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逻辑学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逻辑学的特点

逻辑学的特点范文1

在古希腊时代,逻辑和语言学是同根同源的。当时的逻辑和语言学均建立在古希腊文的基础上,逻辑的理论术语跟语法的理论术语很难区分。古希腊时代逻辑上和语法上都把一个句子分为主词和谓词两部分,这是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互动的结果。“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解释篇》致力于研究语言中的名词、动词和语句同逻辑命题之间的关系。历史延续到近现代,逻辑和语言学越走越近,逐渐交织融合,其典型代表就是美国逻辑学家蒙太格创立的蒙太格语法。蒙太格语法基于理论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逻辑学家塔斯基的模型论语义学,采用逻辑方法研究语言。蒙太格语法之后的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述理论、类型逻辑语法和组合范畴语法等都是跟语言学密切关联的逻辑理论。

2.从逻辑学视角看语言的特性

从逻辑学视角看语言,语言至少具有三大特征:普遍性的特征、个案个例的特征、句法和语义对应的特征。(1)普遍性的特征:语言构造表现为“由小到大”的生成过程,词条生成词组短语,词组短语生成句子……生成依据普遍性的规则。蒙太格语法确立了这样的规则,反复运用规则可以生成无穷多的语句,这也是语言的无穷递归机制。如语言中的复杂长句:

a.Thatthatsomethingiswrongispossibleisknowntothepublic.

b.Marylovesamansuchthathehasadaughtersuchthatsheadmiresaboy.

a是反复运用主语从句镶嵌规则的结果,b是多次引入定语从句的结果,二者都是语言无穷递归机制的产物。人脑先天具有生成构造语言的机制,人就能够说出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也可以理解从来没有见过的句子,这就是语言的普遍性特征。(2)个案个例的特征:作为真实文本的实际语言总是具体语境下的语言,同一个词条或词组在不同的语境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具体用法和语义。如清华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开发的汉语组合范畴语法语料库的统计表明,汉语动词“学”在7类不同语句的语境中有7种不同的用法,因而被赋予7个不同的范畴,这是针对语言真实文本的研究,也凸显出语言的个案个例特征。(3)句法和语义对应的特征,也叫作组合原则。在蒙太格语法看来,句法形式引领语义模式。如英语句“JohnlovesMary”,句法上是主谓宾形式,谓语“loves”对应逻辑谓词“LOVE”,主语“John”对应逻辑常项“j”,宾语“Mary”对应逻辑常项“m”,整句对应逻辑公式“LOVE(j,m)”,这就是逻辑语义的谓词-论元模式。句子的逻辑语义直接依赖句子的句法形式而确定,此所谓句法生成引领语义组合的特征。

3.从逻辑学视角看语言的演化

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自然语言指各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语言(国际辅助语协估计有2500—3500种),人工语言主要指数学和逻辑的符号语言和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主流的编程语言也有上千种)。中国著名数理逻辑学家莫绍揆先生指出:“事实上,程序设计或者就是数理逻辑,或者是用计算机语言书写的数理逻辑,或者是数理逻辑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可以说程序语言是在计算机领域内的逻辑语言,逻辑语言作为人工语言的代表对自然语言的影响是很大的。逻辑对自然语言的分析能够揭示其演化的某些内在规律,在逻辑看来,自然语言中的动词和介词都被翻译成谓词,这恰恰揭示了动词和介词在语言演化史上的同根同源,其逻辑语义功能是类似的,或許今后不再区分动词和介词了。再则,逻辑的广义量词理论对自然语言量化表达式的态度是,保留其中体现纯粹量化意义的部分,如汉语“每个(人)”中的“每”,“三匹(马)”中的“三”,而抽象掉其中与量化意义无关的部分,如“每个(人)”中的单位词“个”,“三匹(马)”中的“匹”。逻辑对汉语量化表达式的分析显示出汉语言演化的规律:古汉语的量化表达式中基本上没有与数量词搭配的单位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不说“三个人行必有我师焉”。近现代汉语开始出现含有单位词的“一头牛”“一只猫”和“一尾鱼”之类的量化表达式。虽然有些单位词也有特定量化意义,如说“一碗水”和说“一桶水”是不一样的。然而单位词夹杂在量化表达式中明显弊大于利,使得在网络上常见到暗藏思维混乱的搞笑段子:1元=1元×1元=10角×10角=100角=10元。逻辑和计算机程序语言对单位词的态度是否定的,当今汉语量化表达式中的单位词有弱化减少的趋势,说“选出一人做代表”,而不必说“选出一个人做代表”。可以预见,汉语量化表达式中的大量单位词在将来会逐渐消亡。

当今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在2030年占领计算机人工智能制高点,计算机人工智能的核心就是算法,算法的表述离不开程序语言。作为博弈机器人的AlphaGo完胜所有人类围棋高手,其秘诀是:思考不过你,但算死你!表述算法的编程语言强势影响自然语言的演化。从动态逻辑视角看,编程语言采用的变项赋值等式“x=x+1”,右边的“x”加“1”更新为左边的“x”,两个“x”的所指是不同的。自然语言也有类似的动态表述,如“张三认为李四不喜欢他,李四也认为张三不喜欢他”,前一句中的“他”不同于后一句中的“他”,两个“他”的所指发生了变化。当今人工智能发展一日千里,新的“智慧物种”即将诞生。新物种的产生将极大颠覆人类社会现存的方方面面,同时该物种所具有的程序语言的特征也将极大影响人类的自然语言。

逻辑学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高达2308.5万人,上网比例达到90%以上,由此显示,大学生已经成为上网的主流群体,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分析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

1.网络造就了大学生的交流“自由”。网络的特点之一是虚拟性,表明网络的存在是无形的,它以文字、图片、视频等作为自身的存在形式。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员,学生以匿名方式进行各种虚拟活动,如网上聊天、网恋等。当代的大学生善于交际,乐于交朋友,因此网络成为他们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网络技术产品的不断开发,网络聊天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博、微信等新型聊天工具已悄悄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它们不仅成为大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而且也成为大学生排遣寂寞、消磨时光的新“去处”。适当的休闲娱乐理所当然,但部分学生沉迷网聊不能自拔,挥霍着青春和金钱,甚至影响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谈起了恋爱,在虚拟的环境中“创造”他们的浪漫。另外,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容易因为交友不慎而上当受骗,在丢失钱财的同时,甚至还丢掉性命,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

2.网络占据了大学生越来越长的时间。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不同于从前他们的中小学时期,在中小学时期中,他们每天都有许多课程要学习,而在大学中,平均一天只需要上半天的课程,其余的时间都由学生自行支配。在过去网络未普及时,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大学生会选择去图书馆看书、参加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或者约上三五好友郊游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与人面对面交流。但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课余闲暇时间上网,他们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购物、网游、网聊等活动,其最大的特点是人机交流,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家长和老师的监督,过分放纵自身有了网瘾。

3.网络内容的多样化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传染性”。如今随着网络发展的不断壮大,许多大学生都能在网络上了解第一手的新闻资讯、实时动态,再加之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愿意与同辈分享,这些资讯也会在大学中逐渐传播。这一现象造就了那些不会上网或者没有条件上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成为“上网群体”的冷落对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迫使他们去接触网络,这样上网的群体逐渐增大。

二、解决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问题的建议

1.高校和社会齐抓共管,提高高校的网络管理水平。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应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对大学生上网渠道、上网内容进行监控和管理。一方面,高校可在校园网络系统中设置安全防火墙,安装信息过滤软件,鉴别网上信息内容,过滤掉危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良信息和有害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将网络电子警察局机制引入高校网络,采取24小时值班制,安排计算机专业人员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如发现有任何情况,及时上报消除隐患,并在校园网上公布值班人员和联系方式,以便同学举报不良网站。

2.高校需利用各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极其紧密的关系。高校只有将网络道德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①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基础教育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高校要充分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在低年级开始开设有关网络教育的相关课程学习,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灌输网络相关知识,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了解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将该门课程的成绩纳入大学生的学期成绩内,使学生充分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对网络使用的自控性和自律性。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使学生从心底接受网络道德教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教育形式和内容上必须有足够的创新能力。高校可开展例如知识竞赛、辩论赛、小品相声比赛等与网络道德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重视网络道德教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网络知识的积极性,将被动性的灌输知识转化为主动性的接受知识,从而使教育能够事半功倍。③充分利用高校校园网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高校校园网是用来让学生了解本校实时新闻、教学情况的主要渠道,学生总会隔一段时间上校园网浏览一下,我们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校园网这一有利的平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可专门开设“网络道德”这一频道,介绍网络的相关知识,也可上传一些正反面的视频让学生从图画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园网内开设聊天室、论坛等交流平台,给学生发表言论的机会,教师要在平台上积极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通过这些交流平台可以对不良信息在网上的流传进行监控,更好地保护学生。

3.加强对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具有一定网络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如今的国内高校大多没有专门的老师分管网络建设这块的工作,部分学校是让本校计算机信息中心的老师兼任,这部分老师在网络建设和维护上有着一定的水平,但对网络监管这块仍然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权威性,可以多组织一些相关课程的学习用来提高负责网络监管的教师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管理者的辅导员也应该转变传统的固有知识,提高自身相关专业的技能,全方面地为学生服务。若辅导员自身专业能力存在缺陷,就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辅导员深刻了解网络相关政策、网络热点,准确细致地把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放在首位,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这一媒体工具进行学习和生活。

4.制定高校网络的立法制度,切实保护大学生的权利利益。如今,很多发达国家已建立与网络相关的法律制度,用来保护青少年,以免他们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侵害。我国在1996~1997年,先后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我国《刑法》等相关法律也有打击网络犯罪、保护青少年的条款,从这些法律法规中可看出,国家对保护青少年的网络权益还是十分重视的,这些法规对预防青少年免受有害非法信息的伤害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的网络立法制度还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规范商业网吧方面仍显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高校网络的立法制度,规范关于大学生的相关商业网站和网吧,打击其中的不法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网络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对于其中较活跃的群体——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个体的差异性,我们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不能单纯地把网络看成是洪水猛兽,以至于一味否定。大学生是有朝气、有活力的祖国下一代,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纠正大学生不良的网络行为,让网络充分帮助大学生,真真切切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逻辑学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Internet 计算机教学

随着Internet在世界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而网络已成为计算机应用范围中非常活跃的重要部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有效结合,才能够真正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彰显最大的威力。然而,在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国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探究网络实践教学。本文就如何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才算合理与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如何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了探讨。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哲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有效增强学习能力。然而,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方式,需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启发式教学,即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其中,除了改变教学方式之外,还需要老师切实转变自身的角色,由“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充分利用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例如,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组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搜索引擎的网址,如百度、谷歌等。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相关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引擎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网络工具的应用兴趣。同时,老师还可以有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网络,如:等等,学生想要了解网络工具的任何方面的情况均能通过搜索获取答案并保存。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能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秉承以人楸镜慕萄Ю砟睿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予学生继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都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赞赏。”但长久以来,我国教师均努力在学生心中塑造权威性的形象,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其次是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个性、认知水平等均有较大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习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然后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找出彼此思想上的差异,进而达到互相进步的目的;最后,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熟知的网络知识,与社会发展相关的话题引入课堂,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为课堂增添趣味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文件下载”内容的教学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下载方式,所以该教学内容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可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如:因在Net Ants下载工具中有“批量添加下载任务”的功能,所以教师便可让学生利用Net Ants工具下载歌曲。然而,大部分学生在接到任务后仍采用传统单一的下载方式,下载效率低。因此,老师便可以将批量下载的内容引入进行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下载地址,找出下载地址存在的规律,掌握批量下载的方法,进而解决“批量添加下载任务”这一教学难点。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与探究学习,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健康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华宏轩. 浅谈在《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5):177-177.

逻辑学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

【Abstract】 β1-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ers, as one kinds of biologic repairing agents of myocardial cells, are being used in treatment to the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but the safety of this treatment in early stage is unable to ignore .The study observed early stage response of bisoprolol in 23patients with CHF.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isoprolol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stage to CHF exists the excessive response

作者单位:441021第四七七医院内四科

-’s phenomenon in the first day and the day of the double dosage .The observations and the treatments to the excessive response’s phenomenon in the first day and the day of the double dosage are able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the tolerance of theCHF’s patients taking the bisoprolol in the early stage ,and help to evaluate the intervalof double dosage of the bisoprolol.

【Key words】

β1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ers;CHF

临床上,现已将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衰写入指南[1],其疗效多在治疗3月后显现,然而其治疗早期却存在较重的不良反应[2]。为提高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耐受性、依从性,本研究观察了比索洛尔治疗CHF早期对患者血压、心率、心衰症状的影响及作用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均为本院2006年2月至2009年7月住院患者。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按1995年WHO/ISFC标准)14例,缺血性心肌病(按2008年标准)9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4~70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例13例,病程2~24平均(6.2±2.4)月。有以下情况不纳入观察范围:①收缩压低于100 mm Hg者;②PR>0.24 s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者或有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③心率过快(大于100次/min)或过慢(小于55次/ min);④窦性停搏;⑤支气管哮喘者。

1.2 设计及投药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时行常规化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未内径(LVESD),舒张未内径(LVDED)、射血分数(EF),经抗感染、抗心衰治疗后临床情况稳定4~5 d,重新评估心功能,在洋地黄、硝酸酯类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利尿剂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从1.25 mg2次/d开始,每2周剂量加倍,直到平卧静息心率达55~60次左右为止或最大耐受剂量为止。均观察1.25、2.5 mg时前两天用药前卧位心率、血压和服药后15、30、45 min以及1、1.5、2、3、6、10 h心率、血压及心功能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通过SPSS统计程序分析处理。以P

2 结果

表1

比索洛尔治疗CHF初期低血压、肺部音增加发生情况(n=23)

服药物剂量与时间肺部音低血压

1.25 mg首日及剂量倍增日15例*7例*

其他维持治疗期间3例2例

注:P

比索洛尔治疗CHF早期心率、血压反应: 服用首剂比索洛尔1.25 mg后,心率从15 min开始减慢,1.5 h达高峰,并能有效维持10 h,收缩压(SBP)与心率基本呈一致性改变;当剂量增到2.5 mg时0.5 h后心率开始下降,2 h后心率降至最低点并能持续作用10 h,收缩压(SBP)与心率基本呈一致性改变(见图1);对开始1.25 mg及剂量增至2.5 mg前两日心率的影响比较,口服首剂比索洛尔1.25 mg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比第2天1.25 mg的显著,而当剂量增加到2.5 mg时,其连续2 d观察其对心率影响亦有类似现象存在(见图2)。目标剂量为(5.11±2.19)mg/d。服用首剂比索洛尔后患者出现疲劳、乏力、肺底湿性音增加等症状,无需特别处理,或加用和(或)加大口服利尿剂即可,对部分出现喘息明显,不能平卧者要静脉给予速尿支持;对部分出现全身湿冷、面色苍白,表现为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需要紧急处理者(见表1),可加用氨茶碱或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以迅速改善症状。对这类患者比索洛尔剂量加倍间隔时间相对要长,少数可达3~4周。心衰症状加重或低血压发生以首日服用比索洛尔和剂量加倍日最明显(见表1),且首日反应重者在其后的服药期间需要更多的药物干预才能耐受。

图1 比索洛尔1.25 mg初次及加倍时当天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图2 1.25 mg及加们后(2.5 mg)比索洛尔初始2 d对心率的影响比较

3 讨论

比索洛尔是苯氨丙酸的衍生物,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无内源拟交感活性,具有亲水、亲脂双重特性,其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寿期长达10~12 h,与本临床观察是一致的。本研究观察到比索洛尔治疗心衰时存在“首日敏感现象”,即首剂1.25 mg和加倍至2.5 mg时对心率、血压的影响大于第2天及以后的作用,且在此期间低血压、肺部罗音发生率显著高于平时治疗观察期。因此,加强对“首日药物反应”临床情况的观察与处理对于提高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安全性、耐受性有重要临床意义。从图1可以看出,比索洛尔治疗CHF早期对心率、收缩压影响的一致性,即随心率减慢SBP下降,其对血压的影响主要通过负性变时效应实现的,负性肌力作用为辅。适度的心率对于维持一定的心排量和血压是很重要的,这也是要从小剂量开始的重要因素;其次,通过对心衰患者比索洛尔首日治疗反应情况的观察,还可大致判断药物剂量增加的间隔时间,此可作为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依据。再次,首日敏感现象作用不存在疾病种类的差别,在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均存在,但对于心率偏快或较快房颤者其对比索洛尔治疗早期反应小,对其耐受性好,药物剂量倍增间隔时间短,目标药物剂量大,可达10 mg/d;对基础心率偏慢、血压偏低者对其治疗反应大耐受性差,药物剂量倍增间隔时间长,药物目标剂量小,多在2.5 mg/d 。

4 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CHF早期存在“首日敏感现象”,且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观察、处理有助于提高CHF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早期的耐受性、安全性,并对药物剂量增加间隔时间估计提供一定依据;这种反应与疾病种类无关,与患者自身心率快慢、基础血压高有关。

参 考 文 献

逻辑学的特点范文5

逻辑学由亚里士多德创立,是从形式和非形式两方面来研究概念、命题、推理及其各自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本质是以思维为研究对象,寻求事物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已知来推断未知。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讨论等。它的特点是运用具体事例作为知识传递的一种呈现载体,在课堂中引进现实问题,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教学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开讨论,旨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逻辑学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逻辑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同,但其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逻辑学受重视程度不够。高校逻辑学的开课率不高,多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加上其功利性不强、看似与就业关系不大,多数学生便将其视为边缘课程,兴趣不高,重视不够,甚至多数学生还存在逃课或在逻辑学课堂上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二是逻辑学学习难度大。我国逻辑学课程开课时间较晚,学生上大学前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相关知识。同时,逻辑学本身抽象难懂,通常学生还未开始学习就已觉得棘手。三是逻辑学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难以保证。逻辑学本身的知识结构复杂,教材内容丰富,还要进行复杂的推演,推理系统和公理系统构造极其规范、严谨。在课时偏少、内容抽象的情况下,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极大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四是逻辑学教学与现实脱节。目前,高校逻辑学教学偏重传统逻辑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容陈旧且缺乏趣味性,与现实生活关联不大,与各类考试衔接不紧、针对性不强。总之,我国逻辑学教学现状不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能充分发挥逻辑学作用。因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而采用和吸取新的教学方法成为改革的重要路径,所以探索案例教学法极具必要性。

(二)可行性

从1920年首次提出案例教学法以来,案例教学法已在很多学科的教学领域取得成效。虽然有专家认为案例教学法因其局限性而不适合所有课程,但总结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和逻辑学的特点可看出,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因此,在逻辑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可行性。一是案例教学法和逻辑学有共同的根源。案例教学法是运用身边的实例对理念、思维进行承载体现的方法,案例背后隐藏的是理念、思维发展的潜在形态和规律。而逻辑学则着眼于纯粹的理念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规律。因此,通过对案例本身的反复讨论和辩驳,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放弃错误观点、逐步接近正确结论。二是案例教学法符合逻辑学的发展趋势。由于受纯形式化人工语言的影响,逻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趋于形式化,逐渐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作为逻辑学分支的非形式逻辑,关心的是自然语言论证,更易被人们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与案例选择应面向生活和现实要求相吻合,因此,案例教学法更符合逻辑学的现展方向。三是案例教学法符合逻辑学的教学目标。逻辑学的最大价值就是普及素质教育,学习逻辑学不仅能为学生的专业研究奠定基础,还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能有效弥补逻辑学的抽象性,改变枯燥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总之,案例教学法和逻辑学能够彼此契合。通过逻辑学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对化解当前逻辑学教学尴尬的困境切实有效,极具可行性。

三、逻辑学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现实探索

(一)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

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凭借其自身优势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在逻辑学教学中将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有机融合,能够创造情境,增加案例表达的生动性,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只是单一地讲解、介绍案例,学生很难抓住案例所反映的思维规律本质,更谈不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而将多媒体和案例相结合,便能以一定的脉络结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将案例呈现出来,一方面能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生动、更直接的案例信息,提高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能力和把握程度;另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逻辑学的认知程度和学习兴趣,采用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判断、推理,提升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庞大的案例库

要在逻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必须拥有大量体现逻辑理论的案例,案例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因此,构建符合逻辑学学科要求的案例库尤为必要。这需要教师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微博等平台,收集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种思维形式的例证作为原始案例,再按照逻辑学的学科要求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整理,提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避免编纂不合实际或缺乏时代特色的案例。同时,可让学生一起参与案例收集工作,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有意识地留意、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并进行逻辑加工和整理。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能够为教师进行逻辑学教学积累符合专业特点的案例;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运用逻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逻辑学教学目的。

(三)按不同专业制定案例方案

高校逻辑学主要针对哲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课,而对其余专业的学生则非专业课。对这两类学生进行教学,除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异外,案例选择也应有所区别。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不同,选择带有专业特性的案例进行教学。例如,对哲学专业的学生,应尽量从哲学原理和哲学流派中选择有关案例,特别是结合哲学原著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借助逻辑学平台与先哲们对话;对法律专业的学生,应尽量选择一些真实案件作为案例,着重分析逻辑思维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的运用;对文学专业的学生,则应多选择一些名著名言、寓言故事和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体现逻辑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对选修逻辑学的非专业学生,则可撷取广为人知、幽默有趣的典故、笑话作为案例,吸引他们喜欢、关注直至学好逻辑学。为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案例方案,有利于逻辑学与各个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从而增强案例教学法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四)贴近学生学习实际

现在许多应届毕业大学生都会参加公务员或选调生考试,这些考试的试题往往涉及大量逻辑学知识,例如,概念论、三段论推理、直言命题的对应关系,模态命题,复合命题及推理,可能性推理,等等。这些内容在各种考试中所占比例大,是学生感觉最费时间、最难得分、复习时最难突破和取得成效的部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这些考试,将一些典型试题作为文字案例,对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行针对性分析。这种贴近学生实际和学习要求的案例教学,一方面将学生置于关乎自己未来考试的语境下,极大激发学生学习逻辑学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应试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逻辑素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节省考前参加培训的费用,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五)进行户外实验教学创新

户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探求知识、启发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学案例教学应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案例教学创新。例如,举行逻辑应用讨论会,选择学校草坪或操场为活动地点,由教师建议或者学生自主提出要求,针对社会某个热点案例进行逻辑分析。开讨论会时,为激发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让学生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再现案例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对案例背后的逻辑理论、逻辑方法和逻辑规律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讨论内容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以便他们更全面地认识逻辑现象和逻辑规则;还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开展学术沙龙,或者在业余时间举办研讨班,锻炼他们在逻辑学领域的科研能力。

四、结语

逻辑学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逻辑史;中国逻辑;希腊逻辑;印度逻辑

逻辑史研究是总结和推进逻辑学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可以说,当今逻辑科学中的核心与重要问题都能够在逻辑史中找到它们的源头和根据。

自1962年威廉·涅尔和玛莎·涅尔(William Kneale&Martha Kneale)合著的单卷本《逻辑学的发展》、安东·杜米特留(A.Dumitriu)四卷本《逻辑史》出版以后,至今没有见到更新的通史性的逻辑史著作问世。“逻辑学、逻辑史、逻辑哲学以及诸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论证理论和思想史等与逻辑密切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深刻体会到了更为深入和详细的逻辑史著作的缺少所带来的不便”(序言)。

由国际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英国伦敦皇家学院计算机系教授多夫·嘉贝(Dov Gabbay)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约翰·伍茨(John Woods)共同主编的十一卷本的《逻辑史手册》已于2004年由世界著名的出版公司荷兰爱思唯尔开始陆续出版发行。目前,出版了第一卷、第三卷和第七卷,其他各卷将陆续出版。该手册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国际逻辑学界的普遍关注。被誉为是“第一部由大卷本著成的系列逻辑史著作”。从该手册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上,我们可以追踪到逻辑史研究的最新和最前沿的动态,也可以从中体认到逻辑学发展的一些基本趋势。

一、《逻辑史手册》的主要内容

经过伍茨教授的允许,根据2007年1月最新修订的写作大纲,我们先将《逻辑史手册》各卷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卷为《希腊、印度和阿拉伯逻辑》,共8章,主要介绍了亚里士多德以前的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及其模态逻辑、印度逻辑、麦加拉与斯多葛逻辑。

第二卷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逻辑》,共13章,该卷以历史发展的前后时间为序,介绍了中世纪重要的逻辑学家,如波依提乌、阿伯拉尔、奥卡姆、布里丹等,同时也梳理了中世纪特有的一些重要逻辑问题,如指论、意义理论、语意问题、模态问题及自我指称的情况等;同时也介绍了13、14世纪摩迪斯泰学派(Modistae)的思辨语法。

第三卷为《现代逻辑的兴起:从莱布尼茨到弗雷格》,共11章。该卷共介绍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8位逻辑学家,并以3章的篇幅介绍了代数逻辑、逻辑代数和逻辑学的数学转向问题。

第四卷为《19世纪的英国逻辑》,共15章,该卷主要介绍了13位逻辑学家,如穆勒、哈密尔顿、文恩、边沁等,并专辟一章讨论了1805—1835年的法国与英国逻辑。

第五卷为《从罗素到丘奇》,共16章。该卷主要介绍了罗素、布劳维尔、维特根斯坦、希尔伯特、哥德尔、塔尔斯基、波斯特、丘奇等16位逻辑学家,并讨论了λ演算、组合逻辑以及20世纪的悖论等问题。

第六卷为《20世纪的集合论及扩展》,共13章。该卷主要从集合论的角度讨论了20世纪逻辑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了集合论到科恩(Cohen)的发展概况以及在当展的情况,涉及无穷组合数学、连续统、力迫和大基数、奇异基数、确定性、大基数内模型、拓扑集合论、部分逻辑、范畴逻辑等。

第七卷为《20世纪的逻辑学与程式》,共9章,主要介绍了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逻辑分支历史过程,如数理模态逻辑、认识论逻辑、相干与基本逻辑、时态逻辑、情境理论与情境语义学、对话逻辑等。

第八卷为《逻辑的多值与非单调转向》,共10章,主要介绍了逻辑学向多值与非单调转向过程中,一些新逻辑分支发展的情况,涉及多值逻辑、一致逻辑、量子逻辑、模糊逻辑、非单调逻辑、非单调推理和信仰变化、自由逻辑等。

第九卷为《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共19章,主要介绍了逻辑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涉及逻辑与计算机的发展、逻辑与计算机科学、高阶逻辑的自动化、类型论的机器化、归纳的机器化、复杂性理论、逻辑与计算语言等问题。

第十卷为《归纳逻辑》。

第十一卷为《逻辑学核心概念的历史》,共7章,主要介绍了否定词、推论关系、量词、连接词、自然演绎、类型、谬误等逻辑学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以及最新研究的进展情况等。

二、《逻辑史手册》所体现出的新趋势

《逻辑史手册》原名为《逻辑哲学与逻辑史手册》,从以上内容介绍来看,《逻辑史手册》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一是,在世界逻辑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逻辑学家与学派,其时间跨度是从古代到20世纪末;二是,逻辑科学体系中重要的逻辑学分支或领域的发展历史,这些分支在相关领域均为重要的基础性理论;三是,逻辑学体系中核心概念的发展与研究,这些核心概念对逻辑学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逻辑史手册》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一是汇聚了国际逻辑学研究的高水平学术队伍,该手册的作者基本上是以上三个方面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和知名度的专门研究家,来自全球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100余名,分布在英、美、加、意、法、澳、瑞士、荷兰等国家;二是体现了新进展,《逻辑史手册》每一章所涉及的人物、分支或专题均涵盖了从20世纪以来一直到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也体现了国际逻辑学研究的最新的趋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逻辑史研究进入到全面、精深研究的新阶段。

可以说,这套《逻辑史手册》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较为齐全的一部逻辑史鸿篇巨著。

在以往的研究中,虽然有一些著作对逻辑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人物、重要理论有着比较清楚的描述,如波亨斯基的《形式逻辑史》、涅尔夫妇的《逻辑学的发展》等。但是,更为全面、深入和详细的研究成果尚未出现。尽管安东·杜米特留的《逻辑史》在范围上较其他成果,涉及了中国逻辑、印度逻辑,在逻辑类型上也讨论了辩证逻辑、归纳逻辑等问题,但总体上略显单薄,而且在内容上也显繁杂,并没有充分展开。这三部著作对逻辑学发展过程中核心概念演变的过程更缺少专门的系统考察,而且对逻辑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关联研究也少有涉及,缺乏必要的研究。当然,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不能苛求前人对这些问题做出完美的回答。

这部《逻辑史手册》则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首先,以逻辑史上人物研究为线索,几乎涉及了从古至今所有对逻辑学发展发生重要影响的逻辑学家,对这些重要逻辑学家的研究尽可能做到全面、具体和深入,其内容之详为前所未有,重要逻辑学家研究的篇幅几乎可以独立成书,如关于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弗雷格等人逻辑思想的研究。其次,对逻辑学核心概念的把握,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两方面的工作,不仅对推进逻辑史研究,而且对推进逻辑学理论,尤其是逻辑哲学的研究,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逻辑史手册》的出版表明对逻辑史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精深、细致和全面的新阶段,这种趋势在近几年的国际逻辑学界已有所显现。以人物研究为例,2005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丹尼尔·麦克白斯(Danielle Macbeth)的专著《弗雷格的逻辑》,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雷格逻辑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特征;以逻辑学发展的断代史研究为例,2002年维科奥·里斯图(Vilkko Risto)出版了《逻辑学研究百年:1781—1879年德国逻辑改革的努力》对1781到1879年逻辑学在德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牛津大学出版社即将推出芬兰逻辑学家雷拉·哈帕兰塔(Leila Haaparanta)主编的《现代逻辑史》。其他诸如对亚里士多德、斯多葛逻辑、中世纪逻辑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由于这些研究者的论著还没有公开出版·待得到他们的授权后,我们再陆续做出介绍。

第二,把逻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不局限在某一种类型或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逻辑的观念和研究方法。

《逻辑史手册》在范围与逻辑类型上有了新的拓展,时间跨度上,从亚里士多德以前一直到20世纪末;逻辑类型既包括经典逻辑、非经典逻辑,也包括了康德、黑格尔等人的逻辑思想,并专门谈到归纳逻辑的发展历史。从逻辑起源和发展的角度,涉及古希腊、古代印度、阿拉伯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逻辑思想发展的全景图。这种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逻辑科学是一个整体。

从逻辑发展的历史来看,从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对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构设开始,就已经有了将逻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思想萌芽。

亚里士多德是被公认的“逻辑之父”,他创建了以三段论为核心的演绎逻辑学体系,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主体是演绎性的。但是·从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一段评价来看,他显然是把归纳也看作了科学的基础,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他说:“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样东西都是科学的出发点。”尽管他把归纳置于辩证的类型里,对归纳没有更多的理论上的阐述,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他对归纳问题的肯定和重视。

转贴于

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各种科学理论尚处于初创阶段,理论体系的建立还处于萌芽状态,假设、假说的成分在这些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多的成分,这种状态对演绎的方法要求得比较多,尤其是当时几何学的发展达到了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程度,成为亚里士多德建立传统逻辑体系的直接基础,而欧几里德几何学的演绎性质则又直接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体系中。因此说,建立演绎方法和演绎逻辑的条件是成熟的,而建立归纳逻辑的条件和基础是不成熟的。

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探讨演绎问题的同时也给归纳问题以高度的重视,说明亚里士多德在创建逻辑体系的时候也是把归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来看待的,而且把归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到了他的三段论体系当中去了。这不能不说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伟大的贡献,他给我们在完整的意义上来理解逻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

莱布尼茨是公认的现代逻辑的奠基者。他继承霍布斯等人“思维就是计算”的思想,把逻辑的论证方式归结为“计算”一“我将作出一种通用代数,一切推理的正确性都将化归于计算。”

莱布尼茨设计了“通用语言”和“通用数学”来准备构建他的逻辑体系,而且现代形式逻辑也是按照他的这种设计思路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从这个意义来讲,演绎作为逻辑的根本特征似乎是更加巩固和更加不可动摇了。肖尔茨对此评价说:“我们必须把这种对演算规则的真正作用的见解看做是莱布尼茨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并看做是一般人类精神的最精彩的发现之一。”

莱布尼茨和亚里士多德一样并没有忽略去建立“一种新的逻辑”,而且他也看到了亚里士多德对这种“逻辑”的认识。他说:“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逻辑,来处理概率问题,因为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正位篇》(Topiques)中所做的也不亚于此……在这里,涉及的问题是要扩充论题和给予它的概然性。”

尽管莱布尼茨没有在完整的意义上构造出与演绎逻辑相媲美的归纳逻辑,究其原因,是科学的发展在莱布尼茨时代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支持现代归纳逻辑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程度,构造现代归纳逻辑的条件尚不具备,但莱布尼茨对所谓的“新逻辑”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说明归纳逻辑在他理想的逻辑体系中占有与演绎逻辑同等重要的位置。

从亚里士多德和莱布尼茨对传统逻辑、现代逻辑的构造来看,也就是从这两种类型的逻辑发展的起点来看,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统一在一个逻辑体系内的,这两者的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他们是把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从《逻辑史手册》设计的内容来看,把逻辑作为一个整体的来看待的倾向显示得非常充分。

第三,注重逻辑与相关领域的关联研究,展现逻辑学的活力。

从研究的组织形式上看,《逻辑史手册》是一种群体性的团队研究,共有来自全球的100多位专门研究家介入到这个研究平台,这些研究家中有一部分来自与逻辑学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如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逻辑史手册》更是突破了原来逻辑史研究单纯侧重纯逻辑理论或思想的研究模式,在更大程度上把逻辑科学置于与之密切关联的其他领域的网络之中,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思想史、计算语言学等,充分显示了逻辑学的基础科学与工具科学的作用与特质,展现了逻辑科学本身的活力,也表明了逻辑与这些学科领域之间交叉与结合的密切程度。可以说,这些领域既涉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也涉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近几十年来一直比较活跃的领域。在这种立体交叉与互动的过程中,讨论逻辑学的发展,推进逻辑学的研究,是逻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三、关于中国逻辑研究的问题

这套《逻辑史手册》的唯一缺憾是没有涉及“中国逻辑”的问题。就此问题评论人克劳斯·格拉斯霍夫(Klaus Glashoff)说:这套手册的第一卷“没有包含任何关于唯一一种基于非印一欧语言的逻辑——中国逻辑的信息”,实际上,“众所周知,远在印度佛教逻辑之前,约公元前3世纪就已存在了本土的中国逻辑——后期墨家,中国逻辑在《逻辑史手册》中的缺失成为该手册的一大遗憾。”

关于世界逻辑体系中的中国逻辑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际逻辑学界的广泛注意。克劳斯·格拉斯霍夫列举了1998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七卷第一部分“传统中国的语言与逻辑”提出的观点,“逻辑史在中国的反映(因为它基于非印一欧语言)对任何的全球逻辑史进而对任何的全球科学基础的历史而言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列举了其他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说明国外逻辑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

关于中国逻辑在世界逻辑体系中的重要性问题。我们可以借助《逻辑史手册》评论人克劳斯·格拉斯霍夫对“印度逻辑”的评价来加以说明:“人们应当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印度本土逻辑提供给我们一种并非基于希腊传统的形式逻辑体系,而且这应当视为一个批判性地反思我们自己的逻辑传统与观念的机会。然而,这需要深入细致地讨论印度逻辑的历史与哲学的背景。”中国逻辑作为唯一一种非印一欧语言的逻辑,它必然具有与希腊逻辑、印度逻辑不同的基础、特点和表达方式,同样对批判性地反思西方逻辑的传统与观念具有与印度逻辑一样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逻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手册主编嘉贝和伍茨欣然接受了评论人的意见,已正式邀请我国中国逻辑史研究的专家撰写“中国逻辑”部分,以期在再版《逻辑史手册》时补充这一部分内容(爱思唯尔出版社已经同意将在近期出版《逻辑史手册》第一卷的新版,将把“中国逻辑”的部分增加进去)。

近5年,在国际逻辑学的杂志上陆续有大量的研究中国逻辑的。国际逻辑史界对中国逻辑研究的关注,充分说明了中国逻辑在世界逻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得到了公认,而且作为基于非印一欧语言系统的一种逻辑,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也引起了逻辑史研究家的关注。国际逻辑学界对中国逻辑的重视,需要我们对进一步深化中国逻辑研究给予积极的关注。

我们在研究中国逻辑的过程中,如同研究印度逻辑“需要深入细致地讨论印度逻辑的历史与哲学的背景”一样,也需要深入细致地讨论中国逻辑的历史与哲学背景,而不是去附和西方逻辑的特点。这里,我们还是引用克劳斯·格拉斯霍夫对“印度逻辑”这部分内容的述评来说明历史与哲学背景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他说:“‘印度逻辑’一章试图提供给西方读者的印度逻辑最重要部分的内容,并说明这些问题是如何适应某种形式符号逻辑环境的体系的”。而这样做的后果则是“这是一个从概念上既不太可能,而且到事实上也不成功的项目。印度逻辑不仅不是欧洲逻辑的附庸,而且把印度逻辑视为西方‘逻辑史’的补充也是不恰当的”。

我们认为,应该从世界逻辑体系的一般性特点来分析中国逻辑的特质,将希腊逻辑、印度逻辑和中国逻辑看做是世界逻辑体系中三种并行发展的基本类型,系统研究并概括出世界逻辑体系的一般特性。以中国逻辑思想的内在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按照逻辑思想自身的发展特点,按照世界逻辑体系的一般特性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逻辑思想的起源、形成、转变和发展的全过程,分析中国逻辑思想的基本特征、主导推理类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