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兽医学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兽医学概念

中兽医学概念范文1

摘要:“正治与反治”是中兽医诸多治疗法则中重要治疗法则之一,对于其详释在目前的有关资料中有几种提法,必须给予辨析清楚,明确其正确内涵意义。

关键词:正治;反治;辨析

中兽医中的治疗法则,是在中兽医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纲领指导下制定的。临诊上中兽医的治疗法则有很多种,而“正治与反治”则是诸多治疗法则中的重要法则之一。正治与反治最早源于《内经・素问》。《内经・素问》中说“何为逆从,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后人发展和完善了这一治疗法则理论,在中兽医临诊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祖国兽医学的发展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治,又称逆治,是逆疾病的现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也可以解释为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症象和疾病性质相反的一种治疗方法。

临诊时,大多数疾病的现象与疾病的本质是互相一致的。如热证表现热象,寒证表现寒象,虚证表现虚象,实证表现实象。这时,就可以应用正治法则,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由于临诊时大多数疾病的现象与疾病的本质是一致的,故此,正治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法则。所以,正治包含了正规和常规治疗之意。

反治,又称从治,是指顺从疾病征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以解释为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征象相同而与疾病性质相反的一种治疗法则。

临诊时,当病情复杂或病情严重,机体不能正常地反映邪正相争的情况,病畜亦可能表现出某些症状与疾病性质不符,甚至出现一些假象,如寒症出现热象,热症出现寒象,虚症出现实象,实证出现虚象等,即所谓的“寒热真假”与“虚实真假”。在治疗时,则不能简单地见寒治寒,见热治热,而应通过现象抓住其本质,进行准确恰当地治疗。在此情况下,尽管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与疾病的本质相反,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疾病现象相同而仍与疾病的本质相反的治疗方法,因此仍是逆着疾病的本质进行的治疗,虽称反治或从治,但其治法实质却是与正治或逆治相同的,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反治法在临诊中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几种具体不同的方法运用。

“热因热用”是指用温热性质药物治疗具有热象症证的方法。主要运用于阴寒内盛,阳气格距于外而呈现体表温热,脉大,色红的真寒假热证。热象是假,而阳气虚阴寒盛才是其本质,故仍以温热方药进行治疗。

“寒因寒用”、是指用寒凉药物治疗具有寒象病症的方法。主要运用于里热极盛,格阴于外,证见四肢耳角厥冷的真热假寒证。因寒象是假,而热是疾病的本质,故仍须用寒凉性质的药物进行治疗。

“塞因塞用”,是指用补塞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停滞不通病症的方法。如因中气不足,脾虚失运,致使脘腹胀满,用健脾益气的药物治疗,以补开塞。故本法主要运用于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方药治疗通泻病症的方法。如因食滞饱伤而导致的腹泻,用消导泻下的药物治疗。故本方法主要运用于真实假虚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正治法一般应用于病程较短,病情与本质不相一致的病症,反治法一般应用于病程较长,病情较为复杂,疾病症状与疾病本质不相一致的病症。但不论是正治或者是反治,都是紧紧围绕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的法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另外,还有反佐法,反佐法在临诊中的具体应用有两种,一种是药物反佐,就是在临证配伍时在寒凉剂中佐以少许温热之味,或在温热剂中佐以少许寒凉之品,或在补气方剂中配以少许行气药,补血方剂中加少许行血药等;另一种方法就是服法反佐,就是在热证时用寒凉药采用温服法,寒证时用温热药采取凉服法,用以起到诱导作用,防止家畜有机体产生对药物的格拒、对抗,以利于治疗。

目前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本科、专科及中职教育的《中兽医学》《中兽医基础》这些教科书及有关的著作中,对正治法则名词概念的简单解释、详细解释基本相同,对反治法则这一名词概念的简单解释基本也是统一的,但在反治法则简释后面对于反治或从治的详释中基本有两种表述提法。一是“在治疗时,就要透过现象,治其本质,采用和疾病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和治法来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就叫做反治,又因其是顺从疾病症象而治,所以又叫做从治”。二是“采用和疾病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治疗,即顺从疾病症象而治,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治、塞因塞用等具体方法”。

大家都知道,反治与从治,是指当临诊上出现症状真假时所采用的药物性质与疾病症状相同的一种治法,其实质仍是逆疾病的性质而治,也是正治。然而,在第一种对反治的详细表述中,提出的是“采用和疾病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和治法治疗”,那么在这里,疾病症状与性质并列在一起,容易使人产生疾病症状和疾病性质相同的模糊认识。可能基于这种模糊认识,才导致第二种提法的产生。对于第二种提法中“采用和疾病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治疗”,我们既然知道反治是当疾病出现症状与其本质不相一致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治法,在这里又怎能把疾病的症状、性质并列呢?如果并列,应该是在正治的详述中出现,反治的情况下,又怎能出现疾病症状、疾病性质甚至是药物与治法相同的情况?所以,第二种提法,与名词概念简释完全背道而驰,是不正确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综合以上两种表述提法,笔者认为是否可详细解释成“采用和疾病症状相同,与疾病性质相反的药物和治法来进行治疗”为好,简单明确,一目了然。

由于祖国兽医学博大精深,笔者受认知水平所限,加之又是一孔之见,可能认识偏颇,错误的是自己。本人的想法就是把这一问题提出来并辨析清楚,不在有关的资料中出现治疗原则方面的模糊认知和认知错误,以便更好的培养有用人才,继承和发展祖国兽医科学。

参考文献:

[1]刘钟杰等编著.中兽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黄定一主编.中兽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杨致礼主编.中兽医学.天则出版社.1990

[4]于船主编.中兽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5]梁国一主编.中兽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

[6]戴永海等.中兽医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于船主编.中兽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中兽医学概念范文2

关键词 兽医中药学 教学改革 过程管理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S852.3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丰富,几千年来,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防治畜禽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兽医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兽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兽药的品种来源、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兽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牧医工程学院自2001年设立兽药制剂专业,兽医中药学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唯一的中兽医体系的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兽药人才。从而更好地防治畜禽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在长期的兽医中药学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中兽医学的理论体系有别于西兽医的思维模式,而多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现代兽医的思维模式和内容,因此,若是按照中医药院校讲授这门课程的方法,学生很难接受,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更谈不到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的灵活应用。此外,因为没有其它的中兽医临床如方剂学课程,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反馈,工作中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中兽药相关的内容,却苦于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针对学生提到的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农业院校特点,进行如下教学改革。

1贴近生活,提高学生学习中兽药的兴趣

第一堂课,以“药食同源”为引子,以学生日常生活过程中接触到的中兽药为开篇,如山药、大枣、生姜、大蒜、芫荽、蜂蜜、葱白等,让学生对中兽药的神秘、空洞、毫无概念,很快变成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食物等,很快提起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

在讲到中兽药四性基础理论,寒热温凉,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服用薄荷之后是清凉的感觉;喝了姜汤水胃部会有温热的感觉等等,引出药物寒热温凉四性以及药物的归经的概念,同时提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中医总的治疗原则,即病人体寒,需要热性的药物进行治疗;病人体热,则使用寒性的药物。也就是说,药物的性质和疾病的性质是相反的。薄荷能够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微恶风寒等外感风热表证,因此为寒凉之性;而干姜对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里寒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为温热之性。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学生很快明白,中兽医、中兽药离他们并不遥远,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学习的兴趣也愈加浓厚。

在学习到具体药物以后,带领学生到专门的中医院大学中药标本室进行参观,玲琅满目的植物标本、动物标本、矿物标本,栩栩如生的的水浸标本室,如进了天然植物园,一排排的腊叶标本,让学生们大开眼界,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如此繁多的中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是很难的。在理论教学中,每讲到一个重点药物,即将这个药物的原植物、饮片、果实和种子等在幻灯上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两次的认识,印象进一步加深。尤其有些中药是平常在校园中常见的植物,或者是学生在田地里见到过的、或者是吃过的食物,学生对该药物的兴趣就大大增加。学生一看到这些常见的植物,竟然是传说中的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通过这种多层次、立体的学习,学生学到的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实实在在有用的知识,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我们大家常见的柳树皮,早在200多年前,英国就有医生使用它治疗风湿痛。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镇痛药物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乙酰水杨酸最初也是从柳树皮中提取出来的,他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学生们很快将这类药物牢牢的记住了。另外,鼓励学生留意自己家乡周围的中草药,可将采集的中草药或者照片带到学校,让不同地区的同学互相认识不同产地的中药原植物;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去中药店、中药材市场去识别中药,去兽药市场认识中兽药相关的制剂,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加强过程管理,监督学生学好每一堂课

学生入门以后,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中兽药涉及的药物非常多,需要学生掌握熟悉的药物也非常多,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多、难记忆、枯燥乏味和容易遗忘。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各论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尽量让学生能够反复记忆,抓住学习重点,掌握中兽医的精髓。

2.1学好章节概述

我们所用教材是按药物的主要功效来分类,在每一章的概述部分,是以本章所有药物的功效为核心,概括出来的共性和要点,学好了章节概述,在学习具体药物时,就不需要重复记忆和学习,只需比较和共性部分差异的内容。记住了本章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就记住了本章药物最为核心的内容。例如:化湿药物,都具有化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食少体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而在苍术、藿香、厚朴、佩兰、草果等药下,就不必反复记忆功效主治方面的这些重复内容,只需找出各个药物的特点和差异。通过这样学习,学生只要知道了某个药物(下转第64页)(上接第55页)在那个章节,就知道了这个药物最为重要的用途,然后再学习特殊的用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2 10分钟课前测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的普及,发现很多的学生在课前玩手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好这段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碎片时间的学习,上课前10分钟,进行课前测验。这样一来,早到教室的学生会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上次课程的复习,积少成多,而十分钟的测验,是对学生前面课程的检查,也对没有好好复习的学生是个很好的鞭策,学生普遍反应这种方法对克服惰性非常有效,同时也避免了期末考试前的无所适从。

2.3穿插著名的中兽药方剂

方由药成,药为方统。在中医药大学的教学中,中药学的学习是基础,后续是方剂学的学习,我校兽药制剂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和中兽药相关的课程只有中兽药一门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中兽药相关的企业,需要用到方剂学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在讲授到具体的中兽药的过程中,给学生穿插相关的著名方剂,特别有代表性的,会给学生讲该方剂的来源,如何选择药物,君臣佐使如何搭配,遇到不同的病症,如何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改动方剂等等。比如许多中药的功效、主治与方剂的功能主治是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方剂中的君药常常体现了方剂的主要功效特点。比如麻黄作为君药,配伍桂枝、苦杏仁、甘草组成的麻黄汤,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特点,治疗因为风寒素表,肺气不宣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咳喘等。而在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中,麻黄则主要发挥开宣肺气,散风寒平喘的作用,通过这样的讲解,一方面学生掌握了麻黄这个药物主要的功效和应用,同时也对该药物相关的方剂有了很好的认识理解。而这些内容,又会实实在在的应用于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中。

参考文献

[1] 赵越,贾真,韩彬,等.中药与方剂的相关性在《中药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1,52(7):627-629.

[2] 田春,张德显,汉丽梅,等.动物药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4,16(4):459-462.

[3] 李静.中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22):422.

中兽医学概念范文3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30-03

当前,中职培养人才规格由“知识型”转轨为“应用型”,教学核心由“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培养”,加上学生来源复杂,综合素质偏低,学习兴趣不浓,因此,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一套过硬的专业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专业课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基于此,本文以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对中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开发校本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校本教材是由中职自主设计、编制、实施、评价的一种教材,它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坚持实用、够用、宽基础、活模块原则。这种教材与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构成完整的学校教材体系,体现学校特色、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编写《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校本教材,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分析动物疫病防治员工作过程和任务(并参照国家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标准),然后依据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标准,设计项目活动载体,编写项目教材。编写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知行统一的实际动手能力,兼顾企业需要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校企合作,将课程内容按模块的方式重新组织、细化、归类。笔者根据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现行办学的性质要求,以优化教学内容为突破口,突出能力本位,强化技能培养,编写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校本教材。

(一)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为各临床课程提供诊断与治疗疾病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目前,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使用的教材是胡在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该教材包括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建立诊断、给药疗法、外科手术疗法、实验实训共七章内容。该教材的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同时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素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然而,从近年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很多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直接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在生产第一线中学习,这说明学校教育和社会的需求存在脱节,不符合中职的办学宗旨。为了提高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合格的兽医专业人才,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主要做法是压缩讲授时间,精选内容,重新定位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适当降低系统性和理论性,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加强实践技能。笔者认为,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动物疾病防治员、防疫检疫人员、饲养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上应着重讲解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一般临床检查、呼吸系统检查、消化系统检查、建立诊断、给药疗法、外科手术疗法等,因为这些内容在生产中应用较多,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相反,心血管系统检查、泌尿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特殊检查等在临床上应用不多,这部分内容应少讲或供学生自学。在技能上主要强化训练动物的保定、动物体温、呼吸数、脉搏数的测定方法、各系统、器官的检查方法、穿刺术、实验室检查法、采血术、给药方法、外科手术基本技能、冲洗术和去势术等,而在这些技能当中又有一些技能临床少用或意义不大,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肺部叩诊法、胸腔穿刺、气管切开术、眼球摘除术等,这些可以少训练或不要求训练。

(二)补充新内容,适应生产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蓬勃兴起,用于肉食的中小动物的饲养占主导地位,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的饲养也日趋增多。但是,现用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材内容大部分偏重于牛、马等大动物而忽略了犬、猫、兔以及经济动物,不适应生产的需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有必要补充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的临床诊疗知识,例如,讲授眼睑及眼结膜检查发现眼睑有分泌物时,除提到见于结膜炎、流感、慢性猪瘟外,还应提到见于犬瘟热;讲授粪便检查发现粪便稀软带血时,除解释见于仔猪红痢、猪痢疾、鸡球虫病外,还应解释见于兔球虫病、犬细小病毒病;讲授动物的呼吸类型时,应注意强调犬的正常呼吸式是以胸腹式呼吸为主,病理情况下,犬表现腹式呼吸常见于肺炎型犬瘟热;在外科手术疗法这一章应补充手术前的准备与术后措施、犬的消声术等内容。此外,目前童公鸡的技术已经在许多地方得以推广,而现用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材内容仅讲述成年公鸡的技术,因此,有必要将童公鸡的技术补充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三)增编《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实训指导书》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习题集》两本校本教材。《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实训指导书》是讲授和学习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必备教材,是教师指导实训和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主要依据。它结合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知识,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重点技能分项目编写,包含知识准备、实训目的、实训器材、实训指导与考核等内容。全书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简明扼要,有所创新,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加强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习题集》是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的配套习题集,其以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为目标,紧扣相应教材,按照章节内容设题。习题设有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六种题型,加强了对各章节重点内容的考查,强化了重点与难点的实际演练,习题难度适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突出重点内容的特点。本书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夯实基础,顺利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而编写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做题的时间与顺序,既可分章节地边复习边做题,也可全部复习完后再做题。本书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为学生布置作业的主要依据。

(四)合理分配时间,调整教学计划。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从 4年制的日校办学模式改为“2+1”年的办学模式,即学生第一、第二学年在校学习,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与传统日校办学模式相比,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因此,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的总教学时数压缩为77节(理论时数为14节,实验实习时数为63节)。通过调整教学计划,精练课堂讲授的内容,大大增加了实习和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改革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先进教学方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多媒体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方式是用板书来传道授业,存在一些缺点:一是板书浪费时间,欠规范性,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二是每节课讲授的知识信息量有限。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学生从抽象思维带到感性认知上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例如,有些典型症状如静脉怒张、观星症、劈叉姿势、腹式呼吸等以及难产救助术中的胎儿矫正术、截胎术、公鸡术等在临床实习时很难碰上,教师也难以描述到位,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三维动画、图片、声音、病例录像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视频教学具有连续性、典型性和重复再出性特点,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方式,在再现方法操作上优于图片资料,因此,可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制作成视频资源,并上传到课程网站供学生在线观看。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深入理解,开阔视野,锻炼诊断推理思维。此外,还可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及现场诊疗过程制作为视频资源,供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以提高兽医临床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诊疗能力。

(二)巧用现代职业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式,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已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因此,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应注重利用现代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传授知识。这些教学法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1.应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瘤胃切开术”教学时,笔者将羊瘤胃切开手术作为一个项目让学生自己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分为以下六个子项目:(1)拟定手术计划;(2)术前检查与给药;(3)手术器械的准备;(4)保定与麻醉;(5)瘤胃切开手术;(6)术后治疗与护理。要求利用四个课时(180分钟)完成整个项目,并对这六个子项目规定相应的时间,分别为30 分钟、15 分钟、15 分钟、15 分钟、70 分钟、25 分钟,此外,进行项目评价与成果展示10 分钟。具体实施是: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8~10人,每组成员合作完成一只羊的瘤胃切开手术,各组组长根据子项目做好分工,定职定责。教师在学生开始手术前,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将羊瘤胃切开手术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展示给学生观看,实训当中,教师巡视,指导。手术结束后,教师对各组的手术结果进行客观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经验、教训。

2.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属于情境学习,学生通过扮演相应的角色,从而进行体验与思考,构建新的理解和知识。它是一种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它要求教师创设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将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控制与设计中,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例如,讲授“问诊”这一内容时,笔者将病人到医院看病作为例子,进行合情化类比,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对学生提出问题:病人到医院看病时医生询问的问题是什么?当学生说出医生往往要问病人的年龄、发病时间、具体表现、曾用药情况等以后,教师作相应补充,并归纳总结,适时指出“医生向病人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诊断疾病的需要,这一步叫问诊,在兽医上也有问诊,不同的是人医是询问病人,而兽医是询问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兽医上的‘问诊’是指兽医师向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调查了解动物发病情况与经过的方法。”紧接着笔者设问“问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进而讲解其主要内容(既往病史、现病史、饲养管理)及方法。讲清楚问诊的内容及方法后,由学生自由推选出两个学生(一个扮演兽医师,另一个扮演畜主)共同表演“问诊”这一情节。最后,教师总结、评价表演情况,进一步讲解问诊应注意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对兽医师角色和畜主角色的扮演,使学生能够在模拟临床的环境下掌握临床辩证思维的方法、实际动手的技能、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也能熟悉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畜主在求诊时的切身感受,为学生过渡到兽医师的角色起到了桥梁作用。

3.应用病例教学法。病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运用真实的病例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病例教学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启发诱导式的转化,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动物疾病诊断技术时常引用牛瘤胃臌气这一常见病例。病例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向畜主进行问诊,主要了解患牛的发病时间、病前饮食情况、曾用药物情况等;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患牛进行现症检查,即视诊患牛食欲、反刍、嗳气、腹围、眼结膜、舌苔等情况,测定患牛体温、呼吸与脉搏,触诊瘤胃内容物性状,听诊和叩诊瘤胃;检查的目的是收集症状(患牛不食、不反刍,左侧腹围隆起、触诊瘤胃感觉空虚而弹性大,叩诊瘤胃上方呈明显臌音,瘤胃蠕动音减弱或停止,体温不高、呼吸困难,眼结膜与舌苔发绀等);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综合分析症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诊断为牛瘤胃臌气。通过牛瘤胃臌气病例的现场诊断,学生能熟练掌握临床检查基本方法与程序,并能深刻地领会建立诊断的步骤:一是病史调查,即问诊;二是检查收集症状;三是综合分析症状,建立初步诊断;四是实施防治、观察经过、验证并完善诊断。

(三)抓好实验实习,加强技能训练。一是引导学生重视实习课,纠正学生忽视实习课的错误思想,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实习课中。还应使学生明确实习课的内容、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对实习产生兴趣。此外,还应提出实习课中的注意事项:注意人和动物的安全、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等。二是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先做好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操作,此时教师应在旁边督促、指导,注重发现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详细、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谦虚谨慎、胆大心细、勤学好问、勇于进取的精神。三是在实习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地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或心得体会。

(四)按操作技能的形成规律组织实践教学。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接触感知、操作模仿、协调完善、熟练掌握。接触感知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学生明确本层次技能训练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直观印象;操作模仿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示范下,按照正确的程序与动作规范要求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协调完善是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操作技能的完整性,加强局部动作的综合练习,使学生把已掌握了的局部动作连接起来;熟练掌握是指经过反复训练,技能已经达到精练纯熟的程度,并能将已掌握的动作运用到实际工作或模拟环境中。例如,“手术疗法”这章的教学是典型的实践性教学,绝大部分内容要通过实训才能掌握。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即接触感知,通过讲解、示范演示,学生理解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缝合、绷带、去势术等概念,明确消毒、麻醉的目的、组织切开及缝合的原则、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常用外科手术的适应症、难产救助的原则及适应症、手术前后的措施等;第二阶段即操作模仿,教师提供实习动物、手术器械等材料,让学生训练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打结、缝合、绷带包扎等操作,在训练中,教师做好指导工作;第三阶段即协调完善,通过教师的反复检查与纠正,学生进一步熟练外科手术基本功,教师引导学生将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打结、缝合、绷带包扎等这些操作技能协调、完整地运用到外科手术中;第四阶段即熟练掌握,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进行外科手术训练如公鸡去势术、公畜去势术、小母猪去势术等,让学生扎实掌握技能,并能运用外科手术疗法治疗动物疾病。

三、改革考试方式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应建立一种开放式、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重新认识考试的意义,对考试功能重新定位,对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考试方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实践操作技能。在传统考试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数是依据段考和期考的分数来确定,考核方法简单,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对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测试环节,不适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为此,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改变了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采用多元化考评体系,强化过程考核按照“做中考”原则,重点考核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提升情况。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考证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将学生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习操作、期中和期末的考试等考核方法,合理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并分别占一定的比例。这样,既注重了学习过程,又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训”的目的,保障了教学效果。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从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上课出勤和课堂纪律情况)、实习操作(动手操作情况)、实习报告及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内容文字表述和认知程度、结论及合理性)、段考成绩(开卷或闭卷考试)、期考成绩(开卷或闭卷考试)、技能考核成绩(考核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教师设计40道考核试题签,学生随机抽题,立即现场操作)这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采用加权平均数的方式评定期评成绩。具体评分标准为: 期评成绩 = 20%期考成绩 + 20%段考成绩+ 20%技能考核成绩 + 15%实习操作+ 15%实习报告及作业 + 10%学习态度。实践证明,考试方式的改革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此,可从开发校本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等方面,对中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中兽医学概念范文4

[关键词] 畜禽免疫;免疫失败;对策建议

免疫学是于医学和兽医生物学同时诞生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免疫学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其研究范围已渗透到整个生命科学领域,从而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兽医界尤其重视免疫的预防。

一、免疫在兽医学上的应用

免疫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兽医学上主要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1.免疫预防和治疗

应用疫苗接种预防人畜传染病历来都是免疫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20世纪医学界和兽医界伟大的成就之一。我国应用牛瘟兔化疫苗已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牛瘟。马传染贫血弱毒疫苗的研制成功,在短短几年内在国内养马地区控制了此病的流行。很多畜禽烈性传染病如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兔出血症等也都依靠疫苗接种得以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出现更高效、安全的疫苗和防制策略。在新型疫苗中,以活病毒为载体的活体载体苗更引人注意。

2.人工免疫

动物体对病原的免疫力可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前者是动物体在种族进化过程得到的非特异性天然防御机能,后者是动物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受到病原及其产物刺激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二者又有天然、人工之分,所谓免疫接种就是用疫苗进行主动免疫。目前,人工免疫是我国兽医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级政府对畜禽的人工免疫都给与了高度的重视。

3.被动免疫

(1)母源抗体的被动保护

母体抗体可通过胎盘、初乳或卵黄传递给初生幼畜(禽)。母体抗体输到胎儿的途径取决于胎盘的结构。

母源抗体的存在虽然对幼畜(禽)起保护作用,但也对主动免疫产生干扰,因此在防疫接种时应事先考虑这个问题。

(2)人工被动免疫

经过多次免疫的动物血清——免疫血清,或自然发病后康复的血清人工输给未免疫的动物,使其获得对某一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即人工被动免疫。本法免疫期长,一般为2~4周。免疫血清可用同种动物或异种动物制备,前者称为同种血清,后者称为异种血清。

(3)人工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最重要的优点是免疫时间长(与被动免疫相比较),并可以通过重复注射疫苗而使这种保护反映得到强化和延长。但疫苗毕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疫苗研究必须在搞清病原的基础上进行。有些病的病原虽然已经搞清楚,但有很多血清型和亚型,如不做精确的型的鉴定,盲目研制也会事半功倍或造成不良后果;其次,必须了解传染病免疫应答的性质和免疫机理。另外,应用的疫苗可能会引起不利的后果。

使用兽用疫苗,最为重要的是控制某一种动物而不是个体的发病,所以必须考虑群的免疫力。群免疫力是通过减少易感动物遇到感染动物的几率,以使疾病传播减慢或终止。如果考虑接种疫苗而带来的一些动物个体的损失,没有及时的群免,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养殖户防范意识淡薄给免疫工作带来的困难

由于养殖户知识结构比较低,总是认为免疫不免疫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自己的父辈、祖辈也没给畜禽免疫过,还不是养的好好的。新型养殖场,前几年不免疫,也没有出现多大问题。个别养殖户特别是蛋鸭养殖户在整个产蛋期不配合免疫免疫工作的开展。

对策建议:组织养殖户参加免疫科普培训,向养殖户发放有关的知识材料。站在养殖户的角度去为养殖户权衡免疫的利和弊。对于产蛋制定科学免疫程序产蛋高峰期的蛋鸡更换疫苗和免疫方式,如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进行饮水加强免疫。如有一养殖户往年每到蛋鸡产蛋高峰期就不配合免疫工作,每次免疫后产蛋量都会下降20%左右。自从兽医人员通过抗体监测后,合理指定棉衣程序,应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进行饮水免疫后,免疫抗体达到了保护作用,产蛋量不仅没降反而每天多了10多枚鸡蛋。养殖户喜出望外逢人就说我们兽医工作做的好,确实为老百姓着想。今年又到产蛋高峰期该养殖户主动要求兽医人员开展抗体监测,积极配合免疫。免疫工作不仅顺利完成,而且增加了双方之间的感情。

2.没有科学的进行免疫而造成的免疫失败

(1)免疫程序不科学。如:一些养鸡场(户)对雏鸡仅进行基础免疫,就认为“疫苗已经打过了,不会有事了”而不进行强化接种,“一针定天下”结果疫病照样爆发;(2)免疫方法不正确。如:皮下使用的疫苗用于肌肉注射,点眼、滴鼻免疫时疫苗未能进入眼内、鼻腔,肌肉注射时出现“飞针”、疫苗根本没有注射体内或注入的疫苗从注射孔流出;(3)免疫时机不适当。免疫时机选择不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频繁免疫,二是提早免疫,三是推迟免疫;(4)免疫稀释不合理。如操作人员粗心大意造成稀释液量的计算或称量差错,致使稀释液的量偏差较大;有些人为了补偿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损耗,有意加大疫苗的用量,或在直射阳光下或风沙较大的环境下稀释疫苗等。不按说明规程操作,疫苗的质量均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对策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必须根据疫病在本地区流行的情况及规律、畜禽的用途(种用、肉用或蛋用)、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制定。免疫过程中要严格操作,比如用小号针头对禽类进行免疫,以免针头拔出后疫苗流出。饮水免疫前先断水,以免造成进入体内疫苗不足。饮水器具一定不能使用金属容器,等选择合理的免疫时机,应该在无风,温和的天气进行免疫,不能选择在天气恶劣、更换不同饲料时进行免疫,以避免发生应急反应而影响免疫效果。如鸡免疫接种应在一天中比较凉爽的时间(早晨或傍晚)。进行合理稀释,稀释前先逐瓶检查是否完好、是否过期。稀释时应在避光、避风尘的环境下操作,然后严格的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由于疫苗稀释后降解的速度快、有效时间缩短,稀释后的疫苗应在30~60min内用完,当然也可以在冰箱或保温瓶内临时保存一下,不能时间太长。根据常用稀释疫苗说明书告知,多数疫苗稀释的时间超过3h再接种,对机体的保护率为零。如一些养鸡场(户)一次需要接种几千甚至几万只鸡,接种前将几十瓶甚至上百瓶疫苗一次稀释完,置于常温下不断使用,这样越往后用的疫苗,效价就越低,尤其是在稀释液质量不好或环境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效果更差甚至为零。应故在实际操作中视免疫的进度,稀释进度相同的疫苗。

注意避免母源抗体对免疫的干扰,首免时首先要考虑母源抗体的影响,定期对机体母源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以计划合理的免疫时间。如我区兽医人员疏忽大意对刚购进苗鸡进行了首免,21d后进行抗体监测,结果发现血样中的抗体滴度均未达到免疫保护效价,后经检测母源抗体,找出了免疫失败的原因,原来幼畜禽体内存在被动得来的母源抗体,一定的母源抗体能抑制弱毒苗的病毒或细菌,使其不能在体内增殖,致使免疫失败。

3.疫苗因素造成的免疫失败

(1)疫苗质量不合格,例如病毒或细菌的含量不足、冻干或密封不佳、油乳剂疫苗油水分层、颗粒过粗、疫苗反复冻融减效或失效、油佐剂疫苗被冻结或己超过有效期等;(2)疫苗运输、保存不当,如贮藏、运输疫苗由于停电,日光下暴露,疫苗反复冻融使疫苗内微生物死亡,疫苗效价就会降低或提前失效。特别是兽医机构一级一级的供苗环节中,贮藏不当,极易导致疫苗失效,在正常检查中我们也发现个别兽医人员将冷藏疫苗放在冷冻环境中冷冻等;(3)疫苗选择不当,如在疾病流行地区仅选安全性高但免疫力差的疫苗,较常见的是使用的毒型与本地流行的毒型不一致,也达不到免疫的目的。

对策建议:正确选择疫苗。选择质量合格的疫苗,选择真空包装的可靠疫苗。选择适合本场或本地区的疫苗,新场址、幼龄鸡应选弱毒疫苗免疫,以免散毒和诱发疫病;在疫病常发区应选用毒力较强疫苗或用弱毒疫苗加大剂量进行免疫接种。做好疫苗的运输和保存。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在夏季炎热时尤其重要。往家拿疫苗时一定要使用冷藏设备加冰块降温,确保疫苗在冷链环节中运输。夏季应用疫苗饮水中最好加适量冰水饮用,还要避免阳光直射,才能保证效果。疫苗属于生物制品类,具有严格的保存条件。疫苗应低温保存和运输,但应注意不同种类的疫苗所需的最佳温度不同。如冻干苗一般要在一15℃以下冷冻保存,液体疫苗,一般要在-4℃冷藏保存;而油乳剂疫苗则应避免和铝胶剂疫苗冻结,最适保存温度为2-8℃。对疫苗应有专人保管,并造册登记,以免错乱。不同种类、不同血清型、不同毒株、不同有效期的疫苗应分开保存,先用有效期短的后用有效期长的。应经常检查电冰箱或冰库电源及温度,如果停电,应把疫苗保存在冰池中而非冰箱中。农村时常停电,反复冻融会破坏疫苗的质量。及时注意疫苗的使用有效期限,过期的疫苗及时地清除做无害化处理。

4.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失败

(1)带病畜禽发病期间和用药期间所造成的免疫失败;(2)饲料原因;(3)环境消毒不彻底等。

对策建议:平时要做到勤观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严禁给病畜禽接种疫苗,一定要待病畜禽恢复健康后再进行免疫接种。在免疫接种前,要对畜禽的健康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由于接种疫苗而引起畜禽发病及影响免疫效果。平时应注意饲料营养成分,饲喂新近生产的饲料。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要补给充足,特别在夏季应注意添加维生素,因为许多维生素在夏季容易被氧化或还原而失效。还要多注意饲料是否发生变质,变质饲料及时处理。任何时候都要做好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购进苗畜禽前对畜禽圈(舍)和所有用具彻底进行清洗消毒,购进后定期对畜禽消毒。为给免疫接种一个良好环境,必须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加强消毒工作,确保免疫接种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 杜念兴.兽医免疫学[M].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陈建红,司兴奎等.禽病防制专家六讲[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杨增歧.畜禽无公害防疫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袁宗辉,畜禽无公害用药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中兽医学概念范文5

[关键词]哲学思维 动物病理学 教学

病理学是以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为基础,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研究疾病的发生原因(病因学),在病因作用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发病学或发病机制)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病理变化或病变),从而揭示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被称学“医学哲学”[1]。

动物病理学是从本质上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门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科目[1]。众所周知,动物病理学具有内容庞杂、理论抽象、概论繁多、较难记忆等特点,学生容易陷入机械性地记忆一些抽象的病理学名词和形态学变化等之中,这就要求动物病理学教师不但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当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本文着重探讨如何运用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疾病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化难为易,使基础知识不断深化,提高学生学习动物病理学的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要以矛盾的观点看待病理现象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因此,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即“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很多病理过程对人体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比如炎症反应就是机体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矛盾斗争过程,损伤和抗损伤这对矛盾始终贯穿着炎症反应的全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损伤过程和抗损伤过程可以互相转化。机体损伤后通常先由肉芽组织进行修复,以后肉芽组织转化为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在于,它能把创口或其它缺损长期地填补并连接起来,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而且抗拉力要比肉芽组织强得多。但是瘢痕组织对机体也有不利或有害的一面,如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收缩可引起幽门梗阻;器官内广泛损伤导致的瘢痕性粘连,可发生器官硬化[2]。又如癌的发生,其与机体也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其发生发展依赖于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等,而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使人体产生抵抗癌的生长和侵袭转移。所以,它既作用于机体,又受机体的制约[3]。

因此,将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动物病理教学过程中,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病理过程,可以更深刻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事物的两个方面,充分利用对动物机体有利的方面,避免或减轻对动物机体有害的因素,使疾病的转归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要以联系的观点分析病理现象

联系是指内部矛盾的双方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它又是普遍的,即任何事物,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间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和其他事物或要素不相联系的事物或要素,是不存在的[4]。动物机体是由许多器官构成的,但各个器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动物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首先表现在局部和整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例如:动物深度外伤,极易引起破伤杆菌的感染,从而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炎性介质及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全血的感染,进而通过一系列的内分泌反应及细胞分子机制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等全身表现。其次表现为机体的形态和功能是统一和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是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功能活动则是这些结构的运动形式,一旦形态结构变化,功能亦随之变化;而功能长期改变也可逐渐演变成结构的改变。虽然动物病理学着重从形态改变的角度来研究疾病,但每种组织器官都具有其特定的功能,机体患病时通常并非只有形态结构的改变,功能和代谢也会出现异常,应当明确机体的形态改变和功能代谢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把形态改变看成是孤立的、固定不变的。例如骨骼肌萎缩后可导致肌力下降,而当肢体长期固定不进行功能活动时又可导致肌肉萎缩。又如一侧肾脏发生功能障碍后,另一侧肾脏即发生代偿性肥大。

因此,在动物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将整体与局部、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各种病变复杂多变的独特规律。

三、用运动发展的观点指导动物病理学教学

动物病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发展的观点。疾病具有一个极其复杂的发展过程,同任何事物一样,疾病也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即任何疾病都有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灭亡的过程。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病理变化,因此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在动物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头脑中一定要有“动态”概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及对病变的把握[5,6]。如在学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时,应将淤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联系起来,这四种病变经常是相继连续发展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这四种病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动态地把握疾病发展的过程。又如在讲到肿瘤这一章节时,我们知道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从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再到浸润癌及最后的转移癌等,这一复杂过程无一不体现了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头脑始终贯穿着这一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把问题阐述清楚,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再如大叶性肺炎的四期改变,肠伤寒肠道病变四期改变的辩证关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发血栓形成时,可使冠脉循环的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而发生梗死,心肌梗死又可致心肌收缩功能障碍而出现心力衰竭,引起心输出量减少,使机体血液供应不足并出现静脉系统淤血,各系统器官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代谢及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这些病变每一期都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既要看到病变的瞬时表现,又要用运动的观点预测其可能出现的后果,从而在临床上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疾病发展变化的例子在动物病理学中不胜枚举,严重的病变只要治疗措施得当,便可转化成轻微病变乃至痊愈。相反,一开始较轻微的病变,如果不够重视或措施失当也会发展成严重疾患,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充分认识并且高度重视疾病的发展过程,将运动发展的观点融入病理学教学中,对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哲学不是游离于科学之外,更不是强加于科学研究之上的多余的东西,而是自然科学本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它作为一种认识自然科学的强大武器,应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7,8]。动物病理学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哲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正确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系统化、规律化,从而化难为易,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动物病理学教学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辩证法素材,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研究新事物,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在农业院校中,如何以哲学的思路来学习动物病理学,使动物病理学适应并促进兽医事业的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动物病理学”(云教高[2010]64号),云南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动物病理学》(校政发[2009]85号)。

[参考文献]

[1]佘锐萍主编,高洪副主编.动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11.

[2]杨鸣琦主编,高洪副主编.兽医病理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0-35.

[3]周俭.从微创到肝移植巨创治疗肝癌的辩证思维[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10):67-68.

[4]王月丹,张燕,徐兰等.中美两校教师对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中八个问题不同解决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97-99.

[5]侯征,周颖,罗晓星等.药理学教学中哲学思想的阐释[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2):1150-1152.

[6]龙步清.遗传学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浅论[J].中国科技博览,2009,17:37-37.

[7]张熙.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中的哲学思考[J].河北医药,2010,32(3):359-360.

中兽医学概念范文6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育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活动中,成为协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多媒体教学是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其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各播放对象之间的交互性,它实现了人机对话。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信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及效率,并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的媒体融合性、交互智能性和信息扩张性等多种特性,使教学方案的设计水平达到了更加符合人类认识和记忆客观规律的“非线性网状结构信息组织方式”。

2媒体技术的课件设计

多媒体教学所应用的素材主要包括教科书、手术图谱、病例照片等,还可以加入卡通动画和临床工作中的影片、录像等。近年来大量的计算机多媒体设计软件如PowerPoint、Photoshop、Authorware、3DMax等,为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一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至少应包括分层和链接,分层显示的方法可增强授课内容的逻辑性与条理性,便于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路。

3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往的兽医外科学教学中,文字表达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但兽医外科学毕竟是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一个知识门类,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获取的需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讲义”的授课方式,可使典型病例等教学内容真实、直观、形声并茂的展现给学生,并可通过课堂上的引伸讨论,做到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在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解一个外科病例时,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描述和板书,还不能形象直观地阐明问题。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将病例信息转换成一种直观的形式,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可以大大节约描述病例的时间,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图片和文字,以及适当的影像及声音,反复强化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学生的兴奋点始终保持在比较高的状态,注意力集中,听课效率大大提高。

教学容量大,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兽医外科学的内容中包含大量检查和操作,由于时间、病例和无菌原则的限制,许多内容无法演示。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这些检查和操作变成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内容,应用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生动,表现手法更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面刺激。将大量的信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传递给学生,开展情境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种新鲜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兽医外科学教材的文字内容是比较全面丰富的,但是教材中的图片几乎全为黑白线图,学生很难产生正确的感官认识;还有一些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疝、跛行的症状等,虽然教材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没有相应的动态演示,学生无法正确的理解。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从各种专业图谱、互联网以及教师在从事临床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素材中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充实到课堂中,使学生一看就懂,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以后的兽医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过程既形象直观,又有抽象和概括,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有利于疾病讲解兽医外科学是一门临床性很强的课程,示教和观摩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兽医外科教学,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掌握各种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跛行的诊断是很难讲授和理解,而且现成的病例较少,教师可以把平时临床教学工作中积累的跛行病例资料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与学生进行病例讲解,能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对跛行病例进行分析。教师通过多媒体授课,能讲授更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增加了学生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也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

4制作兽医外科学

多媒体课件的要求一个合格的兽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至少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使用多媒体讲课的目的是形象真切的表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幻灯片画面宜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应注意多媒体课件的质量,避免将讲义中的内容全部都搬上投影屏幕。制作课件也不能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及全面性,而不考虑教学的主要内容,把非相关内容搬到多媒体课件上。其次,过多应用多媒体课件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大部分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屏幕上,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感到授课方式单调。因此,一个合格的多媒体课件应考虑到如何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传递和交流,使教学过程更人性化。再者,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追求视觉形象,强化了课件的生动性、趣味性,整堂课下来,学生来不及做记录,印象最深的只是课件中漂亮的图片、视频等,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中要注意文字与声像比例,保证纲要性的文字内容。

5多媒体教学

在兽医外科学教学上的应用兽医外科学是临床兽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和技术性,且与兽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以及兽医外科手术学等多学科知识密切关联,知识面广,内容庞杂。在长期传统式的教学中,学生很难对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加之兽医外科学中有很多解剖、病理知识、影像学资料及操作,仅仅靠文字及部分图片学生不易记忆、理解,因此,如何使学生形象、系统地了解兽医外科学基本理论及操作是兽医外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传统教学中一些难以理解和讲授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得以迎刃而解。多媒体授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和参与,有助于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手术治疗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时间、病例和无菌原则的限制,许多内容无法现场演示,缺乏直观的认识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图片、视频等再现典型的病例、手术等,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直观信息,便于对外科疾病的全面认识,提高兽医外科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平时临床教学工作中积累的典型外科病例资料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通过投影屏幕了解外科疾病的症状、诊断过程,掌握治疗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