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范文1
关键词:物理 难点突破
高中物理有诸多难点,如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现象的认识、物理过程的建立、物理模型的构建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去启发去诱导,用准确有趣的实验去演示,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突破这些重、难点,学生们就能够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如何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窍门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觉得用下面的方法去突破,效果不错。
一、教学方法,注重实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教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1)形象类比
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既省时,又省力;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了较深的理解。
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仅凭课本中的定义让学生去理解,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造成概念不清,给物理教学带来了了很大的困难。教师若抓住学生类比、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举出形象、生动、有趣的事例让学生去理解和想象,既可达到理解物理概念的目的,又可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物理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例如,在讲解电容的定义时,电容的大小与两板间电势差及电量无关,这一点学生难以理解。我用水杯来类比,对于一个做成的水杯来说,它的容积不变,跟水杯中装不装水、装多少水无关,学生很快就明白了。
形象类比,首先要形象,既形象又恰当,否则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把学生引入歧途。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备好类比事例,做到类比通俗易懂、形象逼真且符合实际,这样才能突破教学难点。
2)巧设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恰当的实验设计或演示试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试验的能力,又可以使他们懂得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高中学生对感性认识接受较快,印象深,记忆牢固,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铭刻在心。
物理教学中的某些结论学生难以接受,即使记住,因为不能理解,也很快会忘记。如在力的合成的教学中当两个力F 和F 的合力F一定时,随着F 和F 夹角的增大,F 和F 将不断增大。学生对比难以理解。于是我拿出准备好的重物和绳子,把重物挂在绳子中间,让学生把绳子拉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能办到,结果都办不到。由此对问题展开分析,使学生既有兴趣了解它的原理,又能把结果记住。
3)引导辩论
辩论能使某些问题在头脑中逐步明晰起来。中学生尤为好辩论,可在学生中鼓励辩论,通过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得到其本质。
在讲带电粒子在电厂中的运动时,怎样可以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呢?让学生进行辩论,一组提出方法,另一组给与评价,使问题逐步明确,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二、重点突破,抓住关键
不少学生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没有抓住关键和本质。重点知识与其它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知识点往往由重点知识派生而来,教学中应集中主要精力,去讲深进透重点知识,非重点知识便迎刃而解了。若不深入挖掘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终只会导致“剪不断,理还乱”的结果。当然,忽视非重点也是有失偏颇的,教学中应将重点、非重点知识结合起来,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使思维得到强化的训练,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牛顿运动定律时,学生只有理顺第一章“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才能把第二章“直线运动”规律弄清楚,为传授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打下扎实的基础,就有利于突破牛顿运动定律这一教学的重难点。又如,电磁学单元中,理解了电场,才能较好地学习重点知识恒定电流,掌握好恒定电流,再学习电磁感应和交流电就顺理成章了。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知识,还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力学部分中加速度这一物理量是联系运动学和力学的纽带;电磁学中电流强度这一物理量是电磁学部分中的生命线,掌握这点就能很好地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三、综合分析,总结方法
在进行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对他们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强化系列训练,是巩固、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有不少学生沉迷于题海之中,遇到困难就头皮发麻,束手无策,究其原因,除了概念不清、规律不明、能力薄弱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抓住本质去透彻理解,不善于归纳总结解题的经验方法。例如在复习摩擦力时,先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如何确定?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相当部分的学生都能总结出:按定义、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和物理的平衡条件这四个知识点去解决,方法比较灵活而全面。
四、注重选题,要有针对性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反而会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选题很重要,我们认为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知识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我们就专门找这样的习题练;如果认识不全面,就要从多方面找习题练。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综合性太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每一个重、难点。
当然,物理难点的突破,可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以上几种方法只是我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希望能给同行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乔际平,邢.物理教育心理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师范教育司.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人教社物理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修订本・必修)物理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范文2
英语是高中学生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一门学科,尤其在我们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每所普通高中学校几乎都有一大批英语学科的后进生,为此,如何激发后进生学好高中英语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在课堂内外经常需思考、探索、实践的课题和任务。我的主要做法是:
1.深入了解后进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原因。后进生之所以英语成绩长期赶不上好的学生,不是智力水平的问题,大部分后进生而是由于没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或没有坚持学习的毅力,或不喜欢学习英语、甚至恐惧学英语等因素,导致后进生高中英语成绩一直上不去。在一般的普通高中学校,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英语学科就可能比较薄弱,所以,普通高中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种现象,并认真、细心的了解所带班级后进生学英语困难的原因,教师只有对后进生落后的原因找对了,才能制定较好的转化方案,才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对症下药。
2.激发起后进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当中,首先,要对后进生有信任感。教师对后进生要有正确的心态,充分相信即使是后进生也是能够学好英语的,并且把这种信任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让后进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潜移默化,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转化为自信。其次,要注重表扬与鼓励。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他们同样渴望进步与成功。教师要勤于和后进生交流,要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日常表现中,后进生的优点、进步、成功,教师都要能够及时的给予肯定、表扬与鼓励。教师要具体分析每个后进生的情况,激发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三,化枯燥为有趣,让后进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长期满堂灌式的教法,成天让学生的死记硬背,以及没玩没了反复练习,让部分后进生常有追之不及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常常会影响后进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和艺术,教法要灵活多变,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让后进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3.要有效指导后进生的学习方法。(1)帮助后进生学会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多数的后进生若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进步大,需要英语教师特别的关照。英语教师可利用辅导课帮助后进生预习新课,帮助他们熟悉重点词语、词性及语法,试读课文,批划出不懂的知识点等等。帮助后进生预习,实际上是在教给他们学英语的正确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对后进生课后复习的跟踪力度,要经常抽批后进生的作业,认真纠正他们作业中的错误,通过课后知识的复习,查漏补缺,帮助他们掌握重点知识。(2)帮助后进生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后进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教师要明确要求后进生,听课时做到:对重点知识做好笔记;真正理解预习时批划出的不懂的知识点;认真思考后,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3)帮助后进生提高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按新课改理念,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教师要少“教”多“导”,即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尽可能让后进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培养后进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家校形成合力,共促后进生发展。英语是一门语言,学好这门学科必须要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后进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课文、写英语作文等。同时,家长还应配合老师,督促孩子养成主动、自主、勤奋学习的习惯和个性。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范文3
传授者。语文教师首先是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者。他们不仅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传授能力。合格的教师应该精通教学业务,了悟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会运用科学的策略和方法,依据学生现有水平和文化知识对语文的影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特点,做到因人、因材施教。要善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同时,还应注意用一定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掌控者。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师生双边互动活动为特征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掌控者,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在初始阶段,一定要很好地把握知识的难易度,尤其教授文言文,在要求学生字、词、音等基础知识上要严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控。
组织者。课堂活动的组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教师应当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许多课堂活动的成功,依赖于良好的组织、明确的活动目标和积极的活动反馈。教学过程要紧凑、生动,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做到讲练结合,全班操练与个别操练相结合,口头操练与笔头操练相结合。练习要有易有难,难易结合。在组织每一次活动前都应制订一个较详细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激励者。激励是隋绪教学的关键。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行为会变得更具有活力。在认知水平相对平衡的隋况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态度、个性、心理状态等,对语文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以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充分的信心和喻快的心境。要注意了解学生在情感方面的个性差异,对症下药。以肯定评价为主,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语言表达。当然,这种激励也不能过于极端,以防止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隋绪。
创造者。教师应是创造者。要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气氛,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因人因材创造一个有助于学生愉快接受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和环境的变化,运用学生最适宜、收效最好的教学技巧。语言是一种交际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使用才能形成,这体现在语言应用和大量阅读上,在课堂上讲解语言知识是必要的,但“讲”不能代替“练”,知识不等于技能,记忆不等于学生的思考,学生的练习应该是思考与规律的总结。
参加者。教师除了组织教学活动外,还应同时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通过教师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民主和平等。这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参与应该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
评估者。教师作为评估者,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通过参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和反馈,及时掌握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的进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对于学生在回答问胚和活动中出现的偏差,教师不应打断,而要在活动结束后,以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方式,给予纠正和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重点的讲解和说明,然后针对问题进行下一步的提高训练,切忌充当好好先生。
话题提供者。教师必须是优秀的话题提供者。他们应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和应变表达的能力。他们应成为学生需要时的语料信息的提供者。在诸如写作训练、一对一练习、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中,当学生需要某些语言或信息时,教师要积极提供,提供的语料信息不应是单方面的,应该是能辩证思考的语料信息。
监控者。所谓监控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监控、反馈、评估和调整。教师应坚持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时刻注意自我调控,监控自我确定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监控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学习习惯以及策略方法,做到自我检查、自我调整、自我升华。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根据教学活动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做自我调整的过程。应该始终把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这一基本理念。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范文4
一、围绕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是复习课的指挥棒,起着导向、激励、调节、评价作用。围绕复习目标进行复习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依标扣本。抓住课程标准,既要考虑到阶段目标,又要考虑到每一章节内容的具体目标。紧扣课本就要从教材的整体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章节单元,抓住重点与难点,来考虑复习目标,使学生能初步对知识的整体性进行把握,进一步对重点与难点知识加深与拓宽,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以求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
2.立足实际,因人而异。所谓学生实际就是对学生的认识和能力要了解,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要掌握,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尤其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
二、复习课教学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的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针对性原则。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系统性原则。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系统规划复习和训练内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
三、复习课的操作程序
1.忆。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复习开始时,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回忆。
2.清。清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联系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线到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的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
3.析。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 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
4.练。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练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典型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
5.评。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教育心理学十分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认为通过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和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复习完成时,可选取数量适当的题目进行当堂检测。
四、在复习中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数学复习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新的机遇。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一定的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备复习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更主要的是摆脱了长期依赖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培养,从而渐渐形成了创新的能力。
2.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大凡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3.给予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活动。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离开了空间,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范文5
【关键词】 知疑、重点、运用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97-01
1 提前预习学会知疑
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不能走过程。更不能盲目,要带着问题去自学,归纳总结知识要点,找出难点疑点,提出疑惑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活跃思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1.1 划出概念和名称术语,不使概念模糊混淆
生物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即不是意义相近,就是意义相反。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学习概念时,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1.2 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解释分析,记下疑点难点
如在预习“细胞增殖”一节时,对较难理解的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DNA树木变化,要在课堂上注意老师的图示与讲解。
1.3 提前草拟笔记
学生通过预习就能知道老师这堂课要讲的那些内容。记笔记可以概括简明的抓住主要,课后去补充:那些需要归纳和总结,那些需要补充,书上没有原话,必须及时记下。这样学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听课上,以免耽误听课。现行的课本旁栏里已留出许多空白,就是用作草拟预习笔记和课堂笔记的。
2 听课,学会思辨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界千姿百态、变化莫测的生物世界
学生听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抓住重点
一节课讲述的知识点不少,但每个知识点并不是同等重要。有的要求我们大概了解解就可以了,即要求对知识识记和识别;有的要求分析理解,即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领会、解释和说明;有的要求掌握重点知识,即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初步运用、分析和重新组织。如“细胞呼吸”一节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部位、过程和产物就是要求达到理解水平的。教师上课时会根据情况做不同的要求,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引下明白重点和非重点,以便把最基本的内容学好。
2.2 掌握基本观点和规律
生物课本中贯穿着许多辨证唯物主义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如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观点,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级高级、水生陆生以及生物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进化观点。在听课中应该注意教师是怎样运用这些观点去统率教材的,是怎样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去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
2.3 正确处理听课与记笔记的关系
教师的文字板书、图示表解等,都是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加以设计的、凭籍它们来反映知识的要点,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所以这些都是应该记录的。但上课时又不可为记笔记而放松对问题的思考,课上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老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思考、质疑、领会问题上。如果两者发生矛盾,应以听懂课为目的,可以暂时不记,留下空白处,或作一记号,课后再去回忆、补充、整理。最好将笔记本的每页对折一下,左边记课堂笔记,右边专留给课后整理笔记时补充。
3 全面复习,学会运用
课后复习时,先不忙看教科书,做作业,首先静静地坐下来,仔细地按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的内容回忆一遍。学生如果能回忆出来的,就说明已经掌握了的;回忆不出的,应该有些地方还没有明白,应该马上翻开书,对着笔记好好将这内容看一看,将它弄懂。尝试回忆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回忆时要注意一下几点:(一)归纳法是学生在占有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提纲挈领总结概括形成知识点或知识体系。归纳时思维方式可采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归纳方法可采用画概念图法和聚合思维法等。(二)比较它是了解事物个性和共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引导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弄懂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有利于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区别和联系,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比较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的性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特性的理解。总之,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教师应教会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正确理解一毕易混、易错的的生物学知识。
4 阅读教科书
教科书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编写的。非常精炼、严谨和深刻,是一般的学习参考书无法替代的,所以课后复习时应认真钻研教科书。看教科书时,一要善于把握住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一般每一节都有一段或几段主要内容,每一段中也有一两句中心句子,每一中心句也有几个关键词语,即把握住:中心段——中心句——关键词。二要最好边看边想边写,也就是说在看书的时候,要动脑筋,将概念、原理和要点勾划出来,并可将主要内容用尽可能少的字将它概括出来,写在空白处。看书时,要能做到书越看越薄,也就说明真正弄懂了。
5 独立完成作业
学生的作业、练习和考试卷,对教师来说,可以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对学生个别辅导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对于学生来说,则可以用来复习和检测,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特别是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可以及时加以弥补和提高。做作业时一定要独立完成,不可抄袭。还要注意经常练习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并及时更正错误,旨在克服考试时明白简答题的道理而回答不准确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王永胜主编,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5.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专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自学能力;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数学知识,更重要一点是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发现、归纳类比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层次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出,高度概括的知识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更为长久的记忆。传统的教学观不注重对知识进行概括,太过于强调对数学知识本身的灌输和记忆。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呆板僵化,思考能力会降低,创造力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想要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然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而且现在中专实行的是“2+1”教学模式,即在学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顶岗实习,留给数学课的教学时间很少。有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习,然而,现在招收的中专学生数学基础普遍不好,学习的兴趣很差,自学能力基本没有。这样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是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想培养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教师是关键。教师除了深入教材、备好课外,还要强化自我的归纳总结能力,才能给同学们起引导作用。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归纳总结教学内容
数学中每章每节的知识大多是孤立的、分散的,要把它们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每学完一节、一章、一单元、教师都要进行归纳总结,而且要教会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概括,必须掌握关键内容和重点知识。对比易混淆的概念,并理解它们。学习一个专题时,要把各章中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结构化,将所学知识按照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归纳,用列提纲法、表格法、逆向思考等,引导学生概括出知识的框架,有利于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把知识由点到面,形成知识体系。开始时,教师列出总结提纲,例如本章学习了哪些概念,哪些公式等等,然后具体讲评、提问,做出示范,然后学生模仿,补充,逐步独立完成。在总结开始时,有的学生写的马虎,有的只写寥寥几个字,有的感到为难,无从下手。对于这些同学,教师要积极鼓励,热情辅导,启发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归纳总结时,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完善。养成善于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关键是要归纳出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定理与公式以及、推理的技能技巧。例如同学们在总结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时,通过列表进行类比,简明易证,知识间的区别与类同及联系清楚明了。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有针对性的点拨,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互相补充。对于写得好的总结及时张贴、传阅、交流、表扬,激发同学们分析、归纳、总结的兴趣。
2.归纳总结习题类型
在学生学习了解一些典型习题具的基础后,要求学生去自己在解题时探索、归纳、研究解题方法的规律、总结出习题的解法,以达到触类旁通、运用自如的目的。例如在正余弦定理的学习中,测量距离,测量高度的题实质上都是要想办法构造三角形。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这三个公式来解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培养他们从特殊事例中概括出普遍规律的能力,归纳总结中要注意教材知识的前后沟通,承前启后,能总结概括出结果来。
3.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由于教学时间的缩短,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所以老师在数学习题讲评时,教师不要为解题而解题,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归纳总结出常用的解题方法,及涉及到的知识点,使学生分析一道试题,会考虑到如何入手,怎么样思考分析,采取什么方法,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做题时有章可循、有路可行,易于入手,增强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些习题,尽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总结各种不同的解法,这对加强前后不同章节间的知识的联系、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是大有益处的。教师课堂例题如果能用多种方法,就绝不用一种方法,以达到以少胜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提问讨论中,在完成作业时,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倡认真思考,分析。善于一题多解,例如用代数法、几何法、数形结合法等等。教师要注意启发点拨,善于发现同学们独特的解法,给予表扬、推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点的增加,学生所具有的知识一方面变得丰富复杂起来,这些知识如果在学生头脑杂乱无序地存在,无论从记忆或思维的角度考虑都会起阻碍作用,只有把所学知识融汇贯通才能变得完整、牢固。因此,在中专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时能及时归纳总结,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相当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兰正强.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