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

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范文1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生态修复

前言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导致环境污染、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降低、淡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安全。因此,如何合理整治、恢复、保护生态环境,无疑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修复的涵义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政策、管理和一定的人工促进措施,消除不合理的人为干扰,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和发展演替,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景观和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相对稳定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通过生态修复,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速度,防止沙尘暴、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床淤积等水土流失危害,降低水土流失程度,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身组织和自身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 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 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 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 控制水土流失,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

2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措施及方法

生态修复主要包括“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 以小促大”等技术方法。“封”是“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退”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 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造”是“造林”。坡度大于15°的荒山荒坡、退耕地, 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和用材林为主, 加强管护抚育, 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 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并通过推广节柴灶, 沼气池等措施, 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有效地保护植被。“建”是“建设0.07hm2高标准农田”,在退耕0.13hm2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0.07hm2高标准基本农田。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专门的分区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研究适合区域的具体措施。不同的类型区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根据各种气候类型区、地貌类型区、土地利用类型区,建立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对不同类型区的水土保持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确保建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尽量运用现代化技术,确保评价管理科学化[2]。

在黄河上中游地区,应以小流域为治理单位,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森林植被和草地,在砂岩地区沙棘水土保持林。在长江上中游地区,应以改造坡耕地为主,开展小流域和山系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停止天然林砍伐,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草地。在三北防护林地区,应大力增加沙区林草植被,控制沙漠化扩大,修建各种水利设施,禁止毁林毁草开荒,建立农田保护网等,减轻风沙危害。在北方土石山区,应加快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步伐,开展缓坡修整梯田,建设基本农田,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多林种配置开发荒山荒坡,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在青藏高原冻融区,应以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强天然草场、长江源头水源涵养林和原始森林的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3]。

以浙江省种植业为例,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直接结合,形成耕地的复合生态生产系统,使有限的耕地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或采用粮食与经济作物结合,实施粮食与蔬菜、瓜果等轮作,提高粮田经济效益。在经果林地内,割除影响果树生长的高大杂草,保留矮草,在局部的地块人工种植本土的地被植物。这种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果林的生长和产量,还可以保持地面温度,减少蒸发,可以保持地表土不受降雨直接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同时,杂草与经济果树共生更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

3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建设实践中的效果

以云南省姚安县为例,根据姚安县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结果表明,干扰荒草地、人工林、自然恢复和坡改梯措施的土壤流失量3年内分别减少46.9%~50.1%,49.6%~59.3%,29.5%~66.4%和65.1%~76.1%。小流域系统土壤流失明显减轻[4]。

实行封育治理生态修复措施后,江西省兴国县曾是一片“红色沙漠”,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达74%。过去河床以年均4~6cm的速度在淤积抬高, 如今以5~7cm的速度在降低, 减轻了洪水灾害;陕西省吴旗县林草覆盖率提高了31%;福建省永泰县植物种类增加了近30%,森林覆盖率由2.3%增加到43.3%;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的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40%~50%;广东省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30%~50%[5]。

生态修复解除了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系统自我组织和调控作用增强,区域林草植被种类和数量必然增多,水土流失程度自然减轻[6]。

4 结论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 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 总结新经验、新方法, 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左长清 《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2002,9(4):4

[2] 焦士兴 《关于生态修复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2006,8(4):127-129

[3] 施大华等 《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 科学教育研究,2007,3:152

[4] 陈宝昆等 《姚安县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与评价》[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3(1):32-35

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范文2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机农业;美丽乡村;福建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发展新理念和实践新创新。福建省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其他省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一样要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的道路,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推进农村景观的整治和农村种植业、养殖业转型升级成致富产业。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但人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已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瓶颈。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而有机农业在水土流失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既可以协调种养平衡,又可以起到生态修复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在福建水土流失区鼓励适当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

1福建省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生态修复技术

1.1福建省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福建山多地少,山地丘陵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5%以上[1]。福建山地丘陵土壤以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土为主,抗侵蚀能力弱,每年台风暴雨季节有很高的侵蚀潜在危险[2]。福建省的水土流失与自然地理条件有关,但受人为因素影响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过度垦殖、毁林毁草导致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和土地退化。福建是食用菌生产大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造成森林破坏引起的“菌林矛盾”十分突出,并限制了该产业的发展[3]。②经济林过度开发引起生态退化。茶产业是福建省的九大支柱产业之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茶园水土流失严重,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20万hm2,茶园水土流失面积超过6.3万hm2[4],全国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却成了全省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如铁观音地理标志的安溪是水土流失Ⅰ类重点县。③不文明开发建设引起的生态退化。如过度的矿山采挖、道路修建等常因水土保护措施不力而加速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引起水土保持功能严重受损,造成严重水土流失[5]。

1.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及其主要技术

1.2.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区通过以管护为主的保护措施,以及必要的人工辅助措施,促使自然界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植被的恢复,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相对稳定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辅之以必要的人工调控,使水土流失区的生态自我修复得到提高和发展,是一种新的水土保持理念和措施[6]。

1.2.2主要技术

对过度垦殖造成的水土流失区域———坡地生态脆弱带实行退耕还林、还灌、还草与坡改梯相结合。坡度在25°以上的一律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封山育林;坡度在25°以下的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坡改梯进行水土保持耕作。耕作管理过程中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豆科绿肥与经济作物实行轮作、套作、混作;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辅之以化学防治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实施退化耕地的生态修复[5-6]。这些生态修复技术都是有机农业生产所需要的。

2有机农业及其主要农业技术

2.1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在严格遵守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转基因技术,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在这种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加工、销售的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才能称之为有机产品。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是因为有机农业将土壤、植物、动物、人类和整个地球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这个整体的每一分子都健康,整体才能健康。因此,只有维持和加强整体健康的农业生产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和富有营养的有机产品,为预防性的卫生保健和福利事业作出贡献,这就是有机农业的健康原则。为此,有机农业采取了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来保障[7]。

2.2有机农业的主要技术

2.2.1有机生产产地环境要求

有机标准(GB/T19630.1—2011)的环境基地要求:有机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有机生产单元是一个整体,为了防止有机生产受到污染的风险,有机生产单元周围必须设置缓冲带将有机生产单元和常规生产区域进行有效隔离,且缓冲带上的植物不能认证为有机产品。在土壤和水资源的利用上应充分考虑其可持续性,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方式(滴灌、喷灌、渗灌等),这种可持续性的灌溉方式也符合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对水土保持提出的新要求,即2015年2月10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明确提出的“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有机农业在强调产品本身有机完整性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严禁通过毁林、毁草、非法开荒来发展有机种植,而获得有机认证的农场是禁止随意焚烧秸秆的,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发展有机农业违背有机农业的宗旨。因此,生产地水土流失明显没有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的,就不能被认证为有机基地[8]。

2.2.2土壤的培肥管理技术

有机农业理论认为,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中有动物和微生物,是一个活的生命系统,作物吸收养分的过程是先给土壤“喂”肥,待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再供给作物养分,而现代农业中化肥的施用则是直接给作物提供养分,这在有机农业中是禁止采用的。因此,有机生产中养分的循环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要求有机肥应尽可能地来自于有机生产单元系统内,即有机单元中的所有有机物质要尽可能回归土壤,同时在轮作计划中要把豆科作物和豆科绿肥作为土壤氮源补充的重要手段,并在有机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土壤的养分流失,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就是说有机农业生产强调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通过种养平衡来补充因作物收获从土壤带走的有机质和养分[7]。

2.2.3病虫草害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

有机农业理论认为,一个良好的有机生产系统不会有严重的病虫害,病虫害问题的出现往往是耕作不适当的信号,如作物种植单一化、品种缺乏多样性、施肥不当、农药使用对植物益虫的影响等。因此,在作物的病虫草害防治方面,有机农业倡导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实行以农艺措施为主、生物和物理措施为辅的健康栽培技术;在应对作物种植单一化问题时,有机农业中采取的农业措施是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等技术。《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1—2011)规定:一年中植物应进行三种以上作物轮作,一年种植多季水稻的地区可以采取两种作物轮作,冬季休耕的地区可不进行轮作。合理轮作、间(混)作和套作可以改变农田的生态和田间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敏感性植物的密度以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同时可利用特色颜色或敏感背景、植物分泌物、机械隔离和小气候等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7]。

2.2.4野生采集中强调可持续性

野生采集的农产品也在有机产品的认证范围中。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机标准对野生采集特别强调了“可持续”:野生植物的采集方法和采集量都必须在适度的范围内,采集方法不能对野生植物的生长及其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采集量也必须小于采集区域内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的量,从而防止因野蛮采集造成野生物种的衰退和灭绝,进而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由此可见,有机农业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强调人类与自然形成一个整体且和谐相处、共同协调发展。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维持和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的生物或栽培措施、节水灌溉措施、野生采集方法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均可应用。

3福建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3.1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

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全国最高,大气清新,土壤干净,水质良好,生态环境良好,生物种类繁多,全省植物种类有3000种以上,且绝大多数动植物品种未经过基因重组,十分有利于有机农业的发展[9]。

3.2良好的有机农业发展基础

有机农业生产以传统农业栽培方法为主,福建农民在精耕细作、用(种)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正是发展有机农业的精髓;福建各地都有着独特的传统经验,如蘑菇栽培、混农林业、林草结合、旱地耕作等,这些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结合又为地方特色作物品种(豆类、特菜)选育、生物防治技术及生物产品生产、生物材料快速堆腐及生物肥料生产、节水技术等注入了新的活力,加之一些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推动,都为有机食品的生产、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9]。

3.3健全的有机农业技术储备

虽然福建省有机农业2001年才开始起步,但是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已经有20年历史了,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转换基础,有机农业在短短的10来年内已初具规模;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体系已较健全,如省环保局的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和农业厅的绿色食品办公室也开展有机食品认证工作[10-11]。

4小结

安溪县曾经因过度垦殖发展茶业生产而成为福建省水土流失重点县中的Ⅰ类县,茶叶的品质也威胁到了闻名全国的“乌龙茶之乡”的声誉和生存安全。为了保证茶叶质量,县政府引导和鼓励茶企发展生态茶园和有机生态茶园,如在茶园套种生态绿肥油菜花、大豆等,并在“外安溪”公路沿线对低产茶园实行退茶还林,走绿色强茶道路,从而使有机生态茶园建设的第一效用即茶叶质量得到了保证。在第一效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安溪政府继续推进“持续治绿”政策,把曾经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通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打造成了观光旅游度假圣地,2013年,茶叶产值达20亿元,年创税收3亿元[11]。福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也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相对较少,农业面源污染较轻,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业。这些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资源、劳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借鉴安溪县茶业发展道路,切实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度发展有机农业,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生态宜居、兴业富农、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强.福建农地基本特征及水土保持措施探析[J].福建水土保持,2001,13(1):30-32.

[2]项华宗.青山作证———项南与福建水土保持[J].中国水土保持,2012(6):4-6.

[3]福建省食用菌协会.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海峡科学,2011(1):56-65.

[4]李闽榕,杨江帆.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8-120.

[5]许文丰.浅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J].陕西水利,2010(3):131-132.

[6]刘利年.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2014(6):4-6.

[7]高振宁,赵克强,肖兴基.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5.

[8]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技术工作组.《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1-2.

[9]刘宁.依法监管科学防治全力开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J].中国水土保持,2015(4):1-4.

[10]韩海东,林永辉,刘明香.低碳农业背景下闽台有机农业交流与发展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52-457.

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范文3

关键词:植被恢复 现状 技术措施

进入到21世纪,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恢复退化山区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而植被的恢复则是重中之重。因为植被恢复是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前提,同时也是水土保持的关键。

1.岫岩地区概况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是一个多山地和丘陵的地区。共包括15个镇7个乡2个办事个,总计206个村,总面积4502.7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015.9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6.98%。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致使区内植被覆盖率不断降低,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该地区属石质山区,土层厚度约为10-30厘米,在长期风蚀和水蚀的作用下形成砂砾化山丘。砂砾化山丘只剩下岩石风化层,砂砾含量95%,颗粒松散,胶结能力差,含水率8%,有机质含量0.47%,植被在无特殊措施情况下很难成活。砂砾化地区属于强度水土流失区,若不及时加强植被恢复治理,将进一步恶化,泥石流、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将更加频繁。砂砾化山丘立地条件极差,被认为“绿化之癌”。

岫岩地区主要以天然次生林为主,而更新的树种单一,针叶林占的比重较大,适应性不强,发生病虫害机率高,生存质量下降等生态问题。这种人为的树种更新,生态效益很低,不利于水土保持,更不利于植被恢复。

2.植被破坏的因素

2.1 自然因素

岫岩县土壤的主要类型为棕壤土,多发育于石质母质,土层薄,仅为10-30厘米,结构疏松,坡面较陡,降雨强度大,经常发生泥石流、崩塌和滑坡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地表植物的生长和恢复。

2.2 人为因素

2.2.1 乱砍滥伐:我县靠山吃山不治山,烧饭取暖所用的薪柴、建筑用材都来源于当地的山上。山区的薪炭林面积少,满足不了群众生活用柴,只能从蚕场和天然次生幼林和灌木丛中解决。按每户年需烧柴 1.0吨计,仅此一项就需要木柴10万 吨。

2.2.2 蚕场:我县农民开始放养柞蚕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过度放养,不合理倒茬,致使树墩矮化,这也加速了蚕场的砂漠化和水土流失,地表几乎无法生长植物。

2.2.3 开矿采石:我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菱镁、滑石、玉石、大理石矿为主,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对地表的植被造成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

2.2.4 超坡种植:我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耕地面积很少,山区农民为了收获更多的粮食,就在山脚坡地。坡耕地面积达到213.3平方公里。坡耕地尤其在休耕期间地表覆盖少,很难低御大风和降雨对表层土壤怕侵蚀,久而久之生产效率降低,或者继续种植产生恶性循环,或者弃耕撂荒,任其自然发展。

2.2.5 过度放牧:岫岩是全省绒山羊和黄牛饲养大县,载畜量严重超标,加剧了对林草植被破坏程度。

3.植被恢复的有利条件

岫岩地处长白山地亚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湿润带向冷渡江湿润带过渡性特点,气候差异明显,四季分明,这种自然条件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

岫岩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650-12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产递减,平均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年平均气温7度,无霜期135-150天,棕壤土的土层虽较薄,但是有良好的降水、光照和温度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自然条件下植被的恢复。

4.植被恢复的技术依据

根据植 被恢复的生态学原理,即生态位原理、能量平衡原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原理及群落演替原理的要求,在选择退化地区的植被恢复树种时,按以下技术依据进行:

(1)综合考虑植物不同阴阳、深浅根、疏密性、养分元素的选择吸收、生长时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减少竞争,利于群落的稳定。例如乔、灌、草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针叶树与阔叶树的混交林、须根植物与直根植物的搭配种植。

(2)在退化地区的植被恢复中应增加能量的投入,减少能量的索取,保证生态系统达到顶极水平的动态平衡。

(3)在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乡种,如果有必要引入外来物种时,一定要考虑外来种是否会带来其它的负面。即使经过专家论证,也必须试种,将引种建立在生态合理的基础上。

(4)促进退化区植被的次生演中的进展演替过程,与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适应的潜在植被或顶级植被。

5.植被恢复的方法

5.1 退耕还林

主要是对超过25度的坡耕地和农民的小开荒。

5.2 封禁

主要是幼林地、疏林地、砂化的二、三类蚕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死封、轮封和活封。

5.3 圈养牛羊

主要是严禁牛羊上山啃食树叶和林木,不破坏植被。

5.4 推广节柴技术

主要是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沼气,改建节柴灶,减轻森林植被的负担。

5.5 植被补植

对树木稀疏的林地实行补植,提高土地利用率。

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范文4

关键词 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对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

中图分类号 S75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91-02

1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资源现状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东经119°30′,北纬41°20′。因牛河源出山梁东麓而得名,呈半山地半丘陵地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申请。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区规划面积58.95 km2,其中核心区面积8 km2 [1-2]。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坐落在辽西山区一处蔓延10 km以上的多道山梁上,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有规律的分布于其中,并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祭祀中心。在方圆有致的积石冢内,墓葬以大墓为中心分为若干等级,玉器是仅有的随葬品。积石冢层层迭起位于山顶,形成后世帝王山陵的壮丽景观。坐落在主梁顶上的女神庙供奉着围绕主神的女神群像。权威人士认为“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1-2]。

整个遗址置于万亩松林丛中,冬夏常青,景色优美,环境幽雅,具有原始风貌的特色。全区主要树种有44种87属197种,森林类型为油松、刺槐、山杏人工林,荆条、山枣灌丛组成的半干旱地区植被群落。1993年建立牛河梁省级森林公园,有效保护了遗址区的森林风景资源。

2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名胜古迹景观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牛河梁遗址自1981年被发现以来,引起了中外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专家考证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史前圣地,更是世界文明中心之一。牛河梁被称为“中华文明史新曙光”,她的出现,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因此,牛河梁被认为是5000年“古文化、古国、古城”之所在,是中华五千年古国的象征。保护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和任务所在。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就是要保护好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森林风景资源)。虽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难免存在矛盾,名胜古迹景观资源更是如此,但是协调和发展好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坚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或难以再生的特殊资源。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景观由亚洲最大面积人工油松林构成的森林景观与分布其中的女神庙、积石冢、大型土台建筑址等红山文化代表性建筑构成,是大自然景观与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融合体,具有非常高的旅游价值和研究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旅游热情不断升温,了解历史、增进知识的渴望也愈发强烈。对于景区,尤其是文化遗址区景观,如果只强调保护,不仅是浪费资源,而且还扼杀了大众了解历史和认识自然的热情;但是如果开发利用过度,缺乏有效的保护,资源很可能永远消失,那更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必须兼顾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其健康地可持续发展[3-4]。

3 近年来景观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中的误区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对资源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往往是以经济利益为重,对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被忽略。例如,搞开发建设(矿山开采),严重破坏了土地,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地表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名胜古迹景观和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在实际操作中,林业部门更加注重的是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旅游部门则更加强调景观利用,旅游创收则是地方政府的主要关注点[3-4]。

3.2 旅游开发中对景观资源生态系统保护不够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对遗址点的保护通常称为对遗址名胜古迹景观资源的保护重点,而往往忽视了整个区域中的生态系统方面的保护。如果自然景观受到了破坏,尤其是当周边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时,重点景区和主景区的品味和吸引力必然会下降。

3.3 遗址景观资源保护中对景观价值多样性的忽略

古文化遗址景观保护既要遵循遗址保护的自身规律,也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进行保护中不能一味强调保护生态,还可以选择森林旅游、森林疗养、林间游憩、森林探险、科普教学等,迎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趋向。

4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景观资源保护的对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保护好遗址景观资源的首要任务,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切实解决好文化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的问题。其次在具体实践中,按“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原则,执行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使遗址景观得到有效保护[3-4]。

4.1 景观资源保护的内容

进行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内容,它应该包括景观资源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2个方面。

4.1.1 保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对景观资源保护,首先体现在对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必须对空气、水、土壤质量等生态环境因子的质量加以保护。

(1)空气的保护。首先要避免对空气的污染,在保护区内,要禁止建造会产生大气污染设施,并尽量避免汽车通行,尽量减少保护区农民住户从烟囱排放废气。其次要创造一个空气流通的环境,以保证空气的清新。

(2)水资源保护。暴雨冲刷地面带来杂质和土壤是引起水质的污染主要途径,可以通过增加植被覆盖来减少暴雨冲刷引起的水污染。此外,还要控制人为污水排入,截断污染源,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3)土壤的保护。水土流失是土壤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首先要注重水土保持设施设备的建造,禁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植被、增加水土流失的行为;其次还应该建设水土保持林及水土保持工程等修复水土流失的场地,以减缓和消除人为与自然对遗址的表面破坏。

4.1.2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统一的,丰富多彩的植被以及多种多样的动物资源能够进一步丰富自然景观,提升景区旅游价值。保护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代表了文化遗产的大部分。为了保证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必须做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森林景观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处理好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协调二者的发展是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指导原则,因此,要尽可能避免人为干扰,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5-6]。

4.1.3 保护森林景观多样性。森林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林区,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和理想的休闲场所。森林景观多样性决定森林旅游综合性。因此,加强各种类型森林景观的保护,如松涛、杏花、红枫、槐香等景观。

4.1.4 保护遗址历史的特征及科学价值。牛河梁文化遗址代表性建筑包括女神庙、积石冢和大型土台建筑址。3个遗址点依山势按南北轴线分布,坛庙冢三位一体,规模宏大壮观,气势雄伟壮大,是红山文化最高层次祭祀中心场所。为研究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上古时期黄帝等代表人物在北方活动以及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和重要依据,具有非常高的观赏性和科研价值,应予以重点保护,避免盲目开发而造成破坏。

4.2 名胜古迹景观资源保护的措施

根据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景观资源的价值在景观和生态两个方面的体现,划分核心区和保护区的范围,并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

4.2.1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核心区保护。核心区是女神庙、积石冢的集中地,是红山文化遗址的精华所在,景观价值极高。四周树立标志牌和界桩,采用刺丝、石料垒墙、开沟挖壕等方法设置机械围栏。核心区内101国道公路向南绕行,村屯住户进行搬迁,禁止农业耕作,营造景观生态林,还原成原始地带性森林群落。要控制人流流入,避免超负荷接待。区内景观不得进行任何人为改变,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按清华大学设计的申遗要求,可建少量必需的小型设施,如自然地弯曲小路,安全护栏,种植地被物。严禁车辆进入,建造构筑物,挖土、填土或平整土地;禁止干扰和破坏具有生态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场地。

4.2.2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核心区保护。可以适当地发展利用核心区,森林茂密、覆盖度高,可以布置游览观光和娱乐活动的内容,但是必须保护好其中的山地、水体、植被等自然景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禁止大型建筑物,禁止挖土、填土或平整土地,砍伐树木或破坏地被物。禁止以商业、工业或制造业为主的设施设备的建造和摆设,以及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农业开发。严禁开山采石,挖土采砂。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可大力鼓励农民退耕还林还果,这样春可以观花,秋可以看果,既美化环境,又增加经济效益。

4.2.3 森林景观的保护。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森林资源是重要保护对象之一。景区森林资源的保护主要是做好护林、病虫害防治以及森林防火等。

(1)护林 。护林的任务是防止乱砍乱伐、滥刨乱挖(包括树木、下木、藤本植物、中草药材等);禁止搂山坡土、刨树根树桩、开山采石、挖土垫圈等。

(2)病虫害防治。牛河梁林木病虫害防治主要包括松毛虫、天幕毛虫、杨干象、天牛等的防治。以综合防治为主,在虫口密度大时用药物防治,虫口密度小时用生物防治。加大生物防治和营林的力度,如针对松毛虫,可以做好保护好灰喜鹊,设置人工鸟巢,为其繁殖创造条件。

(3)森林防火。森林防火是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的头等大事,健全组织机构,组建扑火队伍,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与保护区内各村组层层签订防火责任状,落实责任到山头、地头、人头。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设置远程林火监测系统与市防火中心联网。此外,为了更好地预防森林火灾,可以采用营林措施,如营造混交林,在易燃林中通过种植阻燃林带,在针叶林中种植阔叶林带,实行带状混交。既提高了森林的景观效益,在发生火灾时,又能够减慢火灾蔓延的速度。

5 结语

通过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资源景观保护,力求恢复和保持文化遗址原有的自然地貌和生态系统,建立和健全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完善展示系统,使保护区文化遗址保存完整、绿化最美、旅游产业最兴。

6 参考文献

[1] 索秀芬,李少兵.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分期初探[J].考古,2007(10):52-61.

[2] 董婕.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所在地区古今气候差异程度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7-91.

[3] 韦立华. 试论千山风景区的资源保护[J].辽宁林业科技,2008(1):53-55.

[4] 郭春华,吴烨. 风景资源保护的思考[J].林业科技,2003(6):60-62.

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范文5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一:在“经纬网图”上我们观察到的知识就有: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

③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

⑤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例二: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曾经学过的原理图,其图名叫做“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我们以这幅图作为例子,讨论阅读原理图的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是获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在“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山坡、两道林带、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头,还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径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最后变成“微量清水入河”。这些说明了大气降水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林木枝叶、枯枝落叶层的阻滞,促使大量雨水下渗,导致地表径流流量不断减小,含沙量逐渐减少。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说明原理,明确原理图所说明的原理。这幅“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说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图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

首先阅读教材,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例: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无论是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还是在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我们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概括,那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诸多的差异便一目了然。我们不仅要明确两个地区或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也要思考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差异。

我们不仅通过对比梳理找到差异性,我们还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两个国家,虽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将两个国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识点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三、在生活中运用地图,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要学好地理,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我们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去,使所用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深化,同时也可以增强你学习地理的兴趣。

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范文6

关键词: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设计;植被特点;景观设计原则

城郊型森林公园处在城市市区或郊区,它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就其自身条件来说,城郊型森林公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生态基础,其森林景观资源丰富度介于森林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之间。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出于对上述特点的充分理解和把握,以及考虑到城郊型森林公园用地类型比较复杂这一状况,在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重点把握森林景观的规划设计[1]。

1城郊型森林公园植被特点

1.1森林资源优势

城郊型森林公园的主体资源往往是分布在山地丘陵或湖泊水库的森林景观和野生动物资源。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基地环境与城市中心的一般绿地、主题公园等相比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风格更具野生性和野趣性。有部分或大部分区域保持了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景观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较高。

1.2森林资源劣势

由于城郊型森林公园处于城市市区或郊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以景色秀美、风光无限为基础。基地通常受到人为干扰,大部分区域天然次生林消失殆尽,森林景观以人工林、经济林为主,林分结构简单,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森林健康也处于较低水平[2]。同时,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用地类型比较复杂,通常会涉及矿山废弃地、工业用地、村庄、果园、农田、林地等诸多种类。

2森林景观规划原则

2.1系统性

根据系统论原理,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在设计中改变以往植物景观设计中拼拼凑凑,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绿化”方式,通过分析基地特点,对森林景观采取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逐级规划方法,创造整体协调、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

2.2生态优先

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统一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及其基本规律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是经济社会系统及其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城郊型森林公园以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为核心,因此在对森林景观规划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生态问题,协调和统筹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3突出特色

城市森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命力的载体。城市森林培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景观和文化效能,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文化效能是森林综合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森林景观打造时必须符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树种选择及景观营造时要符合栽植地的文化气氛,突出当地的特色。

2.4分期规划

以先绿后景、分步实施为建设方针,突出规划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确保“黄土不见天”的基础上,逐步调整规划区的生态性和景观性。近期遵循先种植后建造的方针,主要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和林相改造。按不同区域植被的生长势和布局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等级的保护以及植被恢复、重建。中期以完成生态基础设施为主,建设游览道路,继续植树造林。远期在中期建设基础上完善各园区建设,加强各园区联系,形成整体森林公园。

3实例项目研究

3.1项目概况与基地植被现状

照母山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约421.80hm2。规划区照母山位于渝合高速路以东,渝北区内高速路与冉家坝之间,属于大竹林—礼嘉组团与观音桥组团之间的隔离绿带之一。是重庆北部新区重要生态绿岛和城市背景,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城市优美天际轮廓线有重要影响。该基地按照《重庆市北部植物园总体规划》实施步骤的安排,在2003~2007年4年时间内,北部新区大礼组团隔离带规划已完成植物园1期主景区建设的初步工作,大量的基础绿化使该区绿化初具效果,环境有所改善,人气有所提升。随着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山水园林城市、森林重庆建设步伐的加快,规划建设全面铺开。

照母山森林公园规划控制范围较大,主要涉及农田、林地、荒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规划区内野生植物覆盖率约占总规划面积的40%左右,主要为泡桐、桑树、刺槐、臭椿、青杠、柑橘、珊瑚树、桉树、麻椰树、构树、黄葛树、慈竹等。地表土壤斑块裸露情况严重,植物景观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

3.2森林植被恢复及景观营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