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排便失禁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人排便失禁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人排便失禁护理措施

老人排便失禁护理措施范文1

通讯作者:胡银辉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我国也将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老年人患病常表现为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多病共存,病情发展变化迅速,病程长、恢复慢且致残率高,易发生并发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药物治疗副作用多,心理、社会因素也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

【关键词】 老年人; 保健; 护理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一旦患了急性病恢复期长且病情复杂,而慢性病是老年人群的主要问题,不但使老年人活动受限,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2008~2009年笔者通过对新疆巴州且末地区和新疆巴州焉耆地区老年人的随访问卷调查,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探讨了如何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保健和护理,从而不断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质量,达到预防疾病,减少残障的发生。结合临床实践,现就护理工作中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谈几点体会。

1 睡眠异常的保健及护理

1.1 保健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早睡早起、限制白天的睡眠时间在1 h左右,以保证夜间的睡眠质量;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各种刺激,保持稳定情绪;做好睡前准备,如漱口、梳头、温水泡脚、开窗通风等;睡前进食有助睡眠的食物,如喝热牛奶、吃大枣等;睡前不饮咖啡、酒、浓茶或大量水及服利尿剂;进行放松训练,如气功、太极拳、肌肉放松训练等。

1.2 护理 找出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进行对因处理;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光线和温度适宜,床褥整洁;建立活动和休息时间表,白天适量增加活动,减少睡眠;集中进行护理活动,减少对患者的干扰;睡前排尿,晚8时以后限制饮水量;提供各种促进睡眠的措施,如不饮浓茶;摆放舒适;听轻音乐;读娱乐性书籍;身体不适者,按医嘱给药等;向老年人宣传规律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其参加力所能及的日间活动;夜间不宜下床入厕,以防摔伤,床边需放置便壶。

2 饮食的保健及护理

2.1 保健 保持平衡膳食,做到饮食不贪(不贪肉、不贪精、不贪硬、不贪快、不贪酒、不贪吃、不贪热),减少热量供应,少吃糖和盐,多吃高蛋白和蔬菜水果,注意补钙;食物要香、好、杂、少、细、松、软、烂、淡,温度适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

2.2 护理 提供舒适的进餐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保持舒适的进餐,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偏瘫者采取健侧卧位;鼓励老年人与他人一起进餐,增加食欲;条件许可,鼓励自行进食;不能自行进食者,协助喂饭;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上肢活动障碍者可以给予各种特殊的餐具,鼻饲者按照老年鼻饲要求进行护理。

3 便秘的保健及护理

查找便秘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解除老年人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规律生活,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调整饮食,适量增加粗纤维素、高维生素、含脂肪食物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在体力许可的条件下,指导其适量体育活动,卧床者,给予被动活动;每天起床前和入睡前,用双手顺结肠蠕动方向进行腹部按摩;必要时用开塞露、缓泄剂,小量不保留灌肠等帮助通便;在各种方法无效时,可采取人工去便。

4 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掌握老年人的饮食原则,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少渣少油的食物;严重腹泻时,可短期禁食,恢复期吃少渣少油及半流质。适当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采集标本送检,及时给予诊断和治疗。保证补充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做好皮肤护理,保持会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涂10%鱼肝油软膏以防皮肤破溃;掌握老年人的排便规律助其排便;被疑为传染性腹泻的老人,应进行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5 尿失禁护理

查明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憋尿;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白天饮水2000 ml,睡前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以保证睡眠质量;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进行外部引流尿液;对留置导尿者,做好相应的护理,防止尿路感染;进行盆底肌肉收缩锻炼。

6 跌倒的预防及护理

经常监测血压,改善老人的视力、听力、认知和情绪,引导老人正确的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力所能及的照顾自己;指导家人熟悉老人的生活规律和习惯,改善老人的居家环境和衣着,为老人提供方便的生活照护和安全、便捷的生活空间;夜间睡眠差可导致思维和判断力下降,易发生跌倒,所以应指导老人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清醒的头脑;指导老人注意日常安全,如不要攀高取物,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等【sup】[1]【/sup】。

7 心理异常的预防及护理

离退休、疾病、空巢家庭等都会导致老年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自卑、迷茫、失落、抑郁、焦躁等负性心理,这些心理问题必定会降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调查发现患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常伴有情绪障碍,所以医护人员要特别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要尊重、理解、信任老人,给老人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帮助老年人顺利度过情感危机期;指导老人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指导老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家人多安慰、开导老人,及早发现老人的异常心理;作为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性格的老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以减轻或消除老人心理障碍,延缓心理衰竭,增加其心理健康【sup】[2]【/sup】。

参 考 文 献

[1] 孙宗鲁.中老年病百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老人排便失禁护理措施范文2

1.1一般资料收集老年性痴呆患者早期(健忘期)、中期(精神紊乱期)、晚期(严重痴呆期)患者资料60例,年龄58~99岁的老人,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70岁。

1.2临床表现起病潜隐,慢性进行性病程。早期记忆障碍为突出症状,短期记忆和记忆保持障碍为主可以表现为一般健忘和顺行性遗忘。患者常丢三拉四,随做随忘,进而远期记忆也逐渐受累记不清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说不明自己的经历和出生年月,定向力也较早出现障碍。抽象思维,如概括,推理,判断计算等智力活动也明显减退。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情感淡漠呆滞少语,易激惹。自发行为减少,动作单调刻板笨拙可出现怪异行为。睡眠障碍,可出现睡眠节律紊乱或颠倒。最后患者变得呆滞,茫然若失,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常因褥疮、营养不良、骨折、肺炎等继发躯体疾病,或因衰竭而死亡。

2护理

2.1一般护理

提供一个清洁、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态度和蔼、耐心、细致,生活上关心照料,使病人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痴呆主要是智能及整个精神活动的障碍,患者年龄较大,因此生活自理能力多有困难,应把患者安置于重点病房安全位置,不宜与兴奋躁动的患者一起,以免受到伤害。患者病房应舒适、安全、简洁,室内阳光充足,通风好,空气新鲜,温度以22~25℃,湿度以50%~60%为宜,地面要防滑。由于病人智能缺失,记忆、理解、定向、情感及动作行为都发生障碍,所以要反复培养及训练病人维持正常生活。如晨、晚间护理、衣着、冷暖等,保持病人个人的整洁。应反复培养和训练患者,维持其正常生活的能力,组织患者参加简易的工娱治疗和劳动操作,防止精神活动继续衰退。维持营养的平衡,提供适当的软食和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的大小便排泄。老年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一旦发生,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护士要精心观察,善于发现躯体并发症,此外,细致的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2心理护理

首先要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应帮助,照顾,给予语言和功能训练,鼓励患者参加工娱活动,消除患者思想顾虑。老年人常有许多心理问题,他们对经济地位和社会价值的改变不适应,常怨天尤人,不平衡,情绪不稳。护士一方面要理解患者的处境和心情,一方面要开导患者,使患者正确面对现实,适应目前的状况,改善不良情绪。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提供24小时监护的安全环境,防止自杀、他伤和伤人。维持适当的人际关系和认识水平。病人住院要有家属陪伴和探视,以消除孤独感。对一些痴呆症状不严重的病人应组织他们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娱乐和社交活动。

2.3由于记忆严重障碍,判断力可丧失,常出现多疑、被窃等妄想。要集中管理、专人护理,病室和床要有明显的标志,病室要挂日历和闹钟,让他们知道每天看时间,帮助病人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时间秩序,在帮助病人治疗和生活料理时,要不断强化告知时间和应做的事,使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老年性痴者在片断幻觉妄想作用下可突然发生自杀,自伤行为。留心观察患者情绪和行为表现,最好置其于自己视线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老年痴呆患者常有冲动攻击行为,尤其是在意识模糊,幻觉妄想状态下,主要表现为挣扎、奔跑、毁物伤人,会危及其他患者及患者自身的安全导致严重的后果。对有冲动攻击行为的老年人应加强护理,如果患者卧床可以给其加床档,必要时给予患者短时间保护性约束,防止坠床;意识模糊的老年人要控制在病房内,严禁外出,且房间内不应有危险物品。在保护和控制患者过程中,动作要轻,避免发生外伤和骨折。患者可因幻觉、妄想、痴呆而外走,且一旦外走极易发生意外。所以对于老年痴呆患者,一定要严加看护,最好有专人照顾,以保证患者安全。

2.4排便障碍护理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排便问题。因许多老年痴呆的患者不能主诉,所以护士应及时发现是否有便秘。如有便秘可给其喝一些蜂蜜水或用手掌在老年人腹部一侧按顺时针方向轻轻地按摩,用力不能过大,有助于肠蠕动加快。许多老年患者有前列腺肥大,加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使得尿潴留现象更加严重。患者一旦出现尿潴留要尽量劝慰患者不要紧张,可采取一些诱导措施让患者自己排尿。老年痴呆患者排便障碍比较常见的类型还有大小便失禁。所以一方面要训练患者按时排便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换患者便湿的被褥及衣裤。

2.5感染护理老年痴呆患者免疫力下降,加上精神衰退或痴呆,生活自理能力差,有时不知冷暖,有时长期卧床,致活动减少,营养不良,极易发生各种感染。老年痴呆患者最为多见的感染是:呼吸道的感染如肺炎;皮肤的感染如压疮;因尿失禁、尿潴留所致的泌尿系感染。对老年痴呆的患者多给予生活照顾,随天气的变化给患者随时增减衣服,不要受凉,进食及喂饭时,要叮嘱患者慢一些,防止因呛咳而导致吸入性肺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尽量起床活动,接触阳光及新鲜的空气,增强免疫力。

2.6督促老年痴呆患者的饮食、穿着、洗漱、梳头、大小便等,并注意防止褥疮、感染等并发症。护士要反复示范及训练,使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料理能力,保持其基本生活能力。

2.7药物治疗的护理

老年人对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肝脏对药物的解毒功能降低,故药物在体内产生毒性的可能性增大;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药物排泄受限,易出现在体内蓄积,故护士应严格按医嘱给药。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有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后易发生谵妄状态,表现为表情茫然,恍惚,兴奋,躁动,护士要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发生坠床,跌倒,伤人,自伤。护士在发药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把药咽下,防止患者将药物藏起来一次大量吞服发生意外。

3讨论

老人排便失禁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护理问题;讨论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b)-096-0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现收集我科2003年6月~2006年6月31例住院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70岁),对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讨论。

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患者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70~85岁,平均75岁,均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半髋置换术)。髋关节假体包括生物型和骨水泥型,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术后3 d开始下床,术后1周坐直或应用座椅,但每次不超过1 h,2~3周可扶双拐行走,3周时,护士可握住患者的手平起行走,开始时要2~3 d下床锻炼1次,每次不超过30 min。假体为非骨水泥固定型一般5~7 d可下床,但绝对不能负重,2周可下床锻炼,6周后方可离床练习走路。

2 护理常见问题

2.1 穿刺问题

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和功能上均出现不同的衰老特征,加之疾病对机体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穿刺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困难。血管不易固定,针尖进皮后,血管随针头移动、弯曲。由于老年人血管内皮增生、中层纤维化和透明变化,使血管发生狭窄,甚至闭锁。分子水平研究发现,肺血管纤维中弹性蛋白mRNA表达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找血管困难,即使找到,穿刺成功的把握也较低或维持时间不能保证。糖尿病、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这些老年人的多发症、慢性病,使部分老年人常常处于长期的药物治疗中,血管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疾病本身造成的组织水肿;还有生理老化的特征,如静脉血管蛇行迂曲、硬化,均可使供穿刺使用的静脉血管明显减少,充盈度差,回血缓慢。在部分老年患者中,由于疾病造成的血容量不足、血液循环不良或进食少等,使血管充盈欠佳,加之衰老形成的血流缓慢,穿刺时直接表现为进针后回血缓慢甚至不回血而误认为穿刺失败。

2.2 渗液

2.2.1 股体活动过多老年性不自主颤动、各种原因所致的尿频、老年性健忘症、痴呆、因疾病而造成的痛苦、烦躁或意识障碍等,均可引起患者股体活动过多,加之看护不周,均能使针头滑出,胶贴脱落而渗液。

2.2.2 穿刺部位选择不当进针点选择在关节活动处、虎口处等。

2.2.3 皮肤过于松弛远离穿刺处的同侧肢体关节活动或穿刺肢体拖拉,也能因牵拉皮肤而致针头滑出。

2.2.4 非人为因素由于老年人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所致。

2.3 并发症的护理问题

2.3.1 尿失禁、尿潴留夜尿频妨碍睡眠,尿失禁使老年人自尊心受挫,总之,排尿障碍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护理应以有效排尿为目的,有条件时应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设置专用厕所;诱导排尿者,可用手按压耻骨上部,温水清洗外阴;留置导尿者,注意尿管护理,为防止因长期留置尿管而引起尿道括约肌功能丧失、膀胱挛缩及逆行性感染,注意无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尿意或膀胱充盈度决定时间。

2.3.2 便秘31例病例中,便秘多属于机械性便秘。主因:食物过于精细,缺乏机械和化学刺激物,如纤维素、食物过少、饮水不足、脂肪食物过少、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或环境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缺乏锻炼、久病卧床、过度激动等。因此应鼓励老人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适量饮水,多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要定时,要集中精力。经常按摩腹部,增强结肠蠕动,必要时使用通便剂,从而预防并减轻便秘。

2.3.3 压疮老年人因长期卧床、皮肤长期受压、血液供应不足、营养不良,易发生压疮,应注意保持床铺干燥、整洁,定时变换,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发生压疮,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创面,必要时理疗,本组无一例发生。

2.3.4 心理异常老年人资历深,贡献大,经验多,在家有地位,退休后心理不适应,自尊心强,固执,易产生老而无用的失落感、孤独、寂寞、烦恼、焦躁、健忘、唠叨、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恐惧死亡等负性心理,这些负性心理必定降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3 老年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随访和康复知识普及的问题

术后失访患者中,3例患者因年老、文化程度低,接受健康教育能力差,不能充分理解随访的意义,出院后离开医务人员的视线,不能得到医护人员的监督,以致不能坚持随访。5例患者体质差,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疾病,其中1例同时患有以上2种疾病,因疾病影响不能来院;2例患者家庭支持系统缺乏,子女不重视不关心患者的恢复情况,对术后预期效果的设想过低,缺乏健康保健知识,存在不良习惯,认为关节的功能锻炼无足轻重,难以坚持。个别患者认为手术后就结束了治疗,如出现疼痛等不适,则自己不恰当地服用止痛药等。

4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长寿老人不断增多,由于老年人股骨近端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也随之增多。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合并其他疾病,不当的功能训练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是导致手术及康复受到影响、以致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围术期护理质量与患者康复关系较为密切[1]。

4.1 护理对策

4.1.1 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沟通艺术,帮助并参与建立完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医护人员要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向其讲解疾病的可控性,采取尊敬、主动和真诚的态度与之交谈,并贯穿护理的全过程,尽最大努力避免引起老年患者的负性情绪。

4.1.2 苦练输液技术,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认识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透彻理解、掌握穿刺要点,必要时用夹板固定;对少量输液者,可充分利用手背部及掌指关节血管,行离心方向穿刺;对水肿较重者,先行局部按压使水肿暂时消退,而后快速穿刺,对血管充盈不佳、硬化者可给予热敷。此外,尽量避免下肢过多、过久输液,以防静脉血栓形成。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减少输液反应。

4.2 坚持随访和康复训练的护理对策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患者坚持随访的关键[2]。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全面、正确地收集资料、明确护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的基础。因此,首先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理解和尊重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以及时了解患者在康复中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其次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掌握大量的相关学科知识,以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

在患者出院前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情况,通过翻阅病历、会谈及出院时疾病预后评估等方式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伤口情况、自理能力、康复的愿望、家庭环境、住址、子女情况、有无其他疾病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制订随访计划和功能锻炼方案,遵循个体化渐进性的原则,告知患者在术后1、3、6个月及1年后定期来院随访,以后2年来院随访1次,以便按不同阶段制订相应的功能锻炼计划。如果出院后出现意外情况,应随时来院随访。科室建立互动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以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避免延误最佳康复的诊疗时间。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3]。从术后失访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患者理解能力差、文化程度低、家庭支持系统缺乏等原因占很大比例。因此,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劝说和反复强调随访的重要性及目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定期来院随访。出院前发给患者我科自制的图文并茂的小册子,示意如何进行锻炼,让患者一目了然。针对体质差、患有其他躯体疾病的患者,我科已进行家庭访视与康复指导。据报道,实施出院后家庭访视与康复指导可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地处偏远地区的患者可减少随访次数,但必须进行电话咨询,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有动态的了解,并给予相应的指导[4]。针对经济条件欠佳者,可告知患者免费随访,消除患者的顾虑。

综上所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坚持随访,采用科学而有效的康复手段,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胥少汀.骨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65.

[2]王俊,苏淑芬,顾晓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5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89.

[3]周雪芳.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1,7(6):423-424.

老人排便失禁护理措施范文4

传统观念认为老年护理是尽善尽美地服侍老人直至死亡。[2]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人们认为老年护理是重新燃起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最大限度地激发老年人的独立性,训练老年人独立生活的信心和能力,重返家庭。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让老年人及其重要关系人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适时给老年人及重要关系人以护理知识技能的教育及监督指导,而不是让老年人被动接受护理,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无用”的压力,由于老年人及重要关系人的参与,使老年人出院回归社会后仍能获得连续的自我护理及家人的护理。Orem的自我护理模式认为,必要的护理介入只是为了提高人们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干预的宗旨是帮助患者参与自我疾病管理,自我护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老年患者(非卧床者)表示不需要护士提供更多的生活护理,充分反映了老年人自我护理的需要。经由自我照顾而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则有助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健

康。因此,老年护理要尽可能地维护个体的独立,容许老年人最大限度地独立,对老年人可以自己完成的护理活动,无必要包办代替。Jaarsma[3]经对179例平均73岁的重症心衰患者随机实验性研究发现,给予支持性教育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明显增强。因此,应重视强化个体自我照顾能力,不能为了有效地完成工作而完全代劳,但当其无法独立完成需求时,在尽可能保持个人独立及自尊的情况下提供协助,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总之,认识到老年人的自我护理需求,通过护理干预提供有关信息,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1世纪的护理范围在扩大,为与医学社会化的趋势相适应,老年护理走出医院,深入社区和家庭,[4]从老年人家庭单元的角度来评估老年人,不仅维护老年人的健康,而且重视其家庭成员的健康,提供健康体检与咨询及家庭护理服务,进行健康教育,从而使家庭及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更适当的生理需要,更多的情绪支持与安慰。老年人在家接受护理,不受医院各种制约,精神放松,能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完整性。

2老年人常见特殊问题的护理

2.1睡眠异常:老年人一般需较长的睡眠潜伏期,有时夜间醒来难以入睡,白天喜欢上床休息或较长时间的午睡。总睡眠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其中夜间的睡眠时间减少。多失眠和易醒,早醒。对失眠者,首先要了解患者睡眠和觉醒的习惯,鼓励患者保持一定的生活节律,参加社会活动,进行阳光浴和户外活动,夜间避免过度饮酒和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而影响睡眠,建议白天适量短时间睡眠,来保持头脑的清醒。必要时合理选用安眠药,避免不断地增加安眠药量,慎用导致昏睡的药物,以防摔伤、骨折。用安眠药者,夜间不宜下床入厕排尿,需将便器置于床旁。

2.2跌倒:老年人易发生跌倒,轻者引起软组织损伤,重者发生骨折、硬膜下出血,危及生命。跌倒由多因素共同作用而致。主要原因:一是生理功能的变化,老年人走路步态改变,腿抬不高,肌肉控制能力差,视力减退,平衡能力差,遇路滑不平更易跌倒。二是疾病原因,性低血压,心源性昏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骨软化症,帕金森病等。预防跌倒首先需通过安全体检判断老年人的稳定平衡能力及步态分析。针对老年人不服老、不愿麻烦别人的特点,强调主动服务意识,反复提醒患者及陪护人员注意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加强巡视。老年病房及老年人居室要有安全设施,报警装置,夜间有地灯照明,配备床档,穿防滑鞋,有拐杖助行,起坐要稳而慢。一旦跌倒,要做详细检查。

2.3尿失禁、尿潴留:排尿障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尿意感而不能排尿,易引起发怒、生气等精神症状;夜间尿频妨碍睡眠;排尿障碍亦可使患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护理应以有效排尿为目的。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设置专用厕所,使患者能独立安心排泄,在厕所安装水冲洗装置和能自动用水冲洗的感应装置。如需诱导排尿,则可用手按压耻骨上部、温水清洗外阴。若需留置导尿,则需指导尿管管理,不因留置尿管而影响其社会活动范围。为防止因长期留置尿管而引起尿道括约肌功能丧失,小膀胱及逆行感染,注意无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尿意或膀胱充盈度决定时间。

2.4误吸: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咽喉部感知觉减退,协调功能不良,吞咽反射降低,减弱了防止异物进入气道的反射性动作,容易发生食物误吸。食物误吸症状视吸入物的大小而异,轻者引起呛咳,重者发生吸入性肺炎,吸入较大异物阻塞大气道者可突然窒息死亡。有文献报道,[8]由于误吸酸性胃液所致的化学性吸入性肺炎是ARDS的最常见原因。提示我们应该重视老年人,特别是高龄患者误吸的预防,以减少吸入性肺炎及意外窒息。预防的关键是要根据不同个体发生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予以指导,如:脑血管病老年痴呆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告知其选择合适的食物,避免进食汤类流质及干硬食物,而应将食物做成糊状。进食不宜过快过急,要咽下一口,再吃一口。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休息,而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min以上,以避免胃内容物反流。咳嗽、多痰、喘息的患者,进食前要鼓励患者充分咳痰,最好吸氧15~30min,以减轻喘息,避免进食中咳嗽,导致误吸。特别应注意老年人进食后不宜立即刺激咽喉部,如口腔护理、口腔检查、吸痰等操作,以免引起恶心而误吸。不能经口进食者应尽早采取管饲维持营养。当误吸发生时,现场急救尤其重要。一旦误吸,应拍背协助患者尽快咯出异物,亦可握拳放于患者的剑突下向膈肌方向猛力冲击上腹部,造成气管内强气流,使阻塞气道的食团咯出。备用纤维支气管镜,必要时采用紧急气管镜下吸出异物,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2.5便秘:据统计,在65岁的老人中,便秘者占30%左右,老年人便秘多属机械性便秘。常见便秘原因为:食物过于精细、缺少机械和化学刺激物如纤维素、食物过少、饮水不足、脂肪食物过少、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或突然改变环境、不良的排便习惯、常服泻药减弱了直肠的敏感性、缺乏体力锻炼、久病卧床、精神抑郁、过度激动等。因此,应鼓励老人多食含粗纤维的食物,适量饮水,多运动,不要改变排便习惯,排便时集中精力,定时按摩腹部增强结肠蠕动,必要时服用通便剂,从而预防并减轻便秘。

2.6老年痴呆:老年痴呆者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多方面的智能障碍与人格改变,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及言语功能均受到损害,由此而影响工作、社交及生活自理能力。有记忆障碍者,物品找不到时会认为别人偷了,已用过餐仍坚持未进餐而纠缠不休;有感知障碍者,常不能认识自家的门、自己的床位,甚至于连镜中自己的形象也不能认出,在熟悉的街上迷路;情绪起伏不定,行为举止古怪。老年痴呆者大部分在家中由家属照顾,足够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和心理道德上的支持是照顾痴呆者的关键。可采取“现实定向”措施,在室内设置明确的标记,熟悉的日常用品,用标牌图画提醒患者。创造一个温馨简洁的环境,以热情温柔和简单缓慢的语言与其交流,不与其争辩。若出现无目的的日夜游荡,可设置一个“安全区”供其自由走动。[10]当痴呆发展至晚期患者长期卧床时,则需保持良好的肢置,被动运动,防止废用综合征。变换,预防褥疮,特别注意防止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2.7老年人的心理异常: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因生理健康状况、家庭、社会环境、个人素质、文化修养和自身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老年慢性病人常出现焦虑、内疚、忧郁沮丧,认为病魔缠身,给社会、家庭和他人增加了负担,产生悲观厌世念头,易产生老年忧郁症。离退休人员面对原有工作、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中角色的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很难适应,研究表明,[11]约有1/3离退休老人不适应,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烦躁,有失落感、衰老感、紧张感和疾病恐惧感,有的伴有血压波动、食欲不振、疲劳和睡眠障碍等不适,称之为“离退休综合征”。这些负性情绪势必降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Wheder[12]亦发现50%~80%的老年就医者的不适与其情感调节障碍有关,国内亦有调查发现,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个体常并存情绪障碍,[13]这使护士面临更为复杂的护理环境。提示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需特别重视老年人情绪障碍,综合采取观察法,访谈法,认知功能评价及心理测量问卷调查的方法,确定不同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性质、程度以及心理失衡的原因,采用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的方式,以病人为中心,护士、家属单位之间互为桥梁,共同分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获得可能的社会支持,鼓励其与家属联系、相处,参与社会活动,使病人获得更多的倾诉、求助渠道,更多的情感和经济支持;[14,15]听取家属的见解、希望和要求,与病人及家属尽可能多地进行非医疗活动的接触,使病人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更好地自我调节,超越情绪的影响而更加理智达观,增加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病人常因缺乏知识而焦虑,对老年人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使其在学习中增强信心,逐渐地改变错误认知,在健康教育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总之,心理护理正是针对老年人的不同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延缓心理功能衰退,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消除或减轻不良情绪导致的心理障碍,增进其心理健康。

老人排便失禁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护理体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简称前列腺增生症(BPH),是男性进入老年期后由于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而引起腺体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不可避免的人口老龄化,使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比以前大幅度提高,成为我国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前列腺增生症所引起的排尿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导致膀胱及肾功能的损害,甚至生命危险[1]。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是近年来在TURP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它是将高频电刀外科技术和汽化电切技术相结合的腔内前列腺切除术[2]。TUVP不仅具有切割功能,同时又具有凝固效果,使术后出血明显减少,术野清晰,水分吸收少,TURS较少发生,手术适应症因此而拓宽,受到广大泌尿外科医生的青睐。我院于2004年7月至2011年12月对20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06例,年龄58~89岁,平均74.6岁。病程1―10年。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指诊,经腹B超检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经腹彩超前列腺估重为42.3~86.5g,平均57.2g。其中192例因尿潴留入院,留置导尿管最长时间2个月,合并肾积水、肾功能不全12例,膀胱结石19例,腹股沟疝10例,高血压、冠心病43例,心律失常7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6例,糖尿病8例。本组所有病例均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中以5%甘露醇溶液为灌洗液,汽化功率220w,电切功率150w,电凝功率70w,手术时间40~115min,平均70min,切除组织27~58g,平均42.7g,术中无输血,未发生电切综合征,病检全部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留置F20~22导尿管行膀胱持续冲洗,尿管固定,持续冲洗3~4天,5~6天拔出尿管,术后护理满意,平均住院10天出院。

2护理

2.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反复保守治疗效果不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迫切要求手术治疗解决排尿困难,但又担心高龄或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及手术效果,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反应,因此对治疗缺乏信心,尤其对新开展的汽化电切术更是疑虑重重[3]。临床护理中,我们要以诚挚的态度与他们谈心,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了解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同时请术后恢复好的患者讲解自己的切身体会,帮助患者克服术前紧张焦虑情绪,战胜疾病的信心。(2)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要密切监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情况,完善各种术前检查,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并对手术耐受情况作出评价。(3)术前准备:老年人肠蠕动较慢,易产生大便干结,术前可给予果导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对情绪紧张影响睡眠的患者可适当给予安定以解除心理紧张。术前备皮、更衣、配血,做好皮肤清洁准备,术晨禁食、禁饮,完成术前用药。

2.2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多为高龄老人,多患有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加之麻醉及手术打击可引起血压下降或诱发心、脑、肺等并发症。因此手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呼吸、血压及脉搏的变化,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每小时1次,至平稳后停止。(2)保持膀胱冲洗持续通畅:严密观察膀胱冲洗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准确记录每日引流量并保持出大于入,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3~35℃,速度为70~80滴/分,亦可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整冲洗液速度[4]。冲洗液混浊或者鲜血流出,应快速持续膀胱冲洗,牵引导尿管,使气囊压迫膀胱颈以减少出血;出现尿管阻塞,要及时用注射器冲洗,保持尿管通畅,以防加重出血;冲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全身情况,及时监测生命体征,防止水中毒。膀胱冲洗头2天为持续冲洗,后改为间断冲洗,一般冲洗1周左右。(3)预防尿路感染等:术前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体温及肺部情况变化,发生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有效抗生素。在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应用碘伏擦洗尿道外口,每天2次,预防感染。(4)预防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老年人皮肤弹性差,应鼓励并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1次,预防褥疮。麻醉过后鼓励患者活动四肢,特别是下肢,预防静脉血栓形成。(5)避免腹压增高:饮食应进食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等易液化食物,预防便秘,应嘱患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以防术后出血。患者出现咳嗽要及时给予化痰等治疗以避免腹压增高。(6)多饮水:嘱患者每天饮水2500ml以上,保持足够的尿量来冲洗尿路,预防泌尿系感染及结石。

3出院指导

出院时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如有排尿费力,应及时就诊。出院一个月内防止便秘、咳嗽、提重物等避免腹压增高,3个月内禁止骑车、骑马和性生活。多饮水,保持足够的尿量以冲洗膀胱和尿道,有溢尿者,教会患者做提肛训练以改善排尿。要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通过以上宣教,患者提高了自护能力,收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溢. 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进展 [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1):83―85.

[2]章咏裳,庄乾元,周四维,等. 腔内泌尿外科的一种新技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8: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