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1
关键词:企业 财务内控制度 问题
一、引言
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或在不同点上发挥作用,有的从整体层面上影响统计信息质量,有的从业务层面上影响统计信息质量。因此,研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看到统计信息失真的真正的原因。以下我们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统计信息产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控制环境问题
控制环境是从整体层面来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控制环境一旦失效就会使得统计信息出现错报。现阶段我国企业在控制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管理者和员工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认识不足,较易篡改信息已达到一定目的;企业对统计部门的设置及人员的胜任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统计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运用的科学性不足,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统计信息的质量。
(二)风险评估问题
统计信息能够为企业管理者以及国家提供相应的决策资料,而统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存在一定的信息失真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准确的识别信息失真风险,并客观的评价风险,会使得相关数据资料出现重大错报,影响统计信息质量。我国现阶段,大多数企业都缺乏一个具有系统性的风险评估系统,风险评估过程没有一个制度化的流程也没有建立一系列的风险指标,使得对风险的识别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会使得企业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控制活动问题
控制活动主要是从业务层面来影响统计信息的可信赖程度。控制活动要有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控制活动的设计的合理性,另一个是控制活动执行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具体环节的设计上不完备、存在着许多控制“盲点”,导致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出现各种问题,从而为编制虚假统计信息提供可能。另外许多企业仅仅把内部控制视为束之高阁的金玉良言,而不在实践中加以实际应用,失去了内部控制应有的效应。
(四)对控制的监督问题
内部监督是企业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过程。现阶段,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有些企业没有设置相关的监督机构,或者有些企业虽有相关的机构但未能充分履行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职能,检查监督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或重大风险。无数的实践证明,没有有效监督,企业就不可能有实质上完整、先进的内控制度,内部监督缺乏力度直接影响统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统计信息质量
(一)营造合理有效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是所有控制方式与方法赖以存在与运行的环境,它的设计与运作,不仅对企业整体目标而且对整个内部控制其他组成要素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从以下方面构建合理有效的内部环境:1、建立诚信与道德的价值观;2、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的统计组织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管理层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保证;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统计工作流程的中首先应开展工作岗位分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其次要通过有效的培训,培养、造就优秀的统计人才;再者建立实施科学考评基础之上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打造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统计团队。
(二)健全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企业应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企业根据工作需要需定期组织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查。在检查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定性或定量的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统计目标、企业风险偏好和风险可接受程度、风险发生的原因和风险重要性水平,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的水平。
(三)严把关键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帮助管理人员确保其指令能被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它贯穿于企业所有阶层和职能部门。高质量的统计信息需要完善的控制活动来保证。1、职责分工控制。职责分工控制要求根据企业目标和职能任务,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2、授权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在企业统计工作流程中应要求在各级统计数据上报中,统计数据需经本单位统计负责人审核,并由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和制表人签字(盖章)。授权活动可以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严格执行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形成书面检查报告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的过程。监督可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持续有效运行。在企业统计工作流程中,应要求定期组织统计工作检查,编写统计检查报告,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统计监督。这只是监督在企业生产中的一个小小的运用,监督活动应体现在方方面面,有效的监督活动也可以保证统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统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将会对统计管理水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将有效的提升统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义惠.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的探讨[J]. 现代商业,2009,(33)
[2]付艳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企业研究, 2010,(22)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2
摘要:文章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了社会责任的对象,论述了基于财务的视角选择指标来构建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财务指标
一、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企业社会责任观念不断发展,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加深,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并逐步渗透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每个环节之中。如何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能如财务业绩评价一样用量化的数据说话,让众人清楚明晰,是本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Carroll(1979)提出,在给定的时间内,企业社会责任必须要包括其对社会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义务。我国学者刘俊海(1999)将企业社会责任简单的解释为“以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1]李淑英(2007)吸收国外研究成果,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现代竞争社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归纳为六个组成部分:企业对政府的责任、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企业对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企业对社区的责任[2]。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或者能够被企业实施战略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四个方面的责任:对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主要是对股东和债权人的责任;对人力资源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主要是指对企业员工的责任;对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主要是对供应商、顾客、政府、社区、社会的责任;对生态资本环境者的责任。[4]
(三)企业的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虽然国内外学者尚未取得一致的研究结论,但多数学者支持两者成正相关关系。[5]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获得社会认可从而带来企业财务绩效的上升和财务状况的好转;相反,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会招致社会批评而导致企业财务绩效的下降和财务状况的恶化。
三、基于财务指标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基于财务指标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选择是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在具体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时,除应具备科学性、有效性等一般性外,还应根据其特点考虑以下原则:代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基于财务指标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总结起来主要为两个: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的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的正相关关系(即为第二章所论述的内容)。除此之外,国际公约、国内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或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企业自身特点都是建立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
(二)基于财务视角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
1、对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企业的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企业员工,企业承担的员工责任一方面是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工资福利的量化信息可以在公司的现金流量中取得,并据此计算员工获利水平指标;另一方面公司还应当关注员工在公司中的长远发展,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2、对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企业的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政府,企业履行其对政府的责任主要表现在积极依法纳税、支持政府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及慈善事业等。
3、对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企业对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主要就是企业对环境的责任,主要表现为企业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增加对环境治理的投入等等。
(三)基于财务视角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基于财务指标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模型,就是利用“社会责任对象的财务指标化”,利用对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各项财务分析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进行剖析、解释,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状况。本文采用沃尔评分法构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沃尔评分法又叫综合评分法,它是通过对选取的多项财务指标比率进行评分,然后计算综合得分,并据此评价企业综合的财务状况。
沃尔评分法的步骤:
(1)选择财务指标:选择财务指标比率应注意以下原则:所选的比率要具有全面性;所选择的比率最好具有变化方向的一致性;所选择的比率具有代表性。
(2)确定各项财务指标比率的权重:分配的标准时依据各个比率的重要程度,越重要的比率分配的权重越高。对各个比率重要程度的判断,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要求,发展趋势以及分析的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
(3)确定各项财务比率的标准值
即判断财务比率高低的比较标准。只有有了标准,我们才能判断企业的某个财务比率是偏高还是偏低。这个比较的标准可以是企业的历史水平,可以是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等等。
(4)计算各个财务比率的实际值:
利用相关的财务数据计算企业各个财务比率的实际值。
(5)计算各个财务比率的得分。
通过各个财务比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比较,得出对各个财务比率状况好坏的判断,再结合各个比率的权重即所分配的分数,计算各个财务比率的得分。
(6)计算综合得分
将各个财务指标的实际得分加总,即得到企业的综合得分。
此方法采用1-9标度方法,对不同情况的评比给出数量标度
判断矩阵中的aij是根据资料数据、专家的意见和系统分析人员的经验经过反复研究后确定。应用层次分析法保持判断思维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当C.R.
利用EXCEL软件进行基于财务指标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指标的权重确定。指标体系中四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权重确定:
四、案例分析
以2011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排行榜中排在首位的中国石油和排在第二位的中国石化为例,采用上述构建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来对二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评分。
说明:由于环保经费的支出总额无法查获,则通过此行业的特点选取两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即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
说明:上表中“标准值”是根据沃尔评分法的规定采用行业的平均值。罚款支出率、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是得分越高,则越低于标准值,表现越好。
五、结论
目前我国对于社会责任的研究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财务的角度构建了一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来验证了该指标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的,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创新,主要创新点体现在:
(2)文从量化指标的角度出发,均选用客观的数据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综合评分。
(2)本文采用沃尔评分法评价社会责任的综合得分及评价了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责任,即企业对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源利益相关者,社会利益相关者,生态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其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层次分析法。(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7.
[2]李淑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范围及特质.哲学动态,2007(4):41~46.
[3]单忠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3
文章围绕财务核算视角切实发挥管理会计管理职能,介绍了加油站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强化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
财务核算;加油站;管理会计体系
1.相关概述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油站所涉及的经营业务也越来越广泛,同时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这对于加油站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加油站财务会计核算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从加油站收入和支出情况来看,加油站财务核算相对复杂,这就要求加油站财务管理者围绕财务核算视角,切实重视管理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强化财务核算质量,积极发挥管理会计体系在推动加油站科学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加油站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而言,加油站在各个方面逐步强化了财务核算的力度,在核算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依靠强化财务监督、建立健全财务核算规范机制、提升财务人员职业素质等手段有效提高了加油站财务人员的财务核算能力。不过从财务核算的角度来看,当前加油站会计财务核算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油站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核算意识不够强。财务人员对财务核算是否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加油站财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一些加油站财务管理者在管理中不重视财务核算,意识不到科学有效的财务核算对于提升单位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财务核算意识淡薄,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和财务素质比较低,不能够准确处理加油站的日常生产经营业务,在会计财务核算上常常出现坏账、呆账,不能够为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支持,很容易导致加油站在实际的财务会计核算中出现不必要的财务风险,造成单位经济损失,也就很难保障加油站日常生产经营业务的顺利开展。
第二,加油站核算监督体系不健全,不能够切实发挥财务核算监督职能。强化财务核算监督对于提高核算质量,维护单位资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加油站不重视财务核算工作,也就缺少相应的财务核算监督管理机制,监督体系不健全,一方面,不少加油站在日常管理中缺少健全的财务监督法律规范,在财务监督上存在着比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能够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和职能,财务监督的实际执行效果比较差;另一方面,加油站财务核算监督在管理组织和制度设计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财务监督的效益,财务核算透明度比较低,合作意识不强烈,对财务监督缺少必要的关注,很难保障财务监督的效果。
第三,加油站财务核算质量难以保障。加油站会计和财务核算岗位往往在设置上不健全,财务人员的素质也良莠不齐,不能够充分满足加油站财务核算的要求,这就会导致部分加油站在日常财务会计核算中出现财务信息不真实、会计账目不清、财务核算比较混乱,实际支出和预算支出差异比较大、会计核算效率比较低等情况。比如,不能够正确处理加油站的油品损耗,对于零售消耗、成品油运输消耗以及清罐消耗等不能够准确计量,很容易导致财务会计核算不真实,并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财务核算视角强化加油站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举措
站在财务核算的视角,强化加油站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主要是围绕核算控制、预算核算、审核评价核算以及明确岗位职责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管理和强化,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提升加油站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质量,提高加油站会计核算的效益和效率。
第一,强化加油站核算控制。对于加油站来讲,其财务核算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决策控制以及经营控制这两个方面。重视发票管理,建立发票购买、发放、使用、缴回的专用登记簿。购买发票及时在记簿上登记,已备查录。禁止转借发票、禁止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禁止擅自拆本使用发票。同时,费用的控制实行计划管理,由需要支付费用的部门或个人先行填写“用款申请单”(计划单),列明:费用的性质、费用的用途、费用的预计金额、款项支付预计时间等要素,先报部门经理审批同意后,报总经理审批,待取得总经理签署同意的“用款申请单”后方能执行。若需要用款,按计划单预计金额打借款单,金额在千元以上通过银行结算。
第二,强化加油站预算核算。进一步健全完善加油站预算核算也是财务核算视角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加油站预算核算来讲,首先,应当确保加油站日常会计核算中所涉及的明细账目、记账册、台账以及会计报表等真实可靠,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其次,在加油站会计核算上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和大的政策背景对于加油站财务预算的影响,把握相关经济政策对于财务的影响,保障预算编制的合理可靠。同时,依据加油站自身特点和行业管理要求合理选择符合要求的预算管理模型和预算编制方法,合理运用精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核算方法。最后,在预算管理上要结合财务预算报表以及财务会计报表等财务信息进行调整完善,确保财务预算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强化加油站审核评价核算工作。加油站日常财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财务审核评价,进一步强化加油站会计人员对于财务的审核以及评价,提升审核评价质量和效益对于提高加油站财务核算质量,切实减少或规避加油站财务核算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站在财务核算视角强化加油站的审核评价核算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一是要进一步细化职责,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核算失误,增强评价核算工作的科学性。二是在财务评价核算标准的制定上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财务制度和规定进行,结合加油站行业特点和管理需求,围绕加油站个体层面以及整体层面两个角度来进行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三是财务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之后还要结合本单位的奖惩机制来开展工作,以此来全面提高加油站财务核算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明确责任,切实减少财务核算风险,杜绝财务损失。
第四,明确加油站财务会计及出纳岗位职责。为进一步减少加油站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切实规避财务核算风险,加油站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财务会计岗位职责,核算加油站上交报表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核算交接班记录付出油量是否等于油本日报表记录数量与现金付出记录数量之和;油本付出记录金额是否等于油本日报表记录金额;日销售成品油台账记录的数量和金额与交接班记录的数量和销售日报表的金额是否相等。对于出纳岗位,也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负责货币资金的登记、核算与管理。及时准确办理票据的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行使追索权等事项。严格审核外单位交来的各种支票、汇票、承兑等银行票据,及时背书收到的承兑,准确无误填写各类票据并及时送交银行,做到当日票据当日送交银行,不得积压和拖延。严格审核各外单位交来的缴款凭单,鉴别现金真伪无误,当面点清,准确收回各类营业款项。
4.总结
总的来讲,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油站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对加油站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基于此,加油站财务管理者有必要建立健全管理会计核算体系,切实提升自身财务核算能力,围绕财务核算视角切实发挥管理会计管理职能,并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和行业发展需求,依靠会计核算能力的提升为单位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为加油站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强.现代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22).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4
【关键词】公路建设 财务管理 问题对策
一、引言
我国公路的发展与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建设情况也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总体社会及经济能力。由于公路建设主要依托机构为公路单位,而公路单位建设公路的过程中,又需要合理的,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加强我国公路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力度,是提升我国公路建设工作的直接决定因素。针对其具体发展情况,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其工作发展。
二、公路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成本管理问题
在日常的公路建设过程中,针对建设所投入的成本资金,其在实施前的预算和实施中的核算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针对此问题,财务工作人员需要依照预算标准规范要求,对其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情况进行了核算审查,主要审核的内容为各项资金费用的实际使用情况。只有经相应的审核才能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避免工作中出现相应问题,保障预算正常执行,减少工作中的各项经济损失。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工作单位未按照相应的流程办事,导致其预算成本与实际的核算成本差异较大,两者不能相互对应,反应不出实际的工程进度情况,造成资金成本的混乱。而且,还有一些单位在工程建设时,没有建立系统的预算管理制度,造成预算的不合理使用,致使工程成本得不到对应的使用,导致费用的浪费及工程进度的延误。有些还存在着私自挪用资金,严重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二)财务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对于公路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建设还存在着较严重的缺陷;从而导致其问题较多,其中,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整,导致出现了许多的财务信息造假现象,对财务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阻碍了财务工作的开展,加大了财务资金问题。对我国的公路财务资金投入建设也有较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其主要就是公路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结构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职业能力问题,导致监督管理力度差,没有形成积极的,有效的,系统的财务成本资金使用约束效果,透明化的工作模式不强,最终导致财务管理的工作不断恶化。
(三)财务管理人员问题
公路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力及工作态度也直接的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对当前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来看,其由于快速的岗位流动性,使财务岗位的人员在这种频繁的流动中,容易出现专业程度不强,业务素养较低等问题;导致一些没有相应财务管理工作资格或经验的人员在进入岗位后,扰乱其工作的流程系统,降低其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使重要的财务信息在这种快速的岗位流动中,容易被泄露,从而阻碍了财务工作的发展。而且,在此过程中,还会出现违反财务法律规范的情况。
三、公路财务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一)完善财务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制定科学系统的预算资金管理体系,经过程序化的预算资金管理活动,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及经营管理效益。具体的流程包括;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过程控制,考评结合等。以此来促进公路建设管理,实现现代化公路管理体系的价值最大化。预算是财务管理者重要的量化管理工具,协调相应的计划发展,在发展中针对各种各样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目标的形成。将预算按照具体发展的阶段性进行对应的建设,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拖动预算的管理实施。使预算贯穿于整个活动中,与活动中的各项资金使用都相应联系。经预算对不同阶段的管理目标方向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不断促进其管理过程中的工作目标的优化提高,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财务监督体系建设
在公路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有系统的财务预算体系,而且还要配备相应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用其来支撑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实际工作中,可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由单位负责人经过会议商讨确定此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并建立具体的监督管理政策制度,对违反制度的财务工作予以相应的惩罚。对于此项工作的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要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建立定期的工作考核标准,对其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检测。依照国家相关财务政策建立财务审核标准。将其单位内部的管理监督纳入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中,并将内部的财务监督活动与外部的监督相结合,进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
(三)提升财务人员职业素养
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是财务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对其进行不断的改善,可有效的改进财务工作的现实问题。企业单位对其财务工作人员可采取定期性对应式的财务工作能力培养,通过建立工作评价体系,对日常工作中工作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定期的问题总结。开展学习培训班或财务工作能力讲座的形式,对其进行职业素养及能力的教育。在平时工作中,还要针对国家相关的财务政策进行及时的学习。提升财会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全面的提高其工作职业能力及素养。建立健全专业化的财务工作队伍,推动公路单位财务工作的稳定发展趋势。
四、结束语
公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决定着其公路建设发展,对我国的交通道路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预算、监督体系,加强成本资金的使用;同时,提升财会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及个人道德水平,根据国家财政政策的发展,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5
体制、模式和效果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一直是广大农民关心的焦点,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监督管理是农村实践“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切实体现。要搞好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监督管理,就需要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深入调查研究,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体制和办法。因此,我们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的特点,按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的不同,在陕西省渭南市一些地方分别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过试点和参照全国各地农村财务监督管理经验,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和模式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框架内,按照两种监督管理形式运作比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情特点。一是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集体经营企业和发包集体资产为经济收入来源的确定为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干部管理能力强,农村集体有收入,农村公共支出不需要直接从村民中收取,加之农民的经济收入高,负担轻,农民对农村财务的关注程度不强烈,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监督管理实行会计委派、县(乡)农经部门定期审计监督的形式,收效比较明显。通过在我市的一些地方试点证明,采取这一形式管理农村财务既放活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自,又保证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集体经济收入依靠国家财政补助、出售集体资产和农民上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定性为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干部的管理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农民的收入低,负担重,农村公共支出中大部分来源于农民自身,村民对集体财务支出关注强烈,因此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办法得当,效果显著,在试点地区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这一形式的运作模式是:在不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以及核算单位的前提下,实行审批权、监督权和资金管理权“三权”分离。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成立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取消村组财务监督管理人员,核算中心村组会计业务,招标银行办理出纳业务.村级只设一名报帐员。核算中心为各村分别设立帐户,分别建立帐簿,分别核算财务收支。银行帐户实行核算中心与村委会共同管理。在审批权上,按照资金的用途,金额大小,分别由村委会主任,村委会主任和村民理财小组,村委会主任、村民理财小组和村民大会审批。审批后报核算中心报销,核算中心依照有关制度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开支,核算中心有权拒绝报帐。对于合理开支,核算中心在票据和现金支票或转帐支票加盖审核专用章后,报帐员方可到招标银行支取现金或转帐。招标银行在办理支付业务时,必须查验相关票据上的印鉴是否齐全(农经审核专用章、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审批人专用章等)。通过试点实践,充分证明,建立新型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抵制了不合理开支和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据2002年陕西省渭南市在合阳县的试点来看,合阳县农村财务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以后,共拒付不合理开支200余万元,其中节约招待费31万元;抵制不合理收费300余万元,减少村组财会人员706人,节约管理费120余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减负16元。二是保证了农村财务常公开、真公开,增强了透明度,真正体现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利,改善了干群关系。合阳县农村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后,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比较规范,全县16个乡镇都能按要求实行财务月公开,使群众及时实实在在的了解村组财务的真实收支情况。消除了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和因财务问题引发的集体上访。三是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我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支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村公共管理事务的补贴不乏是一种好的办法和形式,农村财务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而采取的措施。经框算,渭南市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以后,可以直接减少村组财会人员8280人,可以节省公共支出1242万元,而同期国家只需增加乡镇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190人,财政增加负担104万元。同时国家增加负担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从乡镇机构改革分流的人员中选用,解决了部分分流人员的出路,推动了乡镇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四是有利于加强农民负担和农村承包合同的监督管理。通过这一形式的财务监督,承担农民负担和农村承包合同监督管理的农经部门可以及时的发现农民负担和农村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查处和解决或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对于事前化解农村不稳定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是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多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有利于推动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服务。六是有利于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实施。经过我市财务试点证明实施“村有乡管,统一结算”制度,加强了“两税附加”的管理,保证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七是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制度以后,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实现了党支部对村级经济工作的领导和对村委会工作的监督,很好地解决了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八是有利于杜绝农村新的不良债务的发生。九是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混乱的问题。彻底改变了过去财务监督管理中的“节节账”、“片片账”、“摊摊账”的问题。十是很好地解决了乡镇政府、有关部门截留、挪用、侵占集体资金的行为。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制度以后,一方面,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挪用侵占集体资金,难以通过村民理财小组(或村民大会)审核,因此就无法从银行领取或转取资金。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截留集体资金,农村干部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金,又无法摆脱农经机构的监督,从而保证了集体资金的安全。
总的来说,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不仅强化了农村各种权力间的约束与监督,实现了权力科学合理的分配与重组,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发展,而且加快了农村民主法制化进程,真正保障了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顺民意,合民心,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但是,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制度改革只是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的初步尝试,仅仅是开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困难、问题与对策
由于受体制的约束和认识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进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也将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进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势必会触及部分农村干部和一些部门的利益,改革中必将会遇到阻力。二是部分县乡领导对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认识有偏差,不能正确理解加强农村财务监管与全面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关系,对实施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有顾虑。三是现行的农经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要求。具体表现在:税费改革以后,以监督(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监督、农民负担监督)为主要职能的农经机构难以对领导它的县乡政府和与之有利益关系的权力部门,全面履行监督,以致影响了农村各项改革的效果。四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由于受利益因素的驱使,在现行的财政拨付体制下,“两税附加”、农村转移支付难以及时足额到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五是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进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力度不够,势必影响到改革的成果和效果。六是国家对农经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差,个别地方实施中就可能出现安全等问题。七是化解历史遗留的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困难重重。版权所有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6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控管理;财务制度;创新管理
电力企业的内控体系是保障企业正常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部分,而财务内部控制又是这个关键部分的核心环节,在整个内控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核心位置,对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企业长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煤炭价格波动幅度扩大、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的外部经营环境下,电力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管理难度变大、经营业务更加复杂、经营风险不断显现的重要战略改革时期,如何在电力企业高效、规范地建设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增收节支、提高盈利能力的目的,是企业管理层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加强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财务内控指企业财务内部的管理系统,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财务内控的核心,企业各种真实的经营状况都是由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最终反应出来,管理控制是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制度和程序的总称,反应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停留在按照国家相关部委基本要求,完成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状态,与财政部要求的建设全面内部控制体系还有一定程度上的差距。从建设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向建设全面内部控制体系,将是今后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建设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可以推进电力企业不断对财务内控制度进行完善,提高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财务风险,进一步深挖财务管理创新价值,迎接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竞争。
2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现状分析
1)财务内控管理理论不成熟,对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践和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内控体系的建立大多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内控管理方面的现成经验,造成针对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创新方向的研究严重缺乏[1],由此借鉴而来的财务内控理论更是无法很好地服务国内企业。其次由于电力行业长期实行统一领导、垂直垄断、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相对于经营管理方式创新、创造利润价值而言,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社会效益,大部分企业管理者仅重视生产经营,对内控管理体系不能够全面认识,对财务内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开展难度。2)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我国电力企业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条件就是要建立一套符合新形势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企业财务内控的管理力度[2]。虽然财政部在2015年1月了《电力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为电力企业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提供了依据和操作规范,但是电力企业没有及时建立专门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相关制度还只是针对成本费用、工程项目等的专项管理制度,并没有整合在一起,而且没有提高的内部控制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对财务相关控制准则建立不完善,最终会造成财务内控工作没有可依据的标准。3)控制管理方面的内部人才缺乏。对于电力企业目前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而言,一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和陈旧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运用新的管理手段和内控理念,这就亟需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但是企业财务部门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岗位,几乎都处于兼职岗位,在这种人员配置环境下,容易出现财务内控出现管理规范性问题,在分析问题时不能够进行深度的理解,风险无法及时防范,内控的质量和水平更是难以提高。同时,内部控制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知识理念会随着经济环境和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财务人员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就会导致知识结构跟不上现代社会企业财务内控的要求,尤其是财务内控专业技能水平。4)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保证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所以,对于基本的会计监督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就是对经济事项的制约和管理,这也是企业内部经济能够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措施。内部控制机制及监督机制健全性和完善性的缺失往往是导致企业会计核算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由于部分管理者综合素质有限,对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企业资产的浪费和损失。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时会出现从事会计监督的财务人员由于怕得罪领导,对于监督权力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的情况,最后使得财务的监管工作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还有的一些从事监督工作的财务人员只是进行一些走场的监督工作,这样根本就发挥不了应有的财务监督作用。
3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途径探析
目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基础较好,体系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借此契机,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断完善财务内部控制,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1)改善电力企业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的保障,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公司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3]。内部环境包括组织架构、发展目标、管理理念、社会责任、企业文化、权利和责任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等内容。要想优化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就要保证其相应策略有足够的执行力度去实施,因此一个完善健康的企业内部大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对电力企业现有内控环境进行改善,前提就是要做好落实责任的工作,将企业内部各控制管理层的责任落实分明,确定每个阶层应该负责哪些财务工作,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法人制度去引导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更好地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其次,电力企业应当在财务部门中配备具备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专业知识能力的专门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并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要不断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定期进行内控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理清会计岗位职责,切实维护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有效运行,起到有效的规范引导作用。2)依托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内部财务监督体系。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较全面,现在已初步搭建了统一的风险管理与内控平台,将风险及内控管理职责、流程、标准及具体管理控制要求进行在线固化,实现信息流和业务流的有效整合,提升内部管理信息沟通效率,贯通并规范跨层级、跨部门、跨单位的内部管理行为,确保风险与内控规范体系建设成果有效落地。系统上线以后,应该根据测试运行结果,进一步对系统内各类功能进行优化提升。统一的风险管理与内控平台将会为财务内控风险管理提供极大的便利。目前,电力企业已经引进了ERP系统和自主研发了财务管控系统,两个系统都具有很高的实时性,保证了财务信息的流动性和实效性,实现了企业财务内部信息交流的同步性和沟通性,对财务内控管理提供了良性发展的坚实基础。在财务管控系统对各类财务处理流程进行统一固化,使得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岗位之间互相牵制,大大规避了财务风险,实现了财务标准一体化管理。同时,在财务管控系统的在线稽核功能中,持续开展在线稽核规则梳理工作,编制全国普适性规则清单,为开展日常在线稽核做好基础工作,每月生成在线稽核月度工作报告,通过反馈机制实现了财务内部监督功能,为财务内控工作更好地开展设立起有力的后盾保障。3)实现有效的财务内控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价促建设,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优化。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是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与理解的过程,可促使财务内部控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开展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最好由内控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或者聘请中介机构组成内控评价工作组,成员应当注意吸收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财务人员参与评价时要注意成员负责的评价工作范围与其自身岗位职责相分离,确保内控评价的独立性。同时,财务部门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自己的财务内控系统进行测评,或者将财务领域重大业务事项、经营管理高风险领域开展专题评价,这些内控评价活动都对会提高内部控制效果。最后,内部控制评价应当准确揭示财务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4结束语
企业财务内控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基础的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断完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财务内控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才能实现内控管理的真正价值,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芦俊霞.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2,(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