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范文1

李嘉图模型深刻的影响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一、李嘉图模型的实证检验

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实证研究,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来验证李嘉图国际贸易理论。但是,李嘉图模型表明,国家间将会完全专业化分工,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对李嘉图模型的实证研究都是背离完全专业化分工的结论,按照李嘉图模型的原则对结论进行引申,以使李嘉图模型变得可以检验。这种引申有以下几个方面:(1)检验两国某产品的出口额之比与两国劳动生产率之比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检验两个国家某产品出口比例与两国工资之比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际数据基本能验证李嘉图模型的结论,即一个国家某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越高或者工资越低,该国该产业比较优势就越明显,出口就越多。

然而Bhagwati(1964)尖锐批评这种实证研究方法,认为上述研究的结论并不能证明或者否定李嘉图模型,或者说,这些方法并不是对李嘉图模型的检验。Bhagwati利用他的方法来验证李嘉图模型,发现李嘉图模型的结论不符合实际情况。后续的研究,如McGilvray and Simpson(1973)也发现,英国和爱尔兰的贸易数据也与李嘉图模型的结论不符合。

围绕李嘉图模型是否符合实际的争论说明了什么呢?由于李嘉图模型太简单,假设条件太苛刻,李嘉图模型所忽略掉的因素,比如要素禀赋、需求等因素可能在贸易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值得注意是Davis and Weinstein(2001)的实证研究,在考虑了技术差异、要素禀赋差异、要素价格差异、需求等因素后,发现理论与实际数据的拟合度达到90%。所以,仅仅用技术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不充分的,李嘉图模型的预测难免与实际不符。

李嘉图模型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提出比较优势这个概念,甚至也不在于是否拟合实际的贸易数据,更在于李嘉图模型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被广泛用来研究技术、经济增长、经济转型与贸易的关系,用来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问题。下面是最近几十年李嘉图模型在贸易理论中的应用,本文将分别介绍李嘉图模型的假设放松后,李嘉图模型焕发出的新的生命力和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

二、将李嘉图模型扩展到多个国家、多种产品

李嘉图模型假定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这个显然不符合实际的假设遭到很多质疑。在多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条件下,李嘉图的模型是否还成立?比较优势的原理还能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早期很多国际贸易学者为此进行了很多探索。

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李嘉图模型扩展到有限数量多个国家和产品。这些研究维护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地位,证明了多个国家、多种产品条件下,李嘉图模型仍然是有生命力的。但是,更有影响力的扩展是将李嘉图模型扩展至无限多个国家和无限种产品,即用一个连续的变量表示国家或者产品,这个连续的变量分布在区间[0,1]上。下面分别介绍连续变量条件下李嘉图模型及其应用。

(一)多种商品

Dornbusch, Fischer and Samuelson(1977)(简称DFS模型)第一次将李嘉图模型扩展到连续商品。在连续商品的框架下,可以分析很多贸易问题,还可以将模型扩展,分析非贸易商品、运输成本、关税和汇率对贸易的影响。

DFS模型是对李嘉图模型的一次重要扩展,以后的关于李嘉图模型的扩展大都在DFS模型基础之上。结论表明,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工人利益可能会因为跨国公司的扩张而发生冲突,但是世界总福利会因此提升。Krishna, Mukhopadhyay and Yavas(2003)用DFS框架分析转型国家的贸易问题。转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内市场可能存在扭曲。如果要素市场存在扭曲,即劳动力并不是按照边际产出取得报酬,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型国家可能从贸易中受损。

(二)多个国家

类似DFS模型中将产品数量扩展到无穷多的方法,Yanagawa(1996)将国家的数量扩展到无穷多。在这样的框架下,Yanagawa(1996)分析了贸易与增长问题,对工业化与农业生产率的关系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工业化与农业生产率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广为争论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推动工业化,也有的人认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该国的比较优势锁定为农业,从而不利于工业化。Yanagawa(1996)的模型表明,工业化与农业生产率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外部条件(其他国家的政策)。

三、改变李嘉图模型中消费者的行为

DFS模型假定效用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具有位似性(homothetic),这就排除了收入分配效应对商品消费的影响。然而,收入分配效应对消费是有影响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Hunter and Makusen(1988)的实证研究表明,大约有14%的国际贸易是由国家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引起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往存在这种可能,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比较大,导致需求结构不同,从而导致贸易的产生。这就要求放松位似偏好的假定。以下是在不同的偏好假定下李嘉图模型的扩展:

Matsuyama(2000)假定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随着消费品种类的增加而增大。Matsuyama(2000)的效用函数表明,消费者的效用随着消费的产品的种类增加而增大,而不是随着消费的同种产品数量增加而增加。收入越高的消费者,消费的产品种类就越多。在这样的框架下,Matsuyama(2000)分析了南北贸易问题,得到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和技术进步都会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发展中国家政府如果采取收入调解措施使贫富差距缩小,会导致贸易条件改善。

李嘉图利用“比较优势”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这一模型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而且“比较优势”这个概念早已超出经济学的范畴。但是由于李嘉图模型太简单,假设条件太苛刻,李嘉图模型所忽略掉的因素,比如要素禀赋、需求等可能在贸易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同时,李嘉图模型两种国家、两种产品的假定也使李嘉图模型的预测力大打折扣,所以很难利用李嘉图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或者实证研究得到结果与预期不符。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范文2

一、文化风险的根源

国际贸易中的“文化风险”概念旨在说明文化这一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给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带来损失的可能。也就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因不同的社会习惯而存在的产品市场差异,使人们难以预测哪种产品会在外国市场上受欢迎,哪些商品会得到当地国的抵制。为此,文化风险直接作用于出易中的商品和商品贸易中的目标市场。

如果文化差异未得到合理控制或管理,将会沿着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风险、这一路径产生文化风险,从而可能导致贸易公司运作的低效率,对贸易双方产生破坏性影响。文化风险的根源是文化差异,并表现在三个层级上。首先,国家的主导文化对国际商务影响最大,不但影响商业交易的语言,还影响交易的性质与种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存在不同的行为方式,经常表现为:价值观差异、种族优越感与种族歧视、对文化符号系统理解差异、政治文化的不同导向,以及不恰当地运用管理习惯。其次,文化风险还源于不同国家不同公司间不同的企业文化差异。企业文化是国家文化的反映,影响组织的各个方面,指导日常的商业交往。包括经理如何选拔与提升雇员、如何领导和激励下属、如何构造组织、如何选择和制定战略以及如何与其他商人谈判等。再次,公司内部员工来自不同国家,他们身上都有本国文化的印记,组织中个体文化差异也会带来文化风险。

二、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诺斯指出:“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一直忽略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那里,制度至多是经济增长的既定前提,而不是原因。”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作为经济增长既定前提的制度包括两种:一是正式制度,即政治政策、经济规则、契约等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二就是非正式制度。所谓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包括价值观念与风俗信仰、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都可以统称为“文化”。在制度对贸易体制的作用中,正式制度当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是非正式制度也是贸易活动赖以进行的影响因素,它通过对人的行为选择和激励的作用,以及对正式制度安排的制约,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产生着重大影响。文化因素就是作为这么一项非正式制度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的。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价值观念与风俗信仰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一事物的总体看法和评价,是人们基本的信念和判断,这种评价或判断势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选择,从而影响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比如人们对生命存在意义上的看法中,认为平和安顺为好的人追求安静、保守的生活方式,对新潮事物和产品不感兴趣;而认为轰轰烈烈才不枉人生的人则追求有刺激的生活方式和时尚产品。前者看重归属感,后者追逐成就或权力。由此推断,以前者为主流价值观念的国家,对外交流的欲望不会太强烈,人们对外来产品和服务不甚欣赏,所以不利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而后者与之完全相反。

(二)伦理道德

道德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等力量,使人们具有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及其对人的约束力都不同。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例来说,中国人倡导的“忠”、“义”、“孝”、“忍”、“稳”等观念,在社会正常运行中对人们的行为有极大的规范作用,形成了东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约束特征,这与西方建立在契约制度基础上的社会文明有很大差别。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制发展史的文明,所以法律在人们行为中的规范作用特别大,人们以为守法就是道德,即使一些很有人情味的东西,都以法律来规范,形成了法律约束的特征。顺应道德观念,利用道德约束展开贸易活动,对于外来者非常难,因为对不同地域道德观念的理解、掌握、运用是极其艰难而漫长的。所以,各国不同的道德观念对国际贸易无疑又是一个阻力。中国很多企业回避反倾销诉讼,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份额主要是由法律原因造成的,而很多西方国家的产品在东方国家的滞销则是由道德观念的差异造成的。

三、降低国际贸易中文化风险的措施

面对这种无形的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一步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使世界各国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享受尽可能多的比较利益,靠一种文化完全地压制或征服另一种文化是不可能的。消除文化因素对贸易不利影响的最有效方法是推动世界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种协调配合、相互尊重和补充、杂交而成的多元文化综合体,使文化因素对贸易的不利影响消失并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局面,以下一些策略是不可缺少的。

(一)建立国际性文化交流

为了消除文化差异,最宏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组织和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和交流,以消除观念、习惯、语言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贸易阻碍。文化是有传统的,但它也是可以交流的,高层次的文化也是易于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的。只要人们不懈努力,文化大融合的一天终究会到来。近期中国举办的几次国际性的文化展览盛况空前,充分说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可以被人类所共赏的。通过这些文化展览的成功举办,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一定会加深,更会增加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喜爱,最后带动中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中销量的上升。

(二)贸易策略与当地文化交融

国际贸易活动中最直接的主题就是企业,当一个企业有志于开拓一个拥有不同文化的市场展开贸易活动时,最为重要的就是其贸易策略的制定。企业在制定国际贸易策略的时候,应该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使文化渗透其中,这是第一个步骤。然后是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包括产品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等方面,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习惯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把他们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破除壁垒的目的。

(三)文化交融的培训与培养

为了与文化因素对贸易活动日益明显的的影响保持同步,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融合的培训,培养出推进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通过文化融合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关键是具有文化融合意识和知识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此,应当进行这样一些方面的培训:(1)文化理解的培训。即介绍不同国家的人文状况,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制度法规等,并与本国的相应方面作比较,加深对国外文化的理解。(2)文化应用的培训。让被培训者了解其他国家的价值观、行为、态度,清楚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态度,清楚针对他们的价值观应该采用的奖励方式,并对当地的奖惩制度做出评价和改进的建议。(3)实地文化考察的培训。派遣培训人员到他们将来可能从事工作的国家进行实地的观察和研究,使他们在与当地消费者的直接接触中理解他们的文化,把握他们的动机。(4)相互交流的培训。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贸易管理者与被培训人员进行适时的交流,并经常组织有国外工作经验的经贸人员进行交流,互谈感受,加深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四)充分利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偏好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技术进步 汇率 汇率决定

一、经济学视角下的技术进步

狭义上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面的革新和改进。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并不是指技术自身的变化发展,而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

(一)《国富论》中的相关论述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论分工”一章节中举了一个关于制造业分工的例子并说:“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譹?訛

在此我们主要关注分工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人们通过分工促使每个行业的人或集体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技术革新,通过资源的高度利用达到更多的产品生产,并以此获益,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也因此获益。

(二)技术进步对经济推动作用的相关理论阐述

1.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函数。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函数一定程度说明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该函数描述了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劳动和资本对于产出的贡献情况。

Q=ALαKβ(A>0,0

对柯道函数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lnQ=lnA+αlnL+βlnK

全微分后:

dQ/Q=dA/A+αdL/L+βdK/K

即:产出增长率=技术增长率+α劳动供给的增长率+β资本供给的增长率

这里,dA/A就是技术进步对于增长率的贡献。

2.熊彼特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就是创新。创新主要应该是一个经济概念,而非单纯是一个技术概念。创新应该是将发明应用到生产中去,增加产出效益的过程。

熊彼特将技术进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发明、创新和扩散。创新是对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扩散是对创新的模仿或推广应用。其中发明是创新的源泉,是技术进步、维持技术优势的保证。对于发展中国家,没有技术发明的进步,只能依赖于模仿和加速扩散,这样可以紧随发达国家,不至于太落后。

3.产品质量升级模型。经济增长不仅表现为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也表现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品种增加和质量升级是产品创新的两种形式,都是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

Grossman—Helpman产品质量升级模型(1991)假定每个部门生产一种产品,技术进步是厂商从事研究开发的结果,表现为产品质量的提高且可无限上升。在每一部门内,新产品优于旧产品。技术外部性体现为厂商可利用所有的创新成果,这种技术外溢效应导致分散经济的技术进步率和均衡增长率过低;或生产某产品的新技术出现使原先生产该产品的厂商对此不予考虑,创新的个别成本可能小于社会成本,私人厂商具有过高的从事创新的激励,导致研究密度和增长率过高,最终分散经济的均衡增长率是过高或过低取决于上述两种效应中那种占优。

Barro—Sala模型(1995)进一步分析了行业领先者从事创新的产品质量升级,假定领先者的成本优势足够大,所有研究由领先者从事,这时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小于社会收益率,分散均衡时的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通过向垄断产品的购买者提供适当补贴,以提高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Aghion and Howitt模型(1992)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的情况,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是技术进步的不同侧面,都是创新的结果。在模型中经济的动态均衡可能表现为平衡增长路径,也可能表现为非增长陷阱。当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时,研究生产率提高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率提高,这是由于创新具有破坏效应,将使其他研究产品-遭淘汰的危险增大,削弱了整个社会的研究努力,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率的降低。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

现在的贸易模式都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但其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经济学视角来看待国际贸易,思考汇率决定的问题,也引发了许多重要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简称PPP,该理论认为一国的价格水平,即一个基准商品和劳务篮子的价格,反映了该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20世纪初,卡塞尔推广了购买力平价理论,使其成为汇率理论的核心部分。

批评者认为,假定所有国家的商品价格相等是错误的。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种商品的估价是不同的。例如一种在甲国是奢侈品的商品,在另一个国家可能只是一般日用品。而购买力平价不管这种情况。而且在计算中,多数数据来源都不提供计算购买力平价所用的商品,所以在统计学上具有欺骗性——例如可以通过精心的选择所用的商品获得对某国有利或者不利的结果。

(二)林德的消费者偏好相似理论

消费者行为假设: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者偏好相似,消费结构越相似。

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当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重叠需求的范围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可能越密切。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可能很少甚至不存在,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三)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建立了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流向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之一。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他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在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成长上升。新开发的生产技术生产的产品由发源国(一般为发达国家)向同等水平的国家扩散。最后比较优势最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它们将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

(四)H-O定理

二十世纪早期,新古典贸易理论进入了新的阶段。Heckscher和Olin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并将比较优势解释为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这一理论被称为H-O定理。在严格的前提假设下H-O定理对贸易起因做了解释。主要内容是:

贸易基础: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同种商品国际间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

贸易模式:每个国家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五)H-O定理修正

以上这两个理论,H-O模式忽略了技术的作用,造成其解释力下降。后来的学者在这方面作了修正。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首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H-O模式,提出了技术差距论。其模仿差距贸易理论内容,认为科学技术在形成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中能起决定作用。该模型有三个结论:

1.如果技术领先国能有效地反仿制,比如采用专利保护等手段,则贸易利益能够保持在最高水平。

2.两国的收入水平和市场范围差距越小,需求时滞越短,贸易发生就越早,贸易发展的速度也越快。

3.模仿滞后结束,追随国的贸易利益来源于低工资成本。

三、关于技术进步与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以上论述说明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波斯纳的修正H-O定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较好的说明了国际贸易发展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强调资源更高效利用的问题,如何高效利用?则应是通过技术改进。财富,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总量和技术总量(包括人力资本总量和创新能力)。基于这种认识,本出下面的论述假设。

(一)两国模型的假设

现在我们假设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工业化的国家,一个是落后的农业国。为了比较两国间的货币兑换比值,我们假设:

1.只有这两个国家;

2.两国的耕地面积相等,土地的产出也相差不大,并以其产值为农业产值;

3.比较的本年度的自然资源的产出量相等,并以产出和加工值为工业产值要修改;

4.两国第三产业的产值计入第二产业产值;

5.两国在每种原材料加工上没有相同的技术水平;

6.假定要素在一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但在两国间完全不流动;

7.假定不考虑运输成本、交易成本、贸易壁垒、市场干预等其他影响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单的比较一下两国由于技术水平带来的初级产品附加值的差异。在此,笔者假设的第二和第三,四条的内容将作为比较的主要的数据来源。由于我们假设“两国的耕地面积相等,土地的产出也相差不大”,我们将不去考虑工业国由技术进步而带来的农业进步与产值增加。第三条假设“比较的本年度的自然资源的产出量相等”将用于比较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价值创造比例。第四条假“两国第三产业的产值计入第二产业产值”设比较武断,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由于第三产业的不少行业涉及到产品流通、零售等环节再加上其发展明显受到技术进步的约束,所以把它创造的产值计入第二产业产值。

这样可将可以用两国的非农产值和农业产值进行比较。两国的农业产值为A;农业国的非农产值主要为初级的工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假设其产值为B;工业国的非农产值为B′,B′中不仅包含B,还包括由技术进步带来的附加值以及第三产业值。由于两国有共同的农业,我们可以测算出其技术创造率。农业国的创造率为B/A;工业国的创造率为B′/A。用农业国的社会货币流通量M1比工业国的社会货币流通量M2,得出两国的货币量比值m1/m2。这时,我们用B/A比m1,则可得到每一单位农业国货币的技术贡献部分,用同样的办法我们可以得到工业国的每一单位货币的技术贡献部分,即B′/A比m2。

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如此之大,以至于笔者认为在过去以货币价值为衡量或现在以购买力平价为衡量的汇率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即参考以单位货币的技术含量作为比较方式。即用B/A比m1的比值同B′/A比m2的比值作比较,把其比值作为汇率定价的参考。

(二)中美比较的实证分析

现在以中美之间的实例做一个实证分析,这里本文用GDP来代替社会货币流通量。把中美两国2002年-2006年的相关数据做个比较,见下表:

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RMB参考值越来越大,可知两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当然两国国内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货币发行量的增多也影响了该值,但技术进步的比重无疑是一重要推动因素。中国B/A的值是在逐年增大,而美国B′/A的数值却比较稳定。说明美国的全面发展和科技推广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比较均匀,而我国则是片面发展,这估计也影响了$/RMB参考值。

现实汇率中,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自改革开放以来到1994年也基本是逐渐拉大的,这段时间的汇率走势和$/RMB参考值的趋势大致相同。但是由于我国的发展模式严重依赖出口,致使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上升。由于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悬殊过大,而分配制度又不完善,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并不能真正反映国家经济实际情况。再加上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我国外汇走势和$/RMB参考值走势背离,汇率近年来不断上升。而这一走势实际上从技术资源而言,是脱离了中国经济水平的实际情况。2008年以来中国沿海企业大量倒闭,也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很迅速,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上也高出美国许多,但是事实上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欧美的许多技术都是禁止向中国输出的,而我国的研发基础不好,水平又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依赖国外的技术,加上知识产权的约束,我国企业创造的大部分财富都被国外索取,在国际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RMB/$参考值表明中国的发展一直都处在了“”中,而且越陷越深。从技术层面上看我们也陷入了“马太鸿沟”,我国近年来的汇率变化由于国际上人民币升值压力被迫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注释

①(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海三联书店,2009。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范文4

1994年新税制实行以来,出口退税问题一直为我国财政、税务、外经贸部门及企业所关注:1994、1995年出口骗税猖獗,加上增值税征收中存在的“征少退多”,使财政面临巨大压力而不得不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退税率下降虽减轻了财政负担,但却加大了出口货物成本,降低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8年以后,为扩大出口、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又先后多次、分批调高各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的频繁变动,使出口企业无法对生产经营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而且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在国内、国际上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这也说明政府决策尚未找到出口退税的规律,对出口退税带来的问题还未从经济运行内在的规律性去认识,只是就事论事。那么,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出口退税机制呢?本文试图在分析出口退税理论和我国出口退税实践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探讨我国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思路。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是出口退税理论。第一节首先界定了出口退税的涵义,指出出口退税是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由税务部门将出口商品中所含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政策制度;同时,为了正确理解此概念,还阐明了它与出口免税、出口零税率的联系与区别及与增值税退税的区别。第二节从理论角度分析出口退税存在的根源在于国际贸易,即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使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有利可图,而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跨国流动,因此,依据双重征税权,它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进口国和出口国政府的征税对象,从而导致对同一商品和劳务的双重征税问题;由原产地国家对出口商品退税便是为解决重复征税问题而进行国际税收协调的结果。第三节介绍出口退税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的中性原则。第四节说明不同的外贸经营机制所需要的最佳出口退税方式不同。

第二章是对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本章主要介绍国外出口退税的一些具体做法,并对这些做法作了经验总结,为改革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第一节介绍法国的出口退税情况,特别介绍了法国出口货物的免税购进制度。第二节介绍了英国和希腊的出口退税制度。第三节,介绍韩国和泰国的增值税制度和出口退税情况。韩国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其增值税退税不仅包括了出口退税,也包括了资本品投入后进项大于销项的退税。第四节,对国外出口退税的经验总结,指出保证出口货物不含税出口是各国的基本政策;实行零税率是各国实现出口货物不含税的基本方式;完善的税制、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是出口退税的基本国际经验。

第三章,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历史、现状及问题。第一节主要回顾我国出口退税的历史,介绍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发展过程。第二节概括现行出口退税办法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分析我国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过频及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出口退税制度本身缺乏与相关政策的必要协调,出口退税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管理方式和手段也存在诸多问题等。

第四章,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第一节阐明我国出口退税改革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有利于促进出口,有利于完善增值税,有利于推动外贸制的发展及其操作性要强。第二节指出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实行规范化零税率,并分析了这种模式所需的条件和优缺点。

第一章出口退税理论

第一节出口退税的涵义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由税务部门将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从而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政策制度。其核心,一是商品输出国境外,二是退还商品形成过程中的间接税。

为了正确理解出口退税的概念,有必要弄清它与零税率、出口免税的联系和区别。三者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对出口货物而言的,都是为了提高本国出口货物的国际竞争力,以促进出口。三者的区别表现为:

1、从采取的方式看,出口退税包括对出口货物实行免税、退税及对出口货物的税收在国内税收中抵扣等方式;出口免税只指免除出口货物应纳间接税;出口货物零税率则指出口货物适用零税率,以保证其不含税出口。

2、从适用的税种看,出口零税率一般只适用于增值税;而出口退税和出口免税不仅适用于增值税,还适用于其它间接税,如消费税。

3、从征、退税率的关系看,出口退税的退税标准是退税率,而退税率与征税率有时并不一致;出口免税是免除出口货物的应纳税额,不涉及退税率;而零税率的特点是对纳税人的出口货物实行本环节免税,对购进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允许在内销货物中抵扣,抵扣不完的可以结转下期或实行退税。

就增值税而言,三者也有差别。其中,免税与零税率的不同之处在于:

1、零税率有抵扣权,免税无抵扣权。增值税零税率是由免税、抵扣、结转和退税等形式相互结合实现的(其中抵扣是指出口货物所含的进项税可以在内销货物中抵扣);而增值税的出口免税一般是指免除出口货物在出口环节应纳增值税,但对纳税人以前环节缴纳的增值税不予抵扣,所有的进项税都要由纳税人自己消化。

2、零税率实现了货物不含税出口;而免征出口货物增值税只能保证出口货物在最后一个环节不含增值税,其中间环节所含增值税不予退还,从而达不到货物不含税出口的目的。

增值税的出口零税率与出口退税的不同是:1、出口退税需要根据退税率计算退税额,而退税率并不一定是征税率,所以货物出口时未必能实现零税率;2、出口退税运用的方式主要是“先征后退”和“免、抵、退”;零税率除了“免、抵、退”方式外,还可通过免税购进(零税购进)实现。免税购进,是指出口商凭有关证件可以从生产商手中免税购进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商对其购买的出口货物只付货款,不付税款;而生产商在计算应纳税时,其销售给出口商的出口货物要按零税率计算。这种方法,使出口货物在生产商手中是零税率,到了出口商手中仍然是零税率,货物出口后自然也是零税率。免税购进实际上是将出口货物零税率向前推进了一个环节。

正确把握出口退税的概念,还应当注意它与增值税退税的区别:出口退税是对出口货物已缴纳增值税的退还,增值税退税则是因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而进行的退税。进项大于销项,可能是本期进项税额太大,也可能是本期销项太小;而本期销项太小,可能是由于国内销项太小,也可能是由于出口货物太多

第二节出口退税产生的根源

一、出口退税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国际贸易

出口退税问题之所以能存在,追根溯源,产生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没有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出口退税也无从谈起。因此,为了说明出口退税的根源,必须首先阐明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

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贸易?尽管各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基本原因有两个:第一,进行贸易的各个国家经济(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上存在着千差万别,当它们各自从事自己擅长的事情时,就能相互取长补短,从这种互补中获益。第二,国家之间通过贸易能促进生产达到有效规模经济。也就是说,每个国家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容易达到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时候的生产效率比什么产品都生产时要高得多。

1、技术或资源的差别使各国生产自己的优质高效产品并进行国际贸易

各国在技术(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别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情形可用比较优势来解释。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它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当两个国家都分别专门生产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时,则两个国家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地解释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各国行业间贸易发生的另一原因是资源差异。加拿大向美国出口林木产品并不是因为加拿大林木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美国同行业高,而是因为在人口稀少的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高于美国。因此,现实中的贸易理论不仅要看到劳动的重要性,也要看到其它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一般说来,各国都倾向于出口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然而,用比较优势只能解释存在技术或资源差异的行业间贸易,而占世界贸易大约1/4的行业内贸易(产业内部的双向贸易)却不反映比较优势。行业内贸易在发达国家的制造品贸易中比较普遍:随着时间的变化,工业化国家在技术水平及资本和技术工人的资源储备上变得日益相似,因此在某一产业内部已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可言,许多国际贸易也因此出现了产业内双向贸易的形式。这并非是基于比较优势的行业间生产专业化,而主要是因为规模经济的推动。

2、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点。

上表列出了某一假想行业的投入产出关系,且该产品的生产只需劳动这一种投入。假定世界上只有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二者具有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同技术,最初都生产10个单位。根据上表,该产量在每个国家均要15小时的劳动投入,即全世界用30个小时来生产20单位产品。但是,现在假定该产品的生产集中到一个国家,譬如说美国,且美国在这一行业也投入30个小时的劳动。然而,在一个国家内投入30小时劳动,却能生产出25件产品。显然,生产集中到美国使世界能以同样的劳动投入多产出25%的产品。但美国从哪里获取生产这种产品所需的额外劳动呢?英国那些原先从事该产品生产的工人又去干什么呢?为了得到某些产品扩张生产所需的劳动,美国必须缩减或放弃其它产品的生产;这些放弃的产品将在英国生产,英国则雇用那些因其原先所从事行业由英国转到美国进行扩张而被放弃的工人来从事这些产品的生产。不防假定有许多产品具有规模经济,我们分别给其编号:1,2,3,……。为了利用规模经济,每个国家必须集中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如美国生产1,3,5等类产品,而英国生产2,4,6等类产品。如果每个国家都只生产几类产品,那么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均能比以往各国什么都生产时大得多,世界也因此生产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产品。

国际贸易又是如何因此产生的呢?假定产品1在美国生产,产品2在英国生产。由于消费者希望能消费花色繁多的商品,那么美国产品2的需求者必须购买从英国进口的产品2,同样,英国产品1的需求者也只能购买从美国进口的产品1。国际贸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使各国既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又不牺牲消费的多样性,甚至还增加了可供消费的商品种类。

上述例子充分说明了互利性的国际贸易是规模经济的结果:各国用比以往更有效的规模来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它们之间的相互贸易又使消费所有产品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技术或资源差异导致比较优势再加上规模经济的推动,这就是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千变万化的根源和内在动力。

二、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税收协调的结果

税收管辖权涉及一个国家的经济权益,所以在流转税的立法上,各国普遍采用原产地与目的地双重税收管辖权,以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商品和劳务在国际间的流动日益全球化,而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又足以弥补税收权益丧失所带来的损失。因此,人们在选择以最少的税收损失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的有效方法时,逐步放弃了对出口产品的原产地征税权而实行出口退税。随着增值税实施范围在全球的扩大,出口退税逐渐成为处理国际贸易中税收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并为多数国家所接受,从而形成一种达成共识的国际惯例。

第三节出口退税的基本原则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范文5

跨国公司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当地资本合股拥有企业,并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公司。目前国际贸易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三分之一,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占三分之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占了剩下的三分之一。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2010年全球商品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约有19亿美元,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额约为6.3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三分之一。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对内部贸易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指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外子公司与第三国同系子公司之间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贸易活动。跨国公司为了达到降低交易成本,回避风险,协调公司内部关系等目的,进行内部贸易。在内部交易给跨国公司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

1.内部贸易的正面影响

(1)内部贸易扩大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依据不同国家地区要素的比较优势,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使得生产分工更加精细化,主要体现在某个国家或某个企业只生产某种产品的一个小部件甚至只是该产品的某一生产工序。同时,这种配置扩大了协作在全球的范围。例如,提供苹果公司iPhone的零件供应厂商来自13个国家地区,这13个协作的国家跨越了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供应厂商数目最多的是中国,有349家;位列第二的是日本,139家;而美国厂商排在第三位,只有60家。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在全球各个地区设立生产点。无论是垂直型经济分工或水平型经济分工还是混合型经济分工,它们都加快了国际生产的专业化与协作化发展,扩大了国际分工。

(2)内部贸易推动技术贸易

二战以来,跨国公司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全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工艺基本都掌握在跨国公司的手里。为了防止公司的技术产品在公司外部交易时,被竞争对手抄袭而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的发生,贸易内部化就显得很有意义。据统计,发达国家的500家大型跨国公司垄断了工业发达国家生产技术的90%,国际技术贸易的75%,而其中70%-80%属于内部贸易。内部贸易可以让技术贸易发生在公司内部,防止那些优势技术扩散出去,从而获得高于技术本身价值的效益,创造巨额利润,增强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和竞争力。

跨国公司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保持技术优势,往往会让新技术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公司内部流动,产生高收益。这将促使跨国公司不断开发新高技术,推动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

(3)内部贸易优化商品结构

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地下降,从1937年的63.3%降至1960年的45%,再到2003年的20.5%。另一方面,制成品和中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地上升,从1937年的36.7%升至1960年的55%,再到2003年的79.5%。东道国为了维护自然资源主权迫使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内容发生改变,退出某些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部门,转向劳动、资源密集型的制造部门。而且随着跨国公司生产技术的提高,开发出新型材料来代替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而在公司内部流动,降低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同时增加了制成品和中间产品的比重。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内容的改变及技术的进步减少了初级产品的进出口,增加了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制成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贸易,从而使得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优化了商品结构。

2.内部贸易的负面影响

(1)内部贸易影响自由竞争

跨国公司为了企业利益,通过内部贸易采取转移价格。当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产品、技术、服务等贸易时,有意地调节价格以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原则下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以此达到获利的目的。但是,这种行为会对国际市场价格机制造成不小的破坏作用,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而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国别市场界限消失,形成一种封闭的贸易市场,随意定价,排挤竞争对手,造成外部市场扭曲。这些都不利于市场自由竞争。

(2)内部贸易损害东道国利益

跨国公司通过内部贸易采取转移价格避免在商品进出口时遇到关税壁垒以及减少所需上交的税费,这不仅影响了市场自由竞争,也对东道国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母公司与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贸易时,母公司会对设有高关税国家的子公司以极低的价格发货,减少所需缴纳的关税,降低进口成本,以此来增加子公司的利润,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虽然,转移价格有利于跨国公司获利,但是,这会减少东道国应有的税收收入,不利于东道国的公司经营。

根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亏损比重高达40%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达到75%,因此许多合资企业的中方无利可分,甚至连年亏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内部贸易进行高进低出的转移价格会损害东道国的利益,不利于国际贸易的长期发展。

除此之外,有些跨国公司为了母国的利益,将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项目设立在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东道国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因此,内部贸易让东道国在制定外贸政策时显得更加左右为难,东道国即希望通过跨国公司带动国内企业的发展,但又不得不面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转移价格及自然破坏带来的损失,而限制外资投入国内。

三、应对内部贸易负面影响的措施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它既能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也能阻碍国际贸易发展。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放大正面影响,并针对内部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

1.监控跨国公司转移价格

转移价格虽然有利于跨国公司,但是它会破坏市场价格机制,影响自由竞争,损害东道国的利益,因此监控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多数跨国公司属于发达国家,吃亏的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而大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并不久,缺乏相关的信息和经验,因此要管制跨国公司转移价格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当前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应该是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跨国公司信息库,开展国际税务合作。有关部门应及时采集、统计、更新境内跨国公司会计信息数据和国际市场行情及相关国家的税率情况,加强对外资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一旦发现问题,便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2.增强本国自身实力

面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给东道国带来的种种不利,东道国首先应该增强本国自身的实力。一方面,东道国可以加入像WTO这样的国际性贸易组织,或者与有关国家加强合作。以此来提升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自身实力。另一方面,东道国应该结合基本国情实施有利于本国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和贸易条件,增加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 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家;摩擦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利益不平衡导致的贸易摩擦也从未间断,而且近几年来,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频发,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的阻碍。随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发展,彼此间的贸易摩擦也变得突出,发展中国家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遇到困境。

所谓的贸易摩擦是指,国与国之间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彼此之间产生贸易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一国顺差和另一国逆差,或一国采用一些手段伤害另一国的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利益。换句话说,贸易摩擦是相互联系的经济体之间由于为了某一特定经济利益在经济贸易的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对外贸易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种形式。对外贸易发生存在其客观性与普遍性,贸易双方存在各自原因。目前主要的对外贸易摩擦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摩擦;双边摩擦、多变摩擦和集团摩擦;关税摩擦和非关税摩擦等。

当前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从1995年到2011年全球引发的贸易摩擦中4413起,其中有872起针对中国,占据总摩擦的19.76%,在全球各个国家中列举第一位。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以快速的速度发展,我们必须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原因

目前,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频发,引起贸易摩擦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出口产品具有很大相似性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中国作为经济总量最大、对外贸易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很小,出口产品具有很大相似性,其中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出口的核心产品,但是就目前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效率来看,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中国的产品重要的优势就是物美价廉,根据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而言,中国的产品很容易就进驻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中去,给这些发展中国家相关行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威胁和抵制,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出口产品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品种多、数量大、物美价廉使得出口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共处在一个共同的竞争平台上,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相比中国而言较低,但是产品结构与中国有较大的相似性,中国商品的进入自然会加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竞争,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就会引起不可避免的贸易摩擦,所以这是引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产生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2.出口与投资的不匹配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出口导向策略和对外经济与政绩考核结合起来,使得把对外经济的发展当成首要任务,而忽视了对外的直接投资。只出口产品而不进行在出口国进行投资设厂生产,这就会增加出口风险,出口对外依存度加大,目前中国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高达60%。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格局中,对外直接投资薄弱和巨大的货物出口比重的形成很大的不对称性,这就使得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加大。

3.对中国市场经济的质疑

中国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坚持两种市场两种手段,就有很大的优越性。中国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说中国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在签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约时有很多不利的条件。也就是说GATT/WTO模糊性相关条款,为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制造贸易摩擦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效仿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的理由给中国设置较大的贸易壁垒,他们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所以按照WTO的有关协定,他们有权拒绝WTO 的计价模式,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换句话说,发展中国家把中国归于“非市场经济国家”行列,惊醒歪曲的贸易壁垒的额设置。

4.国贸易不平衡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敌视

在对外贸易中,一般意义上来讲,处于顺差的国家说明其出口大于进口,顺差的国家的商品具有竞争优势,而处于逆差的国家商品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上,中国大部分处于顺差的地位,这就引起了进口国家的敌视,他们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打压或者设置不合理的国际贸易壁垒,从而导致中国与发展国家的贸易产生摩擦,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制造业竞争力明显好于发展中国家,使得对外贸易两国现阶段必然出现互补性与竞争性共存的局面,使得中国在对发展中国家展开国际贸易时总会引起不利于中国发展的对外贸易摩擦。

5.对外贸易中存在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国际贸易促使各国得到很大的收益,尤其是在专业分工、技术增长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力。任何的利益都会引起分配的不均匀,而进行国际贸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一旦利益分配不均,就会引起国际贸易中产生摩擦。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情况也会发生利益分配的不均匀而引起不可避免的摩擦。部分发展中国家认为中国占有大部分贸易利益,加之中国经济增长明显,而本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处于不同的地位。于是,他们发起各种贸易摩擦以期干预和改变利益的分配,进而使得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受阻。

6.中国自身因素引起

目前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中遭遇不公平待遇,其实要反思自身的问题。首先,中国目前依靠自身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但是会导致出口的产品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以牺牲劳动者的利益和环境为代价换取歪曲的价格构成。其次,我国国内内需不足,单纯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发展的模式,导致中国国内产能过剩,加之目前国际社会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疲软,内生性的经济增长能力不足,导致中国商品在外销中受阻。再次,由于我国出口过于集中,风险分担受到限制,导致在对外贸易很多情况下受制于人。

二、解决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摩擦的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容置疑的是,在中国未来的外贸市场上,发展中国家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蔓延和加剧,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受到很大压力。也就是说,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机制和措施解决目前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以期获得长效发展。

1.加强经济合作与互信

目前中国也是第三世界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崛起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目前要加强与贸易对方中加强双边对话与交流,不断提升双方的信任。加强双方政府部门的对话与交流,扩大双方的理解,争取在双方的谈判与对法中合理有序地解决双方发生的摩擦,争取让对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从而减少对方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同时要加强经济团体的协作,充分发挥机构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实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

2.采取有效措施捍卫中国正当利益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正当利益。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商会要加强与摩擦国家的交涉,寻求有效的解决机制。中国企业要积极进行应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中国企业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产业模式和格局,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次,要加大对外投资的多元化,转变传统的外向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加大刺激和扩大内需,“三驾马车”同时发力;此外,中国企业要扩大贸易对象,积极挖掘有潜力的外贸目标市场,努力分担外贸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会日益密切,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要在新的环境下,努力化解彼此摩擦,实现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玲,李晓燕.“非市场经济地位”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J].前沿,2006,(1).

[2] 黄嘉. 发展中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