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1
跨媒营销传播模式是营销业绩化思考化传播,结合硬和软的特征,通过出版营销,植入营销,网络联盟平台效果付费营销,搜索营销工具,跨媒体创意叠加传播等具备自动渗透特征,更低成本特征,更适合消费者参与互动的特征为中心,渗透式传播到目标群体中,并立刻产生销售影响。既是中国营销传播方法的提升,也是品牌致胜的关键资源,致力于整合一切手段打造市场蓝海。
跨媒营销传播的产生源于消费者越来越作为一种“个体”存在,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已经不足以深入触及、吸引消费者,并进行沟通。其目的是将企业的产品、品牌、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通过各种无孔不入的“触点”和“通道”接触目标消费者,将消费者的生活环境与营销传播环境进行无缝链接,润物细无声式地让消费者接收信息。
跨媒营销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时间渗透
根据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媒体习惯调整传播的时机、节奏,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渗透。如早上通过报纸广告或软文,上下班途中的公交视频、路牌、车站亭、车身等,工作时间的各种形式网络广告,晚间的电视广告、电影电视剧植入广告等。另外,对网络广告来说,时间渗透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很多网站中,广告主可以自行决定广告在哪个时间段出现,这样即可以达到精准的效果,而且节省传播费用。
地点渗透
根据产品消费场所、地区市场环境特点、目标消费群行为习惯、产品烤鱼加盟店销售渠道选择适合的传播地点、空间、环境。例如,嘉士伯啤酒在多家量贩KTV举办各种活动,成功地占据了年轻人的心智;某高端品牌的手表在高级沙龙、酒吧办活动,与高端消费者进行互动;王老吉在餐饮渠道已经成为啤酒外的第一选择。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2
1.1普适的(Ubiqitous)技术
普适的词语是来源于“在所有地方都同时存在”的拉丁语中。1991年施乐(Xerox)公司的帕诺阿尔托(PARC)实验所的实验员马克•维瑟(MarkWeiser)是第一个提出普适计算(pervasivecomputing)的思想的人,它被认为是一种能包含各种设备(计算机、汽车、娱乐设备和信息设备等)的计算模式。普适计算时代,计算机主要不是以单独的计算设备的形态出现,而是采用将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和传感器集成在一起,以信息设备(informationappliances)的形式出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普适计算受到广泛关注,并在国际上已发展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普适计算的特点是将集计算、通信、传感功能于一身的各种信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有效组织起来,并按照用户的个性需求进行定制,以嵌入式产品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或者手持,或者可穿戴,甚至是以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器具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一种随时、随地、随环境自适应的信息和娱乐等各种服务,最终目标是将由通信和计算机构成的信息空间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物理空间融为一体。如图2,物理空间中的物体与信息空间中的对象互相关联的普适科学的领域。
1.2大量客制化(mass-customization)
空间设计在产业革命以后,机器使得生产大量化,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设计成为了主流,构思草图,设计基础,施工设计等绝对的过程适用于模块概念并展开了项目研究。但是,数媒技术在设计的分支中很快的被适应,摆脱了过去的一些有规律和整齐的形态,使构成空间的形态的各个物质和设计的要素产生了大小和形态的变化。如果说信息传达是通过人和人或者人和机器来实现的话,现在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P2P(peertopeer)方式,使用F2F(filetofile)方式等,清除中转环节的复杂的工作,设计师的作业立即投入生产。因此,在中转环节中,节约产生的经费和人工费,即使说是自由形态的空间设计和过去的欧几里得几何学的设计比较的时候,工程造价看不出有什么差异。但是生产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渠道。消除了产品的分类目录,结合产品本身的特征用途生产产品,结合建筑的特征部分成为了唯一的部分。
1.3感官意识(sensorium)
感官意识就是为了用获得感官器和媒介物(其他个体,周围环境,其它空间)来交流必要的信息,并在空间中设置那种感官器。智能微尘(smartdust),
1.4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
增强现实是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的一个部分中发展和出现的新的分支,给我们看到了交叉立体虚拟问题的技术。结合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的混合虚拟现实系统(hybirdVRsystem)从1990年后期开始,美国和日本就开始研究和开发这种系统。在使用者的自我认识中使用电脑,交互设计工具等,在实际影像中可以看到交叠的三维立体的虚拟影像,也意味着现实环境和虚拟画面的区分变得模糊。现实世界的被重叠的画面是为了充实现实世界而用的。虚拟现实技术使得使用者完全沉浸到虚拟环境中而看不到现实世界的环境。但是,现实环境和虚拟的个体混合的增强现实技术能够提供给使用者能看到现实的环境的现实感。
1.5表皮电子和媒体屏幕
表皮电子是超越了物质的层面,或者建筑的传统立面的空间划定的特点非物性化倾向和立面的有机表现。在不同性质或者字句中的不适合的材料的使用,比如通过电子材料的导入等,脱离了基本的即物性的追求。独特的空间也被创造出来。根据信息电子技术,图像再现能力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新技术的表现越来越强,多媒体的复合影像图形或者信息技术和表皮电子同样的表现正在努力尝试着。它们的特征是由完全自由的图像投射或重叠在屏幕上面,信息交流体系的角色就是“表皮”的概念。
2数媒技术和交互设计
2.1随着数媒技术发展的交互设计
交互的概念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一种行动模式,就是从很久开始就研究的人类和人类之间,人类和环境之间的交互的主题。电脑慢慢从书桌上疏远,倾向于“界面”的焦点转移到了“经验”上的话,必须要理解和认识“交互”分支的要素。随着社会不断在变化,根据数媒技术的交互的概念和范围被扩大,即,通过机器(计算机)能够促进人类的交流,并实现自然的相互作用。如今,和交互有关的研究越来越多了。最初的交互的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UserInterface)通过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就意味着是最初的交互。技术的发达就是超越GUI的限制性,关于人类和电脑之间的交互(HCI人机接口:HumanComputerInterface)的研究。对于有形的界面(TangibleInterface),触觉界面(TactileInterface)等的研究在活跃的进行着,进步的技术使得人们置身于数媒技术的环境中,形成交互。例如,墙壁,地板,窗户等空间内部的有形的表面和虚拟空间的交流就是所说的交互式表面(InteractiveSurface),通过实际的物体,运用数字信息连接的有形介质(TangibleMedia),声音或者光等一些环境要素来感受交互的媒体环境(AmbientMedia)。交互技术在向给人类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方向转化,也和跨学科的学问有关系并不断发展。
2.2交互设计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人类生活离不开技术和空间的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中向“人机交互(Human-machineInteraction)”集中,人类与人类的交流(Human-HumanCommunication)也有了多种方法。到现在,人类使用的机器都是以机器为中心在进行开发,在人类-机器的系统中,人类的角色就是手工业化的。数媒技术的发展,人类-机器系统中的人类变得能动化,慢慢的向以人为中心变化。多媒体为了人类之间的交流生活不断提供技术和产品,来协调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使技术和产品得到发展。如今,人们在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以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个性和情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变得个性化,拥有充足的情商,向以人为中心发展,交互技术用如下要素来满足用户。第一,拥有技能(intelligence);第二,拥有传感器(sensor);第三,根据学习(learn),找到适合(adaptive)自己的东西;第四,拥有多种表现技法;第五,其它产品,介面和交互式的交流的可行性;第六,支持生活的交流。交互技术有如下几点使用性。即,有效率的使用(efficienttouse),有效果的使用(effectivetouse),安全的使用(safetouse),实用性(havegoodutility),易于学习(easytolearn),容易记住如何使用(easytore-memberhowtouse)等以这些为目标。并且能够使用户满意,愉悦,获得刺激,给用户带来便利,给予美的满足,诱发创造力,体验到价值。
3结语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 媒体;科普杂志;转型;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34-03
如果说20世纪还是传统纸媒独占鳌头的时代,那么,在21世纪的传媒领域,由第四媒体(互联W)和第五媒体(移动手机客户端)主宰的多元化新媒体元素已渐出水面,并陆续取代传统纸媒的核心地位,成为不同受众群体共同的精神依托,如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对于新媒体的论断最早开始于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他认为世界终将变成地球村,“电子媒介实施者反都市化,即‘重新村落花’”,“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环球村即将产生”。这个关于地球村的语言在21世纪成为了现实。2001年左右有学者开始关注网络科普,如王宇光撰写的论文《整合科普妄论资源,建设优秀网络文化》等,2011年由中国科协组织编写的《互联网科普理论研究》最为系统、全面地树立了我国科普网络资源的发展。而科普杂志作为科普产业之一隅以及整个纸媒行业的微小分支,并没能在新旧媒体狭路相逢、两兵交接时,力排众“异”、独秀一枝,而是同整个纸媒业一起遭遇了“行业霜冻”。
1 困境审视
无论内部环境建构与队伍建设还是外界新近事物的侵扰与挑战,对于发展相对迟缓甚至进入停滞期的科普杂志而言,由传统运作模式、运行渠道操控的滞后状态正面临着外部冲击、内里隐患以及整个纸媒行业低迷势态的大环境影响,陷入了新的发展瓶颈。
1.1 外界冲击明显 应对难度升级
相对于单一原始的书本阅读,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人们的阅读载体逐渐从纸质出版物转向网络媒介或是手机屏媒,随时随地,一触一点即可轻松知晓天下事。便捷性使然,人们阅读习惯和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步向方便舒适的线上、掌上阅读倾斜,科普杂志固有的读者群自然也在这一新技术的消解下渐趋分散,原本稳定的受众群体失去了固有的向心力。想要了解的科学要理、科普知识,无需翻阅杂志,百度热搜、移动网络查询都可以轻松搞定,所获内容涉猎面广,甚至更有针对性。对于读者而言,从“读纸”到“读屏”的阅读习惯的转变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然而,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读者分流,对于科普杂志而言,读者作为主要的受众群体,读者群的分散与瓦解,便等于直接向杂志作量刑宣判,整个发行量与出版市场都会受到严重挫伤。
阅读模式单一之外,传统科普杂志不具优势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陈旧单一的篇目内容、刻板传统的版式设计以及缺乏创新的结构层次。相比之下,互联网超越时空和地域限制的无限量信息,将视频、动图、声音等介质有效结合,单在视觉效果上便已经完胜仅靠文字信息传播科学知识的科普杂志。打个比方,将过去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与如今重实践参与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作一比较,后者自然会“以质取胜”。科普杂志习惯了用文字向读者灌输科学道理,而科普屏媒却选用动态图片或是视频向观众呈现科学的使用方法。任何时候,形象的输出都要好过呆板的呈现。新媒介的冲击下,科普杂志逐渐从过去热销出版市场到如今淡出“阅读天地”,如果没有恰当的应对方式和独家的抗衡策略,很难在纸媒市场站稳脚跟。
再一方面,微博、微信等大小新媒体的涌现愈发加重了科普杂志转型的难度,五花八门的网络信息轻而易举便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异质化、碎片化的阅读需求。相比之下,科普杂志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爱好偏向的读者众口难调的软肋也随之表现得很突出,如果选择尽可能去“包罗万象”,在涉猎面上始终还是敌不过互联网和持续走热的“微媒体”;如果转而就某一个或几个科普热点展开,进行深入挖掘,在剖析深度上也永远不及科普图书。从这点来看,“一刊多面”和“千刊一面”的科普杂志运作模式,很难提高与读者阅读倾向之间的契合度。
1.2 内部缺欠重重 整体竞争力弱
不少老牌科普杂志过去都是事业单位性质,每年都有国家或是地方政府定额拨款,杂志通常都是定向发行,并未与员工工资和待遇水平直接挂钩,这样一来便逐渐形成了一种“完成即可,多干一分多余”的消极工作态度,而在出版单位转企改革的市场化浪潮中,这样的行业风气依然有所残留。科普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智囊团”,编辑队伍自身科普知识欠缺,所编内容很难在风趣性与科学性上实现有效统一。不同于科普报刊,多数科普杂志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结构模式,即“有编辑没记者”,被动的编辑加工毕竟不同于主动的采访挖掘,原创内容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杂志本身的品牌推广力度。
从科普杂志本身的定位角度看,整个市场定位一直存在着“唯读者论”这样的片面论断。不可否认,杂志的核心服务对象是读者,无论内容、结构还是标题、版式,都必须得围绕读者展开,但整个出版市场中,读者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如编辑人才、发行商、广告商以及现有可利用资源等也都是影响一本刊物发行情况和品牌塑造的关键,而多数杂志市场定位的单一性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杂志的发行。
1.3 纸媒发展遇阻 行业气势低迷
数字媒体的迅速崛起,人们对时效迅捷、形象新奇、经济实用的阅读内容的需求都逐一得到满足,数字化新技术的推动下,“眼球效应”才是盘活整个传媒市场的核心,经过缜密策划的电子出版物、点对点推广的微信公众平台相比于传统纸媒,无论呈现方式还是读者接受情况,都存在明显的优势。全媒体大环境的突袭和群围,显然让固守传统出版模式的纸媒一时间难以招架,还没有做好及时的规划筹备,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科普杂志针对新兴媒体零星而被动的应对策略,也被淹没在整个纸媒业大势沉浮的巨浪中,不少科普期刊读物为能紧追数字化媒介发展潮流,先后增设了多个与杂志本身同步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但都局限于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收效甚微。
2 转型期待
科普杂志,单从字面意思看,“科普”二字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绝不是简单的文化扫盲和知识灌输,尤其在如今电子化媒介丰富多元、包括自媒体在内的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的攻势下,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传统科普期刊坚守固有阵地,并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共同期待和可能性选择。从纸媒、数媒在内容包装层面的区别对待到发行营销模式的多管齐下,科普杂志作为传统纸媒一角,若要紧追全媒体时代的新步伐,就必须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基础之上,恰到好处地放开门襟,择优而学、去糟取精,找准科普杂志在新媒介中的发力点,选择性放弃固有内容,理性吸纳新兴事物,将“传统媒体+互联网”的媒介融合发展模式,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展开并延续下去。当然,过渡期的摸索与尝试不可缺少,毕竟,成功的转型之举,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不断试错的经验累积。
3 创新路径
据CNNIC2015年2月3日的最新数据,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间长达26.1小时,80.5%的人通过网络获取新闻,77.1%的人通过手机网络看新闻。由此来看,尚处于纸墨印刷阶段的纸媒与网络媒介相比,在抢占有效读者群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对于因循旧有模式多年的科普杂志而言,转型很难,但却是整个传媒行业步入全媒体时代这一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不为所动,自然会前景堪忧,跟风而行,也不见得一定成功,但新媒体之风逐渐盛行,转型之路上行稳站直,理性应对,传统科普期刊一样会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本着“内容为王”的原则,巧借数字化转型之东风,再度迎来出版市场的发行盛世。而作为前提,关于转型之路中每一个细节的创新与完善,都应理性掂量、智化考虑。
3.1 独家承供 做网络载体的内容之“源”
最独家的最不可破,无论电子化媒介如何顺应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如果纯粹只是在纸媒一手资料之上的变相转载,将始终没办法从根本上取代纸媒的市场份额。反之,若要让一度陷入发行颓势的纸媒业再现生机,稳抓内容主线,将内容优势转化为内容胜势是关键。通过对读者群体关于科普内容的阅读期待、习惯、爱好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考察,定期应时对刊载内容作调整更新与板块策划,确保内容独创的同时,适度增加其趣味性和可读性,并对版式与关键性标题做专门的设计和渲染,严格按照“内容为主、修饰为辅、兼收并蓄”的准则开展基本的科普杂志编校流程,如此便能从根本上取胜于“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子化媒介。
3.2 “纸媒+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
纸媒要创新,便不能始终固守小作坊型生产模式,而应紧跟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借助多元化网络平台,实施媒体联动,找准市场定位,将纸面内容借助互联网这一优势平台推至线上。通过线下线上的统筹协作,让科普杂志这一原本只充当“内容提供者”的纸质载体,借助电子媒介无时空、地域限制的优势,为杂志做形象宣传。而这当中,要厘清“纸媒+互联网”与“互联网+纸媒”两个概念之间的本质性区别,谁为主导,谁为辅臣,依据顺序先后定夺。而科普期刊的发展,自始至终,网络只是作为辅工具来帮助其拓宽市场发行渠道,若反其道而行,被互联网媒介牵着鼻子行走,势必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局面,这样一来,便完全违逆了纸媒的立足之本。
融媒体是为包括科普期刊在内的传统纸媒发展之路上的良性之选,但涉及到具体的融合之道,又包括体制、人力、工作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的协力融合。目前,国内很多具备先天优势的传媒集团,不少已开始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融媒式发展,尽管还处于试运行或者说是摸索研发阶段,但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转型尝试和媒体革命,值得传统纸媒业借鉴并参与其中。
3.3 “微媒体”建设 打造优势品牌
席卷整个传媒领域的微信、微博,在短期内垄断整个社交网络,将人们带入新的信息“微时代”,是有其被推广的资本和优势。关于“微时代”,浙江大学传播所的林群作了这样的定义:“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传播时代。”如今,国内不少科普期刊也相继借助这些“微媒体”来传播科学知识、扩大自身影响力,进行线上运营,打起品牌营销战。通过多维度、多样化的内容呈现形式,将科普杂志所要传播的内容辅以立体化的手段进行宣传,如微视频、微语音等,均是科普杂志在传统模式之外可以考虑的发展新路径,借以大幅提高杂志本身的知名度,真正意义上打响科普品牌战。
3.4 素质优化 培养全能型编辑队伍
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办刊也一样,科普杂志的有效\营,内容是王牌,媒介是手段,而一批有素质的全能型编辑队伍的养成也是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纸媒应时转型,在内容结构和传播手段上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创新,相应地,杂志本身对编辑人员的能力水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规中矩,严苛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可以有效利用微媒体进行同步于科普杂志的微平台建设和维护、懂得一定的“微媒体”编辑手段和营销技巧,也逐渐纳入了考核之列。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王宇光.整合科普网络资源,建设优秀网络文化[J].科协论坛,2001(11):21-22.
[3]张小林.互联网科普理论探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4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 industry into the era of media convergence,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 mobile phone client interaction is poor. At the level of product operation, 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 is complex, the semantic logic is not clear, and the user's reading habit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user analysis perspective, by taking the mobile phone client of Chuncheng Evening News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analysis of the products, this paper improves and designs the mobile client reciprocity aimed at the audiences' reading habits in the fragmentation era.
关键词: 用户;交互性;设计改进
Key words: user;reciprocity;improvement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176-03
0 引言
我国媒介生态简略划分,经历了政治化生态阶段,市场化生态阶段,数字化生态阶段[1]。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媒介生态主要表现在,媒介间的边界被打破,新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传统媒体,开始成为影响媒介生态的主导性因子。媒介融合发展成为了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由之路,《春城晚报》是我国报刊政治化生态阶段向市场化生态阶段转型期的代表报刊。在媒介融合的媒介生态背景下,《春城晚报》也步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步入数字化生态阶段,新媒体表现出的强大互动优势,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4G时代的风云变幻使传统媒介下的受众,变成了拥有更多话语权的信息接收者和主动传播者。数字化生态环境下,媒介的生存压力增大,特别是新闻类门户网站和新闻类APP,对传统纸媒的冲击有目共睹。由于受众群体的差异,媒介融合已不仅仅是媒介形式的融合,而是内容、平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融合发展[2]。
在数字化技术和复杂多元的媒介环境的双重冲击下,生存并开拓空间,国内很多学者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全媒体的规划布局策略[3]。必须通过数字化转型来突破当前的瓶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都市类报刊采取全媒体发展战略,各都市类报刊相继推出了报刊的手机客户端,抢占4G高地。《春城晚报》在发展全媒体战略中,推出了《春城晚报》手机客户端(APP),但其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精神――用户为核心,注重用户的交互性体验方面,尚属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的改进空间。本文以《春城晚报》APP为例,从交互设计的视角出发,针对用户需求及特征,做了优化改进。
1 《春城晚报》APP用户分类及其特征
都市类报纸的兴起是在市场化媒介生态的大环境下,拥有大量读者,而传播模式以被动接受为主。在数字化媒介生态环境下,都市报要将传统纸媒的“受众“转换为”用户“,要结合用户的需求与心理特征的变化。
都市类报纸APP的用户可以分为:与互联网媒体技术推进路径同步成长的一代,这一类群体是数字化媒体的“原著民”;另一类群体是在纸质媒介与数字化媒介交叉竞合阶段成长的一代,是数字化媒体的“移民”;还有一类是市场化媒介时代下保持纸媒使用习惯的受众,被动接受数字化媒介的一代,被称为数字化媒体的“难民”。而实际上,地方都市类报刊APP与纯粹的平台类新闻APP(如新浪、网易新闻手机客户端)不同,都市类报刊APP还处在媒介竞合阶段,内容平移较为明显,是传统纸媒的转化产品,户主要以,数字化媒介环境下的“难民”和部分的“移民”组成,主导型受众,以数字化“难民”中较为传统、保持阅报习惯、并且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为主[5]。但这部分所谓的“难民”,对于移互联网的操作逻辑偏弱,在不同的手机APP之间转移学习成本过高。同样由于较高的操作转移学习成本,移动互联网APP的交互性体验用户满意度高,这部分用户的用户粘性呈现出牢固态势,所以手机APP的交互性在增强用户粘性中的作用明显。
“碎片化”是中国社会传播语境在数字化媒介时代一个主要特征,同时用户阅读习惯也体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表明,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APP的频率呈上升趋势,而使用时长在减少,对手机客户端的需求动机呈现出复杂分化的态势。价值取向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到用户的阅读内容选择和媒介使用习惯上。当下国人阅读习惯和媒介使用习惯正在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6]。
如图1、图2所示,手机新闻客户端近80%的用户每天使用时间在30分钟以下,而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频率却呈增长态势。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场景分布,主要在乘坐交通工具等碎片化的时间段,用户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安装原因更加注重阅读的方便性和产品设计的交互性,需求因素更加复杂趋于分化,开始注重智能推送、个性订阅等因素。这也进一步验证了移动互联网新闻阅读“碎片化”,更关注个人化的互动性的体验感,因此用户体验和产品的交互性成为APP具有竞争力、增加用户黏性的关键因素,而传统媒体如《春城晚报》APP,在交互性设计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2 《春城晚报》核心功能简介及信息架构分析
2.1 产品核心功能简介
《春城晚报》的核心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去纸化阅读方式,利用传统媒介的新闻内容优势,传播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发展大局,贴近百姓生活,以地方性新闻为主打,服务高端主流人群的新闻需求。APP主要内容,以《春城晚报》纸质版为主要内容来源。不同于竞品的点是栏目内容可定制,其中有一个“专题栏目”非常有特点,以当下热议的话题做了一系列banner,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有关该话题的很多新闻时讯。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内部属性的不同,而做出偏好型阅读选择。
2.2 信息架构展示
作为新闻资讯类产品,用户通常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使用的,这就需要基于用户的需求,以方便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从信息架构的视角出发,要求搭建宽且浅的信息架构。如图3所示,宽且浅的信息架构可以增加产品的交互性,弱化互联网思维逻辑的复杂性,可以使原本不熟悉互联网操作思维的那部分“传统报刊受众”快速接受产品,改变阅读习惯,增加使用量[7]。同时宽且浅的信息架构,有利于信息的碎片化分割。
3 交互性设计改进
3.1 首页(头屏)Tab分析及改进
依据APP主要用户的特征,用户的互联网操作逻辑偏弱,引导使用户不会在大量的信息里面迷路。春城晚报App(首页面如图4所示)并没有针对新手用户来做一个引导页,这使得用户的学习成本增加,带来了不好的用户体验。这款App应该对一些主要功能和二级页面里较高频的功能做了一个引导,使用户第一次使用产品就能够准确的了解到app的主要功能,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了产品的第一次转化。因此,我做了两个改进页面,如图5、图6所示。
3.2 功能键Tab分析及改进
在首页点击功能键,滑出的左边栏如图,首行的搜索栏颜色选择了与首页标题栏色的近似色(如图7、图8所示),用户容易对他的可点性产生质疑,用户在使用时不确定这个地方是否可点,可点击部分是哪些?点击后会跳转还是会产生什么动作?在尝试性点击后,我才发现是一个文本框,所以这个搜索文本框应该在视觉方面做一些调整。
传统纸质版的《春城晚报》,其强大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那是地方“受众”的阅读思维,但《春城晚报》APP在用户引导方面有所欠缺,点击后出现图8的页面,这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大部分用户并不能明确的说出自己想要找到哪类相关的新闻,这个更为主动性的搜索功能并不适合新闻资讯类的App,应该为搜索功能单独做一个子级页面,并且列出当下新闻的一些热搜词汇或者是具体分类,来为用户做一个提示性的引导。下面是笔者做的相关改进,如图9、图10所示。
3.3 个人中心Tab分析及改进
点击主页界面右上角的个人中心icon,滑出右侧栏个人中心Tab如图11所示,这个界面中从最顶端的个人资料设置,我的订阅、我的评论、我的收藏,到我的爆料,这五个模块需要分别跳转至五个二级页面,这些本属于用户个人设置的各项功能被打散,这无形的增加了用户负担,带来了不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当从我的个人中心进入个人资料详情页面后(如图12所示),可以发现里面很多功能都是冗余的,应该去除不必要的功能。所以,我将个人资料设置、我的订阅、我的评论、我的收藏,到我的爆料,这五个模块整合为一个页面,去除了个人资料设置页面的姓名、性别、生日、电话这些不必要无意义的资料设置。避免繁琐的注册逻辑造成数字化“难民”类用户的转化阅读成本。下面是相关改进,如图13所示。
4 结论
在产品操作层面上,简化信息架构,使信息架构扁平化,去除不明确语义逻辑,才能使信息内容分解,迎合碎片化偏好性差异阅读习惯。在产品的首次使用页面,增加引导性内容是传统纸媒类APP必须要做的环节,不然必定会造成传统大龄化读者的流失,并且简化注册流程,才能避免首次使用时,用户的放弃行为[8]。
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纸媒的必然发展方向,结合发展时采用用户体验设计是必然设计角度。传统都市类报刊以内容贴近受众而起家,但“内容为王”的思维不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生存,结合用户需求的设计,从曾强交互性的视角,发展全媒体战略,才能真正突破传统都市类报刊的发展瓶颈。抛弃传统纸媒一贯的俯视态度,积极关注用户,拥抱高科技的同时主动探索各种新方式进行和用户的互动与交流,做到真正为用户着想、真正适合用户阅读。
参考文献:
[1]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93-103.
[2]严三九,刘峰.2013年全球新媒体发展态势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7):1-8.
[3]陈佳沁,马潇漪.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应用与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07):909-913.
[4]毕晓梅.国外新媒体研究溯源[J].国外社会科学,2011(03):114-118.
[5]李雁行,王志国.社会化阅读环境下移动阅读APP对移动图书馆APP建设的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4(20):54-57.
[6]黄晟.基于用户体验的APP设计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5
> 以前,人们总是习惯于把疾病归咎于恶劣的外部环境。70年代,我们时常害怕致癌物质,而今,我们常常担心癌基因。疾病被看作我们自身内在的一部分,你之所以患癌症,主要不是因为吃了什么、住在哪里,或呼吸到什么化学物质,而是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人——癌症,变成你自然本性的一种表现。
> 分子生物学一再地证明了它的巨大威力,如有研究表明个性与遗传有关,还有人宣称发现了与智力有关的基因。科学家们第一次建立了一个取自胚胎干细胞的细胞群体,它具有分化成身体上任何细胞的能力,因此可以用来生产备用的人体器官。人们把有某种疾病的婴儿降临到世上归咎于缺乏产前检查——一种可以避免的错误;保险公司的检验人员抱怨,社会为保存这些“错误”而花费几百万的巨额资金。儿童基因治疗的某位先驱,建议医院试行对未出生的胎儿进行基因治疗,首先被医治的将是致命的缺陷。社会学家洛斯曼不无担忧地说,我们将不再是一个个整体协调一致的人,而是各种零部件——可以调换和取代的零部件——的组合体。自我将变得支离破碎,“生命之书将变成商品目录,让我们去选购部件吧!”[1]事实上,现在想用别人捐赠的卵子或(或二者)进行生育的夫妇已经可以浏览捐赠者的名单目录,从而根据他或她的需要进行选择了。
> 遗传学思维使我们相信,基因组——总数8万个左右缠绕在我们细胞的双螺旋上的基因,可以预测我们的个性和健康状况,预言我们将如何生活、如何死亡。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主要不是取决于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基因。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威尔森在其所著《符合》一书中甚至认为,一个人的宗教和道德价值也能进行基因推断。在他看来,我们已不再是在宗教、道德方面可以自由取舍的人,而不过是一种实现基因关于相信上帝、寻求正义的指令的自动机。人的灵魂和自由意志的概念将消失在基因组的强烈光芒之中。
> 这样一种观念影响了我们作为个人和作为社会集体的行为方式。我们接受癌基因的检查,我们从个人角度而不是从社会角度思考着有朝一日可能出现的后果。我们被一再告知,病因在自己身体内部,“问题不是我们社会的,而是个人的”[2]。想一想,如果50年代,我们对儿童进行脊髓灰质炎检测,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哪些儿童的DNA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易感性,而不是关注如何去对付这种病毒,那还会有预防这种流行病的社会行动,还会有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索尔克氏疫苗吗?
> 我们相信,基因可以解释和预先决定一切,正如蘑菇云是上一个时代的信号一样,双螺旋结构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信号。确实,我们是父母基因的产物,长期以来我们仅仅把基因看成构建我们机体的一份蓝图,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它对我们的行为的影响。
> 那么,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能不能施加影响使基因传给我们的后代?
> 劳拉·斯宾尼等生物学家说,他们相信教养和DNA一样决定着人们进化的命运。例如,为什么男性的出生数量超过女性?按照孟德尔的理论体系,两性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而要解释基因的水平何以呈现不规则的情形却很困难。达尔文当时没有一个可确证的遗传模式,他认为,性别的失衡可能是无数代杀害女婴的结果。这种似乎可信的解释,今天看来是可笑的。不过,一批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思考:达尔文认为性别的倾斜有文化方面的原因,这可能是正确的。他们宣称,自然选择不是单单对基因的变异起作用,而且作用于基因和教养的复合体。这个有争议的观点,向原来只注意基因水平传代的进化思想提出了挑战。
> 生物学家们已经知道,最聪明的动物进化得最快。许多种动物能够采纳群体中某个成员的革新行为,并且把这个信息一代一代传下去,这种行为不论叫做“教化的传送”还是“社会性学习”,都是动物行为学家的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 智力与社会性学习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地为相当一部分研究者所承认。他们认为,人类正是因为容易相互学习才使自己在进化的旅途中处于不同的等级。我们已经跨越了教化学习的门槛,从而面对着一项尚未影响到智力较低的动物的额外的进化压力,那就是群体选择。传统的群体选择理论认为,个体协同动作,以确保它们的基因传给新的一代。而教养上的群体选择与此不同,因为继承下来的是教养特征本身,基因的分配只是一个附带的影响。[3]有学者强调,不应低估使部族群体相互区别的文化教养本身的力量。他们争辩说,虽然移居到一个新的部族的个体会带来新的基因,但是这些新移民很可能会放弃他们古老的习俗,转而赞同当地的文化传统;在一个缓慢改变的环境里,保证你自己生存的最好办法就是模仿本地的居民。通过适应环境,新移民加强了该部族的文化实践,这种实践使一个部族区别于其他部族,有条件应付它所面对的特殊环境的挑战。
> 《生命线》的著者斯蒂芬·罗斯论证说,部族通过学会新的行为和创造新的习性,以选择和改变环境[4]。他认为,遗传的两条线——基因和教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有些教化行为改变了环境,产生新的选择压力,从而加速了基因的选择;其他一些教化传统则可以躲避进化的压力——它在通常情况下会影响基因的构成,从而拉回进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一个群体获得某种行为或知识的可能性有赖于其基因过程的大幅度延伸。也就是说,对于必须学会生存行为的动物来说,教养和基因成为指引进化路程的双重驱动力。
> 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曾在其探讨达尔文主义原理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一种有关教养与进化的观点。达尔文的理论是简单的,但常被误解,该理论提出:如果生物是变异的,如果其中一部分得以生存,如果有助于其生存的性状被遗传到下一代,那么,子代将较其亲代更具适应力。也就是说,只要有变异、选择与遗传,则必有进化。达尔文看到了这个无心灵的程序是怎样在没有设计者的情况下进行设计的。美国哲学家邓奈特把这个过程戏称为“进化三步曲”[5],其核心是被复制的信息,或复制者。
> 在生物进化里,复制者是基因。但没有理由说其他进化系统就不会有其他复制者。道金斯认为:达尔文的理论太重要了,它不限于生物学范围。在《自私的基因》一书末尾,道金斯问道:文化领域是否存在着类似基因在生物进化中所起作用的东西呢?他的回答是“有”的。为此,与基因相对应,他仿效"gene"创造了"meme"作为社会遗传的基本单位词,用以描述基因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等价物。道金斯特别指出,所谓“自私的基因”不是必然理解为DNA意义上的基因,它不过是进化过程的一个偶然的伴生产物。“自然选择的真实单位,乃是任何形式的复制因子,是任何形式的能够进行自我拷贝的单元”。按照道金斯的观点,除了DNA以外,还产生了另外一种复制因子,这就是meme。作为另一种进化的单元,一种非基因的复制者,meme是概念、意识的单元,是能够一代一代进化、综合和传递的信念,是繁殖的文化单元。道金斯在书中玩笑式地用meme描述人类头脑中的观念,这些观念的传播和存亡,道金斯认为可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加以探讨。meme,这个他发明的词,已经被牛津英语字典收录。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meme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如今,meme已广泛进入到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
> 媒密(meme)是一种教养的要素,是人与人之间藉模仿而传播的各种观念、技巧、习惯、故事、歌曲或发明创造。它们形成了我们的心灵,导致大脑与语言的进化,因为这些都要借助于媒密的传播。虽然其他动物也有会学习的,例如松鼠能记住几百个食物储藏处,猫、狗的脑子里有宽广的地图,但这类学习要通过联系或反复试验。而人类,在彼此模仿的能力上则是无与伦比的。
> 媒密顺应遗传、变异和选择的进化三步曲:当我们复制别人的动作,当我们宣传一个主张,讲述一则故事,当一本书被印刷,当一项节目被广播时,媒密便被“遗传”了;媒密能变异,因为人类的模仿很难精确,而记忆的多变,意味着我们每一次回忆都有一些微小细节的变化,甚至一些次要的情节被忘掉;最后便是媒密被选择,试想,我们每天听进好多事情,而传给别人的有多少呢?我们每天阅读许多文字,而记住的又有多少呢?
> 有些学者认为媒密不似基因。的确,我们能明确认定一个简单的DNA分子为基因,却不能明确认定媒密。媒密有效单位的大小变异非常大,从少数音符到整个交响乐曲,或从一个简单的字母到一整本书。基因利用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机器以增殖自己,而媒密则利用人类的心智作为自己的复制装置。
> 所以,企图找出媒密与基因间严格的类似性,将使我们误入迷途。如果认为,功能的设计只能是自然对基因的选择的结果,那对达尔文主义来说,视野未免太狭窄了,因为基因不一定就是惟一的复制者。人类是独特环境中两种自私的复制者——基因与媒密——协同作用的创造物。人脑与语言的进化有利于传播媒密,而非传播基因。
> 人类总是不断地创造新的媒密复制装置。当人类语言成为高度精确的传播媒密的巨大系统时,它需要发明写作而使媒密得以贮存。如今,电话、传真机、影印机、计算机及因特网,全都使媒密复制变得更快更容易。正如自私的基因聚集一起以互相保护一样,不论何时,媒密作为集团一部分时都能较单纯依靠本身传播得更好,它们会形成互相适应的媒密复合体(memeplex)。媒密复合体是一个有意识、期望、恐惧和想像的内在的自我,包括识别并理解其他个体的欲望和能力,还包括语言、宗教、科学推理以及信仰系统等,恰如休谟所比喻的,自我是由共同历史捆绑一起的一束感觉。媒密复合体连同其不同的增殖、传播手段,形成我们生命的素材;与媒密一样,只要有被复制的理由,它便传播了。
> 德国哲学家、系统科学家迈因策尔(Klaus Mainzer)支持道金斯的媒密概念,指出,任何能够通过信息通信方式传播的模式都是一种媒密,甚至在其人类宿主无法表达它或是没有意识到它是否存在时也是如此。“重要的是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复制子是媒密,而不是人们。”[6]他还说,人类文化的进化不能全归结为生物进化的生物化学机制;媒密这样的概念不应当被误解为只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行话。结合当今信息网络的发展,他特别指出:“世界范围的通信网络的发展,可以被解释为协助人类中的媒密传播以建立起一种媒密生态系统的复杂系统的进化”[7]。
> 道金斯将进化的选择单位从个体定位到创造个体的基因上,这一在76年(该书首版于1976年,重新修订于1989年)显得颇为激进的观点,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进化生物学界的主流。在这本书中,道金斯使当时影响日甚的一个观点更趋普及化;进化的过程最好从基因之间的互相竞争的角度来理解。在过去,生物学家总是从“种”的角度来谈论进化的机制,到了60年代人们开始产生疑问,并提出从“基因的观点”来看待进化过程,即基因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而生物体(人)只不过是“基因传承和繁衍自身的工具”这就是颇具刺激性的“自私基因论”(selfish-gene theory)。那么,可以将生命定义为“可以自我复制的事物”吗?道金斯说:“某些事物可以自我复制是进化论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我相信进化论是所有生命形式的必要前提。尽管自我复制是生命的前提,但并不是说自我复制一开始,生命就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下去。在自我复制开始之后,生命要经过一代一代的逐渐进化才能形成[8]”。
> 《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对人类文明的诠释,唤起了无数人对认识自身的渴望。道金斯以现代新综合进化生物学为理论基础,对生命本质进行了全新地阐述,引发了人们对人类本身的重新思考。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即便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事实上也无法真正延续我们自己。我们的身体只是一群彼此协同也勾心斗角的基因组所暂时构建以延续它们自己的机器,在生物界不朽的,甚至不是构成我们自己的基因组,而仅仅是基因。按照有性生殖的模式,我们的子代事实上只能继承我们基因组的一半,数代的传递之后,我们同子孙之间的亲缘关系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可能就已经相差无几[9]。而在人类社会中,代代相传的更重要的东西是文化传统和观念,是它们将人群凝聚在一起。自私的基因不会思想,但由这些基因所创造的我们不仅可以理解我们自身,同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而摆脱它们无声无息的控制。人类有能力选择通过基因或者媒密两种方式进行复制,这正是我们与动物的区别。约翰·梅纳特·史密斯与约尔斯·萨斯马利也在其近著《生命起源》中,通过描述信息传播、复制与贮存方式的所有主要变化,启发我们从更广的范围来看待生命。媒密的出现,可以看作是进化过程的最近阶段,这就解释了有语言的物种与复杂文化何以会产生——我们是媒密的制造者[10]。也就是说,我们拥有文明和教育,我们的命运并非完全由基因决定。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未来,或许,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我们相信什么。
> 【参考文献】
> [1] 转引自.遗传学正在改变人的观念[J].世界科学,1999(1).
> [2] Newsweek[J],1998(12):25.
> [3] Laura Spinney.New Scienctist[J],1997(10):25.
> [4] 世界科学,1998(4).
> [5] Susan Blackmore,new scientist [J]1999(3):13.
> [6][7] 迈因策尔.复杂性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M].曾国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364,365.
> [8] (美)托玛斯A巴斯.再创未来——世界著名科学家诗谈录[M].李尧,张志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6
随着3G业务在国内的全面展开,手机媒体的价值日益凸显,无线广告市场峥嵘初现。《广告主》杂志本期采访了国内无线广告运营的代表,请他们畅谈了无线广告运营在3G时代的机会与挑战,各自的商业模式和独特价值。
3G业务助推无线广告运营
3G业务经过2009年的导入期之后,现已在国内全面铺开。它的发展强力助推了无线广告的运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无线互联网网民数量为2.33亿,这与各种3G增值服务的出现以及手机上网资费的下调紧密相关。手机网络环境的巨大改善,不仅激发了用户的上网热情,而且提升了用户的上网体验,催生了用户对于手机网络使用的更大需求。无线广告依托3G平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字链接和图片等单调的广告形式,以更加灵活、生动、丰富的富媒体广告形式渗透到用户的手机上网体验之中。良好的无线广告平台让广告主以更低的成本在更加精准的广告投放中获益。尼尔森移动业务研究(Nielsen Mobnerepon)报告显示,手机广告较传统的网络广告“更精准、有效和更个人化”,转化率是传统网站的5.3倍。无线广告的巨大价值让广告主、运营商、移动广告商以及程序开发者都隐隐嗅到无线广告市场这块蛋糕的香甜气息。
整合应用软件=整合手机终端
在无线广告运营中,移动广告商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掌握着大量的无线广告平台资源。同时自主开发无线广告系统和自助式广告平台,为广告主、众多无线网站、程序开发者等提供服务,具有多重角色和身份。
WOOBOO(哇棒)是北京威尔・邦臣信息互动公司旗下的手机广告平台。自2009年3月正式成立以来,着力为广告主提供移动营销服务并为手机程序开发者提供赢利解决方案。“无线广告的定位和形式都非常多,但我们始终认为,应用软件将是无线广告运营的最大战场。”WOOBOO,总经理平昌会告诉《广告主》记者。
虽然WAP网站占据着当下无线广告的主流地位,富媒体广告也在无线广告中异军突起,但WOOBOO却独辟蹊径,通过整合应用软件的方式整合手机终端,从而为广告主提供更多的互动资源和机遇。WOOBOO通过“上传任意一款程序,即送100元”这样的活动,吸引了大批程序开发者参与其中。平昌会介绍:“今年世界杯期间,一款名叫‘我爱世界杯’的软件不仅获得了WOOBOO的IOO元奖励,还在短短两三周时间里获得了两三千元的额外广告收益。”对于程序开发者来说,应用软件开发具有较大的获利潜力。拿苹果的App Store来说,两年的时间里,应用软件数量累计达25万款,下载量已突破50亿次,更是成就了数位一夜暴富的程序员。如果WOOBOO能够有效地整合现有的1万多款应用软件,并不断扩展这个数量,就会不仅为程序开发者创造着财富,同时也将数量庞大的无线广告终端紧握在手,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争做广告主与媒体主之间的纽带
与WOOBOO专注整合应用软件不同,亿动广告传媒依旧稳扎稳打,在整合广告主和媒体主方面下足功夫。广告主作为无线广告运营的主体,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由亿动广告传媒自主设计和开发的“亿动无线广告系统”,以及“亿动无线广告网络”、 “亿动无线营销方案”、“亿动无线广告平台”四大核心优势共同支撑的无线广告运营业务,不断地为广告主提供着精准定向、频次可控、视觉优化的无线广告投放策略。虽然广告主早已认识到无线广告市场的巨大优势以及无线营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还缺乏与消费者间的深入互动,以及不完全了解如何在跨媒体整合营销中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作用。亿动广告传媒市场部副总监王莹在接受《广告主》记者采访时提到: “为了能为广告主提供创新的无线营销方案和互动体验,在广告形式方面,除了文字链、图片广告、插页全屏广告、客户端和信息类广告之外,我们还积极开发应用富媒体广告,并且不断开发应用新的技术和平台,包括移动应用程序、数字影像识别、IvR和AR技术等等。”亿动广告传媒不断整合无线媒体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种资源,为广告主提供全面的无线广告服务。
着力打造“移动广告航空港”
一台电脑的背后也许运行着一个自处理程序,增加了访问量的水分,而一部手机的背后一定对应着一个自然人,手机便携性、移动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为广告主的精准营销带来更多机会。掌媒作为一家手机新媒体行业投资与运营的公司,自2007年8月成功推出全球第一款在手机上阅读原版杂志、报纸的手机客户端软件以来,现已在无线广告运营方面施展开自己的拳脚。掌媒广告总监李刚在接受《广告主》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正充分利用契机,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移动广告航空港’。这个‘航空港’就是掌媒的AdPalm广告平台。”据记者了解,掌媒的主营业务是为手机用户提供原版期刊、报纸、图书、资讯、娱乐生活等应用服务。在无线广告运营的浪潮下,特别是掌媒v3.0手机客户端软件的上线,为掌媒开拓无线广告运营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掌媒v3.0还为不同用户群体量身定制了红、蓝、绿三色掌媒,并根据党政机关及国企、商务人士及白领、大中学生三大群体,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不同的特色业务。掌媒与期刊媒体集团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的关系,通过搜集用户的基本属性及媒体消费属性,为无线广告的精准投放提供了便利。掌媒AdPalm广告平台具有动态、智能、精准的特点,不仅为广告商提供广告、管理、运营分析等全方位的广告需求,也可以为众多无线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开发者提供广告投放与赢利的解决方案,同时向广告主提供高效、精准、直面千万级手机用户的广告渠道。在谈到广告主对手机媒体存在的疑虑时,掌媒广告总监李刚却十分乐观: “任何一种新事物新产品在成长期都会遇到这种现象,正如同10年前的互联网广告,这是非常正常的。手机媒体信息快速及时、互动性强、广告表现力强以及用户的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会很快打消广告主的顾虑。”
中国的AdMob的模式
AdMob作为一家移动电话广告市场的运营商,可使用户在移动电话网络上播放广告。目前iPhone与Android手机上皆有此功能。去年11月Google宣布以7 5亿股份购入AdMob,便与以App Store和iAD为主打的苹果公司在无线广告运营的战场上开始了争夺。广州优蜜科技旗下的有米广告复制了AdMob的模式,以其为蓝本,为广告主提供移动设备上的精准营销服务。有米广告自上线以来爆发出强劲的动力,现正为麦当劳、可口可乐、高露洁等知名企业进行无线广告传播方案的策划。优蜜科技运营总监李展铿说: “有米广告平台可以根据地区、手机型号、用户特征等信息向目标受众手机推送有用的广告。在这个‘内容为王,应用为王’的时代,手机吸引用户的将不单单是硬件,而更多的是软件,也可以说是‘内容’或者‘应用’。有米广告将日益增多的手机应用作为手机广告的载体,并将广告嵌入其中,为广告主精准选择目标受众。”这种模式与AdMob的模式具有相似性,而纯中文的广告内容和便捷的支付方式更显示出有米模式的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