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岩土工程勘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范文1
目前,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的基础就是地基,地基设计的好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的作用,而进行地基施工主要依赖于岩土勘察结果。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在建筑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都会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虽然我国的岩土勘察工程以及地基设计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改善与优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这对工程的质量具有保障作用。
一、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概述
岩土勘察工程要将建筑项目的要求作为依据,分析、研究、评价对建筑工程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如环境特征、地质和岩土等,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岩土勘察工程进行编制。现场检验、室内试验、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工程地质测绘等是岩土勘察工程的主要工作。根据勘察结果,在满足勘察工程各阶段所需的报告成果文件的情况下,全面地分析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传送的上层结构荷载是由地基来支撑的。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要确保地基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正常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其在建筑物整体荷载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质的破坏。一般情况下,地基的土质在受到压缩、膨胀收缩、湿陷、冻胀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都会发生变形,但是这种变形允许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对地基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地基基础底面单位面积压力应比地基的承载力小。
二、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 准备工作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会影响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工作的开展。很多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整个工程项目出现延期的现象。资料收集不全面、未能精确分析勘察数据、未能全面地掌握岩土勘探工程的深度与范围等都是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表现。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勘察手段就是岩土勘察工作,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填写标准与规范,认真详实地对勘察报告中的内容进行填写。如果不按照规范执行,会使勘察报告缺乏实质性和价值性,只是简单地对勘察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会导致地基设计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将无法得到解决,从而延误工程。
2.2 勘察报告内容不规范
勘察单位仍受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框架的影响,在岩土勘察报告中多以描述为主,勘察结论与建议较为笼统且不具针对性,多为理论研究,未能对建议给予重视。参数不仅不完整,而且存在矛盾,报告内容也存在不规范表达的情况。这使地基设计和施工人员无法将其采用,导致了勘察和设计工作不能顺利展开。
2.3 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规范性不强
只有规范地进行施工操作,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虽然在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工作中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很多工作人员未能按照规范标准来进行。这就是规范性不强的表现,极易在后期的地基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时甚至要返工返修,使企业的经济利益遭到严重损失。经调查发现,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规范性不强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在由于受到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岩土勘察工作无法落实与展开;或者勘察人员并未进行全面勘察,只是勘察了重点地段,导致勘察结果的片面性,对地基设计的相关参数产生直接影响,为后期的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甚至会拖延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等。
2.4 欠缺对环境条件的考虑
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要建造一座质量可靠的建筑就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地基。但是在现实的地基设计中,往往会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考虑,地基周边的环境同样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气候、山体滑坡、地震多发带等。所在,在对地基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以防止其对建筑工程带来影响,延误工期。
三、优化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策略
3.1 加强对前期准备工作的检查
为防止发生准备工作不足而使工程延期的现象,应落实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的准备工作,并严格对其进行审查。对于勘察目的、技术,以及岩土工程的特性,准备工作中的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具有全面的了解,对施工场地、相邻场地的岩土信息和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在收集、了解、整理了各类信息、资料后,制定出合理的岩土勘察方案,使勘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就需要确保地基设计数据的准确性。
3.2 提高勘察报告的规范性
需对勘察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其参加各类相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使其勘察知识更为丰富,从而有效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只有勘察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编写的勘察报告才会更具针对性,同时还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令报告内容更为规范,提高定量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3.3 加强对勘察现场的监督
为避免发生不规范取样、试验、钻探等现象,应对勘察现场的监督进行加强。另外,还要加强审查勘察报告,对报告中的勘察质量、工作量以及各个数据结论等一一进行审查。勘察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自身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进行加强,使勘察市场能够健康发展。
3.4 综合应用勘察方法
对岩土进行勘察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因此,在实际勘察工作中,为确保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各种勘察方法。例如,需要进行划分勘探点位的岩土分区界,应首先运用挖槽法;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同时勘探深度不大时,可使用挖井法;对地层土层的承载力或者其他指标进行查明时可选择方便快捷的触探方法。
3.5 制定区域性勘察与设计规程
我国地质环境的特点较为复杂,同一名称的地基土,可能会由于成因环境的不同而在物理力学性质与力学性质上存在差异。从地基土的承载力来看,有些地区会低一点,而有些地区又会高一点,制定规范时主要是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去考虑,其建议的指标对大部分地区是可行的,但对个别地区来说却过于保守。所以,要对地区性的研究进行加强,以制定出具有区域性的勘察与设计规程。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范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勘察阶段对岩土工程问题进行有效的预测预防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在工程设计阶段采用工程手段去解决问题就会非常的被动,容易错过最好的时机。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时必须首先满足岩土工程设计的需要,可以结合已有的勘察资料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之后进行方案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分析及经济分析、环境测评等内容。岩土工程勘探设计还需要对具体的施工需要予以满足,设计的文件应该能够保障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以及最后的施工质量审查与评估。地质条件在设计方案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对工程方法的选择、不同措施的实施力度以及选取何种施工方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实际中的地质条件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想要勘察工作完全满足岩土工程设计的需要也是不太现实的,尤其在进行公路地质的勘察时可能由于节约经费、赶工程进度、忽视对现场的勘察管理及资料分析、没有遵照正常的勘察程序等原因都会影响着实际的勘察工作,所以我们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时特别需要专业人员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分析与指导。我们认为在对岩土工程勘探时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对“岩体”及“岩块”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严格的区分。通常在设计时一般需要的是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而非实验室所检测的岩块的物理力学性质,在设计时需要对岩体内部进行节理裂隙之后的各种参数进行检验与分析,它的值比岩块低很多,这些是可以通过经验换算来进行弥补,但是做现场测试才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2)对“设计取值”与“原状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间的关系进行区分。因原状测试可以反映比较真实的情况,所以在现实情况中原状测试一般是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的主要方法,但是原状测试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端,例如在地下水的活动或降雨时都会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造成恶劣影响,如果在设计时依然采用这样的原状测试值就必然对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产生非常不利的作用。
(3)对“软弱结构面”及“岩体”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严格的区分。事实上岩体的综合值远高于“软弱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在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时更多考虑的是岩土体与不同地层的接触面情况以及其软弱结构面情况。
(4)加强对工程影响区域内沿岩土的分布状况进行勘察。岩土工程的措施例如防护桩、锚索与锚杆等的可靠性来源于每层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分布情况
(5)全面勘察工程影响区域内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比如应该对内聚力、低级承载力、容重、极限摩擦力、弹性模量以及孔隙比等数据进行全面勘察。在具体操作中的具体内容与实验方法受制于具体的工程措施以及实际的地质情况。
二、在岩土工程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时想要做到科学合理是不容易的,单单要求设计的可行性却较为简单。究其原因在于可能会受到地质或地形条件、施工方法的限制。开始岩土工程项目之前就应该依据实际地质情况开始初步的设计方案,并在此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定具体的施工方法,通过对施工方法进行验算来判断此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经过这些步骤之后才可以将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要求以及较为详尽的设计方案上报,同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跟踪,如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规划有较大差异时应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这就要求岩土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丰富的实际岩土工程经验,技术人员只有将不同岩土所使用的施工方法与操作中需密切关注的问题了熟于心才能真正的做好岩土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我们认为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时应对以下五个问题给予特别关注。
第一,应注重选择与比较多种不同的方法。在选择与比较施工方法时应该首先从其有效性角度考虑,其次在考虑方法是否经济。举例来说,在土层中仅仅增强加固措施远不如将防护措施与削减坡度相结合的方法更有效;如果仅仅采用抗滑桩效果远不如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相结合;还有在岩层中选用锚杆加固的效果一定远胜于挡土墙等等。
第二,应注意辨别在需要加强防护措施时其措施的真伪性。事实上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所加强的防护措施有时候并没有将防护安全度有所提高。举例来说,仅仅减小了成孔的直径而将锚杆长度有所增加;忽视了锚杆长度的增加而只追求锚杆密度或直径的增加;忽视了锚固长度而只单纯增加了预应力锚杆的总体强度与长度;锚索及锚桩穿过滑动面的长度不够甚至没有完全穿过;不增加承受水平荷载的直径却只增加其长度等等。举例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清晰的辨别。
第三.应注意加大关于工程的永久安全度的认识。我们知道在施工过程中很多问题都会大大影响着防护结构的永久安全度,举例来说锈蚀的锚杆、蠕变变形的土体、遇水软化的土体以及预应力的松弛等等这些实际问题都严重损害着工程的永久安全度,必须引起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视。
第四,应注意在项目设计中提出设计的变更条件与工程质量的检查举措,因为实际的施工现场拥有复杂多变的地形条件,如果在设计时就能提出变更条件与工程质量的检查举措就能够有效的保障岩土施工的工程质量与安全。
第五,应注意实时评价工程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在岩土体开挖的过程中有可能导致周围地表发生一定的变形甚至下沉,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爆破时就会给附近带来非常大的噪声污染以及较大的震动感,这样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周围地下水大量减少,还会影响附近地表水无法长时间保持等问题。
经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已经非常清晰地了解到是否熟知地质条件是进行岩土工程的关键,如果没有非常清晰的掌握工程的地下条件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开展进度,程度不严重的可能会局部修改或轻微调整设计方案或具体的施工方法,严重的甚至要全盘修改设计方案,但无论问题严重与否都会给工程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导致整个工程监理管理非常被动,这就要求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给予更大的关注与重视。具体来说,针对岩土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应做到一下几方面:第一,勘察的范围要更广泛,对工程全部影响范围内甚至立体空间里都应该进行掌握,而不只限于个别或者局部范围的掌握。第二,应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要求更为全面,对不同工程方法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还对岩土体的容量、极限摩擦力以及承载能力有着要求,还要求提供孔隙比、内聚力、弹性模量以及内摩擦力等数据。所以出色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不同种类的岩土对应的设计方法非常熟悉之上,设计人员必须非常熟悉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要求以及不同种类的岩土工程可能影响的范围。总之,开展岩土工程时应该对工程的永久安全度、工程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等进行综合的考量,只有对工程的进行全盘掌握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且节省经费,也能提高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曹源,师明川.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2)
[2]周欣,刘涛,尹极.电磁波CT技术在溶洞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04)
[3]孟吉泽,徐晗,艾云峰,常亚丽,李义涛,邢颖.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J].吉林地质.2012(04)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范文3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China professional after nearly twenty years of efforts, has realized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gress in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means, whether from the exploration equipment, 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digital or technical staff knowledge of the breadth and depth have mad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hrough analyze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technology for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P25
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现状
1.桩基技术方面
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桩基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如混凝土预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由于具有单位承载力投资省、质量有保证、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混凝土灌注桩及其后压浆技术由于桩长和桩径范围选择大,提供的承载力幅度大,地层适用性强等特点,发展也很快。为合理利用桩间土承载力,复合桩基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2.地基处理技术方面
我国软土地基处理现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天然地基的合理利用方面,开发了大量的复合地基新技术。强夯法、预压法、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水泥土桩、碎石桩、以CFG桩和静压砼预制小桩为代表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和研究。复合桩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土相互作用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逐步被采用。
3.深基坑工程及边坡支护技术
我国深基坑及边坡支护技术是近20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集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为一体,包括支挡、防水、降水、挖运土、监测和信息化施工的系统工程,具有工程地质复杂多变,区域性和个性强的特点,已成为施工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4.环境岩土工程方面
与环境关联的岩土工程及与岩土有关的环境工程的广义环境岩土工程的概念逐步为学术和工程界所接受。环境岩土工程的概念和理论逐步深入人心,地基处理与深基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问题的认识与处理,要求将地基处理与深基坑工程作为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整体问题一并考虑成为环境岩土工程的新思想。
5.岩土预测与控制方面
从采用传统理论力学和计算土力学计算方法发展到采用灰色理论、损伤力学、神经网络技术等人工智能方法和动态滚动预测方向发展;控制技术从单一手段朝着多样、复合的方向发展。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方法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就与传统勘察方法进行对比, 加以论述。
1.传统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研究
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由于部门长期的条块分割, 勘察、 设计分散作业, 加之岩土工程规范制定和新技术、 新方法应用的滞后, 以及专业设置过细, 岩土工程本身的特殊性等原因, 设计与勘察之间脱钩多,使得勘察提供的岩土工程信息通常以设计人员难以理解的形式出现,而且勘察也较难参与设计的全过程;设计人员也因知识的局限, 很难深层次理解岩土工程勘察信息, 因而勘察成果在设计中的转化率较低, 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数字化地图与数字化设计系统间不够贯通。地形图是设计系统的底图或称基础数据,由于数字化地图中的某些环节技术条件不成熟,与 CAD 设计软件的接口不匹配, 很难顺利实现对接, 设计系统不得不重新将勘察资料数字化, 影响了设计系统 CAD 的推广应用。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勘察部门提供的勘察信息往往以图纸、 表格、 文字等形式为主,内容上定性描述较多。这一方面造成设计人员对于勘察信息难于准确理解, 另一方面造成对勘察信息处理、 利用上的困难。
2.数字化勘察技术研究
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 数据库技术、 计算机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和 CAD 技术, 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 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 CAD 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 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 硬件系统网络化、 图文处理自动化, 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 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 高柔性、 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该技术体系用系统工程观点, 把勘察、 设计的图纸、 图像、 表格、 文字等以数字化形式存贮。
3.数字化勘察技术关键优势
岩土工程地质建模的方法目前采用的主要有表面模型法,表面
模型法的历史较早,它的基本内容就是通过精确的表示出工程地质体的外表面来表示均质地质体的建模方法,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建模方法。表面模型法的数据来源是通过测点获得的一系列离散的测点资料, 包括测点的几何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 然后利用数据解释结果重构地质体界面。可以抽象为把一系列同属性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构成网状曲面片,进而确定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有很多方法用来表示表面,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和图示模型法, 本论文主要讨论图示模型法。 常用的图示模型法有边界表示法、 规则格网法、 等值线法、 不规则格网法等, 其中不规则格网法是本系统选用的模型表示法, 将做详细分析讨论。不规则格网法是将区域内有限个点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 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 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任意点不在顶点上, 则该点的数字属性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所以 TIN 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分段线性模型, 在整个区域内连续但不可微。有许多种表达 TIN 拓扑结构的存储方式,这里采用一个简单的记录方式是:对于每一个三角形、 边和节点都对应一个记录,三角形的记录包括三个指向它三个边的记录的指针, 边的记录有四个指针字段, 包括两个指向相邻三角形记录的指针和它的两个顶点的记录的指针;也可以直接对每个三角形记录其顶点和相邻三角形。每个节点包括三个坐标值的字段,分别存储 X,Y,Z 坐标。这种拓扑网络结构的特点是:对于给定一个三角形,查询其三个顶点属性和相邻三角形所用的时间是定长的。它在沿直线计算地形剖面线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当然可以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其它变化,以提高某些特殊运算的效率。对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实施改进, 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技术, 并推广其广泛应用, 这是勘察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这其中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仅是因为其中还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尚未完全攻克,而且我国目前在数字化勘察、勘探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很匮乏, 因此, 必须加大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才的培养, 并加快该技术的研究应用,以真正实现岩土工程的数字化勘察的广泛应用。
4.数字化勘察技术的应用
我们在进行道路、 桥梁、 隧道的测量设计经常遇到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情况。如线路在丘陵山区,经常是各种树木生长茂盛、 沟壑纵横,难以通视,传统的测量手段很难解决,经常令测量工作人员吃尽了苦头。传统的测量手段数据处理往往用手工方法记录储存,不仅数据显得零乱,而且在数据后续处理中,往往手工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测量数据不易校核。 由于处理枯燥,需要耗费的重复劳动也就相当多,内业处理出错率较高。通过调查研究, 在我国大多数单位在公路设计测量工作中采用的方法传统,速度慢、 精度差,数据不易保存校核,所以难以适用当前推进公路建设自动化、 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采用现在传统的测量方法存在许多弊端,例如测量数据多,易出错,测量完毕不易校核和保存,采用数字化地形图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采用专业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经过处理后,可以满足公路规范的需求,每条公路的地形图可以形成永久保存的电子档案,勘测成果在图上一目了然,可重复利用,并可不断补充调整。 公路设计引入专业勘测的电子地形图,勘测效率大大提高,勘测费用降低很多,勘测设计周期会大大缩短,而且数据精确,易于保存,数据直接导入利用,免去人工录入的繁琐和失误,可以重复利用,一举多的,可以纸上选线、 定线,测量数据可以视实际情况,随时补充调整。测量成果可以直接与国家控制网转化,以便与其他测量行业的数据共享。测量完毕或公路施工后能长久保存测量成果,并进行校核,推进公路测量的数字化进程。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勘探是工程质量的重点,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较多,且众多勘察方法、技术发展的成熟程度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在实际勘察设计工程中积累经验、重视有效性的发展、时刻应用新科学新技术来发展我国的工程勘察技术,把我国的勘察技术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成刚,白冰,王运霞. 土力学原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范文4
1当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常见的不足
1.1勘察依据不充分
设计意图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明确规定详勘时J立‘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有些工程在无设计要求和建筑物荷载等状况下.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陈述.按其要求勘察,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和广度不符合要求。如某汽车制造的厂房,设备荷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需用桩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够。桩基设计参数无从谈起.最终导致补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设计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电阻率测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等,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1.2第一手资料质量下降
对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该环节存在的大量问题:①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②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1.3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很多勘察报告往往不问具体工程条件.不具体研究分析.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设计施工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而不需要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察报告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实际上其中很多内容是重复或者不需要的。
2完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2.1确定勘察依据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程中:①制定好合理的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献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②要合理确定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如: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勘探间距可适当放宽;而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勘探间距应加密。③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2.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较详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现场编录和原始班报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按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各类规范和当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资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自检外,尚应有他人再进行校对检查,做到无一纰漏。根据整理出的成果资料,写出勘察报告。由于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勘察报告应注意重点突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勘察报告中应特别重视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评价以及场地地下水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地震评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是相辅相成的与地基基础的选择一起应综合考虑、综合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3合理选择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
不同的勘探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要充分了解。现在有不少勘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地布置静探孔。甚至于全静探。在沿海地区的湖沼相和海相冲沉积平原中多分布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静力触探在这种场地条件下应用效果较好,既能帮助准确分层,又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而在一些山前冲洪积地层中。由于地层土一般颗粒较粗,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不适宜静探。甚至在河床河漫滩相的沉积地层中,静探的测试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一般得出的强度变形指标偏高所以应用时要适当考虑。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而不适用于碎石土.淤泥、淤泥质软土中也要酌情使用,因为软土的灵敏度高。钻孔时存在扰动影响,同时标贯击数的精确度对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影响也较大。所以勘察施工中,应当针对地基土的性质。用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勘探.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范文5
(1)受气候的影响,其地下水位具备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在多雨的季节,其水位是上升的,在其少雨的季节,其水位是下降的。这种变化虽然是由气候因素影响的,但是也不排斥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其加剧,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地下水的升降变化比自然环境影响的变化更加明显,其对岩土工程稳定发展,危害更大,如果不能保证这一环节的稳定运行,就不利于工程的稳定发展,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建筑物质量安全的问题或者事故。
(2)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地下水位发生急剧下降
地表沉降频繁发生,导致了一系列的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的破坏,降低了其强度。其建筑物基础在此环境下受到了影响,不能确保其建筑物使用寿命内的安全和稳定。尤其相关地面塌陷、沉降现象等的发生和发展更是加重了地下水环节的恶化,不利于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的提高,破坏了人们自身居住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受到其地下水环节的影响,因为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的改变,导致了一系列的岩土工程危害现象的发展,比如流砂现象、管涌现象等,都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岩土工程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工程质量安全的提升。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正确预测和评判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建筑工程基础设计方案提供准确依据,为基础施工或者桩基施工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
(3)地下水位问题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膨胀性岩土的不均匀的胀缩变形现象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地裂现象的发展,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定性的提升。在此环节中,如果其地下水位的升降过于频繁,就容易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频率的提高,从而不利于岩土的稳定性的保证,更难以保证其后续环节的稳定运行。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内,当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就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内上升时,软化地基土,使其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建筑物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下降时,岩土的自重应力增加,可能引起地基基础的附加沉降。
(4)在地下水位的变动过程中,其土体的变动是有规律的
土体的压缩模量、承载力、孔隙比等的变化都具备一定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规律的应用,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其地下水位以上的位置由于其淋滤作用的应用,导致其铁铝富集,推动了土颗粒间的粘结力的提升,导致了硬壳层现象的发展。随着承载力的不断提升,其地下水文变动带的土层孔隙比不断提高,对下序环节有一定影响。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由于地下水交替缓慢,氧化、水解作用减弱,加之上部土层的自重压力作用,土质比较密实,因而含水量、孔隙比减小,压缩模量、承载力增高。要高度重视地下水位对岩土物理力学变化的影响,做好评价、预测和指导工作。
二、关于水文地质勘察中预防措施及方案的应用
为了促进水文地质勘测工作的稳定运行,我们要针对水文地质问题展开分析,通过相关措施的应用,确保其岩土体工程的稳定发展,以促进其建筑物的稳定性的提高。这需要我们针对地下水环节展开具体应用了,实现对其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危害现象的避免,通过对其防治措施的应用,保证其工程勘察评价系统的健全,以满足实际工作过程的需要。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评价、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我们也要确保其地基基础压缩层工作环节的完善,通过对其可能出现的威胁建筑物质量、安全现象的预测,确保其整体工作环节的完善,促进其承压含水层环节的完善,确保其基坑开挖环节的完善,保证其抽水试验及其渗透试验的稳定运行,确保其建筑物的稳定性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对于由人工降水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等现象展开分析,通过相关环节的优化,保证工程的整体运作质量效率的提升。岩土工程问题中,地下水问题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准确合理地查明地下水位,不仅使资料的可靠程度更高,而且可更好地利用岩土体的潜在能力。因此,为提高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质量,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岩土工程问题,而且要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以消除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极大的推动用。
三、结语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范文6
【关键词】工程勘测;勘测质量;工程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工程勘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中的常用结构,主要是用于跨度较大的工程勘测项目中。保证工程勘测的质量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下文将对提升工程勘测质量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二、加强工程勘测质量的原因
近些年来,公路工程投资越来越大,工程数量翻翻增长,工程设计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经过广大设计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公路工程勘测设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但是必须看到公路工程勘测设计和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质量问题,个别质量问题还比较严重,体现在很多工程存在改变设计多、补充设计多、设计中有失误等现象。产生的一些问题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地引起注意,将会严重的危及今后的勘测设计质量。
工程勘测是现代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工程勘测,我们可以选择最佳的施工路线,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知并提前做好准备。以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和完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工程勘测是工程设计和最终有效施工的保证,所以勘测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实际勘测中,往往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气候的多变等因素,使得工程勘测变得复杂多变,难以掌握规律,而勘测如果出现错误,对于后期的施工可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严重的会导致工程的后续进程无法完成而造成工程施工中断,所以工程勘测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施工的一双眼睛,这种比喻再恰当不过了。那么面对施工的特殊性,我们在施工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及相关的文献报到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加强工程勘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建议
1、充分认识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后续建设环节的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投资效益和使用安全。切实保证工程勘察质量,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各类工程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一批投资规模大、结构体系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大型工程相继投入建设,工程勘察质量责任更加重大。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各方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勘察质量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扎实推进。
2、切实保证工程勘察工作的科学性
各类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精心勘察,科学勘察,确保勘察质量。要重视和加强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勘察分析工作,查明场地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重大工程特别是地下工程和边坡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强化动态监测,建立健全险情预警和响应机制,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和风险。
3、进一步加强工程勘察市场管理
工程勘察企业必须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内承接业务,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业务,不得转包和违法分包业务。建设单位不得将工程勘察项目委托给个人和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建设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查处挂靠、转包、违法分包以及无资质、超越资质承揽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要逐步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强化技术方案的主导作用,坚决制止擅自压缩勘察周期、片面追求低价中标等不良倾向。要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诚信评估和不良记录管理,定期将违规企业和个人的不良记录向社会公示。
4、建立健全工程勘察从业人员执业、上岗制度
要加快推动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制度,全面推进岩土工程师队伍建设,切实落实个人质量责任制。工程勘察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及有关技术人员应具有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格或相应技术职称。项目负责人要组织做好勘察现场作业工作并加强管理,必须对勘察过程中各项作业资料包括现场原始记录进行验收和签字,并对项目的勘察文件负主要质量责任。
工程勘察企业应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和执业道德教育,提高勘察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观测员、试验员、记录员、机长等现场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方可上岗。
四、加快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
建国60年来,我国勘察设计行业不断发展,表现为:勘察设计队伍不断壮大,勘察设计范围不断扩大,勘察设计领域不断拓宽,勘察设计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京奥运场馆和上海世博场馆等一大批工程项目的建设,无不凝聚着勘察设计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以下三方面推进行业发展:
1、继续深化勘察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大中型勘察设计单位要参照国际通行的工程公司、工程咨询设计公司、岩土工程公司等模式改造,成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要重视和加强对中小型勘察设计单位发展指导,中小型勘察设计单位在勘察设计行业中占较大比重,在城镇化建设,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探索适合勘察设计单位特点的股权管理制度,促使中小型勘察设计单位尽快改建为工程咨询设计公司,设计事务所、岩土公司、打井或钻探等各类专业公司,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专长,满足建设市场的不同需求。
2、支持企业加强中外合作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一是推动设计咨询业“走出去”;二是对目前有关企业高中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加强对建筑劳务外派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竞争的协调工作;四是通过强化对关键环节的监控,建立健全对外工程承包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五是进一步加强融资体系建设,完善支持促进措施,以增强其国外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六是进一步完善国内外工程勘察设计标准规范的对接工作,为企业在走出去中提供方便。
3、大力倡导创新设计理念,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不断创新设计理念是提高我国工程设计水平的前提。当前,就是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科技进步的趋势,不断吸收先进的设计思想,表现手法和技术成果,创新设计理念,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要充分认识到专有技术是勘察设计单位发展的核心,专业化是勘察设计单位发展的方向,要大力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提高,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精心设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强化工程勘察的措施
1、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2、采用先进的工程勘察技术在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在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3、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4、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六、结束语
总之,在整个提升工程勘测质量过程中,要重视工程勘测中的每一个环节,预防质量通病,保证工程勘测的规范性,使整个工程勘测的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吴景贤. 试析提升工程勘测质量的几个因素[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313.
[2]梁延娜. 论特殊环境下工程勘测的注意要素[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4:168.
[3]王拥军,刘新萍,薛松林. 谈土建施工前期地质勘测的必要性[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