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产养殖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产养殖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水产养殖学;建设;发展
“水产养殖学”是湖州师范学院于2012年新开设的专业,作为农业专业的一部分深受传统“轻农、歧农”思想观念的束缚,在该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首先,水产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多数学生认为读此专业低人一等;其次,考生和家长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就业状况过度担忧,由于对该专业的就业状况不清楚,导致片面地认为水产类专业不好就业,工作环境差和劳动报酬低等,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报考本专业。近两年来,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生源第一志愿填报录取入校的较少,许多是调整志愿无奈进来读的,这些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很多家长对水产养殖专业也不认同,担心孩子读完大学仍旧无法“跳出农门”。这些可能会造成部分同学有转专业,甚至退学的念头。
然而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大农业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水产养殖业是节粮节地型产业,它既不与粮食争耕地,又不与畜牧争草原,可缓解粮食生产的压力。水产品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营养的优质食物,被誉为“健康食品”[1]。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规模世界第一,201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5907.68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4288.36万吨,均占到世界产量的70%以上[2],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认为中国对世界的两个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水产养殖”。另外,湖州师范学院背靠南太湖,历来是水产养殖业发达的鱼米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地理位置,水生生物学与水环境学科是我校重中之重的建设学科,拥有水生生物学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淡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我校要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也是申报硕士点,建设湖州大学的重要支撑之一,拥有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师资队伍,这些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校新办水产养殖学专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我校水生生物学的优质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通过加强水产养殖学的专业宣传,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富有创新能力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创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措施如下:
1 提高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生源质量
优秀生源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招生宣传,吸引优秀学生从事水产养殖学专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建设湖州师范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网站,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对本专业进行全面详细介绍。通过招生宣传,使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本专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全面了解,包括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内涵、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等。同时依托本专业的养殖基地和养殖实验室,普及水生生物学知识,宣传渔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水产行业的兴趣;其二,挖掘专业发展的优秀人物及其成功事例,组织编撰宣传材料,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2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例如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水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熟悉本专业、进而热爱本专业。除了会议上、课堂上宣讲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创立“名家论坛”,请本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到校讲学,介绍他们创业的经验,同时组织学生到水产养殖及饲料和食品的龙头企业、相关科研事业单位等参观学习,使学生真正看到水产业的希望,增强学生立志投身水产养殖业的信心。
3 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水产养殖企事业单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要求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来之能用,能够立即担当起技术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能够将所学的知识逐渐转化到生产中,做出其他非专业学生难以做到的创新性贡献。这就要求在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导师制,强化实践教学[3-5],充分利用校内外科研、实训平台指导培养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1 实行导师制。让学生一进大学就由本专业的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全方位引导和关心学生的成长。从大一第二学期起,指导教师要为学生设立科研创新专项,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和科研技能;进入大二以后,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课题,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指导学生、申请专利、服务地方等;进入大三以后,指导学生确定就业和考研方向;进入大四以后,指导学生生产实践、毕业论文、考研或就业等。让导师成为学生四年本科生活的“守护神”,从而增强师生感情,巩固专业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3.2 充分利用水产养殖学专业依托的“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校内外的实践实训基地等有利条件,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3.3 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从课程体系设置到学时安排,都比较注重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往往不够重视。然而水产养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6]。
3.4 利用生物科学学科优势,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强调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夯实学科基础,发挥本专业依托生命科学学院所具备的生物科学学科优势,加强通识性课程的开设力度。
3.5 严格教风,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教书育人,坚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因材施教,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普及高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强化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中的基本功训练。建立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水产业精英人士或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以政策规定和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发动现有教师积极申报、参与各级别课题项目,发表教学及学术论文,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实验指导书,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下转第20页)
(上接第57页)5 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创业
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吸引优质生源和稳定学生专业思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方设法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引导学生考研继续深造。近年来,本专业所在的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考研人数和上线率均在我校首屈一指,这对本专业学生的考研有示范带动作用;另外借助生物学科的优势,拓宽学生考研视野,即本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报考水产养殖相关专业,也可以报考生物学、医药学等相关专业。其二,充分利用师范院校注重师范技能培训的特点,鼓励学生加强基本技能培训。如参加普通话、化学分析工、教师证、会计证等的考证培训,为从事相关教育或其他工作奠定基础。其三,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以水产业界成功人士的经历,引导学生去基层,去渔区,去生物技术类企业创业,在创业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在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应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优势,创立具有水产养殖学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确保新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康森.中国水产养殖与水产饲料工业的成就与展望[J].科学养鱼,2010(11):1-2.
[2]农业部渔业局.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3.
[3]石耀华,顾志峰,王永强,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8):77-79.
[4]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56-157.
水产养殖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推广;水产养殖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58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盐城市的5个水产养殖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问了解其应用水产养殖技术的情况,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分析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2 结果
目前盐城市水产养殖场仍然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情况并不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产养殖者缺乏科技知识、技术推广者素质不高、基层水产站缺乏推广资金和水产养殖者缺乏营销经验。采用相应的解决对策后,各养殖场逐渐开始应用水产养殖技术,并且产量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3 讨论
3.1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投入了许多的财力、物力来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并且有了一定的效果,或多或少地改进了传统的养殖模式,但是由于水产养殖者本身的知识、技术水平较低,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技术推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1 水产养殖者缺乏科技知识
因为大部分水产养殖者文化程度偏低,不了解养殖专业知识,且技术应用意识差,所以只是单纯凭借个人经验进行养殖,缺乏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并且存在严重的浪费与污染现象。水产养殖者缺乏科技知识的导致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受到限制的根本原因[2]。
3.1.2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者素质不高
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高低对推广效果有直接影响。大部分技术推广人员都并不专业,而且年级偏高,没有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体系。其对于科学、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了解的并不全面,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推广效果。除此之外,其没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薄弱,导致技术推广工作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3.1.3 基层水产站缺乏推广资金
缺少技术推广资金是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工作中的难题之一,并且使技术推广的进步和发展受到了限制。因为研发与推广水产养殖技术需使用大量经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缺乏经费的情况。
3.1.4 水产养殖者缺少营销经验
对于水产养殖者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销售问题,然而其缺乏营销经验的现状导致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养殖水产品的目的是销售水产品并盈利,增加收入,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但许多水产养殖者并无丰富的营销经验,采用的销售手段比较传统、陈旧,难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单一的消费渠道无法有效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导致养殖者收入不高,也无心引入新的养殖技术。
3.2 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技术的对策
3.2.1 加大力度培训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受到制约的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水产养殖者没有对养殖技术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不断的培训水产养殖者的技术知识。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也应该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与机构的支持,在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加入发展水产养殖业。在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采用派出去的方式进行培训。素质低是目前大多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者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采取派出去的方式才能够不断的提高其推广技术与技术的更新。与此同时,请回来的方式也需要与此相结合,不断的将高层次、高学历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才吸引过来,不断的壮大推广团队,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定期举行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与讲座。专业的技术培训讲座需要由相关部门与政府机构进行扶持,一年定期举办几次技术知识的讲座,提高水产养殖者的养殖技术,并且将一些比较有应用价值的水产养殖资料赠送给养殖者;加强技术合作交流。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应该与科研机构、学校等进行合作交流,同时还应该和知名的养殖企业进行不断的沟通,不断提高养殖技术。
3.2.2 大力推广新的水产养殖技术
为了能够有效的调整水产养殖业内部的结构,就需要对新品种、新技术进行不断的推广,并且保证水产养殖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增加水产养殖者的财富。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对水产养殖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是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例如,毕节市的冷水资源非常的丰富,当地人们利用这一条件进行了鲟鱼的养殖,并探索出冷流水养殖技术;对当地现有的研究成果与鱼类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不断的推动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的推广力度也应该不断的加大,形成一种苗种繁育、饲料渔药销售和养殖技术融为一体的养殖体系。
3.2.3 加大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在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资金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加大推广资金的投入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针对基层技术推广出现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有关部门与政府应该不断的增大技术推广资金的扶持力度,结合相关的情况给予合理的资金扶持量,确保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基层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资金安排应该在财政预算时给予考虑,寻找更多的资金筹集渠道,保证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顺利进行[3]。
3.2.4 采取有效的水产养殖营销战略
水产养殖者要注重水产品竞争实力的提升,结合市场需求生产与销售水产品,为达到该目的,就要制定营销战略,有效开展营销工作。水产养殖者除了要掌握附近城市水产品的市场价格等信息,还要及时了解部分中大城市的的销售情况,把握机遇,在水产品批发市场占领一席之地,提高市场份额。通过网络途径销售,要将水产品的保健功效、质量与营养等充分展现出来,使消费者认知提高,降低销售成本。每年定期开展产品促销活动,增加消费量。
总而言之,为适应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者也要及时更新知识与技术,提高养殖水平。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从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水产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使水产养殖行业可以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水娥.浙江省德清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2015(3):153-155.
水产养殖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域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154-01
一、水产养殖及水域环境的概况
1、水产养殖的概况
目前,我国养殖的品种极多,青、草、鲢、I,以及鳊鱼、鲤鱼、鲫鱼等为普遍养殖的淡水品种。此外,还有特种品种等。同时,污染的数量和种类也多种多样。我国水产养殖主要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的传统养殖发,不仅浪费水资源造成自身养殖环境污染,而且最终污染周围环境。许多养殖场所通过增大放养量以获得高产和高效益。由于放养密度和投饵量大,养殖水体中排泄物和残饵的积累极易使水质恶化,从而诱发各种水产动物疾病和水域环境污染。虽然我国已制定很多有关水产养殖的行业标准,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观点和执法不严不力,致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
2、水域环境的概况
(1)近海水域环境概况
据我国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的《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看,中国渔业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保持两个,但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严重,主要受到氮、磷、石油类和部分重金属(铜)等污染物的影响,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岸海水鱼虾类产卵场、索饵场及自然保护区的部分水域仍然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铜的污染。
(2)内陆水域环境概况
江河、湖泊、水库等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自然保护区主要受到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挥发酚和铜的污染。七大水系中,黄河部分予以水域中非离子氨、总磷、有机物和重金属铜的污染相对较重;黑龙江等部分予以水域中非离子氨、总磷和有机物的污染较为严重;辽河、鸭绿江等部分予以水域中石油类的污染相对较重。
二、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1、水产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1)溶解氧下降溶解氧是衡量水体水质必要的指标之一,也是水产养殖生存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水质,其溶解氧量必须保持在5~10mg/L左右。
(2)总氮与总磷升高
(3)BOD与COD增多
2、对底质的影响
我国饲喂水产的技术比较低,经常出现饲料的超量投喂,这样很容易造成饲料的过剩,大量的饲料沉入水体底部。水产养殖所排出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等也相继沉入水体底部。经年累月,水体底部的东西越来越多。水体有机质的增多,使水中微生物的活动更加频繁,进而消耗水体底部更多的氧气,底部缺氧,致使大量的有毒物质出现,这些毒物不仅污染水体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底部生物大量死亡。
3、化学农药、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三者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1)化学农药和抗生素在杀灭病源生物的同时,会使水体环境中的有益生物群落受到抑制,造成水体环境微生态失衡;2)频繁使用化学农药或抗生素可能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天敌数量剧减;3)化学农药、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的残留,可能会在一些水生生物体内产生累积并通过食物链放大,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危害;4)进入水体中一些难降解的化学农药,以及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会以原形化合物或代谢产物的方式从粪、尿等排泄物进入环境并可能构成二次污染源,在水体环境中反复循环,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化学药品、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地威胁着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以及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4、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养殖户在计算收益时发现入不敷出,许多养殖户面临着各种窘境,所以一味的依靠养殖新品种来增加效益的办法也不奏效了,而常规鱼类养殖业不一定无利可图,主要对管理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合理的管理是水产养殖成功的标准。
三、防治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影响的对策
发展水产养殖不但要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监控,尽力减少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产生,更要注意周边水域环境的保护,寻求水产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1、科学规划水产养殖的面积
我国水产养殖主要采取密集的形式,二密集养殖是饲料过剩的重要原因,饲料的大量过剩远远超过了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对水域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置疑,因此,必须对养殖面积进行科学的规划。
2、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由于水产养殖中残饵、粪便排泄物等养殖废物容易造成严重的沉积污染,传统上一般都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来对沉积物进行处理,但化学或物理的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水生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或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新兴技术,与传统的化学、物理处理方法相比,具有修复时间短、处理操作简便、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渔业水域环境的不断恶化,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7]。
3、加强对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我国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但养殖技术较低,而且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欠缺,导致渔民养殖收益低,人为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政府通过地方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举办如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或讲座,及时将各种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环境政策法规传授给渔民,不但从一定程度提高了渔民的养殖收益,而且也有利于渔民认识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渔民的环境保护和法律意识。
水产养殖的方法范文4
一、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的成本构成
水产养殖技术是科学养殖技术中的一种技术,具体指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水产生物诱导与催产技术、水产生物病害防治技术、微藻饵料培养技术、水产动物饵料培养技术、水产配合饵料研制技术、工厂化养殖工程与设施技术、工厂化养殖水处理技术、海上水产养殖技术以及捕捞技术等的总称。水产品成本是指水产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经营水产品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它是反映渔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质量优劣的综合性指标16]。水产养殖企业控制生产经营成本的能力决定了该企业竞争优势的显著性。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是水产养殖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水产养殖企业的成本主要由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大类构成。水产养殖技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二、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显性成本控制的关系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显性成本是指看得见的具体的实际支出,包括养殖设施的购置费、租赁费、苗种费、饲料费、水电费、设备折旧费、用药成本和工资费用等。水产养殖技术在显性成本的控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降低苗种费用高水平的水产养殖技术可培育体质健壮、抗病能力强、饲料转化率高、生长快的苗种,达到提高成活率、提高养殖成功率、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风险的目的,进而降低苗种费用。
(二)有效减少饲料费用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在养殖中占有重要比例,平均达40%一50%,高的竟超过65%左右[v],所以,有效控制饲料成本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指导工作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投喂方法和投喂技术来降低饲料系数和减少饲料的浪费,这是控制成本和提高养殖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有效控制药品成本及时、准确、合理、适量的用药,既能防治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又有利于减少病害损失、缩短养殖周期和降低养殖风险。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能否及时、准确、合理、适量的用药,能否第一时间对水产养殖生物做出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水产养殖技术对药品成本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三、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隐性成本控制的关系
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因企业或员工有意或无意的行为而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81。在水产企业成本中,隐性成本主要隐藏在决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传递等过程中。它总是以若隐若现的神秘姿态闪烁于成本之中,同时又极易被管理决策层忽略掉。隐性成本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当人们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时,其不利后果已经产生了「9]。显性成本比较直观、容易控制,而隐性成本比较隐蔽、不易控制。从水产养殖技术的角度出发来加强对隐性成本的控制是水产企业进行生产成本控制的新选择。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它能起到对生产力系统其他要素的加强作用〔l0],水产养殖技术作为科学养殖技术的一种,它对水产企业隐性成本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在整个企业财务预算的成本决策中,生产成本决策是成本决策的核心。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决策进行分析,可以让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最高效、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企业的各类资源【川。水产养殖企业的成本决策也是如此。例如,某水产企业计划在某地新建一个水产品养殖场。那么,确定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建造成本、经营成本就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决策成本。在建造养殖场的决策过程中,选址是关键。选址时要考虑到交通、供电、水资源环境、排污条件等,特别是水资源环境要素尤为重要。因为,水产品养殖离不开水,较好的水质条件是水质清新、水交换好、饵料生物丰富、溶解氧等水化学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水体的养殖容纳量高。间接降低供氧积水处理设备的运转成本、降低饲料及药品费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养殖收益。场区建成后,要根据设计产量及预期养殖模式完善相应的养殖配套设施及人力配备。技术人员根据上述的分析思考为决策者提供几套可行性方案,以便决策者选择相对最优、最好的方案来建造养殖场。在此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学识、实践能力、规划能力及分析判断力等体现水产养殖技术水平高低的能力,成为决策者控制决策成本的科学依据。上述能力强就可以有效降低决策者的决策成本,减少因策划分析失误导致的不必要的决策成本支出。
(二)提高团队工作效率,降低水产养殖企业的用人成本员工技术水平低下,容易对企业造成过失性损失。企业团队整体水平差,工作效率低,对生产中突发问题处理不及时,这些都会增加生产过程中的隐性成本。如果把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团队看作是一个木桶,各生产管理人员是每块木板,那么员工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高低就是每块木板的规格、质量。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构成团队的各成员往往是参差不齐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劣势成员往往决定整个团队的战斗水平,团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配合熟练度也影响着团队的整体战斗力。这就要求我们对短板进行加长,增加木板的厚度,提高板与板之间的密合度以便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因此,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拥有较高水产养殖技术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养殖团队成员的水产养殖技术知识及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养殖团队的整体技术实力,以达到提高养殖团队工作效率降低用人成本目的。
(三)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管理信息成本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为了降低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和利用信息所花费的代价,或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决策损失和纠正支出,包括企业为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利用信息购买的设备、购建的设施和相关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购买信息商品的支出,由于信息错误或不完全形成的损失,以及纠正决策失误、改选决策方案的支出等『,2!。信息传递滞后、信息传达错误等信息成本是隐性成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水产养殖企业的生产养殖过程中,管理者不可能事必躬亲,有些繁杂的工作需要下属去处理安排,那么在命令的传递过程中,有些技术类命令就会产生不理解或理解错误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信息的反馈过程中,生产工作人员对一些日常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表达不准确也会影响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增加生产成本。这就要求水产养殖企业管理者和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对生产工作人员进行产前培训,提高他们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以便保障信息流通的及时准确,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成本。
四、降低水产养殖企业成本建议
(一)多方面应用水产养殖技术多方面应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提升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水产养殖技术不应该只应用于养殖生产过程中,它还可以被应用在决策、销售、宣传等过程中。水产养殖企业可以从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视角来分析决策时的备选方案,以便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在水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还可以提高其运输成活率、延长其保鲜时间、增加其科技附加值,从而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宣传中,无论是以何种载体为媒介,以专业的视角示于人众人,会让人更信服、打动人,便于在消费人群中建立信赖感。因此,多方面应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水产养殖企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创新进行水产养殖技术自主创新是水产养殖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水产养殖技术自主创新是以水产科学研究为先导,在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实现水产养殖技术创新的活动。因此,水产养殖企业应该增加科技力量投人和资金投人来实现水产养殖技术自主创新,建立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技术体系和技术专利,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国内不少知名水产企业,如大连璋子岛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有自己的科研团队,他们通过增加科研资本投人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创新,进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持技术先进性、最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员工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企业员工对水产养殖技术知识的理解、创造力以及应用能力如何,决定着水产养殖企业的整体实力水平,决定着水产养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着水产养殖企业在水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辽宁地区的水产养殖企业为例,在从业人员中,接受过短期技术培训的占24%,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占4.2%,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只占0.35%,而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竟然高达71.3%。因此,加强水产养殖企业从业人员的产前教育培训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必要措施。
(四)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水产养殖技术共享水产养殖企业从外部引进较为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在科学的消化吸收基础之上加以改进、组合或创新,以实现企业提高自身整体技术水平的目的。“合则两利”是至理名言,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间彼此协作、技术交流等方式实现技术优势互补,以达到共同提升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合理配置自身资源、降低企业成本、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水产养殖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水产养殖;渔业水域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S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7(b)-0000-00
一、现行的水产养殖水域类型
我国现行的水产养殖水域类型一般有池塘、水库、江河及近海开发养殖等这几种。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推广,网箱养殖、温流水养殖、稻鱼工程、生态渔业等不同养殖模式的相继出现,呈现了水产养殖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二、水产养殖的类型及其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
当前,在水产养殖活动中,主要有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投饵集约化养殖,另一种是非投铒集约化养殖。而对于投饵集约化养殖来说,它又有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网箱养殖,另一种是池塘养殖。对于网箱养殖来说,鱼类的营养主要是来源于投放的饲料,而不管是对于鱼糜还是配合饲料来说,它们的利用率都不高,而未被利用的饲料深入水体,与水产品的粪便共同存在于水体中。在沉积物分解以后,无机营养物被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水生植物的生长,导致渔业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对于非投饵集约化养殖来说,主要的养殖系统有两种,一种是海藻养殖系统,另一种是贝类养殖系统。在海藻养殖系统投入苗种以后,通过太阳能和赎回的营养物质可以实现产品的经济化。
2.1养殖行为对水体PH值的影响
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水体的营养负荷,但是海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碳酸盐的平衡,进一步导致水域的ph值增高。从生态系统的结构来看,水产养殖的对象比较单一,而通过人工投饵可以是使整个系统的营养层次受到影响,导致物质循环的环节受到影响,同时能量流动也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因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结构不合理,所以很难发挥食物链的正常作用。
上述的多个因素对于水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而其自身的调节能力也会变弱,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以调节才能防止出现环境问题。对于养殖活动来说,它对于景观生态的影响是必然的,而因为养殖设施比较粗糙,质量比较差,所以会导致水质变色,同时水产养殖基地会出现异味现象。另外,由于生物残体在长时间不处理下会出现恶臭气味,进一步破坏了景观的美化,残留的化学品也会对生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在进行水产养殖时,要利用多种化学农药和抗生素控制水产品出现病害,加强滥用违禁添加药物影响,导致水体环境出现污染现象,水中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长时间的水产养殖后,因为水产品的粪便个尸体等多种物质影响导致水域的ph值升高,由于水产品的呼吸作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中非离子氨的百分比含量也会受到影响,下表是在养殖后水域ph值变化举例。
从上述水产品养殖水质PH值要求来看,其最佳ph值在6 .5 ~ 8 .5之间,如果ph值超出这一范围,若水体偏酸性,水质恶化,养殖品种易发病,鱼类容易死亡;若水体显碱性,生物血液载氧能力下降,水产养殖动物自身缺氧,容易导致死亡;如果水的ph值不合适,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响,有机物难以分解,那么水体的自净能力受到冲击,水域富营养化,破坏水域环境。
2.2养殖行为对水体溶氧的影响
通过水产养殖,水域中的溶解氧含量下降。通常情况下,水域中的溶解氧含量要控制在大于4mg/L以上,溶氧充分,水体中的水生动物才会活动活跃,摄食能力强,抗病力强,个体生长快,水产品产量提高,水域环境单位面积的生产力水平才能提高。如果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到4mg/L以下,水产养殖生物的生命会受到威胁,严重时还会出现因为缺氧而出现泛池,随之水产品大量死亡;如水中的溶解氧全部被消耗和变化时,水质会下降,水域环境中水体生物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下表是水产品养殖水域溶解氧值变化。
2.3养殖行为对水体氨氮的影响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来源主要是一是饲养投喂,二是水生动物体的排泄物,三是外来性污染源等造成。一般理想的水体环境养殖指标氨氮不能大于0.2毫克/升,大于此指标,会表现出水体氨氮超标,水体生活的鱼类在富营养化的水体生活,此时的水体PH值、溶氧等都会受到影响,严重时水体生物易得病害,缺氧泛池时会伴随大量养殖品种死亡,养殖风险就会增加。
三、污染防治策略
1、要想建立健全完善的防污染治理模式,就要完善和渔业养殖有关的法律法规。在进行实地调查时,通过分析养殖区域的养殖负荷量,进一步和环境负载量相结合,实现对环境和养殖两个方面的有效评估,防止因为盲目扩大而导致的环境超载负荷,减轻水产养殖对于水域的环境破坏,实现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发展。
2、在水产养殖领域要建设完整的水产养殖业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是农业部门与水产系统分管的行业,其中也有环境部门的参与,所以我国要吸取国外的相关水产业综合治理的体系,通过和国内具体状况相结合,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管理。
3、通过提高养殖业人员的环保素质,实现对养殖业整体环保水平的提高。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要分析现在的水产养殖存在的影响环境的隐患,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对养殖户的培训来提高其技术水平。在发展中,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来提高养殖户对于渔业水域环境的重视力度,以此来增强养殖户的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自身责任感。
4、在水产养殖中,通过水净化技术来净化渔业水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在的水产养殖净化体系里,通常使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三种净化水体的方法。由于这三种方法的处理方式不同,加上其优点和缺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各个养殖户要按照水质的状况和成分,结合自身经济水平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
综上所述,渔业水域环境受水产养殖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要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加强防治,不仅要从制度方面入手,还要从技术上加强,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好渔业水域环境污染问题。以保障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渔业水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内水产养殖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边蔚,王路光,胡晓波,等.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及污染防治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 2009(6): 91-93.
水产养殖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964;F32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产养殖业仅年来的发展速度一直很快,但传统水产养殖业限于对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水质的破坏。传统水产养殖中不注重对环境可循环利用的理念,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水产养殖动物排泄物不合理处理,导致一些有害细菌的繁殖,从而对水体产生破坏,同时也对水产动物本身健康状况构成了危害,最终采用药物作用来改善状况,这些都使得水产动物本身的安全问题。而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它是一种更加合理,更为环保,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法。
1水产养殖的技术特点
1.1水产苗种选择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动物苗种,苗种的好坏对生态养殖的质量以及产量都有影响,因此,选择好的动物种类是好的生态养殖的第一步。关于如何选择好的苗种,一般尽量避免近亲繁殖的苗种,选择苗种选择比较健壮、健康的苗种,避免选择无病的苗种,除了选择好的健康的苗种外,还有就是选择的苗种要具有好的经济价值,来保证水产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1.2生态养殖中水质中的平衡控制水产养殖中的苗种的生活环境主要依赖水环境的好坏,水产中的水环境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水质的好坏的控制,对整个水产养殖都起着关键的因素。1.3选择好的饲料进行喂养饲料的投放在生态养殖中占一个基础的地位,饲料的好坏对于苗种的健康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差的饲料对水质具有坏的影响,会对水质产生危害,从这一方面来在选择饲料方面一定要首先选择好的饲料,对苗种进行喂养。在选择质量好的饲料前提还要注意合理的投喂方式,投喂方式要合理,不能过量也不能喂养不足,喂养的饲料过少或过量都会对苗种的发育有影响,因此投喂饲料的量需合理。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投喂时间,保证苗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长。1.4药物的使用水产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害现象,出现病害现象要注意及时用药,并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使用的药物要是国家规定的药物,不能使用违禁的药物,这些违禁的药物对苗种本身具有危害,同时对水质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选用合适的药物之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量的合理的把握。
2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分析
2.1构造好的生态系统水产生态养殖相比于原始的系统,就是要构成一个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把水产养殖的水体当成一个生态系统,把水产系统中的水生动物当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这个生态系统是要注意维护好,水产生态系统要注意建立合理的循环系统,注意里面的废物利用,注意其建立中合理的生态链结构。在水产系统中通过载重合理的绿色植物,产生氧气,共水产动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反过来供水产体系中的绿色植物吸收,还有生态体系中的微生物对里面的水生动物的排泄物等进行分解,又可供绿色植物吸收。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构成这样一个小的生态系统,通过能量的循坏转化,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这是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2.2对水产生态养殖体系进行控制水产体系必须进行温度、氧气浓度等条件控制。水生动物具有自身合适的温度生长范围,在其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可以使得水生动物生长速度处于快的生长状态。氧气的控制,氧气的浓度既不能太浓,也不能含量过上,可通过使用一些增氧设备,对水产体系中进行氧气的控制。水生体系中由于各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白天由于进行光合作用,一般不会出现缺氧现象,夜晚,由于光合作用的下降,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也会消耗一部分的氧气,因此,要注意在夜晚的时候防止出现缺氧现象,合理的使用增氧装置。2.3水产生态养殖系统中环境的控制水产生产养殖系统本身是一个封闭的小型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进行中,会出现一些污染物的出现,对水体会产生一些危害,因此要注意其中对生物系统中的污染物等的控制。对水产养殖体系稳定性的控制就是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生物之间的稳定。水产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微生物含量超标,导致水产生态体系中的各项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的控制,保证其中的各项指标的稳定。关于如何做到这方面的控制,主要可以从这两方面控制:1.对水体中微生物的控制,可用一些除这些微生物的药;2.通过对苗种的用药,使苗种本身形式一定的自身免疫系统,从而来抵抗病害。2.4对水产生态养殖系统进行标准化控制对水产养殖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一些合理化规定,建立养殖标准。从最开始苗种的选择、用药的选择、条件的控制、系统中氧气温度的标准控制,形成一套合理的体系,让整个生态系统的控制更加合理有效。
3结语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一门养殖技术,同时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一门技术。水产生态养殖既能满足现在对环境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是更加健康的养殖方式,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社会也具有好的影响。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大力推广推进水产养殖行业具有很好的效果,对环境也能起到好的方面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光彬.探析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3).
[2]李文凯,陈利国.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5,(2):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