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培训的意见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培训的意见和建议范文1
随着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工作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通过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在提升其工作职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我校作为经安监局批准有培训资质的特殊工种培训基地,对于技术培训有着丰富的经验。笔者作为电工培训的负责人,有着多年的培训经历,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在农民工的电工培训工作中,由于多方面因素总是存在着很多难点,下面,我将对这些难点进行总结,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意见。
一、电工培训难点
通过对培训经验的总结,农民工电工培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低
由于农民工文化底子薄,在进行电工培训时,对于专业的概念、符号、工具原理及使用方法不能很好地掌握,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方面存在很大难度。
2.安全意识差,不能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电的危险性认识不够,安全意识差,在实操时,想当然地图省事、图方便,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3.缺乏责任心和主动性
在电工培训时,农民工对于执行的操作不能保持足够的责任心,在不能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主动学习自身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规范,只是对培训教材简单地进行了解。
4.培训管理体系不健全
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单单是由于农民工自身因素造成的,在管理体系方面,对于农民工这一培训群体考虑不周全,随意性强,没有制订合适的学习、考核制度,对于农民工的培训结果不能准确把握。
5.培训教材及方式不恰当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未能结合农民工的自身条件去编写培训教材,只是按照以往的培训方式,主抓理论概念及安全规程,对于实际操作和安全规程的遵守不够重视,在实际操作培训时,未能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去执行,在培训时就没有使农民工对于电力作业的安全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二、培训改进建议
为了提高农民工电工培训的质量,通过结合培训学校的师资力量及培训设施,现提出以下几条改进意见:
1.了解学员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对农民工学员进行电工培训,在培训前,有必要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了解其文化水平及实际工作中的侧重点等。
2.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和培训方式
在电工培训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这一目的,对于培训内容应区别于其他培训群体,应满足全面、针对性强、注重实际这几个目的。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培训老师应针对农民工理论知识掌握难度大的特点,重点对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进行讲解,通过对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实践操作,提高其动手能力。
在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时,不能单单是枯燥的理论学习,还应结合现有教学手段,多元化地进行授课,比如通过幻灯片、视频能够更加直观地对设备的使用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刻了解;对于电子元器件的认知和电气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万用表、兆欧表等,通过手工制作小型电器、电路板能够更好地掌握电工知识。
3.对学员严格要求,加强管理
严格的学习纪律能够保证培训质量,但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不仅学员不遵守纪律,很多培训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往往会忽视纪律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管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规定,对老师进行考核,提高其授课的积极性,使其在授课时,能够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同时对学员要严格要求,比如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手机静音等。
4.注重责任心、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培训工作中,对于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培养,绝对不可忽视,在电工作业过程中,高度的责任心和足够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工作质量和人身设备安全的必要条件,在培训过程中,应加强安全事故案例的讲解分析,使学员明确了解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后果,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在电工操作中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电工作业安全规程》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最基本的安全方针,在培训中要使学员铭记于心。
在上文中,我们对农民工电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如何改进培训质量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其专业技术水平对于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培训工作中,培训学校及培训老师应提高对农民工电工培训工作的重视,针对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耐心、用心、专心地对其培训。
参考文献:
[1]魏光霞.浅谈怎么上好农民工电工培训课[J].科技风,2012(22).
电工培训的意见和建议范文2
近五年中,每一次走访格力,《电器》记者总会试图了解有关自动化战略的进程和成果,但均未如愿。格力方面的回答一直是:自动化战略正在实施,但还不到可以展示的时候。直到2015 年8 月,格力不仅对外展示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装备,更宣布依靠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进军机器人领域。
“格力重工”揭开神秘面纱的同时,格力电器的自动化战略和成果也终于呈现出来。作为自配套和提高自动化水平的重要环节,格力在装备领域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自动化战略布局初露端倪
机械手灵活自如,无人驾驶的小车沿轨道缓缓行驶,智能监控遍布各个角落,生产工序井井有条??格力的生产车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在纷繁复杂中蕴含着自动化的底气。
面对工厂自动化场景,格力电器有关负责人显得十分平静,但又隐含自豪。他说:“格力早在2012 年就开始规划第一版自动化方案,以每年接近10 亿元的投资规划工厂自动化,如今累计投资额已经超过20 亿元。计划中,整个投资将达到38 亿元,并且这个投资额只是暂时的。针对自动化改造,格力的投资额是不设上限的。第二版自动化方案已经基本确定,由于涉及2015 ?2017 年整个自动化方案的规划,包括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制造装备产业的产出,格力需要更精细的方案调整。”
格力如今推进的自动化战略在《电器》记者与格力高层的访谈中展露无遗。首先就是厂房局部区域性的机器人使用、产品改造和生产线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将机器人完全自制化;其次是实现范围性的智能监控,向未来无人化工厂推进;最后是自动化装备的产业化。
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自动化设备的改造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操作。格力有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人与机器人的差别,首先是产品的模块化改造,在实施自动化的过程中,要同步实现产品设计的自动化改造。产品设计如果不能调整,或者没有配合调整,自动化将很难实现。
自动化设备的智能监控也是格力自动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这不仅能使生产自动化,而且也能使管理更加现代化。另外,格力的自动化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已经在某些工序的样机上进行测试,预计2016 年春节将实现普及扩展。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产业线的布局,包括工艺的调整,格力还专门在2015 年6月成立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对20 个品类的产品系列和六大块的产品基础,重新整理标准体系。
机器人研发试水市场
自动化实施方案中不可或缺的是机器人。格力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据了解,格力第一代的机器人是在2012 ?2013 年成功研发生产并投入使用的,第一代机器人本体是外购的,但是整个集成方案的核心是由格力自主研发生产。格力有关负责人甚至向《电器》记者透露,在2015 年底前,150kg 左右的机器人,格力基本上可以全面实现自制,包括各个零部件、集成方案、控制系统等。
谈及机器人,格力工厂几乎各个生产工序都有它的身影。在钣金车间,冲压联线机器人正挥舞着机械手忙碌在各道工序之间,完成以往需要多道工序的生产。在烘干工序,因为烘干的内部温度和外部周围环境温度比较高,现在基本替代为机器人。格力员工笑称烘干上线机器人和烘干下线机器人为“两器”。在焊接工序,无论激光焊接还是切焊,包括打胶、检漏等,机器人臂展上夹持检漏仪,可以实现自动化轨迹的检漏。同时,对于重量重和温度高的物体搬运,格力已全部实现由机器人操作。
据了解,格力机器人的全面量产是从2015 年初开始的,目前每月产量为80 ?100 台,并且同型号的机器人格力的价格大概是市场主流价格的1/3,且效率提升20%。
受限于厂房和产能,格力并没有立刻在机器人产量上发力。但是格力已经在珠海、武汉投建两个智能装备产业园,包括非标设备在内,年产值能够达到30 亿元。
当谈起未来针对机器人的规划时,格力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使用的机器人基本都是通用型,叫工业机器人。在未来的规划里,格力将研发与机床和设备的关联产品,包括感知型、服务型的智能机器人。目前格力的机器人主要是应用在工业领域上。
制造升级效果明显
据了解,从第一版自动化方案提出至今的三年,格力已自主研发出近100 种自动化产品,涉及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 多个领域。
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自动化要求会越来越高,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只会将越来越大。尽管短期内制造业自动化改造不能一步到位,但机器人的前景被持续看好。这也将成为格力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如今,格力的装备制造布局已经覆盖到数控机床、模具等产业。格力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格力制造的各类产品的品质将明显提高,尤其是对产品制造的核心品质关键控制区的提高非常显著。
格力有关负责人表示,2013 年?2015年6 月,使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替换出来的岗位已经超过5000 人次。虽然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但格力没有炒掉任何人,而是给予工人不断的训练和培训。
同时,自动化的提升也提高了生产效率。2014 年,格力产值为1400 亿元,员工约为8 万人,人均产值接近180 万元。据三四年前的不完全统计,格力人均产值约为100 万元。整个人员结构发生变化,技术含量的岗位人员占比、研发人员的占比越来越高。
格力有关负责人称:“格力要从单纯的家电制造向装备制造进行产业拓宽,或者叫产业下沉,产业要沉到基础制造产业,去做那些别人看起来很基础的东西,但不是做普通产品,而做这种高端的、智能的和自动化的产品。”
家用电器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征集行业建言的公告
“十三五”(2016 ?2020 年)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我国家电工业能否适应新常态
带来的变化,全面完成转型升级任务,实现全球家电强国目标关键的五年。家电工业需要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步伐,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体现和落实“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精神,为家电工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提出方向、目标和建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决定制定《中国家电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目前,《指导意见》的研究、制定工作已经启动。为进一步提高《指导意见》制定的科学性和行业参与度,使其更好地反映行业发展现实,指导未来五年行业发展方向,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诚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家用电器行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为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三五”发展建言献策。
征集重点:立足中国家电行业实际,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十三五”时期家电工业发展,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政府政策、行业政策及企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推动家电工业进一步发展,加快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
2.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行业核心技术突破,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3.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家电制造转型;
4.积极迎接互联网+ 时代;
5.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打造有国际影响品牌;
6.进一步提升中国家电产品质量和品质,满足国内外市场消费升级需求;
7.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节能环保及智能化水平;
8、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欢迎各企业和有关人士积极参与,可针对以上征集重点或其中某几点,提出意见和建议。
意见和建议也可不限于以上重点。
电工培训的意见和建议范文3
关键词:装表接电;问题;安全;处理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装表接电是电能的供应和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着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合法、准确、安全的用电环境是供电企业和用电户合力创造的,装表接电工作关系到用电户和供电企业的公平交易,也关系到用电的安全。如何保证供电质量,且安全、经济地把电能输送到广大用户,装表接电工作担负着重大责任。通过对用户报装内线工程的竣工验收、装表接电、定期对用电设备的核查,电能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的正确安装等工作,达到准确计量合理收费的目的。而装表接电是业扩报装的最后一道程序,它标志着供用电双方关系的确立,是客户用电的开始,也是供电企业电能计量的开始。而装表接电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还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广大用户的切身利益。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近年来装表接电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下文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装表接电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内各行各业开始广泛应用的基于微处理器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表,具备了准确、快捷地测计电力参数、记录事件、存储负荷曲线、分析电能质量及通信等智能电表技术功能。智能电能表是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是在普通电子式电能表基础上,增加存储、通讯和时钟等模块,实现电能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可支持双向计量、阶梯电价、分时电价等需要,也是实现分布式电源计量、双向互动服务的技术基础。这些功能都是围绕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而增加的,以满足电能计量、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的目的。其电能计量原理和性能与普通电子式电能表完全一样。它在低压用户信息系统建设中实现所有用户信息“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但是在装表接电的过程中,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智能电表在开始运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对于后期电表的安装极为不利。
装表接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窃电问题。窃电是有些动机不存的人通过一些投机手段来避开计量装置,用非法措施不计费地使用电能的行为。一般来说,窃电行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在电力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个人供用电的设施上擅自接线,其用电行为没有经过许可;实行两部制电价,客户私自增加电力容量,非法侵占与电力容量相对应的电费行为;非法改变电计量装置的计量方法、标准,致使计量不准的行为,因为隐蔽性强、查处困难、危害性较大。
2. 供电方案确定流程复杂,部门间协调工作多:从客户申请装表用电到装表完成以后验收,这中间环节流程太多,所以在进行工作中常常因为后期要赶进度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3. 电源点布置少,供电线路线径运行状况不完善:根据《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规定,供电线路电缆主干线必须达到300mm2,架空线路必须达到240mm2。通过对城郊供电线路线径状况调查,仍有城郊结合部的主干线路线径仅为70mm2,而这一区域又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线路线径不够,负荷能力开放不足,要求客户出资改造又不符合当前的营销服务策略;供电企业自行改造这些落后的供电线路,又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改造,这样的线路状况对装表接电工作的难度增加,而且难以满足客户用电时间的需求。
4. 用户表计的故障问题。在现有的装表接电,用户的电表总会出现一些计价问题,这时供电企业有义务迅速地处理用户表计故障,这是供电部门的职责。同时,处理好这些问题,也有利于建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对提高服务品质,树立行业新风尚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为表计计量故障直接影响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之间的关系,所以处理故障问题要坚持事无大小。随着农村电力体制的改革和城乡电网的改造,电能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可是由于使用了一些新型的电子式电表,客户对此褒贬不一。一方面认为电表的灵敏度太强,比以往走的要快,所以要求检验和监督;另一方面一些农村用户,低压情况太多,还有的地方由于报装电容量太低,而实际的容量大大地超过了报装容量,致使表计烧毁。但客户们却认为是供电公司的安装问题,因此都不想赔偿。
对于装表接电工作隐患的处理对策分析
完善服务体系,建立相关服务的配套制度。推行“客户工程进度分析通报”制度,每周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客服人员对客户的工程项目进度进行全面的剖析,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效能和单位形象。主要服务的内容有:
(1)优化业扩供电方案,节省客户投资。
(2)主动深入项目现场,推行现场办公,了解客户业扩工程情况。
(3)实行联络人全程跟踪服务。
(4)限期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在座谈会中设立客户意见专栏和自我设计区,征求客户对电表的安装和装表接电服务的意见或建议;并针对客户的意见、建议或抱怨,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或一对一的信息咨询服务,或有效的失误补救的服务。
2. 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针对电网内部工作人员技能水平差次不齐,加强了培训环节,为确保培训扎实有效,培训中心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邀请有关专业人员授课,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着重加强和巩固职工的技能操作水平,使职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采用考核机制,严把考核关,确保每位职工切实掌握所学技能。培训应主要涵盖智能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基本功能以及智能表的现场安装及接线的注意事项、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和窃电防范及新技术应用等内容。
3. 接电安装的处理经验。工作前工作人员应做好各项安全准备工作,工作中不得操作与工作无关的设备,并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在进行接电安装的过程中,严禁带负荷更换智能表。工作人员应随身携带低压验电笔并能正确使用,开启表箱箱门前和更换表计前应对箱体及智能表接线端钮的金属部分进行验电。科学制订电能表安装轮换计划,轮换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应避免给抄表结算工作正常开展带来影响;换表前应先对旧表进行拍照存档以备核查,换表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将流程归档,并正确回填新旧电能表底度;装表、抄表及库房管理等各岗位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各司其职,形成岗位间的相互独立、监督、制约的防控机制,装拆与退库工作不得由同一人担任。要严格执行旧表退库底度核对制度,表库管理员要按严格执行按照拍照存档的底度核查退库电能表底度制度;对退库的电能表要按规定的时限做好保存工作,保障电费结算工作正常、正确开展。
四、结语
装表接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是存在各种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有些事故发生后因为未造成伤害或伤害轻微,当事人不愿提起,这样一来在同样的情况下,由于没有汲取到经验教训,同样的事故可能还会发生,这是非常危险的。装表接电是电力企业的重要工种之一,它担负着检查验收内线工程、安装、调换电能计量装置并恢复用电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经济利益。在电能的供应和使用环节中,如何保证供电质量且安全、经济地把电能送到千家万户,装表接电工作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作为电力工作者,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改进创新,做好装表接电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练小春.浅谈电能表的安装工艺[J].农村电工,2008(9).
电工培训的意见和建议范文4
一、加大宣传力度
一)听取各类人群的意见及建议,召开专题会议。区就业局和各街镇要分别组织召开村居干部、居民代表、失业人员专题座谈会。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改进工作措施,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二)利用广播“村村响”工程以及网络媒体开辟《就业服务》宣传专栏,加强媒体报道。日报》开辟“就业之窗”电视台开设专题节目。通过《手机报》及短信、彩铃等方式开展宣传。
三)通过发放宣传画、宣传袋、就业服务联系卡”以及电视墙、市政橱窗、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向城乡劳动者宣传就业创业政策。编印《政府帮助就业优惠政策汇编》宣传册,丰富宣传形式。27个社区分别设置就业服务宣传专栏。对当前的就业政策进行浓缩,以通俗易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解析,并依托楼栋长、村组长挨家挨户宣传,扩大宣传规模,做到就业宣传全覆盖。
二、强化就业服务
一)收集、用工信息,设立就业信息员。分别在每个社区设立2-3名就业信息员(未建社区的镇设立3-4名就业信息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就业信息员负责宣传就业政策。收集失业人员就业、培训愿望,并逐户登记造册,建立帮扶档案,全面、准确掌握辖区内失业人员,特别是征地农转非、4050人员和低保户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意愿等,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同时搜集群众对就业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化解群众的负面情绪,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有关就业的诉求。
二)要通过进村入户交心谈心、举办就业典型报告会、创业先进表彰会等方式,加强就业观念的引导。针对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等待、依赖和观望等消极观念。加强正面引导,使他对国家的就业方针和就业形势、劳动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求职技巧等有一定了解,帮助他认清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市场就业意识。
三)针对不同情况和失业人员的不同愿望,实施分类帮扶。通过街镇、社区发放《就业需求登记表》解掌握群众对就业服务的不同需求。区就业局在掌握全区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分别开展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发送、职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把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低保户对象等就业困难群体作为优先服务对象,将帮扶计划具体到人、帮扶责任落实到人,真正为就业对象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确保就业主动帮扶到家。
四)能否为他提供适合自身实际的岗位是关键。一是要完善与经开区、街镇工业走廊、农业三园等用工单位的对接机制,积极挖掘就业岗位。群众对就业满意不满意。准确掌握用工需求,建立用工需求库存。二是要鼓励发展早市、夜市、创业街,以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夜市、早市和创业街自主创业的规划、市政、工商等部门要在市场准入、场地落实、手续简化等方面优先解决。三是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就业困难对象实行托底安置。为每一位失业人员提供三次以上就业机会;对不挑不拣的确保在半个月内安排上岗。四是要积极发展微型企业促进就业,微型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的每安置1人分别给予3000元和5000元的财政补助金额。五是要充分发挥街镇、社区的作用,对街镇、社区推荐登记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每稳定就业半年以上1人给予100元工作经费。
五)实现培训全覆盖。培训要结合实际,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开展车工、电工等园区企业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对“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开展保洁、保安、保姆、月嫂、养老护理、园林绿化等实用技能培训。培训班要开设到基层,做到报名在村居、培训在村居、实作在企业、就业在企业,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三、加强效能建设
一)必须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全面推行群众评议机制。各有关单位在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中。定期开展服务对象评议,适时进行回访,及时优化帮扶措施。
二)有条件的要设立咨询台,完善办事流程公示制度。各有关单位要将办事流程、办理时限、所需资料等内容全部上墙公示。安排专人为群众解答疑惑,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电话号码通过新闻媒体和入户宣传向社会公开。通过服务热线,健全信息双向交流制度。区就业局要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各街镇和社区也要分别设立就业援助热线电话。受理群众对就业工作的咨询、建议和投诉。社区干部要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经常关心群众的就业情况,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
电工培训的意见和建议范文5
一、考察活动情况
访日期间,代表团先后拜访了国外建设省、通商产业省的高级官员,与建设省的有关方面进行了工作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中日住宅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及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广泛的共识。重点考察了国外建筑中心、住宅金融公库、住宅都市整备公团、优良住宅部品认定中心。在东京、奈良、大坂等地参观考察了东陶机器、松下电工、大和房屋等国外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住宅产品展示中心、住宅产品生产线、住宅研究单位及住宅小区。分别与住宅产业界的各类人员进行了座谈。由于是首次由日中经济协会安排我住宅建设代表团访日,日方对此非常重视,给予了热情友好的接待,准备工作充分,使代表团对国外住宅方面的发展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在考察和座谈中,宋春华团长介绍了我国住宅建设的成就,并就我国的住房制度,住房政策,住宅发展趋势,住宅产业化推进措施及中日住宅合作与交流的设想等日方关心的问题作了重点介绍,阐述了我方的观点和主张,对提出的一些问题作了针对性回答。使日方增进了对我国住宅发展情况的了解,增强了对华合作与投资的信心。宋春华团长强调,中日两国在住宅领域的交往十分频繁,作为一衣带水的两个大国,住宅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市场潜力大,合作前景广阔,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重要时刻,双方应高瞻远瞩、本着互利互惠的精神,进行更多实质性合作和交流。日方表示赞同,并强调日方关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改革进程,对我在处理东南亚金融危机问题上,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住宅建设力度、增加住房消费作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大举措表示赞赏。扩大在中国住宅市场方面的合作与投资,是他们长期的目标和优先的选择。日中建筑住宅产业协会副会长泽田先生说,他每年来中国几趟,感到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在住宅产业化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国外花了整整50年的时间解决的住房问题,在中国也许几年内就要解决了。日中经济协会丸山专务也对中国近几年的住宅建设速度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表示惊讶,认为中国巨大的住房需求市场对国外的许多企业都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和开拓市场的机遇,所以作为由国外政府支持的日中经济协会,今后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住房有关的方面,并希望加强与建设部的联系。大和房屋公司董事长上村先生先后50次来中国访问考察,在中国的大连、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投资了六个住宅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松下电工专门成立了中国事业推广部,除了照明电器等已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外,最近专门设计开发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卫生间、厨房成套设备、木地板系列材料及外墙材料,准备在中国建厂布点,其中独资的以粉煤灰掺和料为原料生产外墙材料的生产线将于今年七月在无锡投产。
二、国外住宅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国外各级政府重视住宅建设
国外政府认为,解决好住房问题,对稳定国外国民民心,参与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住房不同于一般商品,不能把住宅作为完全的商品推向市场,政府必须拟订和依照有关法律,制订和执行有效的住房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政府必须从多方面给予资助和支持,保证每个家庭,包括低收入家庭都能有获得住房的机会,使国民的居住生活能充分感受与国外的经济实力相吻合的优质住宅和良好的住宅环境。
一是体现在立法上,颁布了住宅建设规划法、公营住宅法、地方住宅供给公社法等。明确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宅供应方面的责任。法律规定地方政府要经常注意管辖地区的住宅状况。为解决低收入者建设公营住宅,国家在必要时,必须从财政上、金融上及技术上给予援助。中央成立住宅都市整备公团,通过财政融资拨款,民间融资,以综合开发的形式,成片改造旧城区和开发新区,推进城市建设与住宅建设一体化。累计已建成了145万套住宅,其中对万套用于出租。在公团的住宅建设的资金来源中,由政府财政提供的信贷资金最多,占62.1%,从民间融资的占15.3%,政府拨款的占0.9%,各种住宅债券占21.7%。
二是体现在财政、金融的支持。国外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创造了独特的住宅金融公库模式,向普通居民提供长期低息的住宅资金,为解决国外国民的住房,特别是稳定金融市场的利率和资金,发挥了巨大作用,金融公库与住宅公团、公营住宅被称为国外住宅经济的三大支柱。在国外,凡是居民建造或购买的住宅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均可向住宅金融公库申请低息贷款,平均利率比商业银行贷款低30%左右。贴息由财政部门承担。50年来共向1700万个家庭发放了住房贷款,总额达142兆日元,约占国外住宅金融贷款的三分之一。
财政补贴和融资制度是国外建设省指导和管理住宅建设的重要途径,不仅个人能申请,地方政府如住宅建设资金短缺也可向公库或公团申请,而且民间企业也可以通过公库的中长期低息贷款进行各种项目的住宅建设,对一些特殊性质的住宅如老龄住宅、节能住宅、新结构体系的住宅等,还可以申请特殊的财政补贴或低息贷款。财政提供的融资资金来源主要三个方面,一是邮政储蓄归集的资金,约占50%,二是各种退休金、保险费,约占14%,三是政府债券约占6%,总额已达到504兆日地,其中1998年为36.7兆日元,由财政安排的投资去向共12个方面,即住宅、环境整治、卫生医疗、文教。中小企业、农林渔业、国土整治救灾、道路、交通通信、区域开发、产业技术、贸易经济促进。1998年用于住宅的财政投资融资为13兆日元,居12个领域之首,占当年财政投资融资总额的35.6%。
三是体现在税收的支持。国外规定居民购建符合国家政策及技术规范要求的住宅,不仅可申请低息贷款,而且在还贷期内还款的数额可在个人所得中扣除,个人住宅取得的定期收益免征所得税,国外对住宅交易征收的税种有:印花税、登记税、不动产取得税、固定资产税、都市规划税等,其中四种税对国外公民购买住宅,都给予了减税优惠。如购买一套4500万日元的新建住宅,按全额征税(含个人所得税)为123.6万日元,通过减免税收后,仅为6.4万日元,只占成交价的1.5%。
国外的住宅公团、金融公库、公营住宅虽然为国外的住宅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是国营性质的,因此也存在着人浮于事、效率不高,服务较差,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近几年国外国民和社会对此批评较多,要求改革的呼声较高,引起了国会是否把这三个机构民营化的大辩论。这次这三个机构的负责在与我代表团交谈中,也坦率承认这些机构的确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行大力阔斧的改革,但功大于过,机构应该保留,职能及内部机制应该调整,以适应竞争多变的市场。经过国会激烈的辩论,这些机构最终都保留了下来,但是要求在业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如住宅都市整备公团今后的任务是以改造旧城区为主,新区开发则民营化。
(二)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工业化
国外为了大幅度的提高住宅建造能力和建造速度,改善现场施工条件,降低工程造价,取得规模效益,从60年代第一个住宅建设五年计划开始,推行住宅工业化的产业政策,通产省和建设省分别制定了住宅生产工业化促进补贴制度及住宅体系生产技术开发补助金制度,此外还对新部件的生产提供低息贷款。这一战略性的举措给国外的住宅建设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量的住宅部件,产品的生产、组装,甚至全套房屋构配件的生产、加工和组装都逐步转移到了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大量的住宅新产品、新材料、新体系的开发、推广和普及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减少了市场风险,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稳定的质量,较短的工期,低廉的成本,这一目标展示了建筑工业化的魁力。代表团参观参观的大和房屋工厂,是一家设在奈良,以生产加工供应成套轻钢结构体系低层住宅,自动化程序很高的工厂,全厂职工480人,每月可生产900套,7万平方米的住宅,这些加工好的构配件运到现场后每平方米仅需1.1个工日就可以变成一幢幢现代化的住宅了。松下电工设在大坂的生产厨房设备的工厂,从接收客户订货到产品走下流水线只需30分钟的时间。国外居民可以就近到松下电工设在国外各地的服务窗口,通过电脑网络订购厨房设备,由大圾的工厂按客户提供的尺寸要求加工,一两天内就能安装到位。
国外推行住宅产业工业化的特点,一是政府调控和指导的力度大,通产省负责住宅产业结构方面的工作,建设省侧重住宅产业技术开发方面的协调,对涉及多部门需要协调和决策的,则先由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提出意见,由通产大臣拍板。二是突出重点,每个五年计划都确定了一两个住宅产业技术开发研究的重点方向和目标,从高层住宅工业化体系,节能化体系到现在的智能化住宅体系和生态住宅体系,集中优势兵力协同攻关、各个击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目标。三是财政金融强有力的支持,调动企业开发应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积极性,降低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始终把住宅标准化,模数化放在优先位置,为企业实现住宅产品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和供应创造良好的条件,国外对住宅材料、设备、部品、性能、结构、安全性等方面的标准非常详细和配套。五是建立优良住宅部品的认证制度;促进技术进步,奖优罚劣。
(三)坚持生产高质量的住宅产品
在国外,只有高质量的住宅产品才有市场。国外提出居住要以“与环境共生存”为主题,以人为本,创造人与生活、自然与都市相协调的居住环境。从现场考察中,我们感到国外的住宅区,在规划设计方面,非常重视居住生态和环境建设,公益设施配套都比较齐全。在住宅单体设计、平面布局上注重多样化,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在小区管理上突出安全与服务到位。在住宅生产的各个环节,每个产品、部件都有非常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全面提升住宅产品的质量,国外创立了优良住宅部品认定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对住宅部品的外观、质量、安全性、耐久性、使用性、易施工安全性、价格及供应条件等,由建设省指定的国外住宅优良部品认定中心进行综合审查,为了保证认证的公正性、权威性,优良部品的认定有一套从产品标准、性能测试、专家评价、机构认定、推广普及、售后服务、保险赔偿等方面的方法和程序。在筑波还专门投资新建了检测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每个受检产品都要在该中心经过严格测试,过五关斩六将。如对一个普通的门锁的性能测试,就要由机器人作20万次的模拟开启试验,住宅的材料,需要在仿真的恶劣气候条件下,经受声、热、光、风雪雨霜长时间的实验。一些大型企业如松下电工、TOTO公司等,也建立有自己的产品检测中心,以保证每一个开发生产的产品的高质量。
三、工作建议
(一)应加强双方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此次访问,我们感到,中日在住宅方面的交流已持续了多年,双方彼此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同时双方也都有进一步进行实质性合作和交流的愿望。日方反映,他们愿意把日方的住宅技术、产品提供给中国;而且一直在进行市场的开拓工作。但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适应中国的现状及生产习惯,如何在中国普及和推广,希望在中国各地举办国外住宅产品技术的展示活动,以扩大影响,他们希望得到建设部的支持。为此,可否考虑建立中日住宅产业协商制度,中方以住宅办为主,日方以日中住宅促进会为主,吸引中日企业参与,在住宅领域寻求更密切的合作。中方的许多建材和住宅部品价廉物美,进入国外市场很有竞争力。关键是要符合国外的产品标准及其他方面的要求。为此,双方希望在住宅标准、模数、产品认证等方面加强协调。日中住宅促进会、国外住宅产品认证中心、国外建筑中心等均表示可以为中国的建材和住宅部品进入国外市场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推进。国外的轻钢结构体系、节水型抽水马桶、外墙材料等具有比较强的开发生产能力,技术上也比较成熟,也是国内急需的。可考虑采取技术引进、合作合资办厂等方式加以引进消化。由于这些工作需要有一个具体单位,建议由住宅办牵头,就上述内容提出具体意见,经部内协调后,在适当时候再与日方交换意见。
(二)做好第三期JICA项目
国外资助的JICA项目,第一、第二期即石家庄联盟住宅试验小区,中国住宅新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经双方的努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次访日期间,日方主动提出愿就第三期JICA项目进行磋商。为此,我方应积极争取,抓紧项目的选择和论证,确立项目实施单位,可优先考虑住宅物业管理或住宅部品的评定技术等方面。建议今年在长春召开第六次中日住宅交流会议期间,向日方提出我方的倾向性意见。关于住宅新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目前培训生源不足,培训面较窄。建议针对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加强对这方面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上可考虑增加去国外实地考察的内容,日方已表示将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三)加快制定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政策
我国的住宅建设量大面广,推行住宅产业化有广阔的前景,就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快研究制定我国有关的住宅产业现代化政策,要加强和完善住宅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抓紧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论证修改工作,争取尽快颁布实施,以便于设计、施工、生产企业协调行动,全面实现尺寸配合,从而取得功能和效益的最优化。为下一步在模数协调原则指导下,组织以住宅部品为中心的专业化、系列化和社会化大生产打下基础。鉴于国外的优良部品认定制度对提高国外住宅质量,降低成本所起的关键作用,我国应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特点,建立中国住宅部品的评定和市场准入制度,并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目前我国的钢铁产量过剩,建议与国外合作,研究开发以轻钢结构为代表的小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组织技术攻关和引进关键技术,提高住宅体系的编制水平。要继续抓好康居工程的试点工作,带动住宅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电工培训的意见和建议范文6
关键词: 电工安全培训 建议思考 培训方法
1.引言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从各类报刊、杂志中耳闻目睹了许多安全事故,所有经历和感受使我不得不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新审视和定位。对一个生产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命脉,而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必须拥有一批知安全、懂技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安全教育培训承载了安全、技术、素质的重责。没有接受文化教育,在现实工作中可称为“文盲”,没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在生产工作中可称之为“鲁莽”;“工作鲁莽”,没有安全防范、自保、辨别意识的员工可称之为“隐患职工”,隐患职工造成了安全事故,所有生产事故的原因都是个人安全思想意识低,安全观念淡薄,不能有效辨识作业环境的危险性,不能认识作业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归为缺乏教育。在思想意识上形成“模糊安全”,所以,我们谈安全、说安全,首先要认识安全和“安全教育培训”,为此,根据我参加的省级安全培训课程,结合目前安全培训形式,谈谈个人对电工安全培训的见解。
2.对电工安全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提高各级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及班长等教育培训工作,可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自觉性,促使他们关心重视安全生产,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有效遏止事故,违章作业等于自杀,领导违章指挥等于杀人,要遏止事故、杜绝事故,通过开展全方位扎扎实实的安全教育培训,灌输各种各样的安全意识,逐渐在人的大脑中形成概念,对外界生产环境做出安全或不安全的正确判断。
安全培训工作可大大提高队伍安全素质,安全教育培训体现了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覆盖生产,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最终到“我会安全”质的转变。
3.对企业职工电工安全培训的意义
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是安全生产的主要目的之一。没有重视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可能做到安全生产。现在的普遍情况是广大经营者、劳动者的安全意识非常薄弱,正是这一因素导致安全事故越来越多,本可以避免的一些事故层出不穷地发生。所以,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安全培训,要求大家重视安全生产意识。
增加安全生产知识,有了安全生产意识,并不能遏制安全事故发生,还应具备丰富的安全生产知识,很多企业员工对安全事故有个大概认识,对具体安全生产知识、理论并不熟悉,安全培训旨在提高大家这方面的知识。
消灭安全事故的苗头,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如何有效地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涉及企业平时的管理事故,特别是隐患排查制度是否得到严格执行。通过安全培训,可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隐患排查,从而在源头上消灭安全事故的苗头。
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安全事故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成功开展安全工作的唯一标准,通过安全培训,大大提高各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继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对电工安全培训完善的建议与思考
目前,电工安全培训工作存在一些欠缺的地方,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重形式,轻过程,安全培训流于形式,为了完成“硬性指标”而“应付对事”,走过场。二是学员培训过程中经常抱怨,上课不认真听讲。三是培训方法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
我校接受安全培训的对象是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和刚毕业的学生,在严格按照国家安监部门的教学大纲,省编教材编写教案组织教学时,培训教学必须从学员学习特点出发,教学时教师、学员的双向活动,教师传授知识时要提高培训学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员通过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的能力。课堂上,电工安全培训教师要创新培训方法,加大实践方面的培训,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能增强培训效果。培训方法应根据受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实用性和重点。否则,不仅达不到培训应有的效果,还有可能使受培训者产生逆反心理。我发表拙见,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4.1案例教学,以案释法。
针对学员文化水平不一,掌握知识参差不齐,对枯燥的理论教学,既不感兴趣,又缺乏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对身边发生的生产安全典型事故进行分类整理,对各种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何防范,以及发生事故后如何处理,等等,对学员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知识培训。
从以往发生的各类事故教训来看,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差、“三违”现象久禁不绝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大都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训。所以在职工安全培训中,要充分利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案例教学以案释法,既可以消除学员对学习安全知识理论的畏难情绪,又可以尽快使其从单纯工作角色进入学习型角色,把已有的对安全知识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电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使大家真正理解“条条规程血染成,不可再用血验证”的含义。特别是在一线工人的培训班上采用案例法,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用案例时,应注意实用性、可操作性,发动学员一起积极主动参与,对案例进行分析,给其诊断,找出病因,结合所学理论,结合单位安全现状做出正确分析。
4.2研讨结合,增进互动。
研讨结合教学,目的是深化“讨论式”教学,同时接纳“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探究”因素,通过增进互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员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和实现。安全培训学员有职业经历和社会经历,是带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成人;学员是培训课程活动的主体;整个过程不仅是学习资源的摄取者,还是经验的携带者,是学习资源的贡献者,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源。采用研讨式教学,能使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集在一起,用开放、互动的方式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4.3一体教学,形象直观。
在安全培训教育中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内涵是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员,向以学员为中心如何“教会”学员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为中心转变。这种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增强安全培训效果。
5.结语
通过我多次参加省级安全培训,学习相关《安全培训教师培训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案例》、《现代社交礼仪》等项目,我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人为本”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是该项工作的重要核心。只有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才能提高人们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增强安全素质,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只有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持证上岗,按安全标准工作,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只有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个个懂得安全”的强烈气氛,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才能提高本质安全度,较好地防止和遏止重大事故发生,推进安全生产,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