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范文1

关键字:城市建设;遥感;一体化;ENVI/IDL;ArcGIS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three levels: management and sharing of data integration, platform integration and syste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ointed out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gration can achiev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to enhance the operability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to enhanc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space and image analysis, and effectively save the cost of the system, and proposed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of 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platform and emergency relie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gration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system, it is boun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management.Key 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remote sensing; integration; the ENVI / IDL; the ArcGIS

引言

遥感技术是利用地面物体波谱特性,通过扫描影像识别地面物体的物理属性,具有紫外、可见光、红外、远红外直至微波等遥感工作波段。对这些波段的数据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就会获取大量的专业信息,如,对水体、植被、水系、地质、灾害、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海岸侵蚀等,用于对城市建设的资源环境进行规划管理的辅助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1门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建设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表达的有力工具。城市建设信息量大且繁杂,既有实时数据,又有历史数据;既有环境数据,又有经济数据;既有矢量数据,又有栅格数据。这些数据中80%以上与空间位置相关。地理信息系统可有效地存储和管理这些庞杂的数据[1]。

城市建设中的遥感应用

城市遥感是现阶段遥感技术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也是遥感最具有应用价值的领域之一。其主要表现在:a)城市空间基础数据的获取。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获取信息量极其丰富的数字矢量线划数据、数字栅格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直接用作城市规划的背景图,在其上面叠加地形图、道路红线、地块分界线、重要设施和地名等,它与地形图相比不仅现势性好且更直观;b)城市规划动态监测。采用两期卫星影像,经过几何配准、叠加分析,找出变化目标,再将变化目标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比较,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辅助检查,通过现场检查确定变化目标属性,实现城市建设现状的动态监测,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提供保障;c)城市绿化覆盖率计算。采用遥感影像进行城市绿化覆盖率的计算,获取城区内绿化覆盖率、绿化面积和绿化类型分类等信息,建立城市绿化数据库。

由此可见,遥感技术是城市建设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快速实现城市范围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调查,系统研究城市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按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编制系列基础图件,客观、真实、系统地反映城市的建设成就和存在问题,为制定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规划以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技术

遥感是空间数据采集和分类的有效工具,地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有效工具[2]。遥感影像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信息源。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遥感影像是提供及时信息的理想方式。在空间信息的许多行业,离开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遥感获取丰富的、海量的空间数据有赖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与共享,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更深层次的专题信息,全面提升影像的利用价值。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

遥感影像类似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栅格数据,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很容易在数据层次上实现集成[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没有提供完善的图像处理功能,遥感软件中也缺少空间分析及数据管理工具。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一体化集成,可以由3个层次及途径实现。

数据一体化管理与共享

遥感影像和图像分析功能可以作为核心组成部分与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一体化,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互操作问题。数据互操作实现有2个途径,a)将遥感数据或者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都以标准格式保存,2个平台都支持;b)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直接支持对方数据格式。很明显后者比前者更加方便。

遥感数据主要格式为栅格,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矢量数据格式组成。栅格和矢量一体化管理,需要1种数据模型,同时储存栅格和矢量数据,支持分布式管理。

影像天然地具有企业级应用的潜力,因为它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在同一幅图上同时进行操作。这对于大型企业级应用更加有利,其中,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节省成本。我们可以分享同一影像资源,显著地减少成本。而影像由于自身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存储要求,尤其是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基于Web services的共享方式提供了1种合理的解决方式,它集中利用了计算机资源,可为若干个客户端提供影像共享服务。

平台一体化分析

在遥感软件中进行的图像处理工作流,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下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流实现无缝链接和交换。比如,在遥感软件中处理的数据通过菜单功能直接传送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无需中间的保存、打开等步骤;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分析的数据,直接导入遥感软件中,且保持同步显示;遥感软件中集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部分组件功能。虽然在2个不同的软件平台下工作,操作感和处理效率类似在1个平台下作业。

系统一体化集成开发

大多数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都提供了二次开发功能。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开发时,将专业的影像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集成到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环境中,在同一系统中既能完成遥感数据的专业处理与分析,又能完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共享等工作,形成1个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系统。要实现一体化集成系统,前提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都能通过程序开发语言调用,并整合在一起。

ENVI/IDL与Arc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方案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不仅从数据上,还会从整个软件构架体系上真正实现融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可操作性,提升空间和影像分析的工作效率,并有效节约系统成本。为了适应这种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全球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供商Esri公司与全球遥感领域的领导者美国ITT VIS公司,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和建设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

ENVI是采用IDL(交互式数据处理开发语言)开发的、功能强大的、完整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ArcGIS是全球使用最广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ENVI/IDL与ArcGIS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解决了数据、分析与共享三者之间的融合问题,形成完整的空间信息平台。下面介绍2种空间信息一体化平台的构建思路。

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与分析平台

平台结构见图1,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储存和中心和数据分析和应用中心。3个部分都是通过广域网/局域网进行连接[6]。

图 1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与分析平台结构图

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中心依托ENVI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快速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完成影像的几何校正、融合、增强等处理流程。

数据储存与中心

数据储存与中心主要完成两部分工作:a)将数据处理中心处理好的遥感数据进行入库管理,并建立必要的元数据信息;b)将遥感数据与共享。

空间数据库模型采用Geodatabase,它是按一定的模型和规则组合起来的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容器,实现了多源空间数据的集中和分布式管理。

遥感数据共享是基于ArcGIS Server平台构建。ArcGIS Server 是功能强大的基于服务器的 地理信息系统 产品,用于构建集中管理的、支持多用户的、具备高级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服务。它支持OGC标准服务,其中,针对栅格影像数据,可选择WCS服务。其最大的特点是可超过3个波段的多波段影像数据,并保持影像的光谱信息。

数据分析和应用中心

数据分析和应用中心是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广域网或者局域网从数据储存与中心的空间数据库或者Web Services中获取影像数据,并结合城市建设应用模型,提取相应的专题信息。同时,将获得的专题信息应用于实际生产。

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与分析平台实现了统一采集并分发数据,各部门通过网络快速检索、浏览、下载数据,根据所在单位以及处理事务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快速应用。

应急救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系统

以水情灾害为例,应急救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系统的结构见图2。分为4个组成部分:灾情遥感监测平台、数据库系统、遥感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平台应用门户[3]。

图2应急救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系统结构图

灾情遥感监测平台

灾情遥感监测平台依托ENVI/IDL+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功能,构建包括基于遥感的水情监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损失评估系统和应急决策系统。实现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决策为一体的完整应急救灾信息平台。

ENVI是个非常开放的平台,提供丰富的影像处理函数供外部程序调用。同时,IDL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能很方便地与其他开发环境(VB、VC、.NET、Java等)进行集成开发[4,5]。ArcGIS提供ArcObjects软件组件库,也提供了模块化、可伸缩、跨平台的通用API。

数据库系统

采用空间数据模型,储存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供其他平台使用,是整个系统的“心脏”。

遥感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采用B/S平台,快速将数据库系统或者灾情遥感监测平台中的灾情信息到网上。实现快速共享机制。

平台应用门户

平台应用门户是以遥感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基础,根据权限和使用对象性质划分为决策领导、救灾人员和普通用户三类用户。用户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如,IE快速浏览灾情信息。

结语

随着空间信息市场的快速发展,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日益紧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逐渐成为1种趋势和发展潮流。ENVI/IDL与ArcGIS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提供了1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基于这个解决方案,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达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可操作性,提升空间和影像分析的工作效率,并有效节约系统成本。必将在水利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邬伦,刘瑜,张晶,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彭望琭,遥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丁志雄.基于RS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技术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4] ITT Visual Information Solutions.ENVI4.7_User_Guide [D].ITT Visual Information Solutions,2009.

[5] ITT Visual Information Solutions.ENVI Tutorials[D]. ITT Visual Information Solutions,2009.

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演讲;生活空间;心里紧张系统;动力心理学

第一次上台演讲,人们都会有紧张的感觉。如何缓解或消除第一次上台紧张的状态,如何使他们在讲台上流畅自如、游刃有余成为许多想成为演讲者和需要登台讲话的人关注的问题。对这方面的问题,有很多建议。比如,在生理上建议深呼吸;提前准备充分;熟悉场地;进行自我激励;提前到场等方法。但将上台紧张与心理结合起来的分析内容很少,本文运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动力心理学的两个基本原理: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来分析第一次上台这一行为中的紧张系统及其所具有的心理意义。

一、第一次登台者的生活空间

在勒温看来,“紧张”始终处于一种系统之中,要真正理解“紧张”,也就必须理解这种系统的意义。需求与紧张,紧张与目标,目标的吸引力与排拒力,以 及各种力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动力场,被勒温称为“生活空间”[1]。第一次登台的人的生活空间也就是紧张所处的系统,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一个人所在的区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行为,“生活空间的每一个区域,都会产生一定的疆界,由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区域称之为移动,而对生活空间中心理移动具有抗拒作用的疆界,便是一种阻碍”[2]。

上台演讲考验一个的人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性,它需要在很多人面前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在平时的聊天这种非正式场合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在演讲的整个动态过程中,紧张心理贯穿始终。在分析这种情况下的心里紧张系统之前,我们需要描述一下演讲者的生活空间。根据拓扑学描述,上台演讲者的生活空间可以划分为一下几个区域:前期准备――走上台――正式演讲――结束下台。演讲者要完成演讲需要经历这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中都包含了影响演奏者当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一切因素,并且个区域中影响演讲者的内在需求、心里紧张和欲求水准也有所不同。其中,演讲是演讲前与演讲后的中间地带,若是演讲中出现差错,这个中间地带就成了阻碍。因此演讲者能否通过该区域,是演讲成功的关键。

勒温用一个公式表达了人的行为和生活空间的关系:B=f(PE)=f(LS)。B指人的行为,P指人,E指环境,LS指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包括人与环境,行为就发生在其中,它既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也是生活空间的函数[3]。该理论解释了人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是受人与环境因素影响共同的。在正式演讲这个区域中,演讲者所处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观众、演讲内容、气氛、演讲者自身特点等。任何一方面出现异常,都会使演讲者产生相应的行为。这种影响有可能是积极的,有可能是消极的。演讲者应尽可能预测出可能出现的异常,以减少在演讲过程中对自身行为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演讲中的心理紧张系统

心理紧张系统是勒温从概念的水平上对人的行为根源所进行的动力分析。勒温认为“只要在一个人的内部存在一种心理的需求,也就会存在一种处于紧张状态的系统”。紧张的释放可为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动力和能量,从而也就构成了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潜在因素。

勒温动力心理学中,心理紧张系统是一个基本的动力概念。他认为,紧张和需求,都是人们行为的动力来源。这种需求打破原来的内在心理平衡后,就会引起一定的心理紧张。紧张也有一定的目标,紧张释放的同时也就是达到所对应的目标,当达到了目的,这种紧张就会随之消除[3]。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分析上台演讲者在各个区域的需求、紧张和目标:为了完成即将到来的任务(内在需求),打破了演讲者原来的心理平衡,从而产生紧张,紧张又成为动力,促使他实现目标,从而达到新的平衡。在整个过程中,紧张、需求以及目标同时存在并作用于演讲者。在勒温的动力理论中,行为或心理活动的目标也具有一种力,勒温称之为引拒值(ralence)。正的引拒值具有吸引力,负的引拒值具有排拒力,所以人的行为不单是由于内在需求和紧张的推动,而且还由于目标本身的吸引(或排拒)。需求的强度增加,与该需求有关的目标的引拒值也会增加,而引拒值的增加,又会反过来影响到需求的强度。因而在勒温的动力理论中,人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他的心理紧张系统便包括了这种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了紧张与目标的相互作用。

三、演讲者心里紧张系统研究的意义

勒温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紧张系统建立在平衡的动力系统基础上。他认为,紧张是由于需求打破了原来的心理平衡,并由此激发出一定的行为,从而获得新的心理平衡。这种平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一个过程。这一理论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该理论演讲者心里紧张系统的研究同样意义很大。

(1)丰富对演讲者的科学性理论研究

由于演讲者对演讲内容的熟悉程度不同、面对的观众不同、自己演讲时的心理也不同,所以,演讲者在演讲中,涉及的技术、心理等问题以及需要住的方面是很广泛的。此文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系统的研究这个问题。其他文章很少从这一方面系统解释过这个问题。本文所作的努力,首要意义正是在于试图以勒温的动力心理学理论对上台演讲的紧张心理作科学地描述和分析,呈现这一内隐的心理因素的发展规律。

(2)有助于演讲者形成良好的演讲心理

演讲者要成功演讲一次,需要良好的演奏心理,可以自然的控制在演讲过程中的紧张系统,使内心可以保持平衡。从以上分析的区域来看,这种紧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找到规律的。

首先,演讲者应调整好自己的目标。目标越高,需求就越强,也就越紧张,演讲者会因打不到目标而紧张过度;目标过低,则不利于发挥自己的水平。因此,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目标,使自己的演讲可以正常发挥。

其次,演讲者将目标集中在演讲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其他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干扰。在演讲过程中,应尽力量是自己的演讲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来。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听众身上。排除干扰,聚精会神,使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助于演讲者的生活空间。

最后,演讲结束后要总结经验,在以后的演讲中不断的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勒温的动态平衡说明,平衡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的,适度的紧张可以使自己达到预定的目标。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要总结经验,全心投入下一个演讲中。

勒温动力心理学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紧张系统原理中,对需求与紧张、紧张与目标等的研究是值得探究的。本文以演讲者心里紧张体统为研究视角,从而系统探究演讲者的心理状态。使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J].心理学报,1991(8).

[2]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范文3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此类合同,甲乙双方签订合同,约定乙向丙履行某种义务。我们称此种合同为第三人利益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64条规定,若乙不向丙履行合同义务,那么丙只能通过甲向乙主张违约责任,该条文体现了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坚守 。然而,第三人利益合同产生的原因正是通过赋予第三人以独立请求权而简化交易关系,《合同法》第64条的规定显然背离了该制  度设立的初衷。另外,当事人有权通过合同赋予第三人以独立请求权,若《合同法》严格坚持合同相对性原则,不承认当事人赋予第三人对债务人的独立请求权,则有侵害当事人意思自治之嫌。因此,本文就我国是否应确定第三人利益合同,以及如果确立第三人利益合同,那么如何处理第三人独立请求权与合同相对性之间的矛盾。

二、对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现有研究成果

主张我国《合同法》未规定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是通说,主张此观点的学者又进一步提出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路径,可以概括为三种:立法说、解释说和综合说。

持立法说的学者认为,我国不存在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起码在《合同法》中不存在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因此,有学者认为《合同法》要在总则中规定第三人合同的一般规则,统率分则中的第三人利益合同,使两者保持和谐。并且将第64条仿照德国法而理解为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区分开来 。还有学者认为,应在以后制定我国《民法典》时,将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一般性规则规定下来,从而弥补现今个别单行法对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规定不完整的缺陷 。

持解释论的学者大多认为《合同法》的第64条已经规定了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学者用不同的解释方法来说明这一结论 ,也有学者通过案例来证明我国《合同法》是在利用第64条规范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 ,只是该制度的顺利实施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对第64条进行明确。

持综合说的学者认为,《合同法》第64条、65条只是对合同履行中“经由被指令人而为交付”的规定,因此应当在增补涉他契约规则的基础之上,将第64条和65条中的“合同当事人”明确界定为“债权人和债务人”,且将第64条解释为“经由被指令人而为交付” 。这样一来,既通过立法确定了我国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一般性规定,又通过合理的解释使得《合同法》第64条和65条在其应有之意内发挥作用,避免了将《合同法》第64条和65条与第三人利益合同混淆的可能。

三、我国应如何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

笔者同意持我国《合同法》未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学者所主张的我国应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并且同意利用国家制定《民法典》的契机通过立法方式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就具体如何设计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笔者有以下观点:

(一)明确第三人利益合同之结构

第三人利益合同实质上并非一种独立类型的合同,而是在某种基础类型合同(例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等)中附加向第三人履行的约款,第三人利益合同因此涉及到三方主体间的民事关系。其中,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形成补偿关系,该关系常通过基础类型合同(通常为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等)予以确定。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称为对价关系,该关系可以由合同关系确定 ,也可以由法定义务(例如抚养义务、赡养义务等)确定。债务人与第三人的关系通常称为履行关系,该关系基于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的向第三人履行约款而产生 。

由上述内容观之,三方主体的利益因两个合同(或者一个合同一个法定义务)而紧密相连,因此,在规定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时必须综合考虑三方主体利益间的平衡,以及两合同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确立第三人独立请求权

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核心便是赋予第三人对债务人的独立请求权。因此,在编纂《民法典》时,应在合同总则部分规定第三人对债务人的独立请求权。然而,第三人也对债权人基于合同或法定关系而享有请求权,那么,第三人行使时是否有先后顺序?这需要立法予以明确。

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限制第三人行使请求权的顺序,其应该先向债务人行使给付请求权,当债务人确实无法履行给付义务时,第三人才能向债权人主张给付请求权。因为第三人利益制度制定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简化交易关系,若仍允许第三人选择优先向债权人主张权利,那么则背离了该目的;另外,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签订的第三人利益合同赋予了第三人独立请求权,并且债权人对第三人的义务正是通过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履行来完成,这是中义务履行的安排是经过第三人同意的,因此坚持第三人有顺序地主张权利,是对三方意思自治的保护。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三人向债务人主张给付请求权实质上是在消灭债权人的义务,所以由此而产生的费用应由债权人承担。当然,我们同时应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当债权人与第三人对费用另有约定时,应从其约定。

(三)第三人利益合同变更、解除权的行使

第三人利益合同关乎第三人切身利益,而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解除对第三人利益影响巨大。因此,本部分内容将以第三人是否接受合同利益为标准,分别讨论变更、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权利的行使。

1.第三人接受合同利益。当第三人接受合同利益时,其对第三人利益合同便有了期待利益,这种期待利益应受到法律保护。

债权人的变更、解除权。债权人和第三人之间的对价关系导致了第三人利益合同的产生,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履行实际上便是债权人对第三人义务的履行。因此,在不经第三人同意的情况下,债权人无权变更、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

债务人的变更、解除权。债务人对第三人的给付义务由第三人利益合同产生,那么其当然也享有基于合同而产生的权利。我们不能因为要保证第三人的信赖利益而否定债务人本应享有的权利,这会使得债务人负担过重的义务 。因此,债务人当然享有法定解除权。至于债务人能否享有约定变更、解除权,笔者持否定观点。约定变更、解除权具有不确定性,第三人难以预料第三人合同中会约定何种变更、 解除权。因此,限定债务人的约定变更、解除权是平衡债务人利益和第三人利益之后的合理规定。当然,若第三人事先知道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的约定变更、解除权并且接受合同利益时,债务人当然可以享有约定变更、解除权,这是对第三人意思表示的尊重。

2.第三人不接受合同利益。第三人不接受合同利益,既包括第三人尚未接受合同利益和第三人已拒绝接受合同利益。对于尚未接受合同利益的情况,债权人和债务人当然可以变更、解除合同,此时不会影响第三人期待利益。对于拒绝接受合同利益的情况,此时第三人利益合同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解除或者变更该合同。

(四)债权人变更债务人履行对象的权利

我们知道第三人利益合同会涉及到三种关系:对价关系、补偿关系以及履行关系。当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对价关系是由赠与合同形成之时,会出现如下情况:债权人撤销了对第三人的赠与,第三人却基于第三人利益合同请求债务人履行给付义务 。由于第三人享有独立请求权,债务人应履行交付义务。

上述第三人在债权人撤销赠与合同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赠与物,并且第三人获得该物有法律上的原因(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约定),债权人事后不能通过不当得利主张第三人返还赠与物。这对债权人显然不利,因为他承担了比一般赠与合同中的赠与人更重的义务,他在赠与物交付之前无法撤销已成立的赠与合同。

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漏洞在于,第三人通常通过第三人利益合同使得所得利益“合法化”,以此阻碍债权人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虽然第三人利益合同是由债权人订立,其理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债权人此行为属于“咎由自取”。然而,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法律尚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允许其撤销该合同,那么,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的债权人当然也应有这种改错的机会。

综合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的利益,笔者认为应赋予债权人改变债务人给付对象的权利,但因此产生的费用由债权人承担。如此,在债务人向第三人给付之前,债权人可变更第三人利益合同给付对象以避免损失,而债务人的利益并未因此而遭受损失,且第三人也无法借助第三人利益合同获得“合法利益”。

综合上述内容,本人认为《民法典》应在其合同总则部分规定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赋予第三人独立请求权,并且规定第三人对债权人的请求权和对债务人的请求权的行使顺序。该制度还要规定在第三人接受或者不接受第三人合同利益的情况下,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合同变更、解除权。另外,为了平衡第三人和债权人的利益,该制度还应赋予债权人变更合同给付对象的权利。

注释:

第三人利益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要约人)约使他方(债务人)向第三人给付,第三人因而取得直接请求给付权利之合同。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

对于我国合同法是否规定了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学者有不同观点,但通说认为我国不存在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崔建远.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规格论——以我国《合同法》第 64 条的规定为中心.政治与法律.2008(1);叶金强.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比较法研究.2001(4);尹田.论涉他契约——兼评合同法第64条、第65条之规定.法学研究.2001(1).

丁晓春.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政法学刊.2006,23(5).第70页.

崔建远.为第  三人利益合同的规格论——以我国《合同法》第 64 条的规定为中心.政治与法律.2008(1).第72页;叶金强.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比较法研究.2001(4).第79页.

韩世远.试论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对我国《合同法》第64条的解释.法律科学.2004(6).第107页.

冉昊.论涉他合同.山东法学.1999(4).第40页.

尹田.论涉他契约——兼评合同法第64条、第65条之规定.法学研究.2001(1).第48-49页.

例如,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两者之间形成对价,债权人因此负有向第三人交付标的物的义务。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108页.

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范文4

主题词:宗地、地籍调查、城乡地籍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

概述

廊坊市地处河北中部、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总人口381.6万人。现辖二市六县二区(三河市、霸州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广阳区和安次区),96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其中建制镇60个),3229个行政村,截止到目前,建制镇以上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地籍调查工作,建成廊坊市规划区域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廊坊本地特色的科学土地管理方法,使廊坊市的土地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建设廊坊市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目标

通过开展全廊坊市农村地籍调查,建设廊坊市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旨在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在覆盖廊坊市所有范围的统一坐标系下,建立标准、科学、现势的地籍基础数据库,构筑起地籍基础平台,实现城乡地籍调查全面覆盖和地籍业务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发挥地籍管理对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支撑和基础作用,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2、在廊坊市范围内构筑起一套完整的地权体系,进一步完善、更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成果,更加有效地保障农村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利益。

3、建立真正意义的廊坊市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真正做到城乡土地数据共存一库,等同看待,统一管理,打破城乡土地差别,利用该系统为每一宗农村土地进行土地登记,让农村土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拥有标准的土地证。

4、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农村土地的管理能力

由于技术经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及人们头脑中旧有观念的影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前对农村土地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随着近年来廊坊市村镇经济的迅猛发展,进行农村地籍调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在掌握了农村地籍的准确数据后,土地管理人员可以对农村宅基地的规划建设、村镇建设范围的面积控制等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更强地树立政府机关的公信力。

建设廊坊市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投资与效益分析

、投资分析

廊坊市农村地籍调查是进行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投资的方面有下面几项:

硬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配置高性能服务器一台,计算机若干套并建立办公局域网,费用约需50万元。

软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购置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软件数套,费用约需100万元。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支付外委测绘单位进行地籍调查项目的工程款,费用约需2000万元。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培训一批懂得现代地籍管理技术的专业人员,投资一定的培训费。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提高地籍信息管理手段

地籍调查工作完成后,将会获得大量的地籍信息,包括每个宗地的权属资料、界址数据、土地使用情况、土地登记情况等,这些数据和属性资料,虽然仍有必要象以前的管理方法一样以图、表、册、卡的方式建立地籍资料档案,但是利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把全部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存入电脑,建立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使得以前由手工、人力完成的工作完全被自动化、电子化取代,包括用地申请、登记、调查、审核、审批、归户、发证及新增宗地、宗地变更等日常地籍办公业务,均可以利用地籍信息管理系统轻松完成。

2、实行土地登记资料的公开查询

廊坊市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成后,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实行开放式办公,增加土地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使政府管理贴近百姓生活,构建地籍管理公开查询系统,让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登记资料可以任意查询,及时了解土地利用信息,增加对政府的信任感。

3、与电子政务系统相衔接,开展网上办公

廊坊市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成后,可以纳入整个河北省的国土管理系统,使得数据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办公网络化。

4、实现快速土地动态监测

廊坊市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成后,即获得了当前现势性的土地利用资料,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与实际土地使用状况完全一致。由于有及时的变更调查和测绘手段,对于今后土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情况,可以随时通过卫星象片、航空像片或修测的地形图跟踪、捕捉,并实时地更新到地籍信息系统里,准确监测计算出用地范围及用地性质的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范文5

方法:2013年3月至7月收治我科的新生儿随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留置针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意外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结论: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意外脱出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及经济费用。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 新生儿 留置针 意外脱出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用药方便、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无患儿家属陪伴,在暖箱内无包被包裹,患儿双手无任何束缚,因患儿哭闹、烦躁留置针易被患儿自行拔出,以及导管的固定方式和护理操作不当,也可导致静脉留置针意外脱出,造成二次穿刺,增加了患儿感染的机会、痛苦和医疗费用,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我科为降低静脉留置的意外脱出率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科2013年3月-7月收治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对照组患儿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两组患儿在体重,年龄,病情,穿刺部位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1.2.1对照组只给与静脉留置针的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1.2.2实验组在实施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1)加强巡视。医护人员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因新生儿耐受能力差,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和配合,只有针对性地加强巡视。(2)正确有效的约束肢体。无陪护室的患儿常置于暖箱中,无包被的包裹,必要时在患儿耐受力的基础上妥善约束患儿肢体或带上小手套,松紧度要适宜,随时观察其松紧度和患儿肢端的血运情况。(3)为患儿做好基础护理,及时更换尿布,按需喂养,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保持室内合适的温湿度,减少患儿因不适引起哭闹,在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儿俯卧位,有资料研究表明俯卧位可是新生儿如同在母亲怀抱里,使新生儿有安全感,可较少患儿哭闹【1】,每天有意识的给予患儿抚触,以增进患儿的舒适.(4)为患儿穿刺时,穿刺部位的皮肤应保持清洁,以确保敷贴完全贴附于皮肤,以防敷贴卷边。(5)穿刺成功后固定时,先用一条胶布固定在针梗处,然后将敷贴全部覆盖住针眼及全部针梗,再用胶布蝶形固定外露的“Y”型管,将余下留置针软管用胶布固定于敷贴上方,要求将肝素帽妥善固定于患儿皮肤以减少牵拉,并进行相应保护。(6)在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用敷贴固定好留置针后选择合适的一次性网状头套,一次性网状头套弹性及透气性好,不会给患儿带来不适,既不易牵拉,也不影响血液循环,更有利于观察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在肢体穿刺的患儿,用敷贴固定好留置针后根据穿刺部位不同选择合适的医用弹力绷带套在穿刺部位,避免敷贴打卷或脱落【2】,弹力绷带的松紧度要适宜,随时观察血运情况。尽量为患儿进行腋静脉穿刺,腋静脉为大静脉,管径粗,走行直,血管表浅易于固定,容易穿刺,且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长时间输液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很小,且位置比较隐蔽,不易被患儿抓掉。(7)护理人员在为患儿沐浴时,用薄膜手套包裹穿刺部位,用胶布密封手套边缘,避免沐浴时操作不当导致穿刺部位潮湿,引起贴膜松动,导致留置针脱出。

1.3 观察项:新生儿留置针意外脱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实验组

对照组与实验组静脉留置针意外脱出率比较 (p

组别 置管例数(例) 意外脱出例数(例) 意外脱出率(%)

实验组 56 3 5.36

对照组 48 16 33.3

X2 13.548

P 0.000

3.讨论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静脉输液,是新生儿住院期间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新生儿疾病治疗和抢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使用静脉留置针大大减少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发生留置针意外脱出不但增加护士工作负担,而且给患儿带来更多的痛苦,通过对留置针意外脱出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护理,认为加强对患儿的巡视、正确有效的肢体约束、妥善的固定可降低留置针意外脱出率,延长静脉留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也减少了患儿的治疗费用,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齐虹 孙志远 新生儿俯卧位抚触的益处

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中学教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传统意义上,中学的地理教学,教师一般更加侧注重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而这对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的学习,逐渐成为地理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空间与属性信息的有效结合,可以通过空间或者属性两个分属方面进行相应的检索查询和分析,并且可以对分析的结果进行高效准确的表达,实现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地理信息系统在管理数据时采取层的概念组织,可以对一张图进行多方面的应用。除此之外,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层次进行划分和叠加分析,选择特定的区域部分进行缓冲区分析,实现地理空间的分析职能。

二、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1.地理信息系统的优越性

首先,地理信息系统由其自身技术特点决定,具有直观的数据可视化功能与效果,此外能够与互联网或者一些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结合,从而发挥更好的技术作用,形成空间数据的高度表现力。其次,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叠加分析和缓冲分析以及数值统计等,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空间拥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最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好的制图能力,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自主地进行地图的绘制,具有多维化和共享性等优势,远非传统的地理挂图可比。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国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这对地理教学质量的优化与提升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使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成为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首要的任务和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形成一定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以其特有的运动图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扩散,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地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数字化时展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许多新生代词汇也相继产生。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地增加数字化系统工程建设的投入,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之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网络地图和电子地图等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为方便快捷地获取学习资料,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实现自主制图和空间查询

相对于传统的地理教学挂图,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不会像挂图一样轻易损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自主制图,更清晰地现实教学的内容和主题融入多媒体教学中。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双向查询,比如,在教学我国的省级规划时可以将每个省份用动态闪烁的方式显示出来,并对各个省份的属性进行相应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2.丰富知识教学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观念认识,以全新的心态进行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全面的、高层次的思维理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个性化学习的开展大大增加,教师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后,学生就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相应的研究性学习,从更多的方面了解研究内容,有利于丰富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质量和水平。

3.教学组织的变化

在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言传身教为主,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教学的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相对于传统的地理教学,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使学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使学习的环境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即便是在家里也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使教学组织方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理信息技术也得到不断发展。这也直接导致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课堂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将地理信息系统巧妙地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使得教学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娟.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