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范文1

Zhou Pingfeng; Zeng Weijia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 510545)

(Southern China Business College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545,China)

摘要: 研究性学习需要理性的引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是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基础;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使研究性学习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指明了出发点和归宿;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所有的形式;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观点揭示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

Abstract: Research learning needs rational leads. Rousseau's naturalistic education is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research learning; Dewey's "five-step approach" makes the research study from the conceptual level to practical level; Rogers's humanistic theory thinks that the research study indicate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Luna's structural theory provides all the forms for the research study; Suchomlinski’s idea of "enable students to conduct independent mental" reveals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study.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心理学 教育学 基础

Key words: research learning;Psychology;Pedagogy;foundation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12-02

0引言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它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科学地实施高校研究性学习,需要理性的引领,否则会落入“盲动”的误区。鉴于此,本文仅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研究性学习的来龙去脉。

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是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基础

卢梭是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爱弥儿》是他写下的最勇敢和最有成就的著作之一,这本小说通过论述主人公爱弥儿及其未婚妻苏菲的教育过程,提倡自然主义教育。他认为人生来具有自由、理性和良心的秉赋,顺乎天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并实现善良的社会,故教育应受天性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

卢梭把儿童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认为儿童有一种潜在的发展可能,而教育就是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环境,使其充分地实现这种可能性。他的教育主张被视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在教育界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大革命。杜威也认为,卢梭的关于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和根据儿童的需要以便发现什么是天赋的能力的主张,是现代一切为教育进步所做的努力的基调。也就是说,教育不是从外部强加给儿童和年轻人的某些东西,而是人类天赋能力的生长。人天生具有研究的欲望,教师应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研究的机会。从卢梭那时以来教育改革家们所强调的各种主张,都源于卢梭的观点。由此可知,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思想基础。

2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使研究性学习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杜威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学理论对当时的美国乃至世界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他重视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推崇科学实验的方法并运用于教学法研究,提出“教学五步骤”。

“好的教学必须唤起思维”是杜威教学方法的一个根本性指导思想。杜威认为,教学的步骤必须依据思维的步骤。他把思维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疑难的境地;指出疑难点所在的位置;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在行动中检验假设。根据思维的五个步骤。①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活动;②在这个情境的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③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④有条不紊地展开解决问题的方法;⑤通过应用来检验观念,使观念意义明确,是否有效。由此可见,教学五步骤使学习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者自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使教学与学习者的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扩大了学习者的知识范围,锻炼了学习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因而,教学五步骤使研究性学习从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推进了一大步。

3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指明了出发点和归宿

罗杰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至今魅力不减。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在今天仍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罗杰斯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变化与成长,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成长的人,即培养人学会学习。他强调,“教人”比“教书”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创造一种能够促进有意义学习得以产生课堂气氛。通过教育环境气氛的不断改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罗杰斯还指出,教师要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学习的决策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单独或协同制定学习方案,学习的目标着眼于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内容退居第二位。学习的方法主要是自由讨论,自由研究。学习的评价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做,学生个体提供自己的学业进展的证据,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评价表示关心的反馈。自律是学生学习达到目标的条件,学生把自律者看成自己的一份责任,无需外加的纪律。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主张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教育的首位,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研究性学习指明了出发点和归宿。

4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所有的形式

布鲁纳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认知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接受信息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认为具备一种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获得零散的知识更重要;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布鲁纳提出了以训练和发展学生智力为目标的“发现法”。他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出同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中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中而不是在被动的灌输中加速认知结构的个、发展和改变。强调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东西,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布鲁纳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为此,布鲁纳对教师提出了如下几条教学原则。①支持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重要的任务或问题;②支持学生对所有问题的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利用他们作为激发学习的基础;④鼓励各种想法进行尝试;⑤提供机会并支持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由此可知,建构主义教学一般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组成,建构主义学习论所倡导的学习包容了研究性学习所含盖的所有形式。

5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观点,揭示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是20世纪前苏联的伟大教育家,和谐教育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中心,从这一中心出发,引出了他一系列教学论上新颖观点,其中“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最引人注目。他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一文中明确指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不是消极的掌握,而是去获取,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如果学生的抽象的概念、结论、判断是他们在研究和分析周围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他们就能养成一种宝贵的脑力劳动的品质――即不仅通过直接观察,而且以间接方式去研究、认识和探索事实和现象的能力。”①可见,苏霍姆林斯基独到的见解对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作了精辟的论述,学习者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独立的脑力劳动去研究、分析、发现,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并形成习惯、品质、信念;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独立的脑力劳动。

综上所述,心理学和教育学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性学习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在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从学习的内容来看,研究性学习提倡从学生理念来看,研究性学习是个体独特学习方式的体现,应该在遵循个体独特性的基础上来实施研究性学习。

注释:

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经验的教师在进行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特别是文学和历史)的教学时都能熟练地运用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法。在这些学科方面,让学生进行独立工作的可能性是很多的,只是要正确地利用这种可能性,”“研究性的学习法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都可运用”等等.

李月英.论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实践.中国教育学刊,2001,(5).

参考文献:

[1]陈德琥.现代学习方式[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周采.外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黄希庭.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范文2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活动理论 教学设计

活动理论在本质上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背道而驰,主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推动学生更好发展则需要主动投身到活动过程中,从而形成学习对象和自我的双向模式建构。其中,以活动理论为主要依据,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可合理地将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下面笔者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进行阐述:

一、准备阶段

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准备阶段,一般分为分析和设计两个环节。其中,在分析环节,老师应该通过全面了解明确学习目标,并以此作为开展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出发点[1-2]。笔者主要针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分析两个方面:

其一是学习主体分析。其中,由于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也处于优势阶段中,大部分中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抽象逻辑思维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同时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保障思维更加清晰和准确。除此之外,中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创造性思维能够迅速发展起来,追求个人的色彩、系统性和结构性为主要目标。通常情况下,在中学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问题为切入点或者以任务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点和实际应用技能。

其二是学习内容分析。当前主要采用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和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等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通常情况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下列几项内容:第一,坚持由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点,深入分析。首先要求老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先讲解全面概括的知识点,再将各个知识点和内容逐渐深入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刚接触陌生知识领域的过程中,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理论思想,才能进行更加系统的分类和归纳;第二,当学习的内容的难易程度高于学生的理解程度,便应该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通过前部分内容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后部分知识。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主要任务是设计具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通过分析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提出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案。通过这点能够清晰地看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通常情况下,设计环节主要包括下列几点内容:一是学习活动的任务设计;二是学习环境设计;三是教学活动设计;四是范例作品和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

二、实施阶段

将精心设计的学习方案,通过应用多种媒体设备和使用多种信息资料,这就是课堂教学实施阶段的主要目标任务。通常情况下,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在实际阶段主要采取下列几种方式:

其一,以任务为主体。以任务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任务内容的设计。其中,任务设计主要包括封闭型任务和开放型的任务。所谓封闭型的任务主要是指每个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都应该通过自主学习而完成的任务。其主要包含的是学生尚未学习过的新知识,如如何插入一幅图形,并让其文字协调合理地环绕在图片周围;开放型的任务则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探讨。老师常常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制作电子信息作品。

其二,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由于大部分计算机游戏具有趣味性强、操作性强和直观性的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张扬。其中,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编写一些较为简单的游戏程序。让学生能够在编写游戏程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其三,以问题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并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有效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阶段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两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评价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而及时改正和调整学习方法。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设计,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通过加强学生间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范文3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石,决定着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基础教育的必然要求。联系实际,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四要注意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创新是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很多国家都把创新看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制定相应的创新发展纲要和目标。美国的国家管理协会(the 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成立于1908年)以创新美国为主题,制定了一份最终的研究报告,来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及教育方面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并明确指出美国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增长依赖于美国的创新能力。日本于2007年制定了“创新 2025”国家长期战略指导方针,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及环境、能源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创新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创建创新型国家。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应该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思考,发掘学生积极求知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创造性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想象力是创造力的萌芽阶段,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创造性的想象力表现为不断地改造着旧表象,创造新表象,赋予抽象思维以独特的形式。想象力还是创造力的源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想象开始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学生思维开阔,富于想象,把目光投向遥远的未来。如果一个想法看起来不荒诞,那么这个想法也就没有什么希望。谁敢说公鸡下蛋的事,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一天不会变成现实!人类几千年飞天的梦想已成现实。儿童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当十来岁的孩子写出被子带有阳光的味道时,你不得不惊叹其富有诗意的表现力;而当他画出太阳公公的笑脸,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和平鸽展翅飞翔,给这幅画起个“快乐的天空”的名字时,你不能不为其丰富的想象力折服。有人把童年比作一场梦,孩子们就是梦中的主人公,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孩子们的想象力挖掘出来,说不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任何抹煞儿童想象力的教育都是不敢想象的,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想象力也应该不断丰富,知识的增长不应该与想象力的培养背道而驰。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扫除模式化思维障碍,鼓励学生去大胆地想象,对已有的材料展开联想,让学生的想象之花,结出创造之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一切科学发现和创造的必要条件。它要求学生在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比较事物及知识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自觉掌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激趣就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而不应该使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从而摆脱传统应试教育中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尴尬。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准备实物教具,教师在课堂上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学生还可以利用实物教具来复习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慢慢地引导。一次,美术老师在要求学生在画河边垂柳之前,仔细观察垂柳的形态。等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高兴地指出部分同学认真观察了垂柳的形态,因为这部分同学画的垂柳的枝条并非全部耷拉着,没有生机,而是枝条末梢微微上翘。同时指出这就是垂柳生命力的体现,使学生理解了观察力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相应知识,获益非浅。还有一次,老师先举例介绍能被三整除数的规律——即所有位上的数字加起来能被三整除,这个数就能被三整除。然后连续写出任意几个能被九整除的数,让学生思考观察能被九整除数的规律。果然几分钟后,有学生说出其中的规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强的学生往往兴趣广泛,性格乐观向上。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勤学善思会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思考问题,提出合理的不同的看法。“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人云亦云的做法,那是鹦鹉学舌,永远也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如果不会创新,仅仅重复前人的知识,那么人类永远也不会取得进步,其结果是永远保持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学贵有疑,然后才能有所突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类发展史表明,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不断被证明而又被否定的。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不断进步。从根本上说,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会学习,不会思考的人,也不会问问题。所谓会问,具体地说,一要会问“为什么?”,追根溯源,这是提出问题。先提出问题,然后才有所思。二要会问“如果…,怎么样?”,展望未来,这是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固然可贵,但想办法解决问题更让人可敬。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为找到合适的灯丝,尝试了近千种办法,都失败了。有人劝他,他却不然,乐观地说他至少已经证明近千种不可行的办法。凭着不屈不挠的钻研精神,最终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发明了电灯,在人类科学和文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联系实际,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和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求异和创新。比如,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语文或英语教学中就课题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力的培养必须要处理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纯理论教学的关系。当前的基础教育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通病,也是传统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在这种形式下,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纯理论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能力。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固然重要,但不会运用,仍然等于白纸一张。任何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都是为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学以致用。工业革命时期很多的技术改造和发明,都是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创造的。可见实践的重要性。完全的理论教学无异于闭门造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联系实际,在英语教学中,口语和书面语表达可以看作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点和知识点的讲解则属于理论教学。两方面的教学恰如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要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基础教育阶段计算机课的教学能很好地体现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机本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但如果教师仅仅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永远也不会操作计算机。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来抓,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作者:阳海华.《浅谈语文课的创新性思维培养》.ht88.com.育星教育网 2005-4-18 

[2]作者:未知.《谈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exam8.com.考试吧.2007-01-27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范文4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教师教学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分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足成为了课程改革实施和落实的最大障碍,课程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瓶颈”。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是落实好新课程的关键。

一、传统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传统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过多地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学习更加关注。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定论为宗旨,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师要对教材全面掌握,深层次的挖掘。教学内容上重视按照学科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实行分科教学,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主要对教材中的现有知识进行直接阐释。在教学监控方面,注重终结性评价,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试卷以及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改革的核心目标。然而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阵地,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践行者是这一系统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1.教学认知能力的要求

(1)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按照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实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与技能得来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学目标设计时还应注意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也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教师首先在其课堂教学的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陛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

教学设计能力具体表现在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的能力;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本文所指的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指课程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和教学方法设计能力。

(1)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层次的掌握。做到眉目清楚,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材实际是为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把握标准。教师首先要分析这些素材中自身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品格因素等;其次考虑如何将这些因素拓宽、扩展,最后确定本节课对学生终身打基础的素质进行重点开发和培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2)教学内容设计能力。传统的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各个学科的内容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设计内容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已学的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形成较大规模的知识体系,在各学科之间建立科学的联系并保持科学的衔接,各学科内容不仅突出知识教学,而且更突出智能教学、学会学习教学、非智力心理品质教学和品格教学。

(3)教学方法设计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他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自己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外塑的结果。未来的教育方式正向更加开放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5.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看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规范纯洁、鲜明生动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应注意语言使用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对非语言表达要求是,例如课堂教学中,目光是教师给学生传递信息时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使用非言语行为时要恰当、适度,应是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对于教师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必须形成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4.教学监控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要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要具备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评价的目标要综合,方式要多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新的历史重任。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标准。由于过程和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与技能更不可测量,加上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前两者,结果,课堂教学仍然主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师在写教学目标晡总会将其三者写上,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了吗?尤其在中学教学中,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能正因为不可量化,所以在实现方式上也显得难以把握,有些教师为了实现三维目标,在某个教学环节强加进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者专门留出一个环节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以上都说明教师对于课程标准还没有掌握理解清楚。

2.教学方式技术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中小学公开课的课堂,都会用多媒体。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有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吏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但有时反而帮了倒忙例如,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无数朵鲜花争芳斗艳,河岸上一排排垂柳,长出嫩芽。如果教师用画面展示其景物,可能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时运用课件不当,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如果教师能够亲自在黑板上画出这幅美丽的春天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出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操纵教学的现象,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学方式技术化。

5.注重课堂教学表面,忽视教学的本质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然而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表面,却忽视教学的本质,也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例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几乎在小学的课堂上都会看见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然而,仔细观察发现多数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给专家或听课教师的感觉场面很热闹,但是实质上当师让学生回答讨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自己的想法,并没有代表小组。这反映合作学习没有落实在教学的本质上。以上隋况表明教师对教学只注重表面而对学生的发展却忽视了。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

1.独立思考和学习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要学会独自思考,即认真地反思及总结,独立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如何将理念转成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要深思的事情。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深人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例如教师要备一节课,首先应该是自己先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基础,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来。这样的过程,凭的全都是教师自我的积累,发挥的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

2.同行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人才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其中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新时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合作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交流与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展示给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教师也在身体力行他们所倡导的信念;作为一个集体,教师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通过分析材料、计划及共同努力,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所以,与同行交流合作,是教师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3.学习书本与理论

教师学习,是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是保持自身素质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从教室的认知能力到教师监控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对教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那么知识来源于书本上的理论,书本理论是教师最直接、最简便地吸收新的理论的来源。当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打开理论书籍,可能使你茅塞顿开。教学的知识是不变的,但是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多变的,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观念的输入,才能觉醒,才能去比较、反思,才能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回到课堂再实践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范文5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改革路径

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主体性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等教育模式的纷纷涌现正是为适应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模式的改革,但不论如何改革,都离不开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研究“教”与“学”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地方师范院校是为培养地方教育师资服务的。为体现师范性和教育性,培养出合格的中学师资,教育心理学已成为地方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如何改革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其在培养肩负未来地方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直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地方院校教育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地方师范院校的调查,许多院校只开设了心理学而忽视了教育心理学。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不能掌握“学”与“教”的规律,如何能提升自己?如何能更好地培养祖国未来的花朵呢?部分地方院校在没有开设心理学的条件下就开设教育心理学,无视课程开设的规律及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规律。随着我国地方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教育心理学要求的日益迫切,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日益强烈。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师资方面存在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与专业课相比,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人员的安排上表现出年轻化和低职称化。他们缺乏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对师范生的素质和师范教育的要求知之不多,仅限于书本,更不要说理论联系实践了,不能真正实现高师公共课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即便安排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由于科研任务重,大部分地方院校仍然以科研能力评价教师水平等因素,很少有教师真正乐意为教好该门课程而花费很大的精力备课。这就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离、本本主义,缺乏针对性等现象,令公共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价值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二)教材内容存在问题。大部分教育心理学教材内容庞杂、安排不一。有的以教育心理学为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却添加了许多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及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俨然成了心理学知识的大杂烩。由于对部分知识的歧视或偏见,有的学校在自编教材中随意去掉技能学习等部分章节的内容,有的即使教材上有,在教学时也会因考与不考的因素而随意篡改。同时,有的教材观念相当陈旧,知识点条块分割严重,缺乏内在联系,学生易产生内容枯燥、无用、难以掌握之感。

(三)教育心理学教学存在问题。首先,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从各个地方院校的公共课的实际教学看,基本上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少相应的辅教学手段,如实验、课件等,有的即使使用课件也仅仅是文字的呈现,致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这也是导致学生逃课的原因之一。其次,学时数量偏少,一般是36或54课时,这些有限的学时必须面临大量的教学任务,造成时间少、任务紧,部分教学内容只能蜻蜓点水般一点而过,很难深入、全面地进行讲解。另外,上课时间安排欠佳,为给专业课让步,大多数上课时间被安排在上午最后两节课或下午甚至晚上,此时,学生精神萎靡,教学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最后,学生专业混杂,人数较多。目前,各校大量扩招,给学校师资带来了很大压力,教育心理学基本是合班上课,人数特别多,有时甚至专业混杂。面对如此一个超级大班,教师要面对各个专业的不同需求,在各个领域的知识联系、实践运用就显得分散,形式上更抽象,教学实践存在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实施,只能纸上谈兵。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改革路径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师范生是现在的学生、将来的教师。他们既是学习者,又是将来的授业者。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就成了改革的中心内容。自我国1993年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以来,教师专业化确定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教师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学科专业知识是由各学科的专业课程构成的,教育专业知识即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它由专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类课程知识构成,这些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教学实习等。目前,许多地方师范院校用公共教育心理学取代了公共心理学。在此,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了教育心理学的改革路径。

(一)调整课程体系的路径。目前,教育心理学教材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21世纪规划的教材,也有各个院校的自编教材,各类教育心理学教材内容繁杂,以概念、原理为主,内容生涩、难懂。在现阶段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针对以上不足,就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内容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重整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靶子,只有靶子放置到位,射击者才能明确其具置,才有可能射中靶子,实现目标。目前许多人把目标分为三级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应调整为:在认知上,重视概念、理论基础,了解新的发展趋势;在能力上,重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能力;在情感上,注重学习过程、培养乐学爱学的主动探究精神。2.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只有通过良好的课程内容,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内容的重构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优化课程结构,将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分解为五大部分:绪论、学生心理、学习心理与理论、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突出心理理论部分的基础知识,厚今薄古,缩小旧理论的篇幅,促进学生了解学习、学会学习。在学生心理部分突出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采取的教育方式,为其将来的教学做铺垫。其次,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中吸纳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热点议题及社会生活中的

一些典型教育问题。同时,一些课程内容(如学习策略)尽量与学生的学科专业紧密结合,这样既能指导学生现在的学习,又能为其将来的教学提供参考。3.注重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实践既能检验理论的真伪,又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以及如何运用。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变成活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能力。

(二)优化教学体系的路径。教学体系的优化主要从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学评价两方面进行。

1.优化教学方法、手段。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手段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是最佳的,其评判依据有两点:一是适合教学的主题,二是符合学生特点,能抓住学生的眼睛、耳朵。只要能达到这两个方面的就是最好的。因而根据不同的主体及学生的特点,可以随机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传统讲授法,主要针对一些概念性的、基础性的问题,但是尽量少些,因为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2)课堂讲演与讨论。多用于基本理论问题,如心理发展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等。(3)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多用于基本规律问题,如学习策略的运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社会规范的内化等。(4)观察与案例分析。让学生观摩典型的课堂教学录像,或深入中小学课堂听课,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学的优劣,并提交书面案例、分析报告。(5)多媒体技术多用于呈现一些生动、形象的案例及图片,它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使所讲授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6)专题讲座。主要针对一些社会性的问题,如这一章节的学习前,可以针对新一轮的“知识无用论”,开展一次讲座,还可以针对学科专业就学习策略,开展学习方法的讲座等。

2.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兼顾课堂表现(20分)、结业考试(40分)、论文撰写或作业(40分)三个主要形式,满分为100分。课堂表现包含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课堂讨论情况、提出创造性见解等情况。结业考试主要采取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不仅考察知识面,还注重考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情况。

(三)调整、优化师资配置路径。一切教学改革的最终实施者都是教师,因此有人认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技能。这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教师之间的团体合作。为了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可以经常派遣年轻的老师去观摩、进修。也可以组织教师组成团队,大家互相讨论、协商,共同准备课程教学,共同促进。最后,还可以让有经验的老教师经常就不同的内容多给年轻老师上观摩课,提升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总之,公共课的师资力量的提升不仅是教师自身业务问题,还与各个高校的科研至上的态度导向有密切的关系。

总之,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各方的协作才能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陈传锋,陈红.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心理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1):101.

[2]刘儒德,伍新春,姚梅林.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J].心理科学,2004(3).

[3]邓志军.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浅析[J].抚州师专学报,2001,20(4):94-95.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范文6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修养 想象 实践 创造力

职业教育的根本点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事实上在我们对学生就业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学生的专业修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体现。正在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也同样提倡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审美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使学生拥有较好的专业修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教学中,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如早晨,那迎着你上学的澄碧如洗的天空,灿烂的云霞,辉煌的朝日,欢飞的鸟雀,晶莹的露珠;还有那雨过天晴曾出现的彩虹,这样的美,你们是否有感觉到呢?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指出的:“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不仅风景是美的,那动物也是美的,如长颈鹿身体构成特殊,它伸长脖子抬起头有6米多高等;还有那“缩龙成寸”的“一寸三弯”的盆景艺术在造型上也是很美的。当我们欣赏音乐、听到的不是各不相干、没有意义的音响,而是由节奏、旋律、音色等有机构成的,富有表现力的乐章。欣赏绘画、雕塑,看到的不是杂乱无章的线条、色彩、形体的拼凑,而是可以直接感知美的形象,进入美的领域。

审美感受要从整体上感知事物的美,但不是把客观事物巨细无遗地复印在头脑里。人们的审美感受力的高低强弱,归根结底是由后天的社会实践决定的。比如组织学生郊游,野外写生,让他们尽情接近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园林、花草等景物,通过直接观察生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亲身体验和反复比较那变幻无穷的色彩,具体感受认识它们不同形象特征的美,使审美感受力逐渐丰富、发展起来。一个足不出户,死守书本的孩子,对美的感受能力必然是贫弱的。同时,也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才能促进对事物的感知美和领会美,否则会存在破坏美的现象。

2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包括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甚至称它是“人类一切功能中的女皇陛下”。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例如,月亮的美,使人浮想联翩。以李白赏月来看,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相似联想;待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把明月和故乡联想在一起了;当他说:“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的诗句时,已是用来抒发自己辞亲远游追求理想的感情,对月的欣赏的地步已进入想象境界了;到了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赋予月亮以生命,达到“物我两忘”的地步;他在晚年更写了“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这种超凡脱俗,富于哲理性的诗句。可见,没有想象和联想,就不能进入真正欣赏的阶段。想象在审美判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呢?

首先,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接触自然,热爱生活,怀着纯真的感性亲近自然和人生,留神观察,才能发现、挖掘出生活中更多更美好的东西来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美的世界之中。 其次,要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想象是客观的,但不是随意的;是自由的,但不是想入非非的。人们虽然由于生活经历、思想情感、个性气质的不同,给想象染上浓厚的个人色彩,但总还是要受到客观事物制约的。如我们可以把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松想象成一位高风亮节的老者,却不可能把它看成是一位苗条俊秀的少女;不能把春风摇曳的垂柳想象成一个粗壮有力的彪形大汉。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事物审美对象的特征,想象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方向展开。第三,要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大量生动的形象,如体育运动、舞蹈,动物跳跃的形象等等,通过想象、综合、加工、创造新的形象。形象记忆愈生动,情感记忆愈真切,想象也就愈活跃。所以,要教养学生尽可能地积累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情感,增强记忆力,提高想象力。

3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认识和理解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人们对审美对象的评价上,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时,一方面要“入乎其内”进入“角色”,通过感受、体验,被对象所感染和吸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另一方面又是要“出乎其外”,即直接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同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进行理智、冷静的分析和思考,正确、深刻地理解对象的内容和性质,使欣赏活动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把共鸣与鉴赏统一起来。

4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美育教育不只是培养人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创造力。高尔基说过:“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审美过程中,人们观念中形成的美妙的构思,还是属于认识性的东西,还必须自觉地运用技能技巧,进行实际创造,以物质形式来表现出来,才算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审美创造不可能凭空进行,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依据。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劳动创造了美。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总是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产品,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比如音乐用声调旋律,绘画用线条色彩,舞蹈用形体动作,文学语言来表现等等。所以,艺术的物质媒介规范着艺术的内容,决定审美创造的手段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