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范文1
关键词:母婴同室;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护理质量
母婴同室是当代产科常见的护理方案,指足月儿或1500g以上的早产儿在产出后与产妇24h共处一个房间,由产妇亲自照顾新生儿的饮食起居[1]。在住院期间母子共同生活,医疗和其他操作每天分离不超过1h。据临床实践表明[2],新生儿在产出后,肢体上的抚触能使新生儿感到安全及愉悦,有助于刺激新生儿发育。除此之外,母婴同室能促进产妇尽快泌乳,减少阴道出血,促进产后恢复[3]。本研究对本院产科于2010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顺产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母婴同室护理对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产科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42例顺产产妇,设为对照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6.4±3.1)岁,孕周36~40周,平均(39.3±0.5)周,新生儿体重2150~3800g,平均(3120.9±480.1)g,其中男婴22例,女婴20例;选取我院产科于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46例顺产产妇,设为研究组,年龄为20~37岁,平均年龄为(25.1±2.8)岁,孕周37~41周,平均(38.8±0.7)周,新生儿体重2200~3750g,平均(3200.2±510.7)g,其中男婴23,女婴23例。纳入标准:产妇无精神病史;无任何重大躯体性疾病;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性别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产妇在分娩后,护理人员在确认产妇及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的情况下,将产妇送往病房休息,同时将新生儿送往育婴室。在新生儿需要喂养时,将新生儿交与产妇予以母乳喂养。12h后进行第一次喂奶,随后每隔4h喂奶一次。
1.2.2研究组
新生儿产后30min内,清理其呼吸道,擦干其头部和身体血迹、羊水,剪短脐带后将新生儿置于产妇胸部,引导婴儿的嘴触碰,帮助婴儿吸吮母乳。护理人员应称赞产妇在分娩时的表现,并表扬新生儿的可爱,激发产妇初为人母的喜悦感。鼓励产妇通过亲吻、抚摸等肢体接触刺激新生儿的感官反应,增加新生儿对外部刺激的印象。经过分娩处理后,将新生儿置于母亲身旁,让母子进行共处一室。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开展健康宣教,指导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要点、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从旁协助产妇进行更换尿布、喂养、脐部护理等日常护理。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应提醒产妇每2小时母乳喂养一次,并在喂养的同时给予语言的刺激,以柔和的目光与新生儿进行交流,激发新生儿对外部刺激的主动反应。
1.2.3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比较2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病及乳腺感染并发症发生状况。②记录并比较新生儿哭闹次数、上呼吸道感染、皮炎及腹泻发生率。
1.2.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2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3讨论
3.1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行为,而在分娩后产妇需具备照顾新生儿的知识储备能力,使自身能尽快进入母性角色,以此满足其初为人母的愉悦与满足感。传统的产科护理方案强化了产妇的患者角色,新生儿喂养、更换尿布、沐浴等护理工作都由护理人员完成,这不利于产妇分娩后的角色转换。母婴同室护理强调由母亲作为主导角色,而护理人员从旁协助产妇完成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母婴同室作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强调将新生儿与产妇视为同组个体,激发了产妇的早期母爱,通过感官刺激与抚慰等方法帮助建立母子之间的感情,激发新生儿吮吸、拥抱等本能反应,从而达到刺激新生儿生长发育的目的[4]。
3.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后出血为2.2%、产褥病2.2%,乳腺感染2.2%,对照组产后出血7.1%、产褥病7.1%、乳腺感染11.9%,研究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这主要得益于母婴同室过程中护士鼓励产妇及早哺乳,新生儿的吮吸作用将刺激产妇催产素分泌,有助于子宫收缩与恶露的尽早排除[5],预防乳腺感染、产褥病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身体恢复。产妇产后子宫受创,乳腺分泌物多,极易产生感染,而及早促进产妇泌乳则有利于子宫收缩与恶露的排除,进而降低产后出血、乳腺感染、产褥病并发症的发生。
3.3从2组新生儿各项观察指标可知,研究组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为2.2%、皮炎2.2%、腹泻2.2%,对照组上呼吸感染的概率为7.1%、皮炎9.5%、腹泻7.1%,研究组的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因为母乳是新生儿最安全及营养结构最为合理的食物,能增强新生儿机体抗病能力,从而降低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指导产妇开展肢体抚摸、亲吻等行为能使新生儿获取安全感,有助于减少哭闹频率与次数。值得注意的是,产妇缺少有关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极易出现认知偏差,在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可引发潜在风险事件。因此,在母婴同室护理中,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作用起着引导作用,应科学、合理地帮助产妇构建新生儿护理知识体系,并促使产妇认识并发症的诱因以及新生儿照护中的预防举措、注意事项,以最大限度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6]。
4小结
母婴同室护理能帮助产妇构建新生儿照护的知识体系及实践技能,可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荣娟.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86~87.
2万九菊,熊怡,王迎春,等.健康指导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56~57.
3华骅,沈国英.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分析及临床护理路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49~50.
4邵海珍.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77~78.
5徐海宁,李敏香,林望,等.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14(12):1973~1975.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产后访视;健康教育;护理体会;母婴健康安全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39-01
产后访视是医院和产妇之间的桥梁,是医务人员上门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随访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家庭其他成员进行健康宣教,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本文总结了我院所管辖地段的2011年1月-2011年12月170例产妇和171例新生儿的产后访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管辖地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分娩的产妇170人,新生儿171人。
1.2 方法:访视护士分别于产后7天,14天,28天进行访视,了解产妇体温,血压,子宫复旧,伤口,恶露,乳腺,乳汁分泌,精神状态和新生儿体温,脐部,黄疸的发生与消退时间,母乳喂养情况,臀部护理及新生儿疾病发生,头颅血肿的消失情况,并留有咨询电话如不能处理,回院治疗。
结果:通过产后访视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无1例乳腺炎发生,会阴切口感染2例得到及时治疗,发现头颅血肿2例自愈,2例黄疸住院治疗治愈,脐部渗液10例,及时消毒处理,无1例脐炎发生,母乳喂养166例,达98%。
2 护理体会
通过访视体会到,初产妇存在喂养方法知识欠缺,新生儿护理不当,新生儿护理知识缺乏等,通过科学,认真分析指导,给予产妇及家庭极大支持和帮助,达到母婴健康安全。
2.1 心理护理:产妇经历阵痛,分娩和体力消耗,会直接影响产妇情绪。也是产妇精神状态最不稳定的时期,各种精神刺激如婴儿细胞、性别,体型恢复,经济负担等,要耐心倾听产妇诉说,设声处地理解产妇的情感,主动关心和鼓励她们,保持愉快的心情。
2.2 饮食护理:分娩后,产妇无论从身体恢复和哺乳上考虑都要强调饮食重要性,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适当补充钙,铁等,如羊肉,牛肉,豆制品,如奶水不够,还需补充一些下奶的食物如猪蹄炖烂吃肉喝汤[1]。
2.3 切口护理:如剖宫产后观察腹部切口有无渗液,渗血,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如会阴切口嘱健侧卧位每天会阴清洗2次,防止切口感染。
2.4 护理:每次哺乳前用温开水擦洗和乳晕,哺乳后可留一滴乳汁在上,让它自然干燥保护防止皲裂,如严重皲裂应停止哺乳。乳汁未吸空者用吸奶器将其完全吸空,保持乳汁大量分泌。
2.5 母乳喂养宣教:母乳含有婴儿出生后4-6月内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含有许多常见感染性疾病抗体,有助于保护婴儿免遭感染[2],母乳喂养还有助于建立母婴感情,促进子宫复旧,防止产后出血,有助于避免短期内怀孕,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此外,母乳温度适宜,喂养方便。同时还要教会产妇母乳喂养技巧,减少乳腺肿胀及皲裂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3]。
2.6 计划生育指导:如已恢复性生活,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2.7 加强新生儿护理: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保持脐带干燥,大小便后臀部及时护理,仔细观察皮肤,及时发现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产后2-3天出现,5-7天高峰,14天左右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对持续不退者及时就诊。
通过产后访视和护理指导,能发现产妇和新生儿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对她们进行健康宣教,消除了医疗隐患,密切了医患关系,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有利于母亲康复和新生儿成长,是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高国兰.妇产科学.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1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母乳喂养;初产妇;泌乳;
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生长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的物质,而且易于消化吸收,是婴儿最安全、最适宜、最符合其生长发育需要的食物[1]。另外,母乳喂养对减少产妇产后恶露、促进子宫复旧、增进母婴感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初产妇自身独特的特征,如产后身体不适、社会角色骤然改变引起的心理变化及缺乏喂养经验等,对乳汁的分泌及母乳喂养的行为均产生较大的影响,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率较低[2]。为提高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增强产妇对母乳喂养认识程度,笔者对我院近年收治的部分初产妇行产前、产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94例分娩前7d入院待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5.49±6.27)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9.06±1.84)周;分娩方式:自然分娩59例,剖宫产35例;文化程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13例,大专37例,高中28例,初中及其以下学历16例;出生后1min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排除发育异常、严重妊娠疾病及哺乳禁忌症等病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前、产后综合护理干预。
1.2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①产前评估 产前了解并评估产妇身体状态、心理状态、条件及对母乳喂养态度等因素,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详细护理计划。
②健康宣教 产前根据患者情况选取多样形式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包括母乳喂养的优势、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技巧、孕期保健知识、护理方法等。产后根据产妇母乳喂养具体情况,纠正其哺乳的错误姿势等。
③心理干预 入院后护理人员与产妇及家属积极接触,了解其认识误区及心理障碍情况。根据产妇及家属具体情况,进行一对一心理干预和疏导,纠正其错误心理,积极鼓励和安慰产妇,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并在与家属共同鼓励、支持产妇积极调整心态,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通过心理护理干预,使产妇在产前即产后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促进乳汁提前分泌。对于产后应用药物产妇更应加强心理疏导、干预,使之正确认识药物的使用并帮助其正确哺乳[3]。
④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30min内便使之与母体接触并含吮,促进新生儿早吸吮、产妇早泌乳及早期母乳喂养的成功,而后新生儿每2h吸吮一次,以强化其吸吮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并增加乳汁分泌量。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护理,热敷并沿乳腺管走形方向进行按摩疏通,每日2次。对于异常的产妇,应增强其母乳喂养信心,并加强护理,如凹陷或扁平者应将牵拉出并巩固立乳反射及泌乳反射;过小者可使用加乳贴,在哺乳过程中逐渐撤掉乳贴,直至新生儿可成功吸吮;过大者则应坚持喂养,哺乳前用刺激新生儿吸吮。
⑤并发症干预 产妇产后易出现涨奶、皲裂及乳腺炎等并发症。因而,产后应鼓励产妇坚持喂养,加强产妇正确喂养方法及挤奶方法指导,指导其早期进行母乳喂养,喂养过程中勤哺乳,双侧交替喂养,若产妇出现涨奶,则先喂养新生儿让涨奶一侧。
1.3泌乳量判断标准
奶量除可满足新生儿哺乳需要外,可剩余者为泌乳量足;奶量恰可满足新生儿哺乳需要,无剩余者为泌乳量中;奶量不能满足新生儿哺乳需要者为泌乳量少;标准手法挤压乳汁无乳汁溢出者为无泌乳。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所得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喂养情况比较
研究组母乳喂养39例,人工喂养2例,混合喂养6例,母乳喂养率为82.98%;对照组母乳喂养24例,母乳喂养率51.06%。研究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852,P=0.0120.05)。两组新生儿喂养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喂养情况比较[n(%)]
2.2两组产妇泌乳时间及泌乳量比较
研究组平均泌乳时间为产后(35.41±7.63)h,对照组平均泌乳时间为(54.92±10.15)h。在泌乳量上,研究组泌乳量足及泌乳量中者分别有36例和6例,5例泌乳量少;对照组泌乳量足及泌乳量中者共20例,27例泌乳量少。研究组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t=21.068,P=0.007;χ2=11.741,P=0.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产妇泌乳时间及泌乳量比较[n(%)]
3讨论
研究认为,母乳喂养不仅可满足新生儿营养需要,而且在其出生后9个月内与婴儿智力发育密切相关,还对培养新生儿社会情感意识具有重要意义[4]。但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母乳喂养认识不足、产后疲劳疼痛、缺乏相关经验和知识、不能快速适应角色转变等原因,不能尽早正确进行母乳喂养[5]。本研究中,通过对初产妇进行产前评估制定详细护理计划、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产后护理及并发症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诸多可能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予以干预,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促进其尽早泌乳、尽早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对于部分行剖宫产初产妇,因产后疼痛明显,易出现焦虑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反应,抑制催产素的分泌,而使产后乳汁分泌时间延迟且乳汁分泌量减少,因而,行剖宫产初产妇术后除加强心理疏导干预外,必要时还需镇痛治疗。另外,护理除前述干预措施外,及时疏通乳腺管对产妇护理及新生儿吸吮具有重要意义。有些产妇由于乳腺管堵塞可导致乳汁分泌不良、肿胀、相对缩短,导致新生儿吸吮困难,产妇胀痛。具体方法为护理人员将拇指、食指放置于患侧乳晕两侧,其余三指扶托,拇指和食指以适度力量将内乳汁挤出。
参考文献:
[1] 陈小霞.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7):592-593.
[2] 孙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750.
[3] 李盛平.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92-93.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范文4
产后访视是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对产妇及其新生儿在出院后28天内对其进行的延续性健康状况的关注的保健。通过产后访视传播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实施母乳喂养的技巧,护理技能的应用等一系列的保健服务;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防止母婴疾病的发生,确保母婴健康安全。现将2009年10月-2010年9月居住在本镇的产妇及其新生儿的访视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产后居住在我镇的产妇,2009年10月-2010年9月间住院分娩且居住我镇的产妇519例,新生儿522例为访视对象(双胞胎5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例)。
1.2 方法。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及时掌握本村的孕产妇信息,分别对母婴出院后3天内、产后14天和产后28天登门对母婴进行随访,并将访视结果填在统一规格的孕产妇保健手册上的母婴访视记录表中;母婴有异常情况的增加访视次数。
1.3 访视内容。
1.3.1 产妇访视
1.3.1.1 产妇的一般情况。了解产妇出院后的精神心理状态、饮食情况、睡眠情况、有无异常症状及不适,询问大小便是否正常。
1.3.1.2 测量体温、血压及脉搏、呼吸,发现异常及时寻找原因并作出处理。
1.3.1.3 检查和了解喂养情况 检查的胀满程度、乳汁多少、局部有无红肿触痛、有无皲裂、凹陷;了解喂养方式: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
1.3.1.4 检查子宫底下降程度,复旧是否良好,局部有无压痛。注意恶露的性量、颜色、有无异味。检查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或会阴切口的愈合情况。
1.3.1.5 对原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者,对有关疾病进行复查和处理。
1.3.2 新生儿访视
1.3.2.1 了解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情况
1.3.2.2 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皮肤色泽,测量体温、心率、呼吸、身长、体重。评估其营养及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1.3.2.3 检查新生儿脐带是否脱落,脐周有无红肿及分泌物,臀部有无红肿、擦烂
1.3.3 对症处理和保健知识宣教 对母婴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相应处理,需要转诊的及时予以转诊。宣传母乳喂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讲授新生儿护理知识,防止损伤和感染,指导家长正确区分新生儿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督促家长及时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产后42天进行母婴健康体检 。
2 结果
2.1 产妇访视情况
519例产妇,共访视1512人次,有异常症状及体征的产妇随产后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发生的疾病由多到少依次为皲裂、切口感染/愈合不良、血压异常、子宫复旧不良、乳腺炎。出院后3天内、产后14天、产后28天出现异常的人数分别为176人、32人、4人以出院后3天内的异常人数最多,占33.91%。见表1
2.2 新生儿访视情况
522例新生儿中,出现异常情况分类由多到少依次为黄疸、湿疹、脐部异常、尿布皮炎、体重下降及增磅不足、鹅口疮。出院后3天内、产后14天、产后28天出现异常的人数分别为215人、161人、27人,其中以出院后3天内异常儿童数最多,占41.19%。见表2
表2 522例新生儿中异常情况统计结果
3 讨论
3.1 产后访视的重要性。产后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产后康复及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本组产后访视的结果显示,在产后28天内,母婴均有异常情况发生,特别是出院后3天内的访视结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最多,分别占41.19%、33.91%。不及时治疗和护理将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
3.2 产后访视工作利于母婴疾病的防治 产后访视可以早期诊断、治疗、预防产妇及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对保障产后母婴健康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3.2.1 皲裂、乳腺炎的防治 通过产后访视给予产妇母乳喂养技巧的指导,纠正产妇不正确的喂奶姿势及新生儿不良的含接方式,有效防止皲裂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皲裂给予正确的处理,指导注意哺乳卫生,避免恶化或发生感染。本组访视结果显示出院3天内皲裂的发生率为20.81%,通过访视指导,发生率下降明显。对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能及时指导如何进行护理,如何挤奶和增加新生儿的有效吸吮,缓解乳汁淤积有效防止乳腺炎的发生。
3.2.2 高血压的防治 本组访视结果显示产后血压异常的发生率为4.43%,分析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①产前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尚未痊愈。②由于产后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孩子哭闹,睡眠不足、劳累或家庭纠纷致精神不愉快等因素引发血压升高。在产后访视的过程中,访视医生对原有妊娠高血压的产妇给予延续性治疗与观察;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指导产妇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起居,尽快进入妈妈角色;及时与家属沟通协调家庭关系,让产妇生活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缓解生活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有利于血压降至正常。
3.2.3 新生儿黄疸的防治 黄疸在新生儿常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多出现在生后2-3天出现,程度轻,1-2周内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生后24内出现,程度重持续时间长,2-3周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退而复现,常伴有贫血或大便色淡,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在访视过程中,访视医生能及时观察到新生儿的黄疸程度,黄疸儿的全身症状如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及时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儿并予以相应的处理。指导家长对黄疸儿进行黄疸程度的观察,交代注意保持婴儿皮肤、脐部、臀部清洁,以减少感染性黄疸的发生。
3.2.4 脐部感染的防治 脐部感染常常是脐部护理不当引起的,保持脐部清洁是预防脐部感染的关键,产后访视的过程中能指导家长如何进行脐部护理,及时发现脐部感染倾向,予以及时处理,避免因脐部感染导致全身感染即败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范文5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临床资料,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产后2周内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两组产妇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知识和技能等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促进产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应用;效果观察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32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产妇床旁完成一切护理工作[1],此护理模式是以家庭为中心,建立优质服务流程,达到保证母婴健康的护理效果。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为产妇、婴儿和家庭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儿沐浴、抚触、疾病筛查、健康宣教、预防接种等,在护理中让产妇全面监督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为了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产妇采取此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26.73±2.83)岁。体重41~69 kg,平均(52.83±5.03)kg。产妇孕周29~42周,平均(37.23±0.83)周。平均孕产次为(2.33±1.23)次。其中自然分娩81例,剖宫产39例。两组产妇年龄、体重、孕周、孕次、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即由护理人员在新生儿室完成新生儿的预防接种,在新生儿浴室完成新生儿脐带消毒、沐浴抚触等。护理人员向产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组织产妇进行产后知识培训等。
1.2.2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妇与新生儿在相同的护理环境中,护理人员在产妇的床旁完成对新生儿所有的护理操作。具体内容如下:(1)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定期举行分娩知识培训。作为产科护理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工作素养,改善护理服务态度,增强职业责任心,不断提高专业护理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等,定期举行有效的分娩知识培训,使护理行为更加符合要求。加强产妇健康知识教育,向产妇及家属宣传分娩知识,告诉产妇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实施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增强产妇与新生儿的护理舒适度。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结合产妇及家属的实际要求,为产妇提供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实施。在护理过程中,遵循产妇以及家属的意见后,进行新生儿预防接种、疾病筛查等。在产后提醒产妇注意清洁,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合理运动等。在床边为产妇进行体温测量,腹部、切口、乳房、皮肤等部位的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子宫复旧情况,指导产妇采取体能训练,纠正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的错误做法。护理人员详细介绍产后营养等内容,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护理内容的操作演示等。(3)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在产房或手术室出生后回到病房,第2天进行新生儿沐浴,24 h内预防接种,以后每天洗澡抚触、指导智护训练等。第3天开始进行床边疾病筛查,每天进行床边健康宣教等。
1.3观察指标[2]出院后的2周内,向产妇发放护理情况调查问卷,护理人员合理评价产妇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体能训练、沐浴、母乳喂养、产后营养保暖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随访调查问卷共发放120份,全部收回,有效率为100%。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法,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4个级别。生活质量调查采取生活质量量表(SF36QOL),评分标准最高总分为100分。<70分评为高等质量生活;70~80分评为中等质量生活;>80分评为低等质量生活。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后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比较(表1)
2.2两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表2,表3)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活动不断拓展,逐渐向社会、家庭等领域扩展。在产科护理中,单纯采取产妇健康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护理发展需求,需要向产妇提供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才能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新生儿护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如下:(1)提高产妇生命质量。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母乳成功喂养,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以及健康知识;提高产妇的自我保护能力,满足产妇各种需求,掌握更多的产后护理知识,给予新生儿无微不至的照顾;提高产妇生命质量,及时解决产妇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其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对策,包括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体能训练、沐浴、母乳喂养、产后营养、保暖方法等。在护理中让产妇及其家属能够快速地转换角色,不但保证母婴安全,还为母婴的情感交流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等[3]。(2)提高护理技巧,体现人文关怀价值。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护理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服务,具有明显的独立性、综合性[4]。在护理中,需要解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才能开展各项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落实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的具体工作内容。在护理中,不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专业素质等,在给予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与产妇以及家属构建和谐的关系,提高产妇知识和技能掌握,促进产妇康复,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5]。
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产妇早日康复,为新生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操楠.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11-12.
[2]孙娟,曹松梅.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097-1098.
[3]朱力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和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6):35-36.
[4]邵海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81-182.
[5]张菲菲,崔改英.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实施效果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2):157-158.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范文6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也随之不断创新,当今护理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医院内部,而是向院外拓展延续,成为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孕产妇延伸护理服务模式集预防、保健、康复和专科护理为一体,其主要目的为院外孕产妇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为详细探究基层医院开展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及其应用效果,于2013年6月~2014年2月,对居住县城及其附近乡镇农村的150例孕产妇,实施延伸护理模式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4年2月监测并收治的150例孕产妇,按医学伦理学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自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年龄22~32岁,平均(27.0±4.5)岁;对照组75例,年龄23~33岁,平均(28.0±4.2)岁。孕妇均为孕周14~40w,产妇均为单胎,活产,无产科并发症及内科合并症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施予系统的传统常规护理,孕期常规建档、产前检查、产后出院前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护理和喂养方面的知识,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护理,说明复查时间。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产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延伸护理服务。①孕期个性化护理:基于人文关怀的理念,给予孕期延伸护理服务,进行孕期生活指导、营养指导、婴儿胎教辅导等等;②产后康复:这阶段主要针对产褥期产妇的产后护理服务,通常产妇在生产时会损伤盆底或阴道,康复治疗则是利用现代医疗科技手段修复产妇子宫、阴道等生殖器官,一定程度上还可解决产后尿潴留、泌乳不足等问题;③心理疏导;本文研究的150例产妇中,有147例为初产妇,缺乏育儿方面的经验,常常会表现出抑郁、焦虑等产后负面心理症状,所以,应对产妇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加强与产妇沟通,联合家属给予心理上的关怀和安慰,纠正产妇的负面心理;④建立电子档案;根据产妇入院信息来建立个人档案,其中包括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出入院诊断、分娩方式、术后诊断及出院日期等,采取孕期电话指导,以此及时更新产妇信息,便于后续正确知道;⑤健康宣教;对孕妇及家属及时补充关于产后护理及新生儿保健知识,有利于康复。第二阶段是新生儿护理;在新生儿出生后24h由智力训练师根据新生儿大脑发育各方面的潜能及病理特点进行智力训练,早期以医院专业护理和训练,出院后以家庭护理为主,护士定期回访情况。最后实施产后家庭访视;主要目的帮助产妇解决现有问题以及对新生儿护理回馈情况。
1.3观察指标 采取出院后家庭回访或电话回访方式了解产妇及新生儿情况,并在最后一次回访时让产妇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产褥期感染情况和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1]。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如果P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产妇对产褥期保健及母婴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