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

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范文1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183-02

1 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1)规划设计考虑不周,造成安全隐患。

由于规划设计人员对各类实验室的功能要求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实验室的特殊要求知之其少,因此在实验室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对设施和装备的安全要求考虑不周,工程设计上存在漏洞,包括人与机械、作业环境之间匹配不当等,造成了安全隐患。

(2)基础设施陈旧,电气线路老化,火灾隐患多。

目前,在我国高校内尚有部分实验室用房属于砖木结构,其供电线路老化而用电负荷又大量增加,私拉乱接电线的问题也相当严重,造成不少火灾隐患。此外,一些高校建筑的走廊和室内吊顶采用了泡沫塑料板等易燃材料,这些材料遇火即燃,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易使人窒息死亡。

(3)安装防护门窗,堵塞安全通道。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内贵重实验仪器设备大量增加,为防止这些设备被盗窃,不少实验室普遍加装护窗,增设全封闭的金属门,有的甚至将双向通道走廊的一头封闭,改为单向通道走廊。一旦发生意外,因通道严重受阻,逃生不畅,后果不堪设想。

(4)安全设施陈旧落后。

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是消防设施配备不足,不少现有设施因陈旧而无法使用;按规定,实验室应配备固定式灭火系统或移动式消防器具,但因资金缺乏而未配备或配备数量不足。已配备的消防设施又因维护不到位,致使其功能丧失,甚至于一些高校因供水压力不足而造成高层实验室缺乏消防用水。二是实验室用房紧张。一些需要分开存放的物品不能做到分开存放,而且一些设备的安全操作距离也不够。三是环保设施不能满足要求。一些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室未配备通风系统,仅用排气扇代替;一些应经过处理方能排放的废水,因设施不完善而放任自流;一些固体废物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处置,作为一般垃圾外运,对社会安全造成隐患。四是缺乏应急动力供应系统。一些实验室设备在使用时不能突然停电,否则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报废,但因资金缺乏而未配备应急供电系统或双环路供电系统。五是不少学校因为资金问题而没有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监控系统,无法有效地做好“四防”工作。

1.2 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

在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思想,存在着安全工作有投入、无产出,只要现场工作人员注意就出不了大事的麻痹思想。

(2)无安全教育和培训。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是否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主要取决于实验室负责人对安全的认识和态度,而没有相关的制度予以保障。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实验室人员和学生对安全防护的认知不足,凭经验,或平时养成了贪图方便、轻视、不按规定、懒惰等不良习惯,或疲劳疏忽,或遇紧急危机时处理能力不足等造成。因此,加强对实验室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

1.3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建设无安全审核制度。

在实验室的建设工程设计或改造项目中,无安全功能进行审核的程序和制度,就是有也不尽完善,以至某些工程完工后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

(2)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安全责任不明。

一是部分高校缺乏全校性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专门组织机构和体系,难以建立对整个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实行全面管理的领导体制,没有落实法定代表人是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二是部分院校没有专人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没有配备专职实验室安全员,无法层层落实管理职责,安全责任不明确。三是职能部门缺少专门的科室和专业技术人员,很难实现对实验室安全进行专业管理,与系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必要技术指导。

(3)制度不全,检查不力,执行不严,奖罚不明。

目前,不少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现有制度不全、执行不严、检查督促不力、奖罚不明的问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建章立制,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检查。例如,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工作人员明显不足,请临时工到实验室工作或请学生到实验室值班的情况已很普遍,使相应的安全措施没法落实。

另外,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流于形式,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也没有对实验室安全工作做得好的部门给予鼓励或奖励。

2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其因果性、潜在性、再现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实验室安全事故总是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人们可以根据事故发生后残留的事故信息,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得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并从中学到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关知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为此,必须要研究清楚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起因、表现形式以及危害类型,从而探讨各种消除、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

2.1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成因

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地位。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通常个人不安全行为和失误导致的事故占了很大的比重。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火灾引起的事故比例仅为2%,而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却为98%。因此,尽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实验室内人、物、环境诸方面因素交错反映的结果,但是人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②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失修、老化损坏;③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④恶意侵害行为(如计算机被病毒感染、计算机遭黑客攻击等);⑤监控管理不力(设备被窃、泄密等)。

2.2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火灾、爆炸、毒害、机电伤人及设备损坏等。

(1)火灾性事故。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忘记关电源,或在实验过程中,人离开实验室的时间较长,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②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③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④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2)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②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3)中毒性事故。

中毒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品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②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③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④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4)机电伤人性事故。

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②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漏电、触电或电弧火花伤人;③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伤人。

(5)设备损坏性事故。

设备损坏性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而造成设备损坏。

3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事故的发生有着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安全意识的淡薄,安全素质的欠缺,安全行为的背离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安全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大力倡导安全文化,在不断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树立安全的价值观念,安全的责任意识;从“要我安全”的思想意识转变为“我懂安全、我要安全、我保安全”的思想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具备安全技能的良好氛围。

3.2 强化管理,把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最为重要的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到位。200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因为“非典”病毒管理不善而引发的4月份北京、安徽的“非典”疫情,引起了人们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震撼。经卫生部调查认定,那次“非典”疫情源于实验室内感染,是一起因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技术人员违规操作,安全防范措施不力,导致实验室污染和工作人员感染的重大责任事故。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到位是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

建立长效机制,促使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长效机制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引导实验室安全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根据不同实验室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办法。二是要构建学校、职能处室、系部、实验中心和实验技术人员、实验者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要全方位和全员化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使实验室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层抓一层,一环连一环,层层相促,环环相扣。三是要加强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力度。制度是安全保障的基础,严格执行制度才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在安全管理中要加大监督、监控、检查、整改和责任追究的力度;在执行层面上要运作规范,依法按章办事,工作落实到点到位。四是要尽快制定实验室安全运行、安全条件以及安全操作的标准化文件,同时制定以实验室安全运行为目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

3.3 加大对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投人,实现本质安全化

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条件。一些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安全设施的欠缺或仪器设备运行状态不良所造成的。因此,增加实验室安全投入,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和仪器设备的管理,可以将实验室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实现本质安全化

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范文2

【关键字】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医院的手术室是设备聚集众多的地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设备的功能以及精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不仅其本身价值十分昂贵,而且对患者也来讲对其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在设备启动时出现故障,那么就可能会给病人带来生命的危险,因此,如何保证医院内的医疗设备安全的使用以及正常的开机成为医院安全管理设备的重点。

1 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

1.1 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内手术室的一些设备是由医院进行采购的,其中的一部分的使用权归手术室所有,而另一部分的使用权被分布到了各个科室,那么如果不进行明确的设备归属者划分的话,对设备的使用上就很容易会出现 混乱的现象。因此要对这些设备明确特定的责任人,对各个设备的归属要进行明确的分类。对设备本身来讲应该对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明确的标识,例如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买时间、使用人员、维护人员等都要详细地标记出来,进而能够明确区分仪器的负责人,除此之外,还要对设备的每次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一旦出现故障以后要立即申请维修,以免耽误仪器的正常使用,进而确保仪器在每次使用时都是安全与正常的。

1.2 形成长期的培训及考核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一些医疗设备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也逐渐地强大,而对于这些高科技设备来讲,其本身的使用也是一门技术,因此对操作的医生来讲,如何正确与安全地使用这些仪器也就成为了仪器正常工作的基础。因此,医院对那些操作设备的医生以及护士等对如何正确使用设备上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在这其中还要注意的是,还要对清理设备的清洁工们对如何安全地清洁设备进行培训,从而防止清洁工们在清理设备时造成设备损坏的现象。除此之外,对仪器的正确操作上也是一门技术,因此要保证医院内的医生以及护士们对此技术进行不间断地掌握,可以由医院专业的仪器设备培训人员进行培训,从而确保医院内的医生以及护士们能够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进而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1.3 科室间沟通协调的制度

由于医院内同一设备可能被多个科室使用,设备的维修的人员也可能分布在各个科室,那么他们之间对仪器使用的情况、维护等方面就会出现断档的现象,进而很可能会由于对设备情况的不了解进行使设备发生故障。因此医院要制定一定的制度来加强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应该避免的一些错误进行相互的通知与交接,进而减小设备故障的发生率。可以定期举行各个科室之间的讨论大会,对在使用仪器过程中的一些创造设备故障的一些行为进行总结,并且想出解决的措施,进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降低其维修成本,除此之外,各个科室间的护士与医生们还可以对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行分享,并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从而减少设备的使用风险。

1.4建立完整的设备维修体系

医院内的许多患者都离不开对医院设备的使用,那么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尽量减少故障排除的时间,进而及时让设备投入使用。那么在设备实际的工作中,首先要对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与了解,进行可以及时发现故障的所在,一旦发生故障以后要及时地申请维修,其相关维修人员也要保证第一时间来进行设备的维修,从而减少设备维修的时间,这就需要医院制定完善的设备维修制度,对不同设备维修的责任明确安排到固定的人员身上,施行责任制,进而能够有效地督促相关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

2在设备的采购与使用中安全管理

2.1 严格把关设备采购、安装的管理

要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首先在设备的安装与采购的方面要进行严格的要求与把关,进而从根本上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与延长其使用寿命。首先在仪器的安装上,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一些零件的损坏,或者由于安装错误从而造成设备损坏的现象,因此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设备要由医院内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对于一些十分复杂的仪器应该有厂家负责安装与检查,进而减少在设备安装上的损失。在设备的采购上,所采购的设备应该严格符合国家的标准以及国际应用标准,绝对不可以为了减少成本而去购买一些没有质量保证的劣质商品,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故障的发生。

2.2 设备使用中的安全管理

在设备的使用时是故障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以及错误使用进而造成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要远远大于设备由于自身的老化、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造成设备损坏发生的几率,那么就应该在实际的设备使用过程中对仪器进行安全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期间要对操作人员的设备使用进行严格的规范,避免一些错误使用的发生,并且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减少其由于失误而引起设备故障。除此之外,医院也可以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对于由于操作失误等自身原因造成的设备故障,应该给予适当的批评与惩罚,而对于一些在工作工程中表现良好的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进而引起操作人员对设备正确使用上的重视,进行减少在操作上的疏忽以及错误使用等问题,进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

2.3 设备保养维修中的风险管理

除了保证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安全操作,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及日常的 设备防护,因此要对所有设备进行定期的故障检查、设备调整以及设备保养等工作,进行从根本上消除故障的发生,因此相关维修人员应该针对设备的不同种类、使用年限、不同功能等方面对设备制定不同的维修方案,进而制定出完整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对设备的保存空间、方式、是否有异味、异响、漏电、漏油、功能缺失等情况以及操作设备人员的操作方法进行定期的检测与检查,进行在故障消除在萌芽之中。除此之外,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与维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到不同科室内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工作,进而减少故障的发生。

2.4引起相关管理人员对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

要想减少手术室内设备故障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还离不开相关管理人员对其安全管理的重视,进而带动整个医院的员工们要对设备的安全使用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让相关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关乎着整个医院设备的正常工作与管理,从而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除此之外,还要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一些设备管理、设备保养以及设备工作等相关的知识,从而不断丰富自身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知识,将其知识有机地融入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进而加强对医院设备的安全管理。

3结语

总之,医院手术室的设备对患者的治疗以及医院的必要工作来讲都是密不可分、十分重要的,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不仅对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带来不利的影响,还会大大提高患者在进行治疗时的风险程度。因此,医院要对手术室设备的安全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苏科,黎雁,陈歆等.医院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2):153-154.

[2] 赵书云,杨圣俊,李玉琢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和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65-266.

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范文3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全

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进行生产的重要工具。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机械化施工程度的不断提升,施工企业为了增加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科技进步,不同程度上会新增机械设备,或者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不能跟上设备材料、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将在生产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

1.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1)很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或者岗前培训不足,不能很好的操作使用机械设备,就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2)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完成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机械设备长期超负荷的运转,使设备的老化加速,影响设备的技术性能降低。加之企业常常只注重设备的使用,而忽略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是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3)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不佳,施工机械经常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工作,加上照明不够,地理交通环境复杂等因素,也是机械设备事故和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4)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一些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分工不明确,以致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难以实施。

(5)施工作业人员缺乏应有的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一项主要原因。

2.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等事项,逐级、逐层次、逐岗位与从业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考核结果作为从业人员职务晋升、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

严格进行机械设备的租赁和采购管理,协调安全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规划,由专人进行管理,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做到安全管理人员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协助互相结合管理,明确专管和协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让机械设备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和操作。同时企业应根据存在的操作岗位,建立各岗位的操作规程,应为操作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施工企业应该结合各部门的职能分工,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应急救援预案需要具有针对性,有较强可操作性,同时应该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

2.2正确选择设备的型号、合理配置机械设备的数量,改善设备的工作环境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施工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配置设备时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规定,以及设备的使用技术标准,依据工程量的大小、工期、施工环境等因素配置机械设备,合理选择机械设备技术规格型号和数量,防止出现大机小用,小马拉大车等不合理使用现象,尽量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工作效率。降低由于设备配置不合理和工作环境差所导致的设备磨损,从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2.3加强机械设备的现场的安装和使用维护管理

要使机械设备的基础安装稳固,符合设备的出厂说明书,满足设备的设计要求。其停放场地应保持平整、洁净,没有阻挡,不积水,并应符合各方面的安全要求,为施工时机械运转留出足够的空间,机械设备的作业和运输通道应时时保持通畅,现场材料的布置和摆放也应符合安全卫生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并符合消防的要求,以及在机械设备周边位置及机械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

2.4及时的保养和维修

企业应该及时掌握施工项目的工程实时进度,以及对机械设备的需求,做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协调好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养护,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设备操作人员要做到了解设备构造,懂设备原理性能,会使用设备,会保养设备,同时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必须严格要求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使其按照技术要求,确保做好设备开机前,作业中,停机后的各项检查和保养工作,如果发现问题和隐患能够及时的进行排除,以保证设备始终运转在良好的状态下。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也能够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5老旧落后的机械设备要及时的进行更新改造、或者淘汰

随着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时间的逐渐增长,机械设备的运行时间也不断的增加,则设备的使用寿命逐渐缩短。对于已经达到规定使用年限或者技术性能落后,故障率高,安全性能低的机械设备,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改造更新,而对于严重损坏,性能不能够满足生产要求,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必须报废,不能继续使用,才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6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的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事故,发生事故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企业应该重视和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企业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当要办理注册登记,并通过安全检验,检测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超过使用期限又无法检测合格的设备必须报废。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国家许可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持证上岗。

2.7重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专业技能人才选拔

施工企业应开展对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教育,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现场作业技能的培训和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仅要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也要重点提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思和安全操作意识,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和遇到事故时的应急处理能力,避免施工机械设备重大事故的发生。 随着现技进步和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其自动化程度和技术含量都逐渐提高。选拔优秀的设备管理人才可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企业全体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是现工程施工的基本保证,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防止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发生事故,做好安全管理,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 [科]

【参考文献】

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范文4

对于石油化工工程来说,这种工程与其他的工程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危险性高的特征,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在对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认真仔细,不然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现阶段,在石油化工施工企业中,由于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都相对还有不足之处,并且没有对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这样就使得采取的措施不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效果。同时由于在建设项目的时候,承包商的安全基础比较薄弱,并且没有做好安全监督培训管理工作,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比较低下,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石油化工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2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石油化工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发生主要是人的不安全因素导致的。首先工程的负责人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就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安全后果和问题,例如:没有确保安全费用投入,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或者没有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然后,作为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他们应该积极自动的参与企业的安全培训,并且在实际的建设中,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有关规范进行施工,不能够一味的追求施工的进度,而忽略了安全。与此同时由于工程施工现场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并且施工呈现出多样化,这样就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例如:雨雪天气、高温天气等,从而就导致设备不能够正常的运行和使用和施工环境难度的增加。最后,因为人的行为不够规范和安全,这样就引起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高空中施工的时候,不系安全带、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以及没有很好的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等。

3解决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策略

3.1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

对于石油化工工程来说,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且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为安全管理方针。同时要明确以项目经理为重点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注重项目安全前期策划,并且建立施工监理、管理以及承包为一体的管理体系。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实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监督和管理施工,继而有效的预防和防止安全隐患。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查思想、查纪律、查隐患、查违章的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和消除。

3.2加强重视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素质的培训

其一、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安全培训大纲。要不断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施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制度,也能够确保施工操作更好的符合规范要求。其二、要不断的提高承包商的安全技术装备和水平,并且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才能很大程度的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其三、上级及监督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并且还要组织企业定期进行安全相应的培训,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施工企业都能够充分的落实安全知识,从而就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其四、特殊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资质后方可上岗作业。

3.3注重因素分析

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各项危险和环境因素的分析以及采取的管理措施不是针对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的,所以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前,要由比较专业的团队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方案。此外,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对于没有达到安全要求的,就及时的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

3.4完善管理程序和严谨记录

在石油化工工程中,安全管理中的程序不会因为受到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影响,而变的不完整,所以在进行方案审查、资质审查等工作的时候,监理单位一定要充分的落实有关的事项。

3.5完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制度

因为不断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规范有关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并且还能够更好的明确施工各个责任人的责任和权利。同时还能够明确临时用电、高空作业施工、以及危险交叉作业施工的管理要求,这样就能够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时候,确保安全。

4结语

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范文5

关键词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法律规制;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TS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226-01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1)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谋取高额利润,无视消费者利益,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掺杂掺假、偷工减料、滥用添加剂。

2)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化生产。农民生产农产品普遍采用分散式进行,因使用的简陋设备、落后的技术,加上恶劣的卫生状况,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3)新科技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工业的新技术多源于化工、生物等生产技术领域。近来,核试验带来的核事故又对食品安全构成新的威胁。未来产出的新食品对人类有多大影响,还需长时间的认识过程。

4)食品的安全监管制度、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我国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上各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监管空白等现象突出,致使监管责任难以落实。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行政色彩浓厚,检测设备技术落后,尚且不能强有力地支持食品安全的质量监管。

2 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规制现状

2.1 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

2.1.1 《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因食品安全引发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它的颁布对确保我国的食品安全有很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此外,它还引入食品食品召回制度、实行添加剂监管码制度,要求在食品标签上注明“添加剂”字样。食品召回包括自发召回和强制召回,且对召回程序、主体、结果作出了明确规定。不仅如此,国家为更好地确保食品的高标准,还取消了食品免检制度并赋予消费者十倍赔偿请求权。这样一来更能强化产品生产者的质量保证意识,以避免违法行为的再次出现,保证人民吃得放心,用的舒心。

2.1.2 《刑法》

“刑法被称为是万法之盾,其他任何法律的有效实施均依赖于刑法的最后保障”。正是基于《刑法》具有的强制性及最后的保障性,使得该法对食品安全的保护成为必要。国家虽然制定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来确保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但当某些危害行为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时,即使国家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行政处罚,也对受害着进行了民事赔偿,但均不能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协调一致。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我们理应加大对违规生产销售者的打击力度,通过增加其违法成本,达到威慑社会,警示后人的作用。

2.2 关于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不足

1)《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虽对规范和监管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食品流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有待改进之。首先,本法在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太过宽松,给不法生产经营者可趁之机。如在对大量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研究中不难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源于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其次,在监管上此法虽确立了分段与统一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但仍难以解决食品监管中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问题。因对食品召回监管的不力,促使众多企业为所欲为地损害公众利益。企业在宣传中大多放大产品的优点,一旦产品销出,处于弱势群体的消费者如受到损害,会因受诉讼成本和风险等因素制约不得不放弃索赔权。

2)我国刑法中关于食品安全的规定仍然存在众多的问题。其一,在犯罪的分类上相关的法律规定存在缺陷。因犯罪行为侵害的主要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然而据犯罪客体理论可知,主要客体是指某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严重的刑法才予以重点保护的社会关系。其二,在刑罚的设置上存在不足、关于罚金的相关规定不够理想。如有关罚金计算方式的操作性不强,仅以销售金额作为依据是不能有效惩罚犯罪的,特别是对那些销售金额较低食品犯罪;其三,在死刑的设置上也不够合理。如刑法中对生产销售假药罪规定最高可判处死刑。

3 法律规制的完善

1)完善有关食品召回的法律规范体系。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所规定的食品召回主体仅限于食品的生产经营者。为能及时阻止有害食品流进百姓生活,我们可将食品经销商、进口商、商也纳入召回主体,并赋予消费者申请权。即在食品生产者不主动召回问题食品时,允许他们向监管部门申请召回,让社会公众均参与进维护食品安全的工作中。我们还应有效地协调好主动召回与责令召回的关系。虽然我国在《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中已明确规定了主动召回与责令召回两种方式,但在实践中却忽视了对两种召回方式的协调。

2)健全违法企业的推出机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赢利作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与目标,最大限度地追逐高额利润乃企业之天性,利益的驱动下商家很可能因丧失道德底线干违心违法之事。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还借机实行一些有损消费者的不法行为,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甚至更多的违法行为,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违法食品生产者、销售者的惩罚力度,明确规定企业的退出机制,以提高企业的风险成本。

3)努力建立形成一个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针对目前地方各监管部门间的协调不力、管理不到位、执法软弱的局面,不仅要求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感,还应成立相关组织保证各部门间能有效合作进行。

4)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针对近日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更加突出了食品安全责任险有强制推行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通过此种保险,能有效督促食品企业生产安全健康食品。其功效源于食品安全责任险保险是一种双务合同关系,它明确规定作为被保险人的食品安全企业要想获取保险赔偿金,就必须履行其在保险合同中的义务,这就促使食品生产企业严格遵守食品领域的

安全生产经营的技术标准,以确保食品消费领域的安全。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在现有法规基础上,明确规定消费者可因其使用有害食品所致损害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权利,以促使食品企业自觉履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应尽的注意义务。为更好规避食品安全带来的风险,我们可通过立法来确保食品安全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如通过修订新的《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列入其中,还可参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进而达到弥补政府监管不足、减轻政府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的经济、舆论压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范文6

关键词:变电所;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压试验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必要环节之一,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不同的试验环境会导致高压电气试验出现不确定性和相应的特殊性。因此在现场工作中很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威胁到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所以各种安全保证措施的落实是保护一线试验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唯一举措。

一、变电所电气试验操作概述

电气试验指的就是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条件、周期对电气设备开展的试验。其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可以对电气设备损坏进行预防,检测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与电气性能,进而对电气设备进行判断,是否可以继续运行。

在变电所电气试验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试验:定期预防性试验、交接验收试验、大修试验、设备出厂试验。定期预防性试验主要就是对运行过程中的电气设备绝缘情况与其它问题进行检查,规定检查周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交接验收试验与大修试验指的就是对新投设备与大修设备进行相应的试验;出厂设备试验主要就是对生产的每台设备进行试验,结合相关的规范标准确定试验项目与指标。

二、电气设备试验分类

1、绝缘预防性试验

所谓绝缘预防性实验,指的就是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在对现有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现有的绝缘内部的潜在隐患进行排除的方式,来实现对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的保证。也就是说,绝缘预防性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现有的各种绝缘配件和绝缘保护元件的功能的检测。一旦发现其绝缘效果和性能无法满足高压电气设备的运行需要,就必须要及时进行更换,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从具体的操作方式来看,还可以将绝缘预防性试验进行具体分类,也就是说可以更加对绝缘测试的部位的破坏程度的不同分为非破坏性绝缘预防试验和破坏性绝缘预防试验两种。针对不同的实验类型,在实验过程中选择的实验技术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非破坏性绝缘预防试验要在电压较低的情况下进行,这样可以有效的检测设备和线路的各种运行指标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而破坏性实验,则是在高压情况下进行的,因为这种实验必须要对现有的可能存在的潜在运行危害进行排除,所以在高压运行状况下,能够更好的实验出线路和设备的耐受情况。

2、高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

所谓交接实验,就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各种参数的过渡和变化。即在对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应该相关的回路电阻和电流进行严格的控制,因为我国的相关行业规范和执行标准中已经对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的相关操作要求进行了较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三、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1、电气试验前期准备的安全管理

(1)勘查准备

当接到电气试验工作任务时,工作人员应尽快安排工作现场勘查,主要是对工作任务、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以及危险点分布等进行充分了解,同时根据要求做好清晰的勘查记录,勘查记录应登记在标准作业指导书上。

(2)工具准备

在开展电气试验工作前,工作人员应准备好任务所需用到的各类工器具、仪表等,并对所有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各工具状况良好并在有效使用期内,以免出现漏带工具或者工具不合格造成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现象。同时,必须严肃指出的是,专用工具禁止利用其他工具进行替代。

(3)安全保障准备

安全保障准备包括组织措施准备和技术措施准备两个方面。组织措施主要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制度以及工作终结制度的实施,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停电、验电、接地以及悬挂标识牌和装设遮拦(围栏)等。应根据电气试验的实际情况,由主管部门等下达工作票,并明确工作点与带电体的距离,标明接地线位置。工作票的签发、许可等应根据规定流程严格审查,以进一步保证电气试验工作外部环境的安全。

(4)工作人员的技术准备

首先,工作人员应熟记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内容,并熟练掌握整个电气试验规程,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其次,在开展电气试验前,应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人员应对试验目的、原理,试验接线的方式,加压过程中可能出现情况的处理措施以及被试电气设备的结构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出合理准确的判断,进而正确处理。

2、电气试验中期实施的安全管理

(1)班前会的开展

鉴于电气试验的特殊性,工作负责人应重视班前会的开展,在班前会上负责人应向每位工作人员进行详细交底,包含但不限于工作内容、停电范围、现场危险点以及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室内电气设备进行试验时一定要特别关注工作范围和带电范围,因为室内空间往往较为狭小,容易潜藏安全隐患。另外,电气试验危险系数较大,负责人必须观察和了解工作人员的身体及精神状态,如状态不好应禁止参加电气试验工作。最后,班前会必须明确要求电气试验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全神贯注,禁止在作业过程中接听手机、吸烟以及聊天等,以确保电气试验实施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严格遵守安全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①详细检查试验准备是否良好

首先,在进行电容器和电缆等设备的电气试验之前,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充电;其次,对试验各接线应仔细检查,各接线的绝缘表面不应有破损,且导线应无断股,特别是接地线以及接地引下线,应可靠连接,且不能装设在油漆面或腐蚀面上;最后,应对仪器、仪表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零位。

②严格按照规定实行呼唱制度

实行呼唱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止工作人员间配合不当,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在电气试验实施过程中,若不实行呼唱制度,很可能出现接线人员在开展接线工作时加压人员就开始施加电压,或者加压人员还没开始降压接线人员就开始拆线等现象,极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对于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即使其基础知识扎实,但由于实际工作经验较少,安全意识会比较薄弱,因而不能深刻领会呼唱制度的重要性。总之,对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决不能放松,只有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才能杜绝人为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③试验过程中预防感应电伤人

在电气试验实施过程中,部分试验环境周边存在着运行设备,这些设备可能会感应出较强的电压,从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时,应给被试设备增设接地线,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电气试验结束后的安全管理

电气试验结束后,应对变压器、避雷器、电容器、电力电缆等被试设备进行充分放电,各接线由接线人员负责拆除,负责人对试验场所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隐患遗留后,才能真正宣布试验任务结束。若电气试验一结束便匆忙收拾现场,很容易由于疏忽留下安全隐患,在今后的运行中给设备带来重创,甚至导致运行人员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结束语

总之,在变电所电气试验中,一定要将安全管理措施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并且在试验全程中予以落实。在变电所运行中,电气设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加强试验操作的开展,同时,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这样才可以保证试验操作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安全管理措施的全面落实,一定要加强时间、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边疆.浅谈高压电气试验中的安全保障工作[J].科技风,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