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火灾的防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火灾的防范范文1
森林火灾会对森林境况产生恶劣影响,具体表现为破坏林分结构,改变林分密度和树种组成,缩短森林的更新周期。同时,火灾发生时产生大量烟雾,使森林系统和生态环境遭到毁坏,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要保护好森林资源,维护美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全力以赴地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1 林场概况
贵州省扎佐林场(以下简称林场)位于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距省会贵阳市市中心34km,与修文县县城相距20km,地理位置为北纬26°5′~26°40′,东经106°33′~107°4′之间,东北与息峰县、开阳县相邻接壤,西南与乌当区、白云区毗邻,全场经营范围跨越修文、息峰、开阳、惠水4县及白云、乌当2区。林场始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管理以及森林旅游开发利用等工作。林场交通发达,境内有黔渝铁路、黔渝公路通过,贵遵、贵毕高等级公路在这里交汇,场内分支道路分布广泛,交通十分便捷,能充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需要。
2 森林火灾的成因
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森林中可燃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较以前相比,森林中可燃物大量增加,目前,森林中1hm2含有的可燃物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发生特大火灾的临界条件。在此种情况下,一旦疏忽了防火管理,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其毁灭程度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森林湿润度降低,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灾。再加上森林火灾突发性强,森林中的枯枝败叶大量堆积,火势蔓延迅速,导致森林火灾的防范很难控制。
森林火灾中最易燃烧的物质,如枯枝落叶、地衣、灌木、乔木等有机物质,根据燃烧情况将其分为明火和暗火2种。明火是指有可燃物燃烧,通过挥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明火的可燃性物质占森林可燃物的85%~90%,森林可燃面积较大,自身热量消耗不到全部热量的10%。暗火是指无焰燃烧可燃物,不能分解足够的可燃性气体,没有实质性火焰,一般朽木和泥炭等产生的就是暗火,暗火可燃物的总量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自然火源是指自然界的火源,包括雷击火、火山爆发喷射的火星和火舌、陨石降落起火等,后两者发生的几率较小,自然火源中雷击火发生的几率最大。森林火灾由自然火源引发的较少,多数为用火不慎引起,95%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原因造成。人为火源分为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生产性火源包括烧荒、机车喷漏火、放牧、防火线;非生产性火源包括野炊生火、取暖、用火驱除蚊虫和野兽、小孩玩火、吸烟,也有人为恶意放火。
综上所述,应当严格防范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提高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机率,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采取切实有效的森林火灾抢救措施,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扑灭火势,降低火灾危害已经成为全人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共同努力的目标。
3 森林防火的建议与对策
3.1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
通过张贴标语,深入民众走访做宣传,宣传火灾的危害性、政策性和警示性,提升民众对森林防火的普遍认识,让大多数民众清楚贵阳市森林防火期的相关规定。通过走村串寨做宣传,不仅让广大民众增长了知识,还深得他们的信任,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睦邻关系,为森林防火工作赢得人心。同时,进入校园宣传森林防火,通过讲座等形式对学生普及相关知识。最后,采取多种形式对林业企业的经营者培训森林防火知识。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主动参与到森林防火行动中。
3.2 强化联动机制,加强基层防火能力建设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必须形成广泛的社会意识。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学校、林区小企业以及村委会联系,并与他们签订联防协议。二是积极支持地方政府森林防火工作,主要通过向他们提供扑火设备,组织扑火队参加他们的火灾抢险工作等方式,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3 强化制度执行,及时有效防止森林火灾发生
一是森林防火期内,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确保通讯畅通,遇紧急情况能及时通知到位,并布控防范,应急处置。二是高火险天气,在林区内设立防火守卡点,对来往行人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对携带火源或易燃易爆的行人做好台账登记。三是火险天气,要求管理干部分片负责联系指导,t望台9点前值守人员必须到岗,护林员9点前全部上山巡查,重点部位安排协勤。
3.4 强化设备检修,切实做到火险防范于未然,加大森林防火的资金投入力度
分场安排专业人员管理扑火设备,随时做好扑火设备检查检修,掌握扑火设备情况,确保扑火设备完好,以便火灾发生后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及时进行抢险扑救,有效降低灾害损失。建立森林防火的基金会,通过建设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用于森林防火。同时,保证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资金合理使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森林火灾发生重点地区应该加大对森林防火资金的倾斜力度,保证资金的充足。
3.5 积极修建森林防火隔离带
(1)有机结合防火道路,积极修建森林防火隔离带,以节约林地,降低修建成本,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方便灭火人员及时到达火灾前线。(2)有机结合林地生态旅游,修建防火隔离带,尽量降低对林区植被景观的破坏程度。在距离林场较近且人员活动较多的区域减少植被采伐,以保留生态观赏景观,一旦发生火灾,便于现场修建隔离带。(3)跟当地林场生产经营相结合修建隔离带,新建的林地要重视避开修建防火隔离带的位置,减少成本,在有效防控森林火灾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
森林火灾的防范范文2
关键词:山区农村;森林火灾;火灾治理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315-02
一、山区农村森林火灾事故发展态势
近年来,山区农村森林火灾事故呈现出频发趋势。G镇作为位于大别山区的山区森林绿化典型镇和森林防火重点镇,也经受着日益增加的火灾考验。G镇森林火灾已发展成重要的社会灾害,呈现出以下特点:数量上,G镇森林火灾呈增加态势。2010年发生森林火灾5起,2011年7起;2012年10起;2013多达15起。时段上,G镇森林火灾呈现出与特定节日相关联态势。除夕、春节、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等是火灾集中发生阶段,与这些节日相近的时段也是火灾频发阶段。例如,2011年由于天气干燥等原因,G镇除夕和春节期间发生森林火灾5起。2013年由于天气晴朗,12月份即发生森林火灾4起。区域上,森林火灾起火点往往位于各宗族祖坟山区域,即祭祖烧纸钱、放爆竹引发火灾较多。这些区域往往位于自然村组后山、前山等,离居民区不远,森林火灾发生后会迅速蔓延到大山、高山区域,形成大面积森林火灾。
二、山区农村森林火灾事故的诱发因素
从自然因素角度观察,山区农村发生森林火灾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异常天气现象增多。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异常天气增多。G镇已出现了多次暖冬,自2008年雪灾之后,G镇春节期间大多天气晴朗,且晴朗天数维持较长,导致天干物燥极易着火;二是绿化率提升,虽然绿化率提升有利于空气改善,但绿化率提升也增加了火灾风险。随着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力度加大,G镇过去作为耕地或旱地的区域要么栽种了树苗,要么诱生了野草。近年来,G镇大量靠近住宅、坟山区域已被绿树、野草所覆盖。这些绿树和野草在冬季会干枯,成为着火因子;三是山风因素,G镇沟壑连连,山峰林立,使得山风较大,特别是冬季,时常会出现山风,各种火种在山风作用下,会蔓延到易着火的区域,引发火灾,并且火灾在山风作用下,诱发大面积森林火灾。
从人为因素角度观察,山区农村发生森林火灾既有农村传统习俗因素,也有农民行为习惯因素。G镇作为山区小镇,其传统习俗流传较为明显,G镇农民在除夕日、清明日、重阳日等都会上山祭祖,祭祖过程中会烧纸钱钱、放爆竹,产生火点,G镇农民也会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大批量放爆竹,这也会引发火点;另外,G镇习俗中也存在死人后要烧纸钱钱、放爆竹及烧纸钱屋等习惯,特别是烧纸钱屋,往往烧火面积大而因引发火灾,2013年12月份,G镇发生了2起为死人烧纸钱屋而引发森林火灾事件。农民行为习惯会成为诱发火灾的因素,一是不少农民在农闲时烧草料或梯田沟岸野草以促进耕田肥沃度,由于操作不当,或防火意识不足,导致烧稻草、烧野草时引发更大范围火灾,并进而蔓延到山林区域;另一是由于农民防火意识缺乏,在山林中祭祖、耕作时抽烟,在山林中行走时丢弃烟头引发火灾,G镇近年来出现了因在山林中丢弃烟头而引发火灾的事件。
三、山区农村森林火灾事故的负面影响
山区森林火灾事故发生和增加带来了系列损失或负面影响,特别是着火面积大的大型森林火灾,往往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
一是抵消了山区绿化成果。山区农村森林火灾发生后,会造成大面积树林被毁。2011年,G镇有山头被整体烧毁,导致2012年该过火山头变成荒山。由于近年发生了多次火灾,由此导致了不少山头变成荒坡,G镇多年来绿化成果被火灾部分抵消。
二是带来了作物或房屋损毁。有些区域的森林连接农田甚至住宅,发生森林火灾时,部分耕种农作物会被森林大火损伤,甚至部分农户住宅也被大火烧毁,带来严重经济和社会损失。G镇发生的多起森林火灾中,出现了7起烧毁农作物和3起烧毁房屋的情况。
三是引发了农村空气污染。森林大火会产生大量浓烟和烟尘,当大气条件不利于烟尘和污染物扩散时,产生了大气污染问题。G镇在2011年及2013年春节期间即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
四、山区农村森林火灾事故的治理现状及其问题
随着森林火灾增加及森林防火力度加大,G镇作为森林防火重点镇,近年来也采取了一定的森林火灾事故治理举措。表现在以下层面:
一是建立了一定量的森林防火标识。G镇在位于主干道路的位置树立了森林防火宣传栏和标识牌。二是确立了森林防火责任人制度。G镇由于属于森林大镇,每个村都配备了护林员,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及森林火灾报告。三是建立了防火通道。G镇部分具有景观功能的山峰已建立了防火通道。四是建立了火灾引发者惩治机制。G镇近年来对重大火灾引发者采取了诸如拘留、罚款等惩罚措施。
虽然G镇在森林防火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相对于火灾不断增加及火灾扑灭工作不力的现状而言,G镇森林火灾治理还存在着一系列不足。
一是森林防火标识体系建设不足。只在主干道建立防火标识体系,在其他区域未建立标识体系,且在防火标识内容中未提及诸如惩罚、追责等问题;二是森林防火责任人工作不力,由于森林防火责任人负责森林面积大,给予待遇低,森林防火责任人功能较弱;三是防火通道建设不足,G镇只在大山和重要山区建立了防火通道,在小山、邻近居民区的山区未建立防火通道,另外,有些区域已建设的防火通道由于疏于治理无法发挥防火功能;四是火灾引发者惩罚有限。G镇近年虽惩罚了一些火灾责任人,但惩罚力度小,导致惩罚警示作用不够。
除此之外,G镇在防范和治理森林火灾方面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公共消防和灭火设施建设不够。目前,G镇缺乏专门消防设施,包括消防站、消防车辆以及消防器材等。由此出现火灾后,需要到其他地区调动消防力量进行消防,因此会延误消防时机。并且由于着火点位于山林中,常规消防设施无法发挥作用。G镇2011年一次森林火灾中,虽然政府出动了消防车,但消防车只能停在主干道上,无法到着火地区进行灭火。二是对自发打火者奖励不够。大多数森林火灾多是依靠附近村民自发打火才能扑灭,然而,由于自发打火者没有获得政府奖励或给予补偿,自发打火者已逐渐减少,2013年部分地区出现火灾后,村民围观而不愿上山灭火。三是防火宣传和警示工作不够。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特定时段和区域,如果政府及村组组织加大防火宣传和警示教育,特别是入户宣传和警示教育,能够取得一定防火和灭火效果,但G镇政府和村组机构未开展此项工作,防火灭会处于自发自为状态。
五、山区农村森林火灾事故的治理建议
一是加大防火标识体系和防火通道建设。要注重建立覆盖范围更广、数量更多的防火标识体系,在主干道、村道、山路甚至山林等区域建设护林防火标识体系。改进防火宣传口号,增加防火奖励性、惩罚性内容,增加防火标识体系民众感受力度。在防火通道建设方面,一要注重建立更多防火通道,除了大山、深山之外,在火灾易发区域、火灾多发山头等建立防火通道;二要注重防火通道定时清理和养护,避免防火通道长树长草,无法发挥防火作用。
二是加大防火宣传、教育和警示力度。在防火宣传方面,既要依托既有传播媒介如广播、地方电视台、乡镇政府网站等进行防火知识和技巧宣传,也有依托乡镇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等在防火重点时段和区域开展针对性入户宣传。在防火教育方面,各级政府和各类媒体要在春节、清明等时期加大防火知识、技巧、方法等教育力度。另外,通过典型火灾案例呈现及事故责任人的惩罚明示,促使更多民众认识到防火重要性和参与灭火重要性。
三是加大防火、灭火队伍建设力度。在防火方面,一要注重更大力度发挥护林员作用,增加护林员配备,改善护林员待遇,强化护林员职责;二要注重依托各类村民特别是退休教师、干部、村庄有威望精英人士等群体,促使他们成为防火宣传者和防范森林火灾志愿者。在灭火方面,一要注重山区林区乡镇消防员等的配备工作,在乡镇建立一定规模和消防能力的消防队伍;二要注重建立以村组干部为主体的志愿性消防队伍,即发生森林火灾后,志愿性后备性消防力量要发挥灭火主力军作用。
四是加大灭火器材与工具投入力度。要加大山区林区农村森林大火防火灭火器材和工具研发和投入力度,要考虑建立适用于山区农村的消防器材体系,特别要考虑具有移动和便携功能的消防器材。有条件的山区农村可考虑以户为单位配备消防罐、灭火瓶等。当发生火灾时,每户可充分利用家中配备的消防罐、灭火瓶等。对于消防器材入户配备问题,政府可给予一定的补助,政府也可强制性要求村庄农户配备。
森林火灾的防范范文3
(一)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各项工作,确保在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准备充分、反应迅速、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适用本预案。
1.全省持续出现高火险天气,且森林火灾不断发生,有可能大范围蔓延的;
2.24小时内本省发生30起以上,或某设区市发生10起以上,县级行政区域发生5起以上且未扑灭的森林火灾;
3.森林火灾延烧时间较长,且扑救困难或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的且尚未扑灭的森林火灾;
4.森林火灾危及重点林区或电力、通信等设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居民居住区的;
5.火场跨越省级行政界限,火势危险性较大的;
6.火场面积较大,且有不断蔓延危险,需要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协调扑救的。
(四)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响应的原则,落实各项责任制。
2.部门配合。各级各部门应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3.以人为本。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4.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处置突发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认真做好紧急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各项预防、扑救、保障措施得到落实。
(五)预案启动
当省内出现需启动本预案之情形时,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防火办)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或指挥报告,经批准后,即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本预案启动后,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承担应急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组成部门应快速响应,按照职责任务,积极配合做好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一)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和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灭工作。具体工作任务在本预案分级响应中另行规定。
(二)省防火办
负责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发生森林火灾后,负责有关的综合调度,全面掌握火情信息、火场天气和扑救情况。协调组织扑火力量、扑火物资调配、通信联系、火场监测及各项具体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工作。省防火办办公地点设在省林业厅。
(三)市、县(区)人民政府
要按照本预案制定本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职责与任务,明确火场的组织指挥、扑火力量组织、扑火物资调配、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三、预防、预警、监测、报告
(一)森林火灾预防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加强经常性的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规范野外生产、生活用火行为;加强对高火险时段和危险区域火灾隐患的检查监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有计划、有防范地组织开展的农田林缘可燃物烧除,大力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和开设防火隔离带;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防范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二)森林火险预测预报
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会同省气象局加强全省森林火险预测预报体系建设。组织各地按照《福建省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暂行规定》的要求,开展森林火险预测预警工作。当黄色以上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时,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应与气象部门合作,在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中向辖区播放高森林火险天气警报;当红色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时,省电视台应在有关栏目中用字幕滚动播放,向全省播发预警信息;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气象部门应加强火场天气的监测,适时提供火场气象信息。
(三)森林火灾监测
省防火办利用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全天候监测掌握省内林火发生及动态变化,及时制作卫星林火监测图像和监测报告,并通过省森林防火网络系统发送到基层。火灾发生地防火办要密切监视火场周围动态并及时报告。
(四)人工影响天气
气象部门要根据天气趋势,针对重点火场情况制订人工影响天气方案,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为尽快扑灭森林火灾创造有利条件。
(五)森林火灾报告
1.当发生森林火灾时,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应将火情向本级人民政府、设区市防火办报告,并及时向省防火办报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及国家级森林公园发生森林火灾,除按以上时限向上述单位报告外,应同时电话报告省防火办。
2.当火灾扑救中发生人员重伤或死亡时,市、县(区)森林防火部门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及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部门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应书面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省防火办报告,同时迅速组织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
四、应急处置
(一)分级响应
Ⅲ级响应
1.24小时内全省发生3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未扑灭的;
2.24小时内某设区市发生1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未扑灭的;
3.24小时内某县级行政区域发生5起以上森林火灾且未扑灭的;
4.明火延烧时间累计超过24小时未灭且扑救困难的;
5.火场边缘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大面积生态公益林区5公里以内且未扑灭的;
6.火灾中造成1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或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且火灾尚未扑灭的。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的应急处置:
1.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1)立即开通与森林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部通信联络,指导事发地政府及其森林防火指挥部采取有效措施展开扑救工作。
(2)必要时发出通知,部署全省森林火灾防范工作和全省森林防火令。
2.省防火办
(1)实时掌握全省火情、火场天气和扑救情况。及时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和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2)召集有关专家会商火情,分析火情发展趋势,研究防范与扑救措施,提出火灾扑救指挥的意见建议。
(3)按照省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的指令,检查督促各地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3.省气象局
及时掌握火场天气变化情况,分析全省森林火险发展趋势,并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
4.省广播电视局
播发省政府或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火情通报和有关森林火灾扑救的部署。宣传报道各地重要扑火动态。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
森林火灾发生后,所在地的森林防火指挥部应立即组织扑救。明火8小时后未灭的森林火灾,县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必须在火场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和包片挂点领导应到场指挥扑救;明火12小时后未扑灭的森林火灾,县(市、区)主要领导应到场指挥扑救。明火24小时未灭的森林火灾,设区市扑火前线指挥部要组建到位,设区市人民政府主管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和森林防火指挥部的领导应到场协助指挥扑救。
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要积极开展救治工作,死难者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
Ⅱ级响应
1.24小时内全省发生6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大部分未扑灭的;
2.24小时内某设区市发生2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大部分未扑灭的;
3.明火延烧时间累计达48小时后尚未扑灭的或受害森林面积达100公顷以上300公顷以下森林火灾;
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大面积生态公益林区内发生的森林火灾,5小时后未扑灭的;
5.火场面积较大、有继续蔓延趋势且危及重点林区或电力、通信等设施的;
6.火灾中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以及重大财产损失的且尚未扑灭的;
7.发生在省际交界地区、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的,有关部门、单位做好第(一)款所述各项工作外,还应当做到:
1.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1)召开指挥部成员紧急会议,全省森林防火令,研究部署应急扑救工作。
(2)对重点地区或重大火灾扑救工作作出决策,扑火救灾的各项命令,视情指派专人前往重点地区或火场协助指挥扑救。
(3)对48小时后火势没有得到控制或需要跨区支援扑救的火场,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率有关人员赶赴火场,建立省级扑火前线指挥部,进行现场指挥。
(4)向省委、省政府报告火灾扑救情况。
2.省防火办
了解各地火灾扑救动态,督促各地做好重点火灾扑救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防火办公室报告情况。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通报火情、灾情。
3.省气象局
分析预报森林火灾发生区域未来24小时和48小时天气和火险等级发展趋势,适时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参加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会议研究火灾扑救方案。
4.驻闽军警部队
根据重大火情、险情通报,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准备工作。必要时组织部队协助当地人民政府投入灭火抢险工作,并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通报准备和投入扑火力量及进展情况。
5.省电力公司、省通信管理局
及时报告森林火灾危及重要电力、通信设施的有关情况,并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灭火抢险工作。督促当地电力、通信部门保障火场指挥的电力供应,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6.省林业厅
组织协调本系统直管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有林场、采育场等单位参加扑救森林火灾。组织森林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加强森林火灾案件侦破,维护火场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准备,随时参加扑火前线指挥部工作。
7.省卫生厅
做好灾区紧急药品支援、卫生防疫等各项准备,组织指导当地医疗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治,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救治。
8.省民政厅
负责协调因森林火灾造成大量灾民紧急转移的临时安置,及时下拔救灾物资,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组织做好伤亡人员善后工作。
Ⅰ级响应
1.24小时内全省发生10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大部分未扑灭的;
2.24小时内某设区市发生4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大部分未扑灭的;
3.明火延烧时间累计达72小时后尚未扑灭且火势有进一步扩大危险的,或受害森林面积达300公顷以上,火场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4.火灾中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30人以上重伤且尚未扑灭的;
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大面积生态公益林区内发生的森林火灾,20小时后未扑灭且有继续蔓延危险的;
6.森林火灾严重威胁或烧毁重点林区、林区城镇、居民点以及电力、通信等设施,已造成重大损失的;
7.受害森林面积特大,且有继续蔓延危险,需要中央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的,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做好第(二)款的各项工作外,还应当做到:
1.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1)召开指挥部成员紧急会议。
(2)对72小时火场还未得到控制或需要跨地区支援扑救的,由指挥或副指挥率有关人员赴火场,建立省级扑火前线指挥部,进行规范化调度和科学的组织指挥。
2.省政府办公厅
(1)汇总各地扑火动态与灾情。
(2)向有关部门请求给予扑火力量、灭火物资器材、大型扑火设备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援。
3.省防火办
(1)迅速联系沟通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时了解和通报火情。分析提出是否宣布进入森林防火紧急状态的意见。
(2)督查、反馈国家和省政府各项决定和命令的落实情况。
(3)实时掌握重、特大火场的信息情况,分析研究火情发展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提出遭受森林火灾危及的林区居民地、电力、通信等设施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应急防御建议。
(5)向省政府、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以及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省气象局
加强对天气的监测和预报,根据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到重点火场开展气象现场监测预报,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5.省林业厅
组织动员本系统的干部职工积极投入森林火灾扑救。按照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派员参加前线扑火指挥部工作。
6.省级其它有关部门
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和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有关扑火救灾的决策和部署,按照分工履行各自的职责,全力支援扑火工作。
(二)扑救指挥
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在扑火中,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随着火情趋重,扑火前线指挥机构的级别随之提高,应坚持由上至下的逐级指挥体系。
(三)扑火原则
1.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2.在扑火战略上,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3.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4.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为主,其它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
5.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四)扑火安全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森林防火指挥部应高度重视森林火灾扑救安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指挥、安全高效”的扑火原则。扑火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掌握火场地理环境和火情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开设阻火隔离带和实施扑火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变化,预先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扑火人员安全。在扑火中要做到“三不三应”,即:进入夜间,对情况复杂的火场原则上围而不打,应组织人员开设火路,待凌晨气温低、湿度大的有利时机组织力量突击扑打;扑打火头,原则上不动用群众,应组织专业队伍突击扑打;在复杂危险的地形条件和火情下,原则上不动用大兵团作战,应组织精干的专业队实施突击,严防发生事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林区居民居住地周围,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或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订人员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居民点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果断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五)扑火力量组织与动员
扑救森林火灾应以当地森林消防队、驻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等专业(半专业)扑火力量为主,组织动员当地林业职工、机关干部及当地群众等非专业力量参加扑救工作。当地扑火力量不足时,根据设区市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提出的申请,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可调动省内扑火队伍实施跨区域支援扑火。跨区扑火原则上以地方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为主,就近增援,也可视当时各地火险程度和火灾发生情况,调整增援梯队顺序。
(六)信息
1.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中规定的重、特大森林火灾及扑火动态等信息由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其余的森林火灾及扑火动态等信息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或授权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
2.森林火灾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信息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
(七)应急结束
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中规定的重、特大森林火灾被有效控制后,应急处置工作是否结束,按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意见办理。其余火情在全部扑灭后,应急处置工作是否结束,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决定。
五、后期处置
(一)火案查处
查处重大以上火案,省公安、监察、林业等部门应成立联合工作组,督促和协助地方及时查明火因,对火灾肇事者和渎职人员依法依纪做出处理,查处结果要及时报告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二)灾后恢复
森林火灾发生地人民政府要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房、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及时组织力量,对因灾受损的电力、通信等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设施,迅速组织抢修。林业部门要及时做好火烧迹地的更新造林等相关工作。
(三)火灾评估
火灾损失情况,由事发地设区市林业部门负责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并及时上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四)工作总结
扑火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和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及时向省政府上报重、特大森林火灾突发事件的工作总结。
六、综合保障
(一)物资储备保障
省、市、县(区)三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根据各自的行政区域森林防火任务,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所需的扑火机具和扑火装备。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在重点林区建立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一定基数的扑火机具、防护装备和通信器材,以保证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补给。
(二)应急资金保障
各级处置森林火灾所需的经费,按《福建省财政厅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
(三)后备力量保障
加强各级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各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在重点装备30-50人的骨干扑火队伍的同时,要重视后备扑火力量的准备,保证有足够的扑火梯队,应对重、特大森林火情。各种扑火队伍要在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互相支援、积极配合、协同作战。
(四)预案演练培训
为保证本预案的实施,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有计划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预案的内容进行演练。各地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有计划地组织扑火指挥员、扑火队员以及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开展扑火技战术和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实战训练和扑火演习,提高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扑火作战能力。
七、附则
(一)说明
1.《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重、特大森林火灾”是下列重要火情之一的森林火灾:燃烧蔓延超过72小时没有得到控制的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超过300公顷尚未扑灭的森林火灾;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的森林火灾;威胁或烧毁林区居民地及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2.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二)预案管理
本预案是省政府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应急措施,预案实施后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并视情及时修订报省政府批准。
(三)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奖励,依据《森林防火条例》和《福建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对在扑火中牺牲的人员抚恤和需追认烈士的,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由地方民政部门和部队系统办理;对火灾肇事者的责任追究,由当地司法部门依法审理;对火灾事故负有行政领导责任的追究,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及相关规定执行。
(四)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解释。
森林火灾的防范范文4
全民搞防火,全区秋季森林防火工作要继续坚持“全社会抓保护。政府负全责”原则,全面实施“全力预防、快速反应、重兵扑救、万无一失”总体战略,狠抓责任和措施落实,大力推行科学防火、依法治火,森林防火工作中不断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的综合能力。秋防期的基本任务目标是全区的森林火灾受害率均要保持在0.1‰以下;森林火灾控制率在5公顷/次以下;火案查处率达到90%以上,确保实现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发生。
二、抢前抓早。
(一)全区从月日起全面进入秋季森林防火工作状态。各乡镇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要深入细致地进行防火工作安排部署。逐方面、逐环节落实具体措施。要普遍召开秋防动员部署会议。确保准备工作充分、部署周密。
(二)全面做好防火、扑火设施设备及通讯工具的检修和填充工作。各乡镇要按照森林防火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防火扑火基本能力达到规定标准,通讯网络全面畅通。
(三)做好防火队伍培训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工作。各乡镇要在秋防前期普遍对现有和新增防火工作人员、护林员进行相关的防火知识培训工作。防止因人为失误引发大的责任事故。
三、强化宣传。
(一)努力营造森林防火强大声势。要以大力提高林区文明用火、野外申请用火、严控用火为基本目标。深入细致地专项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要利用防火专栏、标语、宣传车等进行防火知识、常识、处罚规定的广泛宣传。要用规范统一、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宣传教育方式,始终保持浓厚的森林防火宣传氛围。
(二)各乡镇要在秋防期前全面完成防火宣传旗的悬挂和各种宣传碑、牌的刷新整修工作。宣传效果明显,以充分达到宣传警示作用。
(三)进一步做好“121193269119森林火情报警电话的宣传和公示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全社会对森林火情的反应速度。同时,要坚持实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面向最基层群众与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同步的工作原则,用广泛发动基层干部走屯串户和面对面宣传教育等细致措施,普及防火知识,落实“十户联防”重点人等防火安全责任,形成人人防火的有利局面。
四、全力预防。
(一)积极开展秋季计划烧除工作。要采取超前性措施。大力推行科学的林火管理措施,紧紧抓住初霜期后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计划烧除周(日)活动,烧除林缘可燃物、秸稞、茬子等,提前清除火患。
(二)进一步严密管理措施。各乡镇要在逐村逐户落实森林火灾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要在坚持以往严密布防、严看死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和漏洞,完善各项火源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增加固定入山看守点,增加流动巡护员,落实重点人员、重点地块的防火安全监管责任制度,实行多层面、全方位的综合性预防,做到山山有人管、处处有设防、处有人抓的格局。
(三)全力做好重点时段和区域的火灾防范工作。秋防工作中。并在秋季采集、农副业种植剩余物清理高峰期和“十一”黄金周等重点时段加大火源管理和火灾防范管理措施。遇有45级高森林火险状态或火情多发等情况,要立即按预警响应预案适时提高火险等级标准,悬挂防火警示旗,并做好相应的扑火准备与监控工作,同时增加巡护和入山把守力量,杜绝一切火源入山。
五、求真务实。
(一)要层层明确秋季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检查监督重点。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秋防工作的安排部署和本地存在突出问题确定督促检点。及时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反映防火工作存在问题,大力消除森林火险隐患。
(二)严密监控森林防火工作的运行状态。全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各类防火人员在岗在位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对于森林防火工作薄弱、森林火情多发等重点区域和地段,各乡镇要果断采取人员蹲点措施进行重点监控和督促整改,确保整体平安。要继续大力查处虚假行为,进一步严明森林防火各项管理制度,有效预防人为事故的发生,重点查处有火不报、隐瞒森林火情、虚假布设火源看守人员、虚报扑火进展信息等虚假行为,用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来保证森林防火安全,确保不发生森林防火责任事故和重大森林火灾。
六、强化领导。
森林火灾的防范范文5
据官方提供的消息说,二月十三日到十四日,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监测到了三百八十二个林火热点,经各地反馈发生林火七十九起,目前仍有五十二起正在扑救;而十二日到十三日,在全国监测到的林火热点更是多达六百一十五个,经各地核实反馈发生林火两百二十二起。北方正抗旱浇田的同时,中国南方部分省区持续高温干旱、降水偏少,森林火灾频发。中国持续干旱,旱情严重,夏粮生产和森林防火面临多年少有、极其严峻的挑战。
历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表明,人为活动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占到森林火灾总数的90%以上。人为活动因素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因素。生产性致火因素主要有烧荒、燎埂、熏肥等;非生产性致火因素主要有吸烟、祭祖、玩火等,这些都是诱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当前已进入森林防火警戒期,今年的旱情以及即将到来的清明节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下森林防火。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森林防火
森林火灾的防范范文6
关键词:三峡库区;森林防火;难点;措施
お
1 引言
森林火灾严重危害森林资源,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扑救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保护人类文明,也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近年来,各级林业部门、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森林防火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莫斯科火灾成了俄罗斯的国难,希腊火灾影响着整个欧洲的生态安全,我国的大兴安岭火灾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 三峡库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
2.1 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灭火难度大
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域为山地。以秭归县为例,高山区占30%,半高山区占54.9%。三峡库区的地形也极其复杂,山体陡峭、峡谷众多、交通不便,虽然不少地区完成了公路交通建设,但是由于村民居住过于分散,能通车的也只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少部分区域。很多林地即便使用摩托车也无法到达,还有不少地方的森林片区是无法从陆地上到达的。这样的区域一旦发生火灾,灭火的人和设备都很难进行有效的施救,灭火难度非常大。
2.2 林相组成单一,对火灾的抵御能力弱
三峡库区森林立地条件较差,林相组成单一。以芭茅,栎类为优势物种的灌木林占有很大比例,而这样组成的灌木林是极易发生火灾的。乔木林大多也是以马尾松和柏木为优势树种。马尾松、柏木都是油脂含量较高的树种,易着火。此外由于林相组成单一,对火灾的抵御能力弱,发生火灾后,植被恢复难度也很大。
2.3 基础设施不完备,预警能力差
三峡库区的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备。虽然当地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都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但是对森林火灾的预警能力还是很差。有些地方已经建立t望塔、观测站,但由于交通不便,缺少相关技术人员,这些设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有的由于遭受人为破坏而无法发挥相应的预警功能。
2.4 群众防火意识淡薄,防范能力差
三峡库区有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高山、半高山区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和儿童。他们的森林防火意识比较淡薄,防范能力也比较差。以秭归县为例,在对住居在海拔在500m以上的农户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3.3%的农户占近1年内至少烧1次火粪;45.7%的农户近1年内烧过田边地坎;100%的农户春节上坟会烧纸,但只有48.1%的采取了火灾防范措施;75.2%的农户清明节时上坟会烧纸,采取火灾防范措施的只有25.3%;82.2%的农户冬季和早春烧柴取暖;知道火灾报警电话的只占52.5%。
2.5 村民森林防火队伍缺乏保障
(1)缺乏人力保障,不少村庄都组建了村民自助防火队,但是很多都是形式上的防火队伍。不少防火队员年纪偏高,防火能力较差,有的防火队有一半以上的队员在外地打工。
(2)缺乏技术和资金保障,不少防火队没有进行过任何的防火技能培训,没有任何的灭火器材,灭火过程中对自身造成的损失没有任何的补偿。这样导致村民防火队的防火能力很差,同时队员的积极性也很低。
2.6 新的易发生火灾区缺乏管理
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给予了大力扶持,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林业工程大力推进。一方面确实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有效的改善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森林防火的面积。这些耕地、荒山通过人工造林或是通过封山育林增加了森林植被,但这些新生林地往往杂灌丛生,可燃物、易燃物多。并且这些新生林地多在农户附近,人为活动频繁,易发生火灾。人们往往认为这些地方以前没发生过火灾,就不会发生火灾,因此不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这些新生林地还有可能将以前不是连成片的林地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森林防火的难度。
三峡库区周边的山体大坡度大、土层薄、土壤含水、保水能力差、森林的郁闭度低,因此林木的蓄水能力不强,林地处于较比较干燥的状态。以秭归县水田坝乡库区周边不同林份2010年10月份土壤含水量为例(10月1号,10号,20号,30号用测墒仪测4次再求其平均值)。退耕还林地10月份土壤平均含水量是14.15%,封山育林地10月份土壤平均含水量是16.36%,次生林地10月份土壤平均含水量是257%。这3种林地的土壤含水量都是很低的,处于干燥状态,易发生火灾。
3 推动三峡库区森林防火工作的措施
3.1 科学的管理措施
3.1.1 建立和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
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的要求,从省、市、县到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均有责任人,负责森林防火工作部署、组织和指挥调度,乡 (镇) 长、村主任、村民小组长、户主、林权所有者均有具体的责任区域或山头地块,负责平时监管,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均在火险一线组织抢险和善后。建立基层联防联保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灭,责有人当┆。
3.1.2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预测预报体系和指挥は低
充分运用高科技的林火监控技术和网上指挥系统,实现局、场、站三级联网,建立信息数据库,建立具有文本防扑火资源人力资源图形图像等内容的数据库,实现上下数据共享。做好森林防火信息化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配合望台(哨),随时掌握辖区内的林火状况,提供最新快捷准确的信息,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与指挥奠定基础。林场要健全严格的值班调度制度,建立以护林员为主体的巡山查火护林队,在野外用火期起到查禁用火和火情报告作用,对审批后的用火,起到监督护林作用。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规范森林火灾扑救程序,明确指挥职责,一旦发生森林火警火灾,必须做到先电话报告上一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确保各级森林防火指挥系统调度,及时信息畅通,强化野外火源管理。
3.1.3 强化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建设
处置森林火灾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时效性,扑救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科学扑救的思想,坚持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实现扑火队伍专业化。成立消防中队,由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指挥调度,应对本辖区范围内森林火灾扑救。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改变扑火使用人海战术原始方法。同时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定期组织指挥员扑火队员的扑火技能,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强化扑救训练,提高机动能力,并做好扑火物资的储备和保养。此外要充分发挥村民自建防火队的积极性,给予相应的技能培育,发放一些简便实用的灭火设备,为防火队员买好保险,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
3.1.4 对特殊人员做好看护
对智障人士、残障人士特别是盲人、耳聋者和精神病人做好看护。这些特殊人群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缺陷而缺少对火灾危害的敏感度。由于库区经济欠发达,当地的农民劳动量大,要做到专人一对一的看护确实很困难。但是这些特许人士他们的活动范围有限,大多在居住区附近,不会跑到太偏远的地方,因此可以发挥群众的作用,村民共同看护。
3.1.5 对野外用火进行科学管理
加强野外用火控制,对违规用火者进行查处和责任追究。但同时应考虑到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如烧火粪等传统生产习惯,也是由于当地的经济欠发达,生产技术落后造成的。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控制尽量减少这种生产方式。
3.2 加强防范措施
3.2.1 加强宣传力度
我国近年来每年发生数以万计的森林火灾,其中99%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如果提高老百姓的防火意识,相当一部分灾害是可以避免的。如何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和教育其实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每年的森林防火的宣传有很多,传单、横幅、标语到处可见。但是往往宣传工作仅处在材料的发放上,这样的后果就是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起到的效果并不显著。有效的宣传首先需要认清被宣传对象的特征。被宣传的主要对象是住居在林区的农户,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敏锐性较差,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较差。针对这些特点,宣传就要做到简短、明确、醒目。在宣传标语的选择上要简练,有时可适当利用当地方言。防火宣传的材料可以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可以印制在年画挂历上发放给民众。此外宣传要有多种途径,除了平面宣传。还可以选择广播、电视等多媒体进行宣传。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制作防火宣传动画片或是幻灯片在学校或是村委会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播放。
3.2.2 建立联防机制
三峡库区包括湖北省、重庆市的多个县市,该区域的交通不便,山区人口住居比较分散,有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当地的劳动力不足。森林防火的人力、财力都比较缺乏。建立省与省,各相邻县市,乡镇之间的联防机制。做到信息共享、共同预警、共同预防、共同施救。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发挥集体优势。
3.3 利用实用的科技措施
3.3.1 提高林分的防火能力
在易发森林火灾地段,如人为活动频繁处的林分、上坟烧纸周围的林分、农田边缘的林分等,种植一定比例的防火树种,增强森林的自身防火功能。在容易受到人为活动影响的林分,特别是在山下道路边的林子,混交种植一些阻燃性能较强的树种,如木荷、银木荷、花榈木、油茶、茶树、石笔木、火力楠、马蹄荷、杨梅、桃叶石楠、阿丁枫、乐东拟单性木兰、深山含笑、乳源木莲、丝栗栲、苦槠、甜槠、青冈、冬青、米老排、交让木、椤木石楠、女贞、竹柏等防火性能较好的乡土树种,以增强森林自身的防火功能,降低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据统计,防火树种达到25%~30%的比例,林分自身的防火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
3.3.2 修建农林间防火带
实践证明,仅仅靠严禁“烧田坎”的一刀切的做法,效果不甚理想。一方面要继续宣传不准烧田坎;另一方面应该采取标本兼治、疏导的方法,可以在路边做些防火的技术处理,即在山脚下有农田的地方,沿农田与林分交界处靠林分一侧修建一定宽度的防火带,可以是防火林带,也可以是不种树草的防火带┆。
3.3.3 修建森林防火蓄水池
对重点防火区域定点定量修建森林防火蓄水池。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鼓励村民自建森林防火蓄水池。建立森林防火蓄水池要结合山势,水源,交通,森林分布多方面因素以发挥最大效应。对建在比较偏僻林地中的森林防火蓄水池要做好醒目的标记,以便可以快速找到,方便利用。
3.3.4 合理运用数字技术
将林区居民的手机号码,林分组成,地形,林间通道,森林防火蓄水池的具体地点进行整理存档。与移动、联通等通讯机构进行合作在预防和施救时可以将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当地居民,提高预防能力,提升居民的自救能力。
3.3.5 大力推广安全节能炉灶
由于烧柴草取暖造成火灾甚至引发周围森林火灾的案例时有发生。由于柴草比较便捷,便宜所以三峡库区有很大比例的居民烧柴火取暖。用安全节能灶取代传统的地炉不仅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林木的消耗,还可以提高安全性能。
3.3.6 推广祭祀用电子灯
三峡库区的居民在春节祭祀时要点蜡烛,这是当地的传统习俗。蜡烛在野外夜间燃烧,无人看管,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推广祭祀用电子灯就可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4 结语
三峡库区的森林防火面临很多难点,但是只要能清楚的认识到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的消除安全隐患;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实用的技术措施就能提高森林自身的抗火灾能力和人们面对森林火灾的施救能力。
お
参考文献:
耿晓雪,陈 辉.浅谈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措施与对策.价值工程,2010:96~197.
李宜生,栾忠平.浅谈山区森林防火预防及应对措施.科技创新导报,2009(19):122~123.
吴明波.乡镇林业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思考及对策.理论与研究,2010(3):64~65.
姜汉辉,刘师雄,刘中辉,等.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机制创新的思考.湖南林业科技,2009,(36)6:63~65.
董加成.浅谈森林火灾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142.
Analysis of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Forest Fire Prevention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ang Sheng1,Shi Yongxin2,Wang An1,Dong Qiuyan3,Wang Dongwei4,Qin Ling1
(1.ShuiTianBa Forestry Station,Zigui County,YiChang City,Hubei Province,443605;
2.Moping Forestry Station,Zigui County,YiChang City,Hubei Province,443615;
3.Graduate School,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350002;
4.Shazhenxi Forestry Station,Zigui County,YiChang City,Hubei Province,44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