和坠落,从而达到加固围岩的目的。
在软弱破碎围岩中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法施工具有许多优点。小导管打入后形成了管棚效果,与固结联合,形成超前支护体系,提高围岩自身的稳定性,抑制围岩松驰变形,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加固效果稳妥可靠,注浆质量易于控制;采用超前支护手段,通过调整水泥浆液凝固时间,可大大缩短开挖时间;该法采用小型机具施作,无需配备专用设备,工艺操作十分简单。
2.隧道工程中应用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见图1)
3.隧道工程中应用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
3.1 小导管注浆在破碎板岩中的应用
破碎板岩的特征是相对砂层和土层而言颗粒较大,施作小导管注浆的主要原理是渗透灌浆理论,目的主要是使浆液充填岩体中的裂隙,在裂隙中形成浆液和充填物的固结体,增加颗粒之间的粘接力,提高岩体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因为破碎板岩的颗粒大,小导管也将发挥较为明显的棚架和锚杆作用[6-11]。
隧道通过软弱破碎的板岩地层时,以锚喷混凝土做施工支护进行开挖有一定困难时,可以用小导管注浆结合格栅钢架和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措施的方法进行施工。虽然也可采用深孔注浆,但是深孔注浆毕竟造价太高,工程进度缓慢,而且在深孔注浆后仍需要用小导管注浆才能达到安全掘进的目的;注水泥砂浆也能达到止水和固结地层的目的,但由于水泥泵浆凝固时间长,注浆后不能立即开挖,因而工期问题就变得更为突出。
为了超前加固围岩和止水,起到提高围岩强度及临时支撑的作用,同时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从经济性和施工的可能性考虑,超前预支护可采用小导管注浆,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架和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措施。
3.2 小导管注浆在断层破碎带中的应用
在断层破碎带中采用小导管超前注浆法施工具有许多优点。①超前小导管加格栅钢架和钢筋网及喷混凝土的联合支护方式对不良地质的隧道掘进是一种有效措施。②一般采用加密超前小导管预注纯水泥浆进行加固,涌水量大的地段采用双液注浆,小导管双液注浆的止水作用在涌水量大的地段是很明显的。
3.3 小导管注浆在砂层和砂粘土层中的应用
砂层和砂粘土层一般土质比较松软均匀,小导管容易打入,注浆效果相对容易控制,非常适合采用小导管注浆技术。施作小导管注浆的主要原理是劈裂灌浆,目的是使浆液在压力作用下,克服地层的初始应力和抗拉强度,引起砂体和砂粘土体结构的破坏和扰动,从而使得地层的结构得到改变,同时也有部分的渗透灌浆原理。
3.4 小导管注浆在处理塌方中的应用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往往由于采取不恰当的施工方法发生塌方,在处理塌方过程中有的采取对塌体实行全断面注浆进行加固,有的采用在地表注浆对塌体进行加固,有的采用大管棚方法通过塌方,这些方法虽然也都取得了成功,但是相对施工周期长,造价高。在相对较小断面下(跨度小于6m时)采用小导管注浆技术进行塌方处理非常有效。①大面积坍塌稳定后进行小导管施工,这一应急措施容易被作业人员所接受,由于其工艺简单,机具要求不高,抢险比较及时。②注浆后在拱顶范围内形成防护罩,使开挖,支护在安全条件下进行。小导管打入后的外露尾端通常支于开挖面后方的格栅上,共同形成预支护系统,承受拱顶的围岩压力,并提高围岩的稳定性,抑制围岩松驰变形,提高施工安全性,使加固效果更稳妥可靠。
4.隧道工程中应用小导管注浆施工注意事项
4.1 注浆压力控制 由注浆泵油压控制调节。具体调法为启动注浆泵,正常运转后关闭泵口阀门,泵停止运转后,旋转压力调节旋纽,将油压达到调定在要求的油压刻度值上。随着注浆阻力的增大,泵压随之增高,当达到调定刻度值时,自动停泵。
4.2 液浆配比的控制 水泥浆液水灰比W/C=0.5-1.0,同时加入5%的水玻璃,以改善浆液性能。在注浆前试验合理确定浆液配比、注浆压力等注浆参数。浆液配比选择要考虑岩石裂隙情况及浆液扩散半径,现场通过试验确定。浆液的配比受凝结时间的直接控制。它的控制原则一般是先稀后浓,逐级变换。凝结时间的控制:凝结时间的变化由C/S来控制。为了确保凝结时间的准确,在注浆过程中,需经常测试,一般每拌一筒浆或变换一级浓度或配比时,需要取样实配,测定凝胶时间,通过对比,检查配浆是否准确,泵的操作是否正常,吸浆是否正常,混合器的混合是否均匀,从而有助于监控注浆情况(如压力变化),避免异常故障的发生。
小导管注浆技术在地下及隧道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适合于多种软弱破碎、断层围岩以及砂层和砂粘土层进行超前预加固,并且在较小断面施工条件下可以进行复杂的塌方处理。
参考文献
[1]龙响山,江千金.隧道工程应用小导管注浆技术的前瞻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9):91-93
[2]彭振斌.注浆工程设计计算与施工[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8-18
[3]易萍丽.现代隧道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151-158
[4]周爱国.隧道工程现场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85-86
[5]李世辉.隧道围岩稳定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412-520
[6]李河玉,林刚.小导管注浆在破碎板岩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2(4):39-40
[7]孙均,朱合华.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性态的力学模拟与分析[J].岩土力学,2006,27(5):26-33
[8]冯卫星,况勇,陈建军.隧道塌方方案例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31-139
[9]郑宏,葛修润,谷光荣等. 关于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中的若干问题[J].岩土力学,2006,27(5):26-33
[10]彭立敏,刘小兵.交通隧道工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311-317
[11]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202-209
隧道工程的优点范文5
关键词:隧道工程;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一 隧道工程的历史
中华民族最为勤劳智慧的民族,为隧道工程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石门”隧道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县褒谷口内,是我国最早采用“火烧水浇”开凿的穿山通车隧道。
同为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的古巴比伦,修建了迄今为知最早的交通领域的隧道。即在公元前2180~216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在幼发拉底河下修筑的行人隧道。此隧道,乃是隧道工程的鼻祖。
然而,古代最大的隧道建筑物,其历史可以继续追溯到公元前36,是那不勒斯与普佐利间的婆西里勃隧道,其伟大之处在于,至今仍可以使用,作为人类古代工程瑰宝的同时,依旧造福着世人。
运河时代,也催生了近代隧道。长157米、建于1666~1681年的法国兰葵达克隧道,可能也是最早采用火药开凿的隧道。
二 中国隧道工程的发展
狮球隧道,于1890年修建于宝岛台湾,掀开了中国隧道发展的序幕。伴随着交通设施的大力发展,中国也迎来了隧道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铁路隧道:截止2009年底,我国已经建成铁路隧道总长度超过7000公里。
按照2008年修订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
伴随着中国铁路规划的实施,中国的铁路隧道发展突飞猛进。在建的铁路隧道2500多座,总长4600公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中国将建设铁路隧道5000座,长度超9000公里。
(二)公路隧道: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是重丘,因此,公路的大规模修建必然带起了公路隧道的大发展。
2003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1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近3万公里。
到2010年,全国公路里程达到约230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约5万公里。
而到了2010年底,我国的公路隧道为7384处,总长为5122公里。
在公路隧道里程增加的同时,中国的公路隧道科技水平也在加快发展中。如2002年3月施工、2007年1月20日通车的秦岭终南山隧道,总长18.020公里。其隧道内部,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特殊灯光带,通过变化灯光和图案,可以缓解驾驶员的视角疲劳,消除驾驶员的焦虑情绪和压抑心理,为亚洲首创。再一次展现了中国公路隧道先进上的科技水平。
(三)地铁:
地铁属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因其运量大、快速、少污染、低能耗等优点,常被成为“绿色交通”。中国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人口涌上城市,向城市集中,全国的大中型城市普遍出现了人口拥挤、交通阻塞、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与此同时,地铁经过150年的发展,体现了当今科技的发展水平。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地铁成为中国解决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创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大力推动了隧道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
中国的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地铁,许多城市还在规划建设中,更有甚者,喊出了口号——“无地铁,不城市”。北京地铁是中国地铁的发祥地,我国于1965年在北京修建了第一条地铁,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地铁时代。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代表了中国地铁发展的最高水平。上海是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继北京、天津之后。而伴随着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上海地铁的总长度400km,跃居世界第一位。上海的近期及远期规划达到510km和970km,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三 中国隧道工程的展望
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隧道工程规模最为庞大的国家。
展望未来,中国也将是世界上隧道修建里程和修建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
(一)我国地形崎岖,山地、丘陵、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2/3,。公路或铁路穿越这些地势起伏、山峦纵横的地区时,往往会遇到高程或平面障碍,因此需要修建隧道克服高程或平面障碍。
(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高速增长的资源流动和速度要求,使得全国交通网路建设呈现迅猛的发展,铁路公路网中出现了大量的长大山岭隧道,隧道横穿地层的复杂程度加剧,建设难度更大;大量高速路网的兴建,使隧道设计标准有了大幅度提高,隧道修建技术面临新的挑战。
(三)中国一直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交通联系在加强,拟建的亚欧大陆桥,将使我国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地区与东南亚、中东、欧洲的交通运输距离大大缩短。这些连接邻国的国际大通道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
参考文献:
[1]刘维宁.铁路隧道.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隧道工程的优点范文6
关键词:BIM技术技术;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1引言
我国的铁路隧道工程一直是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工程我国的铁路隧道工程一直是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工程,在我国交通运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铁路的隧道不同于普通公路的隧道路的隧道,是专供火车行驶的通道,一般修建在山岭地区,在修建之前要进行山地的具体考察修建之前要进行山地的具体考察,如开挖隧道是否对当地土壤造成影响从而引起山石的滑坡壤造成影响从而引起山石的滑坡,因此,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难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难度。现阶段,我国最长的隧道有6000多米多米,坐落于成都和昆明的线路之中。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的发展,我国在铁路隧道的施工中加入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铁路隧道的质量。BIM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是其中的一种,现在已广泛应用到铁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
2什么是BIM技术
BIM技术是建设工程中的一种新型工具技术是建设工程中的一种新型工具,将建筑信息与三维模型联系到一起维模型联系到一起,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电脑辅助设计。BIM技术可以完成从建设工程的初始策划阶段到整个工程结束后的维护的全程信息化处理束后的维护的全程信息化处理,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使施工阶段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BIM技术中产生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的判断。它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对模型实现完全的复刻,使建筑在设计阶段可以实现实际化的操作筑在设计阶段可以实现实际化的操作,所以BIM技术具有严密性的特点密性的特点。
3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3.1技术方面的问题
因为隧道的特点,所以铁路隧道大多建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这就导致了施工过程中技术操作方面的困难。很容易因为疏忽导致工程的塌方,在开采洞口的过程中由于对当地环境的不了解,也会导致技术选择上的不准确,浪费人力物力。
3.2安全中的问题
由于铁路隧道大多都是半空作业由于铁路隧道大多都是半空作业,而且受当地地理条件和土壤情况的影响和土壤情况的影响,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导致施工作业中的安全不能被保证全不能被保证。另外,在隧道挖掘的过程中,也可能受土质或者不规范作业的影响导致洞穴塌方者不规范作业的影响导致洞穴塌方,对工作人员造成威胁。
3.3成本上的问题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过多的意外因素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过多的意外因素,导致相关部门在对施工的成本估算上有着很大的偏差在对施工的成本估算上有着很大的偏差,实际操作中浪费太多的资金多的资金,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任何风险都可能导致返工或者工程无法再进行下去工程无法再进行下去,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加强成本方面的管理是有关工作人员应该抓紧研究思考的问题成本方面的管理是有关工作人员应该抓紧研究思考的问题。
4BIM技术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4.133D扫描技术
①工程的前期设计方面工程的前期设计方面:在工程前期,利用BIM技术的三维模式化优点维模式化优点,通过3D扫描扫描,将施工现场的山体环境与比例关系完全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系完全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相关技术人员对计算机上的等比例三维图进行工程设计比例三维图进行工程设计,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确定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出现的问题,再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优化工程设计,降低实际工程操作中可能带来的风险低实际工程操作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减少资金支出,提高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工作效率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工作效率。②隧道断面扫描隧道断面扫描:通过3D扫描扫描,可快速准确的记录隧道各断面情况可快速准确的记录隧道各断面情况,并形成数字化存档信息,大大提高测量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测量人员的工作效率。③点云分析点云分析:通过3D扫描技术术,记录点云数据后进行建模,并与设计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能够直观的反应隧道超欠挖情况或者成型质量能够直观的反应隧道超欠挖情况或者成型质量,协助及时发现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现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准确的得出隧道断面的混凝土方量凝土方量,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4.2实时跟踪
由于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的特点技术具有可视化的特点,所以可以将此种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例如可以通过对现场实际工程数据的采集据的采集,将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BIM技术投放到三维模型中中,向工作人员全景式的展示具体操作情况,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先在电脑上进行虚拟操作可以先在电脑上进行虚拟操作,查看一下操作的结果,如果对工程存在着质量隐患工程存在着质量隐患,就要放弃这种解决办法,重新寻找措施施。这种应用可以有效的对工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处理,减少工程的返工率少工程的返工率,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3工程风险问题管理
BIM技术同时可以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和勘测技术同时可以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和勘测,通过对土质和山体的研究过对土质和山体的研究,来确定工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对这些风险进行实时报警和分类对这些风险进行实时报警和分类,通过技术手段将BIM技术与风险来源结合到一起与风险来源结合到一起,为隧道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供有效的技术指导。
4.4优化工程技术
基于BIM技术的优化性能技术的优化性能,可以对工程的技术模式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和处理不间断的监测和处理。事实上,影响技术的三种主要因素就是信息采集是信息采集、复杂程度和时间问题,而BIM技术可以合理的对工程中的技术进行选择性优化工程中的技术进行选择性优化,为实际的隧道工程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信息实有效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等。将BIM模型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岩溶处置于施工过程中的岩溶处置、盾构安装、盾构掘进、地质剖切等关键技术的方案分析关键技术的方案分析,提升技术方案沟通效率。另外,BIM技术也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辨别术也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辨别,如果过于复杂,就要开发新型技术模式技术模式,不影响工程的进度。在时间的管理上,BIM技术也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