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严重失能老人如何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严重失能老人如何护理范文1
相比之下,香港在社区安老服务方面有成熟经验,较少“嫌贫爱富”,退休养老保障比较公平,“长者公屋”、“一线通平安钟”等创新,体现社会对养老需求的认知和响应达到较高水平。
上海:困境中自求多福
上海的老龄化有其历史原因。政府在无奈之下,通过外来人口综合保险等补贴高额退休人员医保花费,勉强维持了当前社保收支平衡。但老年人群如果不是养老金“双轨制”的受益者,在享受社区服务、机构养老等方面还是需要自求多福,既要努力开源节流,还要防止受骗上当,方能安度晚年。
在内地率先老龄化
上海的老龄化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L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曾经是传统中国家庭最基本的准则。遗憾的是,在眼下的上海社区,却到处都是“不知兄弟姐妹为何物”的年轻人,以及“老无所依”的长者。“一对夫妻只生一个”的计生政策之下,每个家庭平均少养一个孩子,使得上海成了内地率先老龄化的城市。
统计显示,2011年上海市户籍人口预期寿命为82.51岁。截止2011年底,上海市户籍总人口为1419.3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47.76万人,相当于每三名劳动力要供养一名老人。到“十二五”末,户籍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达70万,而60~80岁的“低龄老人”则逾360万。失能、失智老人也将大幅增加,“老无所依”的社会危机来势迅猛。
“老无所依”具体表现在哪里?
L :与GDP相比,养老状况是太阳的黑洞。“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么一个底线似乎也不易守住。据统计,从2013年起,上海市新增老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传统的“养儿防老”基础被毁坏,加之当前在上海能够三代同堂的房子一般都在三五百万元,这使得如何照顾分离居住的老人成为普遍的难题。
社会道德水准滑坡之下,对“老无所依”的种种担忧,严重损害了上海人的幸福感和自信心。打开本地电视频道,黄金时间播放着各种法庭调解节目,内容无外乎抢房子争遗产,老人像块抹布被丢来丢去;体面些的人家,子女往往在海外生活,衍生出新版本的“老无所依”。上海老人想善终,从医保到养老金、社区化养老,需要在各方帮助下,颤颤巍巍地跨越一道道急流险滩。
医保与护理体系
上海老人的医保待遇水平如何?
L :上海老龄人口高龄化发展和老龄独生子女父母的增加,对医疗保障和老年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对而言,上海老人享受的医保服务还算不错。“保基本、全覆盖、多层次”的上海医保改革,先后把城镇从业人员、近200万沪郊农民、330万外来务工者纳入其中。2008年1月,上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式实施,覆盖1350万户籍市民。本地市民去做几万十几万元的手术,一般只需支付一到两成费用,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福利。
上海医保刷卡曾经连续达到每日140万笔的天量。退休人员平均医保花费是在职人员的三倍。由于频频刷卡,医保账户就会收不抵支。上海的办法是通过给处于青壮年的外来人口办理综合保险,用他们的缴费补贴本地人口。
上海的老年护理条件怎么样?
L :上海有比较完整的老年护理管理体系。按照《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基本标准》,一级护理收费为每月1700元,二级护理为1400元,三级为1200元,其中都有400元是固定用于伙食费的,伙食费上盈亏都不允许超过5%。与其他城市相似的是,“城区公办的住不进,城里民办的住不起,郊区民办的不愿去。”上海市区两级公办养老机构30家左右,只占全市养老机构的5%。民办机构不容易拿到补贴,很多长期亏损,勉为其难。
能够享受怎样的老年护理服务,取决于老年人群的购买力。在这方面,不同“背景”的老人有很大的差别。
养老金“双轨制”与开源手段
老龄人口的养老金收入有怎样的差异化?
L :养老金方面最直接的社会问题是“双轨制”问题。我国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双轨制”,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大致是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后者很多人每月可以领取5000元以上。一退休,群体差异就透明了。
更准确地说,当前上海养老金方面执行的是“多轨制”,不但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大有区别,近郊农村也有优厚的养老福利,根据务农年龄发放的养老金还可以继承。凡此种种,使得普通企业退休人员更加心存恐惧,感到自己每月领取的1000多元,接近社会最底层,勉强好过“低保户”,既没有尊严也没有安全感。
上海的低收入老年人群有怎样的资产特点与“开源”手段?
L :在收入不高的背景下,很多上海居家老人因行动、沟通不便,容易陷入骗子的包围圈,家电维修、清洗都可能被骗掉一两千元,遭遇电话诈骗更是防不胜防,可谓“贫贱老人百事哀”。
与此同时,上海老人大多自有住房,这又是一项动辄百万元的资产。在通胀背景下,低收入、高额资产的老年人群,最容易被人盯上的就是其安身立命的一套房子,许多故事便是由此展开。房子对老人生活有何帮助?最简单的方案就是出租非自住房间,以房租补贴养老,每月两三千元的房租,往往比养老金还要管用。
“以房养老”不可行
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上海的养老管理模式有何特点?
L :第三方机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也在发展,但养老管理首先应是政府的职责。上海的“十一五”规划确定了“9073”养老格局:到2010年,90%的老人实现家庭自助养老;7%的老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人享受机构养老。2012年初的官方数据显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26.2万人。至于机构养老则如前述明显僧多粥少,性价比高的养老院床位稀缺,与户籍人口不相上下的非户籍人口养老问题,就只能靠家庭自理了。
商业保险有望在上海的养老保险中发挥更大作用。上海在内地首次尝试实施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税收优惠政策,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个人信托型养老产品等试点也在积极开展。
在各种解决方案之中,“以房养老”是否值得推广?
L :2007年,上海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就尝试过“以房养老”,具体采用了“以房自助养老”(卖房后继续自住)和“倒按揭”(抵押房产、领取现金至亡故)这两种模式,但结果并不理想。现在看来,在各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创新之中,“以房养老”并非上策。
“以房养老”模式隐含着纠纷。老人寿命短了,家人不满意;老人寿命长了,企业(机构)吃不消。房价看涨,各方心理都难以承受,守约方压力会越来越大。
老人把本可让子女继承的房产抵押掉养老,需要承担不小的道德压力。只有少数孤独老人在毫无依傍的情况下,才适合考虑此类非常手段。“老人与房产”既是经济问题,更牵扯到传统伦理观念,老年人的需求不能简单地当作“商业机会”来呼应。
香港:安老比养老更重要
香港的养老保障,虽未能做到社会保险层次的全民覆盖,但在社区安老服务方面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养老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是如何让老人有尊严、有安全感地安度余生。
人口老化与养老体制发展
香港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如何呢?
W:香港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发表的报告书称,香港人口面临老化和人力供求失衡,总劳动人口至2029年仅为349万人,即每名在职人口需抚养1.25个非劳动人口。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香港65岁以上的人口,预计会从目前约90万升至2030年的210万,届时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至整体人口的25%。85岁以上的老人将会是现时的三倍。
从殖民地时代开始,香港一直缺乏社会保险体制,是什么原因呢?
W:香港社会福利的发展始自1950年代。受华人传统观念及殖民政府管治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险形式的养老保障一直缺失。因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家族互助理念,香港华人在遭遇困境时很少主动向政府求援,而是向家庭成员、家族组织、宗亲会、以至同乡会寻求帮助。而香港殖民地政府关注的是有效率地管理社会,而不是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福利制度。
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多年来香港的社会福利始终偏重于社会救助,尤其是强调应首先考虑家庭协助,社会只对那些无法获得家庭协助的人承担有限的救助责任。除了公务员的退休保障及私人保险之外,涵盖普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计划在1990年代才正式实施。1993年港府颁布实施了《职业退休计划条例》,2000年则开始了强制性公积金制度。
港府给老人的经济支援
香港的“强积金”制度与国内的社保有甚么区别?
W:强积金是透过立法,为所有就业人士而设的退休保障制度。法例规定,除了部分豁免人士之外,凡18至65岁的雇员和自雇人士,都必须参加。法例亦规定,雇主必须为雇员登记参加强积金。
2000年12月强积金开始实施,计划法定供款额是由雇主和雇员根据雇员入息各自供款5%,加起来便是10%。供款每月一次。供款将用以购入计划受托人所提供的基金,而可选择的基金按风险程度大约可分为货币市场基金、保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资产基金及股票基金。法例规定计划成员满65岁,便可领回强积金。
相对于内地的养老退休系统来说,强积金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是涵盖范围广泛;第二,账户由独立受托人管理;第三,账户自供自用,投资完全由个人自主决定。
强积金是自供自用,不保障家庭主妇及失业人士,更无法解决贫穷老人的问题。针对贫穷老人的问题,香港政府有其他的财政安排吗?
W:香港目前退休养老保障中,与金钱相关的四大支柱是退休前的个人储蓄、强积金、综援及照顾服务。
强积金推行时间尚短,仍有部分老人在退休时根本没有退休金,而综援能够为这些在经济上无法自给的老年人提供安全网。“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简称综援,由社会福利署推行,援助因年老、残疾、患病、失业、低收入等原因而经济出现困难的人士,以应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以一名单身老人为例,如领取全额综援,每月可达约4000港元。
除综援外,香港政府还会向老人发放俗称“生果金”的高龄津贴。高龄津贴自1973年开始实行,2008年统一升至每月1000元,由于数额不大,被人们形容为给长者买水果(生果)的津贴。70岁以上长者领取生果金不必作收入审查,65至70岁的长者通过收入和资产审查后也可领取。
日增的医疗需求是老人重要的经济压力之一,香港实施免费的公立医疗体制,很大程度上协助老人解除了医疗上的经济压力。但公立医疗系统医疗轮候时间长,政府为针对这一问题,从2008年开始实施医疗券计划。政府每年向70岁以上老人发放500元的医疗券,让长者选择最切合他们需要的私营医疗服务。香港政府计划2013年把每位长者的医疗券金额,从每年500元倍增至1000元。
养老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2012年香港电影《桃姐》引起很多人对养老问题的反思,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养老的现况?
W:电影讲述了桃姐在养老院的生活,反映出养老机构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居家养老、日托中心及机构养老,是目前香港养老的几种模式,其中机构养老包括政府出资、非营利机构和私营机构三种,根据院舍种类还可划分为疗养院、养老院、护理安老院、安老院、老人宿舍等,针对不同情况的老人照护程度也不尽相同。香港几乎每条街道都有养老院,价格千差万别,贵的每月上万港元,便宜的每月仅需4000港元。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临近春节,护老院里的老人都由亲属接回去过年了,一位年纪最大的婆婆无人接管;负责人告诉桃姐,老婆婆的家人移民后没有了音讯,她的费用由政府承担。上面提及过,一个单身老人领全额综援的话每月约有4000元,正好支付养老院的费用。如果长者决定入住养老院,政府会把补助直接支付给院方,所以香港很多私营养老院会主动寻找贫困老人并游说他们入住。而那种需要全护理的老人可在综援以外,获得包括伤残津贴等约3000港元左右补助,其中包括尿布费、奶粉费等等。在香港,长者不会因为经济上负担不起而无法入住养老院。
《桃姐》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其中一个话题是,养老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是如何让老人有尊严、有安全感地度过余生。
在让老人更有尊严与安全感这问题上,香港有哪些经验?
W:入住养老院对很多老人来说,都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现在香港有一种比较新的长者住屋服务模式——“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经济条件好的老人付一笔钱作为租住权费,可得到一间由香港房屋协会提供的长期租住房子。而经济不佳的老人,在通过审查后则能入住长者公屋。入住这些地方的老人都有社工跟进,身体孱弱的老人还可以申请长期照顾服务,在经过社会福利署专门部门的审查后,会转由公益组织提供到户的专业照顾服务。
在养老院以外,香港政府及民间机构(包括近200支家务助理队,以及隶属于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注册社工)提供了种类众多的社区安老服务。香港的民间机构承担了接近90%的养老服务。香港政府规定,每2万人左右的社区须设立一个老人社会服务机构,例如老人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活动中心、日间护理中心等。
多元化的安老服务
可否向我们介绍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社区安老服务案例?
W:1996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袭击了香港。寒流过后,有上百名独居的长者因持续严寒引致疾病发而猝逝于家中。以此为鉴,为全港长者提供第一时间救援及全面关怀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长者安居服务协会”成立,以“一线通平安钟”为长者及长期病患者提供24小时紧急呼叫服务。
平安钟的主机与电话机相连,主机本身具有免提听筒式双向沟通功能。另外,每台主机还配有一个遥控器,遥控器有颈链式和手表形两种。当家里遇到紧急事故(如突然发病、突然跌倒等)需要求救助时,长者只需按动随身佩戴的遥控器或主机上的求助按钮,主机便会自动接至服务中心。
呼叫中心值班人员的电脑屏幕上,马上就能显示求助者的身份以及其他详细资料,中心值班的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平安钟与使用者通话。如属紧急事故,呼援服务员将及时致电报警或联络救护车中心,派遣救护人员到场协助。除了提供紧急服务以外,长者亦可随时按动平安钟,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会提供社会服务信息及转介服务、物资送赠、倾诉心声等。中心职员和受训义工更会主动致电慰问体弱或独居的长者,并确保长者平安。这项服务收取月费50元,经济困难者费用由政府负担。现时平安钟有超过1万名用户。
面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香港政府在进行哪些准备工作?
W:港府2012年发表了首份《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进度报告书》,着重提出以孝道来鼓励养老。报告提出,“孝道是社会重要的核心价值”,而家庭则是构建社会的基石。港府表示,支援家庭一直属于港府的优先政策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