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1
【论文摘要】助产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助产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助产专业现状,大力推进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助产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由于母婴安全需要,我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条件的医院不能接生,我国现有助产士与产妇比例为1∶4000,而国外助产士与产妇的比例达到1∶1000,助产士与产科病床之比为1∶8-1∶10,我国助产专业现有人数远不能达到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产妇与助产士之比。在卫生部颁发的《2005-2010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正式提出了助产专业区别于护理专业,突出了助产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地位。然而,有着百年教育历史的助产专业尚未受到医学教育界的足够重视,现行卫生类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中尚未设置助产专业,而在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分类,助产专业又附属于护理学,助产士的专业技术职称也是护士职称,这与国际助产士联盟提倡的各国助产专业应独立立法的建议及北欧等国独立管理助产专业的体系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助产专业历史背景和现状,对如何加强高职高专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高级助产人才培养的现状
成立于1919年的国际助产士联盟(ICM)将助产士定位为:妇女及其家庭在围生期中护理的关键工作者。目前,在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助产领域已经实行独立的注册准入制度,助产士有相对独立的国际管理机构和组织,助产士注册后享有基本的检查和处方权,常规的孕期随访检查和正常自然分娩完全由助产士全程管理。在美国,随着上世纪60年代护理本科教育,包括基础和专科护理师(含助产护师)成为美国护理教育的主流之后,硕士学位的护理教育在7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新西兰是拥有助产学百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现在其怀卡托理工学院已拥有助产士学科博士。目前,国际助产专业教育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助产士必须具有本科以上的专业教育背景才能从业。
笔者以“助产专业”为关键词,通过百度网站进行搜索,英国有60所院校、澳大利亚有19所院校、美国有27所院校提供助产术课程。如果按照各国生育妇女人口比例计算,我国高等助产专业教育比例远不及上述各国,而且办学层次滞后。德国、英国、新西兰、瑞典、芬兰等助产士大多具有大学或硕士学历,有的已到博士水平。香港地区及国外助产教育多数是在学习护理普通学科制3年后再学习1年的助产专业课程。如瑞典的助产学教育是由瑞典大学或大学学院提供的一项高等专科教育,学生需完成3年护理本科教育并成为注册护士后再申请并完成1.5年的助产专业教育。
二、国内高级助产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助产士的专业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在全国各大医院中调查均发现,有部分医院是由护士改行经过老助产士传帮带后从事助产工作的;20世纪末许多沿海城市的卫生类中等专业学校因各种因素停止招收助产专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预计到2015年,我国助产士的需求量将达35万。当前,我国助产士尚未加入国际助产联盟(ICM),我国助产领域没有形成全程一对一管理模式,对孕产妇健康保健及相关产前教育达不到目前国际化标准,因此,培养我国高素质的助产士是卫生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1.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人才培养方案尚不健全。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专层次的教育一直是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流。进入21世纪后,国内高级护理教育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小部分高校或升格中的中专学校开始在原有中专助产办学的基础上尝试高级助产士的培养,三年制高级助产大专、五年制高职助产的教育开始起步。据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招生计划网络查询资料统计,2010年,全国共有78所院校招生大专层次的助产专业学生,各院校平均招生约50人。目前,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各省市本专业人才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规模总体上尚不能满足社会要求。
2.制约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因素。目前,国内有关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报道不多,供从业者借鉴学习的文献少,国家及医学界对助产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尚存不足。唐玲曾报道,在2005年国内开设大专助产专业的仅有天津高等医专等4~5所高校,全国尚无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2006年程瑞峰等报道,国家对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标准体系。此外,在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从属于护理教育,我国尚未实行助产士注册制度。这些都是制约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根本原因。
3.业内已有发展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国际理念认为助产士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接生护士,而是受过独立高等专门教育的专业医务人员。国内专家认为:助产士是介于医生与护士之间的特殊医护群体,助产士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保护和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照顾妇女生育方面的各种需求。助产士主要应具备基础护理能力、助产操作能力、产科相关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随着中国加入WH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和职业资格标准国际化趋势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影响,通过不断借鉴国外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和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程瑞峰等指出:我国的中专助产专业教育层次必须“高移”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杨纪峰、牛爱莲对河南省14个地市,各级医疗机构近10年来中等卫校助产专业毕业生在岗助产人员488名、医疗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和医师共348人、中等卫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60人、有关教学专家90名等进行了有关“助产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相关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社会对助产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改变中专层次教育为主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助产教育从业者共同的心声。
三、改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妇幼卫生事业良好发展
因此,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加大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就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就必须以职业准入为导向为突破口改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课程设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是: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取得执业护士资格,方可参加省辖市卫生局组织助产技术考核。我们以此为依据,在助产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课程与护理专业相同,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礼仪与人际交往等。另依据临床助产士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设置或开发助产专业课程,如妇产科护理学、助产技术、妇婴保健学等。
2.加强课程整合。高职助产专业课程有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妇婴保健等课程,各门课程间内容有重叠,这对学制仅有3年的医学高职专业教育来说,无疑是浪费了许多时间。根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我们可以将助产专业的妇产科系列课程整合为:妇产科护理学、高级助产技术和妇婴保健3门课程,这样即可避免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还可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助产专业应掌握的专业知识,符合职业准入的要求。
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2
“一站购齐”专业卖场崛起
“我是八零后妈咪,我追求高尚、完美的生活,从幸福怀孕开始,我需要一系列细致周到的服务。”李小姐对记者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都在发生着改变。其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问题,在育儿观念等方面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老一辈的人常常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而在当今这个年代,养孩子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做爸爸妈妈的不仅要用科学的方法关照好宝宝的衣食住行,还得根据宝宝各个时期的生理成长特点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以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智力,让他们从小就有健康的体魄,形成良好的习惯,成为智商、情商都较高的人。
当消费者群体的观念发生改变时,必然就会反映为市场上产生新的需求。当年我国并不存在婴幼儿用品这个细分市场。除了玩具以外,买小孩用的东西基本都必须在成人的商品中去选择。例如,买小孩的衣服得上商场的服装专柜去买,买奶瓶得上卖日用品的专柜去找。之后才渐渐地发展为在商场里开设婴幼儿用品专柜。到90年代初至中期,商场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改变。随着日用品和家电产品先后从商场划分出来,分别独立成为超市和家电专卖店,婴幼儿用品这块业务也随之产生新的营销模式。
秉承“一站购齐”理念,婴达喜连锁机构将传统分散在“超市、药店、书店、商场、批发市场”的消费需求,汇集一体,店内拥有奶粉,辅食、洗护,日用、玩具、车、床、服装、小家电等12大品类万余种单品,消费者无须东奔西走,一站式购物,一次购齐,不同消费者共性及个性化需求可以同时得到满足。值得一提的是,婴达喜与百余家供应商签有直供协议,实现厂家仓库到婴达喜各地配送中心的无缝对接,直接让利终端消费者,商品普遍低于市场零售价10%~50%。
凭借这样的新业态,婴达喜图谋成就母婴用品市场的新“国美”模式。
“天然”、“健美”、“欢乐”三大主题引领婴达喜母婴护理用品店SI/VI设计理念:大到卖场主题、Care Media电视联播广告网、商品陈列,小至母婴购物顾问工服和收银台设计无不独具匠心。
婴达喜打破“坐店”经营弊端,将万种商品汇集在一本制作精美的《婴达喜商品DM直购目录》,消费者只需要一个电话,即可购物,货到付款,时尚快捷。总部提供全国统一“400”免费定购电话,消费者购物更轻松,门店获利更容易。丰富产品正在引爆市场需求
市场调研资料显示,如果将中国的城市按发达程度、消费水平由高到低划分出A、B、C三类城市的话,C类城市每个家庭每个月用来购买孩子的食品、保健品、智力开发及玩具等的费用平均为420元,B类城市为590元,A类城市则高达740元。
走进婴达喜产品展示厅,您会发现这里的商品种类繁多,很多商品甚至根本叫不出名称,更弄不明白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可是在听过店员的讲解后,您肯定会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因为属于他们的产品可谓应有尽有,厂家对他们的关怀也可谓无微不至。
就拿我们最常见的奶瓶来说,撇开材质、容量等不谈,单从功能上来说,就大致有标准奶瓶、防滑型角度奶瓶、感温奶瓶、宽口感温奶瓶、喂食奶瓶、易握奶瓶、随意吸奶瓶、吸管奶瓶、双层保温奶瓶、果汁奶瓶等多种品种。奶瓶的造型也是根据宝宝各个阶段的生理需求,开发出圆形、O型、带柄型、动物造型等多种形状的奶瓶产品。此外,与奶瓶相关联的产品还有奶瓶奶嘴刷、奶瓶夹、奶瓶测温计、奶瓶链、奶瓶保温袋等。
而我们想象中非常简单的一个奶嘴,在这儿也被细分成多种产品,其设计和功能不能不让您叹为观止。奶嘴主要分为奶嘴和安抚奶嘴两个系列。
单说在奶嘴系列中,根据婴儿的年龄,就分别有十字型、S型、M型、L型、Y型等规格的奶嘴。据了解,十字型的奶嘴适合于2~3个月能良好吸食果汁等富含纤维素流质的婴儿。S型适合于2-3个月以内、无法很好控制奶流速的婴儿。M型适合于2~3个月以上、能良好控制奶的流速并能边玩边吸奶的婴儿。如果婴儿用小号奶嘴孔吸奶时间比预期最佳时间长,或者使用Y型奶嘴在嘴中受压缩而致使婴儿吮吸不方便时,就可以使用L型奶嘴。而当婴儿吸食能力增强,中号奶嘴已不够其使用时。可以使用Y型奶嘴。此外,还有仿真通气型奶嘴、可变流量通气型奶嘴、宽口通气型奶嘴等品种。
其设计理念也显得相当科学和先进。所有奶嘴产品都强调一个理念一与母亲接近,给婴儿以吮吸母乳时相同的感觉。在奶嘴流线的设计上,大多数产品都根据婴儿口腔的特点,能起到强化、加宽婴儿的下颚、牙床和舌肌肉的健康发育,促进这些部位肌肉触觉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婴儿乳牙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的产品甚至可以防止奶水外溢、防止宝宝吐奶或呛奶。
在婴幼儿日用品、洗护用品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有创意的细分产品,给予宝宝全方位的呵护。如:洗护用品中的护臀霜、按摩油、护肤油、滋润防虫霜、防晒霜等,日用品中的安抚奶嘴、牙胶、学饮杯、喂药器、吸鼻器、拍背器、洗澡水温计、嘴唇机能训练器、牙床机能训练器、魔术防漏杯、婴儿坐便器等。这些都是以前我们闻所未闻的产品。
此外,为了确保婴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厂商还开发了很多安全系列产品。如,防止孩子的手指被夹伤的多用途安全扣、防止孩子被桌角磕伤的桌角保护套、保护孩子不被抽屉或门夹伤的门卡和抽屉绊、防止孩子直接碰触电源插座而导致触电的电源插座护盖等。
今后,婴达喜还将陆续推出抗菌玩具、婴幼儿家具等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品牌壁垒的自有品牌,进一步树立婴达喜门店的核心竞争优势。
可以说,在这里,只有您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而事实上,新品仍在积极地开发当中,并被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随着产品深度的逐步开发,这个市场的规模将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厂商的利润空间在增长
在婴达喜公司采访时,该公司高管朱鹏播先生介绍,婴达喜是特许经营+B2C电子商务网站+DM直投目录,三位一体的专业类卖场,专为0-6岁的孩子及其家庭提供综合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婴达喜母婴用品有国内最大规模的物流及配送体系,有强大的采购能力,永远给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最优惠的价格。
朱鹏播先生认为,随着中国新一代网民数量激增,女性网上购物热情空前高涨,以及孕妇自身购物不方便等特点,中国孕婴类购物网站有着良好发展前景(国外此类孕婴用品网站已进入全球电子商务网站排行前十名)。由于中国婴童用品产业才起步不久,相应的销售渠道也较混乱,据欧美国家的经验,婴童专营店渠道销售所占婴童商品的份额应在20%以上,国内婴童用品零售行业今后几年必将同建材、通讯器材一样呈爆发性增长,成为一个新兴的零售品类市场。
婴达喜母婴护理用品店的所有产品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以及60%~70%婴达喜旗下品牌,产品安全可靠、品质卓越,同时利用母婴专业渠道,为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价格,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强化门店的市场竞争力。在“一站式购物”的门店中,名品新品相互搭配,消费者快捷方便,高流通产品带高利润产品,经营者无忧赚钱。
另外,婴达喜母婴护理服务中心还向目标顾客提供一体化、一条龙的专业护理服务,内容包括:亲子感统训练中心、VIB-3Q母婴教室、月嫂服务中心、宝宝发艺馆、原生态婴儿泳疗抚触馆、母婴数码馆、产后形体恢复等。
国际著名调查公司AC尼尔森的零研资料显示:在中国监控的二十多类商品中,婴儿食品单价上涨最多。他们将检测范围扩大到婴童用品类,吃惊地发现:婴儿服装、玩具、奶瓶等用品的平均单价都在大幅上升,厂商们获得的毛利空间在显著增长。
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3
通讯作者:陈素平
【摘要】 目的 诱导母体以胚胎抗原或相关同种异体抗原母体产生免疫反应性,即通过封闭抗体产生,阻止胚胎遭受母体免疫攻击而流产,并随访妊娠结局。方法 从配偶静脉血提取淋巴细胞在患者前臂进行多处皮内注射。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80%以上的患者封闭抗体都会从阴性转为阳性,此时再受孕可大大减少流产的机会。结论 从孕前至怀孕4个月期间,要定期进行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注射方法和部位都要求很严格,有效的心理护理及科学的生活方式在预防流产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封闭抗体; 皮内注射;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38
世界卫生组织将不孕症定义为有正常性生活的夫妇,未经避孕在1年以上未怀孕者。据权威机构统计,免疫性因素在不孕症的发生因素中占10%以上。免疫因素中女性患者血中和宫颈中的抗抗体、抗透明带抗体阳性,封闭抗体阴性等,都能使患者受孕困难。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以上者称为复发性流产,是妇科常见病。近代生殖免疫学研究表明,复发性流产除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生殖道畸形、内分泌异常、感染因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与免疫因素有关。正常成功妊娠对胎儿抗原反应起免疫保护、营养的作用,孕妇对胎儿抗原呈免疫耐受。当胎儿母亲免疫系统平衡被打破,可引起免疫排斥,继而引起流产。封闭抗体能刺激母体免疫抗原产生IgG,是特异性抗体,起封闭效应。其作用机理为封闭抗体与母体的淋巴毒性细胞结合,封闭其细胞作用,保护胎儿免受伤害。其次,封闭抗体与胚胎上的抗原结合,切断母体淋巴细胞流向胚胎,从而免疫保护胎儿。原因除一部分与自身抗体有关外,另一部分被认为是母婴双方免疫不适应,其中封闭抗体缺乏是主要原因。采用淋巴细胞进行免疫治疗的目的是诱导母体以胚胎抗原或相关同种异体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即通过封闭抗体产生,阻止胚胎遭受母体免疫攻击,而避免流产[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9月~2011年11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发生连续2次以上复发性流产的34例患者,经检查均为体内缺乏封闭抗体,在配偶检查排除有传染病后运用配偶淋巴细胞进行治疗。34例患者年龄23~43岁,平均31岁。流产次数:2次流产15例、3次流产8例、4次流产7例、5次以上流产4例。孕3个月自然流产28例,孕3个月以上流产6例。经筛查排除遗传性疾病、生殖器官异常、严重内分泌异常和感染性疾病。所有病例既往曾有黄体酮、HCG治疗保胎无效。
1.2 方法 抽取配偶空腹外周抗凝全血30 ml,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淋巴细胞,调整细胞数为(2~2.5)×107/ml,每隔3周在患者前臂皮内多点进行注射,5次为一疗程。进行1个疗程后复查封闭抗体是否转阳性,如阳性后可指导怀孕,怀孕后治疗间隔时间由3周改为2周,并持续治疗到怀孕4个月。
1.3 封闭抗体检测方法 清晨取患者静脉血3 ml统一送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不孕夫妇由于多年不孕,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怀疑心理,还有些会出现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思想。另外,不孕症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患者对这项技术缺乏了解,担心该项技术会对胎儿的发育有影响、容易引起流产、胎儿出生后会有什么后遗症等等,这些都容易引起患者身体内分泌的改变,影响胎儿的发育。因此,护理人员对就诊的患者应热情接待,真诚地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解除思想包袱,尽量减轻患者的担忧及焦虑情绪。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使她们有安全感。护理人员应以真诚的态度主动和患者沟通,向其介绍治疗的目的、效果及治疗的过程,使患者对此项治疗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使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2 皮肤护理 第一次进行皮内注射时,绝大多数患者局部皮肤会出现红润硬结,直径一般小于2 cm,个别反应大者会出现硬结直径大于2 cm,并伴随红肿及瘙痒,嘱患者勿用手抓挠,防止皮肤被抓破。注射时严格行无菌操作,防止皮肤感染。嘱患者2 h内暂不清洗注射部位,并告知其硬结会在几天后逐渐消退,以后再进行注射时反应也会逐渐减轻。
2.3 生活护理 嘱患者怀孕后宜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不宜穿高跟鞋,避免着凉,防感冒。饮食清淡、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盆浴。怀孕头3个月内不能同房,以免引起流产。
2.4 疗效观察与随访记录 将进行免疫治疗的患者用专用记录本登记,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妊娠史、流产史、通讯方式等,每次做完免疫治疗后需观察半小时,无不适方可让患者离院,并交待下次治疗时间。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有无腹痛、腰痛、阴道流血情况,整个孕期定期检查,不适随诊。
2.5 评定标准 将妊娠超过7个月、B超检查未见异常或分娩活婴视为妊娠成功。
3 结果
34例患者中1例已分娩,15例在孕14~28周,8例在9~12周流产,5例在12~14周流产,5例生化妊娠。
4 讨论
利用丈夫血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法治疗母体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首先,其免疫反应强,持续时间短,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简单可行、经济的方法,患者乐于接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及较好的发展前景[2]。其次,进行皮内注射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第一次做免疫治疗反应强烈,以后反应逐渐减轻的患者妊娠效果优于其他患者。随访工作做得好能密切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遵从医嘱性强,极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1] 李尚为,黄仲英.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免疫治疗结局的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2):105.
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4
物联网与物联网医院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所谓“物联网”,指的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具有3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医院的提出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的广泛使用的前景。所谓“物联网医院”,指的就是将信息传感设备,如无线射频识别装置、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红外感应器、温湿度传感器等装置安装到医院的各种物体、设备、设施和环境中,包括人体,并与医院局域网、WLAN、广域网等结合起来,融入医院大规模开放式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于医院患者管理、员工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监测与管理等领域,转变医院运行和服务模式,提高整体运行水平和效率。
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已经超过10年,但应用水平还相对较低,应用范围尚相对狭窄。
物联网技术在医院应用的主要领域
医院物联网的应用,从广义而言,包含了现有医院信息化的所有领域,涉及广域网、局域网、无线网、传感网、3G等网络应用领域。狭义的医院物联网指传感网。从发展趋势来看,传统的医院信息化与物联网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物联网技术将越来越多地融入医院信息系统,用于数据采集、医院安全管理、过程控制、任务管理、全过程跟踪追溯等。一般而言,除涵盖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外,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
基于医疗传感技术的物联网应用
目前最为热门的是远程智能健康监测、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在医院内部的应用包括患者生命体征医疗监测,体温侦测,心电遥测,医院内各种健康信息的自助采集,人体经络像、热成像等基于中医药传感技术的智能采集诊断与远程诊疗,SARS等急性传染病患者基于传感技术的医疗监测、跟踪定位、防脱逃系统,以及人体芯片与传感技术应用等等。
在“感知健康领域”,依托健康物联网,建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利用生理信息智能感知/采集设备,对目标人群的生理信息进行连续性的采集和汇聚,通过健康管理平台对所采集的历次信息进行综合智能分析,在此基础为目标人群提供包括个性化健康检查、专属健康档案、慢性病健康促进、健康维护方案、家庭健康远程监护、健康咨询和全程绿色就医等一系列主动式医疗保健服务。通过健康管理平台可以实现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老人等多种对象的远程健康监护。该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健康监测技术与智能健康信息采集终端、智慧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智能分析专家应用技术、个性化知识推送技术、海量医疗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等。该领域的应用,将使医疗机构传统以疾病救治为主的医疗模式转变为健康管理,关注的是疾病未发生前的保健和预防,使医疗服务从被动救治、事后治疗,向主动管理、保健预防顺利过渡打造一个无边界的医院。
另外,各种医疗设备临床数据的自动化采集、联网,融入医院信息系统也是重要的应用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如智能重症监护系统、手术麻醉系统、血液净化信息管理系统、眼科专科PACS等。其中重症监护系统能够将呼吸机、监护仪等采集的信息自动记录到患者电子病历中,同时进行智能化的判断、安全警示与提醒、综合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自动化评分等。
基于物联网识别技术的患者管理应用
主要是各类卡的应用和电子标签、腕带等应用。包括患者就诊一卡通(院内、区域)、银医通,患者诊疗身份确认(挂号、收费、住院、护理等),重点患者定位管理(精神疾病患者、老年病患者、儿童病患者、失智老人、传染患者),母婴管理与新生儿防盗,急诊患者管理,患者电子钱包与院内自助消费等。还包括门诊就诊管理,各类自助服务管理,住院门禁管理,各种病床诊疗与数据采集,RFID电子标签触发相关的网络信息服务等。例如,住院患者可以佩戴RFID腕带,用于护理治疗时的身份识别,重点患者可以佩戴具有定位、体温感知、报警等功能的腕带,从而进行体温监测等。
基于物联网识别技术的员工管理的应用
主要也是各类卡的应用,一人多卡,多卡合一。包括员工一卡通,员工定位(保安、护理等),重点部位门禁管理,医院停车场管理系统,医院图书馆管理,医院实验室管理,医院会议签到,员工自助消费,浴室计量,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登录身份确认管理,食堂就餐管理,巡更管理,中距RFID在医院治疗室和感染性疾病科门禁管理的应用等。
物联网识别技术和传感技术对设备、物品的管理
主要包括贵重医疗移动设备的追踪管理,手术包或消毒物品流程跟踪溯源管理,资产盘点与库存管理系统,药品盘点与库存管理系统,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的应用等。还包括贵重物品管理,法定药物控制,医疗废弃物管理,血液管理,被服管理等,全自动检验监测流水线,全自动药房,品管理机、分散式药柜等也在此列。例如资产管理,可以在医院资产张贴RFID标识,利用EDA和移动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管理和现场资产清核,使用有源RFID可以实现定位与防盗。
基于传感技术对于环境监测管理的物联网应用
包括各类传感技术在医院洁净手术部等领域的综合应用,基于传感技术的环境监测(含水、电、气、空调、灯光、内外遮阳、消防等领域,涉及空调风量监测、环境温度监测、光通量监测、电能耗监测、环境湿度监测等等)在医院楼宇智能控制中的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监控,医疗物联网信息系统等。例如,医院公共空间和室外的灯光系统,可以基于光通量传感器和Zigbee技术,根据室内外光照强度,实现自动分区域启闭控制和调节;物联网冷链管理系统,通过无线传感技术,可实现对温度、湿度有特殊要求的空间(如冰箱、阴凉库等)和物品的全程实时、一元化、智能化、自动化管理。
基于无线移动技术的系列应用
包括基于WIFI的无线移动查房、无线移动护理工作站、无线移动心电采集、无线移动输液室管理、无线移动麻醉工作站、无线移动资产管理、无线移动点餐等等。随着3G、4G技术的发展,基于智能手机的远程办公、远程视频监控、远程会诊、VIP健康服务等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基于3G通讯,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无缝隙急救绿色通道。将物联网、无线通信、GIS(地理信息系统)、LBS(移动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与急救中心业务有机整合,利用“无边界”感知医院的医疗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建立“院前急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EMSS急诊服务体系,实现突发危重病例的诊治和监控,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救治质量。患者被送上急救车后,急救车上的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车载终端调阅患者健康档案,对患者以往病史进行了解的同时,利用车载心电监测设备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通过3G网络将采集到的心电信息、患者生命体征或呼吸器参数等车内实时传送到急救调度中心和目标医院急诊科,目标医院急诊科可以及时调阅该患者健康档案,根据生命体征监测情况给予救护车医护人员以远程指导,同时做好患者到院急救的准备工作,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
综合集成数据平台
物联网管理融于医院现有的大规模一体化开放式的医院信息系统,与HIS、LIS、PACS、电子病历、EPR、BAS等系统融合集成,实现对医院内员工、患者、物品、设备、环境、医疗信息等的综合智能化管理。例如,实现医疗过程的安全监控、任务管理、过程控制,医疗护理及后勤管理中的各类预警、联动和智能导航机制,行政与后勤的精细化管理,管理层的综合查询和决策支持等。
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阶段一般为传感器局部布置,简单、独立应用,如医院供应室管理、医疗垃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婴儿防盗管理、医护巡房管理、手术流程管控等;第二阶段为无边界的、融合的医院内物联网,包括医院高度集成的物联网平台、医院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HGIS)等,可以实现物联网技术的任意定制和接入的应用;第三阶段为无缝隙的医疗机构间物联网,借助于物联网的普及,提供无缝隙的医疗机构间互联服务。
物联网技术在医院应用的价值
物联网在医院的应用可以让患者、员工和医院管理者共享物联感知成果,提升医院数字化整体发展和管理水平。其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借助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卫生健康管理云平台,医院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更贴近城乡居民,居民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历次就诊和医学检查记录、预防保健服务安排以及各项医疗卫生服务政策、办事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通过部署基于物联网的生命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可以使城乡居民家庭中得到持续、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物联网在医院的应用,也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确立了患者在医疗服务中的核心地位,使患者看病更便捷。患者从入院开始就具有一个唯一的电子标签,其在医院的一切行为,包括取用的药品、所做的检验检查等都在物联网中进行,有利于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最低的医疗费用、最短的医疗时间、最少的中间环节、最满意的健康服务。
拓宽医疗卫生服务半径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卫生健康云平台等的应用,基于远程的健康监测与管理,能够扩大卫生机构医疗服务的半径,实现向新型无边界医院的转型。开展数字医疗创新服务模式,实施远程健康监护、远程咨询会诊、慢性病跟踪监控等服务,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更佳的运行效能。
实现真正的床旁医疗服务
采用移动医疗技术,可以使医护人员通过随身携带的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电脑或PDA,随时查询患者的相关信息。免除了医护人员携带厚厚的临床资料查房诊断的麻烦,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详细信息,使医生的查房工作变得简单轻松,而患者也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移动医疗还可以对医疗流程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实现医嘱的现场核对,加快医疗流程的运转速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基于3G的一系列应用,使“千里眼、顺风耳”成为现实。
实现实时远程监护
系统通过各种功能模块,对重症监护室、抢救室和VIP病房患者可实时检测重症患者的心电信号、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重要参数,为医学临床诊断和监护提供即时的患者变化信息。可实现对各参数的监督报警,并且可以发送短信给值班医生,医生可随时动态地、系统地观察患者各类参数变化,一旦病情恶化,亦可随时进行远距离专家会诊,缩短了诊断和治疗时间。
实现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
将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和ICU急救一体化,使院前、院内的急救功能密切配合,形成连接与互补,实现院前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不间断地向院内急诊室实时传送,医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提前做好准备,使危重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为各相关专业进一步救治创造时机提供有力保障。
实现医院整体运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