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职学校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09-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维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但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衰退、变异,甚至消亡的严峻考验。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200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为有效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注入了新活力;各级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倾注了很多精力;而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途径中,学校教育历来都在起着主渠道作用,在这场守护精神家园的战争中,学校这个主阵地应该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创建于1978年,是桂西唯一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百色市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是滇、黔、桂三省区中心城市,是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近年来,依托百色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办学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的生源分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由原来的绝大多数生源来自本市,变成了现在的本市生源稳定,两翼(云南、贵州)生源数量不断增多、比例不断加大的局面,目前云南、贵州两省户籍的学生已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众所周知,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共有26个世居民族,被誉为少数民族之乡,26个世居民族相对聚居又交错杂居,创造了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大省。贵州是民族文化积淀浓厚的地区,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8%,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这些独具特色的宝贵资源,成就了贵州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而广西则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主要民族,另外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分,广西各族人民既有着相似的生活热情和命运轨迹,也有着基于不同生存环境、不同繁衍过程、不同族群基因而各自形成的独特文化,它们和谐共存却又不丢失自己的斑斓个性,让美丽的民族文化之花绽放在八桂大地上。可以说,滇、黔、桂三省区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融会贯通,共同铸造了西南地区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大景观。而生源主要来自这三个地区的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其实就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一个小缩影,以此作为对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调查,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本文以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研究。本次问卷调查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3580份,收回问卷3580份,回收率100%。下面将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对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并以此为经验在同类学校中推广。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共有3580名全日制普通中专在校生接受问卷调查,其中男生462名,占12.9%;女生3118名,占87.1%。被调查者来自广西、云南、贵州3个省区的不同民族,其中汉族学生783名,占21.9%;壮族学生2340名,占65.4%;瑶族学生114名,占3.2%;布依族学生198名,占5.5%;苗族学生104名,占2.9%;其他少数民族学生39名,占1.1%。

二、调查问卷具体情况

(一)被调查者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了解情况。被调查的3580名学生中,有218名学生表示很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占总数的6.1%;有2068名学生表示比较了解,占总数的57.8%;有36.1%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总共是1294名学生。

被调查学生的家乡节庆日主要有什么活动这方面,有749名学生回答以祭祀为主,占20.9%;有819名学生回答以戏剧表演为主,占22.9%;还有1774名学生回答以邀请亲朋到家作客为主,占49.6%。

(二)被调查者对民族文化意义的认识。为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认识态度,本次调查问卷设置了两个涉及以上内容的问题。

对“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民族、本地区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多年的文化,你怎么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呢”这一问题,有3370名学生认为有其积极意义,大多都值得学习,占总数的94.1%;有61名学生认为大多都不值得学习,占总数的1.7%;还有149名学生表示不知道,占总数的4.2%。

对“你认为传统民族文化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有影响吗”,有1212名学生认为很重要,占33.9%;有1713名学生认为有些规范作用,占47.8%;有273名学生认为有消极作用,占7.6%,有358名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占10%;还有0.7%的学生认为完全过时,这部分学生共24名。

(三)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喜好。为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不同认识,问卷里特别设置了“你更喜欢过民间节日还是现代节日”这一问题,试图从这一方面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态度差异。

共有2047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传统节日,占总数的57.2%;1533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现代节日,占总数的42.8%。

(四)被调查者对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态度。传承民族文化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配合。而学校教育一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学生则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次问卷调查有两个问题主要针对上以内容而设置。

在回答“你认为当前民族文化有必要被保护吗”这一问题时,有1452名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占40.6%;有2053名学生认为有必要,占57.4%;有75名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占2.1%。

在对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前景问题上,有908人认为很乐观,占25.4%;有1589人认为比较乐观,占44.4%;有302人认为不乐观,占8.4%;有86人认为很悲观,占2.4%,还有615人认为很难说,占17.2%。

(五)被调查者掌握民族传统文化技能和本民族语言的情况。来自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她们是民族传统文化技能和民族语言的直接接触者,那么,在现代文化猛烈冲击的今天,她们是否还掌握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技能、是否想学习这方面的技能、是否会听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呢,这也是这次问卷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回答“你有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特长吗”这一问题时,有2520名学生表示没有,但很想学,占总数的70.4%;有665名学生表示没有,暂时还不想学,占总数的18.6%;回答有民族文化特长的学生共395名,占总数的11%。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般以本民族的地方方言为沟通用语,但在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各地大力推广普通话以及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务工人员子女跟随父母到外地入学等情况的影响下,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是否会受到影响,本次调查问卷特地设置了“你会讲会听本民族的语言吗”这一问题,有2673人表示会讲会听,占74.7%;有522人表示只会听不会讲,占14.6%;还有385人表示不会讲也不会听,占10.8%。

三、分析

(一)学生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识主流是正确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动,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一些民歌、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习俗被废弃,甚至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态度也变得漠然。以上这些状况,致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濒临灭亡,如何对其实施保护,这是我国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令人欣慰的是,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学生在传承民族文化一事的认识上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对当下社会有重要影响,这一点为我们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比较强。因为西南地区各省份的经济相对中东部省份落后,来自这些地区的广大同学,她们所处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这让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还有条件直接或是近距离接触到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正因为这样,她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有着良好的根基和土壤,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也比较强,比如在回答“你认为当前民族文化有必要被保护吗”这一问题时,有98%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选项。

(三)部分学生认同现代文化的同时削弱了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尤其是各种现代快餐文化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有一些青年学生更乐于选择现代文化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比如在回答“你更喜欢过民间节日还是现代节日”这一问题时,有1533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现代节日,占总数的42.8%,这个比例跟回答“更喜欢传统节日”的比例很相近,可见在现代文化面前,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被削弱了。

(四)学生对传承民族文化存在困惑,不知道从何做起。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族文化事业的氛围也正在形成,但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尽个人之力,在这一方面有很多学生也显示出困惑,比如有2520名同学不掌握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技艺,很想学,占总数的70.4%。

四、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早在1951年,国家就明确指出,民族教育应当采取适合于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1981年又重申了民族教育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政策,并于1984年将这一方针政策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近年来,乘着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和基层卫生事业的东风,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新成绩,目前共有全日制普通中专在校生6000多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另外,由于办学社会效益显著,吸引了云南、贵州两省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前来就读,多个民族的少数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家庭。学校领导者应该抓住这一显著特点,提高对民族文化传承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到“提升学校品质”的高度来认识,在着重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使之与其他的人文教育融合在一起;要解决切实解决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中(下转第21页)(上接第10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培育全校自觉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任务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达成共识,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民族文化素养。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广大教师则是传承工作的引导者。为此,应该先在教师队伍中达成思想共识,让教育者们明确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进行相对应的统一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民族文化素养,以帮助广大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主动、自如地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渗透。

(三)真抓实干,精心组织,将传承民族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和深化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机制,将其渗透在各种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把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民族文化艺术思想深邃、源远流长的特点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多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并突出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师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并切实培养和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要安排工作人员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定期研究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策略、计划,并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只要这样真抓实干,精心组织,这一工作一定会取得实效。

(四)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深入人心。卫生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因师资力量不足等客观原因而变得很大,所以,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不可能经常大规模性地开展集体活动,只能以点带面,以少带多。可以先在每个班级选拔出一名民族文化宣传员,进行集中的规范培训,然后由这些民族文化宣传员负责带动和指导班里开展相关的学习和活动;还要确保“民族文化进课堂”这一载体真正得到落实,每周安排1~2节课组织各班同学学习民族文化知识,通过这些有力措施,促进整个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全面开展。

(五)善于总结,积极推广,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发现好的做法要及时收集,及时汇总和完善,并在校内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也可以带着这些好做法到同类学校开展交流活动,形成各学校之间互动和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和当地负责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工作部门多沟通、常联系,让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与社会接轨,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范文2

(一)民族教育没有实现与民族特色文化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国民族教育出现需求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族教育没有实现与民族特色文化的有效结合,学校教育中没有更多地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较小,因此民族教育中一定要体现民族特色,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主流文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所受的侵蚀越来越严重,很多少数民族在服饰、饮食、语言、文化等都在发生着转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被边缘化。而此时就需要民族教育在能够带动少数民族青少年进入主流社会的同时,保留自身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为我国少数民族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民族教育的教师对民族文化认识不足

造成民族教育质量低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师资力量的薄弱,很多民族教育的教师素质都较低,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加上受地方“抓升学率,保重点学校”思想的影响,很多师范类院校都很少将毕业生分给各少数民族地区,这对于我国民族教育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加上部门民族教师对于民族文化作用的认识不全面,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实现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有效结合,降低了民族教育的质量。

(三)民族教育内容脱离了民族地区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部分民族地区在开展民族教育时,没有实现与民族文化实际情况的有效结合,这也是造成教育需求偏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部分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还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加上我国教育体制和结构的不完善和单一性,使得我国民族教育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生活中,这样也就极大地降低民族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二、民族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凸显民族教育特色

当前我国在民族教育工作开展特殊的政策主要包括民族教育的双语教学政策、民族教育的办学自政策、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课程政策等,这些新实行政策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建立上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这些民族教育的政策对于民族文化多样性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就是我国对于民族教育基础课程也进行了一定改革,开展和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注重了“参与”式课程开发工作,给予学校和教师对课程调整的权利。针对目前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实行情况,民族教育对于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具有传承的作用,所以在开展民族教育时,需要我们能够做好民族教育政策把握和实施工作,更要充分了解和全面认识民族文化教育价值,实现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内容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凸显民族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民族教育质量。

(二)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实现民族教育目标

我国教育课程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论证,这也表明了我国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可行性。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就使得我国教育课程在很多方面都不能满足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展和利用,就是需要调整我国课程,使得国家课程能够适应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此外,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的使用,并不是单单增加一门或减少一门民族文化的课程,更不是简单地将民族文化的内容放入民族教育课程中,这种简单放入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民族教育课程的负荷过重。因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实现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及有效利用。这需要我们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学生的观察工作,了解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学习以及对多民族、多种文化的理解;二是要观察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十分有利,对于实现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结合也至关重要。

(三)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也在不断证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本身就是拥有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特色。同时在少数地区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地进行文化传递。由于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都拥有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所以在进行民族教育时,就需要我们能够站到更高的层面上,充分认识和了解民族文化,利用民族文化自身的资源进行民族教育课程的调整,强化对于文化背景的关注。另外,少数民族教育不但能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更是承载着一般教育无法比拟和传承的使命,就是充分展示各民族优秀文化。民族文化作为整个世界文化和时代文化的一部分,也就表明了我国在进行民族文化开发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民族文化符号表征的层面上的开发上,更要能够深入民族文化内涵中。所以民族教育在维护自身民族传统时,需要做到顺应时展,在文化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的发展,进而推动和实现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教育。针对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智慧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因此,完善民族教育,需要我们能够拓宽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做好民族文化现实素材的关注工作,并要利用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另外,就需要我们能够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好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鼓励工作,提升对于民族文化的适切性及学生的亲缘性的重视,做到民族文化资源和民族教育课程的有效结合,达到民族文化与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总结

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范文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乡土美术,它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将乡土美术教育做好,才能够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是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结合当地的乡土美术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创作过程中无法将这些乡土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其中,使得我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失去一笔宝贵的财富。

1 乡土美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1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 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从而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 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 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范文4

1、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在1990年加拿大召开的全球环境与产业大会上第一次明确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旅游资源的管理应当既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求,又维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此后,很多学者对该定义给出了进一步的诠释和见解。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理解,本文认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西方发展理论里广义的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并向信息社会变迁的过程。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而不是抑制发展。这一发展观首先强调经济发展是一切社会实践的物质基础。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保护文化传统而取消经济增长,主张经济发展不仅包含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包含经济质量的提高。肯定了少数民族地区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脱贫致富的策略。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持久性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民族文化旅游是以特定地域定民族的文化、习俗、社会生活景观为吸引物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来源于其特有的“人地系统”。只有在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这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才可能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谋求发展,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文化、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承受力,又要保持民族地区环境系统和文化的完整性。第三,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发展。这里的公平发展有两个维度,即时间和空间。时间上主要指发展机遇上的代际公平,也就是在不损害文化、自然生态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旅游需要能力。空间上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各种文化地位是平等的,都有社会经济、文化保护发展的机会。

2、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2.1文化自觉:民族文化保护理论的提出

文化自觉是先生1997年在北京大学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2]。文化自觉既包括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清楚自身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了解自身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了解自身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包括各文化主体对世界文化及其多样性的认识和了解,能主动地与他文化融合,根据时展的需要,重新建构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传承。对于民族文化保护来说,首先,只有文化主体在了解自己文化起源及历程的基础上,认识当下生活其间的文化特质与美感,才能对自己所处文化产生认同、欣赏自己所处文化。其次,为了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文化,必须理解所接触到的其他文化或文化类型,辨清自身文化在他文化中的优势和不足,与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群体在接触、交往时,能够容忍、理解他文化;其三,无论是辨清自身文化还是他文化,其目的都不是为了“复旧”或者“他化”,而是要满足现实的文化建设需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现代诠释,使其不断更新与发展。

2.2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自觉的动力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凸显、增强旅游接待地居民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尊感[3]。旅游的介入使旅游目的地道路与基础建设得到发展,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同时民族旅游开发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当地居民意识到其文化的独特性和经济价值,可以利用丰厚民族文化实现其良好社会经济效应。这个过程加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及认同感,产生文化自觉。并将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使得游客更容易理解旅游区的文化。随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对自身文化认同感的增加,对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的深化,以及对自身文化发展特色和趋向的预测,当地居民能够根据外界信息与自身资源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增强其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积极投身于文化重构和文化价值再造的活动中。

3、结语

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范文5

一、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成果,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思想品德教材中设有专门的内容,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优秀的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通过文学作品、视频等多种媒介让学生置身于中华文化的浓厚氛围中,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重点介绍了中华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国家的灵魂,是民族国家存在的标志。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选取典型素材,自制PPT,带领学生回顾精神、大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感受“中国的脊梁”的榜样力量。典型的文化素材会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认同,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绽放,挖掘各种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实际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积淀的全面继承和深刻弘扬。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典型说话,以理服人。

每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魅力特点。实践证明,利用风土人情、当地文化精神等活的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和体验民族精神的精髓和力量,会让学生产生无比的亲切感,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强化了文化认同感。

三、设置开放性问题,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面对的文化有本土的和外来的,有传统的和现代的,有腐朽的和先进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化的正确认知,从而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呈现一些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典型现象,特别是有争议的文化现象,鼓励学生大胆分析、畅所欲言,在思辨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情境,以“当前网络语言在挑战传统的汉语体系该不该禁止”为背景材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网络文化有利有弊,一方面汉语有其广博的包容性,网络语言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更加丰富汉语的语言词汇,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中某些低俗、晦涩的词语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绪。作为学生要学会进行甄别,以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网络语言。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身边的世界,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生活中接受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四、利用时政热点,提高学生时代责任感

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将教学内容与时政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做贡献。

在“对待传统文化”及“直面外来文化”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的“中俄文化年”、法国“中华文化年”等重大对外文化传播活动。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对方的平等思想,共享全球化的文化资源,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展示中国开放、进步、包容、富有活力的新形象。同时让学生认识到“90后”的个人主义、因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出国热”等现象,不同程度削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利于中国文化的继承。文化问题的讨论会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在共享世界文化的同时,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尤为重要,从而增强责任感。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因此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不仅仅是文化教育的迫切要求,更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师生同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069-0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和谐共存,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体系。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散发着原生态的魅力,具有人类早期文化的印记,是我国多元文化体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同时,鄂伦春族是我国解放前最后一个单纯依靠狩猎生活的民族,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属于北方渔猎文化区[1],对于国内外学者研究北方渔猎文化是弥足珍贵的。

一、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鄂伦春族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狩猎民族,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鄂伦春族精神的写照。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及大小兴安岭的开发,鄂伦春人世代繁衍生息的社会经济环境与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鄂伦春族传统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日益呈现断裂态势。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革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迁

鄂伦春族自定居至今已有61年的时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分配制度与经济观念发生改变。定居前,鄂伦春族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传统狩猎,社会生产分配上尊崇平均主义;经济上,商品意识以及私有意识极为淡薄。实现定居后,鄂伦春族逐步脱离早期的封闭性社会经济环境,走上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转产与务农使传统的狩猎生产逐步淡出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的转型引起衣食住行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发生了变迁。传统的兽皮衣物逐步被轻便的羽绒服装取代,并作为民族艺术品陈列于博物馆内;传统的兽肉饮食由于转产务农,也已经逐步被猪肉取代,野菜与野果被蔬菜和水果取代;传统的桦树皮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具也被现代的生活器皿所代替[2]。

(二)自然生态的破坏阻碍了民族文化的延续

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游猎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也是在狩猎过程中形成,并通过父辈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自然传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对大、小兴安岭进行资源开发,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和当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原因,原始森林的覆盖率逐年递减,加之先进狩猎方式的普遍使用以及狩猎人数大量增长,兴安岭的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动植物资源遭到极大破坏。面对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为了保护森林与动植物资源,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全面实行封山禁猎。鄂伦春族彻底了告别狩猎的生活方式,延续千年的狩猎生活方式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自然的文化传承受到阻碍。

(三)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缺少加剧民族文化的消逝

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人之间的代代相传。鄂伦春族有民族语言而无民族文字,传统民族文化只能在民族成员中通过言传身教进行纵向传承,受现实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禁猎政策的实施,年轻的鄂伦春族成员鲜有随同父辈进行狩猎的机会,传统民族文化知识逐代递减,影响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进程。外来文化渗透,也对鄂伦春青年的民族文化心理与认同产生影响,他们多数人希望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不注重传统文化精粹的学习,使民族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面临消亡的危险。

二、鄂伦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

民族文化的兴盛,能够增强鄂伦春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推动民族向前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民族文化的消失,会导致鄂伦春民族特征的消失,整个民族的发展就会失去根基与动力,丧失生命力。面对民族文化正在渐渐的产生断裂的挑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搭建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保护平台,构建传承机制,防止现代化的负面效应,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性。

(一)培养鄂伦春民族的文化自觉理念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觉醒与反省,是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它包括民族成员要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并担当起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3]。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才能在多元文化体系中立确立自己的位置,和其他文化共同建立一个各种文化都能和谐共处,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首先,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方式,扶持鄂伦春民族语言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向鄂伦春族青年渗透民族文化的理念,让每个民族成员深刻认识本民族的文化,看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特征,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同时,在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还需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担当起传承人的责任。其次,政府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各种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文化传承活动,在活动中将民族文化融入鄂伦春民族成员的精神世界,并鼓励他们不断汇集新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提炼民族文化的价值,不断与时俱进,保证鄂伦春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悠远地传承下去。

(二)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保障机制

只有在国家政策扶持与民族地区政府的积极参与下,一些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才得以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2009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复兴和繁荣。

地方政府应在国家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繁荣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挥主导的作用,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中,保障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首先,制定文化传承保障机制,建立乡镇综合民族文化站,并在在猎民村成立猎民书屋,提高鄂伦春族的文化素养,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其次,加强对民族文化研究会政策扶持,成立专家团队,对民族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保护与挖掘研究,实现鄂伦春民族文化在保护中传承与发展。同时,当地政府加大力度实施生态保护政策,建立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圈,使得动植物得以繁殖,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并在生态保护圈内依照科学的狩猎规则,对狩猎活动进行效监管。

(三)完善鄂伦春民族教育文化传承体系

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现代化背景下,建立一个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联动共生的机制,防止现代化与文化交流的负面效应[4],解决民族成员的心理不适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困境,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重要举措。

其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形式上,多采取适合鄂伦春民族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设计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扩大教学活动范围,在保障师生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的安排学生的课外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其二,受现代语言环境影响,鄂伦春语已经成为一种濒危语言,因此应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培养鄂伦春双语人才,与此同时重点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教科书与图书的出版工作,成立专门的教材与图书编辑组,将民族语言教材标准化,通过语言研究与教学的开展,达到传承语言文化,培养鄂伦春学生的文化认同的目的。此外,加强专业人士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并发挥文化传承人的作用,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保护屏障,促进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例如采用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方式创办鄂伦春民族艺术院校,开设音乐、舞蹈、美术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专业,为鄂伦春民族培养人才。

(四)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文化保护机制

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建设民俗村的核心价值,通过民俗村传统民族住宅、民族服饰与民族传统节庆等民族文化动态展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将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回馈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形成一种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促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机制中。

首先,充分利用大兴安岭的地缘优势与丰富资源优势,在鄂伦春族聚居的区域内建立鄂伦春民族文化生态村。生活在其中的鄂伦春族成员按照其固有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形成特色民族旅游产业,同时为鄂伦春后代提供民族文化教育的场所,对鄂伦春的整体文化加以保护。其次,成立民族文化艺术品工坊。鄂伦春族早期的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原生态狩猎生活,独具特色的是袍子皮制品与桦树皮制品,还有骨针、骨坠等骨头制品,在这些手工制作品上,图案都体现了原生态质朴的对称美,手工制作坊提供了鄂伦春民族传统制作工艺传承的场所,使民族手工艺品文化在经济实践生活中代代相传,既保护与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质朴的民族风俗。此外,积极开展鄂伦春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组织鄂伦春族文艺与体育等特色民俗展示活动,吸引游客。通过民俗展示可以自觉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强化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向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宣传鄂伦春民族精神与形象,使鄂伦春民族文化在今天获得新的价值,获取新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动态地保护与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为华.鄂伦春原生态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南文渊.北方森林-草原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