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电算化的历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电算化的历程范文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教改 能力目标
一、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趋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制定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即到2010年,力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
广东省对会计从业人员资格审定时要求除具有免试条件外,必须取得省级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或珠算五级证书。在国家和广东省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的深化,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结合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性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
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完善措施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已经在戴仕弘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教改项目。会计电算课程完成了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根据会计电算化的能力目标建立项目训练体系,并在实际教学中开始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软件方面,我院已与广东用友软件有限公司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广东用友软件有限公司给我院赠送了价值116万元的U861ERP软件,并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为更进一步提升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水平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软件和师资基础。
高职高课程改革任职而道远,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既要比中职类院校更重视能力本位的教学思路,又要比本科教学更重视就业导向的办学理念,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方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尚需要完善的方面。
1.弱化会计电算化的考证,加强会计电算化在就业实践性的应用
对于高职院校考证能够体现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证明,也是学生就业的一个敲门砖,但我们所开的课程并不是考证培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考证的意义而忽视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养目标。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与培训,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维护能力,能借助现有计算机系统熟练的掌握相关应用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做好会计数据收集、存储、加工和传输等工作,并且能够为会计软件的升级换代提供相关的专业意见。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品牌是比较多,学会使用一、两个财务软件并不是电算化会计教学的主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原理都是相通的,用发展的眼光看会计电算化课程,是让会计电算化课程能够做到一通百通,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实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能力型”教育的高职教育目标。
教学内容面向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应用,弱化考证概念。考证理念可以作为推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推动器,但不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全部,更不能将高职高专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变成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课程。
2.弥补教材不足,完善面向就业领域的项目设计
目前,在用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是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编写的初级会计电算化教材,内容没有根据2006年新公布的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更新,内容陈旧,作为考证教材尚可,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课程就有点不足了。
由于教材偏重于考证内容,内容与实际公司中常用的基本模块和功能相差甚远。例如,在教材中重点内容是建账、基础设置、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六大模块,而进销存模块、账表的查询、反记账、反结账、自动转账业务却没有任何介绍。这些内容恰恰是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经常使用操作的基本技能。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却没有得到任何培养。
为了弥补教材不足,没有针对性的弱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补充教材,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内容。补充教材的内容主要根据学生就业后使用较多的模块和较常用的功能。相关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广州城建职业就业指导中心的分析数据获取。
3.改善教学软件不足,建议采用网络版教学软件或增加实用性较强的电算化模块
目前的教学软件注意是会计电算化考证使用的附带光盘软件,而且是单机版软件,其稳定性和实用性都不足。一方面,开始使用电算化软件的企业都采用的是网络版的电算化软件,因此,软件与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脱节;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模块与实际企业主要采用的模块脱节。在实际企业中进销存模块即销售模块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项模块,一般企业在购买总账模块后就会买到销售模块,但对于工资模块和固定资产模块很少购买,但是对于销售模块的内容由于没有相应的软件进行配套而忽略的这方面技能的培养。在学院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新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增加网络版教学软件的应用,同时增加进销存模块。
三、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的建议
1.深化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以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实现良性互动
深化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继续完善以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实现良性互动的教学效果。在建立能力本位的项目时,每个项目可以形成一个单项能力点,也可以将单项能力点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核算体系的综合能力的训练。每一大节课都有相应的任务项目需要完成,并且进行评分,通过任务项目驱动,实现能力目标。同时针对学生就业的行业,补充不同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能力本位的教学项目,完善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改革。
2.增加网络版教学软件,开展会计岗位教学模式,实现仿真实务教学
在学院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新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增加网络版教学软件的应用,同时增加进销存模块。在实训课程的阶段,能够实现公司工作环境下的全真仿真实训,可以实现不同会计岗位角色的实训,通过轮岗的方式更好的实现会计电算化体现能力目标的整体课程设计和单元设计的相关项目。
3.扩大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资源,建立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网络交流平台
在网络中建立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平台,由该课程的骨干教师进行维护。平台包括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各模块的能力训练项目,会计电算化考试信息,学生有问有答等内容。建立会计电算化网络交流平台,一方面,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学资源可以达到共享和积累。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求操作性较强,学生如果在课外训练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交流平台得到及时解答,如果问题具有共性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4.基础会计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课程及实训相结合
基础会计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会计核算体系方面具有相通性,在教学中可以实现二者的转换。在课程项目资源方面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共享,在相同项目资源的基础上分别通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两种模式完成,对基础会计的核算体系更加清晰。合理地将手工核算的方式与方法运用到电算化项目中,要通过系统全面分析与设计,让学生在项目教学中感受两种会计数据处理方式的转化,进一步掌握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操作方法,并且实现了手工会计核算向电算化会计核算方式的转化。为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顺利地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从而最大限度缩短学生上岗的适应期。
5.以就业为导向,将会计电算化课程所学技能引入到后续课程中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不仅限于一学期能力的培养,鉴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毕业面向的工作岗位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会计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较多,因此,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华,引入到毕业设计课程及毕业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以突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办学特色。
首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计划筹建财务咨询公司,在校内创业园中办公,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注册,财务咨询公司所以工作人员均由学生担任,并由具有丰富会计工作经验的“双师素质”老师担任场外指导工作,主要对校内经营单位,校外周边经营单位的外帐进行记账和财务咨询工作。在记账方面,采用手工会计账务处理与会计电算化软件账务处理双管齐下,扩大会计基础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实践方法的应用,使学生能都对手工会计核算与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的区别与联系有了一个更感性的认识,更能突出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其次,将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学习任务与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与高职高专后续课程相相结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设计已经突破原有的一份调查报告或会计类小论文的形式,将就业导向的思想贯穿到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综合的考察高职高专毕业生对会计账务的处理能力。对一家中小型企业一个月的真实经营业务进行建账、核算、记账、结账、出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实践操作,全面体现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毕业生在实际会计账务处理方面的能力。在账务处理所采用的工具方面,不拘一格,手工记账法与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并用,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延伸到毕业设计课程中,更好的实现了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将毕业生进入企业开展工作的排他性影响降到最低。使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总理在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召开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座谈会上强调,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2010年9月13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培养适应地区发展的需要的人才,增加学生就业能力,更坚定了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方向,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实施的过程和效果看,已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邢菁,浅谈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王莹,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会计电算化的历程范文2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其培养目标是电算化的应用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即财务软件的操作上,使学生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同时使学生熟悉各项会计电算化制度。
一、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电算化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
1.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该熟悉会计信息系统由手工向电算化转变的过程,鉴于此,会计电算化理论教学的内容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实现会计电算化上。其内容主要包括:
电算化信息系统硬件的配置;微机的选择购买;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财务软件的取得方式;商品化财务软件的选择购买;电算化人员的配备;数据准备组;数据处理组;财务管理组;电算化信息系统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硬件控制;软件控制;管理制度控制;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审计。
2.财务软件的开发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存在很大争议。有人主张讲,有人主张不讲,有人主张讲深一些,有人主张讲浅一些,各个教材的内容也相差很大。笔者在电算化的教学中发现,有选择的讲其中的一部分还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财务软件的开发方法及各个系统设计的介绍,使学生对财务软件的开发方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加深学生对财务软件更深层次的理解。但这一部分内容不应该过深的加以介绍,具体来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财务软件的开发方法;各个系统设计(账务、报表、材料、销售、工资、固定资产等);各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各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各系统的代码设计;各系统的输入设计;各系统的输出设计;安全可靠性设计;简单的程序设计。
二、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其培养目标就决定了其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为此,电算化教学的课时应用一半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做实验:在微机上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使用。
1.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软件的操作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目前,学生所学财务软件大多为核算型财务软件,管理型财务软件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开设。因此,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详细介绍核算型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电算化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账务系统、报表系统、材料系统、销售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工资系统等,每一个系统操作方法的介绍可以按照功能模块的顺序来进行:初始化、数据输入、记账、结账、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等。在每一个功能模块的介绍过程中,要把其中注意的问题、使用要点、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讲清楚,然后让学生反复操作直到熟练为止。在讲授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对手工和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手段、方式进行比较。由于计算机的知识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学,而会计电算化一般在二年级下半年和三年级上半年才学,所以,对于财务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论是软件的原因还是硬件的原因),教师都要教学生怎样处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单位不设系统管理员这一岗位,所以平时的实验中,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处理常见问题,以帮助学生在就业后能迅速的适应其工作岗位。计算机一些硬件故障的处理和一些系统软件和操作软件的使用(如:局域网、EXCEL、WINDOWS、DOS、FOXFRO)也应是实验的教学内容。财务软件的编程和上机调试可以作为学生的选学内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进行。
2.实验教学方式
(1)实验地点。电算化实验教学的地点最好选在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一边讲授一边操作以演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有问题可以向老师提问,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要着重给学生讲授。有条件的学校应为电算化专业单独配置机房,因为一般的财务软件兼容性较差,如果和其他专业合用机房,财务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
(2)实验资料。电算化的软件操作一般需要两套实验资料。一套实验资料会计分录已经做好,没有原始凭证,学生只需根据填制好的凭证进行输入,按照程序操作即可。采用这种方法,学生不用考虑会计凭证是否正确,有利于学生尽快熟悉财务软件,一般适用于学生平时上课实验用。另一套实验资料只给出原始凭证,由学生自己编制会计分录,自己输入、自己操作,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复习所学的会计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一般适用于期末学生的综合模拟实验。
(3)实验方式。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验可以分为单项实验和系统实验。单项实验可以分为:财务报表系统实验、工资系统实验、材料系统实验、产品销售系统实验、成本核算系统实验、固定资产系统实验等这几个单项实验可以随教学进度分块进行,实验资料应采用编制好的记账凭证,主要帮助学生熟悉财务软件使用。同时也可以和手工会计单项实验相联系,对同一套会计数据,一方面用手工方式进行核算,另一方面采用电算化方式进行处理,最后把二者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电子数据处理的感性认识。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实验一般在期末或毕业时进行,此项实验要注重综合性,应把几个单项实验有机的融为一体。实验资料的准备应全面具体,所给出的应是会计原始凭证,以便使学生熟悉整个电算化数据处理的流程,更好的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知识和提高对财务软件的进一步理解。此外,系统实验还可以按照电算化的岗位的分工来进行,在实验时,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组,每一组的学生按照电算化岗位的划分各司其职,一段时间后相互轮换岗位,使学生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锻炼。
会计电算化的历程范文3
本论文的背景: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并且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企业会计领域出现一种新的局面,财务会计人员处处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打交道,执业会计人员需要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并在会计业务中使用计算机;会计管理人员需要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状况,利用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参与企业的决策;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人员需要审核和评价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评价输入和输出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会计咨询人员需要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和使用。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经济社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论文的意义: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顺应了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面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作一展望,针对如何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2.本论文的基本内容
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1.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
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2.1会计电算化程度将有很大提高
2.2会计电算化管理将更加规范
2.3商品化会计软件将更加实用
3.今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本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本论文的重点:
1.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以及当前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2. 分析和展望中国会计改革问题与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
本论文的难点:
1. 如何将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
2. Accounting personnel business level how to improve, and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accounting itself
4.论文的撰写计划
第一、二周(2019.8.29-2019.9.11)写开题报告
第三、四周(2019.9.12-2019.9.25)查资料
第五周(2019.9.26-2019.9.30)初稿
第六周(2019.10.8-2019.10.14)定稿
5.参考文献
[1]胡晓翔,李宗快,. 会计电算化审计现状及其完善[J]. 商业时代,2019,(15).
[2]吕文涛,张洪波,.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会计之友(下旬刊),2019,(4).
[3]贺军,.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 会计之友(下旬刊),2019,(3).
[4]刘鹏,刘涛,.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 财政监督,2019,(6).
[5]侯丽平,.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综述[J]. 会计之友(中旬刊),2019,(2).
[6]金美子,. 医院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问题及若干见解[J]. 中国卫生经济,2019,(2).
[7]黄海娟,. 浅谈在会计电算化和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税务稽查[J]. 中国税务,2019,(2).
[8]何群英,. 会计电算化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 财政监督,2019,(2).
会计电算化的历程范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程序语言;核算业务;ERP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36-02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Accountant Computerization in China
RAO Zhen-yu,LIAN Shi-you
(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 710065,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begins from the below aspect, simply narrated our country accountant computerization some basic situations, to the beginner understood accountant the computerization has the very goodhelp function. First, concept: Accountant computerization is applies accountant by the computer primarily present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ally to serve the abbreviation, replaces with the computer artificially keeps accounts, to do accounts, the newspaper account, as well as partially replaces the human brain completes to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alysis, the forecast, the decision-making and the process concept; Secon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divides three stages: The start stage,the promoted application stage and popularizes and enhances the stage; Third,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ence question; Fourth,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forecast.
Key words:Accountant computerization;Program language;Calculation service;ERP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的过程。目前已成为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西方发达国家会计电算化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经过40多年发展,到80年代末会计电算化已进入网络化、信息化阶段。随着第四代语言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会计软件不断改进提高,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开始方便地面向普通财会人员。
1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与国外相比,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从七十年代末至今仅仅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开展程度、组织管理和软件开发等方面来分,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1 起步阶段(1979年-1982年)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期间主要用于科技计算。自70年代后期开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极少数企业开始尝试用计算机处理工资计算等业务。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元用于“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在此也首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一词。这一阶段的设备主要是中小型电子计算机,体积大、价格贵。程序语言以COBOL、ALGOL等高级语言为主,中文处理能力弱,主要用于极少数大型企业工资核算等计算量大的单项会计业务。此外:计算机专业人员不多,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人奇缺。
1.2 推广应用阶段(1983年-1988年)
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财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手工核算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另一方面微型计算机在国内市场的大量出现,计算机成本大幅降低,使用方便。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和推广。这一阶段会计电算化主要特点是:
1.2.1 从硬件、软件发展看:会计电算化以微机为主,汉化的操作系统研制成功并不断完善,使中文处理能力大大增强。程序设计语言主要以BASIC等为主。
1.2.2 处理内容从工资计算扩展到帐务处理、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大部分核算业务,一些企业开始向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过渡。
1.2.3 应用软件的研制以应用单位委托有关单位开发为主,各级行业主管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研制核算软件,并大力推广。
1.2.4 重视复合人才的培养,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既懂计算机又懂财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高等院校、研究所开始设立相应专业培养这方面应用人才。但这一时期软件仍以单项为主、低水平重复开发十分严重。
1.3 普及与提高阶段(1989年至今)
1.3.1 从单台微机向多用户系统、网络系统方向发展,在系统内实现数据共享。
1.3.2 从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电算化发展,开始逐渐向会计分析、会计管理,如责任会计、目标成本、量本利分析等方面深入。
1.3.3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开始得以加强。在财政部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出现了以开发经营会计核算软件为主的专业公司,通过研制通用软件减少了低水平重复开发。
1.3.4 会计核算软件向商品化发展,除了一些较大企业可以自己开发,许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事业单位可以购买通用的会计软件,省时省钱。
2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经过20多年实践探索,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首先,我国不断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和引导,针对企业低水平重复开发问题,一些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了适合本行业具体特点的会计核算模型、标准,以及不同行业,地区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1989年财政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等管理办法,标志我国会计电算化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制度化阶段,之后各部门都纷纷制订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并开展对会计软件的评审。其次,会计电算化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与普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企业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单位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除了大中型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外,一些中小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也在积极推行此项工作。再次,会计软件开发也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我国相继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会计软件开发、销售、服务的专业性公司,如用友公司等。会计软件走向了商品化道路,加速了电算化发展进程。
虽然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2.1 应用面还不够广且人才匮乏
目前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主要是大中型企业。从整体看,应用面还很有限,还有相当大比例的中小企业、商业、科研事业单位仍为手工或人机结合操作。另外,会计电算化需要的大批专业人才,如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编程、维护人员,操作使用人员及组织管理人员等,目前现状与需求相差较远。
2.2 处理内容仍以核算为主,财务管理电算化发展滞后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一些单项或几项会计核算业务,帐务处理、材料、工资、固定资产、成本、销售、报表等全部实现电算化的还不是很多。我们知道,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不是应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帐、算帐、报帐,而是要实现财务管理电算化,辅助财会人员管理和决策,以提高经济效益。这方面进展不快,导致部分人认为会计电算化意义不大。
2.3 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试运行的会计软件很多,但有相当一部分软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企业长时间难以甩掉手工操作,仍停留在计算机与手工双轨运行阶段。其中原因很复杂,有的是基础工作跟不上,有的缺少专业人员,有的软件水平差,有的是维护工作跟不上等。
2.4 会计软件设计规范化不够
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的财务软件公司各自使用的程序语言不一样,由于软件的编制过程没有规范的程序,导致财务软件的科目代码等至今没有统一,这种现状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和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极为不利。
3 我国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在这个领域也应该同发达国家接轨,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会计电算化产业体制。
3.1 会计信息网络化是必然趋势。
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建立。
3.2 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化、智能化。
由于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性较强,需要专门的人才,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且具有较高的成本,因此为小企业及个体经济提供信息服务的专业部门(类似于目前的记帐)将会逐渐出现。此外,随着智能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处理也会朝着智能化发展。
3.3 财务软件应当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
1996年4月,中国会计学会召开会计电算化研讨会,首次提出财务软件应当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财务软件不再以财务核算为核心,它将以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为中心。现行会计体系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况且,如果电算化一直停留在财务会计子系统,而不涉及管理会计子系统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那么也就限制和失去了发展电算化的意义。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
3.4 会计电算化急待完善和发展。
在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中,通用型财务软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加入WTO,许多跨国企业使用不同的会计标准,从而计算出了不同的利润结果。这就要求自助型的会计系统,使每一个用户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各种模块进行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等。促进会计自身的发展和变革,推动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
4 结束语
我国会计电算化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发展相对缓慢,功能相对落后,和国际接轨还需要很长时间,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一代代的会计工作者,计算机工作者乃至各行各业的精英的不懈努力,才能把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更加完善,为更多的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韩立宏,尚英奇.对会计电算化层次性教学的探讨.黑河学刊,2002年04期35-36.
[2]王汉中.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冶金财会,2007年05期,51.
会计电算化的历程范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系统; 知识经济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走过20多个春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也出现诸多的问题。面对现状,我们所能做的有效工作更多的是反思,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这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工作,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做好与之相关的每一项工作,以确保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整个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为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奉献出全部力量。
对此,首先我们应该对会计电算化的内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会计电算化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用系统思想分析、设计和建立的用于处理会计核算业务,提供财会信息,帮助管理人员进行财会决策的现代会计系统。会计及电算化系统是研究分析如何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会计业务的核算处理,从而进一步研究如何用计算机进行会计管理、会计监督和控制,进行财务预测、决策的一门科学。由此可见,我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绝不可以只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而要上升至理性认识,从理论层面来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只有将这一项前提工作做好,我们才有可能有效地处理好之后的各项工作。
此外,我们还应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历程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新的工作计划。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1979年财政部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拨款500万元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1981年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但当时缺乏计算机方面人才,没有相应设备,致使我国会计电算化虽然起步了,但发展缓慢。1988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推动全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使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迅速推广,但由于技术经验等方面不足,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1994年,财政部颁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根据文件精神,各级财政部门开拓创新,积极工作,有序引导,使会计电算化在我国逐步普及。1999年以后管理型会计软件迅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成熟并进一步朝着管理型、网络化发展。多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国有近30%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大中型企业在90%以上。在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已达70%以上。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质量,加强了信息流通,成本核算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200多个,据1992年底财政部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20%左右,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均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账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
然而,我们在品味成功喜悦的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会计电算化工作发展所存在的种种问题。(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即对其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其概念认识不清,对其保密性、安全性、数据可靠性等缺乏系统而深刻的理性认识,人们的传统观念一时难以改变;(2)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4)会计软件存在缺陷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对此,我们应该持有良好的心态,正视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对当前会计电算化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在做好基础工作(如重视科目的设立;重视摘要的填写;重视密码保护;重视权限设置;重视发票等凭证内容的全面准确性;重视培训工作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进行,并进行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这样,我们才能逐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整体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客观的分析和预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1)以机代账的单位逐渐增加。自实施《会计电算化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以来,随着软件评审工作和以机代账评审工作的深入开展,将会有更多的单位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开展工作;(2)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与管理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并与国际接轨;(3)向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由单纯的会计业务工作的电算化向形成本单位的财务信息、统计信息、其他业务信息、综合数据库的综合利用方面发展;(4)向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会计专家系统方向发展。会计决策是指根据会计资料,使用会计模型,运用会计分析方法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优选,从而达到事前决策的目的。会计专家系统就是指能模仿专家,并发挥同样作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5)逐步建立为宏观管理现代化服务的各级会计信息中心。
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力量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电子化、信息化促使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结构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而会计作为一个随着环境因素和不断演变的人造经济系统,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因此,知识经济的出现必然使得现代会计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纵深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东梅.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商业现代化,2005,(4): 92.
会计电算化的历程范文6
【关键词】信息时代;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处于向会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转型期。进入21世纪,会计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深入的应用。新的会计环境在给会计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求会计变革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使会计工作真正从事后核算转向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专业化、更有效的咨询服务。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现状
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及作用。会计电算化是由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并能部分替代人脑完成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
2.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以及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使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同时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重大革命。
3.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和现状。在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普及率高,但会计电算化工作由于受自身条件、人员、软件等因素的影响,其会计电算化工作进展较为缓慢,总体应用水平较低。企事业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质量,加快了信息的流速,成本核算时间大大减少,会计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共享性。使管理者能及时做出正确决策。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
4.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能满足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需
要。但是,目前不少单位,还处于单机模式,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局限于会计核算业务。在软件的研发上,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后核算的水平上,还要在预算、决策、规划、控制和分析等管理功能上有所提高。会计软件质量还有待提高。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再向全面业务型发展,还需努力。而发达国家会计电算化已进入了联网的阶段,形成了有机组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如果我们企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能跟上世界会计电算化发展步伐,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的经济建设将会大大提高。
5.会计电算化的意义。(1)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会计工作数据量大、准确性要求高、核算繁琐枯燥、时间性强、劳动强度大。会计工作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不仅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记帐、算帐、报帐中解放出来,而且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与性能是手工无法比拟的,因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2)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数据来源、核算方法、数据保存等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工手算操作中的易疏漏、不规范、易出错等问题。(3)促进会计职位能力的转变,促进财会人员基本素质的提升。采用计算机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财会工作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保进了会计职能由单纯的反映向监督和控制转变。四是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使各级领导及时、全面了解各种经济技术指标,及时掌握经济活动的最新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财务管理电算化应用滞后。当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主要内容是加强会计核算、收费管理和工资核算的电算化水平,它进一步将中小企业财务工作者从许多繁琐、零碎、重复但又必须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但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电算化应用却发展缓慢,项目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电算化水平较低,导致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利用电算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会计电算化的软件没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会计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中小企业会计软件研发人员在某些会计业务处理上对会计规范及会计制度的理解不够。中小企业会计软件的在安全、监控以及报警方面的设置不完善,在使用中通常会出现科目串户、代码输错的现象,在出现错误后系统本身又没有设计预警系功能,使电算化用户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输入凭证自动抢号存在重复的现象、系统不能自动生成、上报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