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护理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护理的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新生儿护理;安全事件;护理质量
品答圈活动是指具有共同工作背景及兴趣爱好的人员组成团队,该团队组织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品管圈活动能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效果[1],本文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我院新生儿护理中,通过观察其对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74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男92例,女82例,日龄在3~25d,按照护理期间是否介入品管圈活动将174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监护人均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89例,男49例,女40例,平均日龄(19.2±1.4)d,足产儿85例,早产儿4例,分娩体重(3.19±0.24)kg,胎龄在36~42w,平均胎龄(40.1±0.4)w,对照组85例,男43例,女42例,平均日龄(17.8±1.7)d,足产儿83例,早产儿2例,分娩体重(3.27±0.28)kg,胎龄在37~41w,平均胎龄(39.5±0.5)w,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整个护理期间未介入品管圈活动,观察组护理期间则介入品管圈活动,活动方法如下:成立活动小组,由我院年资较长护士担任活动小组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及工作安排;确定选题,本次品管圈活动经开会讨论决定选择新生儿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作为活动主要内容,活动选题确定后进行小组内部交流和讨论,分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护理质量有较大不良影响的因素,并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对新生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安全事件、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等,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74份问卷,问卷发放率及有效回收率均为100%,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内容发现,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较高的护理过程包括水浴、腕带混淆脱落、进食、更衣等[2];对策拟定,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教育,由活动小组定期组织品管圈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教育,让活动小组成员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安全及质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意义,临床护理工作应以安全为基础,在安全前提下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定期举办护理经验交流,邀请专家或他院优秀的新生儿护士来我院进行经验交流,如探讨新生儿洗头、进食、按摩、输液等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文书书写不仅涉及到日常诊疗工作,而且也与医疗纠纷等问题息息相关,为此要组织活动小组成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指导护理人员如何进行文书规范书写[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事件主要包括腕带脱落或遗失、院内感染、发药错误、红臀、鹅口疮、窒息及护患纠纷等,比较两组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护理评估准确情况、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护理文书规范情况,每项评价指标根据好坏情况分别积1~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由我院专业人员负责问卷发放及指导填写,护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四类,将很满意及满意例数视为护理总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落实及护理记录书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1.0%(81/8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2%(69/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能明显降低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这主要源于品管圈活动能将护理工作与安全管理相互渗透、螺旋递进,相比传统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品管圈活动能从护理安全操作、安全文化及理念全方位介入干预措施,整个干预过程是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比单纯针对护理安全事件就事论事的干预措施,品管圈活动的干预效果更加全面,能更好的营造护理安全理念和氛围,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在新生儿护理干预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如先,黄开霞,邵妍,等.二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7):163-165
新生儿护理的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健康教育 产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02-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学科。我们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孕产妇及家属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使患者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并积极配合,以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了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性,切实地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在我们科室多年来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及体会介绍如下:
1 实施方法
1.1 产前健康教育
孕妇入院后,向孕妇自我介绍,然后介绍病区的环境、制度,病区护士长,主管医生和科室主任。让她们感觉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护士以口头健康教育为主,书面的相关资料为辅,每天对孕妇进行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临产的分娩知识,胎儿自我监护方法,营养卫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并针对病情实施个体化教育。如妊高征的病人需要安静休息,避免声光等一切不良刺激,饮食以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讲解左侧卧位,间歇吸氧,自数胎动的意义和方法。
1.2 分娩过程的教育
产妇进入代产室后,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免会产生忧虑,孤独与担心,因此,我们尽量做到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关心、体贴她们,告诉她们分娩知识,使她们知道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恐惧心理。同时鼓励产妇的丈夫陪伴分娩,他知道产妇的爱好,可以在产妇疼痛不安时给予和安慰,给予感情上的支持。以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了产妇的孤独感。助产士应该严密观察产程,进行系统监护,并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满足其需要。同时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的知识。或者利用电视多媒体播放有关的知识,最大限度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产妇在分娩时正确应用腹压,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渡过这另人难忘的关键时刻。
1.3 产后护理与指导
产妇送回母婴同室,护士立即对其进行身心评估,简单的讲解母乳喂养和产后保健指导。内容包括:①产后食物应富有高热量,高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汤,以利于乳汁分泌。剖宫产后的产妇禁食6~8小时后进食汤类再逐步过渡到半流饮食,普食。②注意产褥期卫生,产后6小时内应及时尽早自解小便,交待病人注意会伤口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勤换纸。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③做好产后的心理护理,以防发生产后抑郁。
1.4 母乳喂养指导
①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技巧,喂奶姿势,挤奶手法,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等。护士手把手的把这些知识教会产妇及家属。②每天播放产后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让所有“新妈妈”们及家属尽快掌握其相关知识。出院前再向她们进行示范性教育,对于新生儿护理的操作技术,如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观察情况等。当面示教,让她们掌握其知识,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出现常见的操作错误。
1.5 出院指导
①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按需哺乳,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告诉“新妈妈”们出院后的第一个月,有我们的专业人员去家里访试,以及时了解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②出院后如何保持足够的乳汁分泌,如何办理婴儿出生证明。注意休养,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做好避孕。③告诉产妇及家属及时办理婴儿预防接种手续。
2 体会
2.1 护士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并每月进行护理业务查房,因为,只有不段的学习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为不同层次的产妇进行沟通,帮助她们科学坐月子,科学母乳喂养等正确的生活方式。
2.2 密切了护患关系
病人对护士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当病人遇到困难时也想到找护士为其排忧解难,从而也重新树立了并且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的满意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了100%。 2.3 从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护士的责任心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大大的提高,同时观察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4 降低产妇的住院费用
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率达到了100%,降低了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产妇及家属都能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增进产妇及婴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新生儿护理的主要内容范文3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200例,男122例,女78例,体重3000~3500g,均为足月出生。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新生儿100例,男61例,女39例,平均体重3156g;使用抚触护理的观察组新生儿100例,男61例,女39例,平均体重3161g,且均P>0.05两组新生儿性别和体重等无明显差异,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新生儿行常规护理,实时监测新生儿的生化指标,帮助产妇进行婴儿喂养。
1.2.2抚触护理
观察组新生儿行抚触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保持新生儿产房的温度和湿度恒定,医护人员将双手清洁,并涂上乳液保持双手,选择婴儿饱腹度适中的时间,准备进行抚触护理;②抚触顺序由上而下,由正面到后面,从额头到胸腹部到下肢再到背部和臀部;③抚触手法由左至右,做环形抚触;④新生儿皮肤如果若发红,则表示抚触到位。抚触力度应当由轻慢慢加强,一旦新生儿出现哭闹,则停止抚触;⑤出院前教会产妇和家属抚触手法,每次坚持抚触2次,每次5~15min左右;⑥出院后对新生儿回访和指导。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和统计两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出生时体重、回访21d和42d的体重,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将临床诊断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件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算P值并对差异值进行分析,若P<0.05则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分析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临床睡眠质量对比
对照组新生儿睡眠质量优58例,一般33例,差9例;观察组新生儿睡眠质量优64例,一般31例,差5例,且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因此,抚触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2两组新生儿复诊情况对比
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3156g,21d体重3901g,42d体重5253g;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3161g,21d体重4132g,42d体重5563g。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1d和42d后,体重均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因此,抚触护理可以促进新生儿体重增长,保证身体的健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3.结论
新生儿护理的主要内容范文4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08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5.046
新生儿黄疸作为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常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超过正常值,导致皮肤、巩膜黄染,严重时造成患儿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发生率增加、催产素的应用、感染等因素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呈现阶梯式升高态势,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在30%~40%[2];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光照治疗等,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予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患儿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相关诊断标准,即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足月儿胆红素水
平>6 mg/dl,早产儿>9 mg/d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水平>12.9 mg/dl,
早产儿>14.9 mg/dl或每日升高水平>5.0 mg/dl;血清结合胆红
素>1.5 mg/dl[3]。68例患儿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3~7 d,平均(5.20±0.40)d,体重2.40~3.50 kg,平均(3.00±0.20)kg,胎龄34~41周,平均(37.50±2.00)周;在所有患儿家属同意前提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先天畸形、发育不良;(2)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3)溶血性黄疸等其他病理性黄疸;(4)新生儿脐部感染和溶血症;(5)喂养不当或是难以耐受及因疾病24 h内无法开奶;(6)病例资料不全或依从性差、中途无法坚持完成本次观察。
1.3 方法
1.3.1 观察方法 回顾性观察68例新生儿病历资料,参考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干预观察表》,指定专人负责对表中内容加以观察与详细记录、分析,研究前制定统一标准,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指导;表中主要内容包括新生儿性别、胎龄、日龄、体重、胆红素水平等一般资料及相关护理方法、护理满意度、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不同时间段胆红素水平、初次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等。
1.3.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给予同样的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母婴同室、洗澡、母乳喂养指导、皮肤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方法,包括:(1)身心安抚护理,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腹部、背部、全身抚触,自前额、下颚、头部、胸部、腹部及上下肢、背部、臀部依次进行,其中腹部及背部采用指揉法进行抚触,上下肢采用挤捏法进行,时间以两次喂奶间为宜,10~15 min/次,2次/d,动作温柔、力度适宜,同时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哭闹及肤色改变等情况,一旦异常,停止操作,告知医生;(2)健康宣教,利用板报、宣传册、多媒体等形式向家属宣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原因、发病机制、治疗和护理方法、预后及护理中注意事项,同时相互交流沟通解答疑问,安慰与疏导患儿家属以稳定其心理状态,消除其顾虑;指导患儿家属定期复查,争取其积极配合,提高护理依从性;(3)病情观察,由专人负责对患儿神志、心率、呼吸、血压、脉搏进行监测,加强精神、肌力、双眼、反应能力、肤色、二便颜色和性状等情况观察,以为临床治疗提高依据;若是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及肌张力改变、两目斜视、腹胀、腹泻等表现,及时告知医生查找原因,对症处理;(4)舒适护理,营造一种安静、温馨、温暖的病房环境,保持其卫生清洁,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以22 ℃~25 ℃为宜;同时及时更换尿布,保证患儿皮肤清洁干爽,以免红臀、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5)排便护理,针对36 h内即发生黄疸者,利用无菌橡胶尿管插入患儿2~3 cm,动作轻柔、转动10 min,若肛周刺激无效时,可利用生理盐水予以灌肠,同时按摩患儿腹部,促进大便排出;(6)治疗护理,例如光疗护理,光疗前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清洁、良好的通风条件,利用热水进行洗澡、抚触,箱内进行消毒;光疗时,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箱内温度30 ℃~32 ℃,患儿全身裸露、戴好眼罩(及会阴需遮盖),抚摸其背部以稳定其情绪、减少基础代谢等;单面光疗时,每1~2 h变更一次,全身均匀照射,详细记录进食量、排便时间及排便量等;同时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面色、哭闹及皮肤色泽等,勤喂水,擦拭清洁灯管和反射板,一旦异常及时停止光疗;(7)用药护理,口服药物时,掌握药物浓度和剂量,严格遵循医嘱,喂药时,温度在30 ℃~40 ℃,一旦出现呕吐,取其侧卧位,予以拍背;必要时,可予以低压吸引器吸引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道畅通;同时加强巡视,一旦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1.4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参考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修订的《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关爱情况、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水平、护理服务质量、心理支持等内容,满意为80~100分,基本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0~59分[4]。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取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胎粪首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持续时间、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胎粪首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及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观察显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早产儿的发病率可高达80%~100%[5]。胎龄、出生体重、孕产妇年龄、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颅脑血肿、窒息或宫内窘迫、开奶时间、母子血型(ABO或Rh)及胎便排出时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虽然临床予以蓝光治疗、药物干预、人工通便等处理,其效果得以肯定,但蓝光照射费用较高、药物干预依从性差、人工通便家属难以接受[6]。因此配合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实际意义。
新生儿护理的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 系统健康教育;自然分娩;产后护理。
临床护理行为中,健康教育能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1],其实施的对象是患者和家属。产妇的母亲行为不仅受产妇自身的文化水平、家庭成员及职业等影响[2],还决定于产后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当前,进入育龄期的孕产妇绝大多数为独生女、初产妇,在孕期受到各方面的重点保护,其生活及自理能力相对不足,产后母亲角色转化慢。围绕这个问题,我们针对自然分娩后产妇,建立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使其具备实施主动性及实施能力,由责任护士向产妇实施相关健康教育,促使孕产妇及家属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我院2008年以来对自然分娩后产妇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健康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方式与方法
1.1 为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我们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
1.1.1 科室护士长带领护理组长通过专业书籍、相关杂志、网络检索等搜集产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结合健康教育目的,有选择性地整合自然分娩后产妇系统健康教育内容,研究制订相应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1.1.2 在全科护士范围内强化对自然分娩后产妇实施相关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护士的自我认知水平,由护理组长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内容培训,使其熟知相关知识,了解教育计划,掌握实施的方法与交流技巧。
1.2 系统健康教育实施分为两个阶段。
1.2.1 入院至产前健康教育 孕妇入院后,由管床责任护士向孕妇确定责任护患关系,通过自我介绍,帮助其熟悉病区的环境、制度,病区护士长以及主管医生和科室主任,让她们感觉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责任护士对其进行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对产妇进行讲解说明,引导产妇主动参与护理计划的制订,明确具体护理目标。计划订出后,护士鼓励产妇,必要时协助指导产妇在预定时间内达到计划目标。宣教有关知识,护士以口头健康教育为主,书面等相关资料为辅,每天对孕妇进行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临产的分娩知识,胎儿自我监护方法,营养卫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并针对病情实施个体化教育。如妊高征的孕妇需要安静休息,避免声光等一切不良刺激,饮食以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讲解左侧卧位,间歇吸氧,自数胎动的意义和方法。告诉她们分娩知识,使她们知道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恐惧心理,指导产妇在分娩时正确应用腹压,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1.2.2 产后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应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相关指导和产后保健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内容包括:(1)护士向产妇及家属宣教并教会母乳喂养技巧,喂奶姿势,挤奶手法,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等。(2)每天进行当面示教,如新生儿护理的操作技术(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情况等),强调注意事项,让产妇及家属掌握其知识,防止出现常见的操作错误。产后保健指导内容包括:(1)产后食物应有高热量、高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汤,以利于乳汁分泌。(2)注意产褥期卫生,产后4~6h内应提醒和鼓励产妇排尿[3],交待产妇注意会伤口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鼓励产妇产后6~12h下床活动[3],促进恶露排出。(3)做好产后的心理护理,以防止发生产后抑郁。
1.3 对系统健康教育实施效果定期进行评价,分析经验与不足,持续改进以取得系统健康教育影响力的最大效果。
2 效果
2.1 健康教育得以规范,制定产科健康教育计划表,将需要宣教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装订成册,规范教育内容,使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再单一性、简单化和随意性。另外,这样的方式规范了教育行为[4],要求责任护士按健康教育计划表对孕产妇进行宣教并签名,避免了流于形式的宣教,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2.2 提高了孕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加强了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矫正了孕产妇对分娩及喂养的一些不良认知行为,从而使孕产妇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功能状态。产妇在护士的协作指导下,强化了母亲角色,淡化了患者角色,增强了产妇的自信心,促进产妇主动寻求知识。产妇由关注自我,转化为关注且照顾新生儿,忘记会阴伤口及宫缩疼痛及其他不适感,促进产妇由患者角色尽快转化到母亲角色,缩短了进入母亲执行期的时间。从受教的产妇参与产后复健训练、知晓产褥期知识和产后避孕及母乳喂养情况来看,均实现了责任目标的预期值,保健指标完成情况也明显超过了其他医疗保健单位。我们还对720例产妇50天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跟踪,母乳喂养率为93.65%,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为87.46%,而郑州市本年度平均母乳喂养率为88.63%,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为76.35%。通过健康教育,在我院住院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郑州市本年度母乳喂养率。
2.3 促进了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健康教育的开展,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技术和多方面的医学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很好的记忆力和独立思考、努力开拓的创新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5]。在系统教育活动中,通过不断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护士的专科知识逐渐丰富,在帮助产妇掌握相关知识、明确自己所需达到的每个目标及目标所需的时间过程中,最大程度调动了护士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自身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从开展系统健康教育以来,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以及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护患沟通能力。
2.4 护患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制订护理计划,产妇在与护士交流中不断地得到正确的健康知识的输入,认识到自身健康知识的不足,克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不断发现自身知识及技能的欠缺,促使产妇产生强烈的寻求知识欲望,主动寻求知识提问率提高,从而使产妇积极接受护士的教育,促使其行为向健康方向转变。护患双方在护理婴儿及母乳喂养中,形成了教与学的合作,彼此间信任度明显增加,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的满意度[6],融洽了护患关系。
总之,通过对自然分娩后产妇实施的系统健康教育,护士的责任心明显增强,能引导产妇主动寻求知识,促使其向母亲角色的转换,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使产妇及家属感受到关怀和重视,得到健康及身心方面的很多知识,从而使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得以提升。增进了护患关系,对护患双方都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武中梅.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的实施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1,1:322.
[2] 钟小蓉,付静.40例正常产妇自理能力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54—56.
[3] 刘贵香,王玉蓉.妇产科护理学[M].2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81—85.
[4] 邬云妃.浙江省奉化市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2):930.
新生儿护理的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产科健康教育;实施方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健康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之一,是社会质量的重要内容。现代护理学将健康教育定为以医院为基础,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过程,达到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他的健康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病人在住院期间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同时希望护理人员为其传授自护知识和技能,这是新时期护理工作的职能转换及护理专业本身发展的要求,现根据我院产科病区实施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孕产妇收治情况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入院的2960例孕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28岁,孕周24~41周,平均38+1周,分娩总数2960例。
1.2 收治孕产妇文化程度分析
共收治孕产妇2960例,其中初中文化程度854例,占28.8%;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962例,占66.2%;大学文化程度144例,占4.8%。
2 产科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器械性治疗、检验、用药、心理卫生等知识是医院健康敦育的主要内容。接诊护士对新入院病人进行自我介绍,入院卫生宣传、医院规章制度的介绍和解释,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对护士产生信任安全感。
(2)在住院期间护士针对不同的病人按健康教育的程序对病人进行估计、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观察效果及进行评价,正确掌握和利用心理沟通技巧,给病人耐心、仔细地做好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饮食、活动、卫生指导,防病等有关知识的讲解,使病人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和护理,应指导产妇合理的饮食营养,如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饮料和汤汁,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适当的滋补食品,如芝麻、鱼汤、鸡汤等,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主要是转变家属尤其是老人的错误观念,及早进食营养丰富的各类食物。
(3)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宣教内容不仅是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喂奶的具体姿势,而且还要指导产妇及时掌握并做到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使之掌握有效吸吮的特点和重要性,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3 讨论
(1)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 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增强孕产妇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健康教育促进了产妇的心理健康,减少了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了产褥期感染。
(2)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沟通技巧,及时调整,并穿插使用教育方法。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年龄的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术后配合的效果都不同,因此,健康教育必须有针对性,教育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应因人而异,符合个体情况和心理需求,教育时间应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在住院期间提问释疑,以不断强化病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不同的病人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处方,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3)护理人员素质得到提高 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起到教育、指导、评价作用。不仅体现了护士自身价值,而且激发了她们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上进心和对患者的责任感。护士在具有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学习了行为科学、护理心理学、社会学及管理学、教育学等,成为具备T型结构(既有本专业知识又有相关学科知识)的人才[1]。
(4)在产后对产妇进行饮食营养、卫生、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产后性生活与计划生育、婴儿日常护理及计划免疫指导等教育,能使产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产后42天复检时,及时帮助产妇解决问题,克服了产妇住院时间短、产后疲劳、认知能力下降的不足,提高了围产期的保健质量[2,3]。
参考文献
[1] 郑惠淑.浅析医院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