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业的认知和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业的认知和价值范文1
四平职业大学
侯 莹
【摘要】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于艺术之美的感知与经验的建构。艺术是审美的教育,综合的艺术教育特别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教师自身价值实现的平台,理性认识中小学艺术课程的价值将有助于该课程被认同与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中小学;艺术课程;价值内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36-02
当今社会,艺术已不仅仅表现为绘画、唱歌、舞蹈、雕塑等传统形式,而是以更多、更新颖的艺术形式,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和现实生活呈现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向着务实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门综合了戏剧、舞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的新课程——艺术课程也应运而生。艺术课程不是多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与贯通,以艺术的形式将知识渗透其中,在艺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构对于美的认知,以多元的艺术视角去拓展学生对于艺术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形式,艺术课程如何能被广泛认知和认同是该课程被更广泛接受的关键。在此,笔者切入艺术课程潜藏的价值内核,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所在,着眼于为艺术课程的发展与推广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一、艺术课程的学习是学生美感经验的建构历程
关注生活,从生活中触碰艺术,感知艺术是艺术课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一门优越的课程就应该饱含艺术之美,艺术课程的主旨就是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文化与艺术等帮助学生建构对于美的认知,去体验美,感知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不是简单的艺术学科的叠加过程,而是多元艺术特质的展现,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性艺术鉴赏能力,还会让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能力得到拓展和强化,实现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审美素养的提升。懂得欣赏“美”,当直面具有艺术之美的事物时,会用艺术的鉴赏力去评价与“咀嚼”艺术的本质是健全的人格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因此,外在的感官探索和自身体验与学生个人情感世界的连接是艺术课程所最为注重的,它可以通过丰富的课程活动去触发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为学生的艺术认知创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意识转化的视角来审视艺术所呈现的美感,和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建构来讲,艺术课程最能体现美感体验与建构对于美的认知,因此,艺术课程恰恰可以成为教育想象与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而且艺术课程内容的架构也体现了将教育实践的视角放在当人们邂逅艺术或进行艺术创造时,那潜藏其中的独特的审美经验所蕴含的深意与承载的教育价值,在这里,艺术课程着力强调的就是当学生与艺术邂逅时可能引发的审美认知转化以及动态经验重构的独特过程。融合多元的艺术课程能够充分利用学生所接触和经历的生活经验与课程本身所提供的社会文化相交互,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反思性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认识与体验美感的艺术素养,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在实现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与建构。
艺术课程所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于艺术的通感,认知美,理解美,感受美是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艺术课程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融通在一起,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同时,让学生去体验艺术美感,并逐步建构对于美的认知。艺术课程从设计、实施再到内容都体现了把美感经验的建构理念融入其中,将学生看做主动接近艺术和积极寻求身心全面发展的主体,用灵活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内在的满足,在宽松、愉悦、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艺术课程最终将变成充满想象、惊奇、体验、觉察和创造的一种美感旅程,也是学生生成对于艺术和审美知觉的动态旅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在于发现未知事物和积极参与活动,因此,以艺术为介质的课程形式有益于学生的心智成长,特别是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氛围中并有意义的创作意象,最终获得对于艺术与美感的新体验,而这也正是学生美感经验的建构过程。
二、艺术课程所倡导的是多元认知的知识观
艺术课程的“综合性”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典型特征,即是用多元的视角给予学生认知的冲击,使学生从全方位的立体形式中接受知识与认知艺术,这就要求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要能够更透彻地把握艺术课程 “综合”的实质是什么。一直以来,教学效果评价过于倚重于对于分数的量化表达,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倚重科学知识以及与之形成的知识观,这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与认知体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艺术课程的知识观就是注重艺术与美感体验在学校教育和儿童的心智成长中所扮演的关键性作用,着重体现的是课程所具有的艺术美感特质,强调的是学生的感官互动、多元认知、想象力、情感成长与创造性心智等,这正是脱离“科学”知识以及与之相呼应的知识观的典型范例,艺术课程的习得过程是一种艺术创作以及美学实践的多重经验过程,将学生视为能多元认知的自发学习者。
艺术课程不是简单的各个艺术门类的叠加与拼凑,而是它们之间的一种相互连接与融通。艺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场域与情境,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感官系统与周遭环境产生互动、进而获取经验、形成认知并逐步酝酿情感,最终激发学生的想象,随之学生会产生将之外化为多元的符号表象,并能在具有创造性的美感旅程中去认知隐含其中的文化意义。人是透过不同的符号系统来建构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与理解,这种认知与理解在形式上是多元的,表现的形式与内容各异。因此,艺术课程所倡导的实质是让学生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感触艺术美感,形成对于艺术、美感以及知识的多元认知,给学生以更多的关注空间。
以往艺术类课程分科教学中以单一学科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知识技能的发展。艺术课程突破了原有的范式,并不仅仅以技能的掌握作为学习水平的衡量标准,而是让学生能够以多元的视角去审视艺术和对于知识的把握。艺术课程正是用融合的艺术元素去吸引学生,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官体验与多元认知的结合,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寻求对于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学生成为充满学习动力的个体,这正是符合多元认知的知识观与课程理念。
三、艺术课程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
发现艺术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艺术共性串联融通是艺术教师在艺术课程实施中所要具备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培养、引导下才能品鉴艺术的魅力,才能建构起对于艺术的通感,学会用审美的目光去欣赏和咀嚼潜藏在艺术背后的深刻艺术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实现了动态的艺术审美体验之旅,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将努力的付出变成了切实的回报,因为它实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
艺术课程开启了艺术美感的融合之旅,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艺术类学科孤木难支无法实现综合性艺术教育的缺欠,将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与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发展的需要融于一体,如此艰巨的艺术课程实践需要教师有艺术家一样的才智素养才可以将艺术课程驾轻就熟,挥洒自如。教学即艺术,而教师就是这一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家,作为别样的艺术家,教师能够将个人的艺术品质与价值理念经由某些技巧表现为“艺术”作品,与传统的艺术家不同的是,教师并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实物作品,而是学生所得到的并没有及时外显的动态经验和对于艺术的认知。在这一艺术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好比艺术创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黏土,而教师则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雕塑家,教师发挥个人艺术造诣,创造艺术作品。教师把文化的内涵与艺术品质的理念镌刻在如黏土般的学生身上,通过接受教育的过程,学生们被塑造成对于艺术有相当理解力的人,在这种动态经验与艺术认知的创造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与艺术品质是成功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而这前提条件的前提就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达成,也是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艺术课程有别于其他纯知识性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建构与审美情趣,在学生进行知识与认知建构的同时,教师也实现了自我满足,教师的职业生命在这一刻得到充实和认同,因此,教师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追求卓越,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当以追求卓越为目的时候,教学就是完成自我的“演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去循规蹈矩,会兴致使然,以超然的态度去挥洒艺术家的技巧与造诣,因为它不仅仅是在教学而是在实现着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联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艺术课程是艺术之美的动态体现,艺术课程让教师将自己的学识及艺术品质与他人分享,共享自己的成果是一种美感的体验,这种美感享受来自于学生徜徉于“艺术空间”的美好体验,这正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收获到的惊喜。当教师发现自己可以创造与众不同,可以改变自己的学生的时候,这种满足与安慰也会超越了职业本身的枯燥而最终得到升华,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艺术课程对学生的生活、文化素养、情感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体现了艺术教育的人文性、创造性、愉悦性和主动探究的特点,也体现了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基本艺术素养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审视艺术课程,倡导该课程正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价值实现去探究其中的意义,而最终实现艺术陶冶学生身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Eisner,E.W.The Arts and the Creation of Mind[M].Yale college:Philip Hamilton Mcmillan,2002:231.
[3]Eisner,E.W.education imagination: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M].New Jersey:Merill Prentice Hall,1994:154-155.
[4]Eisner,E.W.Aesthetic modes of knowing.In E.Eisner,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ways of knowing[M].Chicago,I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24.
[5]惠传太.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论·美术分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6]马菁汝.艾斯纳将DBAE课程观进行到底[J].美术,2010,(4):117-119.
[7]马菁汝.不要失去美术课的学科价值——对罗恩菲德和艾斯纳两种美术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4,(4):6-10.
[8]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9.
美业的认知和价值范文2
广告的艺术价值的体现方式
第一,广告的形象美。广告的形象是广告艺术表现的外在构成。广告的形象需要从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广告设计的目标需要传达产品信息,广告时间有限制,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通过广告的语言形式,将产品的特点、功能、使用方式、适用群体,或者使用价值突出的内容,通过广告的外在形象科学的、真实的、具体的表达出来,并有效的传递给受众群体,由此实现广告推介产品认知能力、宣传产品的目标。也就是说,广告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商业价值中,即使是公益性的广告,也是实现了商业性目标为前提。比如节能、节水的广告。通过广告的形象价值,最终劝解消费者,广而告之的实现广告的商业价值。广告的形式可能会夸张、变形,或者是扭曲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对产品形象的提炼、概括处理,但是强调的是产品的基本相态。从这点上看,不同于古籍字画等传统的艺术形式,但是广告虽然不是停留在具体的形象,但是通过直接的、明晰的、静观的形象和艺术表现,完成广告宣传的认知功能。
第二,广告设计的意境美。意境是广告艺术的高级境界。广告意境从更深层次和更宏观的视野来表现人与产品的内在关系或者是人与自然的内在关联。不论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性广告,其通过广告宣传实现广告的内在意境,是对广告产品的内涵的延伸。只有广告意境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的是平衡的内在心境,广告意境也就达到了符号审美艺术的高级层面,即表现了人类社会审美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达到了一种社会、理性、观念的强制性和统一性。这种强制是规范人类向和谐的内在方向前进,而这种统一性是强调个体符合社会规范的内在一致,这是人作为社会群体的活动结果。所以,广告的设计的艺术价值,会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所在,他会超越产品或者广告内在设计的美的价值,甚至会体现出一种潮流、趋势,或者一种道德体验,甚至是一种直接或者间接的艺术影响、塑造和精神层面的整合。
第三,广告融合现代技术,体现的是一种与现代融合的艺术美。广告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表现方式,他的宣传不仅能够结合传统的、乃至古老的方式,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电子时代的到来,以及环境保护时代的观念转变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广告外在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这高度体现了广告艺术的融合性特征。从原始广告发展初期到现代广告的高度发展,体现了广告的高度融合与进步。作为广告创意的主要方式,广告设计技术和制作技术为广告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美业的认知和价值范文3
该研究旨在跳出传统室内设计研究中只关注空间的形式美学、空间界定与空间组织等独立专业层面上的设计思维界限与框架,将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室内设计方法的理论进行交叉与融合,从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角度来看室内空间价值建构的问题。通过关注具有品牌价值的室内空间所能提供的运营支持,论证主题经营、价值建构、品牌传播、系统执行这一种可有效传播的品牌业态的设计与经营体系对品牌业态的影响,从而尝试提出建立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性框架。
关键词:
空间品牌;室内空间;价值建构;整合营销传播
一、研究背景
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以消费组织起来的社会,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以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服务作为消费对象的现象。物品要成为消费的对象,必须成为符号。靠“符号价值”来营销的商品,能以其与其他商品之间的差异性来创造其意义的稀有性,从而吸引消费。品牌最早是产品识别的符号和标记。随着社会的进步,品牌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发展。品牌由符号、标识功能,逐渐转向概念反映。如今,品牌已被看作是文化、知识和愿景的代表,它能够赋予作品灵感,并在战略上指导产品。品牌概念的转变在对组织内部管理品牌的方式,以及对带给品牌活力的设计所起的作用,产生了重大的后果。而从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角度来看,品牌是营销价值中的一种资源,如果从此种角度出发,空间品牌则应该被看作是室内空间价值建构的一种资源,围绕这种资源进行整合创造出相应的核心竞争力,以此区别于其他室内空间,从而吸引空间消费者。“场所是一个空间上形成的社会学实体”,是一个时代文化生活的反映,而室内空间作为构成场所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社会文明的符号与象征,同样应适应当前的社会状态。显然,伴随着消费的无穷尽扩大,消费者对空间的消费绝不仅仅只停留在功能层面上,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品牌认知上的消费。因为品牌是一种象征设计、一种品位、一种格调,更是一种口碑,消费者渴望借具有品牌价值的场域去寻找某种身份认同。因此设计师应将如何努力创造一种场所环境以适应当前的社会状态,作为当下室内设计重要的思考内容。简单的说,这一思考过程将被视为如何塑造和改变空间带给人们原有生活方式的限定的设计思考过程,设计师需重新根据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场景的转换来组织空间关系,建立一种以室内空间环境界面为传播媒介,室内空间品牌为传播目的,室内空间识别性和公众意象的设计实践方法。
二、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带来观念上的转变
(一)以品牌为中心的设计转变曾经设计单凭技术打动消费者,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吸引消费者的已不再是产品功能的多样化,而是代表消费者个性和主张的品牌形象,品牌也不再只属于公司,它更多地属于品牌的潜在消费者,因此设计师需要创建一种新的语言,在品牌与更多的个人需求之间搭起桥梁。
(二)从单一的营销手段向以整合传播为主的营销转变单一的传播手段使信息传播稍显乏力,需要将一切可接收感知的信息集合体整合在一起,包括视、听、触等多种手段融入到传播中来,使得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单一的计划、执行、控制及反馈为主的管理正向目标性、组织性、互动性、系统性的管理转变因此,在具有品牌价值的室内空间的运营及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倡导的是品牌接触点要协调并且一致。这些接触点包括产品、服务、空间、媒介等。每一个接触点应该传达属于自己的特定品牌故事,但是所有这些都必须合拍,必须协调一致,以便每个设计者都能超出期望,使“交响乐效果”比“单独乐器”的组合更好。(表2-1)表2-1具有品牌价值的室内空间需要的运营及设计步骤资料来源:自绘
三、主题经营
品牌形象统一化品牌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是建立品牌主题,品牌的主题表达了经营者对品位上的追求与质量上的要求。品牌的所有信息都必须与品牌主题的设定形象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品牌形象的连续性,从而增加顾客对品牌的记忆度,给顾客提供体验线索,顾客可根据消费意愿闻之而来,体验品牌乐趣,只有这样才能为顾客的再次光顾提供可能。
四、价值建构
识别系统化在对设计场所进行初步的评估与定位后,紧接着得展开对个案价值资源要素分析,确定其核心价值后,所有的品牌接触点都必须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来展开整合性设计。
五、品牌传播
传播的立体化在确立品牌的核心价值后,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实现各设计媒介与顾客的沟通与情感交流,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使品牌价值最大化。
六、系统执行
前台与后台设计的同时有效满足
(一)室内空间的价值与受众的交互效应总结以上分析内容可得知:室内空间的价值是由该空间的品牌价值所决定的。换句话说,空间品牌的物质价值与空间品牌的精神价值共同构成了室内空间的价值。空间的规划布局、空间尺度、行为过程与模式、空间的陈设与细节、空间图文信息、光影效果、空间装饰材料质感等空间构成与空间的信息平台、空间中的事件等后台管理构成均会影响到室内空间的价值体现。室内空间的价值建构过程就是围绕室内空间自身的环境资源整合设计出具有品牌价值的室内设计过程,通过品牌管理、准确的室内设计定位与有效的传播途径,创造出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和可识别性的环境价值,提倡一种生活态度,从而提升消费人群对室内空间的认同感,建立室内空间与空间消费人群长久稳定的关系。可以说,室内空间中所蕴含的生活态度以及价值取向影响着消费人群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同时,消费人群的认知肌理驱动着室内空间价值建构的思维基础。因此,受众对室内空间的深切感受与完整认知成为制定室内空间价值建构方法策略的重要目标。
(二)前台与后台设计必须同时有效满足既然受众对室内空间的深切感受与完整认知成为制定室内空间价值建构方法策略的重要目标。那么怎样才能使受众对室内空间的深切感受与完整认知达到最佳化,从而保证室内空间核心价值的深刻体现则成为室内设计的重点。在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中,其系统的构成主要是品牌拥有者和品牌受众。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围绕着品牌受众进行,借助一切有效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以实现品牌信息传播的一致性、持久性和有效性,其追求的是长远的品牌效应,因此在品牌拥有者和品牌受众的互动关系中,应遵循系统执行性原则。在室内空间的价值建构过程中,不管是对室内空间进行主题经营,还是空间品牌传播,都必须基于对空间进行的策划分析定位的基础上,遵循主题经营———价值建构———品牌传播———系统执行的可有效传播的室内设计与经营体系,根据空间品牌资源,建立起以空间环境界面为传播媒介,空间品牌为传播目的,空间识别性和公众意象的设计实践方法。
七、结语
我们对空间的理解并非固定不变的,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空间形态、空间意象、空间品质等空间认知系统很容易受到环境改变或外界信息的影响与导向。当下的室内设计重点在于利用品牌内容包含的所有方面———产品、服务、空间、媒介等一切可接收感知的信息集合体整合在一起,为优质的消费提供策略。这种趋势是一种价值变量,又是某种精神回归,对这两者的深刻理解与设计探索实践将会使我们对当前空间环境设计的问题更加清醒与自律,对室内设计未来的方向更加明晰与坚定。
参考文献:
[1]詹伟雄.美学的经济———台湾社会变迁的60个微型观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崔笑声.消费文化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美]洛克伍德.设计思维:整合创新、用户体验与品牌价值[M].李翠荣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美]黛比•米尔曼.百舜译.品牌思考及更高追求[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5][美]唐•舒尔茨.何西军,黄鹂译.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6][美]艾•里斯,[美]杰克•特劳斯.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M].谢伟山,苑爱冬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7]卫军英.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8]杨小军.空间•设施•要素:环境设施设计与运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日)矢代真已等.20世纪的空间设计[M].卢春生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美业的认知和价值范文4
关键词:绘画基础课;艺术设计;教学;联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艺术设计行业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同时,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珠联璧合,也让艺术设计工作更加高效,作品更现实化、视觉化与精细化,这使得绘画基础训练逐渐被人们遗忘。但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审美价值,而这种多元化、高水平、有内涵的审美价值恰恰需要绘画基本功所培养的美学修养与艺术表现力才能获得。
1绘画基础课与艺术设计教学之间的联系
基础绘画课程是增强艺术设计人员创造力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将其看作一门单纯的技术训练课程,这无疑是狭隘的。绘画基础课程不仅包括技术技巧,更包含对审美品位、艺术修养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开发,它是一门全面训练“艺”与“技”的课程,同时它也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应当受到各大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视。[1]艺术美既是抽象的,同样也是具体的,美没有固定标准可言,但其具有特定的规律可循,绘画基础课就是由这些美学规律所构成的。在教授绘画基础课时,教师应将形式美与写生训练有机联系起来。例如,如何处理点、线、面的空间布局与关系、画面各个要素的比例配合、和谐、虚实、主次关系以及结构与构图的形式美等。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与敏感度,了解在造型艺术设计中美学法则的体现方式,比如单一与重复、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以及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绘画基础课与艺术设计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艺术设计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非把学生培养成“电脑快手”。科技只能作为创造性思维的辅助工具,而不能完全取代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主宰整个艺术市场。中国古代画论中就有提及“物有常理、画无定法”,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艺术流派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2]因此,教师要在绘画基础课上充分鼓励学生自由创造,使其凭借自身独特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带着感情作画,让学生在掌握技艺的基础上激发灵感,激活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提升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例如,家具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学习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只有将构思用一定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付诸方案并实施。绘画基础课中的立体构成以及画法几何知识就成为连接技术与艺术的桥梁,是艺术设计的理性基础。[3]在室内设计时,必须展示出表现图,而这种具有二度空间画面的、立体感的绘图需要运用高度概括的绘画技巧与精准的透视制图才能完成。这种快速、思维活跃的绘图表现手法需要用大量的速写训练累积才能掌握,其中还包含对色彩构成以及敏锐的色彩感的训练,也是从不断的写生训练中才能得出。因此,我们说绘画基础课与艺术设计教学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创新绘画基础课教学,增强创新能力与提升艺术修养
近年来,各大高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不断扩张,但是却鲜有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进行创新与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高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绘画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淀作用,古人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就是如此。但是很多高校在教授绘画基础时,只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对事物以及人像进行写生,课堂内容枯燥,纯粹是对技艺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艺术修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引导与鼓励学生感知、理解、联想以及思考不同自然物体,打破传统限制,重组、重现这些物体的质感、色彩以及形态,实现从具象转换为抽象,从空间转换为平面的教学效果,从中寻找设计的规律,抛弃传统守旧的模式与思维,激发创作灵感,提升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我们应当创新绘画基础课教学,使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充分发挥“启蒙导师”的重要作用。
2.1造型设计训练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艺术设计教学对色彩的运用有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如何整体性运用色彩,借此增强学生的归纳与抽象创造能力。此外,教师在造型设计训练中,还要注意对形式美的训练,要求在点、线、面的处理上达到和谐、均衡、对称以及对比的效果。因为在艺术设计的审美观念中,和谐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高境界。[4]
2.2使空间与形体从自然转换为抽象
教师通过讲授空间色彩、绘画、透视等知识,增强学生的空间感觉认知能力以及构建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知与分析材料与工具在绘画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从而显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与运用水平。
2.3使写生从空间转换为平面
造型设计其实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写实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突破诸多限制,实现从空间到平面的有机转换。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写生对比合适的物体,由黑白空间转换为彩色平面,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设计能力[5]。
2.4让绘画基础课程“活”起来,展开艺术实践交流
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学效果也不同,如果学生每天都在校园里学习教学内容,这将会极大地束缚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与兴趣。因此,需要在课堂学习之余穿插一些艺术实践交流活动,用以开阔学生艺术设计的眼界,充实知识与艺术修养,也便于增强学生的整体意识[6]。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各种艺术画展、博物馆以及展览,对优秀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进行解读,对优秀的设计想法与表现形式进行学习与借鉴,让学生得以多角度、近距离地与优秀艺术设计作品进行交流,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与兴趣,拓展与充实设计知识,重视绘画基础课程。
3结语
艺术设计同样也拥有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但从实质上来说更像是审美的竞争。在商品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它的商业价值与经济价值往往被审美价值所评判,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人会说“美是一把销售成功的钥匙”的原因。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绘画基础课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显著的,它通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艺、审美品位以及创造性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与艺术修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琪.浅析地方高校新办艺术设计类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100-101.
[2]…王晶,董芳.浅谈现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创新内容[J].大众文艺,2013(01):230.
[3]…徐向东.职业学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J].科技与企业,2013(17):226.
[4]…朱小英.装饰绘画基础课程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研究——以茶包装中的装饰画为例[J].福建茶叶,2017,39(03):115-116.
[5]…应宜文.中美艺术设计专业绘画课程教学的历史传承与现状[J].美术观察,2013(03):117.
美业的认知和价值范文5
【关键词】多元智能;应用型;大学生;素质拓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及新发展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提出,智能即“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者是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的多元智能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为地方高校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为正确、全面、科学地培养地方高校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过程之中,以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即以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和认知智能为目标设置素质拓展课程,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将是人才培养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有机结合的契合点。
二、“多元智能”视阙下的地方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建构
(一)建构以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为教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地方高校对学生施加正确、科学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这种思想、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的外显形式,即教学中的语言形式主要是通过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辑智能来共同实现的。语言智能一般而言是通过语言思维、语言表达并将相关概念内化为自身知识、思想和认知体系;逻辑智能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辨析能力,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发展。语言智能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有效阅读、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性地建构自我思想认知和道德规范体系,形成自我的思想和行为的自觉。同时积极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亲和力和说服能力,与时俱进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随时随地地传递给学生。
(二)构建以自我认知智能为基础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
自我认知智能是指个人对于自我内心世界和角色定位的一种判断,也是对自身性格、兴趣、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一种认识。自我认知智能是关于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导引自己的人生。它逐渐成为理解社会行为和指导社会行为准则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知识、技巧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地方高校通过组织或个人对学生进行性格、兴趣、技能、择业观和价值观的全面考察,进而提升和对工作世界的探索,从而实现地方高校大学生实现自我职业目标的过程。从构建以自我认知智为基础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的角度来思考,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能力着重强调大学生对自我心理特征、自我性格特征、兴趣和情感特质的了解,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刻苦认真的学习,时刻激励自己以达到自我目标的实现。以自我认知智为基础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缓解和消除心理压力、情绪困扰以及学习生活等其他方面的困惑,可以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疏导,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智能。
(三)以音乐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为手段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
现阶段地方高校教学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的社会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而“美”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美德教育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理解美、认识美、分辨美、追求美、感知美的意识和能力。而音乐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的培养可以极大地促进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激发大学生对生活、艺术、音乐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以优秀的艺术作品陶冶情操。积极组织高校学生举办文体活动,也能极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视觉空间智能一般而言是指准确地认知空间世界的能力,通过视觉识别、空间分析等方式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审美艺术情趣,丰富大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分辨真、善、美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艺术情操。
(四)建构人际关系智能为目标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其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体育和社会社团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地方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重要环节。人际关系智能包括学生理解他人感受,注意他们的情绪、动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效沟通、和谐相处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理解、辨别和认知他人的感情、思想、行为特征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开展有效沟通,增强团队协作,提高自身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智能有利于影响和组织团队为实现共同目标,加强团体合作,还可以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重构多元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
[2] L inda Ca mpb ell,等.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4.
美业的认知和价值范文6
一、何由———学习活动为何要借鉴美学精神
在学习活动中借鉴美学精神,旨在促进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借鉴美学精神,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理由,其一,在现实的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了学习不良症候群,谓之借鉴的必要性;其二,自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价值追求,谓之借鉴的必然性;其三,学生具有“自由自觉”的“类特性”,谓之借鉴的可能性。
1.学生学习不良症候群
学生学习不良症候群,宏观地说,主要包括被动学习、片面学习、底线学习与工具学习等;微观地讲,主要包括学习无方、学习无力与学习无趣等。被动学习是指学生仅仅是以教育活动的对象而存在,没有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一旦学生只是教师“动晓炼导”教育活动的对象,而不是“学问思行”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自然就沦为了“容器”与“奴仆”。片面学习是指学生只是开展认知学习,渴望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与开发智力,而较少进行道德学习、审美学习与身体学习,其品格培养、情趣陶冶、体魄锻炼等方面令人堪忧。“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形象,是片面学习的最好写照。底线学习是指学生实现了学习的初始目标,而丧失了学习的高远追求。只求“不做坏人”,而无意“力做好人”,是道德学习中底线学习的表现。底线学习让人思想现实、人格侏儒,而失却人性完美与精神崇高。工具学习是指把学习视为生存生活的工具,忽视学习的智慧启迪、人格涵养、情操陶冶、灵魂净化、精神升华与人性完美的本体功能。太多的工具取向,较少的本体诉求,让学生学习陷入工具主义泥潭。学生“熟记了很多答案,而忘记了问题本身”,是对学生工具学习的精彩揶揄。至于学习无方是指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导致学习效果差、效率低。学习无力是指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学习目标与学习理想。而学习无趣是指没有学习兴趣,觉得学习索然寡味,学习中获得了太多的习得性无助与太少的自我效能感。被动学习、片面学习、底线学习与工具学习,以及学习无方、学习无力与学习无趣,使学生学习问题多多、困难重重。为了走出这种不良学习局面,在学习中借鉴自由的美学精神,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片面学习到全面学习、底线学习到超越学习、工具学习到本体学习,以及从学习无方到学习有方、学习无力到学习有力、学习无趣到学习有趣的迁跃,无疑是解决学习问题、克服学习困难的一剂良方。
2.自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价值追求
任何人类社会实践活动都必须遵守自然律、社会律与自由律。所谓自然律,即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遵守自然法则,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自然律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所谓社会律,即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遵守社会规范,满足一定社会法律和道德要求。所谓自由律,即在遵守自然律、社会律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追求自由。仅仅匍匐在大自然脚下,或是沦为旧道德的牺牲品,都是人类自由精神的丧失。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划分,就给人很多启示。消极自由主要是指摆脱限制,而积极自由则旨在完美。摆脱限制,既可以采取认可、恪守的方式来进行,“把必然性变成自己内在环节”,也可以采取否定、回避的方式来进行。但是,消极自由终究不是人类真正心仪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才是人类真正的梦想。自然律、社会律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与前提,而自由律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旨归与理想。自然律、社会律意在遵守,而自由律则旨在完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表现在对自然律与社会律的遵守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对自由律的向往中。学习活动是学生基本存在方式,也是其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力杠杆,还属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范畴,因此,学生学习必须遵守自然律、社会律与自由律。在掌握知识、启迪智慧,形成品德、涵养人格的基础上,去陶冶情操、追求自由,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价值追求。
3.学生具有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
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性是什么?或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是什么?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96可见,人是可以从生命活动中超越出来,并能够把自己当对象来看待的灵长动物。法国文豪雨果也有相似的见解:你想知道人与动物的区别吗?动物生存,而人生活。告别与“生命同一”的存在形式,而成为一种社会存在,乃至精神存在,标志着人是一种可能性存在。而作为可能性存在,必然具有不断超越与追求完美的自由特性。难怪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至于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从何而来?的回答是,劳动创造了人。既然劳动创造了人,即劳动让人具有了“自由自觉”的“类特性”。细想,这里也有一些问题,如果说“自由自觉”的“类特性”从劳动中来,那么,劳动从何而来?劳动是如何由本能活动变成了劳动?可能的答案是,“自由自觉”的“类特性”让人的本能活动变成了劳动,这就陷入了无限循环的逻辑怪圈。虽然对于人的“类特性”的发生学探究陷入困惑,但人具有“自由自觉”的“类特性”,能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是毋庸置疑的。学生作为人类个体,秉承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具有自由的禀赋。“自由自觉”的“类特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借鉴美学精神成为可能。倘若学生没有秉承人类“自由自觉”的“类特性”,在学习中借鉴美学精神,将成为沐猴而冠的笑话。
二、何为———学习活动如何实现对美学精神的借鉴
学生学习中借鉴美学精神,可以通过推行学习自由,开展审美学习与唤醒学习自我来实现。
1.推行学习自由
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6]伟大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诗句也说明,自由对人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可见,自由是人类历史的主题,也是个体人生的主题。毋庸置疑,自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价值追求。何谓学习自由?所谓学习自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超越,追求完美,实现身心自由发展的过程。学习自由既可以是学习的精神理念,也可以是学习的现实存在。当自由精神作为学生学习活动指导思想时,学习自由就是一种学习的精神理念;当自由精神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得以敞亮澄明时,学习自由则是一种学习的现实存在。学习中借鉴美学精神,推行学习自由是核心。推行学习自由,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赋予学生学习空间。学习空间是指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权,无论是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内容的选择,还是学习方法的采用、学习结果的评价,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尽可能少地外在限制,尽可能多地自主选择,赋予学生学习空间,是推行学习自由的基础与前提。其次,强调学习的超越意味。学习的超越意味是指学习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片面学习到全面学习、底线学习到超越学习、工具学习到本体学习,以及从学习无方到学习有方、学习无力到学习有力、学习无趣到学习有趣等方面的迁跃。从有限到无限、自然到自由、物理到伦理、物质到精神、感性到理性、生理到心理、功利到超功利、到美感、知识到智慧、道德到幸福、审美到创美、接受到发现,等等,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断超越的漫漫征程。学习的超越意味,发轫于学生从本能到可能的迁跃。基于本能,进而拓展可能,是学习超越意味的实质。再次,重视学习的完美追求。学生学习理应追求完美,力做“完人”。对于学习中的完美、“完人”的描述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文质彬彬、德艺双馨、智勇双全、身心和谐、自由发展,等等。而追求完美,力做“完人”,主要体现在学习的人生观照与心理关怀上。[7]鉴于个体人生都包括生命、社会与精神三个层面,于是,学习的人生观照又主要体现在关爱生命、立足社会与树立信仰三个方面。学习应该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生命情感;同时,学习应该在社会融入、角色扮演、事业开创、责任肩负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再者,学习还应该让学生树立科学人生信仰,具有广阔的胸怀与崇高的精神。此外,鉴于个体心理三维(知、情、意),学习的心理关怀则主要体现在启迪智慧、追求幸福与向往自由三个方面。在认知学习中,通过学习知识、学会认知与善于反思来启迪智慧;在道德学习,通过规范恪守、爱心培育与气节淬炼来追求幸福;而在审美学习中,则通过不断超越、追求完美与“居中、无别、当下、沉浸”的正念练习来追求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