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农经济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农经济含义

小农经济含义范文1

【关键词】历史课堂; 选择题; 承上启下

不知道有多少青年教师有着和我同样的困惑:如何巧妙地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过渡?如何顺其自然地承上启下?从而让整个课堂显得更流畅,更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为此,我进行过多次的尝试,结果都差强人意。但是,无意中我使用了一道选择题,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片段呈现如下:

在进行《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教学时,通过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了小农经济的诸多特点。接下来,我并没有急于分析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影响。而利用幻灯片展示了一道选择题:

(2012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21题) 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 黄牛过河各顾各

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 小满芝麻芒种谷

结合刚才的分析,同学们不仅很容易判断出答案是B,而且还对其他选项进行了辨析。但是,任务并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我声情并茂地引述了王家范先生的一句话“中国古代一些有闲情逸致的文人常误读了农村的乡野风景,为所谓的恬静而心醉如痴。”在同学们安静和期待的目光中,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此处“自给自足”中的“足”究竟是什么含义?有的同学随口说出“富足”,还有的同学思考后纠正说应该是“满足”。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民的真实生活,我随即呈现了一段史料: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

通过对这段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同学们对自耕农的生活有了全面的认识:常年劳累,终年无休,异常辛劳和艰苦,且承受繁重的赋税徭役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处于贫困的边缘,随时面临破产。

……

小农经济含义范文2

关键词: “学为主体” 翻转课堂 教学探索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转变很难。2013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组成了C20慕课联盟。慕课是指英文缩写MOOC,即“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大胆地“翻转课堂”,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2013年12月底,我参与了由华师大慕课中心主办、杭州学军中学承办的C20慕课联盟(高中)“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开设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课的研究观摩课,尝试以“学为主体”的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研讨会期间开设的公开课谈谈对“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一、关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就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在课堂外实现在线教学并且将“作业”带入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引自美国,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视频)而展开。2007年春开始,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则进行了颠覆传统课堂的尝试。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把课堂的时间节省下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二、教学流程的“翻转”及教学方法的改变

(一)课前准备的充分化

翻转课堂的实质就是学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所以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课前做了诸多准备,落实学生在课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对所学内容作了初步的思考。

1.微视频的制作

翻转课堂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微视频的应用,使新技术在课堂上发挥正能量,真正体现新技术的优势和对学习助力的不可替代性。本课微视频的时间是十五分钟,其设计思路和特点如下。

(1)设计思路:微视频讲述了古代中国的两个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它们实行的原因、内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在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下,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只能是缓慢发展,三个知识点间实际是因果关系,以此逻辑关系勾勒微视频的线索,使课本中的主干知识予以精练的呈现,为后边课堂展开有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设计特点:在讲述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课本三个知识点逻辑关系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在播放微视频后提出几个颇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重农抑商和海禁之间有何联系?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要发展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对比明清时期东西方不同的经济政策的选择及由此导致命运的天壤之别,你有怎样的收获和启示?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以待他们课前思考,为之后课堂上讨论的展开、交流的深入奠定基础。

以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课本内容进行有趣的呈现,调动学生继续微视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能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恰当的、合理的解释和客观、全面的评析,关键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对相关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梳理,对历史发展逻辑的分析,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对核心知识扎实而深刻的理解、掌握核心概念,是一线教师非常重视的实践性研究课题,对此,微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探索作用。

2.预习学案的编写

学生要有学案的引领。主要目的是配合微视频的使用,使学生对于课本中的主干知识有较深刻的了解。本课的学案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学习目标:(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3)提高对外开放意识、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学习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培养历史分析能力。

学习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基于这一点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而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找出内容:(1)重农抑商。阅读“重农抑商",找出政策的首倡、含义、目的、影响。(2)2.海禁政策。阅读“海禁”,找出海禁政策的含义、原因、表现及影响。(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阅读这一子目,找出它的产生、缓慢发展的原因。

知识体系构建。

课后反思。

针对性训练(略)。

3.学生问题的收集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所提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进行有效筛选,挑出有足够思维含量并且和课本主题相贴切的问题。例如在本节课的课前问题收集中,学生一共提出22个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在课堂上逐一解决时间上根本不允许,另一方面有些问题根本就是无效问题,偏离教学的主线,属于学生的突发奇想。如有学生提出古代商人屡受压迫为何不奋起反抗?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均与本课主题脱节,均属于无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下一番工夫,对这些问题进行取舍、整合,以使问题的探讨更有效。我在课前将这些问题予以整理,留下六个问题待课堂上展开讨论:①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和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②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③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④为什么明清两朝统治者无法考虑到闭关锁国的弊端?⑤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⑥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如何体现?

这六个问题涵盖了课本中的三个主要知识点,其中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问题有三个海禁政策的有两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有一个。同时,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深度,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便于之后课堂讨论的展开。

(二)课堂教学的互动化

1.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

从翻转课堂的流程看,首先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进行预习,然后课堂上进行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就是布置好任务,然后由学生进行研究探讨、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任务的安排者,学生才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为此,在课堂上将全班学生分为九个小组,每组六个人,由组员推举组长,负责问题讨论的记录和整理,每个问题由一至两个小组负责讨论,形成书面观点,同学间亦可以相互辩驳,思想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学生是翻转课堂中的主体、主角。在小组讨论和发言中,学生思考的深入度和活跃度都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如在讨论“重农抑商和传统文化的联系”这个问题时,学生就曾提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重义轻利观,并引用《论语》中的话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明传统文化中的抑商观念;中国传统中一直存在“安土重迁”意识,这种意识对重农政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这些观点都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又如对“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如何体现?”这个问题的讨论,发言的学生提到“小农经济是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状态的产物,只是个体的存在,而不注重相互交流;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水平向前发展的产物,它可以推动科技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形成(如股票、证券)、抗灾能力的增强、世界一体化的发展等”。对于这样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能有如此的认识,已经属于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真正体会到,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时间、给他们讨论的空间,一定会有更大的惊喜。

2.教师当好新角色——导师

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我们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时,他们会以最好的行动进行回应。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以倾听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们讨论出现困惑或分歧时予以适度的点拨。如对于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两者的比较,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讨论和发言之后,针对这两个概念,教师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入手看两者的区别:“小农经济是将人限制在土地上,它限制人的流动和自由,具有封闭性和落后性;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生产社会化,人的自由度增加,而正是在这种生产关系下,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自由、平等、民主、个人主义这些概念才会出现。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来看,从小农经济到资本主义是个巨大的进步。”经过教师的一番解说和提升,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如对于“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很不到位,如学生仅仅将闭关锁国归结于君主个人素质,这既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又偏离问题本身。这时,教师就要从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视角出发,论证进入工业时代需要具备的条件,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认知。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绝不是以视频取代老师,学生也不是在孤立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探讨问题的引领和提升是非常关键的。

三、课后反思与教学感悟

作为翻转课堂的首次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通过课后反思发现还是有诸多不足之处,在此进行归纳整理。

(一)预习学案的设计可以更厚重些

预习学案的设计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问题的设计较为浅显,应有的深度感不够。如在对重农抑商、海禁和资本主义萌芽三个知识点的梳理时,以填空的形式对课本内容进行整理就显得思维含量不足,学生很容易在课本中就找到答案,没有真正把导学的意图体现出来,而最后留下的问题也较简单:

学习思考1: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思考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危害?

这两个问题不足以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只是对课本内容的重现而已。

(二)课堂师生的互动可以更积极些

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讨论的进行,课堂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场所,对话便成为通向理解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因为,对话既表现为师生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对话,又表现为师生间诚挚的交流与对话,而“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1]整节课应该说有了些翻转课的痕迹,但是可以做得更到位些。如在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和权力时,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思维的影响,在某些点上教师有越俎代庖之嫌。如在学生针对农、工、商关系问题的发言中,有学生提到他认为“商业是无用的,因为它本身并没有生产,只是进行交换,赚取中间利润而已,于国于民作用不大,国家发展有农业和手工业就足够了”时,打断学生的话语,没有对他的观点进行辩驳,而是将他的观点概括为过于绝对化,没有进行应有的讨论。学生在这里其实是对商业存在的必然性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出现是种历史的必然,通过讨论达到解疑、释惑这一环节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从此例可以看出,教师控制课堂、掌控话语权的传统教学思维依然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些,让学生充分表达的观点,师生充分互动,在辩驳、讨论声中将智慧和启迪内化心间,这才是翻转课堂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

(三)问题整合可以更到位些

从课堂操作层面看,本节课所选取的六个问题,依然不够精练,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全班讨论的意义不大。如第二个问题“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和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或者课本中有较明显的答案或者略作思考即可解决。问题太多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课堂收尾环节的缺失:

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巨大的农耕大树下,受到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重压,没有养分,没有阳光,最多只能长成萌芽,永远是萌芽,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收尾的缺失,总是在完整性和对课本内容的总结方面有些缺憾,也导致在对第五、六两个非常有价值问题讨论的时间明显不足。如果将这两个问题去掉,集中精力讨论四个问题,那么在时间安排和效果方面必将大为改善。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些

目前,国外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学科多为理科类课程。理科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道公式、一个实验,其学科特点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而在文科类课程中,如历史等人文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涉及多学科的内容,而且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仅就本课而言,学生在问题中就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等政治经济学术语和传统文化层面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无边界决定了教师必须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随时“关照”学生的突发奇想,这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课堂新关系。因此,在这次翻转课堂中,我切身感受到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有效,教师的专业引领才是源头活水。如果历史教师拥有大气磅礴的宏观视野和挖掘历史细节的专业功底,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引领必然是驾轻就熟、水到渠成。“阅读与思考是一个教师需要终身完成的作业”[2]。

翻转课堂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只要是我们认准的经验,就要坚定不移地借鉴。不论怎样的改革,都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脑思考,自己的嘴说。翻转课堂,不是彻底,而是重在翻转,转为新形势下的课堂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相信学生、利用学生,最终才能发展学生、成就学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节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小农经济含义范文3

关键词:居廉;“市井意味”;绘画思想

中国绘画自诞生起就有着很明确的目的性,即作为统治者传播思想的工具,但是到了宋代这种形式就有了变化。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绘画也开始关注城乡生活,各种文化形式都产生了不同于之前政教性的内容。《清明上河图》、《风雨牧归图》等都是宋代绘画中对城乡生活细致描述的代表作品。自宋代之后对于世俗生活描写的作品也有不少,但是都不如上文提到的两幅作品享有盛名。一是因为到了元代反映隐士思想的文人画逐渐占据了潮流,二是因为元代后的画家大都喜欢对传统绘画技法研究学习,少有创新求变者出现。直到晚清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西方列国的影响,中国绘画才被注入了新的力量。居廉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着力于对市民生活的描绘。他绘画中“市井意味”的概念不仅仅将当时城乡生活艺术化,更是为当时的艺术融入了许多生活气息。

一、居廉的艺术历程

居廉,广东省番禹人,他的字号十分单一,一般认为他的字为士刚,号为古泉。出生于道光八年,卒于光绪三十年,享年七十七岁。他早年学习孟觐乙和宋光宝的技术风格,在恽寿平没骨花鸟技法的基础上,再加之当时西洋画派的影响,开创了属于自己风格的“撞水撞粉”技法。当时这个技法在岭南一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居廉更重要的影响体现在他画面的“市井意味”。

二、居廉绘画中“市井意味”艺术观的认识及形成

(一)对“市井意味”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市井意味”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之后我们拆字理解可分为“市井”与“意味”两个部分。“市井”是对当时已经有所发展的城市生活的描绘,或者是普罗大众精神面貌的反映。而“意味”是绘画作品中的深层含义,也是城乡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绘画作品作为传递画家情感的通道。

有“市井意味”含义的绘画作品所描绘的内容不同于历史题材的宫廷绘画、或者文人画等,它们所描绘的内容更加贴近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这种绘画风格由来已久,最出名的便是描写北宋都城风光的《清明上可图》,还有南宋李迪的《风雨牧归图》,它们不仅仅是风俗画的代表更是考察当时社会的历史文献。

(二)“市井意味”产生的原因

在居廉的绘画作品中之所以产生“市井意味”的意境,与当时的经济以及居廉生活的地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小农经济的逐渐崩溃,人民的物质要求的到了相对的满足,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各类反映穷苦大众的文学形式逐渐兴起,例如《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宋代话本,产生的环境都是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生活不断发展。内容均是描绘的普通群众的生活或者爱情故事。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绘画逐渐变得商品化,为了迎合大众审美的需求,绘画作品中“市井意味”的表现更是愈发明显;除此之外居廉生活的时代,科学技术尚不发达,在遇到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预测的情况,人们便依靠巫蛊邪说或者某些信仰,这样就产生了小农经济特有的文化。并且当时苛捐杂税逐年增多,所以以“禁欲”思想为主的道教成为当时的主流,进而反映到画家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从居廉为数不多的人物画中看出他对表现女子临镜,而镜中却出现一骷髅头这种题材的人物画比较感兴趣,这种绘画形式明显是对 “色即是空”的思想的传递;居廉生活在花草较为繁盛的广州所以,画家更倾向于Ω植于泥土的生命的描绘。画面中随风摇曳的植物花卉、憨态可掬的草虫飞蝶大都来自于可园与十香园,据高剑父描述:“居廉专向大自然里寻找题材,以造化为师,于豆棚花架,花草间,细察昆虫的形状。”虽然作品中并不是繁华密叶,但是寥寥几枝已可见画面中的盎然生意,整个画面充满清新、恬淡之感,表现了岭南特有的庭院景致。

(三)居廉绘画作品对当时社会意识的反映

1.求雅的自然意识。作品《山家风味》不仅仅在画面中出现了鲜少涉及的食物题材,更是将岭南人特有的饮食文化展现在大众眼前。居廉绘画作品中还有一类是将寻常可见的瓜果蔬菜艺术化,作品《南瓜草虫》作者就是将寻常可见的南瓜花跃然纸上,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居廉就是将这些生活中的寻常融入画面,并且运用独特的技法,让整个画风呈现出一种雅俗共赏的风格,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求雅的文化倾向。

2.求吉的传统意识。居廉绘画作品中除了对求雅思想的描绘外,还有很多的民俗文化中的吉祥符号。《五福图》中画面上一个竹篓内五只蝙蝠展翅欲飞,所反映的内容就是当时民俗中对于平安、富贵的追求。类似于这样的吉祥符号在居廉绘画作品中不胜枚举。单就他的花鸟画来说,南瓜、水仙、石榴等等饱含吉祥寓意的都是他画面中频繁出现的对象,清供这类题材也是画家对吉祥符号的传递,花瓶与载满水仙花的花盆都成为了画家“求吉”的表现符号,水仙有吉祥顺遂的寓意,满满的花盆更是富贵圆满之意。将民众在生活中的求吉思想融入在绘画作品中,并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也是“市井意味”的呈现方式之一。

三、居廉绘画作品中“市井意味”对后世的影响

(一)“市井意味”对当代绘画的指引

不论在何时,艺术创作都应该是对时代精神的描绘,所以文化创作贴近大众审美已经成了明显的趋势。居廉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很多当下的画家,霍春阳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他的绘画题材也许不像居廉的作的品世俗化,但是他的设色以及绘画中传递的“将个体的畅神与净化升华的群体神境结合起来”的思想与居廉作品的思想更是异曲同工,旨在通过绘画作品营造出一种高于生活的安静。

另一位受到居廉画风影响的是贾广健,他的绘画作品不论是选材还是表现方法都明显受到了居廉的影响。贾广健同居廉一样都是从大量写生以及前人工笔画中汲取了丰厚的知识,再加上他独特的选材使绘画作品呈现出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四、结语

居廉作为“市井”绘画的代表人物他在拓宽花鸟画表现内容的同时还发展了“撞水撞粉”这种活泼自由的表现方法,让近代花鸟画坛获得了新的力量。他不仅仅从前人绘画中汲取了很多的知识,他还师法自然,从大量的写生中积累了经验,为花鸟画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市井意味”作为大众文化的的反映,让观者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感受作者想通过绘画作品传递的思想感情,画家与观者通过画作在思想上得到共鸣。这就很明确的展现了绘画的功能性,为当代文化创作指出了一条道路。让艺术创造者通过这这种方式来来传递自己对当代社会的感知,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高剑父.古泉先生的画法[M].广东文物八卷.香港:广东文物展览会编印,1941.

[2]王伯敏.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M].北京: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小农经济含义范文4

关键词:高中历史 多媒体 辅助

历史教学自身的一个特点就是过去性: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不可能再重新出现。因此要实现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思想就必须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论从史出,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和综合能力。电化教学正是适应了现代历史教育的这种要求从而为广大历史教师接受、认同,并日趋成熟的。

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可以使历史教学脱离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开一个既陌生又隐约浮现的轻松、生动、富有朝气的崭新世界,使学生从浩淼的历史烟云中自由徜徉,在激情与愤慨中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带给我们的惊奇与震撼!

教了多年的历史,感觉教历史好。特别是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在课堂上欣赏了美妙的音乐,观看了电影、电视、录相剪辑,观察了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他们那种欢悦的表情令我陶醉,我经常从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他们不断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计算机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来让学生们学得更快乐,学得更好。如何优化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一大问题。

一、优化课题内容,激活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愈浓厚,其注意力愈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多媒体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用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5课《开辟新航路》,它主要讲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影响。课前先播放一段有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视频资料,将学生引入学习气氛中,并指引他们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然后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这样学生便能从多媒体播放的历史片段中很容易地获取信息,从而感到学习历史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再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时,可以在上新课前播放黄梅戏《天仙配》片段,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问题: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说明小农经济的什么性?活泼且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回答这样的问题也就轻而易举了。

多媒体展现教学过程,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思维是智力的基础,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很难开展抽象的思维活动,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和创设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无疑会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了历史思想教育。

如教学世界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上课开始就放录像,先播放一组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现实镜头,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然后因势利导播放二战胜利阶段的几组重要镜头,从而把学生带回那个年代,犹如身临其境,展开已学知识的联想,在学生思维活动达到时我突然打出幻灯片《二战后的欧洲政区》,并提出这样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地影响是什么?谁在二战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增强了?为什么?又出示幻灯片《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成就感令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既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由已知到未知的知识递进迁移。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并用。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多媒体来配合教学,并以此为默契,引导学生自觉对重难点进行思维,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多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这一难题,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到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采取总分总的办法,出示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边讲,声情并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灵活处理巩固小结环节 构建高效课堂

小农经济含义范文5

中国古代坚持重农抑商的原因有:第一,根本原因是由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决定的。农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重视和发展农业,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保证社会安定,又可为封建王朝提供稳定的土地税等财政收入。所以,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秩序,历来重视农业,认为“农,天下之本也”。第二,思想原因是受到传统思想文化中“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孔子曰:“义者,宜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曰:“何必曰利,惟有仁义而已矣。”作为封建王朝统治思想的儒家“重义轻利”的观念为推行重农抑商提供了思想基础。在中国古代,农为国家之大利,为国家之最适宜者,故亦为国家之大义,重农即国家“重义”也。商为私人之利,为国家之大害,抑商乃国家“轻利”也。

重农抑商之“重农”一般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为本,商为末,奖励耕作。商鞅最早把农业定为“本业”,其他行业为“末业”,宣扬“事本”而“禁末”。秦始皇实行“上农除末”国策,朱元璋也认为“农桑衣食之本”,应“崇本而祛末”。第二,轻徭薄赋。第三,采取均田、限田等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稳定农业生产。第四,加强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从思想观念、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来“抑商”。在思想观念上“贬商”,将商业定为“末业”,春秋四民为“士农工商”,商为末,已有“贬商”之意。

在经济上“困商”,打击商人的经济势力。第一,实行官府专卖、专营制度,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如齐国管仲“管山海之利”,商鞅“壹山泽”,“使商人无得粜,农无得籴”(即禁止商人经营粮食买卖)。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此后历代王朝官府经营范围不断扩大。为了维护官府专卖,历代王朝还设有严刑峻法打击私商,如唐朝“私盐一石至死”。第二,重征商税。

商鞅变法“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汉高祖“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实行“算缗”、“告缗”用征重税和鼓励告发漏税逃税的方式对富商大贾进行打击。汉代征收人头税时规定“贾人倍算”,自汉代以后,历代王朝莫不沿用汉制。第三,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剥夺商人及其家属对土地的占有权。汉武帝时规定:“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僮。”以此,减轻商人对农业生产稳定性的破坏。第四,不断改变币值,使商人积累的大量货币贬值。汉武帝时“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并兼并之徒”,仅汉代改币值就六次,为后代所效法,直到清末朝廷进行了数十次之多。第五,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在明清时期最为明显。

在政治与社会生活方面“辱商”,贬低商人社会地位,侮辱其人格。第一,视经商为犯罪,实行法律上的人身制裁。秦始皇曾“发贾人以谪遣戍”,汉武帝也“发七科谪”(遣七种罪犯戍边),之中就有“贾人”一科。第二,禁止商贾及后人做官,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汉初,“贾人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汉武帝时,“贾人赘婿及吏坐脏者,皆禁锢不得为吏”。第三,从社会生活领域对商人进行限制,甚至侮辱,如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小农经济含义范文6

关键词: 传统诚信 内涵 局限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人生在世,以诚为本,以信而立。诚信在中国文化中古已有之,而且是占核心地位的一个重要道德规范,为历代统治者所推荐和倡导,且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但由于传统诚信起源、发展于封建社会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上,必定会呈现某些时代局限。

一、传统诚信的内涵

诚信一词由“诚”和“信”两个单音字构成,各有意义,又可互训。

(一)“诚”。

“诚”作为传统伦理规范,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先秦时期,“诚”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和道德范畴,它既代表物理、事理,又代表特定的伦理原则和人的品性。

其一,从哲学范畴来看,《礼记・中庸》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诚”的思想,认为:“诚者,天之道也。”即诚是“天道”。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中,对“诚”是这样注释的:“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又在《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说:“诚,实也。”可见,“诚”就是实际有、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

其二,从道德范畴来看,“诚”是人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礼记・中庸》云:“诚之者,人之道也。”即“人道”,朱熹在《四书章句・中庸》中注:“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指人必须率性,修道,真诚地恪守一定的伦理规范。“诚”作为道德范畴,其指向是人本身。

作为万事万物运行的事实与规律的“天地之诚”,与“人之诚”之间具有统一性;“诚”是天地的根本特征,“人道之诚”只是对“天地之诚”的尊敬和效法。这些为重视“诚”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信”。

“信”字,从字形结构上从人从言,讲的是言谈的诚实性,言由心生,表里一致。“信”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祷告和盟誓的诚实不欺之语,后逐渐摆脱了宗教色彩,在春秋时期经过儒家的倡导,言行不悖、严守诺言成为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即信守承诺,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这里的“信”就是说话算话,不弄虚作假,不欺人之信。孟子将“信”作为处理五种人伦关系的规范之一,提出“朋友有信”。管子曰:“忠信者,交之度也。”韩非子把“信”引入与法权相并的重要地位,指出:“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概括起来,这里“信”的含义指:一是言行相符,严守信用的品德;二是信守诺言的负责精神和态度及治国之道。

(三)“诚”和“信”的连用和互训。

在中国古代,“诚”和“信”就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往往具有同等的意义。因而,人们常常把“诚”和“信”联系在一起使用,或用“诚”和“信”相互训释。

一般来讲,传统诚信的基本内涵是指真实无妄,恪守信用。其基本道德要求有三:第一,诚实信仰,忠实信奉。这是诚信的最高境界和要求。《礼记・祭统》说:“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把诚信作为一种,表达出诚实信仰、忠诚信奉、恭敬等道德要求。第二,诚实信用,诚实守诺。诚实守信是诚信道德的基本要求。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庸集注》中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古人把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上升到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第三,忠诚信义,真诚负责。这是诚信的最终归宿。《管子・形势解》中说:”圣人之诺己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故其诺未尝不信也。”诚信必须与道义相结合,才能体现公平和正义,体现忠于职责的责任感。

二、传统诚信的局限

诚信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已经流传了数千年,某些方面已经内化到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和行为模式中去了,其深厚的底蕴和精华将继续被传承和发扬下去。但它产生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其形式过程是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及传统政治法律思想紧密结合的,是一种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工具。因此,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产物,传统诚信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那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烙印,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从哲学上看,传统诚信具有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色彩。

它起源于对鬼神的虔诚和信仰,其内涵的阐发大多是唯心主义的。如孟子强调:“是故诚者,天之道也。”《中庸》把“诚”提升到“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高度,从而影响了其他学派。《吕氏春秋》就称“信”乃“通于天”。此后的宋明理学家,也将“诚信”归为天理的外在规约,而使“诚信”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和异化。如朱熹认为“诚”乃“天理之本然”。

(二)从阶级性质上看,传统诚信多具有封建主义的烙印。

在封建社会,它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不可避免地沦为了统治阶级稳定社会的工具。从先秦时代起,诚信一直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就是对传统诚信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儒家思想家,也十分强调诚信首先是下对上的忠诚与守信。儒家诚信并未摆脱“礼”的制约,是以对宗教等级制度的信守为前提和要求的,如“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信也。”“人所以主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弃君之命,不信”,这些无不表现出“诚信”依存于“礼”、“义”的国家伦理色彩。虽然孔子非常重视“信”,把“信”看作“文、行、忠、信”四教之一,并把其正式列为一个重要德目,弟子曾参也把“信”看作是“吾日三省吾身”之一省,但是,在孔子眼里,“信”在四教中列于末位,它只是普通人也常具有的品质,而不是最高的品德,“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一》中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修饬也。”正式形成与“三纲”相配的“五常”,但“信”居于“五常”之末,主要是在朋友一伦中起作用,在与其他义务如孝亲、忠君相矛盾时还是要服从它们。可见,在儒家眼里,“信”并不是一种普通的基本的道德要求,而是从属于“亲亲”、“尊尊”、“贤贤”等大义的,所以,传统的诚信道德是从属于“忠”、“孝”、“礼”、“义”等基本道德义务的次要道德义务,只是维护封建礼制秩序前提的附属性原则。

(三)从范围上看,由于受教育的原因,传统诚信较多地局限在“君子”、“士大夫”的圈子里。

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在历代往往限于规范君子、士大夫的个人品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诚信”基本上是一种自我道德要求,一种主观心性修养。因此,“诚信”表达多采取单向表态和主观立誓形式,其直接目标是修养成“君子”,如“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存诸己之谓信”,“诚者,自诚也”,“诚善于心之谓信”,“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等等。而一旦感到自己做到了“诚信”,便油然产生一种道德自我完善的满足感,所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诚信”主要适用于亲情、准亲情的“熟人”关系,如“信”,就明确“信”是处理“朋友”关系的伦理原则。如“朋友信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荀子开始将“信”用于君民关系,却也仍未超出差序固定的“熟人”关系。中国传统诚信道德植根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伦理文化,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很难超越血缘关系的局限,对家庭、朋友之外的人产生信任。在相互熟悉的圈子里,人们崇尚诚信,努力践行;如果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就会遭到乡邻的唾弃。另外,一旦超出宗法人情的小圈子,就会戒备、猜疑、疏远。因而,传统“诚信”具有亲缘性和地域性。

(四)从约束力看,传统诚信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未进入法律领域。

传统的“信”与“义”是结合在一起的,“讲信”总是与“重义”相连,或者说“信”随“义”走,“义”指向哪里,“信”就实践到哪里。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信从于义的意思非常明确。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理想色彩很重,诚信范畴没有蕴涵利益关系,它把诚信仅仅当作发自人本体的道德需求,而没有非伦理因素的参与,同个体利益之间没有任何功用性的联系。它特别强调道德自律,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是最高层次的伦理规范。但是由于缺少法律制度的制约,人们即使不诚信,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无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无法保障人们应有的权利。清代蔡磷在朋友亡故后,把没有凭据的、朋友寄托的千金交付朋友之子,这一故事被传为佳话,蔡磷言“券在心,不在纸”,他被奉为诚信典范。这一方面说明蔡磷讲求诚信、重视自律的高尚品德,另一方面又说明我国古代不重视“契约”,不重视他律的传统,使得诚信原则的遵循缺乏可操作性。

传统诚信突出诚信作为美德的层面,长期的历史积淀使人们容易对其产生认同,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有局限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关系,参考历史传统中的诚信资源,实现传统诚信的现代转变。

参考文献:

[1]宋连利.传统诚信及其当代价值.道德与文明,2002,(3):42-46.

[2]焦国成.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2-7.

[3]赵士辉.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道德与文明,2003,(1):55-57.

[4]董红亚.古代诚信观与现代诚信观之比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第25卷,(6):108-11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