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体育服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动体育服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动体育服务

运动体育服务范文1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引起的,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经过适当的休息可以恢复。这是人体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人体机能活动的标志。

二、武术运动能量代谢的特点

武术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其套路演练要求节奏明快、劲力顺达、动作连贯,是一种短时间、运动强度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生理理论已阐明,运动时人体内的能量供应可以分两种代谢类型: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这两种代谢类型包括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一般情况下,武术的供能体系是由ATP―CP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两部分组成。运动时,肌糖原是骨骼肌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运动强度越大,糖供能的百分率也越高。耐力训练对运动时肌糖原的利用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较多的利用脂肪酸的氧化来供能,对糖的利用有节省作用。根据上述生化的特点,要提高武术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能力,提高肌体在缺氧时的能量供应和增加肌糖原消耗,使肌糖原达到较高的超量恢复,以保证运动员在激烈比赛时的能量供应。

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

1.能量物质耗竭产生疲劳――衰竭学说

武术训练是以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的大强度运动,直接能量来源于骨骼肌中的ATP。根据武术训练能量代谢的特点,ATP 合成的主要途径是CP的分解和糖的酵解。武术训练ATP 的合成主要依靠糖的无氧酵解,随着训练负荷的加大,体内肌糖元大量分解消耗,肌肉中发生ATP和CP的最大消耗和乳酸的最大堆积。因此,武术训练时出现HL值升高,血液PH值降低,发生代偿性酸中毒,致使ATP合成量减少,影响肌肉运动能力,导致疲劳的产生。

2.内环境物质代谢失调――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武术训练属于亚极量强度的无氧练习,训练过程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有氧代谢或无氧代谢。研究资料表明,长拳运动以乳酸能为主要能量来源,运动后5min左右血乳酸浓度达到最高值。大运动量的武术训练,其能源物质消耗增多,使体内维生素含量下降以及无机盐、水分等减少,从而引起机体内环境物质代谢功能失调,机体不能继续工作而产生疲劳。

3.中枢神经系统失调――保护性抑制学说

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无论是脑力疲劳还是体力疲劳都是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武术训练动作、路线变化多且复杂,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做到神情专注、情绪饱满,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手眼相随、手到眼到、意识与呼吸、动作协调一致。武术独特的运动形式,使大量兴奋冲动向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细胞传递,当神经细胞长时间兴奋冲动导致能源物质消耗增多,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相应的神经细胞便产生保护性抑制,出现中枢神经的支配失调,运动能力下降,产生疲劳。此外,大运动量武术训练,大量的血液流入肌内而相应减少了对大脑的供求量,致使脑pH值下降,使大脑神经细胞的供氧量暂时不足,造成运动能力下降而产生疲劳。

4.氧化代谢产物自由基的毒性作用

武术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其套路演练要求节奏明快、劲力顺达、动作连贯,是一种短时间、运动强度大的体育项目。剧烈运动时,由于体内氧化代谢活动加强,骨骼肌、心肌及肝脏等组织氧化反应加强,所以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增加,导致基质网钙泵机能降低,肌浆中钙离子堆积,肌纤维兴奋――收缩偶联机能减弱;自由基攻击线粒体膜还会造成能量代谢紊乱。研究表明,体内自由基增加是导致武术运动中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1.训练观察法与自我感觉法

通过运动员在武术训练过程中的外部表现和主诉进行诊断。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疲劳时,会表现出情绪淡漠、精神不振、困倦厌训、注意力不集中、排汗量多、呼吸快而表浅、眼神与动作配合不协调、反应迟钝、缺乏气力、失误增多等现象。运动员主诉疲乏、记忆力减退、食欲下降、无食欲、厌烦不眠和精神恍惚等。

2.运用生理学方法诊断疲劳

(1)测定呼吸肌评价疲劳,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2)测膝跳反射阈值评价疲劳,疲劳时,膝跳反射阈值升高;反之,则降低;

(3)测皮肤空间阈值评价疲劳,运动后,皮肤空间阈值(两点阈)较安静时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

(4)测脑电图评价疲劳,疲劳时,由于神经细胞抑制过程加强,可表现为慢波成分增加。

五、武术运动员机能恢复的措施

机能恢复通常是在武术训练后进行,其目的是:第一,训练时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逐渐得到恢复,而且是良好的恢复,甚至是超量的恢复;第二,训练时机体内环境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平衡被破坏,在恢复期间中应尽快、尽好地得以恢复,以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影响机体机能恢复速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年龄、性别、心情、训练水平、气候、季节等。研究和掌握武术运动员机能恢复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训练实践中去,对于保证训练质量、提高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积极性休息。在训练中可及时而科学地改变武术训练的内容,调整训练的负荷、变换运动的部位来进行休息,这样可以加速疲劳的恢复,还可以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2.睡眠。在睡眠状态下,人体内代谢以同化作用为主,异化作用减弱从而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均得到恢复。静卧可减少身体的能量消耗也可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

3.物理学手段。在武术课上,大强度和大运动量训练后,采用按摩、理疗、吸氧、针灸和气功等物理手段能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4.中医药手段。研究表明,应用中医药调理的手段可改善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力,延缓疲劳出现和消除疲劳,加速体能的恢复。目前常用的中药有:人参、当归、生地、酸枣仁、阿魏酸、五味子、虫草等,对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5.营养学手段。运动时所消耗的物质要靠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来补充,合理膳食有助于加速恢复过程。如果把运动中需要补充的热量按照蛋白质、脂肪和糖三者的比例划分为按需要均衡进补的方式,武术运动员的膳食中,三种能量的补充比例为1.2:0.8:4.5。

六、结论与建议

(1)武术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训练的深化和发展。因此,必须引起广大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及体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运动体育服务范文2

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的概念

户外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的一项现代体育运动。户外运动不同于我国传统概念上的体育运动,它是特指在野外或在自然场地进行的、与自然界紧密结合的新兴体育运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登山、攀岩、远足、山地穿越、野营、溯溪、漂流、野外生存等[2]。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是指:社会个体或者机构为满足户外运动锻炼的需求,对高校所拥有的这些户外运动项目相关的运动场所、人力、财力、时间、信息等的合理利用,达到愉悦身心,增进健康的目的,从而实现高校户外运动资源与社会共享。

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可行性研究

从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的贮备分析社会化服务可行性首先,在物质资源方面,由于户外运动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户外运动教学的开发和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训练场地、购买装备、设备等户外运动物质资源。另外,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在不追求物质资源在“质”上的高档,在“量”上的多而全,只要满足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就行,即“有了就行”的原则,使得一些资金不足的高校也能开设户外运动项目,实现物质资源储备;其次,在人力资源,也就是师资力量方面。由于户外运动越来越普及,在很多高校均有专业的户外运动教师,来进行户外运动课程的教学。这些户外运动教师的业务能力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水平上,在对户外运动资源管理上也具备了较好的管理经验;再者,在课程资源方面,通过在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类户外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课程定位上,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内容设置上,涵盖的了户外运动的各个领域。在授课方式上,采用理论和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由此可见,课程设置日趋健全;最后,在信息资源方面,高校中有专门提供学生学习户外运动的教材和书籍,一些高校还建设有专业的户外运动知识的网站,以提供学生的日常学习和交流。综上,高校户外运动资源贮备是充沛的,日趋完善的,完全具备了对社会开放的所需要的资源条件。

从空间上分析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可行性体育场地设施是影响和制约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众多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就是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而据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报告,全国现有615693个体育场地,其中教育系统有413583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7.17%[3]。教育系统中的体育场地又较为集中在高等院校。高等院校除了体育场地相对较为充足外,非体育专用的空地也相对较多,且环境幽雅,绿化充分,是进行体育活动、休闲的理想场所。并且,户外运动多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场地上不受严格限制(专用场地除外,如人工攀岩壁攀爬、高空速降等项目),只需配备一些专业设备即可进行各类活动,而一些户外项目只需要简易设备甚至无需设备也能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户外拓展项目中的陆地项目:大脚板、泰山绳、生化危机、同心石、基地寻宝等),这大大提高了户外运动资源的可利用性,在满足大学生锻炼的同时,完全可以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学校配备的图书馆相关户外运动的书籍,户外运动专业教学网站也可以为社会人群提供免费的服务。

从时间上分析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可行性高校体育项目多集中在周一至周五的白天。据调查,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多数选择在田径场、球场、室内运动馆等。由于专业的户外运动场地涉及到安全性,须在教师辅导下进行,比如攀岩、速降、高空楼梯等需要配套的安全设备才能进行。因此很少学生会在课外活动选择专业的户外运动场地进行锻炼。除此之外,户外运动场地多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不像室内场馆,可利用率相对要高得多,只要有足够大的自然环境空间,就能同时满足学生和社会人群同时进行户外运动锻炼。在一定有偿服务的基础上(主要考虑专业教师的额外时间教学报酬以及设备维护),只要场地与配套设备允许,在课外活动、周末、寒暑假,社会群众都可以在这些时间段进行户外运动锻炼,不会出现和大学生户外运动锻炼相冲突的情况。

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对策研究

组建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机构建立合理的委托机制是体育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保障。高校体育部门作为委托人不但要选好人,更要规范的机制,使人具有较为充分的自,能够进行顺畅的市场运作,使其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高校户外运动资源开发中,还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种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终表现为利益的合理分配。委托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协调起来是实现高校体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的保证。在人的选择上,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校内已有的户外运动管理资源,比如户外运动师资力量和管理人员,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社会上寻求人,比如社会上具有赢利性质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或公司,只要遵循委托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协调,高校户外运动走向社会化服务将迈出坚实的一步。这能够很好地解决市场运作问题,既满足广大群众户外运动的广泛需求,也能为进一步维护、完善和扩充高校户外运动资源提供资金保障。

建立科学的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管理机制现在,中国高校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是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如何从政府直接管理型向社会管理型过渡,实现体育产业的社会化。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到今天,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法制化正成为其重要的特征[4]。要实现户外运动资源的社会化服务,必须依靠群众性体育组织以及俱乐部、体育社团等的共同努力。让高校户外运动走行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是我国高校体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发展规律,也是解决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必要途径。另外,要使得户外运动社会化服务取得预期成效,需要满足众多的条件,其中之一是确立政策与法规框架。如何让社会群体在不妨碍学生正常体育锻炼的前提下,能够满足他们户外运动锻炼的需求,这需要制定严谨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积极引导大众体育健身作为基点,呼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一套包括财政投入政策、产业项目基本建设投资政策、社会集资政策、税收政策、体育基金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系统的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为高校户外运动社会化服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p#分页标题#e#

组建高校、社区体育组织共同运营的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模式社会化的体育需要群众性的体育组织和素质较高的指导队伍发挥骨干作用。培育群众性体育组织和发展指导员队伍是促进体育社会化的关键一环。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以人为本,把服务于社会体育作为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起点和归宿。户外运动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涉及到安全性的项目。而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户外运动专业人员匮乏,因此,高校可以利用户外运动师资的优势,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大力发展社区体育组织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户外运动专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组建高校、社区体育组织共同运营的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模式,进而促进户外运动在社会上的普及,提高社会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减少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让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增进身体健康、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

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健康和休闲娱乐的追求已经被人们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加之高校户外运动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体育消费人群,在高校同类体育项目中,户外运动资源具备了良好的开发优势。在高校户外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遵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为先的原则,通过不断完善无偿、低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制度,提供消费价格低而指导质量高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健身爱好者[5]。一般而言,无偿、低偿服务主要面向普通居民群众,局限于举办大众化、公益性体育活动,面对那些日常维持费用较高的体育设施则应以提供有偿服务为主,比如需要专业设备和场地的户外运动项目。

高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要坚持树立教育服务为先的理念。据调查,社会群体在体验高校户外运动社会化服务时,人们更关注于消费与相应提供服务的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城市居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将随生活水平提高向高层次发展,体育消费社会化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人们对体育资源需求更倾向于劳务产品的消费,倾向于人们直接参与的体育运动有关的消费。比如社会群体到专业户外运动场地,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和接受项目培训指导、技能培训、辅导咨询等。此时,高校户外运动人力资源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社会群体户外运动学习和体验的服务者,教育服务不是一般的企业服务,不是去讨好爱好户外运动的社会群体及其相关利益者,教育服务的特殊性和崇高性就在于满足广大群众的户外运动各类需求,使用的是有形和无形的课程等“教育产品”,而教育服务的成果则是社会群体对户外运动的广泛参与,这是教育服务与其他一般服务的本质特征的区别。因此,树立良好教育服务理念,对促进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必要。

运动体育服务范文3

关 键 词:体育管理;香港运动员就业及教育计划;退役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2-0068-05

An introduction to and inspirations from Hong Kong Athlete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 Program

LIAO Ke-hu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By referring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Hong Kong Athlete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 Program in such aspects as service object, service content, service procedur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etc,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athlete career transition service in mainland China can be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in such aspects as optimizing the mai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cusing on service individualized customization, valu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ense of social belonging, strengthening fund assurance and supervision, etc.

Key words: sports management;Hong Kong Athlete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 Program;retired athlete

S着我国内地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性就业安置与附带经济补偿的自主择业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模式取代了以往国家“统包统分”组织安置的单一模式。自21世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内地陆续出台一系列关于运动员退役安置与相关保障工作的行政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如2007年颁布的《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和《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规定运动员实行职业转换过渡期制度,并明确了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及相关政策。从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仅国家体育总局就已举办或扶持了近40期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班,接受培训的运动员已逾2 000人次[1]。各省市体育局也纷纷定期举办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班。从实践效果看,参与职业转换培训的运动员就业观念发生转变,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但从培训过程和就业情况看,面临重重困难[2],亟待解决。

国际奥委会于2005年开始实施“运动员职业发展计划”,目的在于鼓励各成员发展富有自身国家或地区特色的计划,协助运动员于运动生涯结束后顺利转型。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下称港协暨奥委会)于2006年随即展开筹备工作,并于2008年正式实施“香港运动员就业及教育计划”(Hong Kong Athletes Career and Education Programme,HKACEP)[3],成为香港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的核心机制。本研究结合当前内地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的困境,通过对HKACEP的分析考察,认为优化组织主体架构、注重服务个性化定制、重视培养社会归属感、加强经费保障与监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为现阶段我国内地完善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1 HKACEP要点

HKACEP由港协暨奥委会主导建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资助,为计划退役或已退役的运动员提供就业、教育及生活技能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他们顺利转型。

1.1 服务对象

在服务对象上,HKACEP考虑不同专项运动员的差异,在设置相应申请条件的同时,采取了普适的范畴划分5类运动员:获港协暨奥委会辖下的体育总会提名的运动员;曾为香港代表队的成员;曾参与大型比赛的运动员;现役与计划退役的运动员;退役后6年内的运动员。在对象的资格筛选与具体确认上,HKACEP委员会充分尊重运动员所属体育总会的考察意见,除了给出全职运动员(每周训练时间不少于25 h)与业余运动员(每周训练时间不少于15 h)的参考标准,最终由其所属体育总会把关。HKACEP将根据当期可调配的计划资源确定各体育总会所属专项运动员的参与配额。

1.2 服务流程

HKACEP申请程序共分4步:(1)申请。符合条件的退役或计划退役的运动员可以前往香港运动员就业及教育计划办公室填写申请表格。运动员需要如实上报个人的退役(或计划退役)时间安排、训练量与最佳比赛成绩等信息,并经本人所属的体育总会及教练审核确认。(2)面试。申请表格中会要求运动员对希望获得的支持项目进行选择,选择具有优先次序。根据申请人的运动项目、申请意愿等不同,申请人可能被邀请出席面试,以便进一步考核与筛选。(3)审批。由香港运动员就业及教育计划委员会审批。(4)香港运动员就业及教育计划办公室于14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结果。

申请者经HKACEP委员会的审批,可以获得相应的课程。HKACEP为香港运动员提供语文进修课程及不同的教育奖学金计划,运动员根据自身的教育背景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支持服务。除了优先与校园教职相嫁接,发挥运动专项优势,推广学校体育文化,HKACEP还与合作单位共同举办生活技能培训工作坊,联合开发系列课程,申请人只要通过前置的咨询服务,结合自身需求与未来发展,订立目标,完成5个课程单元,就可以获得培训证书。HKACEP通过持续的支援计划,注重将运动员的优秀品质运用到退役运动员转型服务机制中,帮助运动员拟定和逐步实现退役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1.3 服务内容

“香港运动员就业及教育计划”可分为“教育支持”“就业支持”“生活技能”“运动员社会责任培养”4个部分(见表1),为退役或计划退役运动员提供教育文化课程、专项奖学金、就业技能培训、就业规划等服务,旨在帮助他们提升教育文化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1.4 资源保障

由于民政事务局每年体育事业预算投入相对有限[4],香港对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更注重引入多方资源共同参与建设。港协暨奥委会作为HKACEP的主导机构,利用社会影响力,整合资源,鼓励社会企业、高校等作为赞助或合作伙伴加入计划,提供计划所倡导的各项教育及奖学金、实习生计划、生活技能训练等各项赞助,使服务内容、就业方向多样化,为合作单位或企业联合培养后备人才。如知名学府香港中文大学等12所高等教育院校,为HKACEP下属的“教育及奖学金”计划提供教学资源;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等为运动员提供丰富就业机会,开展实习生计划与职业技能培训课程[5]。

1.5 运行成效

截至2015年3月,HKACEP已支持45个体育总会400多名运动员,成效显著。一是在教育支持方面,HKACEP总共向74位运动员批准颁发186万港币奖学金。2013―2014年,以颁发奖学金的形式鼓励退役运动员持续进修,共有8位运动员获得教育奖学金继续升学,11位退役运动员获得退役运动员持续进修证书与EMBA奖学金。在教育课程方面,HKACEP与英孚教育持续合作6年,为运动员提供免费的综合英语课程,提升英语水平,56位运动员报读该课程。二是在就业发展支持方面,HKACEP为更加有效地扩宽运动员的就业渠道,与不同类型机构展开合作,并通过职业配对与实习机会提供就业支持。2008―2015年,共有66名退役运动员通过不同的支持机构获得就业,促成101个就业配对[3]。三是在生活技能与社会责任培养方面,首先HAKCEP为增强运动员职场竞争力,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办“生活技能培训”的系列课程,举办14个工作坊,已超过300(运动员)人次参加[3]。其次HKACEP创新性地设立了“运动员社会责任培养”板块,通过“体育大使计划”“奥梦成真计划”与“奥林匹克主义教育”,增强运动员的社会参与,并从中重拾社会认同感。

2 HKACEP对完善内地机制的启示

2.1 优化组织主体架构

按《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内地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的组织主体主要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运动员所在体育训练单位、单项运动项目f会等。由于尚未实现“管办分离”,内地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各体育训练单位仍具有体制内“官办”属性,因此体育行政部门成为主导内地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工作的组织主体。但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工作涉及体育、人事与社会保障、教育等领域,需要多方行政力量协同参与。同时各类企业、机构在职业培训方面拥有宝贵的资源和经验,可以为运动员职业转换所用,而且它们也可以为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但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政策引导这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

借鉴HKACEP经验,结合内地实际,在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工作上,首先,重新厘定体育行政部门职责,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一是体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协同人社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等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二是由于运动员人事关系主要在省市直属的体育训练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可负责业务指导,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并予以监督;地方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落实,并列为重要考核指标。三是内地体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提升权威体育社会组织(如中国奥委会和各级体育总会)的作用,联合各单项体育协会与运动员所在的训练单位对接,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管,具体承担转换服务相关的执行性、事务性、操作性等方面工作。

其次,引导高校、企业等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运动员职业转换工作。HKACEP能吸引众多企业、高校、社团法人参与其中,主要由于该计划能为它们带来效益:一是社会公益性,通过相关工作的宣传,参与单位找到提升社会形象的平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二是参与单位能通过相关活动发掘出适合本单位发展需求的人才;三是运动员通过计划的资助购买参与单位提供的服务,如语文进修课程、大专及大学补习课程等。内地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服务亦可提供上述诱因吸纳高校、企业等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除了帮助运动员退役后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学习,内地高校日渐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体系亦可为运动员职业转换所用[6]。而企业可以为运动员再就业提供技能指导、实习岗位以及推荐就业。高校、用人单位在参与职业转换服务工作过程中得到与运动员沟通交流的机会,对于增强运动员再就业机制的实效性尤为重要。体育行政部门虽然也采取举办专场招聘会、设立退役运动员人才就业网等途径将运动员向社会推荐,但高校、用人单位与运动员之间缺乏足够了解而导致推荐上大学和自主择业这两条路径变得愈加困难。仿效HKACEP,吸引高校和用人单位参加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工作,既能让高校、用人单位较深入了解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并予以一定时间的考察,也能让运动员获悉相关高校、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及其对人才需求目标,达到互相沟通、双向选择,各取所需、降低风险的目的,无疑有利于增加运动员顺利转型的机会。

2.2 注重服务个性化定制

职业转换培训是当前最主要的服务形式和手段,其直接目标是将运动员专项技能转化为体育岗位职业技能,体育岗位职业技能由“运动技能+职业综合知识”构成[7]。因此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知识两方面,前者主要包括英语、计算机、应用写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求职礼仪、演讲技巧等通用基础知识,后者则主要指向具体体育岗位职业技能知识,如体育管理、体育经纪人实务、运动保健、运动训练指导、体育教学指导等,并辅之以相应的模拟实操训练和社会实践。当前的培训主要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依靠体育系统的力量来举办,往往采取“培训、考证、就业推荐”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培训所指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社会体育指导员、救生员、体育经纪人等,主要还是局限在体育类岗位。这种纯粹依靠体育系统力量来开展的内容和目标相对固定,缺乏个性化和多元化,难以满足运动员不同的就业需求和不同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

注重服务个性化定制,有利于运动员的退役调整质量,使退役运动员自我认知更好地适应退役后的生活[8]。因此,在服务内容上,可突出多样性与个性化。

首先,强化就业规划咨询的前置环节。HKACEP的前置咨询会及时有效地发现申请者的自身需求和待发掘或培养的内容,重视帮助运动员将自身优秀特质转化为就业竞争优势,接受职场的挑战。内地在设置前置咨询方面,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高校就业辅导和职业培训机构丰富、成熟的职业规划服务,通过科学系统测试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了解自身兴趣与条件,找到适合的再就业方向,同时提供相应教育及就业发展支持路线图。

其次,服务内容设计上应注重教育支持与职业培训并重,细分多个项目,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内容。运动员受教育的不完整,是其再就业面临困难的最主要因素。针对这一明显的短板,HKACEP提供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教育课程以供选择,满足运动员的多样化需求。内地通过制定各项优待政策,推荐运动员退役后通过单招、特招、免试等途径上大学已实行多年,但因运动员自身文化基础较差,进入高校后文化学习依然面临巨大困难。内地体育行政部门可通过教育、劳动等行政部门的协助,积极与高校、培训机构等单位对接,根据实用性原则开设适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运动员自身提升所需要的各类课程,提供由基础科目进修课程、学历教育前的补习课程及正规学历教育构成的多层次的教育支持体系。又如正规的学历教育,除了现有的推荐获取资格这一传统做法外,还可以通过定期资助学费的方式予以支持,并要求每年达到一定的学业目标后,后续的资助才得以继续。同时,借鉴HKACEP的服务分类逻辑,内地应对现有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所设内容进行拓宽与细分,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分类提供“就业”“教育”“生活”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服务项目,尤其在就业项目的选择上,通过加入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参与主体的支持,提供更多能满足运动员多元化就业兴趣和社会需求的不同专业培训课程。

最后,提升服务安排灵活性。内地提供的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大多以集中统一时间培训为主,培训周期较短,运动员难以消化培训内容,并未考虑到不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HKACEP提供的服务项目,虽然也是固定时间开设,但允许运动员自由选择项目,不要求运动员短时间内全部完成所有服务项目。为了防止运动员退役之后才开始进行职业教育的现象,对现役运动员一定要适时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2]。通过远程化、学分制等形式,实现相同培训内容,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开设,让服务选择更具有灵活性。

2.3 重视培养社会归属感

我国独特的运动员培养体系,造就竞技领域的辉煌成绩,但是它破坏了运动员的社会化进程,运动员退役时的再就业困难就是问题的集中体现。职业转换服务不仅要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饭碗”问题,还需要重视他们的“心灵”问题。在帮助退役运动员及时获得文化深造与就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不应将其当作“被施与者”“被救助者”,而应当激励他们发挥优势,主动找寻社会归属感。HKACEP通过提前服务介入时间来解决社会化进程受阻问题,安排大量丰富的实践服务计划,运动员得到新的社会角色体验,强化退役后的社会归属感。因此,内地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不能忽视运动员高阶层需求的满足,须通过强化社会责任的培育使退役运动员收获更多的社会认同。内地科教文卫体行政部门应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开展“运动员进校园、进新社区”等项目,向学生和其他群众宣传奥林匹克精神、运动健身等知识和技能,推动校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运动员通过参加与体育职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发掘了自身价值,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更多的了解与认可,在“被需求”的情境中给予运动员社会归属感,为再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2.4 加强经费保障与监管

HKACEP开展以来,吸收社会资助效果良好。2008―2016年各财政年度,民政事务局对计划的财政预算平均拨款1 700万~2 500万港元,而仅HKACEP“奥梦成真2015―2018”计划一项,就得到“利希慎基金”“周大福慈善基金”“运动燃希望基金”3个合作基金共超过1 600万港元的赞助[9],社会捐助资本幅度达到2014―2015财年度主管部门总体预算额度的63.24%。在积极吸收社会资金的同时,HKACEP对经费进行严格的监管。计划所涉收入开支,每年定期公布,接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监督;而运动员所获资助须经严格审批,以大专及大学补习课程每项课程为例,每人最高资助金额为24 000港币,须提供有效的正式收据作为凭证,且规定每名运动员一生只能申请一次。

内地经费投入主要依靠政府,且实际投入的经费所占比例没有明确,经费能否得到落实,似乎还得看主管I导是否重视。而在吸引社会资金方面,目前也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服务对象的范围就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像当前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人数需采取限定名额的报名推荐方式确定。随着体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提升工作质量,工作经费保障应当实现“开源”与“节流”两手抓。开源,即通过政策引导和自身工作的成效,打造一个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优良平台,吸收社会捐助;节流,则是增加经费使用的透明度,细化经费使用规则,及时公布经费收支情况,政府加强监管,最终确保经费尽其所用。

\动员因从事的体育项目不同,加上在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个体差异。在职业转换服务机制优化的过程中,参与各方应当重视如何更好地帮助退役或计划退役运动员提升就业竞争力。运动员职业转换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协调有序地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多方的努力和相互配合。借鉴HKACEP的成功经验,内地体育行政部门可采取多种措施,增强与社会力量的对接,有针对性地提前组织开展退役安置咨询与培训,重视运动员的心理需求,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的水平,才能切实增强运动员再就业时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使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参考文献:

[1] 卢苇. 培训助力运动员职业转型[N]. 中国体育报,2013-06-19(6).

[2] 黄美好. 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J]. 体育学刊,2009,16(7):65.

[3] Hong Kong Athletes Career and Education Programme(HKACEP)[EB/OL]. (2014-09-10)[2016-01-10]. http://.

[4]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EB/OL]. (2014-09-10)[2016-01-10]. http://budget.gov.hk.

[5] Programme Achievement-Career Development. CHENG Ka-ho[EB/OL]. (2014-08-13) [2016-01-10]. http:///achie vement/detail/7.

[6] 赵冰,武胜军,杨雨凡,等. 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91.

[7] 李宝禄,肖建忠. 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课程模式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3(4):101.

运动体育服务范文4

关键词:中职 数字化校园 建设 双核型 优秀体育人才 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02-01

笔者在对江苏省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时发现,现有校园网络子系统之间的异构性导致了难以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能实现,必须通过综合集成的方式,建立基于web服务的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综合系统平台,使各业务部门能协同工作,数据能相互共享使用,才能充分发挥现有系统资源的作用,才能为培养文化素养和体育职业技能皆优秀的“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这一办学目标服务。

1 《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为研究背景,以URP为理论基础,设计出总体建设方案,并以该方案为指导方向,重点研究“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层的构建及其实现的技术研究。为了实现校园网内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与管理、应用分系统的统一访问与管理、公共服务的实时共享与访问,利用LDAP的易扩展性、快速读取等特性,由于校园内各部门应用系统建设机制和技术标准不同,“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不同平台之间的信息没有真正地整体共享,使得整体效率不高,形成了各种“信息孤岛”。围绕“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的校内外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构建学校数字化的训练、教学、科研和管理环境,着眼科技兴校、科技兴教、科技兴管,依托现有训练、教学场所和校园网,整合学校现有“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系统资源,满足数字化管理校园服务“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的需求。

2 《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的现实意义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加快推进校园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系统基础平台建设、电子政务、训练管理、教学应用、师生信息管理、教育资源建设为一体,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网络化、招生考试网络化、训练教学管理实时化、运动员管理全程化;搭建教练与教练、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实时的教学、答疑、讨论环境,为教职工的训练和教学提供多媒体教学、网上备课、网上教学、网上管理以及研究、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提供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运动学校对外就“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交流和社会、家长了解学校办学情况的重要窗口。通过计算机网络即可直接实现体育、教育主管部门与体育运动学校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系统资源共享。

3 《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的技术实现

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为牵引,整合现有校园信息资源的,实现对训练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管工作、学工工作、后勤工作、教职工信息管理、运动员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为学校正规化、秩序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实现校园网内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与管理、应用分系统的统一访问与管理、公共服务的实时共享与访问,利用LDAP的易扩展性、快速读取等特性,基于Web服务技术设计教育数据交换,实现不同位置、不同格式的数据的共享和访问,为不同用户提供统一的“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使得各个子系统能以一种柔性的方式集成。

“十二五”期间,学校加大投入,建成“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数据中心、综合校园管理系统、学校统一校园内用户认证与授权系统、学校门户系统等4大综合系统,并集成了训练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科研系统、后勤管理系统和网络远程服务系统等20个分系统。采用“统一平台+统一门户+多种应用系统”的应用模式,统一网络基础平台、统一网站门户和多个应用系统。

4 《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该项研究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如下:

(1)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的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这一课题提出了一种门户一站式教育服务框架,采用B/S模式,提供统一风格且个性化的用户界面,用户只要有一个浏览器即可获得一站式“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实现统一方式登录。

(2)将Web Services技术引入到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的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校园异构系统信息集成框架,以实现对现有应用系统在对象管理、运行机制和数据共享等方面。采用基于Web服务的方式屏蔽平台的异构性,以服务的方式将应用进行封装和,为其他应用程序调用提供方便,将不同的系统综合集成,构建通用的中间层,消除数据共享的障碍,从而形成基于Web服务的综合集成系统平台。

(3)将传统程序开发技术和Web服务相结合,实现了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的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系统的综合集成。一方面,基于J2EE技术构建了一个安全、可靠透明的集成环境;另一方面,借助J2EE技术对Web服务的支持功能,实现web服务的组合和相互调用,使得各个子系统能共享所有的数据资源。

(4)对基于LDAP的单点登录技术进行了研究,单点登录即统一认证,单点登录技术将用户信息与具体应用相对独立,既为用户操作提供了方便性,又保证了“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数据的安全,同时加强了网络管理的能力,校园网内用户只需一个单独的账号。

(5)在此项研究工作的协同配合下,三年来,学校学校共向国家和江苏省培养输送了400多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向省内外高校培养输送了400名学生运动员。其中培养输送的射箭运动员陈玲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射箭团体亚军、世界杯射箭冠军、击剑运动员梁琴获得悉尼奥运会女子重剑季军、射击运动员殷雯获得2009年世界杯射击亚军、田径运动员薛飞获得亚运会和世青赛中长跑双料冠军、乒乓球运动员秦志戬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乒乓球运动员范瑛获得2011年世界杯团体冠军、田径运动员聂晶晶获得2012年世界杯竞走团体季军、排球运动员陈平获得亚锦赛亚军、田径运动员何琴获得世界杯青年竞走冠军……

运动体育服务范文5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开发与利用

随着社会进步,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体育场馆设施的需求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大众健身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短缺和浪费并存,在人们普遍缺乏锻炼场所的同时,大量现有场馆却闲置和封闭。为此,合理开发、建设、利用、管理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和社会公共体育场所的作用,若能充分利用这些场馆资源为学生和大众服务,将十分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的进程,对推进学校体育的开展尤其对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需要,先后采访了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就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情况展开了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场馆使用的现状分析

1. 场馆功能单一,难以满足高校体育的新需求。目前,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主要目的是教学,功能单一,场馆功能多未开发,忽视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在教学之余,体育设施资源闲置,未得以充分利用,增加了维修、管理经费的投入。目前我国体育设施利用率较低。场馆的开发和维护需要学校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才能做到不盲目的开发和提高现有场馆资源的利用率是目前学校最需解决的问题。

2. 部分新场馆投资大、利用率低,不能有效地为师生所用。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对象的主要目标是在校大学师生, 它是为学校师生的教、学和健身、娱乐服务的, 所以高校体育场馆的设计和建设就应该符合高校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特点。但很多高校体育基本设施的施工建设工作, 往往主要是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大多数工程队是非体育运动类型的专业施工队或是没有建设运动场馆经验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体育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往往落不到实处, 这些因素都是体育场馆建设中的弊端。也有部分高校修建了豪华、实用的多功能场馆,但在服务对象的定位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就像有的新场馆功能齐全:体育表演、健身、体质测试、健康评估、文化演出和文娱一应俱全, 但这些设施除了满足基本的教学之外,平时全是有偿服务。而且由于场馆的成本和管理维护的费用较高,造成门票居高不下,普通的在校大学生只能望“馆”兴叹, 而在场馆里进行消费的大都是社会上有经济实力的人士。更有些高校,在新场馆刚刚建成马上承包给校外的实体部门,成了完全的“体育产业”。也有高校投资修建了标准的400 米塑胶跑道,内套绿荫足球场,但是担心场地、草坪遭到破坏, 所以一到下午课程结束, 就把整个场地大门锁上,造成新场地成了摆设和标志,师生锻炼、休息无处去。这些情况都和当初高校体育馆建设的目的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3. 体育场馆的服务、管理滞后。在高校, 体育场馆一般由体育教学单位的后勤人员或是临时的工人进行管理,而这一部分人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体育场馆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很多高校在场馆的开放时间、服务内容、管理方式上都没有统一的规定,使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相对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这种情况导致了学校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行模式的不科学,也很难吸引社会上的体育消费,造成场馆的闲置和浪费。

三、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定位

(一)综合利用

将体育馆改造成多功能馆,既作为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用的风雨操场,又为学校提供训练基地,同时也是大学生活动中心。另外,对外适度开放还能创造经济效益达到“以馆养馆”的目标。

(二)服务大学

主要作为大学风雨操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使用。做到既能满足学校体育专业教学训练之用,也能满足开展各种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

(三)兼顾社会

是指体育馆在满足学校本身教学及管理使用之外,充分发挥场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优势,为社会体育、文化事业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需要。“兼顾社会”的主要形式可有:办国内外重大室内体育赛事、大型文体活动;进行健身、娱乐活动;利用场馆设施、设备,探索成立健身俱乐部形式的经营方式等。

四、运动场馆的利用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体育场馆有偿运营和体育教学的关系

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是在满足学校正常体育工作的基础上,运动场地的使用多以收费(消费体育)和少量的免费形式向全校教职员工、学生开放。高校体育场馆不同于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它不是完全免费为大众服务,也不是以单纯获取利润为惟一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校体育教学服务,在高校体育场馆进行有偿运营时,应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有偿运营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训练的需要,又要能满足大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同时也为弥补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保证对场馆的再投人

场馆日常维护和保养是场馆可持续运营的前提与保障。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并不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因此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要将场馆有偿收人中的绝大部分用作场馆的维护与保养,提高场馆自身条件,改善或丰富体育设施,使其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需要。

(三)提高场馆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

雇用专职的懂维修技术的管理人员。这些被雇用的管理人员不仅要负责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懂得体育器材的修理技术和维护体育设备的技能。先进的管理办法,能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延长场馆设施的使用年限。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1. 负责大学所有的体育场馆的安全管理(日常的开闭、巡视场馆等);2. 承担各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工作;3. 配合体育教师研制教辅器材设备以及各运动场地的清洁卫生等。学校每年定期支出一定的体育维修费,主要用于运动设施和训练器材的补充与维修,做到体育场馆管理维修一体化。

(四)合理安排运动场馆的开放时间

体育场馆在白天主要是保证体育专业教学训练使用,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开放体育场馆的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天下午的17:00~22:00,每个运动项目的练习时间为90分钟(包括运动项目更换、运动场地衔接、运动器材搬运等),每周各运动项目练习2~3次不等,但必须严格遵守学校体育计划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实施。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的管理,主要由学校体育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如场地维修、场馆卫生、器材设备安全等),以确保各种运动项目能够有序地衔接、转换、运转。

(五)室内训练场地功能利用

学校体育的室内训练场地进行开发利用制定合理的活动安排,安排各种不同运动项目。如利用帷幕或档板将一个训练馆分隔为若干个活动区域,制作当以便捷操控为宜,运动项目之间将互不干扰,能够满足参与不同运动的练习者的活动需要。也可根据不同运动场地的运动要求,采用各色颜料划分不同的运动场地区域,如跆拳道(黑线)、瑜伽(红线)、健身操(绿线)等,以满足各种运动项目活动的需求。使室内训练场得以高效的使用,避免场地的浪费。

(六)体育场所假期的利用

在假期制定“假期体育活动计划”,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的优势,进行有偿营运,为校外体育健身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从经营效果看,可以采用通卡、通票的作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经营,使场馆经营逐渐由学生向大众体育健身的会员制过渡,扩大体育场馆服务面积扩大化,无论是学校教师员工和学生,还是校外体育爱好者和健身锻炼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情趣、生活习惯、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增进身心的健康,减缓学习(工作)的压力,丰富日常生活的内容,享受体育的乐趣。学校的假期体育为完善终身体育观念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满足了体育锻炼者的愿望和需求,减少体育场馆设施的闲置现象。

(七)引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

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与高水平体育赛事相结合,是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亮点,一是可以提高高校的社会知名度,扩大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二是影响和吸引高校学生对体育赛事的关注,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三是推进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五、结语

要尽可能地减少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闲置现象,合理地开发利用,为大众体育健身服务,做到既能满足学校体育专业教学训练之用,也能满足开展各种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管庆丽,王海源.试析德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7,(2).

运动体育服务范文6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界定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行为,分析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行为主体与构成要件,并以各主体为主线归纳分析其具体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0引言

公平竞争是体育竞赛追求的永恒主题,而现实当中,不公平竞争却司空见惯,已经成为体育活动和谐发展的重要桎梏,并引起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献资料表明:学者们对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行为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对个案的分析或对现象的分析,缺乏对不公平竞争行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籍此,我们从理论研究层面上,界定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行为,分析不公平竞争行为的主体与构成要件,进而结合竞赛实践活动,分析不公平竞争的具体行为.

1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行为的界定

体育竞赛是人们理想中公平竞争的典范,期望通过它来提升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对“更高、更快、更强”精神的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激励,进而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然而时至今日,在其领域内产生的一些诸如赌博、贿赂、暴力犯罪、服用兴奋剂等弊端行为,严重玷污了体育的形象,影响了体育的发展,并对运动员、教练员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危害,让人深恶痛绝.从体育哲学的视角看,体育竞赛中“公平”与“不公平”是一个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公平总是相对于不公平而存在,公平在同不公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坚持体育运动宗旨,弘扬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任重而道远.由于体育竞赛中的不公平竞争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最为突出,因此,我们主要对体育竞赛中的不公平竞争的行为进行归纳整理和透视,以期为促进体育公平竞争提供理论依据.

体育竞赛公平竞争行为是各相关主体在操作过程中遵守规则和执行规则的行为,而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行为则是在体育竞赛过程中不执行规则与违背规则的行为.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从行为的表现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成要件:第一,各相关主体存在利益冲突.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是以体育竞赛成绩为主及其所带来的物质、精神利益.如竞争性主体、服务性主体为了比赛的成绩以及附带的奖励和荣誉、运动队的荣誉与经济上的收益.第二,行为手段的不合理性.采用违背体育道德、竞争规则制度和法律的行为.诸如服用兴奋剂提高运动成绩、贿赂裁判等.第三,存在主观故意性.亦即明知故犯,明知自己的责任却为了获得自己有利的存续条件而故意违规的行为,诸如恶意犯规、追打裁判,观众向比赛中的运动员扔矿泉水瓶子等行为.第四,本质的侵害性.即对各相关主体带来身体、精神和利益上的侵害,诸如被犯规的运动员受伤、破坏了与观众的契约关系、损害了某社团的荣誉等.

2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行为主体

现代体育竞赛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原来的比较单纯的体能的竞争,竞争的领域已经扩展到相关科技、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有关的竞争;体育竞赛的竞争不单纯使运动员和运动队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团体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信息实力等各方面表现的窗口,也是一种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分配;体育竞赛不单纯是一种竞争行为过程,而是涉及到体育竞赛的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的确立、规则的制定、竞赛的组织、主体的选择、过程的操作、结果的分析等诸环节构成的系统.因此,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主体就不仅仅是指运动员之间的行为关系,还包括相关体育团体(甚至国家一在国际性体育竞赛中)、竞赛的组织者、教练员与体育服务人员行为与利益的分配关系等等.

在研究体育竞赛公平竞争主体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它与体育竞赛竞争主体之间的差异.体育竞赛竞争的主体主要体现的直接竞争的双方,相应的主体就主要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服务与管理人员等.而体育竞赛公平竞争主要研究如何使竞争公平进行,保持竞争的和谐、合理、有序,那么其对应的主体就不仅包括体育竞赛竞争的主体,还包括影响公平竞争的各相关主体.亦即体育竞赛竞争的主体是体育公平竞赛的主要主体之一,而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主体还包括更加规范的内涵,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主体是影响体育竞赛竞争的公平性的各相关主体的总和,它还包括裁判员、观众、媒体等主体.

根据体育竞赛过程中出现问题多寡与显性层次,在此将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主体概略地分为如下四个层次(参见图1):

一是直接性主体:包括现场比赛过程中的运动员双方、教练员、裁判员.

二是服务性主体:包括科研服务人员、管理人员.

三是社团性主体:包括国家和民族与地区、体育协会、运动队、俱乐部、学校、社区居委等.

四是市场性主体:包括观众、媒体、赞助商等.

3 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行为表现

3.1运动员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运动员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主要包括:1)运动员的竞赛过程中,无视竞赛规程、规则的权威性,停赛罢赛的行为,严重扰乱的体育竞赛竞争的秩序.2)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兴奋剂或故意让竞争对手服用兴奋剂.3)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恶意犯规的行为.4)在比赛中不尽全力,消极比赛.5)故意激怒对手,引起比赛的混乱.6)运动员参与.7)运动员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的不公平竞争的行为.

3.2裁判员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只要有比赛就离不开裁判,裁判是公平、公正竞赛精神的化身,是一场比赛的组织者、主持者和协调者,承担着依据竞赛规则、规程处理竞赛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名次、胜负有效评判的重大职责.在竞赛场上,裁判员是竞赛规则的人格化,裁判员是规则的代表,是公正、公平的代表,是规则的执行者和规则尊严的维护者,因而裁判员被称之为“赛场上的法官”,掌管着运动员的生死大权.一些裁判员也因其公正、准确、严明的裁判道德行为享有荣誉,受到观众、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尊重.裁判员是规则的第一执法官.“假球”、“黑哨”、“官哨”、受贿等行为,严重影响体育竞赛竞争的秩序,是导致操作不公平的重要主体,也是目前体育竞赛公平竞争关注的焦点.裁判员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裁判员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裁判员故意偏袒.2)裁判员执法不均.3)裁判员结帮成派.4)裁判员收受贿赂、内勾外联.5)裁判员吹“官哨”.

3.3教练员、科研服务人员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教练员与科研服务人员是通过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为所属的运动队、地区或国家甚至民族争光,他们的行为主要是通过对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健康、信息等环节的服务,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那么他们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主要表现在为运动员服务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怂恿运动员的一些临场的不公平竞争行为.2)让运动员主动或被动服用兴奋剂.3)故意隐瞒运动员的年龄、体重等身份,甚至冒名顶替、变性参赛等行为.4)接受比赛对手的贿赂,在排兵布阵、技战术应用故意避让,或操纵运动员故意输给对手等不公平竞争的行为.5)利用非法的手段获取有关的竞赛信息等.

3.4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工作人员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人员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主要表现在:1)利用工作或主场之利,竞赛的组织者在比赛的场地安排、时间、出场顺序、场地的设置等安排上做手脚的行为.2)赛前限制对手适应场地,或不提供训练场的行为.3)在比赛计分计时上做手脚,甚至更改比分的行为.4)采用不正当的程序和手段隐瞒、谎报运动员体重、级别等行为.5)参与兴奋剂检查作弊的行为.

3.5社团类主体不公平竞争行为

1)运动队与俱乐部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为了运动队、俱乐部的比赛成绩,故意谋划贿赂裁判的行为;为了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存续条件,或串通参与消极比赛、打假球、控制比赛结果的行为;教唆其他相关人员作弊等行为.2)国家和政府主体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国家和政府是维护公平竞争的最有力的主体,但由于政治利益的驱使,有些国家(地区)不仅不宣传公平竞争的精神,而且对违犯公平竞争的行为进行袒护,甚至支持,这些都是不公平竞争的行为.诸如1993年,保加利亚反兴奋剂委员会提出全体辞职,原因是他们查出的不少服用兴奋剂运动员受到政府支持,他们无法处罚运动员.

3.6观众、媒体记者等主体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该类主体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主要表现为观众不能文明观看比赛,为了有利于主队的利益而故意为对手喝倒彩,面对所支持球队不利的判罚或技、战术犯规向场地内扔矿泉水瓶子砸裁判员、运动员,甚至殴打和辱骂运动员裁判员的行为.而媒体记者主要体现在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不真实客观公正报道,宣传民族主义、宗教主义、分裂主义、地方主义,过分政治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