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干部工作职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干部工作职责范文1
一、狠抓三个到位,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专门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班子靠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了指导组包村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严格考核奖惩,严明工作纪律,切实发挥检查督促和指导把关的作用。指导组成员由机关、事业单位中挑选出政策水平高、责任心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组成,指导组组长由党政成员担任,从而为选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组织和领导保障。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坚持把宣传教育贯穿于换届选举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作用,采取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口号、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换届选举的意义和法律知识,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引导选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我们印制了《致全体选民的一封信》,分发到每家每户,使换届选举工作的方法步骤、候选人的条件以及选民资格等问题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是检查指导到位。首先,吃透情况,分类指导。结合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对村庄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分析,逐村研究,吃透村情,了解民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预案。在此基础上,根据村情和村两委班子情况,将全镇50个村划分三批,分批推进,压茬进行。其次,切实抓好骨干培训。采取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等形式,抓好指导组成员和村选举委员会成员,特别是选举大会主持人的培训,学懂弄透“一法两办法”以及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了解选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使他们既明白“是什么”,还懂得“怎么做”。把集中培训与阶段培训结合,坚持每一阶段进行前首先进行培训。换届选举期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次,培训指导组成员、选举委员会成员76人,培训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389人。多层次的严格培训,为严格依法办事、正确指导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抓好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防和处置。本着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每天召开一次换届选举工作调度会,了解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研究对策,抓好落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
二、狠抓关键环节,提高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质量
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同时,严格操作程序,依法进行选举。重点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一是把好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关。为充分体现村民意愿,我镇采取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选举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选举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三点:第一,严格按要求组织人员和投票,坚决做到不委托投票和人数过半,各村都按要求确定了7—9人的选举委员会。第二,在不违背程序的前提下,把好选人关,真正把那些真心拥护党的领导、公道正派、办事认真、有群众威信的人选进了村民选举委员会。第三,切实加强村党支部对村民选举委员会的领导、指导和监督。全镇有23名村党支部 书记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工作。选举委员会产生后,认真负责,依法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出现一些无明确规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大胆负责,集体决策,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李家洼子村有两个选民重名,会前已交待这种情况必须注明居住方位,但投票时有一部分票未写明,由此出现争议。选举委员会当即研究决定,将这部分票做了废票。选举委员会的果断决策,防止了可能由此引发的混乱场面的发生。
二是把好选民登记关。为确保选民广泛参与和选举的有效性,我们在对各村选民登记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选民资格和“四登”“四不登”有关规定进行选民登记,做到不重、不错、不漏。特别是对人户分离、身份变更等问题,均按市的统一要求,由村民选举委员会讨论决定。选民名单于选举日20天前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为确保选民登记的时间性和有效性,镇党委组织对各村的选民登记及公布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对不合要求的村庄责令限时纠正。因此,在选民登记、公布问题上,尽管我镇人口迁入较多,特别象dh、dxz等村人户分离较多,但全镇50个行政村没有一个村出现问题。
三是把好推选候选人关。首先,做到了“三个严格”。一是严格控制,确保到会人数。有一个村两次组织人数不过半,尽管组织会议很不容易,但仍然果断散会,后采取了新的组织措施,第三次组织推选成功。二是严格推选程序。发票、填票、投票、计票各个环节均实行专人负责,严格控制。三是严格按要求进行张榜公布。各村对推选的候选人都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及公示的要求等,及时向群众进行了公开。其次,达到了“两个满意”。为提高新一届村委会成员的素质,我们在推选候选人前,加强正面宣传,将候选人的基本要求、不宜提名的十种情况等,以“明白纸”的形式,每户一张,让选民在充分了解组织要求的前提下,依法直接提名候选人,推选“好人”,推选“能人”,推选自己信任的人,达到了组织和群众两个满意。
四是把好投票选举关。投票选举是整个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关键环节。为确保这个环节的合法有效,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召开选举大会,组织选民投票选举。为保证与会人数,针对我镇企业务工人员多的实际,及时搞好协调,合理安排,确保了企业生产与换届选举两不误。为提高选举的成功率,我们在选举大会召开前,印发了选票票样及填写要求,每户一份,广泛宣传,并在选举大会上认真讲解选票,解答选民疑问,有效地减少了废票;在发票、填票方面,我们实行点名的办法,逐人领票、填票,充分体现了每位选民的意愿;在委托票方面,我们制定了允许投票的四种情况,严格控制委托投票和票,由村选举委员会审查把关、确认,全镇共办理委托票、票485票,占选民数的2。为保证选举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我们做到了公开投票、当场唱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增加了选举工作的透明度。广大选民十分珍惜自己的民利,参政议政意识空前高涨。一些在外地做生意的选民宁肯生意受损失,也赶回村里投上自己庄严的一票,许多年老体弱的选民在家人的搀扶下坚持到选举会场投票。全镇选民参选率达到92.3,有26个村在95以上。
农村干部工作职责范文2
通村公路作为农村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和必要保障,加强对通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通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为原则,树立建好养好公路就是促进发展的理念,引导全镇人民养路、护路、爱路。实行政府引导、协会管理、村民自养、社会监督工作机制努力实现通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规范化,做到有路必养”保证全镇通村油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通村公路畅通。遵循“谁受益、谁投资”原则。
二、目标任务
通村公路的管理养护由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择优选择人员负责实施,并与之签订管理养护合同。遵循与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与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相配套,与农民兄弟的需求相统一,与交通干线公路相连通”原则,动员广大群众对辖区内所有公路进行全面养护。
1对历年建成的68.2公里通村油路进行全面养护,清扫油路面,夯实路肩,清理水沟杂物,建立长效的乡村通村油路养护管理机制。通过养护,使油路路面清洁干净无损坏,水沟畅通无淤塞,路肩平整坚实无杂物。
2为了保障我镇通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有序进行,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西渠镇通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领导小组
3通村油路养护管理实行分线路承包专人管理养护的方式,全镇分为八段东胜至食珍路为第一承包段,扶拱至始成路为第二承包段,三元至万顺路为第三承包段,海中路为第四承包段,扶拱至致祥路为第五承包段玉成至志云路为第六承包段,什岔至外西路为第七承包段,鲜见小学至出鲜一社路为第八承包段。
三、方法步骤
这次通村油路养护管理工作从年月30日开始到月30日结束,集中两个月时间,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各村要成立通村道路养护管理领导小组,健全油路养护组织,健立建全各项工作职责和制度,及时宣传动员,制定切实措施,逐村、逐路段进行精心设计规划,按照养护的技术要求,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全面完成养护的各项任务。镇上对各村道路养护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村油路养护管理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各村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形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通村油路养护建设打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农村干部工作职责范文3
一、抓住一个关键点,在加强领导、健全运行机制上狠下功夫
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规范运作是重点。领导干部的认识程度,决定着抓工作的力度。近年来,为全面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我们利用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尤其是农村干部,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健全运行机制,深入扎实地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区里专门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直11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民政局专门设立了办公室,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编制2人,民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明确一名副科级干部专抓此项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纪检、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民政部门负总责,财政、农业、经管、司法、计生等部门负责具体业务指导的工作职责。各镇(街)、村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责任,落实人员,形成了区、镇、村三级联动,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是健全工作运行机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发了《关于在农村进一步强化村务公开促进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意见》,区纪检、组织、经管、民政等有关部门也都下发文件,指导和规范村级工作健康开展。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还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每月通报一次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每半年进行小结,年底进行考核总评,切实加强调度和指导。二是健全督查机制。在督查范围上,实行点面结合,每月15日前每个镇(街)随机抽查三分之一的村,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普查,推动村务公开全面开展;在督查方式上,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普查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明查,抽查时,采取不打招呼。不提前预约、不用基层人员陪问,督查人员直接进村入户暗访的方式,保证了督查工作情况真实可靠;在工作力量上,坚持专兼职相结合,除从区有关部门抽调专门督查人员外,还从社会上聘请了6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兼职督查员,实行划片管理、交叉督查。三是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区委、区政府建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区级领导、区直部门、镇街干部与乡村帮包联系点,同目标、同责任、同奖惩,实行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计划生育等捆绑式帮包、一体化考核。同时,我们还建立实施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镇、村集体当年不予评先树优,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当年不予提拔重用,直接责任人进行诫勉或免职,增强了各级干部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责任意识。
二、抓住一个根本点,在公开到位、提高群众满意度上狠下功夫
村务公开我区村务公开起步较早。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容,改进形式,拓宽渠道,确保做到全公开、真公开、群众满意,推动了村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首先,在公开内容上,由侧重财务公开向党务、政务、财务“三位一体”拓展。我们认为,凡是群众关心关注的村务都应当公开,只有全公开、实公开才能达到群众满意。为此,我们明确把村务公开内容界定为三大项、十五小项,由原来侧重于财务公开逐步拓展到党务、政务、财务“三位一体”公开。一是财务公开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支出、收益分配等。二是村民自治事务公开内容。主要包括村干部工作目标。误工补贴标准、人数、项目承包方案等。三是政务公开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宅基地划分、征用地补偿、救灾救济款物使用、粮食补贴等内容。四是党务公开内容。主要包括党员大会决议、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内容。去年,我区推行了发展党员票决制,把党员大会票决结果和群众代表评议情况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区新发展的党员全部得到党员群众的认可,没有发生一起来信来访情况。其次,在公开方式上,按照“统一时间、统一版面、统一内容”的要求,由公开办事结果向公开办事全过程拓展。本着节省、实用的原则,在村部及群众居住集中、醒目的地方统一设置固定、永久的公开栏。为使村务公开真正成为“阳光工程”,我们注意把政策依据、规章制度、办事方式、审核程序及办事结果等内容如实交给群众,把村务公开由事后公开调整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涧头集镇涧头集村在土地承包中实行“四榜”公开,一榜公开土地承包法,二榜公开征求意见结果,三榜公开合作社章程,四榜公开收益分配情况,使群众一看就清楚,一听就明白,一说就知道,赢得了民心,顺应了民意,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第三,在公开范围上,由单纯村级公开向镇(街)、村、户三级联动公开拓展。在村务公开中,将群众普遍关注的吃水、用电、宅基地划分、计生指标、道路建设等10余项内容规定必须定期公开,我们印制了村务公开表,由村填报,镇(街)审核,村务公开表镇(街)、村各1份,公开内容“一表定死”。村级公开的同时,镇(街)同步公开,使群众不论是从镇(街)了解到的,还是从村庄了解到的内容都一样真实可靠。区、镇(街)根据村务公开表的内容定期抽查或普查,发现内容不实的,及时予以通报整改,避免了公开内容不真实、假公开、不公开现象的发生。我们针对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村级规模较大的实际,选取了部分村实行入户公开试点。即在公开栏公开村务的同时,村干部把村务公开表直接送到各自然村的村民代表、驻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里,由这些同志入户进行讲解宣传,使广大群众坐在家里就能及时了解到村务公开的情况。
三、抓住一个切入点,在完善决策、提高民主管理质量上狠下功夫
为落实好群众对村务工作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们突出规范了三项制度,有效提高了民主管理质量。一是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制度。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规范了村党支部的决策组织权,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决策活动的正确方向;规范了村民会议的决策表决权,使表决结果充分体现全体村民的意志;规范了村委会决策执行权,维护村委会在村民自治中的法律地位;规范了村民议事组织的决策监督权,让群众参与决策的整个过程。我们在镇、村两级推行了重大事务民主听证制。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建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召开由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的民主听证会,广泛征求意见,增加工作透明度,减少或避免工作决策失误。二是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是农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村级管理的一个难点。为此,我们主要健全了村级财务“双代管”、财务支出审批和会签、民主理财三项制度。村级财务“双代管”即将村级财务、帐务全部纳入镇(街)代管,各村不再单独设立财务帐目。财务支出审批和会签即村里所有重大支出,必须事先向镇(街)提出申请,写出支出报告单,由分管镇长审批签字后才能实施;村里的每笔支出单据,都必须有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经办人的签名方可支出。民主理财即对村里的各项开支,必须由民主理财小组审核通过并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后才能入帐。通过强化监督管理,有效地堵住了村级财务管理上的漏洞。三是规范监督制度。建立健全了两项民主监督制度:即民主评议制度。每年对村班子、村干部进行一次评议。评议时,村党支部班子成员、村委会班子成员都要作述职报告,并接受党员、群众的质询,由评议者评出称职或不称职,由镇(街)党委、政府考核认定。两次被评为不称职的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和村委会班子成员,要进行组织调整或通过法定程序进行罢免。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每年底由各镇街抽调经管站、审计站、财政所的同志,对全区196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进行交又审计,形成审计报告,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农村干部工作职责范文4
一、小型水库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市小型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差,再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多数工程老化、失修失管,安全隐患突出。10年来,我市累计投入3.45亿元,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然而,小型水库的管理问题却日益突出,主要有:
(一)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市绝大多数镇、村没有担负起管护责任,对小型水库管理和维修养护投入的费用极少,特别是村管理的小㈡型水库所投入的经费更少,导致小型水库只能实行粗放型管理,得不到基本管护。(二)管理经费严重短缺。由于农民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误解,不肯交纳农业水费,导致农业水费征收难,公益性水库“以库养库”难以维持。(三)管理人员十分缺乏。目前,我市454宗小型水库仅有专职管理人员276人。(四)管理状况混乱。我市454宗小型水库的管理除5宗重点小㈠型水库比较到位外;其他小型水库皆因管理经费和人员十分缺乏,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情况,管理状况混乱。(五)配套设施残缺不全。多数小型水库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配套设施残缺不全,度汛隐患严重。(六)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目前,由于小型水库管理不到位,导致不少水库库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大多数小型水库承包给人养鸡、养鸭、养猪,甚至连一些作为饮用水源的小型水库也不能幸免。
农村干部工作职责范文5
今年以来,我区以“规范和深化”为重点,扎实做好“两个延伸”,即不断把全程办事制工作纵向延伸到村(社区)和科队站所,横向延伸到水、电、气、热、电讯等公共服务行业,构造起全区“便民、快捷、高效、廉政”的三级为民服务网络,实现了政府服务与群众办事之间的零距离,得到了全区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认可。现将我区“两个延伸”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一、主要做法
按照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发的文件精神要求,我区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不断深化和规范全程办事制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明确思路,统一思想。正确的思路是开展好工作的前提。思路明确了,思想认识才能得到统一。在开展“两个延伸”工作过程中,我区明确提出了工作思路:就是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原则,把基层单位联起来,让行业部门动起来,开展为民服务“大合唱”,逐渐构建起一个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区职能部门和镇(街道)为主体、各服务行业部门和基层单位为依托的全程办事三级联动工作体制。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导下,我区各单位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布局,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使全程办事制“两个延伸”工作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完善。
2、建立机构,加强领导。“两个延伸”工作的开展,是深化全程办事制工作的关键。为加强领导,确保组织到位,全区449个基层单位和5家行业部门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全程办事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全程办事制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建立了日常工作监督小组,为这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3、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在“两个延伸”工作正式开展以前,我区为打好延伸工作的基础,掌握延伸工作的底细和任务量,在区全程办事制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于今年3、4月份,对区职能部门下设科队站所和行业部门工作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主要是弄清“两个延伸”工作所涉及单位的数量、职能、权限、工作性质、事项、位置分布、服务对象和范围等内容。并由区政府督查室负责督办,确保各单位按时按质完成调查工作,为“两个延伸”工作设置到位、不留死角提供第一手材料。
4、周密安排,统一部署。今年3月16日,我区印发了《昌平区关于进一步深化规范全程办事制工作安排的意见》(京昌[2005]1号)。同月18日,又专门召开了全区2005年全程办事制工作大会,对“两个延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常务副区长杨旭明出席会议并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文件和会议都明确了“两个延伸”工作的任务量和时间表,同时强调,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在总结2004年经验的基础上,强化责任,周密部署,认真做好“两个延伸”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全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5、健全制度,规范运行。“两个延伸”工作,必须从健全制度入手,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我区围绕全程制工作的每个环节,按照严格、规范的要求,制定了一批配套制度,包括工作原则、人员职责、岗位职责、文明用语、考核管理等,并要求将人员职责等5项制度上墙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基层单位代办点和行业部门一站式办理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及管理监督等工作也逐一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全区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各单位还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好的制度。如燃气公司推出了“六必须六不准”;区地税局在7个基层纳税所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公开办税制、考核制、责任追究制、满意评价制等制度,工商昌平分局制定了科长巡视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使“两个延伸”工作进一步做到有制可循、有制可依、依制办事、违制必究,从而更好地推进了“两个延伸”工作的规范运行,在管理上实现了由“以人管”到“以制度管”、“靠制度管”的大转变。
6、立体监督促进发展。为确保“两个延伸”工作的实效,我区将全程办事制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的考核范畴,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采用内部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等形式,加大监督力度,明确提出了“两个延伸”工作的规范标准,要求必须达到“三统一、四落实”,即统一事项、统一制度、统一标识,落实事项、落实场所、落实人员、落实责任;同时坚持做到每年定期两次专项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两个延伸”工作成绩突出和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单位分别进行通报表扬和通报批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监督管理体系。今年以来,我区对“两个延伸”工作进行了3次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对3家单位发出通报批评,1家单位发出整改意见书,责令2家单位写出书面检查,对工作扎实、规范、落实到位的工商昌平分局、区水务局等9家单位进行了表扬。昌平周刊、昌平电视台等媒体对“两个延伸”工作进行了3次正面报导。通过加大监督力度,促进了“两个延伸”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主要成效
自开展“两个延伸”工作以来,到目前,我区共设立了449个基层服务站,5家行业部门也全都实施了全程办事制。上半年,全区449个代办点共受理群众办事申请57514件,已办结57323件,群众满意率为100%,“两个延伸”工作在我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为民服务网络基本建成。通过狠抓“两个延伸”工作,全区17个镇(街道)所辖的304个行政村、77个社区都设立了为民服务点,8家区职能部门所属的68个科队站所全部设立了全程办事服务站。群众能在家门口办理的事项达到444项,占到全区总事项的31.92%。过去出门办事要走几十公里的山区群众,现在只要把材料准备好,通过村里的代办点,事情在几天内就能办理完毕,既节省群众的资金,又避免了群众多次往返。全区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均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明确了专门的办公人员,悬挂了统一的标识牌,为群众免费全程代办服务。区卫生局下属的卫生监督所高度重视延伸工作,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近500平米的卫生许可办事大厅,所有事项均在大厅办理。我区水、电、气、暖、电讯5家行业部门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服务大厅,推行了“一站式”全程服务。燃气公司为方便群众购气,建立了东关和西关两个营业大厅。电讯公司确定了7个事项,在营业大厅公开办理;自来水公司实现了全年365天工作制;电力公司实施了24小时无间断服务。现在,我区群众想要办事,统统由区、镇、村三级“包办”,形成了一个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为民服务网络。
2、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在“两个延伸”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区各单位本着“简化、整合”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延伸到基层办理。在各镇(街道),计生、劳保、民政、就业等10多项事项,在10个工作日内,各村(社区)代办点必须办结。十三陵镇充分利用村级代办点的优势,每月组织机关干部定期下村,现场为群众办事和解答政策问题。区职能部门也采取措施,将审批权限下放到科队站所。区水务局将部分事项的审批权下放到各镇水务站。我区电讯公司在延伸工作的开展中,电话报装事项由规定的30个工作日改为7个工作日内完成;区地税局所有事项在11个纳税服务所均可办理。通过“两个延伸”工作的开展,我区将事项直接在基层单位办理和进一步简化程序,办事效率提高了40%以上,一次办结率达到了99.67%。全区基层代办点办事量占到全区总量的42.33%。显然,“两个延伸”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
3、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两个延伸”工作的开展,办事有了规范,行为有了要求。广大农村干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基层干部适应新要求,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本职工作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我区南邵镇景文屯村全程办事代办员为做好自己的工作,主动找到有关部门,将代办的每一件事项的政策要求、所需材料、办理流程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并熟记在心,当群众办事时,他能把好第一关,避免了群众的麻烦。同时,为强化延伸工作,我区百善、小汤山等镇把延伸工作纳入了全镇经济考核责任制中,将办理情况与干部的待遇挂钩,督促基层干部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过去少数干部见群众办事就躲的现象没有了,出现了干部主动为群众办事的局面,事项也由单一的为群众办证、签字、盖章,逐步向生产销售、信息提供等领域延伸。十三陵镇果庄村村民销售黄杏有困难,村全程办事代办点得知后,利用网络,上网黄杏销售信息,成功销售了70多万斤,保障了群众的经济利益。过去有些群众对村干部意见大,认为村干部只拿工资不干实事,通过“两个延伸”工作的开展,群众的事都由村干部代办了,干群关系有了明显的好转。现在,我区群众坐在家里就可以真正享受到干部的全程服务,他们高兴地说:“有了点,我们办事方便多了,花钱也少了”。“两个延伸”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镇村提供了优质的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得到了全区广大群众的认可。今年以来,基层代办点共收到群众锦旗17面、表扬信24封。
三、今后打算
在深化和规范全程办事制工作中,我区在“两个延伸”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今后,我区将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标准,严格要求。我区将严格按照“三统一、四落实”的标准,狠抓规范,严格要求各基层单位高档次高质量建设好代办点,把“两个延伸”工作进一步抓出成效。
2、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两个延伸”工作对广大基层干部来说是一件新事物,他们对各项业务还不太熟悉,我区将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中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农村干部工作职责范文6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基础
(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事关社会稳定和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诱发干群矛盾的焦点。因此,广大农村干部要把管好村级财务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和要事来抓,切实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级财务管理负主要监管责任。要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组织领导,严肃财经纪律,做好对村级管理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检查。
(三)县农经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加强村级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职责,财政、审计、民政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格、不做帐、做假帐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要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帐户、票据、现金、村级工程项目款、非生产性开支、村级资产债务等管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村级财务管理问题。
(一)加强帐户管理。
1、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实行"收入全额上缴,开支计划支付"制度。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只能在乡镇、街道中心开一个结算户,所有收支必须通过乡镇、街道中心。严禁坐收坐支,设立"小金库"。
2、村级每笔收入必须及时解缴"中心"银行存款账户。乡镇、街道中心要每月(季)对各村收入入账情况与收入档案进行核对,对未入账的收入查明原因,杜绝该收不收,已收不入和乱收费等现象的发生。
3、资金支付坚持"量入为出、先批后用、先审后用"的原则,根据各村编制的收支计划,以用款报告或代管资金领款单等书面形式写明领款用途和开支事项,报乡镇、街道中心审核后按开支用途领取代管资金。
4、生产队(组)的集体资产通过村级纳入到中心管理。
(二)加强票据管理。
1、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取款项时只能使用金华市财政局监制的金华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款收据,收款收据实行统一领用、核查、销号、归档。票据由报账员负责填制,严禁转让、出借、赠送、代开、代用、盗用等行为。严格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银行往来凭证的购买、保管、领用、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记录使用情况。
2、预付和支付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款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工程款结算票据(即税票),严禁白条子支付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款。
3、所有票据在入帐报销时必须有经手人(或证明人),稽核人,监委会,审批人签名。
4、严格控制白条子入帐的使用范围。除村内部管理工资,村民劳务及会议工资,村民内部结算外,其余一律不准白条入帐,如有特殊情况,须经乡镇、街道纪委审核后方可入帐。
(三)加强现金管理。
1、预(支)付工程款大于20000元时,必须通过转帐支付方式进行;其它生产性开支大于20000元、非生产性开支大于10000元也必须通过转帐支付方式进行。
2、各村的备用金数额原则限定3000元,各中心可以根据各村的资金流量大小、交通便利等实际情况,对备用金数额作适当的调整。备用金的领取必须执行"一报一领"制度。
3、严禁村报帐员以外的人员管理货币资金,严禁村书记和主任直接经手现金收付,严禁村书记和主任到中心领取备用金和代领工程款。
(四)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1、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各行业承包经营、资产租赁、大额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建设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招投标办法按县有关文件规定执行。严禁采用村二委讨论决定方式决定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招投标中,必须坚持整体项目总包,严禁人为分割工程发包。项目发包合同、工程项目预决算书、工程项目审价书等材料须报乡镇、街道中心备案。
2、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有预算、决算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决算审价。
3、变更工程(增加工程量或支解工程)时,须报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同时报乡镇、街道中心备案。
4、工程款的(预)支付。按规定的程序和合法的结算票据结算项目工程款。各村在预付项目工程款时最多只能预付80%,剩余部分的工程款待完成工程决算审价后才能支付。
(五)加强债权债务管理。
1、设立债权债务登记簿,切实掌握村级债权债务家底。严禁村级组织以任何名义为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提供担保,由于担保而形成的损失由责任人自行承担并追究法律责任。坚决制止新增不良债务。
2、各村两委会应于每年年初按村经济实力,制定本年度收支计划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同时报乡镇经管站备案。对没有列入年初计划的工程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一事一议"制度进行。
3、严禁超负荷高举债进行项目工程建设。
(六)加强非生产性开支管理。
1、严格控制招待费和礼品等非生产性开支标准。公务活动实行零招待,商务活动的招待可与业务挂钩,招待费比例具体由各乡镇、街道确定。
2、严禁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等以学习考察的名义进行公款旅游。
3、各乡镇、街道已统一发放的费用和补贴,各村领导不得在村里重复报销领取。
三、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一)规范乡镇、街道村级财务中心工作。
1、乡镇、街道要重视中心建设,保障会计中心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必要待遇。乡镇、街道要加强对农经干部的管理,不能对农经干部进行移岗、混岗。
2、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加强中心工作队伍的力量。乡镇、街道中心会计、出纳必须持证上岗。对不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各中心聘用人员予以解聘。
3、乡镇、街道会计应当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的年初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业务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财务收支、原始凭证进行逐笔逐项审核,对实物、款项、财产清查进行监督。拒绝内容不真实、手续不完备票据入账,将违规违纪情况记录在册,及时向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乡镇、街道及县农经站反映有关情况。
4、乡镇、街道总出纳要及时敦促各村报帐员按时报帐,控制各村报帐员手上的备用金数,做好与开户银行、各村的对帐工作。
(二)加强中心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1、严禁各中心超范围记帐和管理货币资金。各中心只能本乡镇、街道范围内的各行政村(自然村)的村级财务以及村集体下属企业(单位)的帐务。各中心要及时清理超范围的帐户,稳妥做好帐务的移交工作。
2、实行基本账户制度。各中心取消存折户,实行基本账户制度,基本帐户中的银行票据和财务印鉴要按规定分开保管。
3、严禁乡镇、街道中心进行担保和借贷。
(三)严格村报帐员管理。
1、要按《会计法》有关规定保持村报帐员的相对稳定,维护报帐员的合法权益,保证报帐员依法行使其工作职责。
2、各村对财务人员的任用更换要报送乡镇、街道农经站复核。村主要干部及其直系亲属、配偶不得担任本村报帐员。村报帐员离职要按照有关程序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3、积极组织对村报帐员的培训,提高村报帐员的政策法规素质和业务水平。县财政预算内每年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进行统一培训。
(四)积极推进村级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建设。
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浙江省村级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建立健全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进县、乡镇、街道、村三级联网的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建设,实现财务数据实时传递、实时查询,实时监控。
四、强化监督检查,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
(一)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各中心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时组织互审工作。
(二)对村级财务管理有隐患或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的村,县农经站和各乡镇、街道要组织专业人员组成村级财务审计组,强制审计财务收支。需要审计的项目村由乡镇、街道核定上报,由县农经站统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