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1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具有自控性特征。绝大多数个体,其心理处于不断变化中,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够不断完善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知识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其职能在于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并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教师学习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心理学,有利于准确掌握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有效联接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达成教学目标
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古代把教师的职能归结为六字“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学到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各个环节都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效果必然倍增。可以说,了解学生心理是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教师与学生在没有良好沟通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斯德蒙?莫里斯在1977年《管理学》一书中指出:“非言语活动是先天的,许多信息可以从这些活动中获悉。作为教师,课堂中的非言语暗示是孩子们重要的思维来源。”此处的非言语暗示,就是在对学生心理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
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矛盾,而是相铺相成的。教师了解学生心理,从而在学识上、思想上、行动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不断修正和完善。良好的沟通又是学生准确揣度教师心理的一个前提。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处于充满复杂矛盾的人生过渡期,自信心增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显现,外界对其的良性作用无疑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学生经常的接触者和导师,他们往往更充分地把握学生心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息息相通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趋近于一致,不致出现南辕北辙的对抗状态。据此可以发掘学生创新学习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联结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可以说,学生在心里对某事物的认同,比数别人十遍单调的说教还有效,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然提高了教学的效度和教育的力度。
二、学习心理学,能优化教师个体心理结构,增强师生互动的实效性
不同的教师在心理上有较大的差异并呈现不同的特点。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自觉地驾驭和控制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从而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而且可以引导教师进行心理品质的自我训练,提高自控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心理的兼容功能,强化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凸显人格魅力,从而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指出:当低级的需要因有报偿而得到满足时,新颖的高级需要就有涌现的趋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学会合理确定自己的行为预期,同时不断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看待教育实施――反馈过程,特别是那些细微的回应信息,组建心理自励机制。这样在不断的自我实现中创造出有序的后续行为,教师心理的偏差或失衡也能得到缓解和矫治。师生之间会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学教育体系将会呈现出良性运转的态势。
因此,教师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归属与爱的需要,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树立起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并且教师之间及其与领导之间形成合作、协调的关系,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真正实现言传身教。教师在这种不断完善过程中,提高自己各方面修养,并且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相应也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学习心理学,有利于调适群体心态,辨证对待社会的多极影响
教师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群体心态趋同的现象不可避免,社会的多极影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其特定的职业特点,特别需要加强心理品质的锻炼,积极抵御社会的消极影响。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采取更个性化的柔性手段应对,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现状,加强心理诊断,让他们掌握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和技巧,善于利用心理学中的某些方法,如自我暗示、心理换位等方式来调适个体心态,能使教师对当下的生存现状持一种宽容和期待的心理,并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来优化教育行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手段实现教育的价值。这种前瞻性的行为,必然带来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0-02
课程改革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健康第一”主要是指增强学生体质健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有句至理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随着体育课程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属于单纯的德育工作范围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
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认为利用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特殊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去,能更好的达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健全个性品格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健康目标。下面是本人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学校体育过程是指,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向学生传授并努力使学生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的过程。 学生心理健康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之一,学校体育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两者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可见,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体育课程的价值。由于体育教学以体育活动为主,相比学校的其它学科的教学,有它的独特性,对学生心理健康也有着特殊的作用。 我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新的尝试,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体育活动给学生的心理带来的特殊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感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能力,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二、提供发泄的机会,缓解不良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心境,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活跃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克服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心理潜能;而焦虑不安、缩手缩脚、萎靡不振等不良心境,会影响和降低学生的活动水平,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创造和谐环境,消除不良心境,是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窍门。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心境应是快乐和和谐的。只有创造和谐环境,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要身体力行,用良好的心境感染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振奋精神,战胜不良环境影响,乐于完成困难的学习任务。通过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一个开心的集体游戏,孩子会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满脸的兴奋和笑容。这就是体育活动带来的效果,是简单的说教所无法做到的。
三、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很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体育教育的群体性很强,体育教育为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同时能培养学生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的同学,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这些学生生活的很愉快,很舒畅,促进学习进步;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常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制约学习进步。由于学生受家庭条件、生活环境的影响,形成许多不良健康心理,如:孤僻、娇气、自私,承受能力差缺点,由于这些原因在班级经常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这些状况必须改善,不然会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可以改善这一现象的,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相互交往,克服孤独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有重要作用。因为,体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群体关系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时能扩大社会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与人相互产生亲近感,不必用语言,一个手势、一套活动,就能沟通信息和交流心声,自觉不自觉地相互产生一种情感。在体育教育中,让学生参加集体项目,它的本身就给参与者提出了必须相互交流,增进彼此情感的要求。了解同学,相互信任,相互鼓励,这往往是比赛获胜的基础。所有这些都能改善学生不良健康心理,都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进一步改善人际关系,同时心理健康也得以改善。
四、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信、自强的人生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看作是启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他要求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闪光点”。我们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各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跑的速度素质比较好。而有的学生弹跳比较好,有的学生技巧动作学的比较快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的体验,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的观点,以前成功的活动可以使个人对今后成功的期望提高,自我效能的增强,内部动机加强;所以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会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激发和维持了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有快乐的体验,不要刻意追求成绩,给学生压力,使之紧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练习,并享受体育活动给其身心带来的快乐,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成功的信念。通过这样的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培养自信、自强的人生观。
五、协调行为,培养调控自我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体育活动大多是在规划的要求下进行的,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划或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本人常采用小组激励的措施,能让学生更自觉的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比如,当哪一位学生的行为不能遵守规定的要求时(包括组织纪律),他所在的小组将得不到加分,就有可能失去下一次选择游戏的机会,为了小组也同时为了自己,他必须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按规定的要求去进行活动。因此,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调控自我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六、结束语
体育具有身心教育合一的特殊性,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要让他们时时感受成功体验。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从不会到会,从难到易,从失败到成功,从畏难到喜欢等等经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思考问题,在练习中想出方法,创造性地学习,有所学,有所悟,乐于学,学中乐,养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动作,参与游戏,群体竞赛等时有困难出现,教师一要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在克服困难中培养自信;其次,要千方百计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并尝试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的去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各个水平阶段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督促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得到真正的健康。总之,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也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好的途径。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属于单纯的德育工作范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体育教师更应利用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独特作用,随时随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去,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愤怒 情绪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0 引言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此时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需要解决。对于高校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的愤怒情绪的特点
1.1 情绪与愤怒情绪 情绪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认知过程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反应的一种形式。从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对它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对情绪的实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但由于情绪的极端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在心理学上,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1]。
1.2 愤怒情绪的表现形式 愤怒情绪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2]:一是言语:如叫嚷和高声反驳、说脏话等、二是行为:如摔、扔、砸东西等,面部表情如瞪眼睛等。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运用面部表情表达的愤怒的频次最多;用言语表达方式体现最多的为叫嚷和高声反驳,其次是说脏话来表达愤怒;行为表达方式上,敲、摔、击、扔、砸等行为使用频率最高,调节不当的会打架、对他人造成人身威胁。也有个别人愤怒时会自己伤害自己。
1.3 不同大学生群体愤怒情绪的差异性 Speilberger,将愤怒分为2维度。状态怒和特质怒。状态怒是指由情境引发的心理、生理变化和主观体验。从愠怒到暴怒有不同的强度。一般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唤醒,如心跳加快,汗液分泌增加等,同时可以出现认知障碍。特质怒是指在各种情境中都有体验愤怒情绪的倾向,诱发愤怒情绪的阈限低,对于竞争、拒绝、不公平容易产生愤怒。Speilberger将愤怒处理的方式分为3种:内向怒、外向怒、愤怒控制。[3]
1.3.1 性别差异 在愤怒情绪的表达上,男生较女生更不爱表露自己的情绪,一般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将其指向于内。
1.3.2 年级和年级差异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往往对一切存有幻想,对各种知识领域都充满了疑问与兴趣,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于自负,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和作用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处于不定阶段。二、三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已经适应,并具备了一定的情绪自控能力,情绪状态相对比较稳定。但到了四年级后,毕业在即,高年级学生大多面临毕业考试、论文答辩、求职择业、恋人去向等诸多抉择和压力,因此紧迫感和忧虑感十分明显。
1.3.3 生源差异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环境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为人处世和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城市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不如农村学生敏感,能对事情有正确的认知。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2.1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当代大学生是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化背景差异。80后是在传统文化熏陶和外来文化冲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心理上经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搏争,本土文化的烙印要强一些。而90后学生其成长过程受本土文化的影响就要相对少很多。第二方面是生活差异。80后学生的生活条件更艰苦些,90后的学生生活所受到的苦难要相对少很多[4]。
2.2 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活动,了解学生问题所在,做好预防工作 高校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人格及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不应仅仅针对新生。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人格特点及心理健康水平比较,进行差异分析,了解变化,以便有针对性的发现及解决问题。对于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要采用各种形式加以教育,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要及时送到心理医院就诊。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2.3 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抗挫能力及调节能力 高校应在不同年级都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对的眼前问题及时教授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尽量减少生活中负面情绪的产生,对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辅以尽快的调节。除课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广播、报刊、心理协会,心理电影等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4 建立完善的心理服务机构,帮助心理求助者顺利度过难关。应在各个院系都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培养各系辅导员及相关学生工作者,使其具备心理咨询资格,这将有效的扩大资源,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广大学生工作者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要抓住有利时机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同时也接受自己的教育。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对愤怒情绪进行及时有效地疏导。
2.5 合理的进行愤怒情绪管理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三种愤怒表达方式中,愤怒控制是对心理健康最有益处的因素。通过干预降低大学生的愤怒表达倾向,疏泄内向怒,增强愤怒控制能力,针对男生有较高内向怒的倾向,对男生的干预要多注重其内向怒的表达,引导其及时疏泄,避免积累,避免负面情绪积累过多造成不良社会后果。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
[2]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4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
农村中小学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中心”的观念,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来源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稳定。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持证上岗。以这样的师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3.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相互割裂和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技巧的运用,切忌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因此,决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或德育化。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和专门培训,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倾向却十分严重。
4.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
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和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和针对性,以心理辅导为例,根据心理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运用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自我体验、心理测量等等。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存在着学科化、知识传授化的偏向。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向学生机械灌输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了心理学常识课,这种用学科知识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二、在农村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多媒体 新闻听力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201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考试的调整,新闻听力将首次出现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大学英语四级中的听力新闻报道三个话题,共7道题。由于新闻听力信息量大,专有词汇众多,且句子结构紧凑,这些特点都使之成为了听力教学的难点。
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分享与教学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相关的试题集与测试。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化教学的内容更加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更新及时,能够较好地实现新时代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
近年来,建构主义以其系统可行的理论,丰富了教学模式,并广泛应用到英语听力教学中。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鲜视角,提供了新的方向。20世纪90年代初, 建构主义大量引进中国。在近20年的研究发展中,建构主义以其蓬勃之势,促进了国内教学改革,提供了教学新思路。2002年,“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顺利召开,就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上学习,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特别是建构主义与语文、数学教学进行了重点讨论。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胡春洞。但是,据笔者所持有的资料,将其应用到大学英语新闻听力的多媒体教学中的并不多。随着英语听力在大学英语四级以及英语能力要求方面越来越重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从建构主义角度,重点分析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作用,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新闻听力的成绩。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其最先由瑞士哲学家皮亚杰(Piaget)于1997年提出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维果斯基和布鲁纳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以及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家,对建构主义也起了丰碑式的作用。建构主义进一步兴起表现在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其中,学习理论体现了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深入系统化发展。从而,建构主义发展到教育教育领域中的趋势不可阻挡。建构主义分析学习和知识的本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认为知识是人类对以往知识的经验的总结和对外界世界的理解。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复制重复,也并不是传授者对知识框架的填充,而是学习者自主建构,形成对知识的掌握。
建构主义重视三大因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以及互动性。建构主义将重点由知识的客体(知识的内容)向知识的主体(学习者)转移,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学习,符合学习的根本目的。建构主义提倡的是一个开放的、交互协作的学习环境。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倡导学本教育而非师本教育,这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是一个重大革新,对教育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三、建构主义指导下多媒体在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传统的新闻听力教学形成了 “播放录音――完成习题――核对答案”固定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送器,其引导的力度不够,学生没有主体地位,师生间互动不足,造成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严重缺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时期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建构主义为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中,教学的自主性、情境性和交互协作性是建构主义所强调的三大因素。而多媒体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良好的听力环境。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听力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创设情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协作,有效完成知识与信息的建构。笔者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新闻听力教学,以对比的方式对自己所教的成绩相当的12级会计1班和3班的进行了一个小测试。测试的材料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官网上公布的2016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样题的新闻听力5到7小题:
1.自主性课外学习。建构主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教师的讲解几乎占去整个课堂的时间。学生对知识的陌生和无力感使之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因此,给学生时间去提前预习思考将要学习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
在听力课前,笔者在会计1班布置好跟听力材料相关的预习材料,比如样题中的“taxi”。要求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搜罗与的士相关的视频或者文字材料。例如,通过互联网诸如Google, Yahoo, Baidu等搜索引擎,收集相关的英语电影电视教学等节目,或者豆瓣、百度文库等资源搜集到相关的英语资料,促进知识与信息的获得。
在引入听力话题之前,笔者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就完成形式来说,有PPT、卡片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据学生反映,学生的资料基本是来自于网络。由此可见,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有意识地自主地学习。
为了验证可比性,笔者在会计3班并没有布置预习任务。经笔者的统计,做了预习工作的会计1班比会计3班在样题5到7的正确率高20%左右。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笔者又将听力样题后面的题型在两个班做了实验,结果都表明,课后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听力答题准确性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动机理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验式教学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青年期是个体由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到认识自己与他人关系、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进而认清人生意义,厘清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由于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将直面诸如环境适应、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等多种问题。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矛盾与自身成长中遭遇到的冲突相互交织,使得他们常常生活在无聊、彷徨、挣扎和渴望中。同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也使得大学生各层次的需要不容易获得满足。王春燕调查表明,16.5%的北京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1]。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合理地解决,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习生活及成长成才。
学习是学生转换体验与创造知识的过程,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双向交流、言语和肢体有效互动、精神和文化有序传承的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授主体还是学习主体,参与和卷入程度越高,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改善就越明显,知识和技能也更容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体验既是一种认识方式,也是一种存在方式。知识的获得和内化依赖体验的水平和深度。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经验与活动为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合理的情境,通过提供信息“资料”工具以及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学习相关知识内容,选择行为方式,发展个人能力并实现教学目的。[2]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矛盾,诱发个体意识层面的认知冲突,通过探究互动的方式,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实践,充分调动主体体验的学习功能和优势,注重引导学生的具身体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在于该方法契合了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人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而意识的形成恰恰表现为“意向性体验”。体验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着眼于自我、自然和社会整体的有机统一。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个体、关怀发展、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它关心的不仅是个体可以经由教学获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还在于生命的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凸显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和精神价值。
二、体验式教学契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的个性。但是,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生的理性心理知识与知性心理体验形成断层。作为一门与人的精神直接对话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贯穿个体一生的发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心理健康教育直接介入个体的精神生活
对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格阴暗面,个体常常无意识地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来面对。多数时候,剖析并承认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直面精神层面的困惑和不足对个体而言充满了痛苦和挫折感。个体有时候不惜采取麻痹身体的行为(如酗酒)来应对精神的痛苦。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和引导个体直面人的精神生活和自身的阴暗面,试图接纳和认可人格的“缺陷”;鼓励个体对自我进行再认识,分析人格特征、气质类型,直面自己在社会评价意义上的优点和缺点;鼓励个体对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进行分析,正视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足。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捷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对人的精神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生存压力和人际应对压力以压迫性的方式对个体造成影响。人们被迫卷入到社会生活中,直面各种各样的挫折情境和压力情境。同时,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物质权利的巨大差异,以及物质发展导致的精神物化,使得物质享受正成为精神发展的束缚,精神世界渗透着物质属性,精神本质一步步被异化,阻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如何冲破无限的物质享受给个体带来的空虚感,让精神生活重新回归到人类生活的主流,在物欲横流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个体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具身经验的依赖性较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体的心理是在实际的、潜在的和想象的与社会和他人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是对社会生活规律的同化和顺应、内化和复现。因此,心理的建构需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即活动或实践。活动是产生主体体验的重要途径。人类认知的提高,既有内部的动作,也有外部的活动。个体的身体以及身体同世界的互动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原始概念。无论是空间方位、情感体验都需要身体和环境的积极互动。心理健康是自身与环境的信息互换和有效平衡。庞蒂主张,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而身体嵌入世界之中,就像心脏嵌入身体之中,知觉、身体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身体的解剖学结构、活动方式、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个体如何看待和认识世界,决定了个体的思维风格。知觉和运动系统在概念形成和理性推理中扮演了一种基础性的角色,决定了心智的具身本质。心智对内外环境的认识必须依赖具身体验。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各个环节紧密联系
社会由个体组成,具有平衡性与和谐性。但是就单个个体而言,则表现出原子式的自由和无序。由于价值观不同,个体的心理常常在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中构建出来。心理是人与社会互相作用的中介。无论是认知、情感还是意志品质都是个体的遗传素养在与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人和社会的互动过程。社会生活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是固定的人与社会互相作用的模式。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社会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作用。个体必须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与社会互相作用,熟悉社会规律,厘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关系。个体的全面发展,是精神对身体束缚的适应和突破,是观念对世俗的认同和超越,是心灵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感悟和再认识,是思想对世间万物共性的抽象和剥离。一个人成功不仅仅需要强健的体魄、聪明的头脑,更需要应对挫折时强大的心理弹性调节能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一定需要健康心理的保障。
三、心理需要的满足是体验式教学的动力和结果
大学生多层次心理需要的满足内在地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体验式教学契合了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调动个体通过实践活动去提前预演心理需要的满足。需要是个体生理和心理有效结合的产物,而体验恰恰是这一结合的方式和中介。按照马斯洛的分类,人类的需要包括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基本需要是人生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成长的需要是个体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潜能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不断地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获得需要的自我满足,另一方面又要激发新的、积极的需要,促进学生在经历大学教育后,能够产生超越性需要并逐步成为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体。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其背后的心理需要和动机,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欢和教师的认同,其背后的基本路径怎样?它又是如何契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一)体验式教学奠定心理需要建构的基础
知识的获得不是靠简单的记忆和存储完成,它是社会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过程。体验式教学建立在学生自身经历或实践基础上,强调学习者的具体体验,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提供了知识内化的途径,让学生少走弯路,直接通过心理冲突理解和感受知识的益处和作用,满足了精神安全的需要。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显著好于传统式教学。邱小艳和宋宏富发现,体验式教学明显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效果的显著性优于传统式教学。[4]涂宏斌、郭霖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仅吸收10~13%的内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体验式教学能带给人真实的体验,激发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记忆率达80%,具有明显的学习效果。[5]
(二)体验式教学搭建心理需要实现的平台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6]实践将人的需要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个体心理需要的实现不能仅仅依赖自我主观的发展,自我不能单独构建出需要实现的理路。体验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的具体体验,还内在地激发学习者对体验进行反思和观察,以确定自己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所发现的问题的本质,形成有益的联想和新的见解。体验式教学在活动、体验、交流、分享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有效地把听、看、做互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到整体的“我”,将“我”的感觉、“我”的想法、“我”的身体和行动进行整合,满足自尊和归属与爱的需要。
(三)体验式教学建立心理需要实现的演进理路
人的心理需要来源于主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体会到的不平衡感。皮亚杰认为,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与客体的互相作用,直至逐渐达至平衡状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变化,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变化。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多重认知信息,使得个体卷入到预设情境中来,通过改变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重新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在观察与反思中,个体确认采取同化或顺应哪种机制来开展后续步骤,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来完成认知的改善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同化和顺应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了有效的连接,让认识主体能较快地进入认识对象之中,从物境、情境到意境,形成感悟,加快两种经验之间的互相转化,达到直观与理性的统一。之后,通过抽象概括将积累的各种经验进行升华,实现知识的内化。
(四)体验式教学提供心理需要实现的非智力因素
体验式教学主张教学是一个整体的过程,重视学习者在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过程中实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和谐统一。个体心理需要的满足不仅仅依赖于智力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正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需要重点培养的目标。诸如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挫折耐受力、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等心理素质,正成为有创造性个体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在认知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它对认知过程的动力、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调节和弥补作用等。体验的本质是亲历性,是主客体融合的中介。只有当主体对客体产生了感受、领悟和内心反应,客体才真正进入主体图式,与主体发生融合,进而扎根、繁殖,促进主体的发展。
(五)体验式教学促进心理需要的转化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更突显理论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和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只有教学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成果时,才能真正惠及学生。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情境化学习,教学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之中。教师在实施情境化教学理念时保持发展的眼光和态度,以学生的体验为出发点,凸显学生心理需要的满足,提高心理需要的转化率。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与知识、情境互相作用并产生悟性的过程。学生以自我的主动理解和感受融入“动情”的状态,生成情感与意义,在冲突和快乐中学习,在表演和讨论中体会自我和他人心灵的碰撞,达到各种心理需要的预演或实现。同时,体验式教学以情境为依托,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催化剂与心理健康的保障。当学生经历体验-判断-创造后,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效果在社会生活中有效应用。另外,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在学生满足心理需要、遭遇心理危机之前,体验式教学创设心理危机冲突,让学生不自觉地卷入冲突之中,让他们在多种情境中体验失败感、无助感、挫折感,自觉思考冲突解决的途径和手段,努力将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遇到真正的挫折和危机时能产生脱敏作用,较好地认知挫折,消除心理优越感,升华自我调适能力,完成心理自助。
总之,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体验就是大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和反思。通过体验,大学生将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客观事物转变为熟悉的、具有情感体验的、可以与之交流的存在,在头脑中形成良好印象,产生自觉行为,构建相应的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步满足各层级需要的同时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在具体的实践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大胆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来激活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受教育者自觉追求信念内化和行为外化,使得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过程,更应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春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2,18(4):39.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78.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