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

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范文1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政治经济学》侧重于对本质、制度、规律、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概念抽象,原理难懂。目前,中职政治经济学内容包括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流通与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还有对当前资本主义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等经济形势的分析。总的来说,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比较抽象,但却与实际社会生活结合得异常紧密。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深奥的概念、原理以及严谨的逻辑推理仍然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具备的,而这些往往又是学生所缺乏的。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受到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的制约,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辅之于课堂讨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的信息量大,便于教师掌控教学的进度,对于保持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作用,然而带来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质疑的精神,缺乏思考、缺乏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体验,学习成了完成课程学分,应付考试的活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法,师生对话的机会较少,信息呈单向传递,学生的所思所想无法及时反馈给教师。有些教师授课的时候照本宣科,只注重介绍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介绍不足,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学生缺乏兴趣。

(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并不平等,教师常常被视作“权威”,学生只能接受,缺乏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因而,学生无法在“质疑——探讨——思考——再质疑”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锻炼,也无法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据此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案,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执行。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选择从基本概念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出一套经济学原理,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和原理引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加以分析和证明。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它使教师把备课、教学的重点及主要精力用在了概念的界定、逻辑推理和追求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完整性上,而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这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互动式教学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教育平等是互动式教学得到贯彻的核心动力

人们深层次的思想观念主导着教育行为方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学生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他们的自主独立意识较强,非常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个性张扬、叛逆,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比较注重实际或实用性。由于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他们拥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自我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的关系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这使得他们并不甘于处在从属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他们希望能够以平等的地位与教育者分享知识、互相交流、共同探讨,而不是教育者独霸的“一言堂”。因此,教育者应树立起平等的观念,把自己看成是与学生平等的主体,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思想,传递知识,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满足他们平等参与、互相交流的心理。教育者与学生要消除身份、地位的差异,敞开心扉进行真诚的交流,才能使互动式教学获得持续的动力,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教学与现实探讨相结合

教材的编写大多是滞后于现实经济生活的,因而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运行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将市场的发展动态引入到教学中来,无论是使用现成的案例还是自己编撰案例,都应使案例在时间上更贴近现实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够对身边现实世界的诸多现象有所思考。例如“民工荒”、“农村土地流转”等,这些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非常容易了解的经济现象,他们更有兴趣分析了解造成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当学习的内容是以现实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时候,学生便有了探究的兴趣,成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和发现者,而不是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学生未来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遇到的诸如工作调整与搜寻、工资增长、收入分配问题、工会维权等,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理论学习,更是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在不同假设条件下的最佳行为选择。这时候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如何选择才能符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标。用现实的热点问题把学生吸引到互动的平台,推动互动式教学的开展。

(三)课前案例导入与课后案例分析相结合

每一章都可以应用“案例导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的课程安排。这种教学安排,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进入课堂,卸下理论学习枯燥的“包袱”。案例可以将枯燥的理论还原于生活,让学生从案例中对即将学习的理论获得感性认识。“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当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去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更投入,并在学习中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发学生现实的关注,同时激发对此现实问题解释的兴趣。而课后的案例分析则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提升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当然必须明确的是案例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而理论教学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经济学的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才能使案例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保证互动的质量和效果。

(四)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相结合

《政治经济学》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深浅不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无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授课,常会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希望加深理论学习,了解理论发展前沿,而基础差的学生就课本本身都无法跟上进度,对更深的理论学习望而却步。因此,教学改革必须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与互动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是实现互动学习的前提,是互动学习顺利展开的保障,互动学习使自主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得以深化,通过二者的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温习、拓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尝试通过查资料、探讨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为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劳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中外文献,并归纳总结其理论思想,在质疑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当然课程的学习还是一个信息的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可以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增加彼此的了解,形成良性的互动。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将不懂得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也可以通过邮件或者学校的教学平台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笔者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辟了社区讨论板块,讨论的主题涉及每一章节的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根据学生回帖的情况,即参与讨论的情况,了解他们对理论的掌握程度。把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有机结合,提高互动的主动性,扩大互动的范围。

(五)课堂学习与课后探究相结合

课堂教学可以让教师在集中的时间,将有限的信息授予所有的学生,然而,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以及课时的有限性,使许多相关理论无法在课堂得以拓展,学生难以完全消化,因此还必须利用课外的时间延伸学习。但是让本来就缺乏经济学理论兴趣的学生,课外再自觉学习有一定难度。这时可以尝试教师引导加团队学习的方法,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需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团队,让他们通过讨论、论文、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展开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引导他们讨论。例如在工资理论学习之后,要求学生收集各国各地区有关最低工资的法案,以及经济学家对此的不同看法,然后对劳动力市场作一定的调查,了解最低工资是如何制定,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等。尽管这些学习任务要花较多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是以现实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分析对象,学生大都表现出兴趣和热情,通过课后材料的收集分析和思考讨论,加强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掌握,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堂学习与课后探究,促进师生进入更深层次的互动。

(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范文2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笔者以为。自主学习即在目标导引下,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解。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做好下列工作:(1)提出学习目标;(2)指导学习方法,或提纲式、或旁征博引式、或图表索引式等;(3)监控学习过程(指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要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更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中《多变的价格》。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笔者首先提出学习目标:(1)明确影响价值变化的因素;(2)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或涨或跌的影响;(3)认识价值决定价格的道理;(4)认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的外延;(5)明确价格变动的具体影响。然后,笔者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1)提纲式;(2)讨论式;(3)展拓式;(4)质疑式。这种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具体的方法指导的自主学习活动,为教学的有效性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指导学生加强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加强理论学习的实践性,既是理论认识的正确途径,也是理论课程发挥自身功能的必然要求。理论来源于实践。这就决定了理论教学不能脱离实践,而应当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因此,突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就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透视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转化。

如,人教版《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中,笔者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房价调控,给学生提供如下材料: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江苏省政府打出“组合拳”,一方面增强有效供给,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税收、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抑制投机性购房,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并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说明江苏省政府相关举措的经济学依据。这一综合训练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对商品价值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及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等基本原理的认识形成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从而,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教育心理学认为,从“知”、“情”、“行”的关系来看。“知”是认识的起点,“行”是知的结果。要使书本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实际知识,形成行为习惯,离开反复的实践是不可能的。可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既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砥砺学生意志、提高学生觉悟的迫切需求。

三、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协作精神

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范文3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教学改革

政治经济学作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政治经济学出现被不断边缘化和被架空的困境,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政治经济学已经过时,而把西方某些学派、某些理论奉为教条,从而西方经济学大有取代政治经济学的趋势。比如我们学院的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只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其他专业只开西方经济学,由此可以管窥全貌。鉴于我院政治经济学教学不断弱化,师资力量萎缩,课程建设不足的现状,在我院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中,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保证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1 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对某一学科研究内容、范围或方向的高度概括,它是学科研究的起点,学科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的区别。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学生把握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理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在物资资料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其次人们彼此之间也要发生关系。前者表现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机制的问题,也即经济行为的生产力方面,后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方面。当今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均脱胎于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科学性之一是其研究对象体现在上述两方面内容的统一,即在一定的经济制度背景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把古典经济学中包括的制度分析即生产关系的内容剔除,在研究方法上大量运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被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或经济运行机制问题。但是资源配置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完成的,不同的经济制度其资源配置效率是不同的,西方经济学把制度因素排除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之外,将古典经济学庸俗化,是其局限与片面的地方。只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它强烈阶级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现象的本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规律,揭示资本主义运动的特殊规律,并以此为理论依据,科学地阐明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论证,从而对20世纪社会发展产生了的深刻影响,这是马克思伟大的地方。

2 深化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

2.1 教学内容方面

首先,在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同时注意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实践相结合,可以借鉴西南财经大学刘灿教授在讲授剩余价值理论时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刘教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拓宽。在纵向上从资本生产方式的建立过程说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客观必然性,使学生更深、全面理解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在横向上,结合当前经济现实对剩余价值概念进行拓宽,提出了剩余价值范畴的界定问题,提供了特殊范畴、一般范畴、统一范畴三个问题供学生思考,深化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也为学生的经济学思维、科学思维的建立提供了方向。其次,在整个教学体系的把握上,不再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而主要还原为资本主义的教学内容;围绕揭示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而展开,至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方式,则不一定是马克思的暴力革命的唯一途径。

2.2 教学方法方面

在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实践性教学模式,比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政治经济学与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观点、思想主张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经济学教学中的“自我否定”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为什么同一经济现象运用不同经济理论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解释,从而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问题。讨论教学法在促使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与研究方法去观察与分析现实经济现象,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方面很有帮助,讨论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控制等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范文4

关键词:经济学导论;问题导向;能力主导;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61-02

经济学导论既是经济学科的入门课程,同时又是一门针对非经管大类开设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我们从分析W生学习状况出发,针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计上进行了课程改革尝试,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有用性。

一、学情诊断

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前期积累,甚至学习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满足不同梯度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课程内容有益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及个人成长,就需要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诊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学习目标模糊,甚至学习目标功利化。经济学是一门显学,其研究范畴已涉及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甚至有“经济学帝国主义”之说。有的学生认为,因为其他同学都在学经济学,所以自己也跟风来选。加之目前经济、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普遍较高,在部分学生中甚至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就业,学了经济学能够找一个好工作甚至可以挣大钱。学习目标存在偏差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学生对通识教育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一方面,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部分学生的学期平均修读学分在25学分左右,个别学生的学期平均修读学分甚至超过了28学分,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另一方面,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学好专业课,通识课程的内容仅需要了解即可。由于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上不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导致了学生在通识课程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

3.修读专业不同,知识背景多元化。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经济学导论的学生专业构成丰富,知识积累水平不同。从初次接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经济学学习的担忧不同。人文社科背景的学生往往担心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涉及大量数学与计算的内容,担心自己的工具学科知识不够扎实;而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则担心经济学的内容是否需要大量识记与背诵。从另一角度看,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也更能产生新思维。例如,学物理的学生会提出如何从实验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而学法律的学生会思考经济学与法学的联系。

学情分析表明,为了解决选课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有效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进度。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设定

为了解决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甚至功利化的问题,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仅仅围绕课程的时代性和有用性展开,力图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的设定充分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以及今后的工作需要展开,分为三个维度:(1)学习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理论,以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2)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使得学生能够理解“稀缺性”,进行权衡取舍。(3)掌握正确的经济学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各种信息中去伪存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精神。在第一堂课对课程的介绍中,将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概括为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当具备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修身齐家的能力,明辨是非的专业态度。

三、以内容广度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安排

围绕经济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投入时间、精力有限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综合考虑知识点的重要性、章节之间的关联性、学习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案例的趣味性。

从教学内容的板块上看,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两大板块。在微观经济学板块中,安排了供求理论、弹性分析、消费理论、企业行为、市场与福利共5章内容。其中,供求理论是本课程的基础性理论,要求学生理解供求规律、价格机制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弹性分析重在要求学生运用弹性的知识分析、解释经济现象;消费理论的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重要理论;企业行为的内容较为抽象,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与特点,掌握企业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的区别;市场与福利则帮助学生认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宏观经济学板块中,安排了宏观经济运行概览、国际贸易基础、货币银行基础三章的内容。在宏观经济运行概览中,要求学生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掌握GDP、GNI、CPI、失业率等核心概念,纠正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培养学生从经济史、社会发展史的大视角来理解经济发展问题,尤其是要学生将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密切联系,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国际贸易基础中,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以及汇率的基本知识。在货币银行中,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货币的特点,流动性与货币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与货币乘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经济中各部门的联系。

从教学内容的类型上看主要分为知识点、图形、案例、热点问题四大类。在知识点的教学中,强调学生掌握内容的准确性,通过课程的学习,重点厘清容易被误解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强调GDP指标的地域概念、流量概念、生产概念,区分失业者与非劳动力等。在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定量分析的工具作用,例如要求学生作图分析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条件下,价格管制带来的不同影响。在案例教学中,强调教学案例的生活化,例如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价格歧视的现象。在热点问题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根据一周内发生的大事件,或者颁布的最新经济政策,又或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及时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择基础性、工具性、代表性的问题讲解。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对通识教育课程投入时间不够的问题,因此需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从这两点出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了大量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1)比较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为了区分相近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理解两个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避免记忆混淆,如:GDP平减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有何不同?(2)“反常”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甄别人们在学习经济学以前容易误解的问题,例如:充分就业水平下是否仍会有失业存在?(3)实践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将知识点融入到日常生活实践中,例如:全职太太算不算失业人口?(4)拓展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深入思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以案例为特色的教学环节设计

在教学环节上,充分开展了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案例教学。

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范文5

【关键词】人口红利;经济增长;实证分

1.引言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设计,人口结构发生了转变,我国目前已处在劳动力供给丰裕时期的末尾。对于人口结构转变对经济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中人口红利的研究成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所谓人口红利就是指人口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势导致比较高的劳动参与率,所产生出来的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比较积极的效应,包括储蓄率上升,人均消费提高等。

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详细的分析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达到对未来经济增长趋势进行预测的目的。

2.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增长,关于人口红利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Sarah Cook(2006)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经济结构和人口转型相伴而生,人口的年龄结构对经济的增长有非常重要意义。而在人口红利是否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这一问题,不同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蔡昉(2009)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正是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持续增长。他甚至经过详细的分析研究得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优势的存在贡献了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均GDP。他还认为,我国人口红利的存在还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近20年的增长空间。而王德文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与人口红利具有某种默契关系。正是因为在人口红利发展的最佳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和经济市场化发展而言,中国目前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可能离开人口红利的巨大作用和良好的发展时机。另外,车士义(2011)通过验证劳动参与率的扩大与经济负面影响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人口红利的发展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推动作用。在他的试验中,已经对第二次人口红利与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某种预测。他认为在第二次人口红利时期,必须将劳动参与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才能削弱人口负债的片面影响。而侯东民(2011)认为,正是由于通过人口红利使得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才使资本递减速度减少。因为,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人口负担也最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国家压力,使国家能够有更多地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与多数学者认为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不同。

聂鹏(2011)则对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人口红利是促进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原因,并且强调发展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郭琳(2011)则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参与率是影响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人口红利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强调应该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我国劳动参与率,充分发挥人口红利的作用。此外,石海峰(2012)利用实证分析的方式论证了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且强调,在充分把握人口红利效应的同时,应加强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我国人口红利在一定意义上也不利于经济发展。如Schultz(2005)认为,我国当期储蓄和年龄结构之间存在着重大依赖关系。而Johnson(1999)则对生育率的下降提高了中国储蓄率持怀疑态度。穆光宗(2008)研究认为,人口红利对于发展经济而言,只能说是增加了一个可能性,具体说推动作用还比较牵强。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依照国际通用的Mason(2004)为代表。以实际的抚养比值域的变动研究第一人口红利。该抚养比表示为:即有效生产人口同有效的消费人口之比。其中有效生产人口是通过对历年的分年龄劳动生产率进行加权计算而获取。有效消费人口是则是通过把历年的分年龄消费水平通过加权计算而得到。如果分年龄劳动生产率同分年龄消费水平同时被确定,那么就会得出固定不变的有效劳动人口人均产出。在假定前提下,人口红利就成为经济活动盈余的影响指标。但是在国内的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也采用了抚养比的指标,但是在指标含义反面略有不同,国内的抚养比指标则采用了人口负担系数来表示。其计算方法则是有老年人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只和构成。其中老年抚养比则是指65岁老人占劳动人口(15-64岁)的比率。少年抚养比则是值14岁以下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比率。

3.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首先,劳动参与率与人口红利不仅在经济学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在国内的研究统计中,通常把经济活动人口作为劳动年龄人口的一个近似替代,因此根据劳动参与率的公式可以看出,只有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其劳动年龄人口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进而才能实现人口红利。因此,在衡量人口红利的时候,可以把劳动参与因素考虑在内。其中劳动参与率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 1)

其中ER表示劳动参与率,PR表示经济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P15表示15岁以上的人口

其次,通过上文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国内的研究把人口负担系数作为衡量人口红利的指标,并且把人口负担系数也成为抚养比。在本文对于研究中,采用了总抚养比的方式来表示人口红利。

(公式2)

其中F表示人口红利。表示老年抚养比,即: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与15~64岁人口数量的比率。表示少儿抚养比,即:14

岁及以下人口数量与15~64岁人口数量的比率。

最后,在衡量经济增长效果的时候,本文选用了GDP作为衡量指标。其中关于各个指标的含义和选取区间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指标 替代变量 数据 数据来源

变量名 符号 区间 频率

经济增长水平 GDP GDP 1995~

2011 年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11》

劳动参与率 ER ER

人口红利 F F

其中,在实证分析之前,由于数据序列是时间序列,因此需要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排除经济序列伪相关给统计结果带来的影响。

在进行平稳性检验过程总,本文利用了ADF单位根检验法,其中详细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序列的ADF单位根检验

变量 检验形式 ADF

统计量 临界值 P值

1% 5% 10%

GDP (c,t,1) -2.5225234 -4.107976 -3.481567 -3.168632 0.3131

ER (c,0,4) 0.320534 -3.542056 -2.910034 -2.592611 0.9722

F (c,t,1) -2.650445 -4.107965 -3.481545 -3.168621 0.2645

DGDP (c,0,0) -5.592443﹡ -3.53654 -2.907644 -2.591346 0.0000

DER (c,0,3) -7.428734﹡ -3.542056 -2.91005 -2.592623 0.0001

DF (c,0,0) -4.816367﹡ -3.536585 -2.907635 -2.591342 0.0002

注:检验形式为(c,t,k),其中c表示截距项,利用t对趋势项进行表示,利用k对滞后项进行表示。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利用d来表示。

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条件下,其变量GDPP、ER、F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一阶单整关系。即三个变量是一阶差分平稳序列。

通过单位根检验可以看出,四个变量是一阶差分平稳序列。符合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因此,利用VAR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

利用协整检验可以看出,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非贸易部门的就业情况以及贸易部门的就业情况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三个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详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dGDP、dER、dF协整检验结果

协整向量数目 TRACE检验值 迹统计量 5%显著性水平 P值

0 0.48545 24.5621 23.7850 0.0012*

1 0.42565 16.5656 15.4123 0.0425*

2 0.34256 12.2568 11.2562 0.0045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协整关系,符合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条件,因此对人口红利和增长之间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检验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Granger结果 Granger原因

dGDP dF

H0 n.a.

dGDP x2 n.a. 12.57428

P n.a. 0.0026

H0 n.a.

dF x2 0.126392 n.a.

P 0.9567 n.a.

注:H0表示列变量不是行变量的Granger原因,P值是根据Wald系数检验X2统计量计算出的相伴概率。

注:显著性水平为1%。

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1%的情况下,人口红利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却不是导致人口红利Grander原因。进而得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结论。

4.结论和对策

4.1 研究结论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人口红利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却不是导致人口红利Grander原因。进而得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结论。说明人口红利的存在切实的促进了GDP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GDP的增长对人口红利的却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4.2 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口红利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口红利也逐渐的在小时,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经济的增长步伐。但是本文只考虑到了人口红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未对其他要素进行考虑,尤其是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环境下,人口红利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其他变量的变化所抵消。因此还需要客观的看待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首先,充分利用现有人口红利,发挥经济增长比较优势。虽然本文论证了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预测代未来人口红利的发展趋势,但是人口红利消失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有专家断言,我国人口红利还将继续存在大约5—10年的时间。这就说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人口红利仍然能够为下一步我国的经济法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条件。也必然会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自身不可多得的优势。我国政府必须正视这个因素,并且在提高就业率和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劳动力潜力方面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同时,人口红利的存在也要求我国政府在努力提高就业形式和就业率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加大对就业培训力度的投入,不断地做好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人才的吸引和利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人口红利的潜力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潜力。这种转移潜力目前正受到城乡体制与诸多限制城乡劳动力转移等制度的影响。因此,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步伐,进一步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不仅仅有利于转变城乡二元结构转变,更有利于人口红利的充分利用。

其次,为了避免人口红利带来的消极影响,我国应该加快产业升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抵消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劳动力更多的像高附加值的二、三产业流动。进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arah Cook. Structural Change,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Asia:Pathways to Inclusive Development[J].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2006,24(s1):5l-52.

[2]Sanchez,Eugenio Camus-Fernando,2005. AFP: A Three-letter Revolution,Edited by Juan Ariztia (Santiago:CIEDESS).

[3]蔡昉.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中国人口科学,2009(6).

[4]聂鹏.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J].中国市场,2011(13).

[5]郭琳,车士义.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09).

[6]石海峰.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J].琼州学院学报,2012(19).

[7]穆光宗.中国的人口红利:反思与展望[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8]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02).

[9]蔡昉.“人口红利”消失的隐忧[J].中国企业家,2006(07).

[10]侯东民.国内外思潮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及老龄化危机的误导[J].人口研究,2011(03).

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范文6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改革

1.引言

近年来,地方性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撰写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时,所展现的理论基础,资料搜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经济学逻辑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指导教师的预期相差甚远。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不无关系,以单向性“传道、授业、解惑”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对学生经济学思维与分析能力的训练,偏重于以卷面考试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在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促使教学方式向研究性教学的转变势在必行。

区域经济学是综合性与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之一,它以经济地理学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开展经济活动空间规律及资源的空间有效配置研究。然而,当前大多数的区域经济学教科书中用太多具有不同体制和文化背景的事例来解释或实证某一理论,难免会使学生对理论的解释或应用产生脱离现实的影响[1]。因此,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与能力。通过研究性教学不仅可以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区域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

2.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2.1理论体系庞杂,教学内容繁多。

迄今为止,理论界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尚未达成共识,教材的编写者基于个人的理论偏好及研究热点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不仅如此,始于企业选择生产区位的微观分析,区域经济学不断拓展它的研究领域,使得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为了能让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全貌的认识,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往往倾向于将区域经济学所涉及全部理论甚至研究方法纳入其中。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资源,采用单向性的知识传授教学方式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2分析工具多样,教学难度增加。

现代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2]。区域经济学由于缺少明确的参照系,分析工具显得五花八门,克保罗・克鲁格曼教授称之为成了其他学科的“工具收集箱”。更重要的是,区域经济学的许多分析工具涉及计量模型甚至GIS等空间分析软件,这些分析工具不仅需要占用教学时间进行介绍与演练,而且只有不断地反复强化训练,才能让学生实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灵活运用的目标。因此,教学难度较一般课程要高,传统教学方式难a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2.3授课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

区域经济学是分析经济活动空间规律及资源空间有效配置的一门学科,以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但是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任课教师一般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时间的约束条件下,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研究方法的训练。这种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与学之间缺少应有的互动,学生仅仅满足于记忆和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很少关注这些基本原理的运用及实践结果。此外,由于缺少必要的研究方法训练,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以及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导致其对布置的课程论文无从下手。

2.4考核模式固定,方式单一陈旧。

当前,大多数院校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依然延续“背结论、考结论”的闭卷考试这一考核方式,侧重考核学生对已有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掌握程度,忽视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相关路径与方法的能力。在这种考核方式的导向下,学生的目标就比较倾向于在平时背理论,考试时将理论要点默写在试卷上,达到合格成绩并获取相应的学分,这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研究性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3.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学生的理论认识的储备状况及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搜集与整理文献,处理与分析数据,以及互动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识,实现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研究性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以课题或研究性问题等形式为载体,通过探索与研究,注重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进而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次,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学相长和互动交流为特征,区别于以往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基础,设置研究性问题或课题,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选择并发现新知识,然后通过研讨交流的方式服务于教学活动。

最后,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融合了教师的研究性讲授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且体现了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立足教材讲授基本理论与超越教材广泛阅读相结合,以及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特点,真正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2区域经济学应用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

区域经济学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科阶段一般安排在高年级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初步形成了经济学思维。同时,学生学习了数学、统计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论课程,接受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此外,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出现,为区域经济学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更重要的是,教学科研并重的大学定位要求教师既要完成相应地教学任务,又要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区域经济学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会围绕基本理论与所在区域的热点问题展开相应的科学研究,并形成相应的学术研究方向。教师对区域经济学的相关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便于将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中,服务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教学团队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围绕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型产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财政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方向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形成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并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以案例的形式纳入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研读案例的过程中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路径。

3.3区域经济学应用研究性教学的探索。

研究性教学在不同院校和不同课程的实践是有差异的。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先后被确定为青海省的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紧跟教学改革前沿,积极探索和应用研究性教学,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

一是研究讨论型。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安排若干研究主题,学生则依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学习研究小组,在学期内或者约定的时间内,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研究主题范畴内的某一具体问题研究,并提交小组的研究过程记录材料和研究报告。在课程结束之前,任课教师组织汇报与交流会议,并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老师担任评委与点评嘉宾,研究小组汇报研究报告的思路、内容、方法和结论,以及研究的心得体会,在围绕研究报告展开质疑与辩论的基础上,评委老师和点评嘉宾对研究小组的工作与研究报告作出评价。这种类型的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在研究和比较中学习,既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学术研究规范,又在交流与比较中发现了差距,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专业素养。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课程设置了区域经济论坛,学生以生源地组成学习研究小组,以自己的家乡为研究对象,围绕着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城镇化,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等主题展开相应的研究,并在课程论坛上展示研究成果,与老师、同学交流心得体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热情,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增强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是自主研究型。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源于理论的推演或者现实生活中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提出相关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然后围绕课题制订研究计划、查询文献、搜集数据、应用软件分析与处理数据,最终完成课题报告的撰写。在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非常有兴趣用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实践检验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在取得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此同时,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承担的各项课题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独立完成由课题分解的子项目研究。这些都让学生完整地体验了学术研究的全过程,接触了学科前沿动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4.区域经济学应用研究性教学的保障措施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日益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研究性教学要想取得预期效果,还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同步跟进。

4.1树立和普及研究性教学理念。

不仅任课教师要树立研究性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而且教学管理部门要普及研究性教学理念,营造研究性教学氛围,为区域经济学课程探索研究性教学创造条件和制度供给。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知识的途径,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4.2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当前的许多教学管理制度构成了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约束条件,因此,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是成功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保障。具体而言:一是改革评教制度,将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尝试、课程内容开发,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引入评教范畴,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将评教过程转变为引导教师反思教学方法和强化教学效果的过程;二是改革作业制度,根据区域经济学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安排文献阅读与述评、课程论文、读书报告、社会调查,以及口试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三是改革课程考试制度,突出平时考核,强调过程评价,增强考试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探索闭卷与口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4.3借助教学科研团队推动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每一位教师均有自己的研究偏好与学术专长,同时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因此,应组建区域经济学教学科研团队,体现术业有专攻的学术合作,充分挖掘区域经济学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此外,教学科研团队的组建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只有科研经验丰富和能力强的教师才有可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启迪和思考,进而推动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殷存毅.区域发展与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5.

[2]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3]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25-28.

[4]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81-83.

[5]别敦荣.研究性教学及其实施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2(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